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老北京長什麼樣
擴展閱讀
深圳改為什麼市 2025-01-17 05:50:27
福州哪裡學有刮痧的 2025-01-17 05:48:54

廈門老北京長什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6-29 19:46:23

Ⅰ 廈門春節的習俗

在廈門,臘月二十四送神祭拜完後,大家就得為過年忙活了。廈門人過年就是圖個熱鬧、喜慶,什麼東西都希望能沾點喜氣,這個時候,除了要大掃除以外就是要添補一些年貨,忙的不亦樂乎。
而到了除夕之夜,到處燈火輝煌。家家戶戶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此外,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紙扎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
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有圍爐吃年夜飯的習慣,也是廈門人最重視的。家長和子女圍爐吃年夜飯,以示來年全家團團圓圓。在除夕的年夜飯里,有幾樣食物是絕對不能少的。比如菠菜,不可以切根,有頭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根,意寓「平安」。還有血蚶,閩南話說「蚶殼錢大賺錢」,將吃剩的蚶殼洗凈,灑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
吃完年夜飯後全家都要在圍爐旁,叫做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著,據說這是為父母添壽。並且長輩要給小孩子分壓歲錢。
正月初一,人們都得早早起床,清早要先吃碗面線,表示新的一年健康長壽。大家換上新裝到親戚家拜年。路上遇到朋友,都要彼此恭賀新年。
到了最後的元宵節,這天人們都會吃湯圓,鬧花燈、舞獅等活動
正月初三 不能去串門正月初九 拜天公...(要湊 奇數 的水果和齋菜 )

Ⅱ 如何看上去像個老北京人

第一,口音。雖然我們所學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的,但是總會和北京人的口音有所不同。因此想要讓自己像一個老北京的人,就要在北京多待一下,或者認識幾個老北京的人,不停的和他們對話,慢慢的你的口音也會被他們感染,最後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口音了。

第二,多熟悉北京的美食。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北京也有北京的特色,特別是北京有名的美食你一定要全部知道。這樣才不會讓人覺得你是裝北京人,畢竟只有本地人才會特別熟悉家鄉的味道,只要你和老北京人聊天不會出錯,基本上就像老北京人了。

第三,位置。作為一個老北京人,不說對北京特別熟悉,至少對那個地方的公交車,以及一些出名的地方要特別熟悉。同時還要說得出某個地方的詳細地區,試想一下,如果北京不是你的家鄉的話,那麼別人又怎麼會以為你是老北京人呢?因此一定要像熟悉自己的家鄉一樣,把某個地區每個地方,哪怕是小路都要記清楚。

Ⅲ 廈門同安區有什麼好玩的么!!!!!急!!!!!

1、北辰山
北辰山俗稱北山岩,地處廈門市同安區東北隅,在同安五顯鎮境內,毗鄰南安,距同安城區12公里。1998年被省政府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12.2平方公里。 北山岩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同安歷傳「先有北山,後有同安」。唐末,王審如「北山竹林拜劍,劍竟三拜而三升。」起義軍欲擁立為王,王審知尊兄為主,五代十國,王審知受後梁朱溫封為「閩王」後,施政有方,恩澤八閩,被尊為「開閩第一」,後人稱為「開閩王」。宋太祖御賜「八閩太祖」匾額。百姓為紀念王審知,特建「忠惠尊王廟」及「閩王衣冠冢」。清雍正元年,重建忠惠尊王廟前殿和中殿,清咸豐已未年再次重建,後圮於文革,1982年復建,1994年修建北辰山雄偉山門。農歷二月十二日是閩王成仙之日,前後五天,北辰山廟會空前,香火不斷,人山人海。南曲與高甲戲演唱,通宵達旦;「宋江陣」大顯身手;八方香客燃香頂禮,誠敬朝拜開閩王。
2、古龍醬文化園
古龍醬文化園由廈門古龍食品有限公司出資建設,2013年初向公眾開放。原先古龍加工的醬油、豆醬約90%作為罐頭產品的輔料使用,很少走入市場,比如古龍香菇肉醬的醬料,古龍香菜心的菜心醬油等。僅有10%左右的醬油產品投放市場,也有少量豆醬製成罐頭,比如古龍豆醬和黃豆醬,這些都是蒸魚、鹵肉的好佐料。而今古龍致力於重點發展、擴大醬類產品,更將產業文化和工業旅遊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旨在讓更多人了解古龍,讀懂中國的醬文化。在古樸風韻中感知中國文化之深厚,醬文化之淵博外,古龍純天然的曬埕上更難能可貴地體驗到打醬油的樂趣,讓無數人重拾兒時打醬油的美好回憶。醬文化園展館總共分為9個區域,寓意「龍生九象」。依次分為前廳、序廳,歷史長廊,現代古龍,特色醬坊,拿戈盧酒文化中心,古龍食品展示中心,古龍美食廳、銷售服務廳。
3、小坪森林公園
小坪森林公園距同安城區25公里,位於蓮花鎮的東北部,為省級森林公園,面積2.5萬畝,園區海拔在400米-800米之間。山巒重疊、森林茂密、自然資源豐富,依據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的特色,分為科技園區、觀光果園區、休閑娛樂園、茶文化區、竹類觀賞園、水上娛樂園等景區。 公園萬木參天,遮天蔽日。波浪起伏的火力楠木、整齊有序的建柏力林、婀娜多姿的毛竹林、雄偉壯觀的馬尾松林等構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豐富多彩的樹種,形成千姿百態的樹形,有的傲然挺立,有的卑躬謙虛,有的如情侶相依,有的孤身惆悵。密林深處,輕風吹來,如對對佳偶細語;浩盪林海,疾風掃過,似陣陣浪濤洶涌。漫步林間,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一望無際的林海,隨風翩舞的樹冠,構成森林公園風景的膚體。 五月,走進小坪公園,彷彿置身花的海洋,綠的世界。嫩葉嫩芽宛如在大地鋪上一層青綠的地毯,山梅吐艷,杜鵑爭春,紅如流雲,白似飛雪,滿山披錦,五彩繽紛。 小坪森林公園內有幾個自然村。這里盛產烏龍茶,方圓百里,綠浪翻騰,茶香遠飄,家家都有茶葉作坊。在茶農家,啜口茶水,齒頰留香;
4、方特夢幻王國
方特是適合各個年齡層遊玩的好去處,遊玩項目挺豐富的,分室內和室外兩大遊玩項目。室內的有飛躍極限、生命之光決戰金山寺等十個個項目,目前開放九個,秦陵歷險還未正式開放;室外有十幾個遊玩設施,既有空中飛舞、大擺錘、唐古拉雪山等驚險刺激的,亦有雙層轉馬等輕松愉悅的,目前有UFO、逃出恐龍島等幾個項目還未開放。每個項目都各有特色,都是挺不錯的娛樂項目。
5、廈門同安影視城
廈門同安影視城是一座仿北京紫禁城建造的宮殿,老北京風情十足。在這里我們可以欣賞到明清時期古建築之美,還可以觀賞到精彩的編鍾演奏、皇帝上朝大典、拋綉球招親、花車巡遊等豐富多彩的節目演出,興致盎然之時,我們還可以租古裝、上寶座,自扮自演多種角色,實實在在地過一把帝王癮。

Ⅳ 原來北京的樣子,和現在北京的樣子。對比明顯,越長越好。謝謝大家~~~

從經濟上講,原來的北京經濟不發達,是一座完完全全的消費城市,什麼東西都要外地進口。現在的北京經濟發展了不少,人民生活比較富足,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十分豐富。

從文化上講,原來的北京只有單一的老北京文化,現在的北京是一個多元化的北京,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文化都在北京匯聚。

從北京人的感情上講,原來的北京是真正的北京人的北京:胡同深深、京胡陣陣、叫賣聲聲、文化深邃,紅牆黃瓦的故宮,配上紅牆綠瓦的王府,再配上灰牆灰瓦的民宅構成了北京真正的生活環境;現在的北京逐漸被外來文化所割據,胡同成片成片拆遷了,老北京們搬到了遠郊區,胡同沒了,老北京也就消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庸俗化的異域文化,北京對於我們這些北京人來說既親切又陌生。。

Ⅳ 老北京的建築有哪些特色

老北京建築,主要是明清的皇家建築古國內閣和極具特色的民間建築四合院。

1.皇家建築
其實是明成祖朱隸仿照南京宮營建北京宮殿,基本上是蘇州香山幫的設計風格。
紫禁城的建築群集合了中國傳統的建築理念和哲學思想,以及規劃嚴謹的布局,主次分明的宮殿群,靈活多變的建築組合,完整的體現了東方文明的精髓和成就。故宮在規劃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指導思想,因為它是宮殿,不是普通人用的。不僅要辦公,要住的,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一個禮制的反映,它要反映權威,所以在設計上充分體現了規范等級制度文明,反映了皇權至上的理論思想,是皇權語言最集中的體現。它繼承了傳統的宮城、內城、外城的三重城制度居都城中央,前朝後寢,左祖右社,五門三朝,體現了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禮制。
在故宮大的建築,總體上是反映禮制。禮制也制約和影響單體的建築,怎麼反映,是以建築物的體量,通過它的規模,它的形式,甚至色彩和裝飾的差別體現出來。太和殿是整個宮殿區,整個北京城的構圖核心,它的具體體量,使它顯得非常凝重穩定,象徵著皇權的穩固。3萬多平方米的太和殿廣場,它的基調是在莊重之間蘊含著靈活,也蘊含著泱泱大國的氣概。

2.民間建築
四合院
北京的四合院,始於12世紀,它符合封建社會宗法制度的要求,是北京城百年來的傳統住宅形式。
所謂四合,是東南西北的房子都有,布局嚴整,院落敞亮,使人有雅靜舒適之感。而且長幼有序,各居其室,作息得便,均不有礙。

Ⅵ 老北京的資料

老北京(北京地區文化符號)

北京作為七大古都之一,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官員們對衣著打扮都相當重視。清朝入關後,過去的寬袍、大袖和蓄發的傳統裝束被逐漸改變,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後來北京人的穿著打扮。

衣著打扮
1、戴帽子是滿族男子的習俗,自從清朝定都北京以後,剃發垂辮已成定製,因此北京的男子不分種族也不分長幼都戴起帽子來了。當時北京人戴的帽子大致可分為禮帽、便帽和風帽。所謂禮帽就是官帽,多用呢、緞或布製成,也有用皮子製成的。老北京的便帽,無論老少也無論尊卑都可以戴,這種帽子由6塊同質料子拼制而成,據說早在明代初年,就因為它有天地四方的「六合統一」的意思而盛行於京城。風帽有棉、皮兩種,用呢子或緞子製成的較多。帽扇至肩,可以保護脖頸以禦寒。
2、清朝男子的服裝以長袍、馬褂為主。長袍的特點是,長過膝、領為圓,帶大襟,有扣襻,袖適中,擺開衩。按規定:皇室宗族的長袍前、後、左、右開四衩,官吏的長袍開兩衩。開衩的長袍,袖口要裝飾箭袖,形似馬蹄,故名「馬蹄袖」,平時翻起,行禮時放下。普通百姓穿的長袍下擺不得開衩,俗稱「一裹圓」,袖口為散口狀。馬褂是一種對襟、圓領、有開禊帶扣襻兒的外罩衣,馬褂多以綢緞織物為材料,也有用獸皮製作的。馬褂顏色有藍、紫、灰、黃多種,以黃色為貴,俗稱「黃馬褂」。一般平民不準穿,皇帝、巡行扈從大臣們可穿明黃色馬褂。清代中晚期,賞穿黃馬褂的勛臣相當多。
3、清朝的漢族婦女服裝一般有披風、襖、裙等。披風即外套,作用與男人馬褂相似。披風內依次為大襖與貼身小襖,下裝為遮足長裙。滿族婦女的便裝一般為長袍。有些講究裝飾的婦女,往往在長袍的衣襟、領口、袖邊處鑲上絛子花邊,作為美的點綴。
4、穿靴子也是滿族的習俗。滿族未入關前,常以皮子為面,然後絮進「兀刺草」,因此這種靴子被稱為「皮兀刺」。入關以後則以布或緞為面制靴,同時也不再絮兀刺草了。當時,作為京城的主要居民的漢人,仍然是以穿鞋為主。總的來說,京城男子穿便服時以穿鞋為主,若穿官服則要以穿靴為主了。漢族婦女有纏足的習慣,著弓鞋(尖足鞋)。滿族婦女不纏足,多穿裝有木底的綉鞋,俗稱「高底鞋」、「花盆鞋」。
同時,老北京布鞋也是老北京穿鞋文化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由於布鞋的用料以布料為主,具有透氣、休閑、舒適、綠色環保、輕便等特點,深受廣大百姓愛戴,成為人們衣著不或缺的一部分,代表品牌有合記、步瀛齋、內聯升等,在鞋文化的發展上起著重要的作用,早期老北京布鞋以工藝綉花為主,後來漸漸發展成為使用多種工藝相輔相成的布鞋。[1]
清末時,北京百姓還曾不分男女流行穿褲子。褲子分滿襠和套褲兩種。滿檔褲用綢或布製作的都有。女褲在褲腿邊上往往還綉著各種花紋,男褲多為素色。至於套褲,是一種無褲腰褲襠、只有兩只褲腿的褲子,穿著時用帶系在腰間。
民國時期,北京婦女一般穿戴為上衣下裙。青年婦女多喜歡穿瘦身秀長的衫襖,衣領挺高,下穿黑長裙。後來,滿族婦女穿的長袍推陳出新,逐漸成為體現女性曲線美的旗袍。民國成立後,政府曾發布「剪發通令」,而且還制定了「服制條例」,條例中規定了男子和女子禮服式樣。但這些並沒有貫徹實行,對普通百姓的穿著打扮影響不大。[2]

2特色小吃
北京市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其小吃歷史悠久。北京小吃俗稱「碰頭食」或「菜茶」,融合了漢、回、蒙、滿等多民族風味小吃以及明、清宮廷小吃特色而形成,品種多,風味獨特。北京小吃大約二三百種,包括佐餐下酒小菜(如白水羊頭、爆肚、白魁燒羊頭、芥末墩子等)、宴席上所用面點(如小窩頭、肉末燒餅、羊眼兒包子、五福壽桃、麻茸包等),以及作為零食或早點、夜宵的多種小食品(如艾窩窩、驢打滾等)。其中最具京味特點的有豆汁、灌腸、炒肝、麻豆腐、炸醬面等。一些老字型大小專營其特色品種,如仿膳飯庄的小窩窩、肉末燒餅、豌豆黃、芸豆卷,豐澤園飯庄的銀絲卷,東來順飯庄的奶油炸糕,合義齋飯館的大灌腸,同和居的烤饅頭,北京飯庄的麻茸包,大順齋點廠的糖火燒等,其他各類小吃在北京各小吃店及夜市的飲食攤上均有售。
清代《都門竹枝詞》寫道:「三大錢兒買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糕炸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也說明北京歷來有許多風味小吃。
昔日北京不少家喻戶曉的小吃,由於時代變遷等諸多因素,早已消失,有的也很少見到,但是,大多數小吃保存了下來,有些小吃店還開到了一起,這樣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顧客。
東華門夜市上聚集了涼粉、扒糕、蓮子粥、酸梅湯、紅果酪、杏仁豆腐、烤肉串、烤龍蝦、烤魷魚、炸螞蚱、炸蠍子、炸蠶蛹等等小吃,安全衛生。護國寺小吃店經營的從廟會中的「碰頭食」傳下來的北京小吃,經過改良變得精細起來,沒了過去的「個兒大、經吃、一個就飽」的粗糙,墩兒餑餑、棗卷果都小巧可愛;薑汁兒排叉、糖耳朵可謂是百般玲瓏。錦芳小吃是從民國創始至今的小吃店,有麻團、杏仁茶、艾窩窩、奶油炸糕、炒疙瘩等等,以元宵最為有名,有山楂、青梅、桂花、豆沙、什錦、奶油、椰蓉等十幾種餡兒。九門小吃是在過去的幾家著名老字型大小的倡議下,由北京小吃協會出面組織的。裡面的老字型大小有很多,比如年糕楊、乳酪魏、小腸陳、爆肚馮、瑞賓樓褡褳火燒、李記白水羊頭、月盛齋等。北京著名的小吃一條街還有:王府井小吃街、什剎海小吃一條街(原前門小吃遷來)等等。

3夏季飲食
老北京人稱冷飲為「冰食」。中國人吃冰食的傳統源遠流長,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古代,貴族炎夏要享用冰食,先決的條件是要藏冰。當時,皇室都建有藏冰室。在周代,朝廷還設有掌管冰事的官員,專管斬冰、藏冰等事宜。因為技術的限制,在中國古代,藏冰很不容易,因此在隋唐以前,能享用冰食的人極少,皇帝為了表示對大臣的恩寵,在天氣炎熱時會將凍冰賜給大臣。到了唐代,我國開始有了人造冰,在京城之中亦出現了賣冰的店鋪。但夏冰售價昂貴,一般人是買不起的,只能「望冰興嘆」。
明清時期,由於藏冰業的高度發展,冰價暴跌,帝都北京城的「冰食」供給也很大的豐富了起來。北京老百姓也逐漸的開始用「冰食」消暑。據《燕京歲時記》記載:清代的四大「冰食」佳品,一是酸梅湯同,二是西瓜汁,三是杏仁豆腐,四是什錦盤。在《紅樓夢》中,記載有玫瑰露、木樨露、酸梅湯和涼茶等眾多冰食。而清末民國以來,百姓家在伏天最盛行自製綠豆湯、蓮子湯及用中草葯熬制的暑湯,以避暑防熱健身。清代最大的冰食市場是什剎海,什剎海會賢堂的「什錦冰盤」,遠近聞名。
老北京的冰食花樣繁多,而老百姓最喜歡的非酸梅湯莫數了。酸梅湯,我國自古有之。老北京人喝的酸梅湯是由清宮御膳房傳到民間的方子配製,素有「清宮異寶,御制烏梅湯」之說,因此口味獨特。據說最為精製講究的酸梅湯,不用水煮,而用沸水浸泡酸梅。飲時也絕不往碗里加冰,而是在湯罐外用碎冰塊「鎮」,所以酸而不烈,甜而不釅,冰而不鑽牙床。清乾隆年間,詩人楊米人所著《都門竹枝詞》記載說:「銅碗聲聲街里喚,一甌冰水和梅湯。」老北京售賣酸梅湯的店鋪伙計和小販們掂打著「冰盞兒」——兩個小銅碗,一上一下發出清脆的叮當聲,並吆喝著:「又解渴,又帶涼,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鬧碗兒嘗——一個大一大碗兒勒!」孩子們聽到門外這個響聲,便向家長要幾分錢,飛跑到大門外,去買自己喜歡的酸梅湯了。
老北京的一些葯鋪在炎熱的夏天,還經常在門前擺個長條桌,上面放著葯店免費提供的葯湯,這些葯湯既解渴又祛暑。有一些葯鋪也常在供行人免費喝「暑湯」的同時,施捨一些藿香正氣丸等小葯包,上面通常印著店鋪的字型大小以及「暑天防熱,保重身體」等字樣,既是社會慈善活動,也是做生意的宣傳,從而擴大自家店鋪的知名度。
在老北京,還有一些專門給大宅門送冰塊的送冰人。這些冰塊是送冰人從冰窖里批發來的,他們趕著小毛驢兒,每天將冰塊送到大宅門住戶的家中。大宅門的住戶將這些冰放入「冰箱」——裡面貼著鐵皮的木製箱子,來冰鎮食物防止食物腐壞。當送冰車來到時,胡同里的孩子們非常歡樂,有的去摸涼冰,有的去揀掉在地上的碎冰碴兒含在嘴裡以此為樂。
老北京的冰食還有雪花酪、紅白玻璃粉、果子乾、杏仁豆腐、大冰碗等等。
現如今,夏暑季節乃至冬天,「冷食」、「冷飲」在市面上隨處可見,花樣也更豐富了,但這都替代不了老北京冰食的獨特味道。

4胡同趣事
據《北京胡同志》介紹,胡同,是城市中一種狹長的通道。它是由兩排院落牆體、宅門或倒座房、後罩房的屋牆連成的兩線建築物構成的。在兩排宅第之間,胡同形成了一條隔離空間帶,便於宅院的通風、採光和居民出入。關於「胡同」的稱謂,有多種說法——有蒙古語「浩特」(居民聚落)、「霍多」或「霍敦」(村落)音轉之說,有「火疃」音轉說,有「胡人大同」簡稱說。最流行的一種為「胡同」源於蒙古語,即「水井」之意,或說「有水井的地方」。最早見諸於文字的「胡同」,出現在元雜劇中,取材於三國故事的關漢卿雜劇劇本《單刀會》中,有「殺出一條血胡衕(胡同)來」之句。
北京有多少胡同呢?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後來合並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個。
北京人是講究走路的。因為老北京城無論大街小巷,多是橫平豎直,所以北京人走路無法取巧,無論選擇什麼都是拐硬彎兒,比較比較也還是一樣長短。即使是這樣,北京人走路依然是有選擇的。走大街,干凈倒是干凈,就是亂,攪和得你不得安生。穿胡同,鞋子容易吃土,但似乎更安全,你不願意見的人或事兒,多繞一下也就「躲過去」了。老北京的地名生活化,不像其他城市的胡同街道,總喜歡用城市名稱來命名——比如「南京路」、「廣州路」什麼的。北京的「扁擔胡同」有11條,「井兒胡同」有10條。既然人們開門就有七件事,所以北京也就有了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和荼兒胡同;既然人在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於是就又有了金絲胡同、銀絲胡同、銅鐵廠胡同、鐵門胡同和錫拉胡同。走在這類名字的胡同國,人覺得塌實。
北京有些胡同的名字令人奇怪,因為用漢語無法解釋。但是,如果把這些胡同的名字翻譯成蒙古語,就好解釋了。如屎殼郎胡同,其實這個名字譯成蒙古語是「甜水井」!「墨河胡同」,蒙古語的意思是「有味兒的井」,大概是被污染過吧。此外,如鼓哨胡同(或寫做箍筲胡同),苦水井;菊兒胡同或局兒胡同,雙井;碾兒胡同或輦兒胡同,細井;巴兒胡同,小井;馬良胡同或螞螂胡同,專供牲畜飲水的井等等。
實際上,北京胡同名字的成因,除了音譯的之外,不外乎這么幾個:有以街市命名,如錢市胡同、驢市胡同、米市胡同等;有以姓氏命名,如史家胡同、方家胡同等;有以形狀命名,如口袋胡同、耳挖勺胡同等;有以標志物命名,如磚塔胡同、鐵獅子胡同等;有以生活用品命名,如絨線胡同、剪子巷等;有以職業招牌命名,如趙錐子胡同、李紗帽胡同等;還有以寺廟命名,如靈境胡同、凈土寺胡同;有以衙署機構命名,如兵?司胡同、錢糧胡同等等。
非常有趣的是,很多的胡同名是從市井俚俗的胡同名中改過來的。比如羊尾巴胡同改作羊宜賓胡同,狗尾巴胡同改作高義伯胡同,大腳胡同改作達教胡同,小腳胡同改作曉教胡同,爛面胡同改作爛縵胡同,劈柴胡同改作辟才胡同,蠍子廟胡同改成協資廟胡同,王寡婦斜街改為王廣福斜街等。
仁義胡同的來源,就和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有關。相傳明代時,兩位大臣是鄰居,只一牆相隔。一次大雨泡倒院牆,在重修時,兩家因牆基發生爭執,倪家說金家多佔牆基,金家說倪家多佔牆基。兩家分別給在外做官的老爺寫信,要他們出面干預。時間不長,兩家分別接到回信,信的內容都是:「百里捎書為堵牆,讓出一牆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尚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見到信後,兩家人十分慚愧,因此在修牆時分別讓出一牆的牆基,形成一條約5尺寬的胡同,百姓管這條胡同叫仁義胡同。
大家都知道慈禧垂簾聽政的故事,她所用的竹簾都由工匠精選南方的上等慈竹,經過十幾道工序精工編織而成。這些竹簾磨損後會被換下,因為舊簾子是皇家用過的,不可能賣給平民百姓使用,只能設立個地方存儲,於是就有了簾子庫,而簾子庫所在的這條胡同就成了簾子庫胡同。

5門神
門神是我國,也是北京市民俗中最多信仰的神祇之一,其歷史之久,流傳之廣,種類之多在民間諸神中是最為突出的。僅將北京舊時傲立於千家萬戶大門上的門神書錄於後。因為北京是座古老的城市和元明清數朝的政治、文化、商業中心,所以全國各地的文人、商賈、官宦、旅遊者紛紛來到北京,與他們的同時,他們家鄉的門神也隨至而到,以神佑他們平安。所以,在北京民宅的大門上,各地門神應有盡有。如:燃燈道人、趙公明,東漢的姚期、馬武,抗金英雄岳飛、韓世忠,最可愛的是京北密雲一帶供奉的門神竟是夫妻二人-楊宗保與穆桂英。總之北京住宅院中所貼的門神多取自中國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漢,這些武藝出眾、仗義疏財、精忠報國的英雄,婦孺皆知,影響面廣,備受民間的崇拜。[3]
今天,我們再貼門神已不是舊時的迷信色彩了。這些歷史上的門神在千年的中華文化中神佑著中華民族的子子孫孫,人們喜歡這種五顏六色的吉祥門畫,只有貼上門神才能在歡度佳節的喜慶氣氛中得到一種讓他人難以想像到的思想滿足和精神滿足。

6交通出行
北京作為明清帝都,在物質、文化生活的水平上為全國之首,在交通運輸方面也相對發達於其他地區。但是與同時期的世界相比,北京地區的交通則顯得相當落後。
明清兩代,北京地面都是土路和石子路。人們出行只能靠驢、騾、車、轎等原始交通工具。按清代規定,文武官員上朝、出行一律騎馬,以保持滿人尚武的傳統,防止八旗子弟的安逸和蛻變。但後來這項制度逐漸鬆弛,武官出門騎馬,文官出行有的騎馬,有的乘轎。在清朝,轎子有「官轎」和「民轎」之分,官轎根據職位高低有嚴格的區分,不得越雷池一步。而民轎一律是青布小轎。還有一種就是「喜轎」,也叫「大花轎」,專用於娶親。官轎隨著清王朝的覆滅被取締,民轎在辛亥革命後也銷聲匿跡,只有花轎在今天的農村婚禮中還能夠看到。對富貴家庭來說,他們出行不僅可以坐民轎還可以坐馬車,老北京的馬車是仿西方的四輪馬車,可坐三四人,趕車的坐在車箱前高台上,用一匹或兩匹馬拉著,豪門大戶用的都是高級的馬車。這一時期也有馬車出租行。
對清朝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的出行則主要靠步行和驢車、馬車。毛驢有點類似於今天的計程車,老北京的各城門均有「驢戶」,供人僱傭乘騎來往於城鄉之間,叫做「腳驢」。每年的廟會,很多人都騎驢來觀廟會。農閑時,四郊的農民也把自己家的驢牽出來供人租用。
明清兩朝,貨物的運輸主要依靠手推車和駱駝。手推車當中只有一個車輪,故俗稱「一輪明月」。北京在未安自來水管之前,各營業水井給用戶送水,概用手推車推運。駱駝則像今天的貨車,主要是把山西的煤炭、石灰,還有別處的山貨等運進城來,運貨時把六七個駱駝用繩子綁在一起,前後的駱駝各帶一隻鈴鐺,因而經常可以聽到叮當、叮當的駝鈴。夏天天熱,駱駝要脫毛,就不能幹活了,因此,夏天來臨時,駱駝的主人就會把駱駝趕到口外,立秋後再回來。
民國以後,市面上出現了洋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力車,每輛只乘一人,有死膠皮輪及充氣膠輪兩種。車廂上有折疊式防雨篷,冬天有棉布篷。講究的車廂兩旁有銅燈,客座下有腳鈴,由乘客踩鈴指揮。也有的在車把上按喇叭,由車夫手捏作響。這種人力車大致分成兩種:一種是在市面上拉散座的,乘客招手乘車,臨時議價;另一種是在固定宅門拉包月車的,包月車多屬主人自備,上面掛「某宅自用」的牌子。抗日戰爭勝利後,此車被三輪車取代。這一時期,自行車也逐漸成為普遍的交通工具。
三輪車在日本侵華時期,曾是時髦車,三輪車在洋車的基礎上再安上一輪,成為三個輪子,由人腳踏而行,大多獨座,不像市面上復興的三輪車那樣大,可雙人並坐。今天的三輪車成了供人欣賞、品味的彩扮「文物」車。建國後,公共汽車、地鐵、城市鐵路和私家轎車逐漸成為北京人主要的交通方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北京大街上到處跑著私家車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7寵物情結
北京人飼養寵物的傳統歷史悠久,學問、講究也多。確切地說,過去老北京人把所喜歡飼養和賞玩的種種動物多稱為「玩物」,而很少用「寵物」一詞。老北京人喜歡飼養的寵物實在是不少,大致分起來有四類,一是鳥類,二是蟲類,三是魚類,四是獸類。飼養寵物既是老北京人的一種嗜好,也是老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玩賞寵物之中得到的是一份精神上的愉悅與享受,老北京人把養寵物當做一大雅事,是和弈棋、品茗、論畫一樣的雅事。
老北京養鳥的人大多生活悠閑。文人多養百靈、靛頦、紅子一類;體壯者多養畫眉;撂地賣藝者則多養交咀、「老西兒」一類。遛鳥不獨是給鳥兒「放風」,主要在於馴鳥兒,教給鳥兒一些小技藝,並觀賞、娛樂。北京人喜歡養鳥,除了圖個樂兒外,還有養心健身的「作用」。過去有句話:「養鳥遛鳥,遛的是鳥,練的是人,心變寬了,體變壯了,日子過得就豁亮。」所以無論文人墨客、梨園名優、杏林國手,還是車夫、轎夫都有好養鳥的,只是貴賤不同而已。
北京人玩蟲兒,主要玩蟈蟈兒。北京人養蟈蟈兒有不少的講究,一是要選上品的蟈蟈兒,講究全須全尾兒、叫聲悅耳;二是顏色正、品相好,一般多選黑、綠、青三種;三是要善動愛跳,越是活潑愛鬧的蟈蟈兒越有人緣兒。北京人買蟈蟈兒時絕少買一隻,而是買一對,一則是老北京人有成雙成對的習慣,雙為吉利數;二則是兩只可以相互戲逗,叫得更歡。買回來的蟈蟈籠子大都掛在屋檐、門楣、窗前或院子的葡萄架或海棠樹上。從此,蟈蟈兒的鳴叫就成了四合院里最動聽的聲音,一直能叫到立冬。
蟋蟀,北京人稱之為「蛐蛐」,又名促織。民間有「促織鳴,懶婦驚」的俚語。蟋蟀是一種分布廣泛的昆蟲,老北京養蛐蛐、斗蛐蛐的用具極講究,在冬至前用的澄漿罐,是用澄漿泥淀製成型、入窯燒制而成的。養蛐蛐,趣在蛐蛐的廝斗與鳴唱。一般的蛐蛐拚鬥並不引人注意。自中秋節後至重陽節左右,一些專門養蟋蟀的,備好戰場,隨即下帖約人。請帖外皮寫的多半是「樂戰九秋」。蟋蟀的爭斗,本是昆蟲的一種自然本能,卻往往摻入許多人的成分在其中。
享譽國內外的水中寵物金魚,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金魚是鯽魚變種,因其色赤而鱗片閃爍若金,故名金魚。在北京人的口語中,宮廷中四尾的珍貴金魚稱為「金魚」,而其他的金魚則被稱為「小金魚兒」,兩者價格相差也甚遠。有身份、有地位的主兒,家中養魚專有魚把式伺弄。老北京家庭養魚的,一般以圓形三足缸或長方形玻璃缸為多,家庭富足者則用瓦盆飼養。因時間用的已久,盆內都有一層綠茸苔,觀魚更為艷麗。
在獸類寵物中,老北京人過去飼養較多的是貓和狗。老北京養貓講究品種,大多以毛長者為貴。一般認為白者、黃者為上品,黑者、雜色者次之。此外,貓眼必以兩色者為貴,名曰「雌雄眼」,俗說「爹一隻,媽一隻」,此為「波斯種」。但老北京人不喜歡養白尾貓,以為不祥。北京人認為養貓乃高尚之情趣,其來源多系親朋間互相贈送,以為禮品。那時的老北京人不賣貓,還把賣貓、賣狗視為破產的象徵。
北京人也喜歡養狗,但狗的數量要遠遠少於貓的數量,有錢人一般會在護國寺廟會的狗市上買觀賞狗:袖狗、叭狗。袖狗僅一掌大小,然生性好鬥,又叫「斗狗兒」,可藏於袖間,因此得名。這些人將狗置於桌案上觀其爭斗、撕咬,以博得一樂。普通老百姓在四合院里多養些小京叭、小柴狗,
此外老北京人飼養的寵物還有鷹、龜、猴、雞、鵝、隼等,但數量不是很多,只有對它們特別喜好的人才會飼養。
老北京文玩把件
老北京文玩把件有文玩核桃 文玩葫蘆這些都是老北京人最喜歡的玩意。

8規矩講究
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禮數多,講究多,禁忌也多。俗話說:「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如牛毛。」確實,胡同可以說是北京的特色景觀和文化之一。老北京是由胡同組成的,胡同是北京的精髓。但是,到胡同中去參觀旅遊,卻不能用「逛胡同」或「串胡同」來表達,這是因為,胡同中妓院比較集中,一些嫖客今天去這條胡同,明天去那條胡同,在胡同里逛來逛去,串來串去,尋花問柳。日子長了,老北京人便把那些經常到胡同妓院里嫖娼的人,先說成是「逛窯子」,後來就含蓄地說成是「逛胡同」或「串胡同」的了。再往後其意逐漸引申,把那些作風不正派、不正經而在胡同里閑逛的人也說成是「逛胡同」或「串胡同」的。
北京人還忌諱在屋子裡面撐傘,老人們經常告誡小孩子:「屋子裡面不可撐傘,否則房子會漏!」這當然帶有極大的誇張成分,但是也並不是毫無道理,因為頂棚就是北京平房的天花板,北京的平瓦房的頂棚,都是用木條加高粱桿和葦子桿扎的,再糊上壁紙。頂棚高不及丈,又是紙糊的,所以在屋內揮舞長物,極易捅破。
老北京人還都知道「夜晚不可以剪指甲」!因為在電氣時代尚未來臨之前,夜間照明條件簡陋,視線不明,夜晚剪指甲容易剪著皮膚,十指連心,疼痛難忍,那時醫葯缺乏,全城也找不到一兩家醫院。即使送到醫院,高昂的醫葯費也不是平民負擔得起的。指甲長了忍個一天半天也無所謂,何必犯此禁忌?
北京人還有一種說法,小孩玩火會尿炕,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玩火和尿炕並無必然聯系。北京人之所以忌諱這個,是因為小孩好奇,喜歡玩火,不但會燙傷自己,又容易釀成火災。小孩不知道玩火後果嚴重,卻都知道「尿炕」後難免挨打受罰,又是不光彩的事,所以聽到「小孩玩火會尿炕」的警告後,也就不敢玩火啦。
在住房方面,北京人也很講究,俗話說:「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來夏不涼。」這就是老北京人對住房條件的選擇。除此之外,北京人還忌諱在四合院中種松柏樹、桑椹樹和梨樹,因為松柏樹大多種在墳地中,「桑」與「喪」,「梨」與「離」諧音。北京人有句俗語:「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就是這個道理。
北京人還忌諱院子里的地面比胡同、大街的地面低,原因是一進門就得跳蛤蟆坑,而出門從低向高,如似登山,明顯不吉利。
此外,數目字中,單數不吉利,一般人都能接受。但是住宅間數除外,四合院中的北房或三間,或五間,如果有四間的地方也要蓋三大間,每邊再蓋半間,美其名曰:「四破五」。至於東西廂房,也多以三間為准,目的是在院中建築組合里產生一條中軸線,這條線如似人身上的脊樑,是院落中最重要風水源頭。正因如此,雙數在北京住宅建築方面是不吃香的,所以,北京出現了這么一句俗語:「四六不成材」。

9

Ⅶ 你們覺得最具老北京味道的巷子是哪一條

說到旅遊,我們自然是少不了要去我國的首都北京溜達一圈了,而說到北京,不得不感嘆一下社會發展的還真是非常的迅速了,現在的背景基本上已經看不到老北京的樣子了。作為國際大都市,北京現在發展的是越來越好,越來越現代化,想要看到老北京的樣子還真是比較難尋找了,不過小編還是給大家找到了一個地方,算是北京最早的胡同街區之一了。

據悉在這條巷子中曾經住過很多的達官貴人,也有很多名人的故居,比如齊白石的故居就在這里,還有一處曾是清內務府一個總管大臣的私宅也在這里。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也在這里,據需原本很大,但因為後人的不斷變賣,這個王府已經變成了很多小的院落。所以來這里走一圈絕對能找回老北京的感覺, 絕對是北京值得一去的步行街。

Ⅷ 北京人都愛說老北京,老北京是指什麼年代

經過數百年上千年的發展,養蟲幾乎成了一種傳統,自然也就是北京民俗的一部分,民俗總有其深邃厚重的東西。關於養蟲就有不少講究,這里略談幾點常識,窺豹一斑,算是幫助那些不了解北京民俗或知知之甚少的人啟蒙吧(當然也包括我本人,這叫助人自助)

養蟲講究很多,譬如在夏天玩蟈蟈兒講究用籠,冬天要用葫蘆。一位養了幾十年鳴蟲的老人說:鳴蟲從份到養,從點葯到葫蘆,處處都能看出老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來。此話當然不假。

冬日蓄蟲,多用葫蘆,每蟲一式,大小長短均須適於蟲之體。蟈蟈兒葫蘆式必長圓,子口間須用銅絲蒙子,以防戳須。油葫蘆葫蘆,式稍短而下部稍闊,下底須用三合土砸實成坡形,宛如野穴。蟋蟀葫蘆又小於油葫蘆葫蘆,體式相同,亦必砸底,金鍾兒葫蘆,扇形闊體而不砸底。冬日酷寒,故養者常將葫蘆揣入棉襖以本身之體溫,暖秋蟲以聽其鳴。翁偶虹先生在《冬日話秋蟲》一文中敘述得更引人入勝,有嗜蟲而不願揣入懷中者,別出水暖法,以大圓籠(木製)中置錫壺,壺內沸盛水,可達半日而猶溫,晚飯後,再易沸水一次,可溫通宵。

「份」是玩蟲人的行話,就是人工繁育的意思。再長壽的草蟲兒到了冬天也得死。「份」蟈蟈是門技術,老北京專門有「份」蟈蟈的人,行話叫「蟲兒把式」。秋天到山裡去逮母蟈蟈,放到罐里養著。罐里放上土,蟈蟈生的卵都在土裡,入冬以後,把土放在暖炕上,每天撒點水,用棉被蓋上,過不了半個月便從土裡出來,白的像蛆,放點蔬菜葉,曬幾天,便開始長腿和翅膀,慢慢變黑。蟈蟈前後要脫7次殼,7天脫一次殼,七七四十九天,蟈蟈也就長成了脫一次殼,它便長一點,而且要把自己的殼都吃掉。蟈蟈脫層皮,脫下的殼里有鈣質,它不吃掉就要得病,而且特別有意思,它吃哪兒補哪兒,不吃哪兒哪兒就出毛病。比如脫大腿,它沒吃,長大以後,大腿就掉。

關於本叫與點葯,本叫,乃天然鳴聲,它原來怎麼叫就怎麼叫;怎麼讓它變音,或者讓它叫得更好聽?北京人發明了一種點葯術,點葯則點在翅上,以變其音響。葯一說是由松香、柏油、黃臘加硃砂熬成;一說是用硃砂、銅渣、松香等製成。色鮮艷似火漆,遇熱即融,涼又凝固而酥脆,蟲在連膀後約半月,翅干透,音也定型,才可用葯點。其實點葯的作用就在借異物之著翅以降低其震動頻率,改變鳴聲。

蟋蟀盆,或稱蛐蛐罐。是用來飼養鬥蟋蟀的器皿。蛐蛐罐有瓷製、陶(泥)制、玉器、石器、漆器等等,目前存世最早的蛐蛐罐,應是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賈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比較常見的是葫蘆蟲具(用葫蘆做出的裝蟲器具),大致可分為雞心式葫蘆、棒子式葫蘆、柳葉式葫蘆、花瓶式葫蘆4種,葫蘆蟲具除去葫蘆本身外,還講究口和蓋,鋸掉葫蘆的上半部,配上紫檀、紅木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虯角或象牙的蓋(也叫芯子),養蟈蟈的還要在口內裝一個用黃銅絲盤成的膽,這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葫蘆蟲具。蓋又分為高蒙芯、平蒙芯、低蒙芯,高蒙芯高一寸到一寸五,雕刻得玲瓏剔透,有花卉、山水、人物等圖案。

Ⅸ 關於老北京

「八旗」以旗幟的顏色命名,分別稱為: 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和鑲藍旗。
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後,相繼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又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於是,皇太極的父親努爾哈赤建立的八旗便成為「滿洲八旗」。
所以人們通常所說的八旗,實際上包括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總共有二十四旗。清朝初期的皇宮設計,就生動地體現了八旗制度的豐富內涵。
所以八旗子弟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是由不同民族兄弟共同組成的。在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內,除了滿族、蒙古族和漢族外,還有其他民族的人。
不同民族的成員長期生活在八旗制度下,他們都被稱作「旗人」。不過據清代檔案記載,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所屬的旗人,由於民族不同待遇也不同。
三百年前,八旗子弟沖出那片狹窄的河谷平原,來到外面的廣闊世界,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到清朝鼎盛時期,當時疆域,東自台灣及其所屬釣魚島,西至巴爾喀什湖和蔥嶺,南起南海諸島,北抵恰克圖,東北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除了隸屬於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的「旗人」外,還有被稱為「民人」的漢族等50多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這在中國幾千年社會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為這一空前「大一統」盛世的實現,八旗子弟進行了長期、艱苦的奮斗。鴉片戰爭以後,在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列強入侵的斗爭中,眾多八旗子弟也同仇敵愾,為國捐軀。
八旗子弟歷來擅長「騎射」。清朝統治者以武功定天下以後,依然注重八旗子弟的騎射技藝,在八旗駐防之地一律設立「教場」,用以訓練。甚至在皇宮紫禁城內,也開辟一片空地,修築「箭亭」。皇帝經常在這里觀看王公大臣、八旗官兵們彎弓射箭,獎優罰劣。
河北省圍場縣境內,山巒起伏,林海茫茫。這遠離京師數百公里的塞外勝地,曾經是清代著名的「木蘭圍場」。
康熙、乾隆、嘉慶年間,八旗官兵除了日常訓練,在京郊南苑、盧溝橋等地行圍操練之外,幾乎每年都浩浩盪盪,來「木蘭圍場」,狩獵習武。有時,一年舉行兩次。
八旗子弟不光是習武,也重視文化。入關以前,雖然戰事頻繁,戎馬倥傯,但清太祖努爾哈赤堅持聘請教師教育他的兒子們。清太宗皇太極也曾下令,讓貝勒、大臣等官員子弟讀書。
入關伊始,八旗子弟既操練騎射技藝,又熱衷於文化學習和藝術修養。雍正對八旗子弟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八旗子弟學文的要博覽詩書,學得有用的學問,學武的要爛熟弓馬,研究戰略,成為保衛國家的人才。
所以八旗的文教事業取得蓬勃發展,在八旗子弟最集中的北京,尤為典型。清代全國的最高學府國子監、紫禁城內的上書房和咸安宮官學、景山官學,都曾經接納一批又一批八旗子弟,培養、造就了為數眾多的國學人才。清朝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編纂的《八旗通志》中曾稱贊說:學校里的八旗子弟們,形神儒雅俊秀,飽讀詩書,在中華文化的熏陶中成長為國家的賢良人才。
三百年間,八旗子弟的許多文學作品享譽四海,成為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世界名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詞人納蘭性德也是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他的詞集《側帽集》、《飲水詞》問世後,一時間形成「家家爭唱飲水詞」的局面。
當然,曹雪芹和納蘭性德早已是名滿天下了。除了他們,八旗子弟中還有一大批在音樂、繪畫、書法以及科技等方面頗有造詣的人才。
比如:康熙第三子誠親王允祉,精於歷法、數學,奉命編輯了《律歷淵源》、《古今圖書集成》等典籍;康熙第十六子庄親王允祿,精於數學、樂律,在乾隆年間管理樂部時,考定古樂,依據古籍《周禮》,鑄造出博鍾、特磬各十二口,逢朝廷大典時,用這種樂器來演奏。
乾隆第五子榮親王永琪精通滿文、蒙古文和漢語及天文、數學,又擅長書畫,著有《焦桐謄稿》。他的兒子綿億,擅長書畫。
榮親王永琪的孫子奕繪,擅長篆書,精於數學、天文,曾任欽天監監正,參與過纂修《御定歷象考成後編》、《御定儀象考成》等典籍,並以30年的時間,寫出了《割圓密率捷法》一書。
還有滿洲正白旗人唐岱,是清朝皇室的畫師,他經歷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康熙稱他為畫壇「第一手」、「畫狀元」。他的精美之作,被編入《石渠寶笈》和《秘殿珠林》。
除了個人成就之外,八旗子弟在組織、參與整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貢獻。
康熙皇帝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都具有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的君主之一。康熙不僅是偉大的政治家,在文化方面,他也頗有成就。他本人的作品主要有《御制詩集》、《御制文集》等。
而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是他組織編修的《御制清文鑒》、《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古文淵鑒》、《全唐詩》、《皇輿全覽圖》等。
乾隆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君主。他在位60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在乾隆中前期,他勤政愛民,文治武功與日俱增,使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了一個高峰。
乾隆也好寫詩,而且他是詩寫得最多的一位皇帝,有《御制詩集》和《御制文集》等作品,然而最值得稱道的,是他主持編修的《四庫全書》,以及以《御制五體清文鑒》為代表的清文鑒系列辭書。
八旗子弟的輝煌業績永遠彪炳史冊,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入關以後不思進取,只圖享受,終於一步步走向腐敗沒落的結局,讓人扼腕痛惜。
八旗的士兵,在入關以前,「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他們戰時當兵,平時務農,生活雖不富裕,還能維持生計。但是隨著統一戰爭的結束,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統治階級鋪張、奢侈的風氣,悄然興盛,並對八旗子弟產生了嚴重的腐蝕作用。
曾幾何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八旗勁旅漸趨腐敗,作戰能力大大削弱。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時,八旗兵軍紀鬆懈,士兵喪失鬥志。朝廷不得不依靠由漢人組成的綠營將士,經過長期作戰,才將「三藩」平定下去
再往後,八旗官兵日益腐敗。據史料中記載,他們玩樂器、穿錦衣、騎肥馬,入班唱戲,請客喝酒,當官的連會也不開,班也不上,來上班的,也不幹什麼正事,不是談笑取樂,就是唱戲。
到了清朝中期,很多八旗子弟窮困潦倒,靠預支餉米、典賣朝廷發給的土地、領取救濟度日。八旗兵成為一支徒有其名、不能打仗的老爺兵。
鴉片戰爭以後,清朝政府財力枯竭,糧餉不能按時發放,加上貪官污吏層層剋扣,使得普通旗人雪上加霜,生活艱難。
隨著大清王朝的覆滅,八旗制度的崩潰,八旗子弟也同自己的「旗人」身份揮手告別。無論旗人曾有過怎樣的輝煌與尊榮,或是怎樣的萎靡與恥辱,這一切都已成為歷史。
初建四旗,用黃、白、紅、藍四種顏色作旗幟。增添的四旗,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種顏色作旗幟。然而,八旗的顏色有一個變化過程。據《光海君日記》卷169所載,「初始為青、黃、赤、黑五種顏色旗幟,爾後為黃旗無畫、黃旗畫黃龍、赤旗無畫、赤旗畫青龍、白旗無畫、白旗畫黃龍、青旗無畫、青旗畫黑龍八種顏色旗幟。」至於比較規范的八旗顏色,到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二月,始見之於《滿文老檔》記載有: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共八種顏色的旗幟。其四鑲旗為:將原來的整黃、整白、整紅、整藍的旗幟周圍鑲上一條邊,黃、白、藍三色旗幟鑲紅邊,紅色旗幟鑲白邊。不鑲邊的黃色旗幟稱為整黃旗,即整幅的黃旗,習稱正黃旗;鑲紅邊的黃旗稱為鑲邊黃旗。習稱鑲黃旗,俗寫廂黃旗。其他六旗也是如此。於是形成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合起來稱為八旗。八旗樣式如下:
八旗的形成

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努爾哈赤統一了建州諸部,伴隨統一戰爭的進行,歸服的人口日眾,先前那種只憑血緣關系的軍事與生產組織,已不能適應統一戰爭的需要了。於是在這種特殊的政治歷史環境下,八旗制度便應運產生了。《滿文老檔》中記載如下:「聰睿恭敬汗將收集眾多之國人,盡行清點,均勻排列,每三百丁編一牛錄,牛錄設額真一人、牛錄額真下設代子二人、章京四人、村撥什庫四人。將三百男丁以四章京之分編塔坦,無論做何事,往何地,四塔坦的人按班輪值,其同工、同差、同行走。」(額真來自蒙語,是主人的意思。)
隨著統一戰爭的不斷擴大,牛錄編設的增多,為適應多兵力、大規模作戰統一指揮的需要,努爾哈赤將五牛錄(實際大多不止五個)組成一個甲喇,在由五個甲喇組成一個固山,即旗。並以八種不同形式的旗幟作為標志,行軍戰斗;生產勞動;行政管理均為一個固定單位。旗是八旗制度中的最高組織形式,也是最大的軍事編制。
八 旗 漫 話

伊爾根覺羅·泰來

在遼寧省檔案館所存的清代檔案中,有大量關於「八旗制度」的史料。什麼是八旗制度?八旗是什麼樣子?八旗是一種什麼性質的組織?八旗制度是在什麼時候和怎樣建立起來的?八旗制度在清代建國和以後近三百年的國家統治中的作用如何?以及八旗的最後命運。這不僅是史學家研究清史中一個重大的課題,也是我們檔案工作者和史學愛好者一定要掌握的知識性問題。本文根據省檔案館所存的檔案和一些清史專家的研究成果編篡而成,簡要介紹了一些有關「八旗」的問題。雖不是什麼專業的的清史研究成果,但足可以作為工作之餘漫談的話題。感興趣者,請點擊遼寧省檔案局的網頁中《網上展覽廳》欄目,相信您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八旗方位

清代的八旗軍,包括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在行軍、駐營時所居的位置是固定的。據說是依「五行相剋」說制訂的。在《八旗通志》中有如下的記載:「兩黃旗位正北,取土勝水。兩白旗位正東,取金勝木。兩紅旗位正西,取火勝金。兩藍旗位正南,取水勝火,水色本黑,而旗以指麾六師,或夜行黑色難辯,故以藍代之。」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東方屬木,顏色為青,木能克土;南方屬火,顏色為赤,火能生土克金;西方屬金,顏色為白,金能生水克木;北方屬水,顏色為黑,水能生木克火;中央屬土,顏色為黃,土能生金克水。從五行所屬的顏色和五行相剋的角度講,八旗所處的方位恰恰與五行相剋的方位是一致的:兩黃旗屬土,土能克水,所以在北方;兩紅旗屬火,火能克金,所以兩紅旗位於西方;兩白旗屬金,金能克木,所以兩白旗位於東方;兩藍旗屬水,水能克火,所以兩藍旗位於南方。
八旗生計
清代八旗子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從八旗創立以來,在中國歷史的大舞台上活躍了三百多年。他們輝煌過、成功過、也衰落過。但是,在三百多年間,中國的白山黑水、遼沈大地、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天山南北、西南邊陲、閔粵海疆、寶島台灣都曾留下他們奮斗的足跡,名垂青史,功在史冊。他們絕不單單是後來被人們所稱的「紈絝子弟」。八旗子弟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組成的,除了滿族、蒙古族和漢族外,還有鄂溫克、達斡爾、錫伯、朝鮮族及一些維吾爾、俄羅斯族人等。
三百多年間,八旗子弟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遼闊的中國版圖許多是由八旗子弟開拓的。清代鼎盛時期,統一多民族的大中國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當時的疆域,東自台灣及所屬的釣魚島,西至巴爾喀什湖和蔥嶺;南起南海諸島,北抵恰克圖,東北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除了隸屬於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的「旗人」外,還有當時被稱為「民人」的漢族等50多個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這在中國幾千年社會發展使上是絕無僅有的。

駐防八旗

駐防八旗是被清政府派駐到全國各地扼要守險的八旗軍,順治年間,駐防各地的八旗兵丁有1萬5千餘人;康熙、雍正年間有7萬9千人;乾隆、嘉慶年間有10萬餘人,一直到清末。按駐地劃分可分為畿輔駐防、東北駐防和各直省駐防。
畿輔駐防始於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是年設昌平州、固安、采育里、張家口、古北口、獨石口等地駐防。
東北駐防。東北是滿族的發祥地,備受清政府的重視。包括盛京駐防、吉林駐防和黑龍江駐防。
盛京地區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駐防的兵力僅次於京畿地區。設盛京將軍1人總轄之,下設副都統4人、副都統銜總管1人、城守尉8人、協領15人、防守尉2人、佐領131人、驍騎校207人;主要駐防地為盛京、興京、鳳凰城、義州、牛庄、錦州、金州、遼陽、熊岳、復州、寧遠、廣寧、鐵嶺、開原等。

駐京八旗

駐京八旗,也叫禁旅八旗或京旗。是滿族定鼎北京後拱衛京師的那部分八旗。駐京八旗的職責是拱衛京城,負責帝都的安全,故而又分別組建了各種軍事組織。其人員由各旗抽調組成。有如下一些組織:
侍衛處:是皇帝和皇宮的警衛部隊。清初挑選鑲黃、正黃、正白上三旗才藝出眾之子弟為侍衛。「用備隨侍宿衛,亦得選預環列」。「凡輪值殿庭,以領侍衛內大臣等總統之。其侍衛等更番輪值,凡六班、分兩翼。宿衛乾清門、右內門、神武門、寧壽門為內班。宿衛太和門為外班。行幸駐蹕宿衛亦如之」。(《光緒會典事例》卷1106)順治初年定,領侍衛內大臣6人,即上三旗每旗2人。內大臣6人,散秩大臣無定員。侍衛的人數規定為上三旗每旗20人,共60人為一等侍衛;每旗50人,共150人為二等侍衛;每旗90人,共270人為三等侍衛;每旗30人,共90人為藍翎侍衛。上三旗總共出侍衛570人。此外,還設有宗室侍衛。在侍衛之上又設侍衛班領12人、署班領24人、侍衛什長60人、宗室侍衛什長9人,均由上三旗等額出任。

盛世的旗人精神與八旗的衰亡

清朝前期,在太祖、太宗時代,經過戰爭的洗禮,一般旗人都有較強的進取精神,他們自重、自尊、自強,形成了良好的民族責任感。這種可貴的旗人精神構成了一代王朝盛世統治民族最基本的條件和最重要的精神支柱。這是滿族崛起和入主中原的關鍵,也是滿族為中華民族大家庭創造輝煌的動力。滿族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民族,正如周恩來總理在建國初期就論定的那樣:「滿族是一個有本領的民族,是值得佩服的。」清朝盛世的旗人精神主要表現在:
第一,以滿族貴族為首的廣大旗人,在清朝初期都有比較強烈的民族進取精神。這主要表現在:1)為國捐軀的奉獻精神。作為中華大家庭中的一個小民族,能成為一個時代統治東方大國的核心力量,並能團結其他民族,造就一個王朝盛世,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旗人當時的「文不愛財,武不惜死」的奉獻精神不能不說是一個根本原因。特別是那時宗室貴族,哪怕是皇子皇孫也都講究建功立業,從小就跟隨父兄馳騁疆場沖鋒陷陣。他們一心為國的責任感和帶頭赴湯蹈火的犧牲精神,鼓舞了八旗兵丁。

旗人兵餉

有清一代,清政府禁止旗人從事農、工、商各業,當兵成為旗人唯一正當的職業。八旗軍隊中的兵丁是從各旗中的壯丁中挑選的,挑選兵丁俗稱「挑缺」,被選中的稱為「披甲」成為一個正式八旗兵丁。清廷為確保八旗軍的穩定和具備較高的戰鬥力,陸續建立起一系列的兵丁挑選、演練、糧餉等完備的制度。
旗人糧餉,俗稱「錢糧」。其中包括月餉(每月一次)和季米(每年四季發放)。康熙朝定製:京旗前鋒、護軍、領催,月餉4兩,馬兵月餉3兩。每年餉米均46斛(合23石);步兵領催月餉3兩,步兵月餉1兩5錢,每年餉米均22斛(合11石)。這是所謂的「坐糧」,在出征時另有「行糧」每人每月銀2兩,每月小米8合3勺(《廣陽雜記》卷1)。旗兵餉銀,由各旗領催於每月初二統計分配後,於翌日發放。除按月領餉外,旗兵領米也由各旗檔房和領催掌其事。每年四季,每季領米一次,所以又叫「季米」。領米時間分旗定期,一種為「二五八冬」,即二月、五月、八月、十一月為領米時間;另一種為「三六九臘」,即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為領米時間。

八旗子弟

清代八旗子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從八旗創立以來,在中國歷史的大舞台上活躍了三百多年。他們輝煌過、成功過、也衰落過。但是,在三百多年間,中國的白山黑水、遼沈大地、長城內外、大河上下、天山南北、西南邊陲、閔粵海疆、寶島台灣都曾留下他們奮斗的足跡,名垂青史,功在史冊。他們絕不單單是後來被人們所稱的「紈絝子弟」。八旗子弟是由不同民族共同組成的,除了滿族、蒙古族和漢族外,還有鄂溫克、達斡爾、錫伯、朝鮮族及一些維吾爾、俄羅斯族人等。
三百多年間,八旗子弟為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遼闊的中國版圖許多是由八旗子弟開拓的。清代鼎盛時期,統一多民族的大中國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當時的疆域,東自台灣及所屬的釣魚島,西至巴爾喀什湖和蔥嶺;南起南海諸島,北抵恰克圖,東北到外興安嶺和庫頁島。
八旗制度的組織形式
八旗制度為三級組織,即牛錄—甲喇—旗。
牛錄是八旗制的基礎。牛錄為滿語,是女真人傳統的狩獵組織。據《滿洲實錄》卷3所載:「滿洲人出獵開圍之際,各出一箭,十人中立一總領,屬
九人而行,各照方向,不許錯亂。此總領呼為牛錄額真(原註:華言大箭,厄真,華言主也)。」因此,「牛錄」的派生意思,則是指大箭持有者自願結合的十人圍獵群體。牛錄額真即為這個十人群體推舉的頭領。努爾哈赤起兵初期,牛錄人數不十分固定,辛丑年(公元1601年)釐定為300人。每牛錄設牛錄額真一人統領之。下設代子二人、協助牛錄額真管理所治人戶、田宅、兵籍等事。代子之下設章京四人,職司文書、糧餉等事。天聰八年皇太極將章京的滿文名定為「撥什庫」。
甲喇是牛錄之上、旗之下的一級組織。定五牛錄為一甲喇。甲喇行則一路,止則一處,戰則攻一
正紅旗 正黃旗 正藍旗 正白旗 鑲紅旗 鑲黃旗 鑲藍旗 鑲白旗 北京八旗方點陣圖 乾隆 努爾哈赤 沈陽故宮八旗王亭 沒落的八旗子弟 八旗軍隊征戰

Ⅹ 老北京城牆有多大

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為北京。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籌建北京宮殿城池,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告成」⑤,歷時15年,正式定都北京。明代的北京城也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北牆南縮5里,南牆向南展出2里,成為東西向的長方形。重建了宮城和皇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修築外城⑥,僅築成南側一面。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輪廓已經構成,即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

宮城即紫禁城,也就是今天北京明清的故宮,位於內城中部偏南地區,周長六里一十六步,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60米,面積0.72平方千米,為南北向的長方形。宮城設置八門,南五門,即承天門(清改為天安門)、端門、午門、左掖門、右掖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清改為神武門)。①宮城內壓在中軸線上的有七座主要建築物,以乾清門為分界,分為前後兩部分,即前朝後庭。前三殿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改為皇極,清改為太和)、華蓋殿(同上改為中極,清改為中和)、謹身殿(同上改為建極,清改為保和),後三殿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②宮城周圍有護城河,寬達52米,稱為御河(清稱筒子河)。③清代紫禁城的建築物多有重建,名稱也有變遷,但基本上維持了明代的規模。

皇城在宮城之外,周長十八里有奇,缺其西南角,南北長2.75千米,東西寬2.5千米,面積6.87平方千米。東部為宮城,西部為西苑(元為西御苑),中部為太掖池(即元太液池,增開南海)。皇城有六門,「正南曰大明,東曰東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門東轉曰長安左,西轉曰長安右」④。清改大明門為大清門,北安門為地安門。⑤

內城即元大都城改建而成,周長45里,9門,東西長6.65千米,南北寬5.35千米,面積35.57平方千米。正南為正陽門(即前門),左崇文門,右宣武門;東之南為朝陽門,北為東直門;西之南為阜成門,北為西直門;北之東為安定門,西為德勝門。

嘉靖時築「重城,包京城之南,轉抱東西角樓,長二十八里。門七,正南曰永定,南之左為左安,南之右為右安;東曰廣渠,東之北曰東便;西曰廣寧(清稱廣安),西之北曰西便」①。今實測東西長7.95千米,南北寬3.1千米,面積24.49平方千米。內、外城面積合計為60.06平方千米,大於明初的南京城,在中國首都中,僅次於唐長安城、北魏洛陽城為第三大城。

北京內外城的街道格局,以通向各個城門的街道最寬,為全城的主幹道,大都呈東西、南北向,斜街較少,但內、外城也有差別。外城先形成市區,後築城牆,街巷密集,許多街道都不端直。通向各個城門的大街,也多以城門命名,如崇文門大街、長安大街、宣武門大街、西長安街、阜成門街、安定門大街、德勝門街等等。被各條大街分割的區域,又有許多街巷,根據《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的統計,北京內、外城及附近郊區,共有街巷村1264條左右,其中胡同457條左右。比較而言,以正陽門里,皇城兩邊的中城地區街巷最為密集,達三百餘條。這是由於中城地理位置優越,處在全城的中部,又接近皇城和紫禁城,人口自然稠密。

居民區仍以坊相稱,坊下稱鋪,或稱牌、鋪。居民住宅就是典型的四合院。中城區(正陽門里,皇城兩邊)有9坊,68鋪;東城區(崇文門里,街東往北,至城牆並東關外)有5坊,朝陽、東直關外,鄭村霸,37牌,199坊;西城區(宣武門里,街西往北,至城牆並西關外)有4坊,河漕西,朝天宮西,阜成、西直關外,20牌,101鋪;南城區(正陽、崇文、宣武三門外,新城內外)有8坊,49牌,247鋪;北城區(北安門至安定、德勝門里並北關外)有7坊,安定、德勝關外,90鋪。①全城及附近郊區共有33坊,106牌,705鋪。以北安門街和棋盤街(正陽門里)為界,以西屬宛平縣管轄,以東屬大興縣管轄。②西城全屬宛平,東城全屬大興,中、北、南三城兩縣分治。其中宛平縣有坊13,胡同312條。③由此可見,明代北京城西部坊少胡同多,東部恰好相反,坊多胡同少。

明代北京城除設置二縣外,還設置與二縣地位相當的五城兵馬司,名為專理「刑名盜賊」,實際上其行政職能已接近今天的市政機構。中城兵馬司在仁壽坊(東安門外東北),東城兵馬司在思城坊(東安門外東南),南城兵馬司在城外正陽街,西城兵馬司在咸宜坊(西安門外西南),北城兵馬司在教忠坊(北安門外東北)。④

清代時北京的坊、街、巷、胡同多有變遷和易名,但大體沿襲明代規模。其管理除仍置宛平、大興二縣外,則劃歸八旗駐防。正黃旗居德勝門內,鑲黃旗居安定門內,正白旗居東直門內,鑲白旗居朝陽門內,正紅旗居西直門內,鑲紅旗居阜成門內,正藍旗居崇文門內,鑲藍旗居宣武門內,分為左右二翼。⑤

北京的市場沿街道布設,但形成幾個主要的市場區。明初的市主要集中在皇城四門、東四牌樓、西四牌樓、鍾鼓樓,以及朝陽、安定、西直、阜成、宣武門附近。因為明初為了招商,在上述城門附近修建了民房、店房,稱作「廊房」⑥。從廊房的分布可知,商業市場區主要在城的西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市場區不斷增多,而且地區分布也有變遷。最主要的有正陽門里棋盤街、燈市、城隍廟市、內市和崇文門一帶的市場十分繁榮。大明門(皇城南門,清改為大清門)前棋盤街,「百貨雲集」,由於「府部對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賈各以牒至,雲集於斯,肩摩轂擊,竟日喧囂」①,一派熱鬧景象。這顯然是位置居中,又接近皇城、宮城和政府軍、政機關,來往人多,商業自然繁榮。燈市「在東華門王府街東,崇文街西,互二里許。南北兩廛,凡珠玉寶器以逮日用微物,無不悉具。衢中列市棋置,數行相對,俱高樓……市自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始罷」②。在開市之日,「貨隨隊分,人不得顧,車不能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③,也是熱鬧異常。清代的「燈市在東華門崇文街,今亦在琉璃廠」④,可見,明清兩代的燈市也在不斷變遷,並非固定在一個地方。東華門外的燈市,今名燈市口(東西向街),琉璃廠在外城,也是一條東西街。以上所說的東華門,應為東安門,因為東安門外才是王府街。城隍廟市在西城西南隅,即今復興門里以北,「月朔望,念五日,東弼教坊,西逮廟西墀廡,列肆三里。圖籍之舊古今,彝鼎之曰商周,匜鏡之曰秦漢,書畫之曰唐宋,珠寶、象、玉、珍錯、綾錦之曰滇、粵、閩、楚、吳、越者集。」⑤證明這里是明清北京城的古董市場,規模宏大,生意興隆。內市是皇親貴族購物的市場,位於「禁城(紫禁城)之左(東),過光祿寺(東安門內街北)入內門,自御馬監以至西海子一帶,皆是。每月初四、十四、二十四三日,俱設場貿易」①。也就是說,內市在東安門里,每月有三天的交易時間,多為高檔商品,有貂皮、狐皮、平機布、棉花、酒、寶石、金珠、葯材、犀象等②。崇文門為里城南牆東邊城門,為北京諸城門中征稅最多的一處。尤其是萬曆初年規定,凡進城貨物一律「赴崇文門並納正條船三稅」,使崇文門一帶也形成一個繁華的市場區③。明清兩代,運河進城也只有崇文門一線,水路交通方便,商業自然繁榮。清代時崇文門額征正稅銀94483兩,為各個額征點之冠④,就是典型例證。

西苑位於西華門之外,也就是元代的西御園。「西華門之西,為西苑。榜曰西苑門,入門為太液池。」「自金盛時,即有西苑太液池之稱。名跡如瓊華島廣寒殿諸勝,歷元迄明,苑池之利相沿弗改,然以供遊憩而已。」⑤也就是說,西苑是皇帝游樂的場所,殿亭樓閣與太液池交相輝映,景色壯麗。清代進一步開發,並成為皇帝召見王公大臣和接見外賓的地方,像敦敘殿、涵元殿、瀛台、紫光閣等都成為皇帝休息和進行國事活動的場所。太液池也就是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南海為明代所開鑿。今天北海已經分出,中南海也就是國務院所在地,新華門即南海的寶月樓。

清代北京的風景區也就是西郊的三山五園。三山即萬壽山、玉泉山和香山,五園即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楊春園、清漪園。圓明園之東有長春園,長春園之南有綺春園(後改萬春園),共同構成一個龐大的風景區,具有108景①。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圓明園等被英法侵略軍付之一炬。今天位於北京大學西牆外的圓明園遺址,僅有長春園西洋樓石雕清晰可辨。清代末年,西太後動用海軍軍費在清漪園舊址上修建了頤和園,也就是現存的北京西郊最大的園林風景區頤和園公園。

中國的都城都是經過精心規劃的,平面布局的特點十分明顯。

首先是整齊劃一。以《周禮·考工記》為指導思想,上述著名都城的平面布局,大都體現了這一特點,尤以鄴城、長安、北京最為明顯。

其次是中軸線縱貫全城。中軸線起源於人們的對稱概念,以及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也為都城的整齊劃一提供了條件。隋唐長安城,北宋開封城,元明清的北京城,中軸線都伸延很長,把全城一分為二,左右對稱布局。

第三是宮殿為主體結構。皇宮占據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居中,就是占據高地,而且有宮城相護衛,使皇宮成為全城的主體。宮城不僅與居民區分離,而且宮城的布局也以正殿為主體南北伸延或向四面展開,井井有序。

第四是宮殿建築高台化。中國都城的宮殿無不修建在高台之上,除防潮外,主要是為占據制高點,維護皇宮的安全和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高於一切。漢、唐長安城的宮殿位於龍首原上,元明清的宮殿人為地建造在高台之上,都是明顯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