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貿公司取名大全最新版的名字 最吉利旺財的公司名字
在現實生活中,貿易公司還是很常見的,主要是做進出口貿易生意,現在有很多創業的人都開始做這類公司,首先是要為公司取一個好的名字,寓意好,能給別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字。這樣對公司是有好處的。那麼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商貿公司取名大全最新版的名字。希望你們能喜歡。
商貿公司起名要點
要點一:從古詩詞中起名
傳統節日是中國人的獨有記憶,而節日詩詞則是是中國人的認知密碼,每一句詩詞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其實我們可以從古詩詞中起名,使公司更加有內涵,尤其是一些耳熟能詳的詩詞,能快速地被大眾熟知和認可。
要點二:採用外語取名
相信每一個商家老闆都有一顆「野心」,想向外發展,而且商貿本就是跟國際接軌的公司,所以我們在取名時就需要考慮外國客戶的感受,公司的名字要盡量的讓外國客戶看懂,採用外語取名也能提升公司的檔次,有很洋氣高大上。
要點三:體現公司的企業核心
現在商貿公司越來越多,要想讓客戶第一眼就能了解到你公司的產品,就需要體現公司的企業核心,這樣有利於顧客辨別,還能顯示出於其他公司的差異,土銀而出,同時也便於顧客的選擇同時也能增加顧客的信任感。
商貿公司取名大全最新版的名字
【迅傑】
迅傑這個名字,非常適合貿易公司的名字,眾所周知,貿易公司更多從事的是銷售行業,而在這個行業中講究的便是快,速度,因此,採用迅字作為公司名字,可將行業的特點展示出來,迅字,指的便是迅捷,迅速的意思,可意指該公司的辦事速度較快,體現出公司的業務能力;傑指,指的是傑出的意思,指的是該公司的員工個個都是奇能異士,十分優秀。
【華興】
華興這個名字,看起來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這個名字非常適合作為貿易公司的名字,相信大家都知道,貿易公司給人的感覺就是高大上的,而華字,恰好把高大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同時,華字,也指的是中國,可體現出公司的愛國之心;興字,為興旺,興盛的意思,作為公司名字,可預祝公司越來越興旺,興盛。
【峻茂】
「峻茂」一詞出自屈原的《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援引自經典辭賦,使名字給人很高端大氣的感覺。該詩句的意思是希望枝葉能夠高大繁茂。商貿公司用「峻茂」作為名字,可寓意公司有非常大的抱負,希望能夠成為跨國公司,子公司分布全世界。
【鵬賢】
「鵬」是傳說中最大的一種鳥,莊子《逍遙游》雲:其扶搖直上九萬里。所以,這個字是很大氣的字眼。「賢」字表示賢德、賢才。「鵬賢」這一名字象徵著公司很有理想抱負,也比喻這里是賢能之人聚集的地方,給人一種高端大氣的感覺。
商貿公司名字兩個字大全
遠順商貿、威宇商貿、亞玖商貿、嘉希商貿
輝鋒商貿、航海商貿、仕烽商貿、納迅商貿
奇德商貿、峰海商貿、玖弘商貿、途雨商貿
碩隆商貿、健德商貿、途德商貿、建威商貿
君吉商貿、秦羽商貿、帆雄商貿、金冠商貿
傑華商貿、詠善商貿、鑫聰商貿、諾仁商貿
慧岳商貿、瀚建商貿、奇碩商貿、齊力商貿
羽奧商貿、佳同商貿、奇奕商貿、億言商貿
凱興商貿、楚華商貿、坤俊商貿、安兆商貿
星岳商貿、財恆商貿、濤鈞商貿、鼎峰商貿
博倫商貿、杉盛商貿、航新商貿、森正商貿
祥聖商貿、柏鑫商貿、達峻商貿、新鑫商貿
松宇商貿、瑋順商貿、虹智商貿、樺華商貿
海恆商貿、興格商貿、林翰商貿、齊萬商貿
道青商貿、澤康商貿、生熙商貿、尊森商貿
君奇商貿、明順商貿、迅景商貿、立翰商貿
鈞德商貿、岳梁商貿、德龍商貿、青耀商貿
梁順商貿、晨清商貿、恆亦商貿、宏鵬商貿
亦生商貿、奧騰商貿、金弘商貿、耀謙商貿
傳德商貿、通宏商貿、迪旺商貿、盛榮商貿
銘達商貿、建北商貿、思海商貿、智成商貿
海元商貿、歐君商貿、柒仁商貿、渝洋商貿
光卓商貿、志宏商貿、鑫航商貿、宏德商貿
錦祥商貿、熙德商貿、優仕商貿、凱騰商貿
秦賢商貿、雅佰商貿、羽時商貿、倫馳商貿
辰詠商貿、峰恆商貿、北寧商貿、藍田商貿
惠敬商貿、百昌商貿、達善商貿、途馳商貿
青元商貿、漢天商貿、奧強商貿、洋景商貿
雅宏商貿、永鈞商貿、道俊商貿、泰文商貿
凱錦商貿、錦澄商貿、威潤商貿、鵬艾商貿
商貿公司起名大全
新干線貿易有限公司
國賓商貿有限公司
火炎焱商貿有限公司
藝鑫貿易有限公司
博天商貿有限公司
人文商貿有限公司
陌瀚商貿有限公司
紅天利商貿有限公司
九博商貿有限公司
科聯商貿有限公司
台電商貿有限公司
方金商貿有限公司
贊禾商貿有限公司
和和美貿易有限公司
光能商貿有限公司
博之瑞貿易有限公司
奇石天下商貿有限公司
文一商貿有限公司
樂之淘商貿有限公司
鼎之暢商貿有限公司
億博源貿易有限公司
天揚貿易有限公司
雷馳尊上貿易公司
捷龍貿易有限公司
金利貿易公司
齊齊貿易有限公司
新豐商貿有限公司
龍博貿易公司
嘉利華商貿有限公司
佰仕貿易有限公司
名都商貿有限公司
富蒙商貿有限公司
新誠貿易公司
鴻泰商貿有限公司
舜傑商貿有限公司
一個公司的名字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名是給別人的第一印象,印象好的話可能會有很多機遇,所以一定好選擇一個好的名字,慎重選擇,以上的公司名都是不錯的,可以檢閱一下。
『貳』 天津概況導游詞解說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20__年),天津正式設衛(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有「天津衛」之稱。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天津概況 導游詞 ,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天津概況導游詞1
各位遊客,大家好!謹代表__X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各位蒞臨美麗的天津游覽表示最親切的問候。我是來自花崎東升旅行社的導游張彬宇,很榮幸能夠擔任大家此次旅行的導游,大家可以隨意一些叫我張導就可以了。我身邊這位司機師傅姓程,程師傅駕車 經驗 豐富,技術嫻熟,坐他的車安全舒適,大家可以放心。接下來的兩天將由我二人為大家服務。俗話說千年修得同船渡,今天我們是千年修得同車行。所以在旅行途中如果各位有什麼問題和困難可以隨時提出來,我將盡力為大家解決。現在是 在去酒店的途中大約40分鍾,那麼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天津的概況。
天津是中央四大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是歷史 文化 名城,也是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他共轄18個區縣,有51個少數民族,人口約1072萬。天津地處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的五大支流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北方水都之稱。
漫長而緩慢的地質演變,孕育形成了天津山河湖海泉濕地俱全的獨特地理構造和地貌景觀,素有「渤海明珠」之稱。天津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是宜居型城市。
天津地區成陸較晚,宋朝以前未見史冊,金朝始在大直沽設直沽寨,元朝時大直沽作為海運的終點,漕運的中樞,成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朝廷在這里設海津鎮。當時這里漕船雲集,曾有詩雲:「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明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津之地。轉年,天津正式設衛,稱為天津衛。明宣德年間,天津成為當時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到1644年,清兵入關後,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起來。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天津被迫開埠通商,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各國列強紛紛在天津搶占租借地。1949年1月15日天津正式解放,結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如今,昔日的租借地已不存在,只留下這些風格紛呈的萬國樓台默默訴說著天津的古往今來。
天津是近代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的發祥地,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這一時期,天津還相繼誕生了一批中國之最。我國最早自己修建的鐵路----津唐鐵路,我國最老的火車站----老龍頭火車站等等。改革開放後,天津這個老工業基地煥發了新的生機,大批跨國公司在天津落戶投資,在未來15年裡,將以濱海新區為發展重點,逐步建設成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天津的經濟地位越來越重要,為中國的經濟發展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有句話說的好: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就要看天津的濱海新區了。
天津的海岸線長153公里,地處中國北方黃金海岸中部,是中國北方對外開放兩扇面的軸心,是亞歐大陸橋中國境內距離最短的東部起點。天津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貿易港口,擁有全國最大的集裝箱碼頭,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保持著貿易往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有多條國際國內航線,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貨運中心。天津鐵路樞紐是京山,京滬兩大鐵路干線的交匯處。天津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長足發展。目前,天津形成以港口為中心,海陸空相結合的立體式綜合性現代運輸網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天津的經濟日益騰飛,渤海明珠璀璨奪目,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已形成了以海河為軸線,以市區為主體,以薊縣和濱海為兩翼的一帶三區九組團的旅遊景觀開發格局,以山河湖海泉濕地為載體,以近代歷史文化 教育 為主脈的都市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的三大旅遊體系。
到天津,除了要飽覽山野秀色,海岸風光,現代與歷史相 交融的城市美景外,還要品嘗天津獨特的風味佳餚。天津最具特色 的小吃就是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了,此三樣謂之天津三絕,全國聞名。在天津,您還可以到傳統的茶館品一品幽幽茶香,聽一聽曲藝相聲,感受一下天津的市井文化。
好了,聽我講了那麼多,想必大家對天津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了吧。您是不是想現在就去感受一下魅力天津嘞?可是還不行,我們的車已經到達酒店了,請您稍適休息,在接下來的兩天,隨我一起走進天津,了解天津,感受天津吧。希望大家在天津的旅行愉快,謝謝
天津概況導游詞2
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我們旅遊的目的地是西開教堂。西開教堂全稱天主教西開總堂,又稱老西開教堂、法國教堂。西開教堂位於天津和平區濱江道獨山路,坐西南朝東北。1920__年由法國傳教士杜保祿主持修建。抗日戰爭時期,老西開近34公頃的中國土地被法租界鯨吞。西開教堂因地處法租界,又是法國傳教士建造,故舊時津民亦稱之為法國教堂。天主教是基督宗教主要派系之一。中世紀時,基督_正教會成為封建制度的主要支柱。公元1054年,基督_東西教會大分裂,東部稱正教,亦名東正教;西部稱公數,亦名天主教。十六世紀,西部教會內又發生反教宗統治的宗教改革運動,分化出脫離天主教的新宗派,即新教;新教又不斷分化,繁衍出若干派系。天主教堂與基督_堂的結構大體相似,功能也相同,它們都為宗教信徒提供了一個合適的活動場所。每到星期六晚和星期日,許多信徒及群眾都集結到這兩座教堂內,聆聽神父對教義的講演,參與其教會組織的有關宗教活動,氣氛熱烈祥和。
天主教堂不但裝飾各類大小十字架,往往還要恭奉耶穌背負十字架的雕像或畫像,還有聖母瑪利亞及聖徒的畫像,有的教堂還有耶穌背負十字架上各各他的「耶穌苦路像」,供人們瞻仰。天主教堂聖殿一側還專設有「告解亭」供神甫接待信徒懺悔告解之用。
天津概況導游詞3
各位遊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我們天津__旅行社的全體人員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也感謝大家對我們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好了,旁邊這位是我們的隨隊司機張師傅。張師傅的駕駛經驗非常豐富,相信大家在乘車的途中一定會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麼困難和要求,請您及時地提出,我將竭盡全力地為您服務。在這里我預祝大家旅途愉快,能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現在是 在去酒店的途中大約40分鍾,那麼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天津的概況。
天津是全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地處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距離首都北京大概120公里的距離。從地形環境上來講,天津是四大直轄市之中唯一一個依山傍水還臨海的地方,山,天津市市區北部有燕山山脈的余脈,像盤山,乾隆皇帝曾32次游覽盤山,留下「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這樣的佳句。水,就是天津有一條母親河,海河,海河是全國七大河流之一,又有九河下梢之稱,它整個貫穿了天津的市中心。據我所知,全世界只有英國的泰晤士河,法國的塞納河,再有天津的海河,是全程貫穿了一個城市的。海河綿延72公里,最後匯入渤海灣,因此天津還臨海,靠海的塘沽,漢沽大港,組成了我們天津的濱海新區,也是全國其中一個經濟特區。不過雖然天津臨海,但是天津的海岸線全部都是泥質的灘塗,沒有沙灘,所以他只適合開發港口資源,而不適合開發沙灘旅遊資源。這個是小楊給大家介紹的天津的地形環境。
天津市行政區域總面積是11760平方公里,佔全國國土總面積的0.12%,在全國各省,直轄市之中排名倒數第二位。行政區一共有13個區,3個縣。52個少數民族,截至到20__統計,天津市常住人口約1472萬人。天津市市內一共有6個區,它是以海河為中軸線,和平區為中心,往東南西北各輻射出來河東區,河西區,河北區,南開區,再加上一個紅橋區,環城有四個區,分別是東麗區,津南區,西青區,北辰區。天津市海拔最高的位置為薊縣的九山頂,海拔1078.5米,最低的是大沽口入海口,海拔為0.天津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性氣候,在四季中,冬季最長,秋季最短。漫長而緩慢的地質演變,孕育形成了天津山河湖海泉濕地俱全的獨特地理構造和地貌景觀,素有「渤海明珠」之稱。是宜居型城市。
天津地區成陸較晚,宋朝以前未見史冊,宋朝慶歷年間,黃河曾改道天津流入渤海灣,因黃河水非常渾濁,泥沙量非常大,經過黃河的沖刷,天津這邊慢慢出現了陸地,
金朝始在大直沽設直沽寨,元朝時大直沽作為海運的終點,漕運的中樞,成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朝廷在這里設海津鎮。當時這里漕船雲集,曾有詩雲:「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明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津之地。轉年,天津正式設衛,稱為天津衛。明宣德年間,天津成為當時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清朝,天津衛又經過了天津州天津府的改制,天津從一個軍事要塞演變成一個商業中心和貿易港口。在1860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以後,天津因《北京條約》被迫開埠通商,各國列強紛紛在天津搶占租借地 ,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在1920__年,天津還被設為「天津特別市」,直到1949年1月15日天津正式解放,結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如今,昔日的租借地已不存在,只留下這些風格紛呈的萬國樓台默默訴說著天津的古往今來。
天津是近代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的發祥地,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這一時期,天津還相繼誕生了一批中國之最。我國最早自己修建的鐵路----津唐鐵路,我國最老的火車站----老龍頭火車站,中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等等。天津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教育文化事業的支持,19世紀末,一批洋務學堂從天津起步,像全國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也就是現在的天津大學,還有在1920__年由張伯苓等人創辦的南開大學等等,也為當時天津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改革開放後,天津這個老工業基地煥發了新的生機,大批跨國公司在天津落戶投資,像空客A320總裝廠就落戶在東麗的空港經濟區。在20__年國務院進一步明確了天津的城市定位,將以濱海新區為發展重點,逐步建設成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
天津的海岸線長153公里,地處中國北方黃金海岸中部,天津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貿易港口,擁有全國最大的集裝箱碼頭,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保持著貿易往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有多條國際國內航線,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貨運中心。天津鐵路樞紐是京山,京滬兩大鐵路干線的交匯處。天津公路四通八達,目前,天津形成以港口為中心,海陸空相結合的立體式綜合性現代運輸網路。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天津的經濟日益騰飛,已形成了以海河為軸線,以市區為主體,以薊縣和濱海為兩翼的一帶三區九組團的旅遊景觀開發格局,以山河湖海泉濕地為載體,以近代歷史文化教育為主脈的都市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展的三大旅遊體系。
到天津,除了要飽覽山野秀色,海岸風光,現代與歷史相 交融的城市美景外,還要品嘗天津獨特的風味佳餚。天津最具特色 的小吃就是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了,此三樣謂之天津三絕,全國聞名。
好了,聽我講了那麼多,想必大家對天津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了吧。關於天津的概況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我們的車已經到達酒店了,請您稍適休息,在接下來的兩天,隨我一起走進天津,了解天津,感受天津吧。希望大家在天津的旅行愉快,謝謝!
天津概況導游詞4
遊客朋友們,大家早上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家鄉,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天津,古語說得好,「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此,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代表__X旅行社的全體員工對各位賓客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我叫__X,擔任這次旅行的導游,大家叫我小X就可以了,這位是司機X師傅,有多年的駕駛經驗,今天就由我和X師傅一同來為大家服務,如果在游覽過程中大家有什麼問題,請您告訴我,我將竭盡全力為您服務,在此預祝大家旅途愉快,玩的順心!
今天我們的行程安排是__X——__X——__X。
現在,小X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天津的概況,以便大家對這座城市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是華北地區乃至整個三北地區的主要出海口,它位於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也是中國的大學、鐵路、航空、郵政等的發祥地之一。天津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2個,是個多民族融合的城市。20__年國務院將天津定位為「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它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環渤海灣的中心,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距首都北京120公里,全市總面積11919.7平方公里,共轄16個區縣(不講:和平、河西、河東、河北、南開、紅橋、西青、津南、東麗、北辰、寶坻、武清、寧河、薊縣、靜海、濱海新區)。截至20__年底,全市總人口約達1228萬人,GDP7500.8億元,人均GDP約合9136美元。
天津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3℃上下。7月氣溫最高,平均在26℃以上,1月氣溫最低,平均在-4℃一下,天津春秋季時間較短,有非冬即夏的說法,春、秋兩季節氣候溫和,是游天津的最佳季節。
天津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連接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近些年,天津交通事業的發展很快,現在已基本形成以港口為中心的海陸空為一體的交通網路,天津港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五位,對外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四通八達的交通讓天津與世界各地都能夠快捷通達,津京城際鐵路的開通,使北京至天津只有30分鍾的路程。
天津得名是明朝的事情,6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出獨特的人文風貌和多彩的城市景觀。曾經的風雲際會和滄桑巨變,給這座城市留下了太多的思考和回味。五大道、意式風情區、解放北路等原九國租界遺留下的千幢小洋樓,異域風情紛呈,使天津被冠以「萬國建築博覽會」的稱號;鼓樓商業街、古文化街、食品街等古建築群,溢散著津門古韻;津門、津塔、津灣廣場、海河外灘等現代建築雄偉壯觀,儀態萬千,代表天津現代的發展速度和風格;最具天津代表性的海河觀光線,更是給遊人留下深刻印象。
天津是一座老工業城市,近年來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形成以航空航天、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制葯、新能源新材料、國防科技等八大優勢支柱產業。藉此,推出一批工業游、農業游項目。
天津自然風光旖旎,山河湖海給這座偉大的城市增添了幾分靈秀,燕山山脈雄偉秀麗,沿海資源豐富多樣,海河蜿蜒穿城而過,自然風景與文化古跡交相輝映,讓人流連忘返。
天津還有許多好看、好玩、好吃的,天津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種類繁多,受宮廷美術、文人美術及世俗欣賞需求影響,地域特色濃郁。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刻磚、楊柳青 年畫 、麵塑、木雕、石雕、根雕、塘沽版畫、剪紙、彩燈、地毯等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均稱為中國民間藝術之絕品,名揚海內外。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相聲、時調、大鼓、快板等大眾化曲藝形式在天津十分興盛,這些曲藝雖大都起源於他鄉,但最終都是在天津逐漸形成正式的藝術流派,並在天津發展並「走紅」,因而天津成為了中國主要戲曲藝術發展的搖籃。天津風味小吃數不勝數。且不論被譽為「津門三絕」的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耳朵眼炸糕,僅民間小吃就不下上千系種,津菜也極具地方特色,如:糕乾、茶湯、糖炒栗子、煎餅果子、鍋巴菜、四大扒、八大碗、冬令四珍、烹對蝦、貼餑餑熬小魚等,讓您吃了這次想下次。有一句俗話叫做:「當當吃海貨,不算不會過。」講的就是天津人愛吃、會吃,講究時令,民間流傳著:「京油子,衛嘴子」指的是天津人既會說,又會吃。
近年來,天津緊緊抓住中央對天津城市定位、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等重大機遇,及時把城市建設新成果轉化為旅遊新產品,以大氣洋氣、清新靚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生態宜居的國際化城市形象迎接五洲四海的賓朋!
天津概況導游詞5
各位遊客,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代表天津國際旅行社歡迎您到美麗的天津來觀光旅遊!我是大家此行的導游員__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導,非常榮幸能和各位共同度過這段愉快的旅程!今天為大家開車的是李師傅,李師傅已有多年的駕車經驗,乘坐他的車一定會讓您感到既舒適又安全的。在今後兩天行程中將由我們兩位陪伴大家游覽美麗的天津。在旅行過程中如果您有什麼問題和要求,請隨時提出,我將竭盡全力為您解決。最後,希望通過我接下來的講解和服務能使您對天津有一個嶄新的認識。
那大家剛下飛機,一路比較勞累,那在去往酒店的這段時間,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天津的概況。
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轄市之一,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
天津共轄18個區縣,分別是和平、河東、河西、河北、南開和紅橋6個中心區,塘沽、漢沽、大港為3個濱海區;東麗、西青、津南、北辰、武青、寶坻為6個環城區,還有靜海、寧河、薊縣3個縣。
天津遼闊的平原約占總面積的九成,僅少部分為山地和丘陵,地勢由西北山區向東南漸低,呈簸箕形向渤海傾斜。
天津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型氣候,四季分明,每個季節您來到天津都會看到具有鮮明季節特徵的景緻,春遊百花,夏趕海,秋收碩果,冬賞雪。
從歷史上看,天津城區成陸較晚,宋代以前未見史冊,金朝時在大直沽建立了"直沽寨",元代時,直沽作為海運的終點、漕運的中樞,成為行政、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朝廷在此設立"海津鎮"。當時南北漕船匯聚,商賈雲集,這種壯觀的場面,有詩贊嘆: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東吳轉海輸粳稻,一夕潮來集萬船。到了明永樂2年(1404),明成祖朱棣將三岔口賜名為"天津",意為天子經由之渡口,並在直沽設衛築城,成為現在天津城市的發祥地。寨、鎮、衛都是軍事建制,到清雍正3年(1725)改衛為州,天津從此轉變成了行政建制,雍正9年(1731)繼而升州為府。天津就這樣從一個單純的軍事要塞演變成繁華的商業中心和貿易港口。1860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脅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埠後,金融、貿易、教育和製造業得到迅速發展,逐漸成為繼上海之後的中國第2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貿易中心。1920__年6月,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天津定為特別市,這是天津設市之始。
近代以來,天津是中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策源地,留下諸多的歷史遺跡和大量的史料記載,成為近代中國歷史的縮影,風格紛呈的小洋樓就是這段歷史的典型寫照。由於天津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形成了許多山、海、河、湖以及歷史文化特有的旅遊資源。經過天津市旅遊局的精心打造,推出了近代歷史看天津等8項旅遊系列產品。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東,21世紀呢就看濱海。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納入到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布局,這里越來越受到全國乃至世界的矚目。濱海新區成立於1994年,它位於天津東部的臨海地區,處於京津冀和環渤海城市帶的交匯點上,由塘沽區、漢沽區和大港區3個行政區以及東麗區和津南區的部分區域組成。在20__年5月份,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可概括為:依託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有人打比方說,如果南海有艘經濟航母叫深圳號,東海有艘經濟航母叫浦東號,
那渤海的經濟航母就是濱海號。
大家都知道,天津是中國近代機械工業和紡織工業的發祥地,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搖籃"。在中國近代史上,天津還相繼誕生了一批"中國之最"和"中國第一",我國最早自己修築的最長的鐵路——津唐鐵路,全國最老的車站之——老龍頭車站,我國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中國報齡最長的報紙——大公報和中國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等。
天津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離不開教育文化事業的支持和保障。從19世紀末,一批洋務學堂從天津起步,1881年設立的北洋水師學堂和1885年設立的天津武備學堂分別是我國最早建立的近代海軍學堂和培養新式陸軍的軍事學校。國內著名學府——天津大學,是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大學,它的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是清朝光緒皇帝御筆欽準的國立大學。與天津大學毗鄰的南開大學,是由近代著名愛國教育家張伯苓和嚴修於1920__年創辦的,我們的開國總理周恩來就是該校成立之初文科班的第一期學生。
天津的發展也離不開便捷的交通,天津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連接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這些年,天津一直很重視交通事業的建設,現在已基本形成以港口為中心的海陸空相結合立體交通網路。
天津在城市的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光、歷史風光和人文風光。在飽覽了山野秀色、海洋風光和都市繁華美景的同時,您還可以品嘗到天津風味美食。天津人喜食小吃,天津小吃在全國都享有盛名,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這些地地道道的天津小吃早已聞名海外,除此之外,果仁張、漕記驢肉,石頭門檻素包子以及貼餑餑熬小魚都是天津地方特色小吃。
好了,我們的車已經到達酒店了,今天和大家講了這么多,想必大家對天津都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那在今後兩天的行程中,我將更加詳細為大家介紹天津,希望大家在天津旅途愉快,現在請大家隨我一同下車。
天津概況導游詞相關 文章 :
★ 關於天津概況的導游詞5篇
★ 介紹天津概況的導游詞5篇
★ 介紹天津概況的導游詞合集大全
★ 最新的天津概況導游詞範文大全
★ 關於天津概況導游詞大全
★ 經典天津概況導游詞集錦
★ 介紹天津概況的導游詞大全
★ 天津概況的導游詞最新合集
★ 天津概括導游詞範文
『叄』 未注冊的商貿公司名字 大氣聚財的貿易公司名字
給商貿公司取一個吉利好聽、高級大氣的名字非常重要,這樣的名字有利於公司未來的長遠發展,讓客戶更容易記住,從而提升公司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下面整理了關於商貿公司大氣聚財的名字。
未注冊的商貿公司名字
仕華、臣榕、韋基、廣京、佰航、航理、普晏、琮璟、駿善、慕元、明安、春電、龍泰、江浩、德羅、雲弘、金隆、浩慶、彩韋、名悅、歐林、志源、嘉力、清鑫、瑋華、盛騰、嘉嬌、鼎川、銘群、智廉、升眾、寶緣、槿馥、歐友、力優、海佰、諾欣、彥聰、盛景、爾裕、岩飛、億升、億亞、詩潔、傲遠、廣龍、鐵能、界環、格祥、大語、湖悅、語天、銳炫、賢永、迎妙、鑫秦、界相、聚精、語特、搏鑫、鐵覽、弘普、愛海、天良、俊文、德澄、柒翰、豐世、佳悅、雙凌、興通、光禾、澤麟、煜瀚、聖浩、立界、廣灝、心森、風駿、友洋、微漢、堅林、嘉譽、欣先、聖優、星棟、榮木、榮海、科湖、貴躍、華興、利婭、星納、名辰、世永、裕亞。
大氣聚財的貿易公司名字:
(一)百川、亮藍、韋風、帝豪、逸成、智曦、倍惠、邦倍、兆澄、安樂、盛嘉、碩通。
(二)茂友、濤飛、優彩、飛星、慶弘、中暉、揚廉、具思、迎方、祥仕、亦源、升宜。
(三)力洲、潤瑪、寶藍、集萊、鑫萬、思同、納特、億創、基浚、晶宏、安久、恆馳。
(四)聖霸、楓御、鑫木、景華、建星、遙軒、暢岩、泰健、黛婉、原良、駿智、閃星。
(五)中億、皇美、中晟、瑾海、銘創、瑞鑫、易飛、飛尚、健祥、裕京、天功、子威。
(六)湖益、科躍、雙浩、志風、英嘯、凌恆、展英、京電、熠揚、卿艷、興雄、仁奧。
(七)貿立、奇升、東瑞、永希、威京、潤東、貿彩、琛熙、米時、坤翔、俊林、宏思。
(八)銘派、嘉俊、彬彥、彩真、時名、青綸、派建、創森、夢志、秋安、祥方、峻楚。
(九)浩頓、拓文、英博、貿慶、琛義、欣揚、理邁、沐妃、納易、鴻中、福創、發瑞。
(十)強俊、瑪嘉、匯傑、速宜、學耀、環宏、唯嘉、碩潤、喜偉、盛敬、誠領、騰虹。
(十一)誠華、萊正、唯馳、鋒奧、遠貴、南先、精和、洲光、岳眾、和元、清誠、先杭。
(十二)曼儒、本清、迪揚、瀚琛、利威、格科、青琛、訊霆、川峰、璟億、德承、峻正。
(十三)光騰、至泰、鴻尊、康禾、天安、易雅、時清、緣安、方圓、復來、邵鍵、高禾。
(十四)元雙、生能、江羅、齊宸、堅具、策清、基建、利詩、亞道、真基、凱原、潤東。
(十五)洲奧、川漢、正航、夢江、雷永、尚柒、迎迪、英永、典志、艾隆、愛裕、升事。
(十六)榮卓、潤羅、澄玖、辰生、思良、宇佩、東強、凡鼎、愛爾、豪德、邁長、士盛。
(十七)益能、燕艷、瑞匯、真碼、星泓、森冠、佳尚、旭貴、威嬌、鴻千、湖圓、辰中。
(十八)建祺、途榮、雨元、奇至、新視、盈漢、凌旋、宇升、昌善、禾柒、基典、鐵時。
(十九)夢子、祥久、康捷、安興、盛智、佳杭、創電、盛茂、誠覽、辰佳、寶博、月立。
(二十)富輝、詩祥、貝訊、凌吉、江衡、沃揚、炫艾、瑞柏、利群、喜康、妙尼、譽琛。
(二十一)嘉燁、浩好、原銘、子中、理潔、原宜、至時、宏克、天禧、漢岩、承嘉、迎藍。
(二十二)新星、格藍、卿歡、志生、易悅、維天、諾鑫、欣佑、道卓、良健、運納、泰洋。
(二十三)霖洋、訊相、語斯、賽晶、沃鋒、泰光、翔至、識森、仁運、健聯、江合、豐中。
(二十四)添香、蘇光、界慶、浩廣、納運、豪基、大頓、日鐵、威奇、洲尚、瑞卓、賽德。
(二十五)漢祥、能彩、銳傳、偉通、傲宜、和精、京格、良訊、瑪木、瑪電、鑫盛、匯奧。
(二十六)貴帝、晏博、速旭、高豪、亮明、興澤、帆敬、嘉真、梓翔、彩豐、吉卓、卓海。
『肆』 全國實木傢具有哪些品牌
很多人的概念中,傢具一般來說就是能起到作用就好。不夠現在大家越來越講究了,傢具需要符合整個房間的布置,要有品位等等。實木傢具由於看起來非常大氣,如果是實木定製傢具就更不一樣了。但是現在市場上實木傢具定製的品牌還是很多的,很多人可能挑花了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實木傢具品牌哪些好,希望有所幫助。
NO.1簡木
這家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中小編將他放在第一位,中山簡木的整木傢具品牌一直是整木傢具行業中的領先者。為中國的整木家居行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是中國創造、國際一線的高端整木家居品牌之一。堅持著健康環保的理念將是實木傢具與家居風格一致和做到工藝的完美結合。果斷的是中國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之一。
NO.2美克美家
美克美家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家定製傢具企業。美克美家旗下美克國際木業是一家致力於木質品生產等一系列的企業。美克國際所採用的全球資源戰略,開發和利用優質的國外木材資源。建立穩定安全的全球資源供應體系。美克國際的實木定製傢具主要在高檔的裝飾、裝修等。作為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美克國際以十餘年的木材加工經驗等,完善的生成設備為廣大的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木質產品。
NO.3木之屋
這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三為大家介紹的是木之屋實木傢具。這是一家從成立開始就一直堅持以環保健康為實木定製傢具。不斷的從外引進先進的木工加工的生產設備,完美的將傳統的木工工藝融入進西式的傢具設計的理念中。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之一的木之屋是一家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生產製造出健康時尚的的實木定製傢具。
NO.4高麗住建
高麗住建可能還有很多的人不是那呢的熟悉,其實這高麗住建是一家一直提倡以實木傢具與家居生活環境和諧統一的一家實木家私定製堅持。是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中主張簡約自然為設計理念的一家專業的定製企業。高麗住建主要採用是以實木傢具為主。是廣大喜愛實木傢具的人們的衣櫃額不錯的選擇。
NO.5奢世家俬
奢世家俬在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中一家國內知名的定製傢具企業。既然是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之一自然會有它的不同之處,奢世家俬在定製傢具的設計上突破了傳統的設計理念。以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新穎的設計風格等獲得了廣大消費群體的喜愛。
NO.6大公館
大公館傢具應該是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的一家實木定製企業吧。1986年在廣東成立。大公館傢具是一家專業的中國古典式傢具、生產、銷售一體的多元化的一家定製傢具企業。是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之一。發展至今大公館已經是現在目前國內最大的傢具製造商之一。
NO.7年年紅
說道實木傢具父輩的人都會說起年年紅傢具。年年紅木傢具應該是那時候每一個家裡面在選擇傢具的時候讀會考慮的傢具企業之一吧,如今已經是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其中之一的年年紅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紅木家更是被評為國家的A級的產品。產品的材料均是採用的是優質紅木等名貴木材。
NO.8梵幾
其實梵幾之所以能成為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之一我覺得從他問世之日起就一直簡直以製造平凡的實實在在的,能在生活中真正的具有實質性的傢具理念有關。一件傢具的使用壽命鑰匙說有很長的話,木質傢具一定當之無愧。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梵幾的每一件實木定製產品的每一處細節都蘊藏著光陰的故事。
NO.9明堂紅木
看見這個名字我想不用小編來介紹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家設計生產古典傢具的一家實木定製傢具的企業了吧。這家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之一的品牌不斷的創新自己的運營模式。不管是在企業資質系統,還是品牌的建設發展上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同行業中的領先者。
NO.10群仙紅木
群仙紅木這個企業的名字一看就是十分的具有藝術氣息的一家企業,這家也是我們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之一。群仙紅木主要是以一家以軍事、藝術創新的一家大型的古典文化的傢具企業。實木定製傢具十大品牌中的群仙紅木一直以自身獨有的卓爾不凡的品牌魅力吸引著人們的關注。這一家致力於打造中國知名紅木文化品牌的企業。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關於實木定製傢具品牌推薦的全部內容,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於實木傢具品牌有哪些比較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可以發放心的參考排行榜,因為上榜的品牌是經過綜合的分析,包括價格,款式,質量等等綜合而得到的結果,所以如果大家不知道怎麼買的話,這對於大家選購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性的。
『伍』 天津英租界的租界歷史
1860年12月,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依據《北京條約》中「准許英國僑民在通商口岸租地賃屋」規定(並沒有規定設立租界),照會直隸總督恆福,強令劃出英租界。
清咸豐十年(1860年)9月11日中英雙方交換了中英《天津條約》批准書,同時簽訂《續增條約》
(即《北京條約》)。《續增條約》第四款規定:「續增條約畫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貿易,均照經准各條所開各口章程,比例劃一無別。」成為英國在天津強劃租界的依據。1860年12月17日英租界開辟。初期面積約460畝。位置在海河西岸,紫竹林村一帶。後來不斷擴展,形成東臨海河,北面沿寶土徒道(現營口道)與天津法租界毗鄰,西到海光寺大道(現西康路),南沿馬場道到佟樓。 為了避免填築土地等方面的開支,起初旅津的英商大多不願入居租界,而是在天津城內外租地買屋。盡管如此,由於當地的中英貿易發展迅速,1861年已有41艘英國商船在英租界新建的碼頭停靠,1862年增至69艘,故而英租界在開辟初期即得到較快的發展。 界內很快建成一批洋行,建成英國、普魯士、丹麥、葡萄牙等國的領事館,還建成檯球房、籃球場、俱樂部等娛樂設施。
天津租界的較大發展始於1870年。當年6月,天津教案發生。憤怒的天津民眾打死法國領事豐大業等人,並燒毀望海樓教堂及法國駐天津領事館。事後心有餘悸的外國僑民們認為,入居租界要比在華界雜居安全得多,因而紛紛遷入租界,使紫竹林租界加快了發展步伐。此時,英租界內已設有英商的高林洋行、匯豐銀行,德商的禮和洋行、禪臣詳打粵眾多的洋行、銀行。其中尤為著名的是被稱為英國「皇家四大行」的怡和、太古、仁記、新泰興洋行。為了促進貿易的發達,英租界當局致力於興建新式碼頭,並安置了各種港口設施。
1883年,天津地方官府也用得自租界碼頭的碼頭捐捐款,建成自租界碼頭至天津城的沿河石路,大大便利了城區與租界的交通。於是,天津原來的航運中心三岔河口嘈運碼頭逐步衰落,英租界成了天津的貿易、航運中心。此後,天津的對外貿易增長得更為迅速。18世紀70年代初期,天津的對外貿易總值為1000多萬海關兩,1889年增至3124萬海關兩,1894年又增至4427萬海關兩。這樣,天津一躍成為全國名列前茅的重要通商口岸,天津英租界也成了所有英國專管租界中最繁榮的一個。界內建成成排的高樓大廈,建成維多利亞道等交通幹道,還建成作為工部局所在地的巨型公共建築戈登堂。不過在此期間,天津法租界和天津美租界仍沒有多大變化。從1870年起,法國在普法戰爭中一敗塗地,隨後長期陷入侵略越南和中國的戰爭,對華貿易便一蹶不振。在19世紀70年代及80年代,每年抵達天津的法國商船至多隻有數艘,有時甚至沒有一艘。在這種情況下,法祖界就失去了興盛的基礎。美租界的情況尤為特殊。於是,在第一個時期即發展時期中,天津的租界中始終是英租界一枝獨秀。 從1895年起,天津租界進入第二時期即全盛時期。從這一年起的8年間,德、日、俄、比、意、奧等6國先後在天津開辟租界,英、法、德、日等4國的租界分別得到一次或數次的拓展,使天津形成幅員為縣城8倍的8國租界夾峙海河的形勢。同時,隨著中國與有關各國大規模地開展修治海河的工程,較大的外國商船已可直接駛抵天津租界;而從海河中挖出的大量泥沙又填平了英、法、日等國租界中的成片沼澤,使得天津租界的投資環境得到很大改善。
1897年3月31日,天津英租界向西擴展到牆子河。這個擴充界(英語:British MunicipalExtension)有1630畝。1902年10月23日,面積131畝的天津美租界並入,成為天津英租界的南擴充界(英語:Southern Extension)。1903年1月14日,天津英租界再度向牆子河以西擴展了3928畝,稱為推廣界(英語:British Extra Rural Extension)。
1923年6月,黎元洪曾宣布將民國政府遷往天津,實際是天津英租界,並在當地發布總統指令和總統任命,並設立議員招待所,使天津英租界一度成為民國大總統的駐地以及沒有內閣的政府所在地。 日本侵華戰爭開始後,對英國積極援華、道義譴責日本的態度極為不滿。同時,日本的侵略使其與英國在租界的矛盾迅速發展,國際租界的存在已然成為日本建立「東亞新秩序」的巨大障礙。於是,1939年,日軍幾乎同時對天津英租界以及上海、鼓浪嶼的租界發起進攻。由於天津英租界地處華北一直是中國民族主義者開展反日活動的理想基地,且流通中國官方法幣並存有相當數量中國政府的白銀儲備,因而日本將天津英租界作為突破口。
英國與日本關於天津英租界的矛盾早在1938年9月即初現端倪。9月底,英租界當局根據日本軍事當局建議,逮捕了一名據稱是抗日游擊隊領導人的蘇清武。日方要求英租界當局將此人予以引渡,英方卻稱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此人將租界作為反日活動的基地,於是,雙方僵持不下。而英國政府內部也就是否向日方移交蘇清武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克萊琪和英國駐天津總領事賈米森認為「如果蘇清武被證明有罪,就應該交出他」。但英國駐華大使卡爾和英國外交部遠東司的大多數成員卻不贊同,他們認為「日本在天津事件上的施壓是其『新秩序』方針指導下的一個龐大的外交政策的一部分,而這個政策旨在把英國在華勢力及利益完全排擠出去。因此,英國方面應當對此持強硬態度。」英國外交部傾向於卡爾的意見,以證據不足為由拒絕移交。
在英國與日本圍繞著移交蘇清武的問題爭執時,著名的親日派人士、天津海關監督兼華北聯合準備銀行天津支行經理程錫庚於1939年4月9日晚在天津英租界內的大光明戲院遭遇狙擊暗殺。英租界逮捕了四名嫌疑犯。日本當局要求將此四人移交日方。克萊琪和賈米森擔心日本可能會武力佔領租界,認為「如果武力佔領真的發生,那麼,我們將不能像在上海的情況那樣指望得到美國的援助。」他們要求外交部同意交出這四人。但卡爾表示反對:「採取這一行動良心難安,而且將很難向重慶交待。」外交部最終認同卡爾的觀點,遲遲不肯移交四人。6月5日,日方向天津英當局發出最後通牒,稱英方若不在二日內將暗殺程錫庚之嫌疑犯交出,則日方將採取必要步驟,封鎖英租界。賈米森和克萊琪要求向日本做出讓步。克萊琪說:「在這最不適當的時候,我們用自己在華北的地位冒險,僅僅為了法律上的細節捲入與日本的嚴重沖突當中,坦率地說,我不能理解。」卡爾卻反駁說:「這個問題更主要是道義問題,而不僅僅是法律上的問題。」最終,哈里法克斯指示賈米森:「如果沒有明確犯罪事實的令人信服的,而不是在日本人威脅下產生的供詞之外的證據,我將不打算移交刺程案四嫌犯。」他決定採納卡爾的建議,由英國、日本、美國各出一人組成調查委員會。但這一建議並未被日本接受。6月14日,日本正式封鎖天津英租界,造成英租界內正常生活的停頓,史稱「天津英租界危機」。
日本此舉引起了英國的強烈反應。日軍對出入英租界的英國人不分男女都要脫衣檢查,致使英國輿論為之嘩然。英國開始考慮對日經濟制裁的問題,首相張伯倫在下議院暗示,除非日本解除封鎖,否則英國有可能進行經濟報復。15日,英國商務部向外交部提交對日經濟制裁的若干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廢止1911年的英日條約。17日,英國官方對外宣稱,如果天津局勢至本周周末仍未改善,則英國可能有三種經濟報復的方式: 「 一、取消日本原享之最惠國待遇;二、廢棄1911年英日條約;三、對進口日貨一律加征重稅。 」 然而,隨後的歐洲的局勢對英國日益不利,德國的閃電戰屢屢得手,西歐、北歐相繼淪陷,6月,號稱擁有「歐洲最強大的陸軍」的法國也向德國投降,英國在歐洲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新任首相丘吉爾領導下的英國更力主對日妥協,盡快解決天津危機。最終,英國不顧中國的反對,於1940年6月12日與日本正式簽訂天津協定,在天津存銀問題上向日本妥協。至此,英日在天津問題上達成一致。日軍解除了對天津英租界長達372天的封鎖,天津租界危機由此平息。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成立於1862年,總部設在戈登堂,間接地受英國駐中國領事館和英國外交部的領導。1899年,天津英租界推廣租界的董事會下也成立天津英租界推廣租界工部局,組織狀況與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基本相同。1919年1月,天津英租界原訂租界、天津英租界推廣租界與天津英租界牆外租界合並,組成一個統一的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其組織狀況與原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基本相同。天津英租界董事會設立之後,也相繼成立了董事會的執行機構:天津英租界工部局。當時的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設財政處、工程處、警務處、電處務、水道處和衛生醫官處等處。
此外,天津英租界內還先後設立過六個由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和其訂立保管契約的保管團,分別為:紅牆道球場保管團、債券保管團、空地保管團、英文學堂保管團、天津公學保管團和養老金保管團。
天津英租界工部局還設有八個市政委員會:電氣委員會、醫務委員會、自來水委員會、工程委員會、機要會計委員會、學校委員會、警備委員會、義勇隊委員會。這八個市政委員會的委員由天津英租界董事分別兼任,董事長兼任各委員會委員。 天津英租界設立伊始,商業不是十分興盛,天津教案發生後,外國人及洋行紛紛從天津城廂遷入租界。天津設立最早的洋行多為英商經營,地點也多設於天津英租界。後來隨著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和天津英租界環境的不斷改善,洋行數量逐年增多。1936年,英國在天津開設的各類洋行達68家。在天津英租界的英商洋行經營范圍廣,涉及范圍從鴉片到各種機器、軍火,因此英商洋行在進出口貿易方面,長時間處於主導地位。其中,英商的怡和和太古兩家洋行壟斷著天津的航運事業並在英租界河壩設有專門的碼頭和倉庫。當時,天津英租界界內比較著名的洋行有:高林洋行、怡和洋行天津分行、太古洋行天津分行、新泰興洋行、仁記洋行鴉天津分行、安利洋行、永豐洋行、永昌泰洋行、亞細亞火油公司天津分公司、永盛洋行、保祿洋行、英瑞公司等。
天津英租界擁有兩處商業區:東南部邊緣的小白樓和中部的黃家花園。小白樓商業區為白俄聚集區,開設有眾多服務於各國駐軍的酒吧、舞廳、西餐館、服裝店、美容店等,俄國色彩濃烈。而天津租界早期的餐飲、服務業多集中於英租界,19世紀90年代前後,天津英租界已出現彌納客店、施磨斯客店、蘭士顛茶點店等西式餐飲、服務行業。其中較為著名的有:利順德飯店、皇宮飯店、泰萊飯店、英國鄉誼俱樂部、維克多力餐廳和西湖別墅等 在租界的教會和華人推廣教育的同時,由洋人創辦的報刊雜志也紛紛涌現,報社大多位於英租界和法租界。1886年11月6日,英籍德人德璀琳在天津英租界內創辦了天津第一份報紙《中國時報》。這份報紙最初為英文周刊,撰稿人多為如丁韙良、丁家立等精通中國文化的傳教士,最具特色的是其專門翻譯刊登中國的新聞、上諭以及「其它一些任何中國報紙都無法與之相比的消息」,在當時被稱為「遠東地區最好的報紙」。1894年3月,英國建築師裴令漢(William Bellingham)在英租界工部局的支持下創辦《京津泰晤士報》(Peking and Tientsin Times,直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停刊。
到20世紀30年代,洋人在天津創辦的報紙達40餘種,其中絕大多數辦在英、法租界並有教會背景。[17]這些報刊雜志在傳播新聞的同時,也起到了開民智的作用。19世紀末至20世界初,隨著社會各階層逐漸認識到開民智的重要性,供市民免費閱讀報紙、雜志和書籍的閱報處大量出現。到20世紀30年代初,天津有近30家中外通訊社,發行報紙30餘種,總發行量超過29萬份,本地發行達18.7萬份。如果按當時天津有閱讀能力的人計算,日均2.5人就擁有一份報紙。此外,還有多如牛毛的各種小報。 天津租界成立之後,隨著英國僑民的不斷到來,各種近代體育活動首先在天津英租界得到廣泛的開展,各種運動協會和運動俱樂部紛紛在天津建立,天津最早的公共體育場也開始在英租界出現,二十世紀前期,天津英租界成為天津近代體育運動的中心。
1862年,天津賽馬會成立並舉行了天津的首次賽馬運動,天津賽馬會也成為天津英租界里最早的運動俱樂部。此後,撒紙賽跑會、天津草地網球會、天津婦女草地網球會、天津草地網球協會、天津浮水會、天津冰球會、天津壘球會、天津馬球會、天津板球會、天津高爾夫球會、天津青年體育協會和天津業余無線電協會等運動協會相繼在天津英租界成立。在運動場地方面,1895年1月由英租界納地捐者集資所設俗稱為「英國球場」的公共體育場在英租界落成,1926年,民園體育場落成,並舉辦過多項大型賽事。
『陸』 京津冀的歷史變遷
一、歷史回溯:雙城記的由來
1、隋唐以前的沿太行山前地帶發展格局
史前時期京津冀所在區域是我國古人類活動和繁衍的重要區域之一。京津冀所在太行山各流域為古人類的生活和狩獵提供了良好環境。桑乾河即時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繁衍的重要區域,泥河灣從200多萬年前到公元前3000多的新舊石器時代遺址共130多處,這在世界上也是極罕見的,形成了如此豐富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存疊加文化層。目前發掘的最早出現於潛山-平原過渡地帶的則是周口店北京猿人,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約70-20萬年,其後因外部環境變遷再次遷移。距今約20-12.5萬年左右的許家窯人遺址有專家鑒定是北京山頂洞人西遷的重要聚集地。而到了公元前1萬至5000年前左右的新時期時代,更多的古人類聚居場所在太行山前與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出現。這個時期儲藏糧食、食物的陶罐大量出現,拉開了華北地區平原地區的人類改造大自然的序幕。到了新時期時代中期,華北地區糧食作物種植處理粟、稻、黍外,還有豆、麥等。因此,從史前文明的發展及空間演替來看,太行山前平原與西部山區有著密切的文化淵源,人類活動區域逐步由山區向潛山地區,平原地區過渡。
從春秋、戰國一直到隋唐時期,京津冀地區的人口、經濟與文化中心均分布在太行山前的20公里范圍區域;同時軍事重鎮分布在沿桑乾河和漢長城以南地帶。燕國的薊、趙國的邯鄲是該區域范圍內的兩大政治、經濟、軍事與文化中心,並保持較為穩定發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該時期黃河入海口在渤海灣處,因此此時華北平原大部分地區屬於水鄉澤國,並不適合農業耕作和城鎮發展。正是由於黃河在近3000年來頻繁改變河道,經常泛濫,給華北平原造成不小危害,因此長期以來華北地區的城鎮空間分布較為穩定,並沒有大規模向東擴張的趨勢。直到金代後,黃河基本上河北省南部以南地區搖擺,才使得華北平原整體上更適宜農耕。此時,隨著京杭大運河商貿運輸的繁榮,使得天津、滄州得到了空前發展;此外海河流域的諸多支流也藉助水運發展促進了城市的繁榮,如河間、任丘等城市。
2、金元以來北京在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天津作為北方門戶地位逐步確立
金元以後北京逐步奠定了作為北方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的地位,尤其是明朝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在全國的地位空前提升。明清時期首都的管轄范圍大許多。不管是明初期的北平府,還是清的順天府,被譽為「東環滄海之波,西枕太行之麓」。明初的北平府轄區東到遵化,南達霸州,北到密雲等地區;清朝也基本延續這個管理范圍,只是後來天津升格為知府後得以脫離北京。在傳統農耕經濟主導時期,城市多受到轄區政府的統一管理,官階比區域政府小了許多。天津作為後起之秀得益於京杭大運河的運輸業務,當然當前大運河失去了往日的優勢作用,由海港集疏運優勢所替代。天津開始走上歷史舞台來源於元代的漕運,設有直沽鹽運司;明永樂二年設立了天津衛,到了明朝晚期則發展成為重要的水陸交通要沖,發展成為商貿與軍事重鎮。但天津真正作為城市發展是在清初,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升為天津府。
天津的崛起與傳統太行山前城市的示微是有著一定內在關聯性,這也是近代以來我國社會經濟逐步由內陸走向沿海的一個印證,傳統的農耕文明城鎮體系基礎從此得以改變。兩次鴉片戰爭後,1860年天津的開埠和近代工業的大發展,使得京津冀地區從一個封閉的中央王朝京畿重地逐步走向近代開放經濟中心。天津近代工業,始於洋務運動中清朝政府創辦的天津機器製造局等,其後在海河北岸建設河北新區聚集了大量的近代工業企業。為配合近代軍工產業的發展,清政府在天津先後修了第一條電報線、中國第一條自主型標准軌鐵路——唐胥鐵路,創辦了開平礦務局等。民國初至日軍侵佔這段時期是天津近代工業的興盛期,工業方面麵粉、火柴、紡織、化學、製革等類型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如自1915年由周學熙創辦的天津第一家機器紡紗廠直隸模範紡紗廠以來,短短十年間天津擁有了近90家紡織業企業,成為了北方近代棉紡織業中心。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天津已經是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城市和工商業中心,中國第二大工業,尤其是工業經濟體系的完備程度僅次於上海。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工業的軍事和民用工業的大發展,促進了對外貿易和城市商業的繁榮,天津在解放前已經是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城市。城市商業方面發展開始源於租界地的商貿市場發展,如建於1928年的勸業場是天津最早的一級商業群的發祥地。對外貿易方面,隨著天津水陸要沖交通樞紐地位的提升,更多的華北地區、長城以外地區物資向天津匯聚。如隨河北的張家口、石家莊、保定等城市,成為天津商貿流通的二級市場或集散地;同時促進了山東、山西等地的金融貿易往來。
3、建國後的兩組「雙城」較勁發展局面
如果說延續清末、民國初期的地緣政治與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京津冀地區會出現政治與傳統文化中心在北京,經濟與新文化中心在天津,並帶動河北省各級城鎮發展的「雙城、多點」發展局面。但新中國之後的發展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打破區域格局來自於三次大的行政或政策干預。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北京的城市定位從傳統的政治、文化中心硬加上了生產中心。由此一五、二五時期,北京先後興辦了幾千家工業企業,包括鋼鐵、機械、石油化工、電子、建材、醫葯、紡織服裝、輕工、食品等幾乎所有輕重工業門類,如文化革命前產業工人數量已經達到100多萬。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的石景山鋼鐵廠和70年代的燕山石化廠,使得北京的工業一躍超過天津。當然建國前30年裡,天津的工業經濟地位依然較為穩固。天津在工業商品生產方面創造了60多項第一,如第一塊手錶、第一台自行車、第一台彩色電視、第一台傳真機、第一批模擬計算機、第一輛汽車、第一輛無軌電車等。第二次是九五時期北京確定了建設經濟中心的目標,自此後的十年間,北京對於金融商務中心、總部基地、樓宇經濟等功能發展走上了一個快車道。尤其是在亦庄開發區、臨空經濟區建設以來,北京的發展速度遠超過天津,而天津作為既有北方金融商業中心的地位也被北京所取代。但北京領先半個多世紀的局面也隨著政策的再次調整而轉變。第三次大的政策干預是「十一五」時期的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自此天津再次受到國家的政策、資金、人力和物力的大力支持。到2013年底天津的工業增加值已經超過上海市,並達到北京的2倍。與此同時天津港作為京津冀地區最大的集裝箱港,開始向區域深度覆蓋。
對於河北省的城鎮格局也出現了類似的「雙城」較勁發展局面,在清末的城鎮格局基礎上,建國後石家莊和唐山逐步成為河北省南北兩座重要的城市。石家莊的發展得益於1907年正(石家莊)太(原)鐵路和京漢鐵路的交匯,到解放之前,石家莊已經發展成為快20萬人,工業總產值達到2000萬元的城市。1968年河北省省會決定由保定市遷至石家莊市,使得石家莊在配置各類資源方面得到了質的飛躍,逐步成為了華北地區重要的文化、教育、商貿中心城市和工業中心之一。唐山的崛起得益於開灤煤礦、唐山機車車輛廠等工業的發展,如唐山機車車輛廠裝造了中國的第一台蒸汽機車。到建國前30年裡,唐山已經形成了鋼鐵、石油、化工、陶瓷、機械製造等重型產業體系,其經濟規模也一直處於京津冀地區的第三位。隨著首鋼搬遷到曹妃甸,以及中國首台350公里動車下線,唐山作為我國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地位進一步得以鞏固。
二、分不開的京津冀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取幾個節點,即可見北京、天津和河北之間的關系淵源,即可燭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何以地脈通文脈亦通。從歷史地理學上觀照,不難發現:京津冀貌合神亦合,實為一體。
1、北京:彼時順天
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對北京而言是一個值得記住的年頭。這年正月的一天,明成祖朱棣聽見禮部尚書李至剛等人的建言:自昔帝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由外藩入承大統,而於肇跡之地皆有升崇,切見北平布政司實皇上承運興王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為京都。
李至剛等人的話正說在朱棣的心坎上。
朱棣對北平由衷地喜歡,公元1368年明朝大軍攻陷元大都,他的父親朱元璋改元大都為北平府,設北平行中書省。兩年後,亦即公元1370年夏天,朱棣被父親封為燕王。盡管直到十年後,亦即公元1380年,朱棣才到北平府上任,但無可否認,在隨後的二十多年,北平府這方土地成為朱棣興旺發達的福地,這里的藍天白雲風土人情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他不習慣亦不再迷戀江南的山光水色。所以在靖難之役取得完勝,坐上皇帝寶座不久,有人提議把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於順天府,稱行在,朱棣沒猶豫,亦沒異議,當即批准。
北京的命運在這一刻改變了。
在此之前,北京作為都城,叫過燕京,叫過南京,還被一個叫馬可波羅的著名義大利旅行家叫過「汗八里」……
在此之前,亦即在公元1403年之前,亦有北京,但那是明朝以前的北京,跟明朝以後的北京不是一個概念。比如唐朝的北京,指的是當時的太原府;宋朝的北京,指的是當時的大名府;金朝也有北京,卻跟公元1403年的北京毫不相干,北京在金朝稱中都。
除了公元1403年,對於今天的北京而言公元1421年亦是一個值得記住的年頭。從這年正月初一開始,北京不再稱行在,不再只是朱棣的臨時駐蹕之地,它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首都。朱棣亦給出了他定都北京的理由:朕續承大統,恢弘鴻業,惟懷永圖,眷茲北京,實為都會。惟天意之所屬,實卜筮之攸同……
北京像個被人爭著抱的孩子,先屬北平府,後屬順天府。明朝時與今之河北大部、河南和山東一部以及今之天津,為京師或稱北直隸的轄地;清朝時與今之河北、天津以及河南、山東、內蒙古和遼寧一部,同屬直隸。
明初的北平府,轄:大興、宛平、良鄉、固安、永清、東安、香河、三河、武清、漷縣、寶坻、文安、大城、保定、房山、順義、懷柔、密雲、玉田、豐潤、遵化、平谷和通州、霸州、涿州、昌平州、薊州。二十二個縣和五個州,今天並不都屬於北京市,有的已劃入河北省和天津市。
清朝的順天府,轄下區域除今之北京大興、良鄉、通州、房山、昌平、順義、懷柔、密雲等區縣,還包括今之廊坊固安、三河、永清、香河、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涿州,唐山遵化、玉田、豐潤及天津武清、寶坻、薊縣等地,被贊:「東環滄海之波,西枕太行之麓」,「天府雄規,宸居勝地」,「疆域雖遙,氣脈常貫」……
2、天津:從衛到府
天津橋居「天漢之津」,故名。橋初造於隋,在洛陽,跟天津沒丁點關系。
彼時天津在哪裡?尚在屈原「朝發軔於天津兮」的詩句中?尚在混沌初開狀態?
一位出生在天津的叫布萊恩的英國人,曾為天津寫下這樣的文字:距此以西80英里的地方,就是「天國之都」北京,在那裡,被稱為天子的皇帝統治著他的王國。由於這個多條水道交匯的古老的港口成為旅行者前往「天國之都」的必由之路,於是人們便稱之為「天津」———通往天國的津渡。
布萊恩講的是清朝時的天津。天津的人文歷史,興於清,卻非始於清。
最早關乎天津的文字指向明永樂二年。
彼時天津之地屬於河間府。「水陸沖要,餉道所經,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圖河間者」,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稱河間「陂澤沃衍,宜於耕植」,「誠京師之南府,天下之津途也」。
天下既定,度要害地設所置衛,是明王朝從國家安全出發,採取的非常現實的措施。永樂二年即公元1404年的冬天,在河間府靜海縣北置天津衛,築城置戍,屯守軍士。
天津應運而生:城周九里。北瀕衛河,東繞潞河,漕舟悉出於此……
公元1600年,天津迎接了它有史以來第一位路過的外國人。他是義大利傳教士,叫利瑪竇。那年利瑪竇要去北京拜見萬曆皇帝,被困於天津衛的監獄。近乎絕望的他只有祈禱上帝保佑。那是一個讓他終生難忘的冬天,那個冬天他想到另一個到過中國的義大利人,想到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和受到的不同尋常的禮遇。馬可波羅到過北京,卻沒到過天津衛,彼時北京還不叫北京,它叫元大都,天津衛還不存在……
天津衛在明朝發展成「京師東南之巨鎮」,卻始終是「衛」的面目,直到明亡,直到清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天津衛升為直隸州,雍正九年即公元1731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縣、青縣、靜海、滄州、南皮、鹽山和慶雲……
公元1793年秋天,天津又迎接了它有史以來最重要的外國客人,不是一個,這是一個龐大的英國使團。直隸總督梁肯堂奉乾隆皇帝之命,從駐地保定趕到天津歡迎。在客人眼裡,身量不高的梁肯堂「目小而有炎光流露,須白如銀,下垂及胸,容貌藹然可親,舉動雅馴有儒者氣」。在主人眼裡,這群遠涉重洋而來的洋人絕不可等閑視之……
其後來天津的洋人愈來愈多,尤其在公元1860年天津成為通商口岸之後,從縣到府到省,各級官員感到天津的洋務愈來愈棘手。
公元1870年夏天,曾國藩在直隸總督任上接到這塊燙手山芋。朝廷命去天津查辦教案,他「不勝焦灼」。九天之後,焦慮無已的曾國藩從保定的直隸總督署勉強動身,經高陽、任丘、大城、靜海,農歷六月初十到天津。「籌議洋人之事,彷徨無計」,打敗太平軍的曾國藩終於在天津栽了跟頭,他沒有機會再回到保定的直隸總督署,九月初六日,在天津他把直隸總督印交付給了學生李鴻章,二十三日黯然離津……
3、河北:京畿要地
公元763年,流浪在四川的詩人杜甫聽到那個期盼了近八年之久的莫大喜訊:史朝義死了,河北光復了,安史之亂結束了。詩人喜極而涕,看著身邊的妻子那個高興勁兒,想著有可能就要回家了,他一口氣寫下那首膾炙人口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河北,讓人百感交集的河北啊。「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詩人發自肺腑的歡吟如今早已成為穿透千古的絕唱。
今天的河北,不同於唐朝的河北。「河北」作為歷史地理學上一個名詞,其產生,當在唐朝。
貞觀年間,唐太宗因山川形勢之便,將帝國分為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十道」。到開元年間,唐玄宗又將十道拆分為十五道。無論十道還是十五道,河北道均在其中。
唐朝的河北,即指唐朝的河北道,轄安東都護府和魏州、邢州、冀州、定州、幽州、易州、涿州、薊州等二十九州,所轄范圍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北京、河北和遼寧的大部以及河南和山東一小部。河北道不具行政權,最高長官巡察使或采訪使,不常設。
今天的北京和天津,彼時為河北道的幽州、薊州之地。幽州轄八縣,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大部和天津的武清以及河北的廊坊、永清,薊州轄三縣,相當於今天天津的薊縣和河北的三河和玉田。
據《太平寰宇記》,涿州風俗和幽州相同,莫州和易州的風俗也和幽州相同。保州風俗和莫州相同,因此也和幽州相同;雄州風俗和易州相同,因此也和幽州相同。幽州風俗有什麼特點,用班固的話說,是「愚悍少慮,輕薄無威儀,亦有所長,敢於赴人之急難,此燕丹之遺風」。
到宋朝時,道為路取代,有宣撫使或轉運使之職,亦不常設。
公元1044年秋天,宋朝文壇領袖歐陽修來到河北,出任轉運使。一年後離開,轉任滁州。在河北任職前後,歐陽修寫下了《朋黨論》和《醉翁亭記》兩篇名文。
宋先與遼對峙,後與金對峙,國土面積大大遜於唐。宋朝河北路的管轄面積亦大大縮減。
金朝亦有河北路。
金朝之後,元明清數百年間,河北未再作行政區劃用詞,但其在唐宋時期所造就的人文精神和歷史內涵,一直為後世所傳承,亦常為今天的河北人所道。
在此或可再次引述顧祖禹的說法:霸州倚神京之重地,控瀛海之要沖,作鎮屏藩,東西聯絡……州處畿輔間,實據堂奧以內之勢,此形之似緩而實切者也;涿州控西山之險,據上游之勢……特為肘腋要害;保定重山西峙,群川東匯……聯絡表裡,翊衛京師,誠重地也;薊州控盧龍之險,扼柳城之道,襟帶郊圻,稱為重地……當年的京津冀,貌合神亦合,實為一體,今天的京津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脈通,文脈通,亦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