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適合老樅水仙的名字
吳三地老樅水仙、慧苑水仙、鷹嘴岩老樅水仙、三仰峰老樅水仙、粽葉香水仙。
老樅水仙是武夷岩茶中之望族,栽培歷史數百年之久。原來自水吉之大湖,傳發現於祝仙洞下,故名為祝仙,因當地「祝」與「水」同音,後習慣稱為水仙。
水仙茶樹品種屬無性系、大葉、晚生種型,葉片比普通小葉種大一倍以上,葉質肥厚。其條索肥壯,色澤綠褐油潤而帶寶色。
香濃辛銳、清長,有獨特的"蘭花香"。茶湯味濃醇厚,喉韻明顯,回甘清爽,湯色濃艷呈橙黃色,葉底軟亮,耐沖泡。
外觀條索較粗壯,呈油亮蛙皮青色.條索緊結沉重,葉端扭曲,色澤滑潤暗沙綠.香氣濃郁,有一股很幽很柔的蘭花香,有的則帶乳香和水仙花香.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澈橙黃,葉底厚軟黃亮,葉綠硃砂紅邊或紅點,既"三紅七青"。
老樅水仙一般是指五六十年以上樹齡的水仙茶樹,在岩骨花香的基礎上突出蘭花香和樅味,抓老樅的樅味,主要有三味:木質味、青苔味、糙米味。
老樅水仙屬武夷岩茶製作的工藝與岩茶大徑相同。
㈡ 老樅水仙如何辨別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弄清楚什麼是老叢水仙?
水仙茶,屬於小喬木茶樹,壽命較長,在自然條件下,能生長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
所謂老叢水仙,勝在「老」字上。換言之,只有樹齡夠老,才可稱之為老叢水仙。
通常,樹齡不低於60年的水仙茶樹,才能喚作老叢水仙。
老叢水仙,該如何判斷?
條索的粗大是老叢水仙,但不是獨有的特點。要想准確判斷老叢水仙,還是要從香氣和口感入手。老叢水仙,最典型的香氣,是叢香。
叢香,是上了年紀的水仙茶擁有的特殊香氣,隨著樹齡的增長,這種叢香會越來越明顯。
沒喝過正宗老叢水仙的茶友,或許對這種氣味還比較陌生。
叢香,是一種很沉穩的木質類的香氣,似一種老木頭的香氣,還是一棵樹齡老的樹,年輪一圈一圈,散發出的是一種清冷清新、比較柔和的氣味。
同時,有些老叢水仙還會搭配上蘭花香出現。這種感覺,就像是蘭花叢旁燃燒著木頭,花香與木質香交織。
聞香氣由淺入深,由深入淺。喝到最後,蘭花香和老木頭香氣凸顯。
老叢水仙最大的口感特點,是有漿感,似米湯一般的稠度,甚至有著玉米濃湯一般的飽和感。
而這種湯感,是來自於歲月的沉澱,只有樹齡夠老的茶樹,才能修煉出這種湯感。
要感受老叢水仙的風骨,自是不能錯過兩大正岩山場典範。一是慧苑坑,二是水簾洞。
㈢ 什麼是老樅水仙
老樅水仙一般是指五六十年以上樹齡的水仙茶樹,在岩骨花香的基礎上突出蘭花香和樅味,抓老樅的樅味,主要有三味:木質味、青苔味、糙米味。
老樅水仙屬武夷岩茶,製作的工藝與岩茶大徑相同,老樅水仙屬於中輕焙火味醇清香。
老樅水仙外形緊實、條索狀;顏色多為色澤烏綠潤帶寶色;干茶香馥郁、老樅味。葉底大片有明顯的「綠底紅鑲邊」的特徵,葉脈浮於葉面之上。
老樅水仙茶的樅味:
(1)苔蘚味:這是因為老樅水仙茶樹齡較長,樹幹上長了很多青苔,而有的茶農在做茶時會突出表現這泡老樅水仙茶的苔蘚味。大多數老樅都有苔蘚味。
(2)棕葉香:或者說糙米味,這里的說法就有好幾種了,有的說這味是這泡老樅水仙茶的山場味,有的說正岩的老樅水仙茶做的好都有這味。
(3)木質味:因為水仙可以說是武夷岩茶品種中唯一的喬木型品種,而喬木型品種茶最本質的味道就是木質味,因此很多水仙泡到最後都會出木質味,而好的老樅水仙茶會從開始幾泡就出木質味,並且持續下去,木質味從始至終。
㈣ 武夷山歸屬地
武夷山地處中國福建省的西北部,江西省東部,位於福建與江西的交界處。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通用福建贛語、閩北方言和國語。根據區內資源的不同特徵,將全區劃分為西部生物多樣性、中部九曲溪生態、東部自然與文化景觀以及城村閩越王城遺址等4個保護區。核心面積63575公頃,核心次面積36400公頃,同時劃定了外圍保護地帶--緩沖區,面積27888公頃。武夷山風景區位於福建北部的南平武夷山市,地理坐標為:北緯27°32′36″~27°55′15″;東經117°24′12″~118°02′50″。核心景區位於三姑度假區旁,距市中心約十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可乘坐飛機、火車、汽車抵達三姑景區附近。 武夷山從生態、景觀、歷史文化等方面與其它同類地區和遺產地的價值比較,有以下突出特點: 常綠闊葉林是分布在亞熱帶地區大陸東岸的植被類型。按地區分布格局可分為亞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常綠闊葉林,其中以亞洲的中國常綠闊葉林分布最為廣泛,位於北緯23°40′-32°、東經99°-123°,海拔100M-2800M之間,氣候差異明顯,形成的亞熱帶常綠林又佔中國常綠闊時林面積的3/4,區內發育有殼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蘭科(MagnoLiaceae)、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樹種為標志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它是常綠闊葉林的典型代表。而武夷山常綠闊葉林又是中國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分布最為典型、物種最豐富和森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的。 與我國同類遺產地的景觀方面相比,黃山雄奇,峨眉山峻秀,泰山古老,但這些遺產地都是山嶽風景,或有山無水,或有水不能舟游,或有文少景,或有景缺文。武夷山則集山嶽、河川風景於一身,不僅"奇、秀、美、古"兼而有之,而且在山與水的緊密結合、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上達到絕妙的境界。清澈碧綠的九曲繞山而行,曲折縈回。發育典型的丹霞單面山、塊狀山,柱狀山臨水而立,千姿百態。又有3000餘年的古文化遺存灑落在溪畔峰麓,岩壁洞穴。自然山水之中溶注著濃郁的文化氣息。遊人乘坐古樸輕巧的竹筏順溪而下,急速飛躍險灘,緩緩漂過深潭,飽覽武夷溪光山色,瞻仰兩岸文化古跡,既可享受桂林的詩情畫意,又可領略百勝灘的驚險刺激,令人嘆為觀止。這一獨特的資源是其他遺產地所難以比擬的。 與同類歷史文化遺存相比,在我國長江流域及東南亞地區的十幾處懸棺葬中,武夷山架壑船棺是年代最早、形制最古樸的。武夷山西漢閩越王城遺址出土的文物,更有許多位居全國同類文物的前列,有全國最大的花紋空心磚,全國最長的鐵矛頭,有全國最重的鐵犁,有全國最重的鐵門臼、戶樞,有全國最早的鐵魚叉、順形陶水管道、宮中豪華浴池;還有同時期僅見的鐵五齒耙。這些文物分別代表當時中國文明的最高水平。 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武夷山與泰山各有千秋。泰山孕育孔子,孔子集前古學術思想之大成,開創儒學,成為中國文化傳統的主要骨幹。武夷山造就了朱熹,朱熹集孔子以下學術思想之大成,構建了完整的儒學思想體系------朱子理學,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700餘年間的正統思想。因而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在中國文化史、傳統史、思想史、教育史和禮教史上影響最大的,前推孔子,後推朱熹。綜觀全史,恐無第三人堪與倫比。自有朱子,而後孔子以下之儒學,乃獲生機,發揮新精神,直迄於現代。旅遊線路線路: D1下午:一線天、風洞、神仙樓閣、虎嘯八景 D2上午:天游峰、茶洞、雲窩; 下午:九曲溪漂流、武夷宮、宋街、博物館、朱熹紀念館,水簾洞、鷹嘴岩、天車架。 D3武夷山自然保護區一日游、桐木溪漂流、龍川大峽谷、青龍大瀑布等。 ☆武夷山景區精華游: 上午:天游峰景區(游覽雲窩、茶洞、隱屏峰、天游峰、天游閣等); 下午:九曲溪景區(游覽九曲溪竹排漂流、武夷宮、宋街、武夷茶文化)。 ( 註:天游峰景區為武夷山第一勝地,九曲溪景區為溪水中的精華之一) ☆武夷山生態精華游 武夷山生態公園(青龍大瀑布、龍川大峽谷、桐木溪漂流、十八寨) (註:生態公園游覽區:讓您回歸自然,縱情山水,是一次真正的心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桐木溪漂流堪稱華東第一漂!驚險、刺激!屬武夷山三大精華景點之一。) 武夷山其它精華景點: 上午:一線天、風洞、神仙樓閣、虎嘯八景; 下午:水簾洞、鷹嘴岩、天車架、九龍窠、大佛、大紅袍景區。 上午:城村漢城遺址、閩越王朝古文化歌舞表演; 下午:下梅古民俗風情村。 晚上:武夷山華夏民族城大型歌舞表演(異國雙性人表演) 出遊時間:早上6:30,下午1:30為宜。
㈤ 熹茗茶業的岩凹是什麼茶
岩凹,熹茗茶業旗下專做正岩茶的子品牌,目前有水仙和肉桂兩大系列:馬頭岩肉桂、水簾洞肉桂、慧苑坑肉桂、天心岩水仙、馬頭岩水仙、三仰峰老樅水仙6款茶葉產品。
「岩凹」所用茶青,來自正岩核心產區,年產僅一季,「因為低產、自然生長的茶葉自然比一年產三四季優質。」另一個細節則在於,「岩凹」入秋才焙火,「因為夏天溫度高,焙間溫度也高,內外都是高溫,茶葉無法焙透,容易焙焦、返青。」
同時,「岩凹」不是包裝在木盒、錫罐中,在牛皮鋁箔大泡袋內,直接包裹茶葉的是傳統食品紙內袋,防潮吸味,效果極佳。
㈥ 大紅袍、老樅水仙、肉桂有什麼區別
大紅袍主要的成分是奇丹或者北斗,而奇丹、北斗的茶口感綿甜,滋味悠長。
肉桂的話,茶勁較足,顯出花果香或者桂皮香,茶湯里帶有明顯的辛辣感。
水仙的話,茶顯出特有的蘭花香,而且水仙茶的甜味夾帶著特殊的鮮甜感。
大紅袍
干茶條索壯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後湯色橙黃明亮。大紅袍和前兩款茶比較,是更具鮮爽度和活力,茶香茶味茶韻更加具有變化感,給人活力四射的感覺。
有「岩茶之王」之美譽,其品質優異獨具特色,是從名叢中單列出來的名叢(是名叢之首和公認的武夷茶王)。「岩韻」極為明顯。滋味清醇、香氣馥郁。大紅袍為武夷岩茶中單列出來的一個種類,既然稱為大紅袍它所達到的香氣,滋味就應該在一般的武夷岩茶之上。外形條索緊結、壯實、稍扭曲。
岩韻明顯、醇厚、回味甘爽、杯底有餘香。湯色清澈艷麗、呈深橙黃色。其品質還必須穩定,在香氣與滋味上都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為武夷岩茶之代表。
拓展資料
【起源】
武夷岩茶歷史悠久,而大紅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傳說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蔣
叔南遊記中有提到武夷山數處有見,如天心岩九龍窠(即有摩崖石大紅袍三個字的一處,傳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游岩一處、珠濂洞一處(也有入叫水謙洞),但非常遺憾的是,這些游記和調查都沒有交代清楚這幾處大紅袍更具體的地點、屬哪個寺廟茶莊、是否是同一種或同名不同種、茶樹特徵是否一樣以及品質如何。
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產制銷》一文中提到馬頭岩的磊石盤陀有大紅袍的,而記錄大紅袍採制全過程的卻是九龍窠大紅袍那3株。1958年陳德華在福建長樂一中時,看到該校美術老師陳禮調到武夷山寫生時畫的九龍窠大紅袍也是3株。
1962年春中茶所從武夷山剪取大紅袍枝條帶回杭州扦插種植的也是九龍窠那3株大紅袍。
1964年春,福建茶葉研究所謝慶梓等二入來武夷山時,也是由陳德華陪同前往九龍窠剪取那3株大紅袍枝條帶回福安社口。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陳德華主持武夷名叢的挖掘、整理、繁育推廣工作,對當時的岩茶產區天心大隊(在大隊長全程陪同下)逐村、逐戶進行調查,對有關國營場及有關前輩、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其中對大紅袍茶樹沒有入提出天游岩、珠濂洞(或水濂洞)或馬頭岩的磊石、盤陀等處有此樹存在。從武夷山著名的四大名叢茶樹看,大紅袍、水金龜、白雞冠、鐵羅漢各有其特點,水金龜茶樹是生長在大路旁,白雞冠茶樹本身特獨一無二,嫩葉淡黃色時間長達50天左右。
㈦ 到底是老樅還是老叢,是名叢還是名樅
「老樅」是近年來新冒出來的一個武夷茶概念,多為「老樅水仙」,偶也有「老樅肉桂」。老樅之所以稱老,指的是樹齡老;然而究竟多少年的樹齡才稱得上「老」呢?有的說30年以上,有的說50年以上,有的說至少要100年以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名樅是指的就是有特點的茶樹,一般也是指的烏龍茶樹品種。這個就比較多了,原產武夷山的十大名叢有:大紅袍、鐵羅汗、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鎖匙、北斗、白瑞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