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天津叫天津衛
天津早期作為重要的南方糧食、綢緞北運的碼頭。宋金時候命名為「海津鎮」,因為漕運和海運等原因,天津有個地名叫做軍糧城。一直沿用到現在。足以證明當時的海津鎮是怎樣的龐大和重要。
天津從海津鎮更名為天津衛的時候,更是帶著一段朝代的動盪,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後,分別給幾個兒子封王,鎮守大明各方土地。而當時的天津就在明太祖四子朱棣的封地范圍內。朱棣的封地內可以說是物產豐富,天時地利。這樣的發展,朱棣的實力和財富都不斷的增長。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死太子夭折,最終朱元璋的長孫朱允炆(建文帝)繼位。建文帝平庸無能,加上朱棣的實力不斷的壯大。於1400年於直沽發兵爭奪帝位。1402年朱棣登基,稱明成祖。
年號「永樂」。為了紀念發兵的「興龍之地」。將直沽改名「天津」,「天」就是天子,「津」古意口岸,河口。意思就是天津之渡。作為軍事部門,分為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而「天津衛」這一稱號也從此而來。
(1)天津為什麼叫天津衛擴展閱讀:
或許是「天津」這個名字帶來了好運,自此以後至二戰,天津在5個多世紀的時光里都如沉浸在蜜糖中。
據《天津衛志》記載,明朝中葉自城西北沿河一帶已經成為天津的「CBD」,糧店遍布,交易規模動輒上百萬石。這里誕生了天津最早的一批「百萬富翁」,著名的津門「八大家」中,半數靠販糧起家,半數靠鹽業發財。
南方來的纖夫、船工和搬運工多數不習慣北方的寒冷天氣,但又買不起新衣,只好買些舊衣服穿。於是出現了專賣舊衣的店鋪和攤點,議價出售,後來,很多客商到天津批購舊衣,再運回南方銷售。遂有了「估衣街」——一條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服裝商業街,這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
康熙年間,海禁取消,天津的「運河經濟」重新回到了「河海並重」的局面,江南產糧區的漕糧、沿海的蘆鹽、江南的絲織品沿河海兩線源源不斷地運往天津周轉集散。從事匯兌業務的錢庄應運而生,天津的錢庄、票號聲名遠播。天津成為了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清末,歐洲列強的堅船利炮的大舉入侵打開了天津的門戶,租界地出現了,東方人、西方人移居到這里,開始克隆他們的生活環境。
20世紀初,流行著一首童謠:「你吃過洋白面嗎?你坐過四輪電嗎?你喝過自來水嗎?你打過特律封嗎?」
這里的人最先吃上了洋白面,天津麵粉廠,第一次告訴中國人製作麵粉未必一定要用石磨。四輪電(電車)的出現,又使勞苦平民有了乘車的權利。
雖然修築起電車的比利時,每年將他們於天津運營電車的收益,作了他們全國的教育經費。那時的天津人打的電話就是愛立信的,坐的電梯就是OTIS的,用的香皂就是聯合利華的,吃的西餐就是起士林的,坐的叮當作響的電車就是賓士的。
津門名流們生活「十分有趣,迷人」,而且昂貴。從紫禁城搬來的末代皇帝溥儀輕易不敢帶妻妾出門,因為她們會攀比著買北京沒有的貴重東西,讓人心痛。
20世紀上半葉,天津是上海之外中國最繁華的大都市,是近代中國的一個沸騰的中心。從工業到近現代傳媒,從大學教育到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天津都走在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前列。
⑵ 為什麼天津原來叫天津衛,衛是什麼意思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天津本來就是個小土城,說俗了就是個小鎮。
從永樂年間開始築城,挖渠開河,運糧建寨,設官建制,發展魚鹽業生產等活動。由於金、元兩朝,建都北京,就是為了拱衛京城。
到清朝時天津發展為洲,並設立天津縣。
但天津衛一直在民間沿用至今。
⑶ 天津衛是什麼意思,和天津有什麼區別
天津衛:「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
區別:
天津是一個城市;而天津衛是一個軍事部門。
天津天津衛發展歷程: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設衛築城600年的紀念日。天津設衛建城600 年,決不是說天津只有600年的發展史。從秦漢到宋元,歷代在天津地區挖渠開河,運糧建寨,設官建制,發展魚鹽業生產等活動。由於金、元兩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顯重要。但是天津作為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都市卻是從明朝開始的。
1402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朱棣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稱,海河、南運河、北運河等眾多河流均在天津交匯。海河全長73公里,它穿越天津市中心,東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紀以前,海河作為天然河流,就成為中國北方人民的水運通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津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津
⑷ 天津為什麼叫天津衛
原因:「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將他的兒子們分封為王,駐守在全國各地。其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於北平,就是現在的北京。朱元璋去世後,傳位給他的長孫朱允炆。朱棣為與朱允炆爭奪皇位,發動了中國歷史上的「靖難之役」。
1399年,燕王朱棣率軍南下,從天津三岔口渡河襲取滄州,於1402年攻入當時明朝首都南京,登上了天子寶座。朱棣登基後,對他爭奪天下時經過的三岔河口十分贊賞,認為是塊風水寶地,叫群臣獻名。最後,朱棣選中「天津」二字,意為「天子渡津之地」,天津由此得名。
不久,朱棣遷都北京,天津便成了京城的門戶,軍事地位日益重要。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在天津設衛,「衛」是明朝的一種軍事建制,天津共設三衛,駐軍1.6萬多人。於是,人們又把天津叫做天津衛。設衛就要築城,天津作為一個完整意義的城市歷史由此而開始。
(4)天津為什麼叫天津衛擴展閱讀:
天津簡稱津,別名津沽、津門等。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於後軍都督府。衛的建制雖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數量較多的民眾(屯田的軍士及軍屬)和政事(軍政及屯政)。
隨著人口增加,商業發展,事務繁多,詞訟糾紛發生,衛所已不能治理這個軍民混雜的商業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陸續因事設官、設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的港口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進入新世紀,天津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
⑸ 天津人為什麼把天津叫天津衛
因為天津是北京的衛戍城市,所以叫天津衛。天津是名,衛是原來天津城的城市功能,也是一種古代行政的稱呼。
⑹ 天津為什麼叫天津衛
「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衛」指的是衛所制度。
⑺ 天津衛是什麼意思
天津的別稱;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衛。「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
拼音jīn注音ㄐ一ㄣ
簡體部首氵部部外筆畫6畫總筆畫9畫
繁體部首水部五筆86IVFH五筆98IVGH倉頡ELQ
鄭碼VXBD四角35107結構左右電碼3160
區位2982統一碼6D25筆順丶丶一フ一一一一丨
基本字義
津jīn(ㄐ一ㄣ)
1、渡水的地方:津渡。關津。津要。問津。
2、口液,唾液:津液。津津有味。
3、汗:遍體生津。
4、滋潤,補:津潤。津貼。
5、中國天津市的簡稱。
⑻ 天津為啥叫天津衛
原因:「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
⑼ 天津衛名稱由來
「衛」是明朝的一種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於後軍都督府。每衛士兵足額5600人,天津三衛士兵定額16800人。
衛的建制雖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數量較多的民眾(屯田的軍士及軍屬)和政事(軍政及屯政)。隨著人口增加,商業發展,事務繁多,詞訟糾紛發生,衛所已不能治理這個軍民混雜的商業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陸續因事設官、設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並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
(9)天津為什麼叫天津衛擴展閱讀:
(一)天津的其他別稱:津門、津沽、沽上。
1、津沽
因天津有七十二沽(包括塘沽、大沽、大直沽、西沽、丁字沽、鹹水沽、葛沽等),所以天津被稱為津沽大地。
(二)天津的著名景點:
天津市區依河而建,1989年評選出的「津門十景」分別是「天塔旋雲」、「薊北雄關」、「三盤暮雨」、「古剎晨鍾」、「海門古塞」、「沽水流霞」、「故里尋蹤」、「雙城醉月」、「龍潭浮翠」、「中環彩練」,這些景觀既有名勝古跡及舊景新顏,是新時代天津旅遊景觀的代表。
⑽ 為什麼叫天津衛
歷史中,燕王朱棣與其侄子建文帝爭奪皇權時,就是從直沽出發的,大獲勝利稱帝後,賜名這里為天津。其中,「天」是天子的意思,「津」是渡口的意思,意為「天子渡河之地」。天津得到賜名後,又因為地處要塞,於同年又在這里設置了軍事部門——「衛」。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直到清朝,為了加強對天津管理,順治帝將天津左衛、天津右衛並於天津衛,三衛合一。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早在百年之前,歷史就賦予了天津非凡的定義。天津地處北京東面,是渤海港直達京城的必經之路,天津衛,所謂衛者,當以軍衛視之。天津作為大城市也是由軍事要塞逐步發展而形成的。真心在幫你期待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