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鞭草是什麼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散瘀。馬鞭草,又別稱紫頂龍芽草、野荊芥、龍芽草,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產於歐洲,中國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地區都有分布,根和莖種含水蘇糖,葉種含腺苷和β-胡蘿卜素葯性苦,辛,微寒。馬鞭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外感發熱、濕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等症,還能去膿毒,洗痔瘡毒。
㈡ 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
馬鞭草的功效與作用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腫。治外感發熱,濕熱黃疸,水腫,痢疾,瘧疾,白喉,喉痹,淋病,經閉,症瘕,癰腫瘡毒,牙疳。
本品粉末綠褐色。莖表皮細胞呈長多角形或為類長方形,垂周壁多平直,具氣孔。葉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或不等式,副衛細胞3~5個。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23~58μm;柄單細胞。非腺毛單細胞。花粉粒類圓形或類圓三角,直徑24~35μm,表面光滑,有3個萌發孔。
(2)天津紫色馬鞭草有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馬鞭草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莖方形,節及棱上被硬毛。葉對生,近無柄,葉片卵圓形至倒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基生葉常有粗鋸齒及缺刻,莖生葉多數3深裂,裂片邊緣有不明顯的粗鋸齒,兩面均被硬毛,尤以下面脈上為多。
穗狀花序細長,頂生或腋生;每朵花下有l枚卵狀鑽形的苞片;花萼管狀,膜質,5齒裂;花冠管狀,淡紫色至藍色,5裂,近二唇形;雄蕊4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