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春節的風俗有哪些
天津春節的風俗有如下:
1、掃塵:天津春節,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 。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 每家每戶都要打掃干凈自己家裡,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2、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慶祝新年的到來。
3、辦年貨:天津春節備年貨,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采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
4、祭祖:天津春節新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由於每個地方存在文化上面的差別,每個地方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的是去野外掃墓,有的是祠堂叩拜,不管形式如何,這都是紀念祖先。
5、游神:又稱營神、游老爺,即是將神像從廟里請出來在社區里巡視,具有凈土驅邪、保境平安、祈求豐登的民俗意義。每年春節期間,按時間順序,各村鎮輪流舉行民間游神活動,場面熱鬧非凡,祈禱來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壓邪攘災,萬事吉祥。
Ⅱ 天津旅遊紀念品買什麼好
1. 泥人張:泥人張的作品是天津的傳統文化代表,無論是作為家裡擺設還是送人都是極佳的選擇。但在購買時,務必注意妥善包裝,以防在攜帶過程中損壞。
2. 剪紙:春節時的剪紙作品不僅具有節日氛圍,還有不少值得收藏和裝裱的藝術品。此外,可以趁著過年時選購一些家鄉難以覓得的特色年貨。不過,曾有一次帶回的剪紙在家鄉卻隨處可見,略顯遺憾。
3. 風箏:雖不及濰坊風箏的名氣,但天津風箏魏等品牌的手工小風箏同樣別具一格。
4. 筷子:在古文化街和鼓樓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特色材質的筷子,既適合送人,也適合自用。
5. 崩豆張與麻花:雖非一家,但兩者味道相近,適合旅途食用,送人也不錯,但注意適量。
6. 楊柳青年畫:胖娃娃抱金鯉魚的楊柳青年畫,仍有人喜愛掛在家中,可作為考慮的禮物。
7. 老美華服飾:包括老年人衣服和布鞋,雖然價格稍高,但適合送給老年人。
8. 文房四寶及字畫:天津提供種類齊全的文房四寶和各種書畫用具,適合送給愛好書法和繪畫的朋友。
9. 民間玩具等:抖空竹、陀螺、蟈蟈籠子、鳥籠、魚具、寵物用具等,都是天津豐富民間文化的體現,適合喜愛這些物品的人士。
以上內容多可在古文化街和鼓樓找到。
Ⅲ 天津臘月二十三小年吃什麼
天津臘月二十三小年吃四喜丸子、餃子、花饃、紫蟹、灶糖、魚肉、湯圓、竹筍等。
天津民間有句俗語:「過了臘八就是年。」天津人臘月里的活動多半屬於准備過年的各種活動和風俗。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為臘八兒,有喝臘八兒粥的*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兒醋。臘八兒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
天津衛有「聘不盡的閨女,辦不完的年貨」的諺語,年貨市場到臘橋此月十五全擺出來了,俗稱「上全街」。天津衛的升亮年貨市場集中在娘娘宮南北,年貨主要是節日生活吃用之物。還要給家裡的老人、孩子買東西。天津有句俗話:「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人要頂氈帽。」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升天的日子,民間謂之「小年」。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裡12點祭灶王爺。
臘月二十三風俗
1、祭灶。
祭灶,是一項古老的習俗。在古時候,我國多數地方家家戶戶的吵消寬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其為「灶君司命」。灶神的職責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
2、掃塵土。
小年這一天,還是掃塵的日子。過小年意味著離過春節不遠了,小年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徹底打掃室內衛生,俗稱為掃塵。
3、吃灶糖。
小年這一天,還有吃灶糖的習俗。灶糖起初為祭灶、辭灶時的供品,主要原料是麥芽糖,還有一種是江米磨粉加飴糖所制。因灶糖多做成圓形,似瓜,中空,所以也稱「糖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