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人京劇殘疾演員有多少
擴展閱讀
讀博後如何落戶上海 2025-01-12 13:13:18

天津人京劇殘疾演員有多少

發布時間: 2024-10-22 12:36:21

A. 天津當代京劇名家,誰最有特色,誰最出名

王佩瑜嘛,我不經常聽京劇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王佩瑜一直關注京劇老戲,沒有新京劇的研究,他沒有將戲劇帶入大眾的生活,仍然有很多人對京劇不感興趣,盡管京劇是我國的精髓,但這恰恰是因為京劇文化如此博大精深,以至於許多人無法真正理解京劇或對京劇不感興趣。因此這是京劇沒有被大眾普及的原因之一。

振興京劇並非易事

除非那些真正沉迷於京劇的人去看,但是就不可能像真正的京劇那樣贏得公眾的青睞。從以上內容可以斷定,王佩瑜沒有順應時代潮流去適應京劇使年輕人喜歡,所以說不能沒有挽救京劇,拯救京劇並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做的,只有所有京劇大師共同完成,京劇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這不是一個人負擔得起的東西。

B. 天津是曲藝之鄉,天津的京劇名家都有誰有什麼特點

天津當代的京劇名家太多了,不管是相聲還是京劇,再或是快板,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一直覺得天津人很幽默,而且嘴皮子非常利索。至於說到京劇,天津的名家其實是有很多的。

京劇鼎盛期的名家有點多,像「四大名旦」、「前後四大須生」、「南有周信芳,北有梅蘭芳」、「通天教主王瑤卿」、「四小名旦(李世芳、宋德珠、毛世來、張君秋)」等,此外還有楊小樓、葉盛蘭、龔雲甫等眾多名家藝人。

C. 天津衛是京劇的大碼頭,都有哪些京劇名家

天津是久負盛名的「曲藝之鄉」。

天津人除了唱戲的內行,聽戲的人也頗有研究。只要你一個調門上不去,台下就一片起鬨。所以台上的演員除了技藝好之外,心理素質也要過硬。

天津衛是京劇的大碼頭。天津有兩大京劇院團,分別是天津京劇院和天津市青年團。這兩大劇團都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戲曲人才,而京劇名家也是層出不窮。

藍文雲:天津青年京劇團老旦演員,梅蘭芳金獎獲得者。常演劇目有《望兒樓》、《四郎探母》《行路哭靈》等。她行腔老到,韻味醇厚,神完氣足,曾被袁世海大贊「頗有李多爺的范兒」。

當然,天津的京劇名家除了這三位,其他曲藝人才更是層出不窮。



D. 天津當代的京劇名家都有誰你覺得誰最有特色

引言:大家都知道天津當代的京劇名家都有誰嗎?通過查閱相關的資料能夠發現王佩瑜是非常出名的,而且他的金句是非常有特色的,像那種不經常聽京劇的人都知道這個名字,因為王佩瑜一直關注的就是京劇老戲。同時他也能夠將戲劇帶入到這種生活,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對京劇不太感興趣,盡管京劇是我國的精髓,那這恰恰讓更多的人不太了解京劇,因為京劇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如果是研究不夠深的話,那麼可能就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

小編認為

除非是像那些真正沉迷於經濟的人才會選擇去看京劇,當然王佩瑜一個人的能力不可能讓整個京劇都振興起來,所以能夠發現王佩瑜是沒有順應時代潮流的,那麼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看,如果想要振興進去的話,那麼也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

E. 天津歷史非常有名的李金鰲,是個怎樣的人

關於這個問題,大獅我曾經回答過一次,但是因為時間緣故,我沒有答全,只是大致說了個一二。今日騰出時間,大獅我給大夥好好說一說這天津衛的「大耍巴人」李金鰲。

您到了天津衛,一定會聽到「混混兒」這個詞彙,還有比「混混兒」高一級別的詞彙,叫「大耍」(全稱:大耍巴人)。提起「大耍」,有三位就不得不提,一位就是這位李金鰲李二爺,另一位是李金鰲的好朋友王金波王二爺,還有一位就是袁文會袁三爺。這三位好比是上海灘青幫三大老黃金榮、張嘯林跟杜月笙。三位之中除了袁文會不是個東西,曾經給日本人賣過命,其餘兩位,雖然也是江湖人物,但是卻仗義的多。資歷也比袁文會老,等他們隱退之後,才有了袁文會興風作雨。

這李金鰲在清末民初的時候成了天津衛有名的「大耍」,當然任何「大耍」都必須要從「混混兒」過渡過來,咱就說說李金鰲當混混兒那會的事兒。

這李金鰲起初吃的是碼頭飯,當時天津衛的天津大碼頭、大光明碼頭和老龍頭火車站魚龍混雜,是個風水寶地,也是混混兒聚集之所,李金鰲、王金波、霍元甲、袁文會、東霸天、劉四歪脖子等有名的人物都吃過這碼頭飯。

天津有套傳統書,叫做《沽上英雄譜》也叫《混混兒論》。這套書有意思,把舊 社會 混混兒的故事詳詳細細說了個遍,其中主要人物就是這李金鰲。李金鰲出名是因為「二次斷腿」事件。當時有兩派為爭碼頭而打群架,還未成名的李金鰲首當其沖,但是被人打了「悶棍」,把腿打斷了,李金鰲拖著斷腿手拿鐵鉤子跟人玩命,最終雙方打平。

李金鰲找到三不管附近的一個正骨先生,讓這位先生把腿接好,但是這位先生收了李金鰲對手的錢,人家逼著這位先生必須給李金鰲留點殘疾。這位先生兩邊都不敢得罪,於是第一次沒有完全接好。一百天後,李金鰲感覺腿別扭,就去找這位先生,這位先生說出實情,要求李金鰲放自己一馬。並告訴李金鰲,要想腿復原,需要二次把腿折斷。再看李金鰲冷笑一聲,把腿往條凳上一架,一拳打下,只聽的「咔嚓」一聲,腿斷了。先生,你接吧!

正骨先生果然醫術高明,一番捏弄,百分百給接好,一百天後,下地走路如同原先一樣,李金鰲不能不報仇,要找對方報仇。

那會子的天津衛,講究「抽死簽兒」,其中最狠的叫做「抽黑簽兒」,雙方各派三個人,比鬥狠,砍手剁腳下油鍋,什麼都敢玩,最後最不要命的一方勝。李金鰲不想讓兄弟們遭罪,於是他自己要去找對方「理論」。

某一日,李金鰲出現在一家寶局(賭場)門前,這家寶局的東家,就是當時派人打斷自己腿的人。再看李金鰲大踏步走近寶局,擠過人群,到了賭桌錢。猛然間,就見李金鰲從綁腿中拔出一柄利刃。賭客一看,心說李二爺今天是來鬧事的,大家讓讓。不過也沒人怕,因為當時這種事情司空見慣。經常有人在寶局中賭輸了錢,而後把小手指切下來,繼續「押寶」。需要說明一下,要切必須是左手小拇指,然後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輕輕捏起,指尖對著莊家。這期間不能喊疼不能呲牙咧嘴,要不然不算數。而且切錯了指頭,也不算數,還要挨頓毒打。贏了,你吃寶局一份,輸了這截小指直接丟垃圾堆,你不能撿回來,敢撿回來,就敢打死你。而且只能切一次,輸了轉身就必須要走,再想繼續切第二根手指,就是壞了江湖規矩,馬上有人會將你打半死丟出去。

大夥一看,心中納悶,怎麼李金鰲李二爺也吃上這碗飯了,不至於啊。賭桌上管事的一看,就知道李金鰲善者不來,笑問道:「二爺,來玩兩把?」

再看李金鰲冷笑一聲,把大腿往賭桌上一架,「刺啦」一聲,將褲腿撕破,尖刀往小腿肚上一挑,血淋淋一大條肉割了下來。而後用刀尖挑起這塊肉,往賭桌上一丟,大喊一聲「押寶」!

這時間腿肚子上的血噗噗往外冒,但李二爺面不改色,依舊笑嘻嘻看著管事的。大夥一看,心說好漢,李二爺這是玩狠的,今天有熱鬧看了。大夥也不賭了,一個個要看看這家寶局如何收場。

管事的一看,不慌不忙,笑嘻嘻問道:「二爺,押多少?」李金鰲答道:「兩千大洋!」

這可是一賠十的買賣,兩千大洋押出去,贏了就要拿兩萬大洋,輸了這塊肉就算白割了。「好,二爺押兩千大洋,開寶!」

您猜怎麼著,老太爺有眼,二爺贏了。大夥紛紛叫好,這時間掌櫃子從後面出來,其實李金鰲剛一進門他就聽到信了,在門簾子後面避著,就為看看結果。如今李金鰲贏了,自己必須出面。

掌櫃子姓陳,人稱陳三爺,也是個「大耍」,而且跟租界的日本人有來往。此時,陳三爺笑嘻嘻的走出來,抱拳拱手「二爺,這是何苦呢?快,快,裡面請,讓伙計給您老'上上葯'」。

李金鰲抱拳還禮,一拐一瘸跟著陳三爺進了後堂,外面該玩還玩,自不用提。到了後堂,賓主落座,陳三爺讓人沏茶,然後吩咐伙計,給二爺用點「好葯」。大夥可聽好了,這「好葯」可不是什麼的名貴葯草,比如雲南白葯什麼的。而是辣椒面或者是粗鹽,要用這個往傷口上敷。小伙計一溜煙跑回來,手裡拖著一個大紙包,陳三爺喊一聲:「混賬的東西,還愣著干什麼,給二爺敷上!」

打開紙包,全是細細的辣椒面,小伙計彎下腰,一把敷在李金鰲的血淋淋的傷口上。二爺疼的一個激靈,大汗珠子往下冒,但是依舊笑嘻嘻的跟陳三爺談笑風聲。這會兒,你要是哼一聲,喊聲疼,那麼就算栽了。

陳三爺然後吩咐伙計拿煙。洋煙卷拿過來,雙手遞給李金鰲,陳三爺哎呀一聲「這有煙沒火可怎麼辦?」李金鰲心裡明白,陳三爺還要看看自己道行。旁邊有個小碳爐子,上面燒著水。就見李金鰲一把將水壺拎起來放在一邊,探出二指從爐膛之中,夾出一塊冒著火的煤球,將煙點著,深吸一口,然後將這塊煤球直接放在大腿上。繼續邊抽煙邊聊天。

陳三爺一看,罷了,這是塊硬骨頭,是條漢子,自己這方面比不了人家。自此後,碼頭上這口飯,自己的弟兄們不吃了,讓給人家李二爺。李金鰲自此後在天津衛風生水起,越混越大。

等真混好了,李金鰲就不跟以前一樣了,把短靠一拖,改穿大褂,文人怎麼穿,他就怎麼穿。雖然有錢,但是不糟蹋,不抽大煙,不逛窯子,給人一種老實人的感覺。他給家人買了幾處宅子,鄰里之間相處非常和睦。從不仗勢欺人,李金鰲雖然有專車接送,但是離家200米,不管刮風下雨保准提前下車,然後讓車先走,他自己走回家,為的就是告訴鄰居,自己什麼也不是,不是那種有了錢就耀武揚威的人。

有一次,天剛黑下來不久,李金鰲提前下車後拎著一條大草魚,順著胡同往家走。剛進胡同,出來倆新入道的混混兒,一把將這條魚奪過來,罵了幾句街後大搖大擺的走了。其實這都不算正經的混混兒,天津管這一號叫「臭狗食」,還不如混混兒。李金鰲也不解釋,也不爭不搶,更不罵街,任由你拿走。

這事後來有人知道了,就問他,你這么大的耍兒,怎麼讓臭狗食們給欺負了。李金鰲一笑:「嗨,我不是怕他們,我是怕我說出名字,嚇死他們,一條魚而已,犯不上矯情!」大夥瞅瞅,人家李二爺這才叫老炮兒,自己不顯山露水,怕的就是嚇到你。

好了,今天就說這些,等有機會,大獅接著給各位講幾段更有意思的混混兒的故事,絕對比這聽這過癮!

李金鰲當年可是天津衛響當當的人物 。

李金鰲出生窮苦家庭,但是他 人窮志不窮,從小習練武功,他古道熱腸,性情耿直, 李金鰲常在天津大碼頭、大光明碼頭和老龍頭火車站一帶活動,為窮兄弟排憂解難,行俠仗義,天津衛沒有不知道他的。

李金鰲:

有一次天津衛發大水,碼頭邊上的大小店鋪全都遭了秧,各行各業的買賣也都受到影響。

這時剛好來個一個上海戲班子,戲班子里有個叫小楊月樓的「角」,人稱「 南派名旦 」。

雖然戲唱得好,可趕上天津衛發大水,老百姓生活都成問題,哪有閑錢看戲啊?

小楊月樓沒辦法,只得將唱戲的十多箱行頭押在當鋪里,當來的錢買米買面讓戲班子有口飯吃。

本指望水退去後,能唱幾場收回點銀子,沒想到老百姓沒錢看戲,好容易湊點錢買了回上海的車票,可行頭沒錢贖了。

這時有人就指點他,去求李金鏊幫忙,李爺向來仗義,肯定會幫您。

小楊月樓硬著頭皮去找到李金鰲,把情況向他說了,表示只要李金鰲幫忙,他一回到上海就會把贖金匯來,李金鰲便讓他們回去等消息。

第二天,李金鰲來到當鋪,進門就沖著櫃台喊道:

當鋪老闆久聞他的大名,忙把李爺請到里間吃茶,李金鏊說:

當鋪老闆哪敢不答應啊!小楊月樓很快取回了自己的行頭,返回上海了。

你還別說,這個唱戲的還真講信用,過了不久就把贖金給匯了過來。

李金鏊見小楊月樓言而有信,兩個人便結為好友,後來小楊月樓還在應李金鰲之託,為天津衛受災百姓義演籌款,救活了無數百姓。

李金鰲小時候家裡窮,吃飯都成問題。他有個鄰居李二伯是開鞋鋪的,見李金鰲娘倆日子艱難,就把李金鰲領到鞋鋪教他點手藝,將來也好有口飯吃。

李家鞋鋪不遠有個鏢行,裡面有兩位當家的:一位馮五爺、一位韓八爺,見李金鰲人忠厚老實,很是喜愛他,李金鰲知道這二位是江湖人,平常沒事就愛往這跑,聽這老哥倆講江湖上的事,順便還跟兩位學習拳腳功夫。

幾年下來,李金鰲不但功夫大有長進,江湖規矩也是門清。

有一天,李金鰲去北大關,剛走沒多遠,就看到幾個混混在調戲一位婦人,拿這婦人尋開心。

李金鰲不由心頭火起,上前高喊一聲: 住手 !

幾個混混沖李金鰲揚了揚手上的棍子:

李金鰲笑道:

呀呵,眾混混一聽還有這等傻鳥,跑到他面前,八個轎夫上來一人一腳,李金鰲面不改色:

說完上去就是一套譚腿,幾個混混被踢出三丈多遠,嚇碎了膽子,爬起來撒腿就跑。

圍觀的眾人圍住李金鰲齊聲說:

李金鰲愛打抱不平,而且敢玩命。一次跟人打架,腿讓人家打斷了。

他拖著斷腿找先生接腿,但是先生受了人家的錢,要求李金鰲的這條腿別把他接好,所以就沒有把腿給接好,幾個月後,李金鰲行動還是不便,去找那位先生,問這條腿怎麼接不好?

接骨先生:

那先生說那就要重新斷一次,才能接上,話音未落,李金鰲站起身來,冷笑一聲,將一條腿愣生生在凳子上自行折斷,而後面不改色讓老先生給接上。

接腿先生嚇得不敢使奸了,這以後李金鰲勇狠的名聲更大了。

後來日本鬼子佔了天津,李金鰲始終不願意幫日本人辦事,保持了民族氣節。

為避免日本人的糾纏,他離開了天津,後來不知所蹤,有人說是參加抗日隊伍去打日本了,也許是戰死在沙場了吧。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 馮生

應該說是清末民初的大混混,注意這個時代,清末民初。這個時期的天津衛可以說是最繁榮也是最混亂的時候,繁榮不亞於傷害香港,混亂也是各界人士競相登場的時期。李主要活動在於清末民國前一段時期,屬於承前啟後的大混混。他揚名立萬的時候,後來赫赫有名的青幫還沒在天津立足。所以他的身上江湖性強於流氓性。

補充回答

李金鰲其實並不算是真實人物, 歷史 上有個咸豐年間的武舉李金鰲的,算是捻軍的一個首領,和這個李金鰲並不是一個人。 而天津的這個李金鰲是張壽臣的師弟相聲八德李德祥的徒弟馬軫華老先生根據天津混混的故事總結編纂的一位評書人物。他活躍於民國年間的天津,與王金波是清末天津西頭永豐屯混混兒「鍋戶」的正、副寨主。說他不算是真實人物的意思是有這么個混混,但是很多故事都往他身上編罷了。 因為民國年間,天津的所謂黑 社會 勢力主要還是清洪幫的天下,大多又有多重身份,要不是民國高官,要不就是日偽漢奸。要真找出一個真正的江湖英雄形象的混混還真難。所以馬老先生借李金鰲之名創造出了混混論,英雄譜等作品,受到了廣大人民的認可和喜愛。 再加上郭老師最近幾年的力捧,李金鰲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了。

歸社會的黑會會,絕對在天津名子響當當。此人心狠手毒但子大,一:人大鬧上海。在天津河北區錦衛橋,讓蘇大夫接腿,後沒接好,此人當場問蘇大夫怎從辦,蘇大夫說必須二次拆腿,此人二話沒說,當場在蘇大夫屋內,用門檻子將腿折斷,嚇的蘇大夫馬上將逛月腿折斷。這就是李金鰲二次斷腿之說。此人家往西頭,在門口從來不欺負人,是天津有名的大會會。但品德比袁文會強的多,起碼此人沒當漢奸。

晚清民國時期,中國有兩大混混的「天堂」,一是上海灘,二是天津衛。

如果說,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是上海灘「混混界」的巔峰人物;那麼,李金鰲便是天津衛「混混界」的巔峰人物。

只不過,相對於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等聲(臭)名遠揚的上海灘三大亨來,李金鰲則顯得神秘而陌生。

二者的名聲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區別呢?因為,前者與當時的主流勢力(國民黨與日本侵略者)關聯頗多,而後者則關聯極少,自然也就難見 歷史 足跡,其事跡多來源於民間傳說、小說以及相聲。

那麼,李金鰲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手段狠辣而又心存俠義的一個大混混

李金鰲,窮苦人家出身,為討生計,來到天津衛「三不管」的南市,與當初杜月笙闖盪上海灘的情形頗為相似。

何為「三不管」?

晚清時期,南市一帶是法租界、日租界和清政府的地盤,鴉片館子、窯子、寶局子(賭場)等地下場所,遍地開花,暴力、斗毆時常上演,可謂「三教九流、五花八門」。因利益爭奪,法國人與日本人常常發生糾紛,軟弱的清政府根本不敢得罪任何一方,所以對這里幾乎放任不管,因此被稱為「三不管」。

天津衛南市老照片

又因「三不管」,才導致這里頗為混亂,而混亂又是小混混滋生的「沃土」,當地人稱「雜巴地」。

到了民國日偽時期,這里的混亂尤勝從前。對於這里的混亂,魯迅先生曾這樣描寫: 「行走各地,天津的地痞,少見的蠻橫」

就是在這樣的 歷史 背景下,李金鰲初到南市時,便成了一個小混混,俗稱「混星子」,行內稱「混會兒」(寓意為混口飯吃)。又因「混會兒」作惡多端,極遭當地百姓痛恨,而被稱為「臭狗食」。

一天,當地高門大族的童府家少爺坐著一頂八抬大轎,從李金鰲住的永豐屯「家門口」經過時,偶遇一艷麗婦女,遂上前調戲。

這一幕,正好被李金鰲看見,他頗感氣憤,不顧童府家丁的威脅,毅然上前阻止,並躺倒在轎前「賣味」(指挨打)。

結果,引發童府少爺大怒:「往死里打他,打死他我盯著!」於是,轎夫們扯下轎桿子,將李金鰲的兩條腿給打斷了。

事後,心腸惡毒的童府少爺依舊不想放過李金鰲,並買通接骨郎中,不讓給其治好腿。因此,他雖經接骨,卻因少接了一塊腿骨,而導致其「一邁台階就得跪下」(行話稱「栽面」)。

但是,李金鰲並不想因此而失了面子,居然自己砸斷了自己的腿,重新再找郎中接好骨。

雖然,李金鰲為此遭受了常人難想像的疼痛,但也因此闖下了「人物字型大小」,由小混會兒,混成了大混會兒。

同時,又因他在二次斷骨時,沒有「栽跟頭」,也就是沒有喊一聲疼,叫一聲痛,而得到他人的看重,並給他出錢療傷,在傷後每月還給他一份錢,俗稱「拿一份」或「大耍」,而又被當地人稱為「大耍巴人」。

因此,李金鰲在天津衛的混混大軍中也算混出了一點名堂,人皆稱「李二爺」。

心底善良而又不失氣節的一個大混混

當時,許多在天津衛混出點名堂的大混混,紛紛投靠了霸佔津門的日本人。如:「津門教父」袁文會,「大耍巴人」 劉廣海、王士海、佟海山等,藉助日本人的勢力,無惡不作,更是替日本人干下了太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最為有名的就是「海河浮屍案」。

然而,同為「大耍巴人」的李金鰲,卻並沒有投靠日本人,依舊保持著一個中國人的底線,而且心地善良。

一天,他看到一個拉車送水的老頭,在經過一處上坡時較為吃力。於是,他快步上前,幫忙推車。誰知,推過上坡撒手時,卻聽到「刺啦」一聲,原來是身上穿的大皮棉襖被車上的鐵絲劃破了一個大口子。

老頭回頭一看,發現是「李二爺」,大為驚恐。因為,這件貴重的大皮棉襖可不是自己能夠賠得起的。

所以,嚇得老頭慌忙趴在地上向李金鰲磕頭作揖賠不是,並說要給他縫好。

「津門教父」袁文會

但是,原本有些郁悶的李金鰲卻將大皮棉襖脫下遞給老頭,並說:「這是幹嘛,快起來,縫嘛縫,送你了,縫縫自己穿吧!」

見此,圍觀群眾皆豎起大拇指,說李二爺是大耍中的行家,有里有面。

還有一次,因知名京劇花旦演員小楊月樓(原名楊慧儂)遭人暗算,生活極為窘迫,不得不將戲服典當,以換取銀錢。後來,他又想贖回戲服,重操舊業,卻又沒錢,極為懊惱。

李金鰲得知後,便給他將戲服贖了回來,令小楊月樓很是感激。

同年臘月,李金鰲的兄弟們因河水凍結,失去了經濟來源。小楊月樓獲悉情況後,通過義演的方式籌錢,幫他們度過了難關。

不久,因義氣相投,二人結拜為異姓兄弟。

因此,人皆稱李金鰲為「市井奇俠」。

雖然,李金鰲的江湖地位越來越高,但是他卻始終堅守低調的處世風格。

低調而又神秘的一個大混混

據說,李金鰲在天津青幫(亦稱安清幫)輩分是最高的,即:第二十代的「理」字輩,之後則是「大、通、悟、覺」四輩。

因為,青幫的輩分是按照 「清、凈、道(三祖),德、文、成、佛,法、仁、倫、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理,大、通、悟、覺」 二十四字來劃分輩分的。

例如,袁世凱大總統的次子袁克文,就是「大」輩的人物;還有上海青幫頭子張嘯林,拜的是上海青幫「大」字輩人物樊瑾丞,而成了上海青幫中的「通」字輩;杜月笙拜的是青幫「通」字老流氓陳世昌,自然只能排到「悟」字輩,還要低張嘯林一輩。因此,杜月笙在上海灘三大亨中只能屈居末位。

天津衛混混兒老照片

同時,還有傳言,一張二寸長小紙條,就能要一個人的命。比如:他拿一張紙條,上寫「李四」,李四就沒命了,就這么厲害。

但是,他的處事原則卻極為低調,每次坐 汽車 回家,都會在離家還有三條胡同的地方下車,然後走回去。因此,在他走上巔峰時,卻低調到了幾乎沒有多少人認識他的地步。

一天,李金鰲拎著兩條魚走著回家,在路過一條胡同時,被一個小混混攔住,說這魚是他的。於是,李金鰲立馬笑著「乖乖奉上」。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怕把對方嚇死了。

可見,李金鰲的江湖地位之高,為人處理又有多麼的低調與神秘了,甚至低調神秘到連張遺照都難見到。

請問,您是聽天津人說的,還是聽郭德綱評書里說的?

在 歷史 上是不是有李金鰲這么個人,真不好說。

即使有,他的故事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不過,提到了混混兒,卻覺得有意思。

天津的混混兒,和其他所有地方都不一樣。別的地方,兩幫人火拚,是你打我,我打你。看的是誰能把對方打服。

而天津混混兒是自己打自己。看誰對自己下手狠。比誰的自殘手段更殘忍。以此震懾對方。把人嚇服了。

關於這個故事裡的混混兒李金鰲,也有這么幾件事。

一是,接骨先生受人指使,沒把他的腿接好。李金鰲自己把腿掰斷了,讓重新接。

二是,去賭局把自己小腿肚子上割下來一條肉,作為賭注。之後,還在傷口上抹了辣椒苗和粗鹽。一般人聽著都疼,可這位還得裝作沒事一樣,忍過去了。

三是,成名後,有了錢。自己反而低調。被初出茅廬的小地痞搶了,都不解釋。被人評委有大將作風。

是二次折腿那個嗎?。

F. 一百一二十年前,京劇三大須生(汪、孫、譚)鼎立。介紹下這三人,謝謝。。

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孫菊仙 (1841~1931)京劇老生,是半途轉業、三十歲以後才由票友下海的著名藝人。名濂,一名學年,字菊仙,號寶臣,外號孫一啰,晚年用「老鄉親」為藝名;天津人。生在天津市一位商人的家中。誕辰:1841年1月23日,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正月初一日。逝世:1931年7月29日,農歷辛未年六月十五日,卯時。孫菊仙的唱腔唱法,以大氣磅礴、不拘細節為主要特色,世稱孫派,咬字有力,行腔轉折不多而極動聽,寬起來如黃鍾大呂,細起來非常之細卻又是裊裊不斷。他獨創的孫腔,有一種唱著唱著似離開你的耳鼓,逐漸要消失,而忽然大聲一放,震耳欲聾,常演劇目有《雍涼關》、《七星燈》、《搜孤救孤》、《搜府盤關》、《完璧歸趙》、《馬鞍山》、《卧龍弔孝》、《胭粉計》、《善寶庄》(即《敲骨求金》)、《雪杯圓》、《罵楊廣》、《洪羊洞》、《三娘教子》及《四進士》等。 汪桂芬。京劇老生演員。名謙,字艷秋,號美仙,又號叔坪,又號晏亭,小名惠成,綽號汪大頭;原籍湖北漢陽府漢川縣人。誕辰:1860年9月28日,咸豐十年(庚申)八月十四日,酉時;逝世:1906年9月13日,光緒三十二年(丙午)七月廿五日,丑時。年四十七歲。他繼承了程長庚的藝術並有所變化、發展,成為「汪派」。汪桂芬嗓音高亢渾厚,善於運用丹田氣和腦後音,歌聲響遏行雲,發音吐字飽滿,韻味十足,極富立體感。其唱腔激昂雄勁,善於表達悲憤慷慨的情緒,演唱悲劇性故事或悲劇性人物時,著力突出其壯美的一面,而不是只單純強調其悲涼凄苦的感情。汪派常演的劇目極多,老生代表作有《長亭會》、《文昭關》、《戰長沙》、《讓成都》、《華容道》、《天水關》、《捉放曹》、《罵曹》、《硃砂痣》、《三娘教子》、《群英會》、《取帥印》、《雙獅圖》等,老旦代表作有《打龍袍》、《釣金龜》、《游六殿》等。譚鑫培(1847.4.23~1917.5.10) 演員,工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因堂號英秀,人又以英秀稱之。武漢市江夏區(原武昌縣)大東門外譚左灣九夫村人。其父譚志道,工老旦兼老生。譚鑫培為其獨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10歲隨父到北京,11歲入小金奎科班習武丑,後改武生及文武老生。1863年出科。23歲搭三慶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灘》及"八大拿"等武生戲為主。曾傍程長庚演《青石山》馬童,得"大老闆"賞識,委以武行頭。在《同光十三絕》畫中,譚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員。以老生享名劇壇則是光緒十年以後的事了。程長庚曾預言:"吾死後,鑫培必成大氣候。"譚鑫培曾師事程長庚、餘三勝,並向張二奎、盧勝奎、王九齡問藝,博採眾長化為己有,終成一家,與汪桂芬、孫菊仙被譽為"新三鼎甲",並成為京劇史上第一個老生流派--譚派創始人。光緒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與孫秀華、陳德霖、羅壽山四人被選入昇平署進宮承差,宮內藝名譚金培。1917年5月10日上午8時病逝於京城宣內大街大外郎營1號寓所,享年71歲。譚鑫培在藝術上文武昆亂不擋,能戲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劇目為:《空城計》、《當鐧賣馬》、《李陵碑》、《擊鼓罵曹》、《捉放曹》、《洪羊洞》、《桑園寄子》、《四郎探母》、《武家坡》、《汾河灣》、《定軍山》、《戰太平》、《連營寨》、《南陽關》、《珠簾寨》、《打漁殺家》、《八大錘》、《瓊林宴》、《胭脂褶》、《南天門》、《坐樓殺惜》、《清風亭》、《戰宛城》、《別母亂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