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天後宮的景點簡介
天後宮是天津市現存的著名道教宮觀,主要是為了祭祀道教女神天後。它位於該市南開區古文化街中段,原名天妃宮、小直沽天妃宮、西廟、娘娘宮。天後宮坐西朝東,面臨海河,最初創建於元朝(1206-1368年)時期的1326年,後來的朝代又多次重修。從東向西,主要建築包括戲樓、幡桿、山門、牌坊、前殿、大殿、藏經閣、啟聖祠以及鍾鼓樓、配殿和張仙閣等。主體建築是大殿,建造在高大的台基之上,中間面闊3間,進深3間,7檁單檐廡殿頂,前接卷棚頂抱廈,後連懸山頂鳳尾殿,是典型的明代中晚期木結構建築風格。該建築群是中國三大天後宮之一,也是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後宮之一。天後宮的主要功能是企求航海安全,是歷代海祭中心,也是古代船工海員娛樂聚會的場所,除了舉行隆重祭祀海神天後的儀式外,還經常有各種中國特色的酬神演出。據說在每年農歷3月23日為天後媽祖的誕辰,這里經常舉辦民間花會,吸引了很多遊人。 早在1954年,天後宮就被天津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政府又重新修復天後宮,把它作為民俗博物館對外開放。
⑵ 天津的年文化民俗
春節說是從大年三十開始,其實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准備了,二十三過小年,有個順口溜具體是什麼忘了 只記得臘月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貼倒有 大概就是說的從23開始准備過年的 過年春節守歲 出一鄰居拜年 初二回娘家 初五剁小人,天津都有臘月二十九貼吊錢兒的習慣 對聯 福字 家裡還要貼年畫 三十晚上包餃子 十二點時放炮迎新年 臘月有一天祭灶要吃糖瓜 意味粘灶王嘴。太多了 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⑶ 天津天後宮 可否自己帶過來香去上香
可以!不用挺裡面的人瞎忽悠!上香就是為了表自己的誠心!跟在哪買香沒關系!
⑷ 天津有什麼禁忌
我是天津人,天津人很熱情的,沒什麼特別的禁忌,更沒有什麼因為風俗不能去的地方。我的同學很多都是外地人,在這里待的也很習慣。要是女孩子的話,天津人不管多大多小都會叫「姐姐」,我同學剛來的時候都覺得很有意思,這是親切的稱呼,不是叫老哦,我還被存車處的老太太叫過姐姐~土生土長的天津人稱呼成年男子叫「二爺」,這是有說法的,都叫「二爺」,不能叫「大爺」哦,這也是前兩天看天津故事才看到的~不過現在年輕人都不用了。過年的時候天津的習俗很多,很有意思,不過年輕人都不太在意了,太多了記不住。上歲數的人比較在意。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沒什麼所謂的禁忌,所謂不知者不怪嘛~要來天津一定要去古物文化街轉轉,很多天津獨有的手藝都在那裡,天後宮也在那裡,對於廟宇之類的禁忌應該哪裡都差不多吧。
大胡同是天津的一個商品批發市場,很大,人很多,但是不管在哪個地方這種地方都是魚龍混雜,東西很便宜,但是要去的話一定要看好包,我認識的很多外地同學都被硬搶或者偷過,人多的地方總是要小心,特別是不熟悉情況的外地人。
天津人熱情好客,可能有的時候不能適應,但都是好心的~歡迎來天津~
⑸ 天津天後宮
天後宮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由於當時海運漕糧,漕船海難不斷發生,而天津是海運漕糧的終點,是轉入內河裝卸漕糧的碼頭,所以,元泰定三年(1326年),皇帝下令建天後宮(當時叫天妃宮),於天津海河三岔河口碼頭附近,供人們奉祀海神天後。水工、船夫、官員在出海或漕糧到達時,都向天後祈福求安。居家百姓沒錢的也來求財,沒兒的求子,有病的祈免病災。這是古人無法克服海洋、江河險難而求助神靈的消極表現,也反映了苦難民眾的古樸文化心態。一個天後便凝聚和撫慰著眾人心。
⑹ 天後宮內的求子風俗是怎樣的
在天後宮正殿的神龕里,天後聖母慈眉善目,儀態端祥,鳳冠霞帔。她的左右立著四綵衣侍女,其中兩個侍女手執長柄扇遮護天後,另外兩個侍女一個捧寶瓶,一個捧印綬。
在神像前的供桌上,則擺滿了香客們供奉的貢品。在天後的祭祀崇拜中,船戶們在出海之前往往將船做成模型奉送給天後,希望媽祖保佑他們出海平安。
在神像的上方懸掛著三塊匾額,中間一塊寫著「垂佑瀛堧」,意思是希望媽祖能賜福沿海。兩旁分別寫著「盛德在水」和「萬里波平」,意思都是歌頌媽祖的聖德。
在正殿的牆壁上還有一塊引人注目的匾額,上面寫著「四海同光」。這是台灣北港朝天宮贈給天津天後宮留念的匾額。
除此以外,老天津人還有在天後宮求子的習俗,過去夫婦婚後無子,會到天後宮祭拜後用紅線拴一個泥娃娃回家供奉,稱為「娃娃大哥」,就是長子,日後即使生下長子也要排行老二。
並且「娃娃大哥」每年還要拿去「洗澡」,寓意每年長大一點,這也是老天津的民間信仰之一。
以「拴娃娃」作為求子習俗,歷史上早就已經出現了。是以女媧「摶黃土造人」為基礎,又經過民間的一步步演變,所以形成了拴娃娃這個求子習俗。
天津的拴娃娃雖然受多元文化影響,歷史上也供奉諸如觀音、碧霞元君、王母娘娘等孕育之神,但更多的婦女則以天後娘娘作為司孕育的主神供奉。清周楚良的《津門竹枝詞》說:
因此在天後宮,不但子孫娘娘和送生娘娘成為了天後娘娘麾下協助天後娘娘的配祀神靈了,而且主殿所設觀音神龕或是「觀音堂」,也都以陪祀的地位存在的。由此可見天後娘娘在婦女們的心目中已代表了其餘諸神,其地位之崇高,可想而知。
每逢初一和十五的開廟之際,那些婚後未育的婦女們,便會蜂擁而至,向天後娘娘焚香膜拜後,用紅線拴走子孫娘娘像前的一個小泥娃娃,口中念念有詞:「好孩子,跟媽媽回家。」
有的婦女在拴一個泥娃娃之後,仍嫌不足,趁著道士不注意,偷偷又拿走一個,揣進懷里。這正應了天津的另一個習俗偷娃娃。
但是無論是拴娃娃也罷,偷娃娃也罷,那些婦女一旦生育,便認為是天後娘娘賜予的,在嬰兒百日之內,到天後宮還願。還願的時候除焚香禮拜外,還要送回99個小泥娃娃,放在子孫娘娘像前,供其他婦女再去拴或偷。
婦女「拴娃娃」之後,仍未生育,怎麼辦呢?聰明的天津人又興起了一個新的行當,就是「洗娃娃」。婦女從天後宮拴來娃娃,仍未生育,但這泥娃娃也是天後娘娘賜予的,進了家門就如親生一般,稱為娃娃大哥。
「孩子」要年年長大,因此每年要把娃娃大哥送到娃娃鋪去「洗」一次,也就是再換個大一點的。在清末,天津娃娃鋪幾乎都集中在天後宮以南的襪子胡同一帶,有四家最著名的塑像店,即墨稼齋馬家、鳳鳴齋張家、純古齋周家和筆耕齋劉家。
幾家店鋪所塑娃娃均呈坐姿,胳臂屈伸,兩掌朝上,但面部的塑畫卻見功夫。一般面部塑造都採用面模翻制工藝,點活眉眼,再施以彩畫。
娃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席地而坐呈坐姿的,從五寸開始,最大為一尺二寸。久婚未育的婦女,從天後宮拴來娃娃後,每年送來「洗」一次,娃娃變大一寸,如果日後有所生養,「娃娃大哥」的輩分也不得僭越。
在天津還有「娃娃大哥坐炕頭,老大吃喝不用愁」的說法,表明了娃娃大哥的獨特身份。第二類的坐像,因為變了輩分,由「娃娃大哥」而改稱「娃娃大爺」、「娃娃太爺」、「娃娃大太爺」等。
端坐在太師椅上,身穿藍色大袍,黑色馬褂,黑鞋白襪,頭戴紅疙瘩黑帽兒。先是黑胡,隨年齡和輩分變大,而改白鬍。
天後宮的「拴娃娃」和「洗娃娃」,舊時直接關系著生活在最底層的婦女命運,尤其為久婚未育的婦女帶來希望和勇氣。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為穩定婚姻、家庭起到一些積極作用。天津的「洗娃娃」因其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藝術風格,故又被冠以「天津娃娃」之美稱,在媽祖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
⑺ 天津天後宮進去應該怎麼拜
在眾多的神仙之中,只有王三奶奶是何路神仙,以前是從沒有聽說過的。經過導游一番解釋才知道,原來王三奶奶是清代嘉慶年間的京東香河縣人,她不但醫術高明,並且經常是無償地為百姓醫病,因此在這位老奶奶去世之後,為了紀念王三奶奶懸壺濟世、解救百姓的恩情,便被百姓們在娘娘廟里供奉成神明。而且如今每年在王三奶奶的忌日之時,王三奶奶的後人仍會從天津趕來這里為老人上香掃墓。
⑻ 天津天後宮的定義是什麼
天津天後宮,又名天妃宮,俗稱「娘娘宮」。它位於天津古城東門外,始建於元代,是天津最古老的一處古建築群,也是我國年代最早的媽祖廟之一。
天津天後宮原本是海員祭祀海神天後舉辦酬神演出和聚會的場所。後來隨著時代發展,它成為了天津民俗文化的發祥地和天津發展的歷史見證。
「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衛」,這是對天津天後宮歷史地位通俗而生動地概括。
⑼ 天津民俗民風(關於年) 不要小吃一類的
天津衛有句俗話:「過了臘八就是年。」人們一過臘八就不再忙別的事,以極大的熱情把精力和財力投入到忙年的活動中。各家各戶務求把吃的、穿的、用的一並准備齊全。
其實,天津衛老少爺們過年的時候,不但能夠飽了口福,還可以借這個年勁,大飽眼福,各式的廟會、花會、法鼓、大戲,各樣的游戲、雜耍把春節的這幾天排得滿滿的———「娛樂」就是天津人春節的主題。
天後宮廟會敲響新春第一鑼
從前,天津民間信奉多神,如財神、灶王、菩薩、玉皇等,但由於天津地處海邊,民眾一面強調航海技術一面祈求神靈保佑,所以在民間威望最高、崇拜最甚的要屬「天後娘娘」———在南方稱「媽祖」。同時天津又是航運樞紐,外來商人諸多,航運活動頻繁,所以「天後宮」的香火也非常旺盛,並多有祭祀的花會活動。到了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巡視天津,視察了天後宮,並非常欣賞花會的表演,皇帝欽賜會旗,從此天後宮的民間花會成為了「皇會」。法鼓、獅子、中幡和花鼓等各種表演走街串巷,鑼鼓聲不絕,喝彩聲不斷。據《天津皇會考記》記載,「通宵如是,直至夜闌不散。燭滅香消,未覺東方之既已白。」後來,除了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辰大慶之外,農歷臘月十五至正月初一還要舉辦盛大的廟會,慢慢地,天後宮廟會變成了春節最為重要的一個喜慶節目。
天津民俗博物館副館長尚潔說:「為什麼在臘月這冰天雪地的寒冷季節舉辦規模宏大的娘娘廟會呢?說起來它與天津人傳統的年節習俗有著很大的關系,天津人十分重視過年過節,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大城市中極負盛名,這與天津的歷史地理環境、五方雜處的人群結構、多數人長期從事漂泊無定的海運和漕運職業有關。每到年節,人們企盼著能夠與家人平安團聚,共享天倫之樂,共祝來年好運。這種買價與心理的濃烈程度是其他城市的百姓無法相比的。天後宮臘月廟會就是在這樣一個熱鬧的氣氛中應運而生的。從臘月十五開始,各種年貨商販聚集到天後宮內,形成一個聲勢浩大的年貨交易市場。宮南宮北一帶年節需要的雜貨和廟內前院的兒童玩具,吸引了大量的遊人,而這種形勢至今未改。」
她還告訴記者,早年間,天後宮內就有許多由配殿改成的商業店鋪,賣剪紙窗花、吊錢兒、金貨以及花鳥魚蟲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在大家去選購年貨的時候,看著那琳琅滿目的年貨,「逛逛也是享受啊!」
大鼓伴雜耍老少爺們樂一把
舊時的天津,人稱唱大鼓的生意人為「吃江湖飯的」。據傳,大鼓這種演唱形式的起源至少有幾千年的歷史,堯舜時代朝堂里就設置諫鼓,雖是以下諫上,也有一種教化的意義。古代,周莊王為了「正風化俗」,曾「擊鼓化民」,所以後世唱大鼓的就尊周莊王為祖師了。過年的時候,唱大鼓的不會在年貨市場附近支棚設帳,三面擺上長板凳,一面平地設桌支鼓,當做演員演唱的舞台,謂之「拉場兒」。所謂的鼓曲都是成本大套的書,什麼《呼延慶打擂》、《前後七國》、《楊家將》、《跨海征東》、《薛剛反唐》等等。
這一個年,幾家大鼓棚子唱不同的曲目,老百姓在一飽耳福的同時,還能一飽眼福。因為過年的時候只要一有唱鼓曲,就必然會有「雜耍」,這種形式與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以吸引不同愛好的觀眾,將相聲、雙簧、戲法(魔術)、雜技(如抖空竹、耍壇子、踢氈子等)一起演出,稱為「十樣雜耍」,意為將吹、打、拉、彈、說、學、逗、唱、變、練十門技藝集於一堂,讓大家在年裡好好樂一把。
空竹嗡嗡響花樣抖出大年味
提起抖空竹,每個孩子、甚至大人都會興致勃勃的,因為空竹隨著棉線及兩根細棍子發出「嗡嗡」的聲音,伴隨著左右揮甩、上下起伏,由簡單的拉響,到繁復優美的花招,抖空竹的技巧是相當多的。由於它兩頭大,中間細,天津人叫它「風葫蘆」。
在老天津過年的廟會上,都會有人表演。表演者用兩根短竹竿繫上白線繩,在空竹中間的圓軸上繞一圈,兩手持竹竿抖動時,使軸頭上的圓盤旋轉起來,圓盤上有竹片隔開的小孔,旋轉時有風進入孔中,因而發出「嗡嗡」的響聲。抖得快,圓盤轉得也就快,發出的聲音也就越洪亮。抖空竹時,常常是幾個人聚在一起抖,比賽誰的空竹抖得響亮,誰抖得花樣多,最簡單的花樣是「揚高」,就是把空竹抖響亮,拋向空中,帶著「嗡嗡」響聲,再用竹竿接住,繼續抖。抖空竹的花樣還有「猴子爬桿」,即讓空竹順著手中的竹竿往上旋轉。復雜的花樣還有「攀十字」、「張飛騙馬」等。春節的廟會、年貨市場幾乎都可以聽到「嗡嗡」的聲音,現在的孩子大概從來都沒有見過這樣簡單的玩具,在兩根小棒拴著的一根小繩上,一隻竹子做的小玩意兒隨著繩子的抖動上下翻飛,發出「嗡嗡」的聲響。如今,年過六旬的老人都能清楚地記得,幾只嗡嗡作響的空竹,「嗖嗖」地從人群中飛向天空,隨後,急速落下,然後各自被穩穩地用繩子接住,又重新抖了起來。小小的空竹就像流星一樣不斷從人們的眼前劃過,令人眼花繚亂。一會兒從背後飛上來,一會兒又從腿下鑽過去,一會兒又在他們的手指間來回跳躍,他們舞出的「流星趕月」、「猴子爬桿」、「螞蟻上樹」等花式令人叫絕。
男女老少齊上陣秧歌扭起來
還有一種與高蹺並列為節日不可缺少的娛樂活動節日民間社火活動中的一種歌舞藝術,天津方言稱為「地秧歌」。67歲的孫鳳英老人說:「我是鐵桿秧歌迷,一聽見嗩吶和鼓點聲,手腳就癢癢。當你隨著鼓點扭動的時候,連腳趾頭都吃著勁。今年春節,我參加了寧河的秧歌隊,好好地扭了一回新春大秧歌。扭秧歌的門道其實多著呢,一招一式,一行一動,都有許多講究,把喜氣洋洋的感覺帶給看秧歌的每一個人,把新春的氣氛帶給每一個人。」「舊時秧歌都是男的鬧,那時候的大年裡,男人們裝扮上身,吆喝著,歡笑著,在家裡的大姑娘,小媳婦,隔著門縫往外看,一起跟著歡笑。女子跳秧歌是現在才有的。」
孫鳳英還告訴記者,在京津一帶,地秧歌有兩種區別:一是踩蹺與否,踩蹺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與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種形式中,只有不踩蹺、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的人,僅配以服裝綵綢,隨鑼鼓伴奏碎步舞扭。至於「跑旱船」、「跑驢」等藝術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會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蹺會後,作為大劇目間的一種緩沖表演項目或短節目後的補充項目。熱烈火爆之後,詼諧曼舞,使觀眾情緒為之一舒。
嗩吶伴奏鐺子響跨鼓敲起來
據尚潔介紹,相傳天津最早的一個法鼓團體是「大覺庵金音法鼓會」。法鼓會樂器以鼓為主,放在中央,鈸、鐃、鉻子、鐺子都在鼓後。法鼓曲牌約十幾套,常用的有《老西河》、《搖通鼓》等。著名的法鼓會還有龍亭的井音法鼓、芥園的花音法鼓、侯家的永音法鼓等。而中幡會是跨鼓和中幡兩種藝術形式結合表演的會,由廚行同業所辦,會名「鄉祠前遠音跨鼓中幡會」,跨鼓隊是大鼓八面,用黃繩系於頸間,鼓手人穿黃馬褂;鐺子八面,擊者每人穿黃坎肩;另有雙髻文童12人,各著鮮衣,手托花籃;武童亦12人,手持對鈸。演奏時,跨鼓聲輕重緩急不同,鐺子打點。文童輕歌,嗩吶伴奏。武童則擊耍對鈸和人體擺字,常擺的吉祥詞為「江山太平」、「天下太平」等,變換極迅速。中幡隊最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長竹竿掛長幡,幡寬五尺,青緞面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長竹竿掛長幡,幡寬五尺,青緞面,紅布里。幡頂斜插旗子兩面、燈籠兩個、傘蓋三把,並系綴銅鈴若干,每架各有長幌繩兩條(較北京中幡少一至二條)。每架總重超過百斤,行會中或托手中,臂上或杠肩頭。表演時則頂上額或伸臂托塔,表演者做各種驚險動作,但幡竿不能離身,不能倒地。逛廟會的人們會大聲地給表演者叫好,表演者得到認可後,會更加賣力地表演。
跳高劈叉翻筋斗高蹺踩起來
每當過年,還有一種娛樂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踩高蹺」。高蹺的表演者雙足縛於1~3尺高木棍製成的「蹺腿」上,邊行走邊表演。清代中葉高蹺盛行時,高蹺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蹺有文、武之分:文蹺以走唱為主,簡單的舞扭動作;武蹺則表演諸如倒立、翻筋斗、疊羅漢、跳高桌劈叉等驚險動作。
天津高蹺多屬武蹺,其舞扭動作,如倒立翻滾、前奔下傾等均有固定模式,造型美觀,氣氛紅火。清代以來,天津城郊高蹺會最為普遍,多以戲曲名目相標榜。表演時按戲目分項進行,演員在鑼、鼓、鐃、鈸擊打伴奏中舞蹈翻跌。在高蹺鏗鏘有力的鑼鼓點中,年味越來越濃,喜氣洋洋的春節也越過越有意思!
「媽媽例兒」,也寫做「媽媽論兒」,是京津地區一種民俗事象。《北京方言辭典》釋義為:「日常生活中的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論。」《北京話詞語》里說它跟「老媽媽例兒」一個意思。
例兒,當然是當慣例、體例、規則講,是應該仿效或依據的。媽媽,指長者,從前大都是家庭婦女。換句不大好聽的話說,媽媽例兒就是家裡老娘兒們的講究。加上老字,則是突出「例兒」的老生長談性質。
它是否都是「迷信禁忌和迷信言論」?我看不一定。由於媽媽例兒來自底層人民,是傳承民俗,情況就復雜了,至少有三種情況:一、以迷信的形態出現,包含迷信的內容;二、以迷信的形態包含合理的內容;三、以合理的形態包含合理的內容。後二者在民俗學上叫「俗信」
這說需要用辯證方法,去看媽媽例兒。
一、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這是帶判斷性的媽媽例兒。有這一回事兒嗎?沒有。有人把它與清兵入關聯系起來,只是小說家言。如果確是「真理判斷」,即沒有舅舅的人,在正月剃了頭(理發)怎麼辦?有舅舅的死舅舅,沒舅舅的管不了,那還是真理性判斷嗎?但是,它是用迷信的形式,引導合理行為。正月,人人過春節,它督促人們在春節前做好個人衛生;不搞這種個人衛生,就危及親屬,多厲害!再說,舊社會剃頭匠(理發師傅)大都是寶坻縣人,舊年年底夜以繼日地幹活,等除夕加班到正月初一天亮,立刻回家鄉過年,你想剃頭(理發),哪兒找師傅去!
二、窗戶門對窗戶門,不打官司就死人
建築新房,或在院子里翻蓋新房,最忌諱門或窗對著鄰居的門或窗戶,所以有了「門對門,凈死人」一類媽媽例兒。
這種話,看起來是一種民俗禁忌,而且是荒謬的迷信禁忌,但是,卻不能這么簡單地做出結論。因為這是以迷信形態表明一種建築規程。
門窗對門窗不便於居住生活。誰家都有隱私,至少都有不願意別人看見的起居生活,都有不願公開的行為。夏日炎炎,在個人居室內難免袒露上體,或者洗浴,能時時刻刻緊閉門窗嗎?顯然不能。還有例如某地有兩家門對門的住戶。甲走出自己的屋門時,總是無所謂地前行右拐。但對門的乙住戶換房搬走了,住進新住的丙。沒有幾天,丙住戶的男人站在門前罵街,「狗眼沖人家屋裡看什麼」,「不是東西」等等。甲住戶發現丙住戶「罵海街」也不依不饒,說:「也不尿一泡尿照照,你那模樣的女人躺在地下也沒人要。」「海街」罵了幾次,甲與丙接上了火,大打出手,歸了派出所。如果當初蓋房的時候,遵守了媽媽例兒這種多年經驗總結,把門與窗相互錯開,就不會發生這種糾紛。可見這條看來十分迷信的媽媽例兒,道出了某些生活的真理。
舊時元宵節天津例兒多
為外甥祈福———舅舅送燈
正月十五,當舅舅的人可千萬別忘了一件事,一定要給外甥送燈。舊時天津民間有舅舅給外甥送燈的習俗。
「講究送『鴨子』形的燈,取其諧音『押子』之意,為外甥祈福。也有預祝外甥長命百歲之意。」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燈的種類日趨繁多,金魚燈、蒺藜燈等取富裕有餘和吉利的寓意。
結伴賞燈散逛———走百病
正月十六,天津還有一個習俗,這一天是走百病的日子,勞累一年從未離開婆家的婦女們,紛紛走出家門,或回娘家與父母團聚,或到廟里進香,或到繁華鬧市逛一遭,消閑一番。但是,必須當日返回,不許隔夜。
婦女不僅要回娘家,而且多結伴出遊,一邊賞燈散逛,一邊以行「走」除百病,民間認為在「走百病」時,必須越過3條河流,跨過3座橋,而且還要「摸釘」,方能求吉除疾。「摸釘」就是用手觸摸橋樑上的鐵釘或是廟門上的門釘。因「釘」與「丁」諧音,而「丁」又象徵男子,所以婦女特別是未有身孕的婦女則必須誠心「摸釘」,以求子嗣,使家業興旺,有傳宗接代之人。好在天津河流多,橋梁多,廟宇多,不然走一天下來,女子們的小腳哪裡受得了。
金銀財寶馱回家———蒸老鼠
居民人家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忙活起來,和面蒸制「刺蝟、老鼠」。刺蝟的周身剪出細三角尖兒,以高粱米做眼。老鼠則剪出四足和長尾,用黑豆做眼。刺蝟、老鼠的脊背上和木銑頭上堆著面做的元寶,兩種為一對,分別擺放窗檯角、門墩、廚房的灶台角處,頭朝外。轉天下午,把各處擺放的刺蝟、老鼠頭由向外轉向屋內,以示把財寶馱回家中。至於神像前、祖先牌位前和灶王神像前所供的刺蝟、老鼠則不轉動。
十五晚間天黑後,撤下供品及各種擺放的刺蝟、老鼠,由家中男性家長主持上香,供煮熟的元宵,全家男女老小叩拜盡禮,燃燭焚香焚黃錢、放鞭炮。香盡撤下元宵回鍋煮熱由全家分吃,謂「吃供尖」。吃供尖後正式吃晚飯,平時分家單過或者外出工作的,都要湊齊集中在家長的住處吃。因為正月十五是第一個月圓的日子,月圓家圓,象徵著家庭和睦、美滿幸福。
圓圓滿滿吃元宵
過元宵佳節,自然不能不提吃元宵。有糯米(津地叫「江米」)面和高粱面(津地叫「黍米面」)兩種。糕點店出售的是糯米面的。元宵餡品種多樣,故稱「什錦湯圓」,製作時用畚箕搖制,煮熟後松軟可口。一般家庭自製都是高粱面的,是包糖餡後用手製成,煮熟後略顯硬實。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再看元宵的品種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實心的,無餡,下在燒開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棗、桂花、桂圓等物。南宋時開始有了中間包糖的「乳糖圓子」,大概是較早的有餡元宵。其後,元宵餡又有甜、咸之分。甜餡一般用白糖、紅糖、桂花、果仁、芝麻等製作;咸餡多為葷餡,單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
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豐富了,人們把中西結合在元宵上發揮得淋漓盡致,連巧克力和冰淇淋都能當元宵餡了,還有什麼不能煮來吃的呢?
⑽ 天津娘娘廟求什麼
你說的娘娘廟應該是古文化街裡面的那個吧,也叫做天津天後宮。
天後宮正店供奉海神媽祖,配殿神仙眾多,有掌管興雲布雨的四海龍王,也有祛病保平安的王三奶奶,還有道教神仙泰山娘娘碧霞元君、河伯、魁星和掌管江河湖海的各路神仙,還有財神、關公和六十甲子太歲神和觀音菩薩。
所以什麼都能求。
舊年間求水陸交通平安的拜媽祖還有想要小孩的也找媽祖娘娘;求功名利祿也可以找財神關公,求金榜題名可以拜魁星;本命年求平安健康可以拜太歲;當然如果分不好類也可以找有求必應的觀音菩薩……
總之是天津香火很旺的道佛合一的寺廟,只要心誠,求什麼都可以
希望您的願望能實現,要記得還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