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哪裡能學唱戲
擴展閱讀
北京怎麼填寫個人所得稅 2025-01-18 13:43:34
深圳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 2025-01-18 13:21:34

天津哪裡能學唱戲

發布時間: 2024-06-22 07:44:37

❶ 天津有哪些劇種

京、評、梆是天津最有代表性的劇種,它們雖不源於天津,但其形成與發展都與天津密不可分。天津戲劇愛好者之多,觀眾鑒賞水平之高在全國聞名。

京劇�

京劇產生於19世紀中葉,它是隨著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和道光年間傳入的漢調,溶入京音,又吸收其他聲腔藝術而逐漸形成。清道光年間,京劇在天津已廣為流傳。清末,隨著南來北往的名角在津獻藝,天津藝人吸收其長,逐漸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當時天津武戲最具特色,如武生三大流派「黃派」的創始人黃月山,不僅武功好,唱功也很出色,還能演小生和老生。�

20世紀20年代後,京劇界各派名演員競相來津獻藝,他們都把「過天津關」做為檢驗自己水平高低的標志。戲劇界流傳著「北京學藝,天津唱紅,上海賺錢」的說法,正說明天津在京劇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為此,天津認可並捧紅了一批頗有才華的青年京劇演員。如李少春、童芷苓、趙燕俠等。就連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等四小名旦,也是在天津唱紅而名聲大噪的。�

天津專業京劇演員隊伍實力頗為雄厚。20世紀50年代,主要演員包括在全國頗有影響的著名演員有楊寶森、厲慧良、丁至雲、張世麟、林玉梅、李榮威等。1956年,天津京劇團正式成立,以上演員都成為該團的主演。每人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劇目,如楊寶森的《空城計》、《文昭關》;厲慧良的《鐵籠山》、《艷陽樓》;丁至雲的《春秋配》;張世麟的《挑滑車》等。�除市京劇團外,還有建華、建新、榮新、塘沽等京劇團體。著名演員有楊榮環,趙松樵、小盛春(「小活猴」)等。�

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由於政治原因,除市京劇團外,其他京劇團體一律解散。天津京劇團演出的劇目只有「八個樣板戲」。直至80年代,天津京劇才再獲新生。�

為培養京劇幼苗,天津藝術學校中還設有京劇班。�

拜師學藝�舊時,拜師學藝有四種方式:即科班學藝、做手把徒弟、請家中傳藝和票友學藝等。

科班學藝,學員入科後,必須按科班排名順序,另起新名,並以名字中的某一個字作為標志,顯示科班的特點或學藝的先後。學員多是貧寒子弟,入科班目的是學習技藝,以謀衣食。凡進科班,都要履行入科手續,立「關書」(即學員家長與科班訂的契約字據)。學藝時間多是7年,有的還外加幫助科班1或2年。科班負責學員的吃穿,但「天災人禍、車軋馬踏、投河覓井、懸梁自盡,各聽天命,不與班社相干」。若學生逃走或半路退學,家長與中保人還要賠償科班7年的損失。科班裡教學時採用「打戲」的方式,即「不打不出功」,這是祖師爺傳下來的規矩。在科班中,學員最怕的是「打通堂」(即一人犯錯,全體挨打)。由於挨打時趴在板凳上,故科班演員都自稱「啃板凳出身」。老藝人常將學員的七年學藝稱為「七年大獄」。�

做手把徒弟,即演員在家中收徒進行的個別傳藝。學藝時間、拜師立字據與科班相似。生老病死,老師亦不負責。學藝期間,可任老師打罵。演出收入歸師。學藝之餘還要幫老師做家務。手把徒弟要想搭班演出還要另拜老師,叫「帶道師」,否則,同行不予承認。�

請家中傳藝,由於出錢請老師教戲,學生一般不太受罪,老師教授也較仔細。一般家道殷富的梨園人家方能做到。這種學藝與手把徒弟一樣,都要借台練藝,即搭科班進行演出練習,早晚仍在家中學戲。�票友學藝,票友的家庭條件一般較好,可出錢請老師教戲。他們若以唱戲為生(即「下海」),也需要拜「帶道師」,否則將受到同行的歧視。�

舊時,拜師學藝有一套程序。尤其是拜著名演員為師,拜師儀式更為隆重。拜師要有引薦人,即「引薦師」,徵得老師同意後,方可擇定吉日,正式拜師。�

拜師儀式一般在飯庄舉行,學生負責所需費用。儀式開始,學生先向祖師爺磕頭,然後分別向師傅、引薦師、師伯、師叔磕頭認師。再拜見各位師兄。行禮完畢,設宴款待。宴席結束後,新徒隨師回家,拜見師娘、師兄、師嫂等,一一呈上見面禮。師傅也要給徒弟回禮,稱為「衣包借牒」。從此,此徒便成了該老師的入室弟子。按傳統,這種師徒關系如父子,即「一日為師,終生若父」。�

茶園、戲園�天津早期的京劇演出場所是茶園,出現於清道光年間。當時的茶園比較原始、簡陋,隨著京劇在天津的日益興盛,光緒初年,便有了諸多設備比較完善的茶園。其中東馬路襪子胡同的「慶芳茶園」、侯家後北口路西的「協盛茶園」、北大關金華橋南的「襲勝茶園」和北門里元升園的「金聲茶園」為著名的「津門四大茶園」。

在此期間,一些官僚權貴、富商大賈也紛紛在自己的家中修建戲樓、戲台,以備唱堂會之用。�

另外,外埠旅津商人為便於經商與聯誼,也按籍貫自發集資興建了20餘會館,不少會館內就設有戲樓。其中建築水平最高、最講究的是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的廣東會館戲樓(今南門內大街)。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式劇場。全部為木製結構。舞台坐南朝北,為延伸式,觀眾可從三面觀看演出。舞台頂部用百餘根斗拱堆砌接榫,螺旋而上,形成「雞籠式」藻井,也稱「螺旋迴音罩」,音響效果極佳。觀眾席分上下兩層,樓上為包廂,樓下是散座。整個戲樓的裝飾均用木雕鏤空工藝,富麗堂皇,十分壯觀。當年著名演員梅蘭芳、楊小樓等都曾在此唱過戲。1986年被辟為天津戲劇博物館,是天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世紀30年代前後,天津京劇演出空前繁榮,幾乎所有京劇名角都在天津演出過。為此,天津又新建了幾座專門演京劇的戲院。著名的有「春和戲院」(今工人劇場)「天華景戲院」(勸業場四樓)、「北洋大戲院」(今延安影劇院)和「中國大戲院」等。他們設立了預先售票、對號入座制度,是天津較早的正規戲院。其中「中國大戲院」是天津最大的戲院,在全國的戲院中,也是屈指可數的大戲院之一。其建築上下共5層樓,觀眾在前3層。可容納1800多人,視聽效果較好,是演出京劇的理想場所。�

在劇場演出,一般都是營業性質,是京劇演員賴以生存的主要演出場所。�

京劇在茶園演戲,觀眾聽戲一般不花錢,只付茶錢。並另給找座位的服務員小費。�

堂會戲指富商士紳在節日、婚嫁、壽誕、生子等喜慶日子裡,為招待親朋好友,在私宅或飯庄、戲園、會館中組織的專場演出,也屬營業性質。演員應邀赴演堂會戲,內行人稱之為「外串」。�

堂會戲又分「全包堂會」和「分包堂會」兩種形式。全包堂會要唱整整一天。從中午12點開戲,一直唱到深夜1點,甚至唱到天亮。戲碼一般在10出左右,多者可達20出;分包堂會只唱半天,或白天,或晚上。堂會演出常常是幾個戲班聯合,或以某戲班做班底,再邀其他名角參加,這種聯合演出,名角薈萃,演出質量一般高於戲園日常的營業性演出。為此,有些京劇愛好者為聽好戲,常有給主家出「份子」或托親朋及其他關系,以此達到觀賞堂會戲之目的。�

京劇堂會,在未曾上演正式劇目之前,照例先由演員扮成福、祿、壽三星,給主家「跳加官」表示祝賀,主家照例要給賞錢,然後才開始上演正式的劇目。另外,在一出戲演完,另一出戲還未上演換幕的時間內,演員還要跳加官,每跳一次,主家必有賞錢,這已成定例。唱堂會一般先演幾出「敬神戲」,俗稱「帽兒戲」。如《封相》、《賜福》、《點魁》、《報喜》等小劇目。然後再演出為喜慶堂會的特定內容而准備的「吉祥戲」。如舉辦紀念誕辰的堂會,多上演《大四福》、《麻姑獻壽》等劇目;為嬰兒做滿月時,若主家生的是男孩,就演《麒麟送子》,如是女孩,則演《觀音賜女》、《打金枝》、《狀元印》等劇目。�

堂會戲演出時,在戲台或戲棚的欄桿上貼有劇目長條,演一出戲貼一長條。上面一般寫「××人送×××演員×戲」的字樣,意為此戲是某位親朋或富紳出錢送的,點名由某演員主演,這是戲園營業性演出所沒有的,故「點戲」成為堂會的一大特點。�

在戲班的收入中,演堂會戲所得是戲園營業性演出外最大的一筆收入。清光緒初年,每次堂會至少可賺紋銀幾十兩,甚至一二百兩。光緒中葉以後,一次堂會戲多者可得紋銀數百兩。民國時期,一次堂會戲多者可得一二千元。由於堂會戲收入豐厚,故許多戲班的班名都用「福」、「喜」、「壽」等字樣以圖吉祥。�

演堂會戲,除正式戲價收入外,還有一些額外的賞錢,如「跳加官」和「堂惠」等。在演出中,如遇達官顯要前來觀戲。不論演至何處,都要暫停,立即扮一「加官」,手拿「一品當朝」的書軸,到台上舞蹈一番,以示歡迎。到場的達官顯要欣喜之餘必出賞錢。一次堂會往往能跳十幾次,乃至幾十次加官。

由此賞錢可見一般。另外,每逢好戲出演,好角出台或演至精彩處,台下往往有人喊:「搭錢!」隨即一張擺有賞錢的八仙桌便搭於台上,後台即來人謝賞領賞。錢按份計算,每份多少不一。戲、角兒越好,錢數越多,這種賞錢叫「堂惠」,意為「堂會惠賜」。因此,堂會錢往往是演員個人生活中一筆十分可觀的收入。�

天津規模較大的一次堂會是民國二十年(1931年)富商孟洛泉為慶壽辰而舉行的一次盛大堂會。著名演員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四大名旦」,以及王以宸、譚富英等都參加了演出,此次堂會共耗資25萬元。��義務戲是演員白盡義務而不取報酬的一種演出形式,俗稱「義演」。舉辦義務戲演出始於清光緒末年。中國最早的一次義務戲演出就在天津,是天津八善堂之一的南善堂為孤兒院募捐而舉辦的。邀請在津的著名演員參加演出,義務幫忙,在「下天仙」茶園唱了10天戲。票款收入,除必要開支外,全部捐給了孤兒院。當時組織義務戲只是偶爾為之,後來逐漸形成風氣。�

舉辦義務戲演出是含有慈善、救濟意義的一種演出形式。多為了救助貧窮的同行,或是賑濟各種災荒,再者是社會上的公益、慈善事業的募捐、籌款等。�

由於京劇是天津的第一大劇種,影響最大,而且名角薈萃,所以每遇社會募捐賑濟活動常由京劇演員合作,演出義務戲。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底,在中國大戲院曾舉辦了4次冬賑義務戲。參加演出的有楊小樓、梅蘭芳、苟慧生、尚小雲、馬連良、譚富英、小翠花、侯喜瑞、葉盛蘭、蕭長華、馬富祿等梨園名角,成為美談。

行會戲又稱「行戲」,是京劇戲班專門為各行各業祭祀祖師等團體活動所進行的演出。�

過去360行,行行都有自己的祖師爺。人們往往在祖師誕辰這一天(祭祖師有固定的日期)舉行祭祀活動。每逢此日,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大聚會,並邀請戲班演一場「行戲」,以示慶祝與娛樂。�

合作戲是由部分著名演員臨時聯合同台表演的一種演出形式。通常由某一戲班或個別京劇愛好者發起組織,聚集幾位著名演員參加演出。這種合作戲往往是著名演員同台獻藝,劇目新穎,有競爭之勢,可滿足觀眾對名角演唱藝術的觀賞願望。如近年舉辦的「梅派」、「程派」、「裘派」等京劇流派專場演出,均屬該類。��應節戲是在節日期間表演的與節日內容、習俗等相關的演出。如正月十五上演的應節戲稱「燈節戲」。最常演的劇目是《上元夫人》。二月二為「龍抬頭」的日子,演出時要耍龍燈;三月三,傳說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上演劇目多為《蟠桃會》,五月五是端陽節,民間有去五毒之說,故常上演《五判斬五毒》、《混元盒》、《白蛇傳》、《鍾馗》等劇目;七月七神話有牛郎織女天仙配的故事,常上演《大仙配》劇目;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演出《嫦娥奔月》等劇目。�

票房、票友�票房是指京劇愛好者的業余組織;票友,是指非職業性京劇演員和樂師的通稱。他們是京劇藝術忠實的觀眾和積極的參與者。�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後,隨著京劇在津的廣為流傳,天津出現了許多京劇票友,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進行演唱練習與交流。一些票友也由一般的演唱進而「下海」(即職業性京劇演員),成為名伶(即名角,名演員),如清「同光十三絕」中以擅演彩旦戲著稱的名丑劉趕三,就是天津最早下海的一位票友。另外,與譚鑫培、汪桂芬齊名,世稱「孫派」,藝名為「老鄉親」的孫菊仙;世稱「汪派」的汪笑依以及童芷苓、李宗義、丁至雲等,都是先為票友,後成為著名京劇演員。�

票房與票友,在天津的戲劇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隨著京劇在天津的興盛,天津人看戲、欣賞和研究戲成為一種時尚。廣大戲迷愛好者熱衷於京劇,從而使票房與票友業日益興盛。�

天津最早的票房是雅韻國風社。成立於1900年以前,地點在北門里一個獨門獨院內。票友多為鹽、當商富戶子弟,日日高朋滿座,談笑風生。其中有不少票友後來成為京津名票。如被譽為譚派嫡系正宗的大鹽商王君直、善唱汪(汪桂芬)派的王頌臣及幾十年聲譽不衰,須生、銅錘兩工戲的劉永奎等。此外,雅韻國風社這一票房還有兩位伴拉胡琴的聖手:陳筱鶴和李佩卿,在票友中可算佼佼者。其中李佩卿曾被名角余叔岩聘請操琴,長期合作十餘載,而成為名琴師,天津票友引以自豪。�

民國以後,陸續出現了一些家庭票房。這種票房人員少,組織簡單,其家主人喜好京劇,便約些同道定期排練,必要時請老師說戲。票房主人各階層人物都有,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兩家,即李澄甫家和周家票房。�

李澄甫家票房在東門里天津道衙門西箭道。李澄甫原是小商人,他將自家3間磚瓦房作為票房,並置有戲裝行頭,每月綵排2次,能演幾出「對戲」,如《南天門》、《賣馬》、《武家坡》等。�

周家票房,主人楊慕蘭,自幼喜京劇,學唱青衣,唱、做均佳,能演幾十齣戲,在津享有盛譽。每逢有善舉義務戲,當仁不讓。她廣集人才,在自家成立票房,名曰「吟國劇社」,著名小生兼鼓佬袁文斌和著名凈角女演員齊嘯雲,幼時常在該處學戲。�

此外,還有鹽商子弟李赫生家、開設麻袋庄的李文吉家、三新公司總經理呂幼才家等眾多的家庭票房。�除家庭票房外,還有清唱票房、綵排票房、崑曲票房、清音桌等。清唱票房,是以清唱為主的票房。這種票房組織規模都比較小,票友也不多。票友每月須交不過一元的會費,供房租、水、電、茶等開支。較知名的清唱票房有鶴鳴社、遙吟國劇社、中南國劇社、有光堂、華樓小票房等。�

鶴鳴社,民國十八年(1929年)成立,地址在城裡草廠庵。年近九旬的孫派鼻祖老鄉親(孫菊仙),每逢過排必到,風雨無阻。尚仙肪常隨其左右,得其真傳,後成為孫派須生名票友。�遙吟國劇社,成立於民國初年,創辦人馮樹霖,地址在河東地道外沈莊子姚家台。票友由鐵路搬運工人、小商人、經紀人等組成。每天開鑼,各行當都有。著名票友是「李家五虎」,能打也能唱。�中南國劇社,地址在南市榮吉大街中南報社後院,票友多為報社職工。著名票友有老生李宗義和花旦雀景雲,二人均從票友下海轉為京劇演員。�

有光堂,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末,地址在南市榮吉大街昇平茶園(現黃河戲院)北路西。創辦人王子慶,能唱花臉、須生、小花臉。每星期日過排,能唱者都可參加。華樓小票房,成立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前後,地址在南市華樓,因票房小,只能清唱吊嗓,不能過排整出戲。名票友有曾一度下海、天津武生頭一名的鄭敬蓀和初次走票、一鳴驚人的武生王益友。

此外,還有一些小票房,只能吊嗓唱小段,或練習各種樂器,為少數人業余消遣之地。綵排票房需要租賃寬大房屋,能掛起「守舊」分出前後台。至於修飾前後台,添置桌椅、板凳等,由票友均攤,也有少數富有者自己出資,票友每月酌交會費。著名綵排票房有漁陽社、劍影鐸聲社等。�

漁陽杜,20世紀30年代初成立,地址在泰康商場四樓。票友多知識分子,名票有老生劉伯敏、文武老生劉仲敏、彩旦劉秉心(後下海)等。�

劍影鐸聲社,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初,在天祥市場四樓。票友人才輩出,尤其是後來下海的陳大濩,在上海大紅大紫;陳延蓀的武生,也名赫一時。�

機關票房。票友多為該單位職工,在單位的禮堂綵排。著名的機關票房有北寧鐵路局「寧友國劇社」(北寧公園大禮堂)、海關票房和郵政局票房等。�

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天津票界活躍一時,人才輩出,可稱黃金時代。當時有3個規模較大的票房:一是開灤國劇社,在開灤礦務局(現市委大樓)俱樂部禮堂,能容500餘人,綵排時售票演出,當時票價2角。老牌票友王庾生、朱邵庵為該社台柱子。此外,還有李克昌、陳奇豪、劉子璞、劉秉初、李紫玉等。老生陳奇豪和架子花臉李克昌後均下海,成為專業演員。二是群賢留韻社,原名「竹記」,民國六年(1917年)成立。在大口聯昌起卸行樓上,創辦人為天津舊宅子弟楊壽民和張筱珊。此票房服裝、道具齊全,生旦凈末丑,文武場面,各顯身手。崑曲、二黃各盡其能。戲目之多(約四五十齣),角色之硬,令各票房望塵莫及。該票房每周六對外綵排,當時票價1角,未響鑼座位己滿,可見其影響之大。30年代末,該票房移至南市華樓2樓。三是永興國劇社,成立於20世紀20年代,在法租界24號路(現長春道)嘉樂里一所3層樓內。

創辦人葉庸方和吳謂濱。初辦時,參加活動的多為各國洋行的大小職員,後請來老師說戲,又陸續入社了許多票友。剛學戲的童芷苓常到這里綵排。評劇家張聊公、戲劇家馬彥祥、上海名票鍾啟英等都曾到此參加綵排。京津許多京劇演員、名票也常來此說戲。該社能演大小劇目30幾出,在津影響很大。�

崑曲票房。崑曲早年叫「雅部」,文字深奧,板式腔調繁瑣難學,無文學藝術修養者不敢問津。民國初年,天津票友開始學唱,或在家私學、或組織崑曲社。比較有影響的有一江風曲社和辛巳曲社。�

一江風曲社,成立於20世紀40年代。主持人是學識淵博的北大關文教館館長馮孝綽。社員多教育界人士。聘請崑曲老演員王益友執教。較有造詣的社員有崑曲票友首屈一指的韓耀華、有文學修養又長於詩詞的陳中樞和富有音樂大才的劉吉典等。辛巳曲社,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主要學《玉簪記·琴挑》、《牡丹亭·鬧學、游園驚夢》等。�

此外,天津市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於1957年也成立一個崑曲杜,集以上兩社成員約30人,馮孝綽任社長,崑曲老演員田瑞亭為藝術指導。社員各有所長,人才濟濟。對外曾廣播《長生殿·小宴驚變》一折,深受聽眾贊揚。�

清音桌。清音桌多安置在茶樓上。到該處唱戲的票友,有的是借地練習,又能向老一輩票友求教;有的是想下海又顧慮重重,生活上又入不抵出的,來此唱戲,掙幾個錢;有的則是因生活困難,到清音桌唱戲拿些份錢維持生計。著名的清音桌有位於單街子東口外路西的「東來軒茶樓」和中原公司4樓的西餐部。�

以上各種類型大、小票房,到20世紀30年代已達到60餘處。他們多屬社會團體性質,有的是機關單位附設,還有的是以家庭出面組織。其中最著名的票房是雅韻園風、琴聲雅集、漁陽社、北寧國劇社、開灤國劇社等,以及「竹記」、「劍影」、「鶴鳴」、「遙吟」等。著名的票友有「名票四王」:王君直、王庚生、王頌臣和王竹生。袁世凱的次子袁寒雲也是名票友,他曾與全國著名演員程硯秋、孫菊仙同台演出。此外還有夏山樓主韓慎先以及劉叔度、朱作舟等等。�

票友的人員組成,早期多為前清遺老、下野政客、紳商富賈等。後來又逐漸增加了自由職業者和一般的平民、小商販和產業工人。�

票友參加戲班的演出,稱為「串客」或「清客串」,又稱為「玩兒票」、「票班」。票友參加演出時,在海報上的署名,往往在姓與名的中間加一「君」字,觀眾一看便知是票友串演。由於一些高層次的票友加入京劇演員行列,使演員的組成成份發生了變化,從而提高了京劇演員的社會地位和文化素養,對京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至今日,天津京劇愛好者仍然很多。據統計,有票房140餘個,票友數千人。而且票房多由各區、街文化活動站代替。業余京劇團頗多,並常有演唱交流和比賽活動。至於家庭中的聚會清唱更是不可計數。不僅如此,在海河兩岸、各大小公園,仍有許多京劇愛好者,伴著司鼓、胡琴清唱,使京劇成為天津十分普及的一項群眾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