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有什麼彩蛋
擴展閱讀
廈門畢業生怎麼落戶 2024-11-19 02:09:33
中廣核去天津培訓什麼 2024-11-19 02:09:23

廈門有什麼彩蛋

發布時間: 2022-08-03 21:08:39

① 廈門大學為什麼有那麼多別稱都是怎麼來的

1、南方之強

陳嘉庚先生在籌辦廈門大學之時,於1920年11月發表了「籌辦廈門大學演詞」,就強調要把廈大辦成「南方之強」。廈門大學作為「南方之強」被廣泛了解,是在抗戰時內遷長汀辦學時期。

1940年8月至1941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行首屆和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學業競試,廈門大學均名列第一,國民政府教育部全國通令嘉獎,廈大由此被廣泛稱譽為「南方之強」。

2、廈門第一人民公園

廈門大學是我國東南隅的重點高校,廈大的校園風景是全國有名的,號稱是我國「最美大學」,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甚至需要預約排隊購票才能一睹廈門大學的「芳容」,這個「廈門第一人民公園」的別稱,實在是名副其實。

(1)廈門有什麼彩蛋擴展閱讀:

廈門是個旅遊城市,也是個熱門旅遊地,現在許多人前往廈門鼓浪嶼、廈門大學都是必須要去的景點,廈門大學始建於1921年,由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是我國近代第一座由華僑創辦的大學,最初為私立大學,後來改為國立大學。

廈大之前成為了一部火熱的青春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的取景地,這部電視劇的男女主都青春靚麗帥氣美麗,他們的校服也是讓大家覺得這才是理想大學的狀態。因此大家都想去體驗一把明星們待過的地方,也是人們想去廈大的一個原因。

② 廈門有哪些都市傳說

我知道一個鄭成功與台風!這個在廈門很有名


  • 鄉土傳說

「廈門這邊很多本地人,尤其是老人家,對此有個說法:廈門多虧了鼓浪嶼上那尊鄭成功雕像,有鄭成功守護,他一手按劍,一手往上揮,把台風都趕到其他地方去了。自從雕像被立起來後,台風就極少正面襲擊廈門,每次預報台風正面登陸,結果都只會擦邊而過。」


我並不反對這樣的美好的民間故事,如果讀者們以一種看童話與看神話故事的態度來聽此故事,還是比較合適的。但事實上,存在相當一部分的朋友把這樣的故事當做科普知識來對待,於是我有了寫本篇文章的想法,本文並不論孰真孰假,誰對誰錯。僅僅列出我所搜集的一些客觀真實的數據,由讀者們自己判斷事實的真相究竟如何。就如一部上映不久的電影台詞所說,我們只看到我們所相信的,信仰的本質就是如此。

③ 廈門/鼓浪嶼有什麼小玩意,我是買給姐妹的(表示我還是小學生哈。)求急= =。

鼓浪嶼島上就有很多小玩意呀!貓是島上的吉祥物呢,很多手工的布藝,或者是手機掛飾都是小禮物的最好選擇哦!

④ 廈門鼓浪嶼上有什麼靈異事件嗎據說廈門鼓浪嶼上筆山路是個可怕的地方,還有八卦樓也是比較靈異的地點

哎。。什麼靈異啊。那筆山路本就是一條路而以。就因為很多人八掛。要說成多嚇人而以。奇實什麼也沒有。至於八卦樓的話我去過一次。是有點學問,不過不是靈異,我覺得那是一種哲學的建築。要是有學過周易或河圖洛書的人還有一些所謂的地理先生因該會比較懂這些。

⑤ 小三節的同期節日

三月三,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在廣闊的中國,不同地區對於「三月三」的定義是不同的,節日的叫法和習俗自然也大相徑庭。 上巳節是漢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固定在夏歷三月初三。「上巳」不僅是祛邪求吉的節日,也被稱作女兒節,女兒們在此時要行成年禮。上巳節的由來已久: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在古代,三月三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可惜,宋代以後禮教漸嚴,男女私會不被容許,這個節日也日趨沒落,最終被人們遺忘。踏青也改在清明進行。
水的節日:如果重陽節可以稱為山頂上的節日,那麼上巳節就可以稱為水邊上的節日了。這個節日是在農歷三月初三,主要內容是臨水洗浴,以祛除不祥。時當暮春,風和日暖,官民人等,聚集水邊,撩水於身,踏青於野,別有一番生活情致。《論語》中記載,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在暮春之時,穿著春裝,在沂水中沐浴,就是這種節日習俗的痕跡。最早記錄這個節日的是西漢初期的文獻,鄭玄《周禮》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經過文化名人的點綴,這個節日便具有了高雅情調。
上巳節習俗:著漢服、跳《踏歌舞》、放風箏、沐浴、踏青 、祭祀高禖。曲水流觴,傳說:「上巳節」也與中國書法有著聯系——公元353年的「上巳節」,王羲之和41位文友聚會紹興蘭亭,並寫就《蘭亭序》,此後「文人雅聚,曲水流觴」成為千古佳話。
上巳節食俗:古人有浮蛋乞子的習俗。在野餐時將煮熟的雞蛋、鴨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順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從水中取而食之,謂之「曲水浮素卵」;也有人將紅棗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絳棗」。剛煮熟的熱雞蛋很難剝,投在清水裡漂一會再吃倒是個好玩的主意。蛋在任何一個文化里都是生育的符號。壯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還有吃彩蛋的習俗。唐朝時,三月三仍然是一個全國性的重要節日。每逢此節,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謂「曲水流觴」,自宋代之後逐漸消失了上巳節的許多傳統。 首先是三日節。閩南人每逢農歷三月初三,有敬祖舊俗,叫做三、三節,也叫做三日節。三月三的由來根據傳說是和民族英雄鄭成功有著密切的關系。
由來:一種傳說是:鄭成功據守廈門、金門根據地抗清,為實現「反清復明」的願望,同仇敵愾,矢志不移,連聽到一個「清」字,都感到逆耳。當時有人把「喝茶」說為「喝清茶」,他聽了很氣惱,立即予以訓斥糾正。特別對於「清明節」,把「清」字壓在「明」字上頭,更使他惱火,因此他下令所在地人民不要在「清明節」掃墓,而改在「三月三」敬祖。
另一種傳說是:清兵屢次被鄭成功軍隊擊敗後,懷恨在心,後來鄭成功移兵驅逐荷蘭,收復台灣,清軍乘機入侵廈門、金門,毀城拆屋,燒殺淫掠,造成「嘉禾斷人種」的慘劇。台胞中,有的家庭在清明節掃墓,有的家庭在三月節(三日節)掃墓,前者為泉州移民,後者為漳州移民。
習俗:吃薄餅。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日敬祖的時候,人們用薄餅祭祖宗,然後一家圍著吃食薄餅。薄餅,也叫潤餅或春餅,由精麵粉製成薄而韌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餅的關鍵在於配料。配料或稱為餡,通常用豆腐乾、豬肉、豆芽菜、筍片、紅蘿卜、白蘿卜、韭菜、蒜白等合起來炒煮而配成。吃時將配料放在薄餅皮上,捲成竹筒狀,表面塗些辣醬,芥末等,因各種菜餚混合一起,吃起來味香可口。有人說,閩南烹飪中,沒有什麼比薄餅更好吃的了。
關於薄餅的傳說:民間有兩傳說。一是說明代時有個狀元蔡復一,同安人,長相不佳,眇目,歪嘴,跛足,可天生聰明,滿腹經綸。當年皇帝也愛他才能,重用他,任他為七省經略和十三省巡按。朝廷中有人擁護他,有人嫉妒他,有人想謀害他。有人有意讓他忙碌得連飯都吃不上,想把他餓死....另一說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民眾就用薄餅在農歷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閩南一帶民眾每年於三月初三日用薄餅祭祖,通稱三日節或三三節。 要說「三月三」的來歷,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軒轅黃帝誕辰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軒轅黃帝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是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史料記載,河南新鄭市在黃帝時期稱有熊國,現有黃帝文化遺跡二十多處,是黃帝出生、創業、建都之地。軒轅黃帝在這一帶修德振兵、撫萬民、度四方、融炎帝一統天下。後人為紀念黃帝的功德,每年三月初三這天都要在黃帝故里舉行各種拜祖活動,尤其到了春秋時期,鄭國名相子產更是讓這一民間活動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興起了三月三登具茨山(位於新鄭市,系黃帝活動遺跡)朝拜軒轅黃帝活動,並形成民俗延續下來。
蟠桃大會:晚清《都門雜詠》里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說西王母原是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蟠桃宮全名「護國太平蟠桃宮」,就在護城河南岸小土台上。坐南朝北,與朝陽門外的東岳廟,遙遙相望。最早建於明代,供奉著王母娘娘和斗姥娘娘等列位神仙,後來殘毀,清康熙元年重建。 進香求子,就是許多香客的迫切願望。這也是蟠桃宮廟會不同於京城其他廟會之處。香客跪求娘娘,許了願後,便畢恭畢敬地從神像腳下的一堆泥娃娃中,相中一個,用事先備好的小衣裳包起,揣入懷中,請回家中「養」著,以求得子,這在北京叫「拴娃娃」。 近幾年的三月三,在蟠桃宮舊址的北邊,就著明清古城牆遺址公園,就會出現繁花似錦、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
周公祓禊:相傳,周公當年率領能工巧匠,費盡移山之力營建洛邑。洛邑建成之後,他登上邙山,看見城中街巷井然,又見洛水蜿蜒,繞城東去,內心十分喜悅。他下令文武百官到洛水邊集結,要舉行一項大型活動。這一大型活動就是依據殷人舊習,在春陽初上、寒氣未盡、乍暖還寒、容易得病之時,讓大家到洛水邊舉行「祓禊」活動,以防治疾病,祈望健康。 畲族的「三月三」真是別具一格,它是穀米的生日。在這天,畲族家家戶戶都吃傳統的烏米飯,村前村後都?飄盪著清香。為什麼畲族「三月三」是穀米的生日?並且一定要吃烏米飯?說來還有個故事。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年三月,由於年前遭受蟲害,收成不好,再加上山主加租增稅,畲族人民家家斷糧。可惡的山主連谷種都搶走。畲族人民飽受飢餓之苦。可是,狼心狗肺的山主卻幸災樂禍,他們不但不借出谷種,反而放出惡狗,把前來求借的畲族人民咬傷道教興起後,認為農歷三月三為西王母蟠桃會之日。拜西王母在全國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其他神求子的風俗,如揚州拜三茅真君,又稱瞎子賽會。 溫州則在農歷三月三供無常鬼,祈求健康,多生貴子。廈門有石獅會,成都有拋童子會。在拋童子會上,誰搶到童子,誰就能生子,故搶到童子的人被視為英雄。山東齊河不育婦女,在農歷三月三要去娘娘廟燒香叩拜,主持賜給一根紅線,求育者用紅線拴一個泥娃娃,象徵娘娘神賜子,生子後把泥娃娃放在牆洞內,每年的農歷三月三都要給娘娘神燒香上供。
現在農歷三月三已經逐漸被淘汰了,但各地還有類似風俗,如安徽繁昌的接三姑娘、浙江麗水的龍子廟會、吉林永吉的龍王祭、浙江海寧的雙忠廟會等等。民間流傳的麥生日,就認為麥與人一樣有一種生育能力。農歷三月三在吉林有許多節日活動:一種是瞎子會,即盲人集會,選會首,共聚餐,實行自我保護;另一種是大神節,在此舉行薩滿出師會,並抬神出巡,此後作法時就可獨立跳神了。有的當天還要祭倉神,成為祭犁日,從此開始春耕活動。正因為如此,上巳節之後,人們就開始了農忙。「三月三、踏沙灘」是象山石浦鎮的一種民俗。關於它的由來,有幾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與生產勞動有關:當地農歷三月初三前後,地溫和水溫開始升高,淺海辣螺爭相爬上灘頭繁殖。當地人便在這個季節去沙灘拾螺,由此產生 「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如今,雖然灘頭資源逐漸枯竭,當地老人仍耐不住在這個日子帶著晚輩趕沙灘,重溫昔日拾螺的場面。「三月三、踏沙灘」的勞動場景,也逐漸形成一個全新意的民俗文化活動。 「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贊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因在農歷三月三日歡慶,故稱「三月三」。由來:「三月三」是黎族苗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稱「愛情節」。這是黎族苗族人民悼念祖先、慶賀新生、贊美生活和歌頌英雄、歌頌愛情的傳統佳節。因在農歷三月三日歡慶,故稱「三月三」。 關於黎族「三月三」的傳說,據說遠古時代,人類遭受大洪災,一對男女躲進葫蘆瓜里,隨洪水漂流到寥無人煙的海南島。為了繁衍人類,在三月三日那一天,倆人對歌表衷情結成夫妻,繁衍了黎族的後代。黎族後人每逢三月三日都以各種方式紀念始祖的美滿婚姻和繁衍黎族的功績。「三月三」也是苗族人民紀念先祖的傳統節日。據苗族古歌中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五位苗族祖先(姓鄧、盤、李、趙、蔣)遠渡重洋來到海南島。他們在過海途中約定:到岸後,各走一方,各自為生,但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三要相逢一次。後來,遵照祖先的囑咐,每年三月三,苗族人民都要團聚在一起,以紀念自己的祖先。 黎族「孚念孚」的傳說: 黎語音譯,「三月三」的意思。黎族民產傳統節日。流行於海南島黎族地區。每年農歷三月袥初三舉行。黎族為紀念先人傳家接代,每年祭拜,相沿成俗。後發展為預祝「山蘭」(山地旱谷)和打獵豐收的節日。據說很久以前,七指嶺地區遇到罕見的大旱,人們度日如年。一天清早,一個名叫亞銀的年青人告訴大家,說他夢見一隻百靈鳥,要想擺脫這場災難,必須爬上五指山的頂峰,吹起鼻簫誘捕它。說起三月三,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遠古的時候,洪水泛濫,淹沒了平原和山嶺,吞沒了大地的一切。只剩下兄妹兩人——天妃和觀音,他們抱住了葫蘆瓢,在滔天的洪水中到處漂泊。兄妹倆決定分頭去尋找親人。臨走前,兩人約定每年三月三回到燕窩嶺相會。他們走遍了天涯海角,到處都見不到人跡。哥哥找不到女郎配偶,妹妹找不到男子成親。在一年的三月三,兄妹倆就在燕窩嶺下結成夫妻,生男育女。每年三月三日,正是山花爛漫時,觀音和天妃便率領著子孫們一起載歌載舞,迎接春天的到來。後來,不知過了多久,天妃和觀音便死在山洞裡,化成了觀音石,黎家子孫後代為了紀念天妃和觀音,把山洞取名為娘母洞。從此,三月三也就成了青年男女定情的日子。
習俗:節日前半個月,各村寨男子相邀上山狩獵,並把獵獲物集中腌制風干,待到過節時使用。過節時,各寨老主持祭拜儀式。未婚男女帶上糯米甜酒和粽子到野外,對歌說情。其餘的人到河邊打魚、做飯,邊吃邊喝,歡度節日。入夜,人們圍坐在篝火旁,舉行盪鞦韆、鑽火圈、摔跤、跳舞等娛樂活動。海南黎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除了有豐富的文娛活動,期間還有全牛、魚茶、山蘭酒、竹筒飯、三色飯等三月三黎苗族傳統美食品嘗。
全牛宴:三月三品全牛。黎族以牛和銅鑼為財富象徵,擁有的越多社會地位越高。「吃牛」為苗族的最大祭奠,歷時四至五天。此次海南黎苗族三月三,市民和遊客可免費品嘗到全牛。
魚茶:聞名即聞香。魚茶並非普通意義上泡水喝的茶,而是一種腌制食品,其香味卻可與茶香媲美,用來「下飯」,胃口大開。
山蘭酒:一醉方休。山蘭酒用黎話稱為「biang」,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酒採用所居山區一種旱糯稻———山蘭稻穀釀制。製作時,將山蘭米蒸熟揉散成粒,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製成的「球餅」碾至粉狀摻入其中,裝進壇里。一日後取少量冷水沁入並封口。逢重大節假日或是迎接賓客,熱情的黎族人民便取出來招待,一同痛飲。
苗家三色飯:三種植物,三種色澤。撥開粽葉,紅、黃、黑三色躍入眼簾,品之香酥柔韌,帶有葯香甘甜。苗家五色飯現已改為三色飯,分別取色於新鮮植物紅葵、黃姜和三角楓,或是桑葉、紅藍藤葉和黃姜。
黎家竹筒飯:竹筒里糯米飄香。竹筒飯是海南黎族傳統美食,通常是黎家人出遠門,上山打獵或招待客人時才做的。一年一度的黎族「三月三」(2010年4月16日)即將到來,甘什嶺檳榔谷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覽區作為原住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者,真摯邀請原住民同胞以及本島居民前往檳榔谷景區共度黎族最傳統盛大的節日。 農歷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為最隆重。? 由來:關於歌圩節的來歷,壯族民間有許多優美動人的傳說。有人說,古代有一對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經常唱山歌來表達相互的愛慕之情。但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使他倆不能結為夫妻,於是他們絕望地雙雙殉情身亡。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情侶,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也有人說,在唐代,壯族出了一個歌仙,名叫劉三姐。她聰明過人,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財主們對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劉三姐在山上砍柴時,財主派人砍斷了山藤,使她墜崖身亡。後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劉三姐遇難這天聚會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習俗:1.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一個較大的歌圩,方圓幾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來參加,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煞是熱鬧。人們到歌圩場上賽歌、賞歌;男女青年通過對歌,如果雙方情投意合,就互贈信物,以為定情。此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拋綉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夥子時,就把綉球拋給他。碰彩蛋是互相取樂承歡,亦有定情之意。歌節是民貿的盛會,也是弘揚民族文化的盛會
2. 家家戶戶都用嫩綠的楓葉、紅蘭草等煮成的紅、黃、藍、紫、白五色的米飯,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供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迂,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壯族三月初三為什麼有這種習俗呢?相傳,很久以前,狀鄉有個叫韋達桂的人,在一個土皇帝手下當臣相。

⑥ 廈門特產禮物有哪些

1.馬蹄酥

⑦ 廈門都有些什麼景點,在該地需要特別注意些什麼(特別是女孩子)天氣未知,對景區了解較少……

景點有鼓浪嶼,南普陀寺,看金門島,其他地方沒什麼看的!早晨吃廈門小吃,晚上看廈門老中山街,非常漂亮!
例表:一、中山路周圍的老市區
1、 中山路的肉棕
2、 九市的鹵面
3、 大同鴨肉粥
4、 烏糖的沙茶麵(民族路醬油廠)
5、 定安對面廣州小食里的叉燒褒仔
6、 銀行中心五樓及國際銀行四樓的日式咖喱----雅子,咖喱的口味剎是純正
7、 輪渡地下通道的「快可立」珍珠奶茶
8、 中山路來雅六樓冰吧的紅豆牛奶冰,十元好大一盤
9、 中山路「天利和」木瓜牛奶。
10、鷺江賓館的晚茶
11、幸福路「小眼鏡」排擋,專做醬油水。記得要下午6點以前去,不然不是沒位子就是沒料了
12、在輪渡「春天」的拐角處的台灣小吃店:棺材板——台灣的名小吃
13、吃正宗的蝦面只要在吳再添往輪渡方向走第一個小巷子左傳就是了。推薦蝦面、豬腳面
14、九市(定安夜市,路口,第一個巷口)的麻糍應該也是鼓浪嶼葉氏麻糍
15、銀行中心附近有家海鮮大排擋,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了,不過這家做的絲丁魚餅,涼拌騾肚,涼拌騾腸實在是極品
16、局口街從中山路這邊走過的第一個賣春卷也很棒
17、民立小學對面的「月華「的沙茶麵和肉棕,特別時沙茶麵,現在還是由80歲的月華阿婆親自配料。
18、鎮邦路有條很小的巷子,里頭有戶人家做點沙茶麵、燉罐的小生意,豬心罐、烏雞 罐、番鴨罐都加了 不知道什麼葯材,口味絕對勝過「寶貴」之流。
19、西門的土筍凍
20、大中路每天下午有個老阿姨推著自行車在弄口賣廈門特色的春卷,裡面有麥芽糖,花生,蘿卜絲……很好吃啊,價錢是每個1圓。
21、公共汽車博物館站旁(建行往前5米)有個紅記肉夾饃,貢糖家饃等
22、豆仔尾路的沙茶麵和面線糊很不錯,老廈門都知道
23、THE HOUSE 西餐廳,中山公園東門對面一個桑拿的小路進去,好象是什麼賓館的旁邊的一棟小別墅,很有情調的,做的西餐味道也很好,但是價格有點高,而且收10%的服務費!

⑧ 去廈門必買的紀念品都有什麼

身為廈門土著,在我看來,廈門真沒有什麼算得上特色的紀念品。非要買的話:

1、南普陀的餡餅算一個,從小吃到大的,但是指定是南瓜和玉米餡的。這么多年來除了包裝越來越好、分量越來越少之外口味倒是沒有什麼大的改變。

此外,廈門基本不產海鮮干貨。漁船靠岸之後,海鮮基本上就被各大酒店排擋搶光了。廈門土語有雲「鮮吃都不夠了哪還能曬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確實想買的可以直接淘寶。



⑨ 廈門的特產有哪些可以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是什麼

鼓浪嶼餡餅
老婆餅
黃則和花生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