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詔安有什麼特產
青梅,青梅酒
詔安的物產主要有水果,例舉起來那可多了,主要水果有:青梅、荔枝、龍眼、香蕉、楊梅、柿子等;還有各種各樣水果製品,如蜜餞、柿餅、水果酒等。
詔安客家小吃和美食主要有:雞蛋餅、油盾(油餅)、糕仔、新娘餅、茶料、永辦糕粄、地豆蘇(花生蘇)、糖咯蘇、豆歸、印粄、菜頭粄、發粄、煎子粄、糯米糍、糖悶飯、烏卵糖、番薯糖、番薯湯、薯粉、麥糖咯、頭腐皮等;
詔安客家美食菜餚有:鹹菜頭、鹹菜脯、貢菜、葫頭漿(蒜頭漿)、苦瓜蛋、菜頭蛋、菜脯蛋、菜脯肚肉煲、鹹菜頭土雞湯、葫子(蒜)飯、七樣菜飯(天川時悶的七樣菜飯)、酒頭飯、套腸、煙腸、狗肉煲、蛇餐、老紅酒等
詔安河佬地區的小吃主要有:荷葉包、薄餅、貓仔粥、焙肉、蘇餃等。
詔安咸金棗:色澤油墨光滑,質地松軟,芳香撲鼻,咸、酸、甜適宜,滋味純正,有健脾胃、助消化、除積食腹脹、祛風邪、潤肺化痰、理氣醒酒、防止暈車暈船、提神消怠之功效。
詔安八仙茶::八仙茶系採用閩南烏龍茶製法,結合其品種特性精製而成。外形深綠油嫩,湯色澄黃明亮,香氣清長持久,滋味清爽可口,有回甘。品種香顯露,夏暑茶有較高香氣,秋茶與冬片的高香更使人心曠神怡。
脂眼鯡Etrmeusmicropus(TemmincketSchlegel)
別名(廈門、東山、詔安),火管(漳浦)
體長梭形,軀幹部稍厚、腹部圓、無棱鱗,尾部較側扁。頭中等大。吻鈍尖。眼大,為厚的脂眼瞼所遮蓋。口小,前位。上下頜和犁骨有絨毛狀牙。體被薄圓鱗。背鰭1個,位於體中部稍前,不與腹鰭相對。臀鰭短,位近尾基。胸鰭位於鰓蓋下角後方,幾靠近腹面。腹鰭小,位於背鰭後下方。尾鰭叉形。頭頂翠綠色,體背面藍綠色,體側中部以下銀白色。背鰭灰綠色,第一鰭條前緣及末端黑色;胸鰭和尾鰭黃綠色;腹鰭和臀鰭色淡。
脂眼鯡為暖性中上層魚類。棲息於台灣海峽南部島嶼岩礁附近。攝食浮游甲殼類和小魚(在閩南漁場春汛生殖個體喜吃犀鱈)。趨光性強。在閩南漁場,脂眼鯡的生殖期為12月至翌年5月、盛期3~4月,懷卵量約0.56~1.3萬粒,卵徑約1.4毫米。幼魚生長很快。成魚體長一般在160~200毫米,大的達280毫米。脂眼鯡,是閩南漁場主要漁獲物之一,福建省年產量10餘萬擔。分布於東海和南海。肉厚而多細骨,可鮮銷、腌制咸魚或炊熟曬干。
詔安為省橡膠、荔枝、蘆柑、李柰、烏龍茶、甘蔗、鳳梨、熱帶名貴葯材和飲料作
物生產基地。詔安南葯場是全國三個南葯試驗場之一,品種有海南檳榔、印尼訶子、越南肉桂、印度馬錢子等。農副產品還有稻米、甘薯、油菜籽、花生、芝麻、黃麻、蘑菇、雪柑、蜜橘、芒果、龍眼、香蕉、蜜桃、楊桃,八仙茶、雙華李、烏葉荔枝、汀洋柿、太平鳳梨、寨仔西瓜、走馬蘆柑著名,海產品蟶、蛤、蚶、牡蠣、海蚌、江瑤貝、對蝦、石斑魚、紅鱘、鰻、馬鮫、蘭圓、脂眼鯡、金色小沙丁魚。
特色小吃有:1:貓仔粥--
2:狗肉鍋
3:野味
4:牛肉
5:海鮮-這一帶海域未受過污染,因為是每年六月左右有軍事演習,所以沒有建港,海鮮特別新鮮,吃起來味道也很正..有機會可以到詔安嘗個鮮..
6:小巷裡的甜品
7:安居工程兩邊的大排檔一條街,可以盡興耍到天亮,和大夥道早安
8:蝦丸,這是不能不提的,味道獨特(正如福州魚丸,潮汕的牛肉丸,詔安有美味可口的蝦丸^_^)愛吃蝦又懶得扒皮的,大可一嘗,保證吃完還想吃..哈哈
貓仔粥的由來
--「來吃貓仔粥啊,鮮香又利口啊?」每到夜幕降臨,在閩南街市上,三三兩兩的貓仔粥小攤上便會傳出一陣陣熱鬧的叫賣聲,而那誘人食慾的香味也隨之在街市上飄散開來。
貓仔粥並不是用貓肉煮成的粥,而是閩南地區的一種既是粥又是菜的傳統粥品。製作貓仔粥時,須選用上等的江南大米作主料,先將大米浸泡後再瀝干,然後放在鋪有紗布的籠屜中蒸至剛熟。等到有客人來時,攤主便抓起一把米飯放入海碗中,然後將鍋放在火上,摻入鮮湯燒沸,手腳麻利地就像中葯鋪的抓葯匠一樣,把准備好的米飯、肉片、魚片、魷魚、牡蠣、蟶子、豬肝、豬腰、蝦仁、香菇、茼蒿、芹菜、鮮菜心、蒜末、蔥末及鮮湯等二三十種配料按順序下入鍋中,緊接著用扇子猛煽爐火,將鍋中的東西煮熟,再加入精鹽、胡椒粉、味精、魚露等調料,頃刻之間,一碗熱騰騰、香噴噴、鮮美可口的貓仔粥便端到了客人面前。如果遇到隨和健談的攤主,他還會娓娓地向客人講起這貓仔粥的來歷——
傳說舊時閩南有位廚師,做得一手好菜。一次,他被請來為財主的兒子掌勺操辦婚筵。忙了一整天以後,他忽然想起家中正在坐月子的妻子還沒有吃飯,於是就偷偷地盛了半碗米飯,並匆匆地抓起灶台上的肉片、魚片、蝦仁、香菇等為妻子煮了一碗粥准備帶回去。不料這時財主走了進來,見狀後問道:「師傅做的是啥好吃的?」廚師急中生智地答道:「這是給貓仔做的粥。」財主用狐疑的眼光看了看碗中,只見碗中的粥五顏六色,而且香氣撲鼻。財主忍不住嘗了一口:「哇,這貓仔粥太好吃了,你現在就照著給我的客人每人做一碗。」就這樣,廚師歪打正著,無意中便創制出了這道好粥品,這粥從此也就以貓仔粥的名字流傳開來。
關於貓仔粥的來歷,閩南地區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南宋末年,京城臨安(今杭州)失陷,小皇帝趙丙及左右丞相陸秀夫、陳宜中等人被元軍追殺,南逃至閩南沿海地區。一天,他們隨身帶的糧食殆盡,君臣飢腸轆轆,左右丞相輪流背著小皇帝來到漁村一個大戶人家乞食。財主見是幾個滿面塵土的乞丐,就把飯後准備喂貓的殘羹剩飯做成粥施捨給他們。君臣幾人飢不擇食,當即便風卷殘雲般地將粥一喝而盡。後來,他們南逃到廣東崖山安頓下來,一談到那段難忘的逃生經歷,便想起那頓美味的粥。可是,皇帝身邊的御廚卻做不出這樣的粥來。後來御廚靈機一動,駕舟返回當初皇帝乞食的漁村,學會了這種粥的製法。不久,崖山亦被元軍攻陷,君臣死的死,逃的逃,那位御廚也潛回了老家閩南,從此也就經營起獨家風味的貓仔粥來。
幾個朝代過去了,貓仔粥在傳統技法上不斷創新,所用的原料更加高檔,刀工更加精細,味道也更加鮮美。無論是灼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日,這種粥都是客人到了現煮現賣。即便是食慾不振的客人,一嘗到這樣鮮美可口的熱粥,也會胃口大開。閩南地區凡是辦喜事的人家,都是婚宴上完最後一道菜後,便習慣地給客人們煮碗貓仔粥,因為大家都說是吃了貓仔粥才算是吃完了全席。
好的東西總是互相傳頌,互相引用,猶如一台優秀的戲劇會被到處移植一樣,貓仔粥後來也傳到了廣東和台灣等地。如今,凡是回到祖籍的海外僑胞,都要品嘗貓仔粥。當他們品嘗這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粥品時,都倍感親切,彷彿這碗粥能夠喚起他們對故鄉的美好回憶似的。這真是,桑梓貓仔粥,一碗解鄉愁。
狗肉鍋--
據說裡面放了一些配方,越吃越香,吃完會上癮的哦..咳..,這涉及到商業機密,什麼配方就不能說咯..所以只能偷偷告訴你們有這道美食就完了...
野味--
這是在汾水關,也就是閩粵交界處,很多種野味,敢吃愛吃的,一定不能錯過哦這可是詔安一大特色,廣東也有很多人都開車去那裡吃呢咱自個兒在福建地區的,是不是更不能錯過?人家都跨省來的耶...
牛肉--
未寫就先想來一大碗了哈..大碗吃肉的感覺實在爽...為了給你們介紹,只好先吞吞口水了,感動不?那就聽俺道來...
或許你們都不知道吧,其實在閩南地區就出產著一種牛,品種叫閩南黃牛,肉嫩鮮美,營養價值高,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愛美愛苗條的女生或又想練肌肉的男生這可是不可錯過的營養要素之一哦,因為大多沒有圈養,一般農戶都會牽到山上去吃草,所謂的綠色牛肉吧..哈哈當然再好的肉也得有廚藝不錯的師傅來完成,咳...牛不是用來吹的,那是用來供大夥營養的...吼吼....
海鮮--
品種應該都差不多,只是有沒有受過污染之分
小巷裡的甜品--
這個實在是太贊了
用炭火慢慢燉.熬出來的各種甜食.主要有:蓮子,藕.白果.薏米.西米露.紅棗.紅綠豆.白木耳.山葯.芋頭.....哇實在是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有機會來個瘋狂大掃吃就知道了..哈哈..冬熱吃,夏可冰食,吃完讓回味無窮啊.這可是老字型大小哦俺爹地出生那會兒那家就在那兒開了,想想有幾十年了耶...不錯
至於大排檔嘛,哪兒都有,但講的就是氣氛,詔安安居大排檔那氣氛可沒得說,外面的朋友都說那就是不夜城...還用得再說啥么?那得親自感受的...
特產:青梅
關於青梅--
青梅果味雖苦澀,但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青海果富含氧基酸、草酸、豐
寧曖。蘋果酸、玻玲皎、維生素以及大量有益礦物質,對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更年
期症病、精神不安定。便均有益。據中國古代葯典《本草綱目》記載。。對增強人體免疫
功能、軟化血管、消除疲勞、抵抗衰老、保健美容有獨特功效,在助消化方面。也素有。
北山楂、南青梅」之贊譽;
《三國演義》「望梅止渴」、「青梅煮酒論英雄」,更賦予了青梅這一天然果品濃烈的藝術內涵.
1.詔安客家米酒:都是自己釀造的,特別是放給10年8年的那個醇香啊!
2.酒可不止米酒啊,還有梅子酒,荔枝酒,楊梅酒,龍眼酒等等
3.官彼鎮的柿子:那果肉吃起來是粘的,很甜,但不膩,非常好吃哦!
4.地瓜糖,花生酥,綠豆餅,咸金棗,山棗膏,泡冰,涼果(有梅子的和李子的)
5.值得推薦的還有詔安蝦丸,香,Q,酥,其他地方的是沒辦法比的!
6.詔安的烤肉,沒聽過吧?是陪稀飯的好搭檔!
7.新發現的一種叫鴨皮蛋的菜
8.還有滿大街的涼茶:杏仁茶,菊花茶,中葯茶,苦草茶,沙參玉竹,石花,仙草粿,楊桃汁.......
9.晚上滿大街的大排檔和燒烤攤
補充:
詔安早上配稀飯的小菜別的地方肯定沒有聽說過:咸桃子,咸芭樂,黑橄欖.....
⑵ 古代人宵夜都吃什麼
古代人宵夜吃的也有面條和饅頭,或者就是自己做的燒餅。來上一碗湯配合著燒餅或者饅頭吃那也是非常好吃的,有錢人家那麼可能就會吃的更好大魚大肉這些都有的。
⑶ 在農村什麼樣的家庭才算大戶人家
我們是如何評判一個人是否有錢或者沒錢的,或許在城市,我們都是以錢的多少來判斷的,但是在農村的評判標准卻是完全不一樣的,那麼你知道在農村如何判斷一個家庭是有錢還是沒錢呢?其實真的很簡單,這三點做到其中一點就可以了。
很多人可能會非常地困惑,為何農村和城市的判斷家庭判斷標准不一樣呢?其實農村人想的很簡單,有錢人並不一定是紙醉金迷的生活,只要過的生活幸福,家人和和睦睦的,這就是有錢的家庭了,錢是一種重要的工具,是一種維系家庭關系的一種工具,但是絕不是唯一的工具,財富指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那珍貴的親情,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精神財富。
⑷ 我國最好吃的10大炒麵是什麼
炒麵是流行於大江南北的我國傳統小吃,炒麵一般是指兩種,一種是炒麵條,另一種是炒麵粉,炒麵條是以面條、雞蛋或肉為主要食材的麵食。炒麵粉是將玉米、豆子等炒熟磨成的面,這樣在食用的時候用熱的湯水一沖或攪拌就可以食用。今天要介紹的是用面條製作的炒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炒麵,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洛陽炒麵孟州炒麵是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的特色小吃。孟州炒麵乾乾爽爽,呈焦黃色,拌有嫩白的豆芽、粉嫩的肉絲、碧綠的蔥段,佐以青椒或紅椒,菜的青鮮和面的焦香溶為一體,色彩豐富,油而不膩,口感筋道,滿嘴生香。然後再配一小碗海米紫菜蛋花湯,湯裡面漂浮著蝦米香菜紫菜,再加幾片西紅柿配色,鮮美異常。
⑸ 客家美食的客家美食
客家美食風味萬千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來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贛州、汀州、惠州、增城等地,你一定會被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闊別家鄉多年的海外遊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於品嘗留在童年記憶里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齡的海外老華僑曾動情地說,嘗盡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瓊漿,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不難發現客家菜 的「身影」,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館里,紅燜肉、清水鯇丸、梅州釀豆腐、梅州鹽焗雞等客家菜也頗受青睞…… 客家飲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為客家菜餚,另一為客家小吃。
首先,因為以往客家人耕山住山,勞動強度大而葷食少,肥膩一點的食品能有效充飢;其次,客家人因長期糧食不足,即使比較富裕的大戶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數人家長年累月頓頓稀飯,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層浪,喝來一條巷」,菜咸既適合送粥,又增加體內鹽份;再次,山區草木多,養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習慣,且他們覺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種說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說和客家混血說。客家中原說認為客家主體構成為來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混血說則認為「客家共同體,是南遷漢人與閩粵贛三角地區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後產生的共同體。從兩宋開始,中原漢民大舉南遷,經江淮,江西到達贛南、閩西、粵北等閩粵贛邊區,最終形成相對成熟的、具有很強穩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後,客家人又以閩粵贛邊區為基地,大量外遷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四州」為梅州、贛州、汀州、惠州。
客家人在歷盡艱難險阻後,成片聚居於閩粵贛邊區。由於中原地區和閩粵贛邊區都屬內陸腹地,因此梅州客家菜用以入饌的副食品都是家養禽畜和山間野味,海產品較少,有「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肘不濃」的說法,日積月累,客家菜慢慢地自成一家。
在客都梅州,常見的客家美食可分為客家菜餚和客家小吃兩大類,客家菜與潮菜、廣州菜並稱廣東三大菜系。客家菜餚風味的形成跟客家民系的形成是分不開的,就像客家話保留著中州古韻一樣,梅州客家菜也同樣保留著中州傳統的生活習俗特色。 隨著梅州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飲食文化興趣日濃,不少客家傳統名菜和創新菜色由於其風味獨特、經濟實惠而擁有越來越多的食者群數量。
社會在不斷變革,梅州客家菜也在不斷創新,近年來逐漸形成了「原汁原味,可口可心」的幾個優點:一是選料講求野生家養粗種的食物,即沒有污染的「綠色食品」;二是烹調方法採用煮、煲、蒸和燉等居多,不破壞食物的營養與纖維;三是極少添加甚至不加過重過濃的佐料,一般用生蔥熟蒜調味;四是膳食講究養生保健的效用,多用民間中草葯材入菜,用於調理陰陽,清降補瀉。時至今日,客家菜的創新不外乎體現在三方面:一是從蒸、燉、煲、釀等傳統客家烹飪方法到借鑒其它菜系流派的煎、炒、炸等技法;二是從只採用野生粗養的家禽肉類等為原料到採用山珍海味等高檔食品為材料;三是由過去外形古樸、花色簡單到追求今天的色、香、味、形俱佳,所有這些,都說明了梅州客家菜在不斷地博採眾長、推陳出新。
傳統梅州客家菜吸引食客的是濃郁的山野氣息和鮮明的鄉村特色。與廣州菜相比,客家菜以家常菜見長,貴在朴實大方,營養合理;而且蒸煮較多,湯清不加過多配料,強調是什麼肉就什麼味。 今年9月24日,梅州市首屆客家菜「雙十佳」大賽由廣東省烹飪協會選派的國家級評委現場評出我市客家菜傳統「十佳」和客家菜創新菜「十佳」。本次大賽開創了梅州客家飲食文化的風氣之先,對推動我市旅遊飲食產業發展和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起到了深遠影響。
近年來我市不少旅遊企業也在巧用客家菜精心打造特色旅遊品牌,以飲食文化帶動旅遊產業發展。如梅州雁南飛茶田度假村圍龍大酒店近年來推出備受遊客稱道的一系列客家菜餚和客家風味小吃;梅州市梅縣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則以南葯為原料,開發出20多個葯膳湯類品種;大埔縣委、縣政府在弘揚地方飲食文化方面先行一步,今年已建成開業一條高標準的同仁路美食一條街;梅州市星園酒店近年來則以建築精妙絕倫的大型客家圍龍屋承德樓為依託,精心打造出「吃一天客家菜,做一天客家人,過一天客家生活」的客家飲食文化特色品牌,吸引了眾多海外華人華僑和珠三角遊客。
客家菜是梅州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宏偉目標的一個重要載體,把客家飲食文化弘揚光大,梅州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梅州市委、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正准備在成立全市烹飪行業協會、堅持舉辦類似「名店、名廚、名菜餚、名小吃」為內容的旅遊美食節、申請創建「中國客家菜之鄉」等方面積極搭建平台,為梅州客家旅遊飲食產業走向一個新的高度而不懈努力。
但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目前梅州客家菜對傳統繼承不足,一些傳統古老的客家菜餚和客家小食烹飪方法逐漸失傳,而在創新方面則有捨本逐末、盲目模仿別的菜系流派的傾向;另外,梅州客家菜在品牌的包裝宣傳方面遠不如廣州菜和潮州菜,在產業化、現代化、大眾化的經營程度上又比不上西餐和一些中式快餐店。 閩西客家美食之都:長汀
福建省長汀縣是海外聞名的客家首府,是歷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每年都有大批港、澳、台及東南亞各地的客家人返汀尋根問祖,舉行世界客屬公祭客家母親河大典。
汀州美食更是中外聞名,素有「吃在長汀」的美譽,2004年,長汀被命名為「中國客家菜之鄉」「福建美食名城」。長汀菜最重要的一個特色,就是菜餚的「原汁原味」非常突出。烹飪是很少用味精的,甚至不用味精。此外,糖也少用。食品色素歷來不用。菜譜中的蒸、燉、釀、燜、煮的菜餚特別多。燉牛腩、精蒸白鰻、甲魚游江、燉魚肚、精燉魚、蒸全魚、清湯田雞、清蒸鴛鴦鴿、雙燕迎春等等,這些菜都具有獨特的長汀山珍客家風味,「長汀豆腐乾」居汀州八大幹之首,有一千多年歷史,馳名中外,曾經與長汀柿餅紅糖同為歷代貢品。長汀河田雞是中國五大名雞之一。「白斬河田雞」歷來被列為長汀菜之首。1986年獲得福建省省頒「地方特殊風味菜點」稱號。「麒麟脫胎」,又名「豬肚包狗仔」,也是長汀名菜之一。獲福建省「優質菜點」稱號。長汀菜先後獲省、市佳餚獎達10餘項。盛世逢時,當您對長汀這座美麗的古城留連忘返之時,誰人能不被這里的美味佳餚深深陶醉! 梅江區:梅州鹽焗系列(雞、雞翅、雞爪、鴨爪等);肉丸系列(豬肉丸、牛肉丸);炸芋絲、炸南瓜絲、仙人粄、梅州釀豆腐、梅州腌面
梅縣區:沙田柚(梅州金柚)及系列產品、菜乾、梅州客家娘酒、松源麥芽糖、丙村開鍋蒸丸
長汀:汀州酒娘、冬瓜甑、白斬河田雞、芋子餃、泡豬腰、汀州珍丸、汀州炸肉丸、煎薯粄、長汀米粉
興寧:單叢茶、桂圓(干)、釀豆腐、釀苦瓜、雞炒酒、釀板、薑糖、陽天酒、侯榮記牛肉乾、紅燜豬肉、揮丸
平遠:柿餅、蘿卜苗茶
蕉嶺:綠茶、白渡思鄉牛肉乾
大埔:香豆乾、腐竹、筍粄、老鼠版、撈面
豐順:薑糖、捆粄、浮油豆乾
五華:長樂燒酒肉丸釀豆腐
古竹:釀豆腐燜魚干
永定 :芋子包、下洋牛肉丸、泡鴨爪
連城紅心地瓜干:是著名的「閩西八大幹」之一,已有二三百年歷史,清朝時,作為貢品進貢皇宮,是宮廷宴席上的珍貴小點,美名「金薯片」,連城也成為中外聞名的「紅心地瓜干之鄉」。連城鄉村土質松軟,酸鹼適中,氣候適宜,很適合這種紅心地瓜生長。這種地瓜干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顏色黃中透紅,味道清香甜美,質地松軟,營養豐富,遠銷東南亞和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
連城白鶩鴨:連城白鶩鴨出產於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嘴黑、腳烏、全身羽毛潔白。清代《十葯神書》記載,連城白鶩鴨治咯血、虛癆等病症,是多種疾病的輔助治療食品,中醫和民間對鴨均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祛痰開竅、寧心安神、開胃健脾功效,廣泛用於治療小兒麻疹、肝火、無名低熱高燒和血痢,對癌症患者具有緩解病痛、輔助治療作用。清朝道光年間被列為珍品、貢品。經廈門大學生物系和省農科院中心室試驗測定:連城白鶩鴨含有17種氨基酸和10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膽固醇含量極低。1999年11月,中國家禽業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的《連城白鶩鴨產業發展研討會》一致認為白鶩鴨是我國優秀的稀有種質資源,是鴨類中的國粹。連城白鶩鴨是連城縣農業的龍頭產業。被農林部列為全國禽畜優良品種之一的「連城白騖鴨」,又名:「連城白鴨」,是「全國唯一葯用鴨」。連城是中國白鶩鴨之鄉。
豐順捆板:亦稱米粉板、卷板,是客家人祖先自北南遷後,因當地不種小麥,無麵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創造,北風南味,別具特色。梅州南部地區,幾乎家家會做,人人愛吃,街頭小吃攤上也時有出售。
涮九品:連城傳統涮酒名菜,俗稱「涮九門頭」系選用牛身上最精華的九個部位的肉,即牛舌峰、百葉肚、牛心冠、牛肚尖、牛里瘠肉、牛峰肚、牛心血管、牛腰、牛肚壁,經過嚴格選料,精細刀功,輔以佐料、米酒和數味中草葯製成。此菜鮮嫩脆爽,湯味馨香,有健胃補腎、祛寒去濕的功效,是葯膳兼濟的佳餚。由於食用的是牛身上九個部位的肉,幾乎包括了牛身上主要精華,故又有「一餐吃了一頭牛」之說。
永定芋子包:芋子包是客家人的經典美食之一,它還有著很悠久的歷史呢。「無山不客客住山」、「番薯芋子半年糧」,客家人多居住山區,芋子是主要雜糧。所以吃雜糧時不斷變換口味,芋於包,芋子餃,芋子肉丸等種種食品便應運而生。芋仔包就是用芋子加適量木薯粉做包子皮包成的一種包子,製做方法簡單,一般將個大、易爛的芋子洗凈,連皮置鍋內煮熟,然後取出剝去芋子皮,置簸箕內搗(爛)成芋泥後,加入適量番薯粉和精鹽,用擀麵杖擀成包子皮。而內餡是瘦豬肉、香菇、冬筍(或筍干)絲、蝦仁、籮卜絲、蔥白等料,並將其剁碎,放入精鹽、味精下鍋翻炒,濾去湯汁即成餡心。芋子包包好後,擺入墊有紗布的蒸籠中,下鍋用猛火蒸15分鍾後便香氣如蝶滿屋翩躚,令人垂涎。此時出鍋擺盤,放入麻油、豬油等調料,一盤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芋子包就大功告成。趁熱食之皮滑滑的、嫩嫩的,餡香香的、美美的。芋子包除蒸著吃,也可用水煮、油炸、油煎等各種烹調方法,其味各具特色。
永定下洋牛肉丸:著名僑鄉永定下洋鎮流傳這樣的順口溜(看初溪土樓,觀虎豹別墅,洗僑鄉溫泉,嘗下洋肉丸。)下洋的美食真多,如老鼠粄、馬頭圈、燜狗肉等,而最負盛名的當數下洋牛肉丸。聞名遐邇的下洋牛肉丸以柔韌、松爽、味香的獨特風味躋身於客家美食之林,可謂閩西一絕!下洋牛肉丸,相傳由廣東梅州興寧人傳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如今,牛肉丸攤店已發展到三十多家,產品銷往福州、廈門、深圳及臨近縣鄉。下洋牛肉丸各家的製作大同小異,風味卻大相徑庭。製作過程:選取新鮮牛臂肉,去筋膜肥油,均勻切成一厘米厚的層肉,用干布汲干水分;然後剁碎並反復拍打,使肉色轉為鮮紅柔韌,加入適量鹽、薯粉,反復揉搓,捏成一粒粒拇指大的肉丸;然後放入冷水盆中漂洗半小時,撈起,放入盛有骨湯的沙鍋中,用木炭火文煮;待肉丸蓬鬆脹大,加入少量胡椒、味精、蔥花等調味品即可食用。
泡鴨爪:下洋泡鴨爪選用上等肉質的鴨爪,配上老店獨特的腌制秘方,成品的鴨爪個個顏色誘人,濃濃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配方里加一些大蒜和香醋,這兩種東西即是調味劑又是天然的防腐劑,確保了正宗下洋泡鴨爪的風味!吃一口,有點酸,帶點甘甜,還有一點點辣,獨一無二的味道讓你越吃越不想停口,此產品色澤鮮艷,口感香脆,酸辣可口, 產品色澤金黃誘人,香辣純正,略帶香甜的酸味,鴨肉無比鮮香脆爽。 口感微酸,有點辣,香脆爽口,酸辣回味,又脆有香又爽滑的美食,開蓋香氣四溢,很適合大眾休閑聚餐。嘗一嘗,好味道實在忘不了。 下洋泡鴨爪以其獨特絕佳的美味征服了所有吃過的人,目前已成為一些大城市賓館、酒店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餚,是一種娛樂、休閑、酒宴、居家旅遊必備的好食品!當然,現在永定縣湖雷鎮的泡鴨爪也相當出名,別有風味!
已列入全國名菜譜。
芋子餃:芋子餃皮呈玉色,形如半月,內包豬肉、香菇、大蔥等原料調制的餡心,食之皮嫩餡香,潤滑適口,是連城城鄉群眾逢年過節必制的傳統名食,在連城已有數百年歷史。據傳,早期製作的芋子形如「米桃」(壽桃),俗稱「桃子」,又因芋餃上席後須趁熱食用,放涼後則香味流散,故又有別名「趕燒」(趁熱之意)。
四堡漾豆腐: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是福建閩西連城縣客家的特色佳餚。已有300餘年的歷史,與明清時期四堡的印刷業繁榮有著很大的關系。據說,當時印刷工場的工人日夜勞作十分辛苦,家人就專門烹調出一些清心潤胃、滋陰養元的菜餚給他們補身體,漾豆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菜。以四堡當地特產的一種「五月黃」豆為原料製成的豆腐,嫩白滑爽,滋味香鮮。福建客家菜四堡漾豆腐就是以四堡產的豆腐為原料製作的。
雪花魚糕:連城群眾喜愛吃魚,不僅因為魚肉鮮嫩可口,營養豐富,且「有魚」象徵「富足有餘」的
好兆頭。連城菜中有多種多樣的淡水魚菜餚,其中尤以「雪花魚糕」製作精細、造型新穎、鮮嫩可口,成為宴席中的上等菜餚。「雪花魚糕」選用鮮凈魚肉,剝除皮、骨,配以肥豬肉、地瓜粉、蛋清及調味品製成,將魚肉搗成魚泥,肥豬肉剁成肉泥,投人地瓜粉、味精、胡椒粉、鹽、薑汁、蔥汁等攪拌均勻,裝人圓盤中,放鍋中蒸熟後出鍋劃成菱形片,再把蛋清抹在蒸後劃成片的魚糕上,回鍋蒸3分鍾即可上席。
「雪花魚糕」又稱雪花銀片、烊魚,裝盤後觀之如銀似雪,食之鮮香滑嫩。喜慶宴席中,人們常以出不出這道名菜作為宴席是否豐盛的標准,以至有「不出烊魚不成席」之說,在閩西首屆「山茶花節」評比中,此菜獲風味小吃第一名。 近日,由梅州市旅遊局、梅州日報社、市餐飲協會共同舉辦的「十大客家健康美食」評選活動結果揭曉。十大客家健康美食為梅州鹽焗雞、梅菜扣肉、釀梅州豆腐、三及第湯、梅州腌面、五香乾鹵鴨、姜糟燜狗爪豆、醋溜魚、清湯雙丸、蘿卜丸。
主辦單位舉辦此次評選活動旨在加快推進廣東梅州 文化旅遊 特色區 建設和 旅遊業發展,繼承和弘揚博大精深 的客家飲食文化,進一步發揮「中國客家菜之鄉」的品牌效應。活動於今年5月份啟動,歷時5個多月。通過綜合餐飲企業上報菜式、徵求客家餐飲專家意見、報紙公示、網路投票和專家組評審,最終評選出了「十大客家健康美食」。
在評出「十大客家健康美食」的同時,還評選出了最滋補健康美食滋補羊肉煲、最傳統健康美食客家娘酒雞、最鄉土特色健康美食開鍋肉圓、最養生健康美食雜菌煲等。
⑹ 廈門旅遊
五六的時間還是倆個人單獨去比較好、
這樣就有單獨的空間、時間來支配、、
旅遊做火車比較劃算、、
我不知道你在陝西什麼地方、如果是西安的話、、做火車是比較方便的、、
汕頭旅遊參考:http://shantou.cncn.com/jingdian/
簡介: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6°14』40」至117°19』35」,北緯23°02』33」至23°38』50」。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49萬人,海岸線長298公里;其中...
南澳島旅遊區--國家4A級旅遊景點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南澳島旅遊區
簡介: 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她是由37個大小島嶼所組成,陸地面積130.90平方公里(其中主島面積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里,現有7萬多常住人口。 南澳島地處粵東海...
龍泉岩寺廟群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龍泉岩寺廟群
簡介: 位於鴕浦鎮北1公里,是五嶺支脈桑浦山的最近海處。有許多相通的石洞,自宋代起就有文人到此游覽吟詠,留下許多石刻。後人在此興建眾多寺廟,近年尤甚。山中有泉水,故曰龍泉岩。
礐石風景區--國家4A級旅遊景點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礐石風景區
簡介: 位於汕頭市的達濠區礐石海南岸,與汕頭老市區隔海相望,於韓江、榕江、練江等三條江匯合出海處。南與達濠接連,原為全島,後因西南面由橋梁連廣東省道而成為半島。 境內丘巒簇擁,怪石嶙峋,岩洞密布,且...
中信度假村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中信度假村
簡介: 中信度假村位於汕頭市南濱龍虎灘,瀕臨南太平洋,風景如畫,氣候宜人,環境優雅,鳥語花香,素有「天然氧村」之稱。 度假區內有排球、足球、潛水、快艇等沙灘和水上運動,更有高雅的時尚運動場——中信高...
桃花澗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桃花澗
簡介: 從渡口沿山溪上行,右側為一清澈水潭,左側為南國老建築,外國領事館舊址、教堂、海關和著名的金山中學等,約行數百米,房舍隱去,唯見綠樹蔥蘢,山腳下,有三個石洞相連,一縷泉水從洞內龍口中汨汨流出,是為龍...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國家4A級旅遊景點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簡介: 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遠離城市的喧囂,跟大海緊緊連在一起,建築物不是以高樓大廈取勝,而是以二層、三層的點式建築為主,小巧玲瓏而又精緻美觀,在布局上採用中國古典園林的傳統方式,在隨意與自由中顯示出清新自然...
幽谷松濤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幽谷松濤
簡介: 從龍泉洞上行,經桃源山莊,沿新開公路可直達山巔停車場。眼前豁然開朗,沿路可達焰峰最高處,真是「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面對正面的海灣大橋,左望是汕頭秀麗的內海,右瞰是浩淼的外海波濤。腳下松濤轟鳴...
海門蓮花峰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海門蓮花峰
簡介: 位於海門海濱,距潮陽縣城約10公里。有山石開裂如蓮花,因而得名,是具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旅遊勝地。蓮花峰周圍設有天然浴場,有遊艇載客從海上觀賞蓮花峰,有三將軍石、望夫石,有許多名人石刻,其中有黑...
東里寨
位置: >> 廣東 >> 汕頭 >> 東里寨
簡介: 廣東潮陽市一處罕見的古城式村寨——沙隴鎮東里寨。 這座村寨建於清乾隆初年,屬三街六巷皇城建築,是舊時潮陽大戶人家的住所。它的長寬均為112米,佔地面積約一萬四千平方米,共有22座宅子,四周建...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地理位置為東經116°14』40」至117°19』35」,北緯23°02』33」至23°38』50」。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49萬人,海岸線長298公里;其中汕頭市區面積310平方公里,人口117萬人。現轄龍湖、金園、昇平、達濠、河浦五個區和南澳縣,代管潮陽市、澄海市。
汕頭市是中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中國東南沿海開放港口城市。緊靠香港、澳門、台灣,瀕臨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1861年汕頭市就被正式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國沿海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二十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居全國第三位,商貿之盛居全國第七位,曾有美、英、法、德、日、俄、荷、比等八個國家在汕頭設立領事館,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口岸,中國東南沿海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貿、金融、信息、交通運輸樞紐。創辦於1981年11月的汕頭經濟特區,面積234 平方公里,享有國家賦予的改革開放試驗權和地方立法權,擁有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澳海島開發試驗區三大對外開放重點區域,正在發展成為以科技為先導的外向型、多功能、綜合性經濟特區。如今的汕頭,正日益發揮經濟特區和粵東區域中心城市的示範帶動輻射作用。
汕頭市是全國著名僑鄉。清中葉以後,汕頭出國人數居各口岸之最。全市現有旅居海外的華僑華裔216 萬人,台港澳同胞近80萬人。潮汕華僑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汕頭與世界有著密切的聯系交往,具有較強的對外開放意識和市場經濟觀念。豐富的僑資、外資、民資在汕頭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積極推動作用。
概況:
重要數據和景觀
區號:0754
郵編:515000
位置:位於廣東省東南部的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瀕臨南海,是我國唯一在市區就能見到內海的城市。
區劃:金園區 龍湖區 昇平區 達濠區 河浦區 澄海市 潮陽市 南澳縣
市花:金鳳花 蘭花
--------------------------------------------------------------------------------
住宿:
汕頭的賓館酒店業十分發達,各種檔次的住宿場所遍布全市各地。相對南方的其他幾座城市而言,汕頭的賓館房價還是比較便宜的,高檔一些的賓館雙標房價格從300元至700元不等;而一些大眾化的旅館就更便宜了,花百十塊錢就可以住到,條件也還是不錯的。
--------------------------------------------------------------------------------
美食:
汕頭所在的潮汕地區盛行潮州菜,它是廣東三大菜系之一(其餘兩種為粵菜和客家菜)。
潮菜的形成和發展可謂源遠流長。唐代大文豪韓愈曾寫過《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它是古代介紹潮汕飲食的著名篇章,從詩中可以看出,早在唐代時,潮汕地區的烹飪技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潮州菜以烹制海鮮見長,從選料到醬碟佐料,都要求新鮮美味、清而不淡、鮮而不腥、郁而不膩。鴛鴦膏蟹、生菜龍蝦、紅燉魚翅、蚝烙、清燉烏耳鰻、清湯蟹丸是潮菜海鮮類的代表名作。
潮州菜的另一特點是善於烹制素菜,粗料細做,清淡鮮美,比較有名的有護國菜、馬蹄泥、厚茹芥菜、糖燒地瓜等。 潮州菜的調味配醬也是一流的,不同的菜式都有專門的醬碟,咸甜酸辣,各有講究。潮州特產的醬料有南姜、梅膏、魚露、紅豉油、三滲醬等,都很有風味,配上一些,能使菜餚更加鮮香。
牛肉丸鮮香脆嫩,極有彈性,扔在地上可以反彈得很高者為上品。
鮮蚶體小,殼易脫,肉質鮮甜無比,最好吃的同時喝一小杯紅酒,滋味更佳。
蚝烙 以鮮蚝加鴨蛋和薯粉在平底鍋中翻煎而成的點心,吃的時候要醮汕頭魚露和辣椒醬,鮮酥無比。
生菜龍蝦此菜是用龍蝦、火腿片、番茄、雞蛋和香菜為原料精心烹制而成的,特點是龍蝦形態迫真,色彩鮮艷,肉質鮮美嫩滑。
--------------------------------------------------------------------------------
娛樂:
潮汕地區有著獨特的文化藝術,潮州音樂和潮劇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潮州音樂具有鮮明的潮汕地方特色,融合了崑腔、西秦等劇種的音樂,分為鑼鼓樂、弦絲樂、細樂、笛套古樂和廟堂音樂,婉轉多變,悅耳動聽。潮劇為廣東四大劇種之一,被稱為「南國鮮花」,由宋元南戲演化而來。配曲細膩和諧,唱腔優美。在角色上以小生、小旦、小丑而知名。 到汕頭可以抽空坐坐茶館,邊品功夫茶,邊欣賞潮州音樂和潮劇,領略溫厚的潮汕風情。
衡山林茶藝 位於汕頭衡山路中段,鬧中取靜,是喝潮汕工夫茶的好去處。
地址: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衡山路中段
昇平區潮茶藝館 該店是廣東省旅遊局評選的「旅遊定點單位」,曾多次接待國內外旅遊團體,受到旅遊界的一致肯定。
地址:汕頭市大學路中段樂業園B6座
--------------------------------------------------------------------------------
交通:
航空
汕頭外沙機場位於汕頭市區東北方向13公里處。
鐵路
汕頭火車站位於汕頭市區東端,公交2路、4路、6路、8路、11路、12路的終點站都在火車站前的廣場上。
公路
⑺ 古代的大戶人家,他們的等級是怎麼分配的
在權貴說了算的古代,普通百姓的貧窮程度是現在人難以想像的。窮人只能一輩子給人當牛做馬,而富人,卻是使喚窮人的人。
1、排在第一的肯定是老爺,主人和其它家人;
他們基本是與大魚大肉等,好菜燕窩魚翅等,好菜相待
2、大管家;
管家在大戶人家的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可以說出了主人家以外,其他的丫環、長工等都歸他管,自然伙食也是不錯了,像牛、羊、豬還是可以吃到的,只是他不能與主人家一起吃,往往都是開小灶的類型。
3、貼身丫鬟、侍從
貼身丫鬟、侍從,一般是比較細心的人、是從的武功也是要比較好的,當然統一都歸管家管理,他們一般可以吃到雞、鴨、魚等肉食。偶爾也可以享受到老爺、小姐、夫人、少爺等賞賜的糕點等
4、家丁、員工
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家丁出了要和丫環打掃院子以外,還要比丫環多干很多活,院工以守護護院為主,平時能吃到的也就是米飯、饅頭等,在過節時有可能可以吃到肉類。
5、長工和短工就不用說了,相當於奴隸了,平時也就是吃一些稀飯、鹹菜之類,算是比較可悲的
有的大戶人家還有師爺,地位基本與大管家平起平座。如給子女聘請有老師,老師的地位有的也很高,在大管家之下,在其他人之上
⑻ 各地過春節習俗
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2.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4.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5.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6.吃餃子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9..春節食俗
吃年糕,吃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10..春節的詩歌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痴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各地各民族春節習俗
一..藏 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藏族是一個古老而熱情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中的禁忌。
1、兩個久別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時,你的手不能搭在對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過或踩在別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別人的衣服上,更不能從人身上跨過去。
3、婦女晾衣服,尤其褲子,內褲不能晾在人人經過的地方。
4、不能在屋裡吹口哨或大聲哭叫。
5、家裡人出遠門,客人剛走,中午和太陽落山後及藏歷大年初一不能掃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當著已故人的親屬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該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線、織毛衣、地毯等。
8、黃昏時,不能隨便到人家裡走,尤其人家將有分娩的孕婦及剛生產的產婦或重病人時,陌生人更不能去。
9、過了中午以後,不能把家裡的任何財產拿出去。
10、一個陌生人到你從來沒有到過的大山及懸崖峽谷,不能大聲喧嘩。
11、不能跨或踩吃飯的用具、鍋碗、瓢盆等。
12、家裡有兩個人同時出門,並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時出家門,必須前後出門而且出門時間要隔開。
13、婦女到晚上不能梳頭和洗頭,也不能披著頭發出門。
14、在使用掃把和簸箕時,不能直接用手傳遞,必須先放在地上,然後另一個人從地上撿起來。
15、每當親朋好友到你家串門或看望你時,會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為禮物送你,客人臨走時把東西騰出來,不能全部騰空,必須留一點在裡面或換一點自家的東西裝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縫的碗不能用來吃飯,也不能給客人倒茶。
二..彝 族
彝族火把節,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裡,火象徵光明、正義、興盛,象徵著能夠摧毀一切邪惡的強大力量。火把節是彝族人民歡樂、愛情和幸福的節日。
三.香港年俗
農歷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歷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歷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歷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歷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歷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四.澳門年俗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聖誕老人像,奇怪的是,聖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五.台灣春節習俗拾趣
春節,是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最為隆重的民間傳統佳節。在與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灣,其歷史文化、風士人情、生活習俗、親緣血統等等均與祖國大陸,尤其是福建閩南地區一脈相承,因而島內民眾的春節習俗自然與祖國大陸民間大同小異。
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台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那裡的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六.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只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閑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七.桂林春節習俗
•從"小年夜"到除夕
春節踏著農歷12月24日零時的鍾聲,走入桂林的城鄉。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凈凈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
•
中國少數民族春節習俗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他們雖有不同的語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以春節作為本民族的重大節日來歡慶。
八.達斡爾族:年年高
北方的達斡爾族有拜年的習慣,春節時,人們穿上節日盛裝,逐家走訪,互相祝賀。每家都備有蒸糕,拜年者一進門,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漢語中與「高」諧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節日期間,達斡爾族還舉行歌舞、體育活動,一直持續半個月。
九.蒙古族:酒肉不盡
北方的蒙古族過春節卻是另一番景象,節前家家戶戶都備下了當年生長的公羊和各種奶製品以及幾壇美酒。除夕之夜,人們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午夜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這樣象徵著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時,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人們邊歌邊舞。
十.壯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國南方的壯族,稱春節為「新年節」。這一天,人們出門無論遇到誰都要相互祝賀,認為這樣一年才能吉祥。在壯族民間還有過晚年的習慣,壯族稱做「吃立節」。「吃立節」是在這個月的30號,相傳在100多年前,壯族的一支農民武裝在抗擊外來侵略者後凱旋歸來,這時春節已過,壯族群眾為了歡迎他們,就在這個月的30號為他們重過春節。
十一.布依族:姑娘搶挑第一擔水
居住在中國西南邊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達旦地守歲。天一亮,姑娘們爭著到屋外去挑水,誰挑回第一擔水,誰就是最勤勞的姑娘。而那裡的景頗族人民喜歡在春節前舉行打靶活動,姑娘們是這項活動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她們把綉好的荷包用線吊在竹桿上,在樹尖中左右搖擺,請小夥子射擊。誰先射落荷包,姑娘們就把酒作為獎品送給誰。荷包里一般裝有一枚硬幣,幾粒穀子和幾顆裝飾用的珠子,作為幸福的象徵。
十二.哈尼族:盪鞦韆
春節前幾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經熱鬧起來,婦女們都忙著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餅子。而小夥子們則忙著上山砍竹子,准備立鞦韆。那裡的鞦韆有十幾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愛盪鞦韆。節日里,大家都穿著自己最喜愛的衣服去盪鞦韆,處處呈現出熱鬧、和睦的節日景象。
十三.傣族:擲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愛甩糠包的游戲,春節期間,小夥子和姑娘們互相投擲糠包,看誰投得准,看誰接得著。玩到一定的時候,姑娘們就悄悄搶走小夥子身上佩的腰刀、包頭布或拴著的馬,跑回家去。假如小夥子有情就追隨而來。父母見到女兒拿著頭布、牽著駿馬回來,便設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歷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他們把潑水看成是驅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徵,也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十四.高山族:「圍爐」
居住在中國台灣省的高山族,他們在過春節時則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上聚餐,叫做「圍爐」。平常滴酒不沾的婦女,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圍爐」時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凈後帶根煮熟,表示祝願父母長壽。如果家裡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個席位,把這個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對他的思念。
十五.滿族:掛旗過年
滿族分「紅、黃、藍、白」四旗人。春節時,紅旗人在門上貼紅掛旗,黃旗人在門上貼黃掛旗,藍旗人在門上貼藍掛旗,白旗人在門上貼白掛旗。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艷,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
節日期間,男孩成幫結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製的各式各樣的木爬犁,在山崗上、冰面上嗖嗖飛馳。少女和年輕的媳婦們穿著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夥地玩嘎拉哈(豬或牛的膝關節骨)。從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們還自願組織起來扭秧歌拜年,陣容較強的秧歌隊,不僅在本村扭,還到外村去扭。圍觀的群眾常常樂得前仰後合,忘記了疲勞和寒冷。甚至還有熱心的觀眾—直尾隨著秧歌隊走鄉串戶,直到天明才歸。
十六.白族:「放高升」
雲南白族同胞過年時,有一種叫「放高升」的慶祝活動。所謂「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節里裝上火葯,點燃以後可以把整個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升」。有的地區的白族同胞與苗、壯族一樣,從春節到元宵節,男女青年都進行「拋綉球」活動。凡接不住綉球的,要贈給對方紀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贖不回紀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對方的愛情了。
十七.侗族:蘆笙會
貴州、湖南一帶的侗族同胞,春節期間盛行一種「打侗年」(又叫蘆笙會)的群眾活動。這種活動類似漢族的「團拜」,只不過比「團拜」顯得更加歡樂、熱烈。這種活動一般是由兩個村莊共同商定舉辦的。兩隊在廣場上正式舉行蘆笙歌舞比賽。這時兩個村莊的觀眾,伴隨著樂曲,翩翩起舞,盡情地歡樂。
十八.彝族:跳虎
在雲南省雙柏縣小麥地沖的彝族人過年時有著「跳虎節」的特殊風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於村後土地廟遺址,殺狗獻「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為土主神之意),隨後由本村「畢摩」祭土主請虎神。8位村民化裝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們」兩耳高聳,尾巴粗壯,渾身虎紋,額上繪一漢字「王」,頸上掛一個大銅鈴,威風凜凜。「畢摩」念罷祭辭請虎神後,虎王率眾老虎入村。整個跳虎節期內,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觀虎跳躍和驅趕邪惡鬼怪的一派歡樂氣氛中,當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過一年一度的傳統跳虎、敬祭虎神和祈願老祖宗的保佑後,全體村民才能五穀豐登,人丁興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滿幸福。
十九.撒尼族:食湯圓
除夕,撒尼語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飯,是很肅穆的。午後,家家門前插上綠樹枝,枝上掛一頂草帽。這是無言的告示:請勿入內!不許談話!就連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聲言談的。
撒尼語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湯圓」和「過新年」是同一個詞,叫「闊期瑪」。因為過新年必食湯圓。從正月初一起的半個月內,人們縱情歡樂。初一晚上舉行篝火晚會,民歌對唱、三弦胡獨奏,古樸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們伴隨音樂載歌載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為的是驅逐災害,顯示人的力量。
每年春節初二日午後,農民要把牛牽出來,繞著寨心走幾圈,在它的額上戴紅布扎的花朵,表示對它一年貢獻的敬意。還喂它米飯和肥豬肉,表示對自己親密夥伴的慰勞。
撒尼人從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祀祖先的活動。從他們對祖先的敬仰和懷念,可以發現這個民族的凝聚力和傳統道德中美好的東西。
⑼ 各地的春節民間習俗(不少於3點)
春節習俗大盤點 全國各地過年風俗大不同
浙江省
烏程縣元旦以長竿束草於上,點火燃燒,並敲鑼打鼓,稱為「慶田蠶」。又點天燈於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
紹興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裡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同時用茶葉蛋待客,稱為「捧元寶」。
山西省
山西現在拜天祭祖的規矩不多見了,但年三十兒的晚飯上不能說話的規矩被保留了下來。春節的第一頓飯都是吃餃子。煮餃子時,要鳴放鞭炮。為驅邪惡、求吉利,有的地區燒火煮餃子要用芝麻秸,意味著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好。餃子要煮得多,必須有餘,意在有餘頭。就餐時,除每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兩碗,意在希望人丁興旺。
福建省
廈門人元旦出門前,都得當空拜禱玉皇大帝,稱為「祭神」。清晨祭神用鮮花素果,中午祭神則用牲醴,及一碗春飯。春飯就是在白飯上插上紅紙做的春花。閩音「春」與「剩」諧音,春飯是取其「年年有餘」的好口彩。
漳州初四稱為「接尪」,除了進廟燒香外,還要預備一個糖果糕餅盒,叫做「薦盒」,供在廳上迎神下降。
遼寧省
很多遼寧人在大年三十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都要掛紅燈籠,大年三十晚上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
嫁出去的閨女不可以在娘家過年的,否則這一年會對娘家兄弟不利。所謂年三十晚上「不許看娘家燈」說的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種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風俗目前已經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而慢慢被人遺忘了。
廣東省
海豐一帶,小輩向長輩賀年時,長輩會以紅包或柑橘賞給晚輩。
潮州春節節食有菜粿、腐圓、酵包、管煎、五果湯。初四夜裡,家家要點一盞燈,准備一缸水,叫做「等神水」。
東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頭,叫做「富貴有緣」。
江蘇省
江寧縣元旦貴家於房門口貼畫雄雞。
吳縣多於元旦至通元寺禮拜觀音大士。
蘇州人元旦一早開門要於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級」。清晨出門,要遵循黃歷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並到城隍、土地等廟去燒香,必歷經十廟乃止,稱為「燒十廟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爐中燒巨煤墼,稱為「歡喜團」。
黑龍江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但黑龍江人還要在餃子中包上幾個帶有硬幣的(現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龍江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四川省
成都人元旦不吃飯,因為「飯」與「犯」同音,為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面以祈求合家團圓,福壽綿長。成都人則於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長壽縣元旦於門外燃九支蠟燭,稱為「九品燭」,以敬天地。陝西省
富平縣各宗族皆為祖先畫像,元日聚集子孫禮拜,祭後更醵金飲宴,稱為「節坐」。初二各戚友間則以麵食、豬肉相贈,稱為「拜節」。
高陵縣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懸掛黃紙於竹竿上以祀天,稱為「接天神」。又以木炭懸於門首,據說可以去瘟疫。
臨潼縣以初五為「送窮節」,家家剪紙人後,拿到門扔掉。當日每人必定飽食,稱為「填五窮」。
山東省
寧陽縣元旦吃餛飩,稱為「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照虛耗。由女主人手持紅燭,把家中各個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驅逐黑暗,然後將年前以麵粉做成的各種窗花放在窗檯上。小孩子起床後,要攀著門拴打三個鞦韆,據說可以長得快。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余頭「。膠東的新媳婦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稱為「札根「。據說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會有離婚和早年喪偶之事。
北京
自進入臘月以後,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掙些銀子過年。祭灶之後,新春聯漸次粘掛,千家萬戶煥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箋,有的用紅紙,只有內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紙,鑲以紅邊藍邊,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臘月將梅束起放在一個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於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讓地微微有些溫暖,梅花就會漸漸放白,用紙籠之,到市上去賣,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區,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兒童爭相購買,以為樂。
⑽ 明朝時有錢人早餐吃什麼
嗯,確實。中國人的早餐在古代肯定是以米面為主的,絕對不可能是肉食。所以南方應該是稀飯加鹹菜的早餐,北方應該是饅頭,包子,窩窩頭之類、有時候也會有油炸面試,油條,大餅。另外明朝時期,番薯和玉米也已經流入中國了,所以窮點的人家多半是吃玉米粥或者燒紅苕,集結號里,穀子地被關在糧倉里,吃的就是燒紅苕,那玩意不能連續吃,吃多了要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