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什麼成
擴展閱讀
天津兒童包皮多少錢 2024-09-29 09:34:05

廈門什麼成

發布時間: 2022-01-28 20:05:16

❶ 廈門的成就有哪些

成功地用減稅的方式,把泉州大企業的總部,統統吸引到觀音山。
不用興建任何工廠、不用產生任何污染,GDP卻能躥升起一大截,從泉州的50%,迅速拉近到了75%

❷ 廈門被稱為什麼城市

廈門被稱為鷺島、鷺洲、鷺江、鷺門;鳳凰木和三角梅!
1986年10月下旬,廈門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審定通過:鳳凰木為廈門市市樹,三角梅為市花,白鷺為市鳥。
市鳥、市樹、市花,是廈門文化的概括,顯示了中西文化交流、 「延平文化」海納百川的特色。白鷺在廈門島上自古就有,因而廈門被稱為鷺島、鷺洲、鷺江、鷺門;鳳凰木和三角梅卻是舶來品∷ 三角梅原產於南美洲巴西,鳳凰木則產乾熱帶非洲,都是華僑引種進來,經園林員工細心培育、移栽成功的。
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廈門的傳說》中有篇美麗的《白鷺的 傳說》,說是白鷺如何辛勤地挖泉水、到大陸收集花草種子,使「廈 門島上鳥語花香,蜂飛蝶舞,不但美麗,也挺熱鬧呢!」
廈門的變化,引起東海蛇王和蛇妖眼饞、來騷擾,白鷺與之博斗,勇斗蛇王,趕走蛇妖,「在大鷺灑過鮮血的那片地上,長出了一 棵棵挺拔的大樹。樹的枝葉,像大鷺的翅膀一樣;樹上的花,像大 鷺的鮮血一樣火紅。這種大樹,人們把它稱做『鳳凰木』。而廈門島,從此也被稱為鷺島。」

❸ 請問廈門有什麼特色啊

1,佛跳牆

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闆鄭春發研製出來的,又據費孝通先生記,發明此菜者乃一 幫要飯的乞丐。

佛跳牆通常選用鮑魚、海參、魚唇、氂牛皮膠、杏鮑菇、蹄筋、花菇、墨魚、瑤柱、鵪鶉蛋等匯聚到一起,加入高湯和紹興酒,文火煨制而成。

2,燒肉粽

燒肉粽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傳統名吃,起源於福建泉州。節日食俗。燒肉粽在福建許多地區均有製作。燒肉粽歷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潤不膩,精工細作等特點。

3,花生湯

花生湯是一道傳統名點,屬於閩菜系。主要食材有花生、雞蛋、白糖等。花生仁酥爛不碎,入口即化,湯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補潤肺。

這道美食發源於泉州地區,而後傳至福建其它沿海地區乃至海外。在外來旅客、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中,也早已聞名。

4,炸五香

炸五香,福建省地方傳統小吃。採用炸氽法製作,油炸時生坯要慢慢滑入油鍋內,炸至浮起油麵時要勤翻動,以便受熱均勻。外觀色澤赤褐色,鮮香酥脆,餡潤滑甜美,熱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

5,蚵仔煎

蚵仔煎,(閩南語讀做ǒu-ā-jiā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台灣,潮汕等地區經典的傳統小吃之一。

廈門什麼時候成了為市,什麼時候脫離泉州的管轄

廈門的歷史沿革,清末鴉片戰爭前廈門島一直是隸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台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制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台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復稱嘉禾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台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台灣後,在台改承天府為台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准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布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台灣聯系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台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台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台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准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後,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台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准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台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台灣史》(台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台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范圍。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再看看清朝以後近現代泉廈地區的轄區歸屬歷史

民國元年(1912年)廈門島置思明縣、同年又升為思明府,民國三年(1914年)置興泉永道(管轄莆田、泉州、永春)治所在泉州,思明府改名廈門道,1933年將福建改為四省,泉州屬於興泉省(管轄今莆田、泉州、廈門地區),省會晉江(泉州),島內成立廈門特別市,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市長。1935年將福建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1938年第四行政督察區(管轄莆田、仙游、同安、金門、泉州等十個縣)駐地在永春縣(這樣是不是也該算永春管轄泉州了?),1943年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地移至泉州,1949年福建劃為八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泉州庄府巷(管轄莆田、仙游、同安、金門、泉州等九個縣,後再加入德化縣,後改為福建晉江區專員公署、1956年又加入福清、永泰、平潭、大田四縣,時泉州領十四縣一市,1959年福清、永泰、平潭劃出,1963年大田縣劃出,1970年莆田、仙游才劃出歸莆田地區,1973年同安縣劃歸廈門市至今),由此可見直至近現代期間泉州市區又"管轄」莆田、仙游、同安等地數十年,顯然泉州的區域地理優勢明顯。

課外閱讀
自廈門島建制開始直至清代之前都一直屬於泉州管轄范圍,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個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奠定了廈門的地位。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1933年初廈門市政籌備處成立,並改為思明市政籌備處,由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處長,許友超在《思明市政籌備處匯刊》說:「思明為閩南要埠,政務煩劇,治理實難。......」申請設市。1933年12月1日廈門市政府成立,廈門獨立設市始於此,泉州晉江人許友超成為廈門歷史上的首任市長。新中國建國後廈門首任市長是泉州永春人梁靈光。從官方到民間泉州對廈門的推動可謂"名正言順「,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泉州民間對廈門的推動: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

❺ 廈門市什麼時候成立

1950年

❻ 廈門被稱為什麼

鷺島
廈門氣候溫暖如春,沙灘環島,魚蝦成群。島上白鷺群棲,素有「白鷺故
鄉」之稱。白鷺,一名鷺鷥,嘴尖頸細而腳長,全身羽毛潔白如雪,頭後
冠毛毿毿若絲,喜築巢生息於河湖池沼及叢林間。本世紀初,島內港灣海
灘、山野樹林尚有白鷺棲止。此後,因城市擴展,生態環境變易而日趨罕
見。然廈門人對白鷺情有獨鍾,稱廈門為「鷺島」,成港為「鷺江」,評
選白鷺為「市鳥」,商號、商標尤喜以「鷺」字命名。近年,島上大力綠
化、凈化環境,員當湖、火燒嶼、大嶼湖邊樹端,復見成千白鷺群飛。
在民間,有一個美麗而古老的傳說,稱白鷺為廈門島之開拓者。相傳,此島本無人煙,一群白鷺北來南遷,至此繁衍生息,以尖嘴啄泉眼,以利爪挖清泉,自內陸銜來花種草籽播撒。星移斗轉,歲月荏苒,荒島變花園。遂有海底蛇妖上岸侵犯,白鷺與之血戰,傷亡慘重,終將蛇妖趕盡殺絕。
之後,在白鷺鏖戰沃血的土地上,長出株株大樹,白鷺鮮血化作殷紅
花簇,猶如烈火中騰飛的鳳凰,人稱「鳳凰木」,如今,命名為廈門「市
樹」。

❼ 廈門特產是什麼

廈門有十大特產,分別是:

1、古宅大蒜,是古宅大蒜福建廈門翔安區新圩鎮古宅村的特產。

❽ 廈門特產有哪些

1、餡餅

餡餅絕對是廈門特產界的頭把交椅了,便宜、好吃、容易帶,幾乎每個來廈門的遊客都要帶好幾盒走。不用專門去買什麼趙小姐李小姐,廈門隨便找家超市去買都能買到,各種陷的都有,個人比較喜歡南普陀素餅和椰子餅。

4、薑母鴨

薑母鴨是閩南地區的傳統名吃,因為是葯膳所以據說各種滋補,一般是店裡現做的比較好吃,不過現在超市裡有真空包裝的,一隻或半隻的都有,自己買回家嘗嘗或者送人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