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的橋是怎麼樣建的
擴展閱讀
福州二手車去哪裡買啊 2024-09-20 05:18:25
福州哪裡買衣服地方 2024-09-20 05:17:31
深圳松崗怎麼去最便宜 2024-09-20 05:11:42

天津的橋是怎麼樣建的

發布時間: 2024-09-19 21:15:34

『壹』 誰有關於天津海河橋的建橋原理知識

我沒注意過海河橋,不過剛才我看到了它的圖片。
橋屬於斜拉橋。
橋梁,根據它的關鍵的受力結構的特點,可分為懸索橋、斜拉橋、拱橋、梁橋等主要四種。什麼是斜拉橋?它是一種由傾斜的索(早期的採用剛性的桿)作為主要受力構件,一端拉著塔柱,一端拉著橋面結構,採用這種方式承受交通荷載的橋。這種橋外形優美,但由於在設計時受力計算復雜,因此在計算機出現之前,只有少數幾座,並且它們的斜拉索的數量很少。隨著計算機的廣泛運用,斜拉橋的復雜的受力計算變得很容易實現了,於是世界各世建造了大量的各式各樣的優美的斜拉橋。

斜拉橋作為一種拉索體系,比梁式橋的跨越能力更大,目前是大跨度橋梁的最主要橋型。斜拉橋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組成。索塔型式有A型、倒Y型、H型、獨柱,材料有鋼和混凝土的。斜拉索布置有單索麵、平行雙索麵、斜索麵等。如武漢長江二橋、白沙洲長江大橋均為鋼筋混凝土雙塔雙索麵斜拉橋。現代斜拉橋可以追溯到 1956年瑞典建成的斯特倫松德橋,主跨182.6米。歷經半個世紀,斜拉橋技術得到空前發展,世界上已建成的主跨在200米以上的斜拉橋有200餘座,其中跨徑大於400米的有40餘座。尤其20世紀90年代後,世界上建成的著名斜拉橋有:法國諾曼底斜拉橋(主跨856米),南京長江二橋南汊橋鋼箱梁斜拉橋(主跨628米),以及1999年日本建成的世界最大跨度的多多羅大橋(主跨890米)。

我國至今已建成各種類型的斜拉橋100多座,其中有52座跨徑大於200米。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在總結加拿大安那西斯橋的經驗基礎上,1991年建成了上海南浦大橋(主跨為423米的結合梁斜拉橋),開創了我國修建400米以上大跨度斜拉橋的先河。我國已成為擁有斜拉橋最多的國家,在世界10大著名斜拉橋排名榜上,中國有6座,跨度在600米以上的斜拉橋世界上僅有6座,中國佔了4座。

早期的斜拉橋,一般都採取兩個對稱的橋塔,才能滿足較大的跨徑要求,隨著橋梁技術的不斷進步,跨徑越來越大,300m至600m對於斜拉橋來說是最經濟的、最成熟、最普通的跨徑。100m至300m左右的寬度,現在可以輕易靠「半個斜拉橋」就跨過了,這種只有一個橋塔的斜拉橋就叫獨塔斜拉橋。由於斜拉橋外形優美,因此在沒有大江大河的城市裡,這種獨塔斜拉橋就被廣泛採用。當橋塔只有一側有斜拉索時,這種斜拉橋就叫無背索斜拉橋,由有隻有一側有索,為了保持受力平衡同時節省成本,橋塔向著沒有索的一側傾斜。最著名的無背索斜拉橋是西班牙為1992年的世博會而修建的卡拉米諾橋(Alamillo Bridge),它是一座全鋼結構的無背索斜拉橋,跨徑200m。國內最大的無背索斜拉橋是我公司參與修建的長沙洪山大橋,主跨208米。

『貳』 天津解放橋的歷史

1.基本介紹:解放橋建於1927年,橋長97.64米,橋面總寬19.5米。位於天津火車站(東站)西側,連接河北區三經路與和平區解放北路之間的海河上的跨河橋梁,是一座全鋼結構可開啟的橋梁。它不僅是天津的標志性建築物之一,也是連接河北、和平兩區,溝通天津站地區的樞紐橋梁。

2.建造歷程:1902年法國租界當局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龍頭車站附近(即天津站),修建一座橋梁,當時被稱為老龍頭橋。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開始修建此橋,橋梁共分四孔,採用變高度的連續鋼桁架。由於城市交通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開始籌建新橋。1927年新萬國橋建成,遂將舊橋拆除。

新建的萬國橋於1923年開工,1927年竣工。原定工程費用以100萬兩白銀為限。開工以後,造價大為提高,主橋增至152萬兩,拆除舊橋等增至39萬兩,共計190萬兩白銀,遂成為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梁。該橋性能良好至今通車無阻,一直沿用至今。

萬國橋是一座雙葉立轉式開啟式鋼結構大橋,橋長97.64米,橋面寬19.50米,橋身分為3孔,中孔為開戶跨。開戶跨為雙葉立轉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橋部分背貼一固定軌道,開橋時活葉桁架沿軌道移動開啟,以便讓開更大的通航凈空。合則走車,開則過船,「萬國橋下過大船」,曾經是海河一景。

(2)天津的橋是怎麼樣建的擴展閱讀

歷史事件:

抗日戰爭期間,「萬國橋」曾阻斷了日本軍隊過橋,為中國軍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之後的第十天,即7月17日,日本政府召開五相會議,決定調集40萬日軍,全面開始侵華戰爭。 當時天津守軍兵力很弱,受《辛丑條約》的限制,當時天津市內不允許駐有中國軍隊。雖然1935年張自忠將軍調了部分兵力駐守天津,但實際上守衛在天津地區的兵力僅有2個旅和1個手槍團。

但是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1937年7月29日凌晨1時,天津抗戰的槍聲在整個市區打響。日本兵營、日本飛機場、天津總站、東車站(今天津站)都湮沒在炮火硝煙中。日軍的援兵沿著海河北岸向萬國橋沖來。假如援軍沖過了萬國橋,攻擊東站的中國軍隊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攻勢也將立刻被瓦解。

然而就在這時,萬國橋中跨之上的橋面在尖厲的警報聲中徐徐開啟,駐守法國租界的法國軍隊以保護本國租界的名義,拒絕日軍通過。這讓攻擊東站的中國軍隊贏得了時間。激戰兩小時後,日軍被逐出東站。在此駐守的中國軍隊不僅贏得了攻打東站的勝利,還能抽調出一部分兵力去增援兄弟部隊。

萬國橋開啟後通航貨輪,說明其橋下航道很深,這對通船航運是件好事,但於另一方面也是壞事,例如時常有人把它視為理想的自殺之地。 萬國橋建成之後,曾有不少窮苦百姓被種種苦難壓得喘不過氣來,跑到橋上縱身一躍命赴黃泉;也有不少賭徒、破產的商人跑到萬國橋上扎進河底尋了短見。

橋下水深,人跳下去轉眼之間就不見了蹤影。據說曾經有位名震全國的京劇名角,演戲多年,一招一式極其認真,從未出過半點差錯。不想一次在天津演出《八大錘》時,扮演前往敵營斷臂說降的王佐,一時疏忽舉錯了胳膊。觀眾眼尖,當時指出。

這位名角羞得無地自容,除了再也不演《八大錘》外,還常對人說當時自己恨不得跑到萬國橋上跳下去。他也選擇萬國橋,足見對於自殺者而言,萬國橋的名氣有多大。後來法國人在橋上常設警察,除為保衛大橋的安全,也為防止有人跳橋。

萬國橋靠近天津市中心,北側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天津火車站,南側是當時的北方金融中心-天津中街,也是國民黨各重要機構的所在地。1949之前,國民黨守軍在萬國橋頭修築了堅固的工事,派駐重兵,把萬國橋當作北翼守衛城南的最後一道防線。

但對於攻城的解放軍部隊來說,萬國橋則是我軍在河西、河東兩大戰區迂迴穿插的惟一通道,同樣是勢在必奪的戰略要地。 1949年1月15日拂曉時分,解放軍東野一縱三師二團經過1天的激戰,終於沖進市區,沿海河南岸插到了萬國橋前。駐守橋頭的軍民黨軍仍在負隅頑抗。

為減少傷亡,同時迅速攻下大橋,我軍派出1個排的戰士從萬國橋上游200米處強渡北岸,准備從橋北攻擊敵人,同時另2個排的戰士猛攻橋南之敵。守衛大橋的是國民黨第九十四軍留守處的部隊,裝備精良,但是他們當時已經得知上游的橋梁失守,明白大勢已去,軍心渙散。看到解放軍攻到眼前,而且還在渡河准備包抄自己的後路,便開始潰逃。

這樣一來,僅20多分鍾,我人民解放軍只用了不足1個連的兵力,就擊潰了人數眾多、武器先進且有工事可以依託的國民黨守軍,佔領了萬國橋。萬國橋一役,共俘敵50餘人,繳獲汽車80多輛。 萬國橋看到了解放軍神勇,也見證了這一戰爭史上的奇跡。

『叄』 天津市有哪些橋梁

中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經說過:「幾乎全國的開合橋都集中在天津,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種『特產』」。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是個多河道的城市。
萬國橋1926年建成(現解放橋)

天津河多、水多,橋梁也多。

天津早期的橋梁,大都是跨越小河和溝渠的小木橋或小石橋。

在天津,海河、南運河、子牙河、北運河等,流經市區的一些較大河流,早期都是依靠渡船,連接兩岸交通。

隨著漕運和鹽業的發展,天津日益繁榮。從清康熙末年到同治末年,在一些重要交通河口開始修建浮橋。

天津最早的浮橋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即1715年。地點在現今的紅橋區西沽。當時,有這樣的記載——「制巨艦,貫以鐵索,排列水面為浮橋。從此行旅往來如履平地。」

歷史上,「浮梁馳渡」曾經是天津的八景之一。

天津城歷史上著名的浮橋有:鹽關浮橋、院門口浮橋、北大關浮橋、大紅橋浮橋、大夥巷浮橋等。

「地當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車。」到了清朝末年,天津已經成為中國北方繁忙的商貿中心。隨著城市的發展,浮橋已經不能滿足交通的需要,於是改建正式橋梁。清代光緒13年即1887年,天津的第一座鋼結構大橋建成。為了滿足河道通航的要求,這座橋的橋面高,縱向坡度陡,橋面高懸在空中,好象長虹凌空飛架,所以又有「虹橋」之稱。1924年,虹橋被洪水沖毀。為了通行,臨時在這里建了一座浮橋,叫做大紅浮橋。1933年開始在這里籌建新的大紅橋,四年以後大紅橋竣工。工程費用共計26萬元,資金由天津海關附加稅中提取。

清光緒十四年,即1888年,天津第一座懸臂式開啟橋在直隸總督行館前的南運河上建成,取名金華橋。它替代了原來院門口的浮橋,老百姓俗稱這座橋為老鐵橋。

1917年,南運河改造時,又將其移建於北門外的北浮橋處,仍然稱為金華橋,這座橋也是我國最早的開啟式鋼橋。

1902年,在老龍頭火車站前修建了平移式的老龍頭開啟橋,它替代了原來的老龍頭浮橋。1926年,在老龍頭橋的旁邊又新建了一座懸臂式開啟橋。因為鋼橋當時處在各國租界地之內,所以被稱為萬國橋。以後,這座橋又先後被改稱為中正橋和解放橋。這座橋在籌建時,曾經有17家承包商投標,設計方案達31種,是當時中國開啟橋中工程最大的。花費白銀125萬兩,也是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梁。

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關部門曾對這座橋進行開啟試驗,結果運轉良好。專家證實,天津的解放橋也是全中國舊鋼橋中唯一還能開啟的橋。

1903年建成的金剛橋,老百姓俗稱新鐵橋。由於橋面較窄,1924年在旁邊又另建一座新橋,新橋仍沿用金鋼橋的名稱,由美國施特勞斯公司設計並供應材料,中國大昌公司負責安裝。新建的金鋼橋是立轉開啟,形式很像古代護城河上的吊橋。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橋在當時還安裝了抗地震的設施。

20世紀初期,天津市的橋梁建設進入由浮橋、木橋改建為鋼橋的歷史性跨越。

1906年,由13條木船組成的東浮橋也改建成鋼橋,或許是因為鋼橋結實,固若金湯,因此取名「金湯橋」。它中孔作水平旋轉,成為啟閉式橋梁中的一個新品種。這座橋是由天津與奧地利、義大利租界領事署及電車公司合資修建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分東西兩路在橋上會師,金湯橋又成為天津長夜破曉的象徵。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年來,天津市的橋梁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如果把天津海河以及流經天津的南、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上的橋梁數加在一起,總共有一百多座,這在全國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數的。一座座彩虹般的橋梁,構成了天津獨特的景觀。

1985年建成的海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鋼結構跨河大橋。橋的總長度為903米,中孔跨度64米,為活動孔。在活動孔兩側建有45米高的提升鋼塔架,作為開啟通航道。大橋開啟時,凈寬60米、凈空高31米,比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都要高。

建成於1987年12月的永和大橋,是一座採用先進建橋技術修建的大型公路橋。它結構新穎,為鋼索斜拉懸掛的橋梁結構形式,因此也叫斜張橋。永和大橋全長510米,中孔主跨徑為260米,橋面寬14.5米,兩岸的門式塔柱高55.5米,共有44對鋼質纜索。

1988年,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橋梁博覽會」上證實,在同類型的橋梁中,永和大橋的主跨度在亞洲是最大的。

在繁華的市區,在廣袤的原野,一座座現代化的橋梁巍峨起伏,強烈地表現出天津國際化大都市的英姿。

回眸歷史、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歲月里,橋與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橋與天津人、與天津的經濟、天津的文化交織在一起,將演繹出更加雄壯的篇章。

1917年,南運河改造時,又將其移建於北門外的北浮橋處,仍然稱為金華橋,這座橋也是我國最早的開啟式鋼橋。

1902年,在老龍頭火車站前修建了平移式的老龍頭開啟橋,它替代了原來的老龍頭浮橋。1926年,在老龍頭橋的旁邊又新建了一座懸臂式開啟橋。因為鋼橋當時處在各國租界地之內,所以被稱為萬國橋。以後,這座橋又先後被改稱為中正橋和解放橋。

這座橋在籌建時,曾經有17家承包商投標,設計方案達31種,是當時中國開啟橋中工程最大的。花費白銀125萬兩,也是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梁。

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關部門曾對這座橋進行開啟試驗,結果運轉良好。專家證實,天津的解放橋也是全中國舊鋼橋中唯一還能開啟的橋。

1903年建成的金剛橋,老百姓俗稱新鐵橋。由於橋面較窄,1924年在旁邊又另建一座新橋,新橋仍沿用金鋼橋的名稱,由美國施特勞斯公司設計並供應材料,中國大昌公司負責安裝。

新建的金鋼橋是立轉開啟,形式很像古代護城河上的吊橋。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橋在當時還安裝了抗地震的設施。

20世紀初期,天津市的橋梁建設進入由浮橋、木橋改建為鋼橋的歷史性跨越。

1906年,由13條木船組成的東浮橋也改建成鋼橋,或許是因為鋼橋結實,固若金湯,因此取名「金湯橋」。它中孔作水平旋轉,成為啟閉式橋梁中的一個新品種。這座橋是由天津與奧地利、義大利租界領事署及電車公司合資修建的。

1949年,1月14日,解放天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分東西兩路在橋上會師,金湯橋又成為天津長夜破曉的象徵。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近年來,天津市的橋梁建設得到快速發展。如果把天津海河以及流經天津的南、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上的橋梁數加在一起,總共有一百多座,這在全國大城市中是屈指可數的。

一座座彩虹般的橋梁,構成了天津獨特的景觀。

1985年建成的海門大橋,是我國第一座最大的垂直提升式鋼結構跨河大橋。橋的總長度為903米,中孔跨度64米,為活動孔。在活動孔兩側建有45米高的提升鋼塔架,作為開啟通航道。大橋開啟時,凈寬60米、凈空高31米,比武漢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大橋都要高。

建成於1987年12月的永和大橋,是一座採用先進建橋技術修建的大型公路橋。它結構新穎,為鋼索斜拉懸掛的橋梁結構形式,因此也叫斜張橋。永和大橋全長510米,中孔主跨徑為260米,橋面寬14.5米,兩岸的門式塔柱高55.5米,共有44對鋼質纜索。

1988年,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橋梁博覽會」上證實,在同類型的橋梁中,永和大橋的主跨度在亞洲是最大的。

在繁華的市區,在廣袤的原野,一座座現代化的橋梁巍峨起伏,強烈地表現出天津國際化大都市的英姿。

回眸歷史、展望未來,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歲月里,橋與天津的水、天津的路;橋與天津人、與天津的經濟、天津的文化交織在一起,將演繹出更加雄壯的篇章。

有人說: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活力,有了橋就有了詩意。天津是一座以『水文化』為依託的城市,橋對於每一個天津人來說,都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

天津地處九河下梢,沿海河而建,水量豐富,渡口眾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原本不便利的渡口逐漸被各種橋梁代替。

那麼,天津第一座橋是什麼時候架起來的呢?這還得從清雍正八年,也就是1730年說起。當時的天津,人口不斷增多,城區也逐步擴大,貿易的往來使修路架橋成為頭等大事。當時的五品官員孟周衍,籌集捐款,請人設計建造了天津的第一座橋。取名為:鹽關浮橋,又叫東浮橋或孟公橋。這是一座由13條大木船連接而成的浮橋。橋面上鋪設活動木板。因經費所限,當時修建的橋梁簡易粗糙。

直到1906年也就是光緒32年,天津有了有軌電車。因鋪設由東浮橋到老龍頭火車站的路軌,津海關道和奧、意租界領事署以及天津電車電燈公司,共同出資,將東浮橋拆除,改建為永久性的鋼梁鐵橋,取名「金湯橋」。寓意為固若金湯。

「金湯橋」全長76.4米,寬10.5米,分為三孔。這座橋的最大特點是一個開啟式橋梁,其中較大的孔徑為固定跨,兩孔為平轉式開啟跨,用電啟動。

開啟式又稱開合式。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先生曾在著文點評津城鐵橋,稱贊可開可合的橋是天津的特產。他在書中寫道:「合時橋上走車,開時橋下行船。一開一合,水陸兩便。這是一種經濟型的橋梁結構,當時在中國這種橋絕無僅有,在天津開了先河」。

「金湯橋」的建立,對周邊的商業往來起了很大的暢通作用。而確定金湯橋真正歷史意義的是1949年解放天津的時候,那幕激動人心的勝利會師。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進行了戰略性的決戰,打響了三大戰役之一的平津戰役。在解放天津的戰役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北兩部於1949年1月15日在橋頭會師,使歷史悠久的天津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手裡。所以人們又把金湯橋叫做會師橋。

金湯橋做為目前國內僅有的三跨平行開啟式鋼橋,經過近百年的使用,使橋梁局部構件已經嚴懲銹蝕損壞,成為名符其實的「危橋」。

金湯橋作為目前國內僅存的三跨平轉式開啟鋼橋,經過近百年的使用,橋梁局部構件已嚴重銹蝕損壞,成為危橋。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及更完整地保留該橋歷史價值,2004年5月10日金湯橋再次經過重修,這座具有近百年歷史、曾見證天津解放的鋼橋終於又重新恢復了原有的功能。

坐落在中山路南端、橫跨海河之上的金鋼橋,連接三岔河口兩岸,是目前天津市內重要的交通橋梁之一。金鋼橋是1903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開辟河北的發展而決定修造的。當時還特聘了英、日、兩國工程師設計修建的。

金鋼橋全長76.2米,俗稱老橋,之所以取名「金鋼」,是「堅如金鋼」之意。由於不能負重,金剛橋最終在1922年不得不重建。新建成的大型鋼梁新橋在1924年春天竣工,位置在舊橋下游18米處,仍沿用舊稱「金鋼橋」。

從1924年建成至1996年,金鋼橋已走過了72年的歷程,並再次成為危橋,天津市政府決定改建。新的金鋼橋於1996年年底建成,為雙層拱橋,下層橋利用舊橋墩改建為三孔鋼與混凝土組合的箱梁橋。為了給大家留一個歷史的懷念,天津市在重建時特意在金鋼花園內修建了一個舊「金鋼橋」的模型,供遊人參觀。

解放橋建成於1902年,「年齡」和金剛橋相仿。在解放橋還沒有建造時,法國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龍頭車站附近(即現在的天津站),修建一座橋梁,當時被稱為老龍頭橋。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開始修建此橋,橋梁共分四孔,採用變高度的連續鋼桁架。由於城市交通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開始籌建新橋。1926年新萬國橋建成(即今解放橋),遂將舊橋拆除。

新建的萬國橋於1923年開工,1926年竣工。原定工程費用以100萬兩白銀為限。開工以後,造價大為提高,主橋增至152萬兩,拆除舊橋等增至39萬兩,共計190萬兩白銀,遂成為海河上造價最高的一座橋梁。性能良好至今通車無阻。解放後,萬國橋正式更名為解放橋,一直沿用至今。

緊鄰解放橋的是解放路。在這條街上,匯集著各國在華的銀行,如英國的麥加利銀行和匯豐銀行,美國的花旗銀行等,形成了當時中國的金融中心。這條街上的建築也獨具特色,即有氣勢雄偉的羅馬式建築,也有古樸的哥德式建築,它集近代建築大成於一地,被譽為近代建築展覽會。當時萬國橋的名字也正是從這里演繹而來。

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解放橋得到了充分的保養和維護,並經過了多次修繕。解放橋這座百年鐵橋又展現出了新的風采。「沽水流霞」的景色,和與解放橋遙相呼應,又形成了天津的一大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