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廈門是什麼
廈門市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副省級城市,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下最早一批試點經濟特區,是福建閩南地區的經濟核心,是明末清初鄭成功收復台灣的出發地。。。。。。。
㈡ 廈門什麼時候成了為市,什麼時候脫離泉州的管轄
廈門的歷史沿革,清末鴉片戰爭前廈門島一直是隸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台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制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台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復稱嘉禾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台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台灣後,在台改承天府為台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准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布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台灣聯系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台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台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台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准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後,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台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准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台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台灣史》(台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台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范圍。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再看看清朝以後近現代泉廈地區的轄區歸屬歷史
民國元年(1912年)廈門島置思明縣、同年又升為思明府,民國三年(1914年)置興泉永道(管轄莆田、泉州、永春)治所在泉州,思明府改名廈門道,1933年將福建改為四省,泉州屬於興泉省(管轄今莆田、泉州、廈門地區),省會晉江(泉州),島內成立廈門特別市,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市長。1935年將福建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1938年第四行政督察區(管轄莆田、仙游、同安、金門、泉州等十個縣)駐地在永春縣(這樣是不是也該算永春管轄泉州了?),1943年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地移至泉州,1949年福建劃為八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泉州為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泉州庄府巷(管轄莆田、仙游、同安、金門、泉州等九個縣,後再加入德化縣,後改為福建晉江區專員公署、1956年又加入福清、永泰、平潭、大田四縣,時泉州領十四縣一市,1959年福清、永泰、平潭劃出,1963年大田縣劃出,1970年莆田、仙游才劃出歸莆田地區,1973年同安縣劃歸廈門市至今),由此可見直至近現代期間泉州市區又"管轄」莆田、仙游、同安等地數十年,顯然泉州的區域地理優勢明顯。
課外閱讀
自廈門島建制開始直至清代之前都一直屬於泉州管轄范圍,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個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奠定了廈門的地位。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1933年初廈門市政籌備處成立,並改為思明市政籌備處,由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處長,許友超在《思明市政籌備處匯刊》說:「思明為閩南要埠,政務煩劇,治理實難。......」申請設市。1933年12月1日廈門市政府成立,廈門獨立設市始於此,泉州晉江人許友超成為廈門歷史上的首任市長。新中國建國後廈門首任市長是泉州永春人梁靈光。從官方到民間泉州對廈門的推動可謂"名正言順「,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泉州民間對廈門的推動: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
㈢ 請問這是廈門什麼地方
廈門喜來登酒店
土豪,這里推薦有
整棟樓都是土豪金的喜來登等。
㈣ 廈門的海是屬於什麼海 東海還是南海
廈門位於東海和南海的分界線,廈門市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中部、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至24°54′、東經117°52′至118°26′之間。東與大小金門島、南與龍海市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
廈門市境域由福建省東南部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和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390平方公里。
(4)廈門是什麼擴展閱讀:
廈門海域包括廈門港、外港區、馬鑾灣、同安灣、九龍江河口區和東側水道。廈門港外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橫列,內有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屏障,是天然的避風良港。港區內有可供萬噸級輪船停泊的錨地十餘處,其中鼓浪嶼以南的海域面積14平方公里,水深10米以上,可供10萬噸級船舶停泊。
港區內航道基本上為深10米以上的深水航道,5萬噸級的船舶可隨時進出。廈門島以東的劉五店航道亦能保證萬噸級船舶隨時進出。廈門市海岸線總長約為234公里,其中12米以上深水岸線約43公里,適宜建港的深水岸線約27公里。
㈤ 廈門歷史是什麼
1、廈門的由來
廈門以前是一座孤島,古時交通不便,所以到唐朝以前廈門一直是一座無名島嶼。唐朝開元至天寶年間,大陸陳、薛兩大姓氏漢人先後渡海入島。陳氏族人住南邊,薛氏住北邊。1100年前,廈門的先民們給廈門島取名「新城」。公元127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嘉禾嶼設置軍事機構。嘉禾嶼地處九龍江入海口「海門島」的下方,是漳、泉兩地門戶,民間按地理方位稱此為「下門」。明.萬曆年間也稱廈門為「夏門」過,後來雅化成「廈門」。
2、思明區的名字怎麼來的根據民間傳統的說法,是「先有思明,後有廈門」,廈門原稱「嘉禾里」,後建「廈門城」。明末清初(1650年),鄭成功為了抗清復明,駐軍廈門時,把廈門改為思明州(蘊含「思念明朝」之意),民國初年,建制設「思明縣」;新中國成立後,廈門市劃分行政區域時,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把本區命名為思明區。
3、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不久裁撤,並入南安縣,直到600多年後才再次設縣建制:閩國龍啟元年(933年)時升為同安縣,再次設縣,屬泉州,州駐地在晉江縣。
4、清朝年間,民族英雄鄭成功曾在鼓浪嶼訓練水師,收復台灣,因此在皓月園這里屹立著一座鄭成功的雕像。此外,在鼓浪嶼的日光岩,可以見到一個石砌的寨門,那是鄭成功當年建造的屯兵營寨。寨門右邊有塊上端平坦的巨石,刻著「閩海雄風」四個大字,那是鄭成功操練水師的水操台遺址。
5、鼓浪嶼走出了中國近代的一代文學巨匠林語堂先生,在鼓浪嶼,仍能有其少年及青年時代生活過的故居以及結婚的教堂。協和禮拜堂,鼓浪嶼歷史上的第一座教堂,百年前這是文學大師林語堂與廖翠鳳舉辦西式婚禮的地方,也是鼓浪嶼有史以來第一次管風琴表演(1878年)的地方。
㈥ 廈門市花是什麼花象徵什麼
廈門市花是三角梅,象徵廈門人民的性格和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景象。
1986年10月23日,廈門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確定三角梅為廈門市市花。三角梅屬於紫茉莉科寶巾屬的常綠攀援或披散灌木,木質藤本,葉質薄有光澤,花小,頂生,常三朵簇生於苞片內,三枚大苞片顯著,為主要觀賞對象。
三角梅原產於南美巴西,引種來華,為時已久。其花品種繁多,花色豐富,有紅、橙、黃、白、紫等系列色澤及單瓣花、重瓣花和斑葉等多種。三角梅剛柔並濟,朴實無華,易於栽植,花色較多,可作盆景。
因此,以三角梅為市花,廣泛栽種和愛護市花,既可以綠化和美化廈門,又能較好地體現廈門的風貌、廈門人民的性格和廈門經濟特區的騰飛景象。
三角梅的生長習性
1、溫度
生長適溫為15-20攝氏度,其中5-9月份為19-25攝氏度,10月-翌年4月為13-16攝氏度,在夏季能耐35攝氏度的高溫,冬季應維持不低於5攝氏度的環境溫度,否則長期5攝氏度以下的溫度時,易受凍落葉。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在3攝氏度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攝氏度以上方可開花。
2、光照
三角花喜光照,屬陽性花卉,生長季節光線不足會導致植株長勢衰弱,影響孕蕾及開花,因此,一年四季除新上盆的小苗應先放於半陰處。冬季應擺放於南向窗前,且光照時間不能少於8個小時,否則易出現大量落葉。短日照花卉,每天光照時間控制在9小時左右,可在一個半月後現蕾開花。
以上內容參考廈門市人民政府-市花市樹
㈦ 廈門英文是什麼
廈門英文是Xiamen、Amoy或Hsiamen。
廈門,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是福建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截至2020年,廈門市全市下轄6個區,總面積1700.6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97.84平方千米。
廈門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物流樞紐、東南國際航運中心、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生物資源
廈門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各類海洋生物近2000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常見魚類157種、軟體動物89種、甲殼類動物127種、藻類139種。廈門海域內的文昌魚和中華白海豚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鱟為福建省重點保護的珍奇動物。
㈧ 廈門車牌是閩什麼
廈門車牌是閩D。
廈門,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是福建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截至2020年,廈門市全市下轄6個區,總面積1700.6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397.84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廈門的綜合信用指數在36個省會及副省級城市排名第2,營商環境居副省級城市第1位,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5位,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4位。
截至2020年底,廈門市全市共有公共文化館7個;經福建省文物局登記備案博物館、紀念館12家;公共圖書館10個。出版發行各類報紙6種,期刊25種,僑刊鄉訊14種。共有廣播節目7套、電視節目6套。全市院線影院54家、銀幕數354塊,全年商業電影票房1.63億元。
㈨ 廈門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胡里山炮台
胡里山炮台地處廈門島南端,始建於1891年。這是一個壯觀的場地,周圍環繞著花崗岩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大門。該炮台明顯的保留了明朝和清朝的軍事風格,堡壘由軍營,秘密隧道,塔樓,哨兵平台,彈葯庫,壕溝和城堡組成,極具觀賞價值。
2、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是閩南地區最有名的古剎,這里的香火一直很旺,而且寺院後山連綿直通五老峰,毗鄰廈門大學,所以,該地也是遊客們的必游之地。
3、白鷺洲公園
白鷺洲公園是廈門市白鷺鳥最集中的地方,來到白鷺洲公園不時地就能觀賞到展翅飛翔的白鷺,看完白鷺後再到附近喝一杯咖啡,生活是多麼的愜意。
4、環島路
環島路是外地遊客最愛打卡的地方之一,昔日的小漁村早已蛻變為小清新集散地,這里有著優美的海岸風光,集餐飲住宿於一體,交通也十分方便。
5、鐵路公園
鐵路公園是一條廢棄老鐵路改造成的帶狀公園,這個特殊的公園綿延數公里長,串起了金榜公園、和平碼頭、植物園鴻山隧道、演武大橋等若干廈門著名景點,尤其受年輕人喜愛。
6、鼓浪嶼
鼓浪嶼是廈門海岸外的一個小島,上面有沙灘,有行人,有小巷,有店鋪,但唯獨沒有車輛。鼓浪嶼以其優美的海灘、蜿蜒的小巷和獨具特色的建築而聞名,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㈩ 廈門是什麼地方
是個非常美,又溫暖的地方,鼓浪嶼美景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