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大學吳宣恭什麼水平
擴展閱讀
麗水到杭州客車多久 2025-01-21 00:46:55
北京到西寧飛機多久 2025-01-21 00:44:03

廈門大學吳宣恭什麼水平

發布時間: 2022-06-17 08:48:55

㈠ 教育部何時一次任命3名廈門大學副校長

教育部於2018年8月14日一次任命3名廈門大學副校長。

教育部日前發布鄧朝暉等職務任免通知,7月12日研究決定,任命:鄧朝暉為廈門大學副校長,邱偉傑、江雲寶為廈門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免去鄔大光、詹心麗的廈門大學副校長職務。

鄧朝暉,女,1964年10月出生,1987年7月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本科畢業並參加工作,2000年獲武漢大學管理學碩士學位。

邱偉傑,1971年7月出生,1992年7月廈門大學法律系本科畢業,2002年7月廈門大學法律系民商法學在職研究生畢業並獲法學碩士學位。

江雲寶,1963年11月出生,1984年廈門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1987年廈門大學化學系研究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1990年獲廈門大學分析化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

(1)廈門大學吳宣恭什麼水平擴展閱讀:

廈門大學歷屆校長:

一、張玉麟教授:1952.07 -1954.12

二、陸維特教授:1955.01 -1969.01

三、於英川軍隊代表(副軍級):1972.07 -1973.01

四、曾鳴(福建省人大副主任):1973.02 -1984.08

五、未力工代理書記,福建省政協常委:1984.09 -1986.07

六:吳宣恭教授:1986.07 -1989.09

參考資料:鳳凰網-教育部一次任命3名廈門大學副校長

㈡ 吳宣恭教授獲獎感言

吳宣恭教授獲獎感言:

親愛的同志們,早上好!非常高興能在一百周年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日子,首舉義旗的聖彼得堡和莫斯科榮幸地被學會授予獎項。

而我能獲獎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走進當時被譽為中國「東南民主堡壘」的廈門大學,通過學習,不僅擴大了我的視野,還點燃了我對經濟理論的興趣。

科研成果

主編和共同主編政治經濟學教材5部,其中兩部為全國統編教材,多次主持、承擔並完成國家和省、部級有關經濟體制改革、所有制與產權理論的研究項目。

出版專著《社會主義所有制結構改革》、《產權理論比較》,發表論文一百多篇,其中多數刊登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學動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核心報刊上,提出許多有影響和有創意的觀點並為省市的建設發展提供咨詢意見。

㈢ 吳宣恭的介紹

吳宣恭,1930年生,1951年廈門大學畢業並留校任教,1960年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班畢業,1985年被評聘為教授。現任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㈣ 廈門大學的學校領導

校長姓名任職時間備注鄧萃英 1920.12 - 1921.05 教授 林文慶 1921.06 - 1937.07 教授 薩本棟 1937.07 - 1945.08 教授 汪德耀 1945.09 - 1949.10 教授 王亞南 1950.05 - 1969.11 教授 曾鳴 1978.04 - 1982.02 福建省人大副主任 田昭武 1982.02 - 1989.09 中科院院士 林祖賡 1990.07 - 1999.04 教授 陳傳鴻 1999.04 - 2003. 05 教授 朱崇實 2003.05- 教授 黨委書記姓名任職時間備注張玉麟 1952.07 -1954.12 教授 陸維特 1955.01 -1969.01 教授 於英川 1972.07 -1973.01 軍隊代表(副軍級) 曾鳴 1973.02 -1984.08 福建省人大副主任 未力工 1984.09 -1986.07 代理書記,福建省政協常委 吳宣恭 1986.07 -1989.09 教授 王洛林 1989.09 -1994.04 中共中央委員,教授 葉品樵 1994.04 -1996.06 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 陳傳鴻 1996.06 -1999.04 教授 王豪傑 1999.04 -2006.12 研究員,福建省政協常委 朱之文 2006.12 -2011.09 副研究員 楊振斌 2012.04-2014.11 研究員 張彥2014.11-教授

㈤ 四川大學廈門大學MBA如何

四川大學MBA:
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國際形勢下,低碳已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必將帶來人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科學技術等多方面的巨大變革;而保護環境,節能減排,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普通民眾的參與。2010年1月23日,四川大學MBA學子走出校園,來到素有「東方的阿爾卑斯」之稱的西嶺雪山滑雪場,在冰雪世界中,舉辦了一場名為「低碳生活,珍愛地球」四川大學MBA西嶺雪山氣候日的環保公益活動,向普通民眾宣傳和倡導「低碳生活」。
自哥本哈根會議後,面對西方某些國家對中國在保護環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上的指手畫腳,中國政府從大局出發承擔著兼顧發展和環保的雙重壓力,彰顯了大國的責任和世界公民義務。而中國的普通民眾在全球「減碳節能」的呼聲下,難道僅僅只是觀望政府的環保政策嗎?四川大學的四十名MBA(工商管理碩士)學子用自己的行為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低碳,我們在行動--讓世界聽到來自中國民間的「低碳聲音」。
「低碳生活,珍愛地球」四川大學MBA西嶺雪山氣候日活動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並且得到了成都西嶺雪山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海拔2400米的高山雪地中,川大MBA學子們用青春和熱情為美麗的西嶺雪山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這次民間的氣候日活動非常恰當地響應了中國政府的低碳政策,它讓更多的國內外朋友看到,聽到和了解到:不單中國政府,並且中國民間(企業、大學、青年)在保護氣候、低碳生活上所做出的貢獻和努力。這將有利於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民眾對低碳政策的支持和努力。
記者在活動現場看到,在寒風冷冽的冰雪世界中,川大MBA學子們熱情不減,在現場為遊客發放低碳生活宣傳單,並耐心地向民眾解答低碳方面的知識。精心准備的「低碳生活小貼士」更是讓普通民眾以一種直觀而又具體的方式實現了從了解低碳,支持低碳向如何低碳的跨越。川大MBA學子們還特意准備了一個長7米的簽名橫幅,過往遊客紛紛上前簽名,寫下了普通民眾「低碳生活,珍愛地球」的心聲。據這次公益活動的策劃組織者,川大MBA聯合會副主席鄭李輝同學介紹,這個7米長的簽名橫幅,將遞交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環境資源監督管理機構。通過這種方式,把來自中國民間的低碳聲音傳遞到世界,讓世界知道中國人民支持低碳的心聲和對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所做的努力與行動。

用行動詮釋「低碳生活」
活動在主持人充滿激情、幽默的話語中正式拉開帷幕,成都西嶺雪山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楊建勇和川大MBA中心主任曹麒麟博士以及低碳志願者代表分別發表講話,他們紛紛表示:保護環境,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不再只是政府的政策,企業的社會責任,而是與每個普通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低碳環保的概念已經逐漸深入民心。隨後志願者們還齊聲高唱邁克爾傑克遜的公益歌曲《Heal the World》(珍愛地球),唱出了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心聲。
作為宣傳低碳生活,節能減排公益活動的一部分,川大MBA學子還特意向西嶺雪山捐贈了氣候樹,作為二氧化碳的環境補償。他們表示:「在冬季付出努力,在春季種下希望,希望我們的低碳事業會象這些樹苗一樣茁壯成長」。
在整個西嶺雪山氣候日公益宣傳活動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能感受到組織者履行低碳環保的良苦用心: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本次活動的碳排放,他們沒有動用大型舞台音響設備,而是只用簡單的手持擴音喇叭和清唱;沒有搭建繁瑣豪華的活動舞台,而是同學們手持著低碳橫幅在雪地里舉行;為減少碳排放, MBA都主動取消了自駕,而是集體乘坐大巴;所有參與組織者自帶水壺,不使用一次性水杯......
作為國內首次知名高校MBA在戶外倡導宣傳「低碳生活」的大型公益類活動。這次活動不僅很好的向民眾普及了低碳生活,宣傳了節能環保的理念,讓世界聽到了來自中國民間的低碳聲音。同時,川大MBA學子們的努力也讓社會公眾了解了當代MBA的眼界和社會責任感,展示了川大MBA的風采。

廈門大學MBA:
經霜傲雪二十年 繼往開來譜新篇
——記中國MBA教育先行者廈門大學

經霜傲雪二十年,巍巍一柱立南天!

才俊遠來共磋切,名師雲集拓前沿!

五C並舉礪心智,中外交融育英賢!

於今桃李遍天下,開來繼往譜新篇!

余緒纓

(註:五C指廈門大學MBA教育中心多年來行之有效的以Competition、Confidence、Cooperation、Creation和Creditability貫穿始終的教育模式,這是MBA教育上的一大創舉。)

古希臘的神話中有一位孤獨的英雄叫普羅米修斯,由於為人類盜取火種,他被鎖在高加索山上,承受著永久的痛苦。而在中國,也有著一大批關心民族命運、關注國家經濟管理的人們,他們是一個社會群體,有著共同的命運、共同的責任。他們抱著同樣的渴望,懷著同樣的夢想,闖入管理思想的前沿陣地。廈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走過的二十年,正是這群人奮斗歷程的一個縮影……

中西合璧始創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春風拂面,與國外學校的「聯姻」讓在西方萌芽生長的MBA教育遠渡重洋,在中國落地生根。

提到與國外院校的「聯姻」,就不得不提到「CIDA」項目——1982年,加拿大國際開發署(CIDA)開始資助中國發展管理教育項目,即「中國加拿大管理教育交流項目(Canada-China Management Ecation Program ,簡稱CCMEP)」。CCMEP挑選優秀的中國學生到加拿大攻讀MBA學位,並為中國教師提供到加拿大各大商學院短期訪問學習的機會。教育部在全國挑選了8所重點大學參加該項目: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大、天津大學、西安交大、廈門大學、華中工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等。

基於領先全國的經濟理論及應用學科的研究,雄居東南的廈門大學抓住了難得的機會,成為第一批接觸MBA的學校之一,並在合作中與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和聖瑪麗大學(Saint Mary's University)結下了深厚的友誼。CCMEP項目期間(1983-1992),廈門大學先後派出20多位留學生到加拿大學習MBA,70多位中青年教師赴加拿大各大學管理學院進修。他們學成後陸續回到母校服務,並投身於中國MBA教育事業,涌現出了如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大學副校長吳世農教授,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黃世忠教授,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沈藝峰教授等一大批傑出的學者。他們為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的奠基乃至中國的MBA教育的創立和發展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要培養自己的MBA」,原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吳宣恭教授回憶說,「當時我是廈門大學CCMEP項目中方主任,看到CCMEP項目部分派出去的留學生,學成以後留在了國外,其他7所學校也面臨著國家優秀人才外流的現象,我們感到很痛心。我們思索得出,MBA教育必須立足於國內,有效使用各種資源,才能培養出自己的MBA。」

成立全國第一個MBA中心

1986年,全國第一個專門組織和開展MBA教育的機構——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中心成立。作為中國第一個MBA教育實體,雖然當時管理類學科並未從經濟類學科劃分出來,但它仍是廈大人在CCMEP項目第一階段探索的結果,是遠見,也是勇氣;是傳承,更是創新。

1987-1989年間,廈門大學工商管理中心成立以後,CCMEP項目進入第二階段,中加開始聯合招生,於是就有了一個特殊而又親切的名字「中加班」,廈門大學中加班共招收和培養了5屆約120名MBA研究生。與現在的MBA相比,那時的MBA有很多獨特之處:一群對中國非常友好的外國教授,一系列從國外購買的原版書籍,一整套最先進的教學設備如投影儀、電腦室,更有挑戰當時傳統教育的案例教學法,如外教鼓勵學生質疑老師,允許案例討論到最後沒有答案等等。

先行一步謀發展

1987年,《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命運備忘錄-38名工商管理碩士(MBA)的境遇剖析》,文章講述了38位留美MBA回國後面臨的困境,引起了人們對管理的關注與思考:是計劃經濟還是市場經濟,是果斷放棄還是繼續探索?廈大人選擇了一如既往地堅持,終於開拓了一片全新的工商管理教育天空。

出版全國第一套MBA教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教材就像教育中的「糧草」。早期廈門大學「中加班」用國外的原版教材,但學生反應雖然理論很新,但離中國實踐有一定差距,有點「隔靴撓癢」的味道。於是廈大就產生了編寫一套適合中國MBA教材並大量發行的想法。當時加方項目負責人Dipchand教授組織了一批留學回校的青年教師投入到中文教材的編寫活動中,1989年,國內第一套工商管理教科書正式出版。原廈門大學MBA中心主任孟林明老師想起當時的情形仍然很有感觸:在加拿大CCMEP項目經費的資助下,當時廈大的年輕教師充分利用其在國外留學期間掌握的第一手現代管理理論,結合本國管理實踐,編寫出當時國內一流的MBA系列教材,在國內引起了較大的反響,當時很多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採用了此教材。」

授予國內第一個MBA學位

靠著始終如一的毅力,靠著一諾千金的勇氣,廈大人終於在1990年迎來第一屆中加合辦MBA學生的畢業典禮。作為中國第一個MBA學位的授予儀式,連加拿大駐華使館文化教育參贊都來到廈大參加學生的畢業典禮。

我們得感謝所有推動中國第一個MBA學位誕生的人們,正因為他們的遠見卓識、堅忍不拔的精神和堅定不移的信心,才有了今天MBA教育欣欣向榮的景象。也正是吳世農教授說的那種動力——「我們看到了MBA學科的生命力!」

提出第一種「MBA精神」

1991年,從加拿大中-加合作培養博士項目畢業後回國擔任MBA中心主任的吳世農教授,基於對世界各國MBA的了解和對中國辦MBA的思考,在國內首次提出MBA教育的3C精神——Credit、Confidence & Cooperation,經過實踐中的修改與完善,現在發展成為「5C+1L」的MBA教育模式——Competition、Confidence、Cooperation、Creation 、 Creditability+Leadership。MBA精神的提出,是廈大人對探索MBA教育的又一次感悟和升華,是「MBA教育上的一大創舉」,(中國著名會計學家、廈大首屆MBA導師組組長余緒纓教授語)。

主持編寫第一本MBA教學大綱

1990年,我國正式批准在清華、復旦、人大、西安交大、廈門大學等9所院校試辦MBA,並於1991年開始正式招生。1993年,我國正式批准試辦MBA院校擴展到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17所院校。至此,我國MBA試點院校達26所,招生人數從最初的幾十人擴大到上千人,並逐漸在社會上產生了影響。MBA的春天已然到來。

但是,對於如何培養MBA,許多試點單位都不十分清楚。現任廈門大學副校長的吳世農教授回憶說:「在試點階段,很多廈大MBA學生畢業以後到其他大學從事MBA教育工作,比如上海某高校是我們的學生幫助設計MBA課程體系的,很多學校索要我們的MBA培養方案。不僅如此,1994年出版的第一本工商管理碩士教學大綱(因其封面為藍色,業內人士親切地稱之為『藍皮書』)也與廈大密切相關。」當時全國存在三種類型的大學辦MBA:工科類、財經類和綜合類大學,培養方案都不一樣,甚至有些工科學校認為MBA沒有必要上會計課。為了統一思想,復旦大學鄭紹濂教授建議編寫一本教學大綱。由於廈大MBA教育的先行一步且在國內產生了影響,MBA協作小組推選時任廈大MBA中心主任的吳世農教授主持大綱編寫,經過各試點高校的努力,最後統一了全國各高校MBA教學大綱,教學課程設置開始統一起來。

1994年10月,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指導委員會成立,第一屆委員會主任為袁寶華同志,副主任為趙均純、鄭紹濂、吳世農三位教授。在委員會的指導下,MBA教育從試點階段慢慢走向規范化。

積極推動第一屆全國MBA聯考

在試點階段,各個MBA試辦院校自主招生。經過六年的單獨招生,雖說成績卓著,但由於各個高校標准不一,產生了很多的問題。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經過審慎的調查研究,結合指導委員會專家的意見,在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多所試點學校實踐的基礎上,1995年7月,全國MBA試點院校院長聯席會議專門討論了研究小組提出的MBA入學考試改革方案。會議肯定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並將這一新的考試方案定名為「GRK」(「管理類學生入學綜合考試」的漢語拼音縮寫)。會議以投票方式通過了報請國家教委高校學生司。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在1997年MBA招生中採用GRK方案的建議。

邊緣力量促發展

2000年,全國MBA指導委員會宣布中國MBA教育結束試點階段,開始正式培養MBA。如今全國MBA培養院校增至98所,每年招生一萬多人。中國MBA教育從此踏上了快速發展的快車,中國企業也開始真正關注和逐漸了解MBA。

1994年到2002年間,又有中歐、北大國際、長江等「體制外」商學院的成立,並以高度市場化運作的手段與國有大學的商學院競爭。新的世紀,各大商學院各施法寶,開始了真正的品牌之爭。在這場品牌之爭中,廈門大學MBA並沒有很大的地緣優勢,要怎樣在名校林立的品牌之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呢?廈門大學MBA中心前後幾任領導和老師們不斷探索,結合廈大會計學科的傳統優勢和地處閩南創業氛圍濃厚的特點,努力將廈大MBA打造為「中國CFO的黃埔軍校」和「創業者的搖籃」。

中國CFO的黃埔軍校

廈門大學MBA對企業財務管理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學術領域,擁有一大批全國知名的會計與財務學者,如著名會計學家葛家澍教授、余緒纓教授、常勛教授和吳水澎教授,中青年會計學者吳世農教授、黃世忠教授、曲曉輝教授、沈藝峰教授等,擁有國內最多的會計和財務學博導,培養了中國第一個會計學博士、審計學博士、管理會計學博士、女博士、博士後;培養出的MBA學員中,有三分之一從事與財經有關的工作;國內大中型企業,有來自廈門大學MBA的一百多名財務總監(CFO);還為中國電信、華僑城等眾多海內外上市公司開展EDP高端管理培訓……於是,廈門大學MBA就有了CFO的「黃埔軍校」的美譽。這樣的美譽,來自於廈門大學在財經領域85年的歷史傳承:在專家們背靠背打分中,廈大會計學以滿分一百分名列第一,工商管理學科名列全國第三,除了會計學科以外,還有金融、統計、財政、經濟學等五個全國重點學科。

在MBA的財務教學中,結合了各個財經學科的互補優勢,又以獨特的案例教學而出名。每一個廈大MBA畢業的學員都忘不了在課堂上,財務老師們信手拈來的一個個經典案例,這些案例不僅來自國際企業,更有來自於中國自己的企業。為了使教學與時俱進,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廈大MBA成立了財務領域的案例采編小組。老師們花費了無數個日日夜夜,關注中國本土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及時采編最新案例,不斷更新和充實財務教學的案例庫,有的案例甚至花費十幾萬元的資金投入。就像沈藝峰教授說的:「所謂案例教學,並不是讓學生自己寫一份報告,而是通過討論案例,把知識點貫穿於教學過程中。我從不在教學中告訴MBA學生某某專業名詞的定義是什麼,而是通過案例,啟發MBA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財務學科的興趣。」

在名師的領航下,MBA學員們在財務管理知識的海洋中遨遊,那些看似沒有生命的數字和報表,不再枯燥繁瑣,不再令人生畏,在他們面前是一個個引人入勝的財務故事,宛如一曲優美動聽的鼓浪嶼之波。

創業者的搖籃

「心相印」、「安踏」、「七匹狼」、「勁霸」、……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全國知名品牌,他們來自福建。廈門大學地處福建,秉承閩商風格,知道愛拼才會贏。在廈大MBA的學習中,您可以選修一系列有關創業的課程,包括創業管理、商務模式、創業投資、創業融資、創業計劃書等,並到與英國一所學校合作成立的創業管理中心學習,可以參加「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管理沙盤模擬大賽」,也有很多與著名企業家面對面親密接觸的機會。廈大MBA蘊藏了無數創業者的夢想,搭建了創業成功的廣闊舞台。在強烈的創業意識和文化氛圍下,廈大MBA的99級學員在校期間就拿到80多萬風險投資;2002年獲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04級的同學創辦了業界領先的IT高科技企業 「商務中國」, 並榮獲中國第一屆「MBA新銳100」獎,05級的同學獲得了第二屆「MBA新銳100」創業新銳獎……

2000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研究生和學位評估中心組織的全國高校MBA教學質量評價中,廈大MBA名列全國第六。

2002年8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30所重點院校開展EMBA教育,廈大成為第一批開展EMBA教育的重點院校之一。

2003年,國家教育部首次進行的全國學位授予單位「工商管理一級學科評估」中,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排名第三。

2005年,由世界知名商業雜志《福布斯》發布的「中國最有價值商學院」調查中,排名全國93個MBA項目第六。

2006年,第三屆「中國市場最具領導力EMBA」評選中,廈大EMBA榮獲綜合第三名,及「人際關系增量」單項第一名,在首次發布的30名「中國EMBA榮譽畢業生」中,廈門大學EMBA有四位同學入選。

2006年9月,由著名財經雜志《世界經理人》周刊和《蒙代爾》聯合發布的中國最具影響力MBA中廈大排行第五。

在百家爭鳴的21世紀,廈大MBA秉承創新的風格,在「5C+1L」、「打造CFO黃埔軍校」的聲音中施展著邊緣的力量,在「創業者搖籃」的璀璨夢想中譜寫新的篇章。

此信息由中大MBA教育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