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關在哪裡
擴展閱讀
北京賣車保號怎麼樣 2024-11-05 11:47:05

天津關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4-11-04 16:34:42

① 天津海關津關簡介

天津海關在中國近代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僅開創了中國的郵政制度,還發行了中國第一套郵票——著名的「海關大龍郵票」。1888年,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對天津海關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認可,賜予「津海新關」的匾額,這個珍貴的文物現今被收藏在天津海關的關史陳列室中,供後人瞻仰。


新中國成立後,天津海關經歷了歷史性的轉變。1950年2月,經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天津海關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海關」,開啟了新的篇章。自此以後,天津海關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占據重要位置,它坐落在我國北方和環渤海區域的核心經濟區,是「三北」地區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歐亞大陸橋的門戶,更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通道。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天津海關迅速發展,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個海陸空郵監管門類齊全的正局級直屬海關,下轄19個部門、6個隸屬海關和5個直屬單位,還有5個海關總署的派駐機構。截至2005年底,天津海關的員工隊伍已壯大至1466人。它的監管范圍覆蓋了1.1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海岸線長達100多公里,這些數據源自網路地圖,具體信息以官方數據為准。


(1)天津關在哪裡擴展閱讀

天津海關歷史悠久,始建於1861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北京條約》,規定了「三口通商」。天津被辟為「三口通商」的口岸之一。翌年,清政府在天津設立津海關。

② 天津衛的由來

天津地區的形成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宋金時稱「直沽寨」,元朝改稱「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築城設衛,稱「天津衛」。「天津」的得名一直是個懸念。雖經多方考證,目前尚無一個沒有爭議的答案,而正是這些爭議,給民間傳說提供了足夠的想像空間。據天津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主任郭鳳岐介紹,天津之名的由來,目前流傳較廣的有四種說法。
星官說
《隋書·天文志》在記載「九坎東列星」時說:「尾亦為九子箕,亦曰天津」;《宋史·天文志》道:「天津九星在虛宿」;舊《靜海縣志》卻雲:「女宿上有天津九星」;乾隆《天津縣志》收記了以上諸條,並把此作為天津「故以為名」的說法之一。
緣河說
《金史》卷二十七《河渠志》記載:泰和六年(1206)「十二月,通濟河創設巡河官一員,與天津河同為一司,通管漕河閘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隸督水監」;《天津衛志》在記述「學田」時,稱其有「一坐落天津河北武清縣」。由此可見,天津河確實有之。
關口說
據《天津縣志》介紹:「按舊志,天津本近口關名,在良鄉北……據《畿輔通志》考證,天津關在宛平縣西二百一十五里。《方輿紀要》則稱關在陽鄉里北百餘里,至易州出大龍門凡十五關口,中間差大者曰天門關,或雲天津口。」
賜名說
這是史料最充分、記載最清楚的一種說法。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登基,翌年改元「永樂」。永樂二年(1404年),在直沽設衛築城。為了紀念「靖難之役」的勝利,朱棣賜名「天津」,意謂「天子經由之渡口」。1961年在和平區南門外大街路東民居發現的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立的《重修三官廟碑》記載:「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鹵之區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內難,聖駕嘗由此渡滄州,因賜名曰天津,築城鑿池,而三衛立焉。」

③ 我一女同學在天津市武清區看守所關押一個月被取保候審,隨後被法院判刑1年,會被關在天津哪個監獄去看

這要看你的同學是判刑前還是判刑後,如果判刑之前還在拘留階段,那拘留所是不會輕易讓人見她的,因為拘留所怕你串供,判刑之後你就可以去看她 ,像你同學這么短刑期,應該是關押在靠近武清區附近的監獄里,不會被押太遠的地方去執行的。你如果要去看她,必須向監獄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同意之後,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內見她才行。祝你愉快。

④ 清末民初時期天津縣 縣志

《天津縣志》是由(清)朱奎揚,(清)張志奇編寫,天津圖書館出版的書籍。

《續天津縣志》,清同治9年(1870)出版,現館藏於天津圖書館。

其他題名xu tian jin xian [同治] 二十卷,首一卷,圖一卷

責任者(清)吳惠元

其他責任者(清)蔣玉虹,(清)俞樾

天津市

天津,簡稱津,又稱津沽、沽上、直沽、丁沽、津門、三津、瀛津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中央直轄市之一,天津市位於北緯38°34'至 40°15',東經 116°43'至118°04'之間,地處華北地區海河五水匯合流入渤海處,北與首都北京毗鄰,東、西、南分別與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滄州地區接壤。天津處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中國近代最早對外開放的沿海城市,是目前中國北方的海運與工業中心。市域總面積15000多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00平方公里。2004年,全市人口1024萬人,市區人口484萬。2006年,天津市被國家環保總局認定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天津獲評「201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1]

天津市-名稱來源

「天津」的得名一直是個懸念。雖經多方考證,目前尚無一個沒有爭議的答案,而正是這些爭議,給民間傳說提供了足夠的想像空間。據天津市人民政府地方誌辦公室主任郭鳳岐介紹,天津之名的由來,目前流傳較廣的有四種說法。

一、是星官說:《隋書·天文志》在記載「九坎東列星」時說:「尾亦為九子箕,亦曰天津」;《宋史·天文志》道:「天津九星在虛宿」;舊《靜海縣志》卻雲:「女宿上有天津九星」;乾隆《天津縣志》收記了以上諸條,並把此作為天津「故以為名」的說法之一。

二、是緣河說:《金史》卷二十七《河渠志》記載:泰和六年(1206)「十二月,通濟河創設巡河官一員,與天津河同為一司,通管漕河閘岸,上名天津河巡河官隸督水監」,《天津衛志》在記述「學田」時,稱其有「一坐落天津河北武清縣」。由此可見,天津河確實有之。

三、是關口說:據《天津縣志》介紹:「按舊志,天津本近口關名,在良鄉北……據《畿輔通志》考證,天津關在宛平縣西二百一十五里。《方輿紀要》則稱關在陽鄉里北百餘里,至易州出大龍門凡十五關口,中間差大者曰天門關,或雲天津口。」

四、是賜名說:這是史料最充分、記載最清楚的一種說法。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登基,翌年改元「永樂」。永樂二年(1404年),在直沽設衛築城。為了紀念「靖難之役」的勝利,朱棣賜名「天津」,意謂「天子經由之渡口」。1961年在和平區南門外大街路東民居發現的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四月立的《重修三官廟碑》記載:「夫天津小直沽之地,古斥鹵之區也。我朝成祖文皇帝,入靖內難,聖駕嘗由此渡滄州,因賜名曰天津,築城鑿池,而三衛立焉。」

五、七十二沽:天津舊時的別名又叫津門、津沽、沽上。稱津門是因為明朝初年設軍事衛戍之地天津衛,它正處京畿門戶,所以叫「津門」。又因天津古時名直沽,所以設天津衛之後,也稱津沽。而津沽、沽上的名稱更與河流的名稱有關。沽是一條古河名。沽河故道在今通縣以東,並有東西之分。東沽河即今潮白河、薊運河等,西古河即今北運河、海河。所以沿沽河兩岸的村莊名稱多帶有沽字,像三岔沽、小直沽、大直沽、塘沽、漢沽等。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說。實際上不只這么多。如果把天津、寧河、寶坻、薊縣、玉田、豐潤諸縣叫沽的地方加起來,共有81個沽。

天津市-發展歷史

在遠古時代,天津曾是渤海的一部分,陸地是逐漸沖積形成的。夏朝時期,屬於冀州。周朝時期,屬於幽州。戰國時期,分屬於趙國和燕國。西漢時期隸屬漁陽等郡。唐朝中葉以後,天津已成為南方大米、絲綢北運的碼頭。

宋、遼時期,今海河當時稱「界河」。海河以北屬遼幽都府(後改析津府)武清縣;海河以南屬北宋高陽關路乾寧軍和滄 州清池縣。宋朝在海河以南設立許多軍事據點——「寨」、「鋪」,如泥沽、雙港、三女、南河、沙渦、獨流等,以防遼軍南下。

金貞佑二年(1214)前,設「直沽寨」,派都統完顏佑、副都統完顏咬住戍守,「直沽」之名始見史籍。天津成為畿南軍事重鎮。

元至元十九年(1282)海漕開通,直沽成為漕運樞紐,為此在大直沽專設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並修建了直沽廣通倉等糧倉。至元年間(1264-1294)還在大直估、三岔口分別建了天後宮(東、西廟)。1234年三岔沽一帶鹽鹵湧出,特許高松、謝實等18戶在此設灶煮鹽;兩年後,又專門設立「三岔沽司」、「大直沽司」,管理直沽鹽場。

元延佑三年(1316)在直估設「海津鎮」,命副都指揮使伯顏鎮守。

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與其侄朱以炆爭奪皇位,率兵從直沽渡河南廠,偷襲滄州,攻下南京,建文四年(1402)奪取了政權,翌年改元「永樂」。

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在直沽設衛,命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陳瑄、都指揮僉事凌雲、指揮同知黃綱興工築城,並賜名「天津」,意謂「天子車駕渡河之處」。

永樂二年十二月九日(1405年1月9日)設天津左衛。永樂四年十一月八日(1406年12月18日)改青州右衛(一說青州左衛)為天津右衛。「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於後軍都督府。每衛士兵足額5600人,天津三衛士兵定額16800人。衛的建制雖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數量較多的民眾(屯田的軍士及軍屬)和政事(軍政及屯政)。隨著人口增加,商業發展,事務繁多,詞訟糾紛發生,衛所已不能治理這個軍民混雜的商業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陸續因事設官、設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

清朝初年,沿襲了明朝的各項制度。順治九年(1652)將左、右衛並入天津衛,結束了衛所官員的世襲制。三衛合並後,設立「巡道」、「同知」,負責民政事宜;「戶曹」、「鹽政」,負責稅賦和鹽業;「總兵」、「游擊」、「參將」,負責軍事。 雍正三年(1725),改衛為州,天津開始建立地方政府;九年(1731)升州為府,轄天津、靜海、青縣、南皮、鹽山、慶雲、滄州六縣一州。

1912年(民國元年)3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成立。是年7月,撤銷天津縣的建制,保留了「府」;1913年4月,又撤銷天津府,重建天津縣。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管的直轄的天津市。1930年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京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另外,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1900年7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城,於七月五日組成「暫行管理津郡城廂內外地方事務都統衙門」(簡稱「都統衙門」),對天津實行軍事殖民統治達兩年之久。

1937年7月30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天津,次日成立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12月17日,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改組為偽天津特別市公署;1943年11月,偽天津特別市公署又改稱偽天津特別市政府,對天津人民實行了八年的法西斯統治。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建立天津市(一說「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時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1967年1月2日,天津又改為中央直轄市,直至今日。


天津市行政區劃

1949年1月15日,天津下設11個行政區。

1949年3月,塘大市劃歸天津市,改為塘大區。

1949年10月1日,天津市被定為中央直轄市。

1952年4月21日,天津縣劃歸天津市,塘大區改為塘沽區。

1952年10月10日,天津市將原行政區合並為8個行政區。

同時,將市區農村部分劃歸天津縣,將原天津縣的灰堆地區劃入市區。

1953年5月14日,天津縣行政建制撤銷,設立了東郊、西郊、南郊、北郊4個郊區。

1953年7月4日,漢沽市劃歸天津市,更名為漢沽區。

1956年1月1日,天津將市區以序數排列的一至八區分別更名為:和平區、城廂區、河北區、河東區、新華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

1958年2月11日,天津市劃歸河北省,作為省會所在地。

1958年10月1日,天津將市內8個行政區調整為6個行政區,撤銷了城廂區和新華區,同時將東、西、南、北4個郊區分別並入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加上和平區及塘沽區和漢沽區共轄8個行政區。

1958年12月27日,天津專區與滄州專區合並,劃歸天津市。另外,唐山專區的寧河縣劃入漢沽區。至此,天津市除原8個行政區外,還轄有武清縣、霸縣、任丘縣、靜海縣、河間縣、滄縣、黃驊縣、交河縣、獻縣、鹽山縣、吳橋縣、寧津縣等12個縣。

1960年6月25日,漢沽區劃歸唐山專區,薊縣、寶坻縣劃歸天津市。

1961年7月17日,天津專區從天津市劃歸河北省,薊縣劃歸唐山專區。

1962年2月1日,恢復天津市東、西、南、北4個郊區。

1962年11月6日,漢沽區又劃歸天津市。

1963年2月2日,北大港從黃驊縣劃入天津市,建立北大港區。

1967年1月1日,天津市從河北省劃出,恢復為中央直轄市,河北省省會遷至保定。

1970年1月,撤銷北大港區,將其並入南郊區。

1973年8月10日,河北省的薊縣、寶坻縣、寧河縣、武清縣、靜海縣5個縣劃歸天津市。

1979年11月6日,北大港區從南郊區劃出,成立大港區。至此,天津市共轄18個區縣,其中中心區6個,即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環城區4個,即東郊區、西郊區、南郊區、北郊區;濱海區3個,即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縣5個,即薊縣、寶坻縣、寧河縣、靜海縣、武清縣。

1992年2月12日,東、西、南、北4個郊區分別更名為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

2000年6月13日,撤銷武清縣,建立武清區;

2001年3月22日,撤銷寶坻縣,建立寶坻區。

2006年,天津市轄15個市轄區、3個縣。

2009年11月9日撤銷天津市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設立天津市濱海新區,以原三個區的行政區域為濱海新區的行政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