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承認的學歷網上教育機構有哪些
1、全日制教育
全日制的是一種全天候教學的體制,意思是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每年6月的統一高等院校入學考試,各高校通過省一級招辦錄取進入各高校就讀而獲得的學歷。
參加高考,錄取後全日制在校學習,一般專科三年,本科四年。一般工作以後就沒有資格參加普通高考了,必須通過在職學習取得學歷。
2、自學考試教育
自學考試沒有入學門檻,由考生自主選擇主考院校和專業,但「寬進嚴出」,學生需要參加十多門科目的全國統考,全國統考難度大,完全靠自己學習,很難保證通過率。很多人無法完成學業。適合有決心和恆心的學生就讀。
3、成人高考教育
成人高考教育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成教。
它的辦學主體主要是普通高等學校獨立設置的繼續教育學院以及廣播電視大學。其最主要的門檻就是成人高考。凡是選擇此類教育的學生都要參加國家統一舉辦的成人高考,考試通過、符合要求之後才會被錄取入讀。
入學的機會每年只有一次每年9月份報考,10月份參加考試,統一錄取後一般需三年多才能完成學業,取得畢業證書。入學的時間不靈活,取得文憑的時間長。
4、網路遠程教育
網路遠程教育又稱網路教育。
是指由特定的教育組織機構,綜合應用一定社會時期的技術,收集、設計、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構建教育環境,並基於一定社會時期的技術、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為學生提供教育服務,以幫助和促進學生遠程學習為目的的所有實踐活動的總稱。
選擇學歷提升機構要謹慎,師大教育就不錯。師大教育成立於2009年,至今將近有十年的歷史沉澱,在2015年,師大教育為順應時代發展,依託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師大教育順利轉型為一個在線職業教育平台,也是國內唯一專業致力於教師資格證、學歷提升的教育機構,在這幾年的努力建設中,依託985/211師范院校的豐富教師資源優勢,具備有豐富經驗的講師資源,師大教育在互聯網時代下的不斷創新發展,並以嚴謹的教育理念,謀求長遠的發展。
❷ 成人高考的條件與要求
參加成考條件:
一、年齡要求
一般來說,考生應滿18周歲才能報名參加成人高考,但不同省份在考生年齡的界定上各有差異,具體年齡規定及計算方法詳見所報省份教育考試院公布的要求。
二、學籍要求
考生不能有在校學籍,國家承認學歷的各類高、中等學校在校生一律不得參加報考。
三、學歷要求
考生報考的招生層次不同,報考的學歷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其中報考專升本的考生必須提供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證書。
1、高起點。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考生可以報考高起本或高起專。
2、專升本。具有經教育部審定核準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構頒發的專科畢業證書、本科結業證書或以上證書的人員可以報考專升本。
四、健康狀況
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不影響所報專業學習的考生才可以報考。
五、特殊類考生
醫學類專業考生、外地考生和外國僑民除了需要滿學籍、學歷和健康狀況等要求外,還有其他特殊的規定。
(一)醫學類專業考生
1、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成人高校醫學門類專業的考生應具備專業相關的資格證書。
(1)臨床類專業。報考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學等臨床類專業的人員,應當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相應類別的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證書或取得國家認可的普通中專相應專業學歷; 或是縣級及以上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鄉村醫生執業證書並具有中專學歷或中專水平證書。
(2)護理學專業。報考護理學專業的人員應當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執業護士證書。
2、專業要求。考生報考的專業原則上應與所從事的專業對口。
3、工作經驗。報考醫學門類其他專業的人員應當是從事衛生、醫葯行業工作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
(二)外地考生
根據規定,參加成人高考的考生應當在戶籍地當地報考,若考生由於工作生活等原因,需要在外省進行成人高考報名,須提供在當地工作生活的證明,一般情況下,教育考試院要求考生提供當地居住證,但不同省份略有差異,具體要求詳見所報省份教育考試院的規定。
(三)外國僑民
在中國定居並符合其他報名條件的外國僑民須持有所報省份公安機關核發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外僑居留證》才可以報考該省成人高考。
(四)現役軍人
部分省份對現役軍人報名參加成人高考有特別規定,諸如內蒙古自治區考試主管部門則要求現役軍人須取得所在部隊上級主管部門(師級(含)以上單位)出具的公函。不同省份規定略有差異,具體要求詳見所報省份教育考試院的規定,
每年的成人高考報名條件還需以當年該省教育考試院或招生考試網等考試主管部門官方網站公布的文件為准。
廣州師德皓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師大教育。是國內專業的在線教育培訓機構、專業的教師資格證國考和學歷提升的培訓中心,致力於讓更多學員通關取證。
❸ 推薦幾本大學生該看的書
如今的大學生,毫不誇張地說,手機一直在手裡,一直在低頭看手機。其實我覺得,大學生是時候放下手機,靜下心來讀書了。下面我就推薦兩本我最喜歡看的書。
一、《白說》
這是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寫的一本書,書中記錄了他在采訪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事。對於還沒有經過社會歷練的大學生是很有幫助的。白岩松采訪過很多的人,形形色色,各行各業,而且是在各行各業有作為的成功人士,這就造就了他能博採眾長地吸收別人的人生經驗,也因此更能全面地看待問題。
《白說》這本書,是白岩鬆通過采訪各種人物後得到的經驗和心得總結,裡面分享他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涵蓋多個領域,其實也是白岩松在各個場合的演講,以一個新聞人的角度,客觀地看待各個領域的發展。我們和白岩松的人生追求也許不同,我們不一定都要去做主持人、做記者,但是卻可以借鑒白岩松的人生經驗,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❹ 智慧職教的慕課好嗎
智慧職教的慕課好。
本平台是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項目建設成果面向全社會共享的指定平台,為廣大職業教育教師、學生、企業員工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質數字資源和在線應用服務,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擴展教與學的手段與范圍,提高教與學的。
本平台立足於創新資源應用模式、構建資源共享機制,探索以雲服務的方式,為有需要的院校或企業開通專屬頻道,在頻道中構建屬於自己的在線教學環境,幫助教師或培訓師整合平台資源和自有資源,為自己的學生和員工開設專屬在線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或培訓。
❺ 如何撰寫慕課下大學英語方面的教學論文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英語簡稱,「M」代表Massive(大規模),與傳統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課程動輒上萬人,多則十幾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為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旅行,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可以在這些平台上隨時與教授和其他學習者實現在線交流,並且依據平台提供的數據支持為自己定製個性化的學習內容,視頻課程被切割成10分鍾甚至更小的「微課程」,學習的過程就像體驗游戲的通關設置,在學習之後還可以通過評估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通過考核之後,學生還可以拿到不同層次的證書。
慕課浪潮來襲,我國高校也紛紛加入國際MOOCs陣營,開始建設我國MOOCs課程。其迅速發展給傳統大學教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與新機遇。MOOCs課程模式會對目前的大學外語教學有哪些貢獻?將給後者帶來哪些創新與變革?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如何乘著MOOCs的浪潮前進?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本期熱點聚焦邀請國內慕課研究前沿的幾位學界同仁從這幾個方面來分享他們的思考與探索。
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課程內容和評價方式等一直飽受質疑。隨著MOOC浪潮席捲全球,大學英語教學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MOOC的最大優勢是使名校名師的名課程全球免費共享,學習者可自定步調學習課程內容;學有餘力的在校學生可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自主學習,完成限時作業(含同伴互評和測試),參與全球網路社區討論課程內容,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
在通用大學英語越來越難以受到學生重視的今天,我們可根據MOOC課程需要,適當調整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根據學習者MOOC學習情況,適當調整課堂教學內容,激勵學生學好大學英語。通過國際MOOC的學習,我國學習者不但可以檢驗、提升自己的語言水平,同時還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或人文素養。
當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語言學習需求,我國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我們應該依據MOOC在某種程度上逐步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特點,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進行適當的調整。分別針對國家重點建設大學、普通本科院校和一般尤其是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設置不同的MOOC類課程體系,以適應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具體來講,MOOC給我們的啟示是專門用途英語和學術英語可以由專業教師和外語教師組成一個教學團隊,教學團隊負責開發課程,實施教學和在線答疑。教學團隊之間優勢互補。無論是國家重點大學、普通本科院校還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均可創建自己的「微MOOC」課程,重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每個人對學習方式的喜好不同,MOOC並不一定會適合每一個學生;另外。由於政策、技術、學籍、學分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響,我們還要審慎、科學地研究和利用MOOC。
參考文獻:馬武林、胡加聖,MOOCs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的沖擊與重構,外語電化教學,2014,(2):48-54。
MOOCs課程模式的貢獻
1.極大地促進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目前,不管世界教育還是中國教育、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資源分布極其不平等和不均衡,有了MOOCs帶來的新的技術手段與新的教育思想,人類知識生產力、知識傳播力及人類智力都得到了解放,校園的圍牆被推倒,貧富的藩籬被拆除,時空的界限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免費或廉價得到公平教育的機會,真正實現了人學機會的均等以及師生關系、教育活動、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的民主。
2.重構了高等教育基於技術的結構性生態架構
經過兩年的發展,MOOCs完善、優越的生態環境初步顯現。MOOCs已經形成了由「社會環境」(教育引領與社會參與)、「技術環境」(學習支持與技術支持)以及「教學環境」(學習模式與教學研究)等三套馬車協同驅動的結構性生態架構(王萍,2013;18)。
3.從「push」到「pull」的學習模式的演變
MOOCs具有自主性強、可重復和強調學習體驗與互動等基本特點,強調一個「學」字,反映的是以「學」(pull)為本的教學價值取向,這些都從根本上沖擊了現行課堂以「授」(push)(鄒景平b,2013:54)為主的教學模式及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絕對話語權。在「pull」學習模式引發下,基於自主性強、可重復的特性,學習者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活動,根據自身興趣和需求選擇課程,通過有計劃或重復的視頻觀看、指導性的自覺閱讀、針對性的系統練習和個體參與互動帶來的思考,完成課程的學習過程(王萍,2013),有效地避免了現行課堂模式的滿堂灌;同樣,體驗和互動的教學取向強調的也是學生的學習。
4.社會化學習環境的形成和交互的常態化
基於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Banra(1975)把社會因素引進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提出了「交互決定論」,即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人的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交互作用。Gorge Siemens多次在公開演講中強調MOOCs所必備的社會屬性,即有效的學習需進入並藉助特定圈子,通過與小夥伴們交流探討,分享並獲取知識。MOOCs的聚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圈子」的角色,它匯攏一批有共同興趣的學習者,共同開展系統化的學習。學習從一個人變成了一群人,學習環境中因為有了學伴而不再寂寞和乏味,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課程的完成提供了黏性。更有意義的是,社會化學習環境還是學習交互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之一。
5.妙招不斷的教學設計
經過考察,我們發現MOOCs的教學設計可以說是創新不斷,西方一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常常會巧思不斷,且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MOOCs課程設計原理是將授課內容與交互分開,使內容順從碎片化的學習要求,交互則由社會化學習環境來完成。具體設計步驟一般包括內容設計、互動設計和作業設計三個主要環節。教學內容一般不多,視頻按知識點切割,通常不超過10分鍾,每周累計不超過一個小時,且拍攝、製作精良,教師大都善於取捨,只教「need to know ",而非"nice to know」的內容;互動設計無時無處不在,課前、課中、課後、視頻、社區討論和作業均有互動環節;作業構思則強調「做中學」及完成後的「成就感」和「自信感」。
6.大數據突破了個性化教學的難題
大規模、長期地測量、記錄、存儲、統計、分析這些數據,所獲得的海量數據就是大數據(big data)。基於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綜合技術背景下的MOOCs,可以利用平台上產生的海量的學習過程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發現學習者個體真實的學習規律和學習行為及其之間的邏輯關系,教育不再是一個靠理念和經驗傳承的社會科學,而是數據支撐的實實在在的實證科學。在大數據的幫助下,我們可以監控、跟蹤、記錄學習者的學習軌跡,即他們在哪個階段遇到困難以及花費時間較長、重復訪問的頁面、偏愛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效果最佳的時間段等,並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為每個學生行為建模,判斷他們在未來學習上的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而提出針對性的導學和建議,從而突破個性化、差異化教學的難題,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這一古老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陳冰冰,MOOCs課程模式:貢獻和困境,外語電化教學,2014,(2):38-43。
新教育範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MOOCs環境下的「翻轉課堂」等新型教育形式,對英語教師是挑戰,也應該是機遇。要想跟上時代步伐,英語教師就應該改變教學理念,提高外語教育技術素養,提升新範式下進行外語教學、課程設計和教學管理的能力。
1. "翻轉」自我,改變觀念,認識到自己已經不是權威的知識源,網路已經成了學生們的知識外存空間。
2.「翻轉」角色,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導學者、助學者、促學者、評學者,將傳統的指令性教學變成建設性的學習服務。
一是導學者角色。翻轉課堂是一個構建深度知識的課堂,學生便是這個課堂的主角。翻轉課堂突出面對面的學習與線上學習的結合。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課前先在網上學習教師授課的內容,而課堂則用於提問、進行互動討論。教師應該對教學活動進行重新設計,通過讓學生完成真實的任務來建構知識。因為授課時間的減少,就可以更多地參與學生的互動,或解答提問,或參與討論,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實現個別化指導。
二是助學者角色。翻轉課堂意味著教師要將課堂時間充分用來幫助學生內化知識,當學生需要指導的時候,教師便會向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翻轉課堂形成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一發現問題一教師引導解決問題」要求教師要成為適時幫助解決問題的助學者。
三是促學者角色。學習是人類最有價值的活動之一,時間是所有學習活動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時間與高效率的學習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翻轉課堂通過將「預習時間」最大化來完成對教與學時間的延長,其關鍵之處在於教師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利用課堂中的時間,來完成「課堂時間」的高效化。此外,教師角色轉變的直接結果是促進學生角色的轉變。在技術支持下的協作學習環境中,學生需要根據學習內容反復地與同學、教師進行交互,以擴展和創造深度的知識。
四是評學者角色。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後,教師要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給予及時的反饋,使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的評測還便於教師對課堂活動的設計做出及時調整,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在進行基於績效的評價時,課堂中的交互性就會變得更加有效。根據教師的評價反饋,學生將更加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學習。
參考文獻:程雲艷,直面挑戰 翻轉自我——新教育範式下大學外語教師的挑戰與機遇,2014,(2):44-47。
依託MOOCs理念,重構我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
MOOCs對高等教育的影響是巨大的,MOOCs是信息化教育的新成就,是教育信息化的集中體現。MOOCs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可以借鑒MOOC教學設計形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對調整我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大學英語在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不能輕易進行變革,但可以根據需要循序漸進,穩步發展,逐步實現「國際MOOCs校本化」、「大學英語MOOCs化」,大學英語「選修化」,大學英語教師「專業化」(馬武林&張曉鵬2014:57 -5 9)
重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原則
1)需求導向
各個高校重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時必須注意重構後的課程體系是否能夠同時滿足國家戰略、社會和學生的多重需求。每個高校的辦學宗旨、辦學目標和人才培養定位各不相同。建設什麼樣的課程,高校需要根據自己的特定情況決定。
2)因校制宜
高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辦學特色、學校資源(硬體、軟體、師資和學生素質)等因素結合MOOCs新理念,結合辦學定位,綜合分析大學英語課程在本校人才培養中所扮演的角色,重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
3)量力而行
盡管MOOCs風靡全球,但是並不是任何一所高校都能夠做的,MOOCs一定是名校、名師的名課程,否則無法成為MOOCs。許多高校由於投資不到位,盡管把MOOCs建起來了,但只是「偽MOOCs",沒有學生去訪問,沒有形成規模,該MOOCs會逐漸變為網路上的垃圾,不能為了跟風、為建而建。
重構大學英語課程
1)國家重點建設大學
國家和省(市)重點建設大學(如「985 ,211工程」)肩負著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國家精英人才的重任,由於學生入校時英語基本功較好,學生對通用英語(General English )需求不高。結合國家、社會和學生三方需求,充分考慮大學英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建議這些高校給大學一年級學生開設32-64學時的學術英語(必修)和32-64學時《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選修)。學術英語由聽、說、讀、寫、譯五大板塊組成,為培養世界一流復合型人才做鋪墊,也為學生更好地學習國際MOOCs課程、雙語課程、全英語課程奠定基礎。
考慮到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依託中國高校聯盟,如「C9聯盟」,整合師資,聯合開設學術英語專項技能課,即《學術英語聽力》、《學術英語口語》、《學術英語閱讀》、《學術英語寫作》和《學術英語翻譯》以及不同的《跨文化交際》課程供學生選修,如《英國文化》、《美國文化》、《澳大利亞文化》等國家文化的MOOCs課程。
學習者也可以選擇世界其他國家著名高校開設的相關學術英語MOOCs(如英國雷丁大學的《A Beginners』 Guide to Writing in English for University Study》和美國華盛頓大學《Introction to Public Speaking》等)和跨文化交際MOOCs(如賓夕法尼亞大學的《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學習者根據個人需要選修學術英語MOOCs課程和跨文化交際 MOOCs。
當前位置:首頁 > 學術科研 > 文獻選摘 > 詳細內容
慕課時代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反思與創新
作者:張Andy 發布時間:2014-8-10 閱讀次數:6322 字體大小: 【小】 【中】【大】
導言: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是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英語簡稱,「M」代表Massive(大規模),與傳統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課程動輒上萬人,多則十幾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為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旅行,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可以在這些平台上隨時與教授和其他學習者實現在線交流,並且依據平台提供的數據支持為自己定製個性化的學習內容,視頻課程被切割成10分鍾甚至更小的「微課程」,學習的過程就像體驗游戲的通關設置,在學習之後還可以通過評估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通過考核之後,學生還可以拿到不同層次的證書。
慕課浪潮來襲,我國高校也紛紛加入國際MOOCs陣營,開始建設我國MOOCs課程。其迅速發展給傳統大學教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與新機遇。MOOCs課程模式會對目前的大學外語教學有哪些貢獻?將給後者帶來哪些創新與變革?傳統大學英語教學如何乘著MOOCs的浪潮前進?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本期熱點聚焦邀請國內慕課研究前沿的幾位學界同仁從這幾個方面來分享他們的思考與探索。
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質量、課程內容和評價方式等一直飽受質疑。隨著MOOC浪潮席捲全球,大學英語教學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MOOC的最大優勢是使名校名師的名課程全球免費共享,學習者可自定步調學習課程內容;學有餘力的在校學生可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自主學習,完成限時作業(含同伴互評和測試),參與全球網路社區討論課程內容,交流自己的學習體驗。
在通用大學英語越來越難以受到學生重視的今天,我們可根據MOOC課程需要,適當調整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根據學習者MOOC學習情況,適當調整課堂教學內容,激勵學生學好大學英語。通過國際MOOC的學習,我國學習者不但可以檢驗、提升自己的語言水平,同時還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或人文素養。
當前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語言學習需求,我國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我們應該依據MOOC在某種程度上逐步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特點,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進行適當的調整。分別針對國家重點建設大學、普通本科院校和一般尤其是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設置不同的MOOC類課程體系,以適應不同層次、不同水平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具體來講,MOOC給我們的啟示是專門用途英語和學術英語可以由專業教師和外語教師組成一個教學團隊,教學團隊負責開發課程,實施教學和在線答疑。教學團隊之間優勢互補。無論是國家重點大學、普通本科院校還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均可創建自己的「微MOOC」課程,重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每個人對學習方式的喜好不同,MOOC並不一定會適合每一個學生;另外。由於政策、技術、學籍、學分管理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響,我們還要審慎、科學地研究和利用MOOC。
參考文獻:馬武林、胡加聖,MOOCs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的沖擊與重構,外語電化教學,2014,(2):48-54。
MOOCs課程模式的貢獻
1.極大地促進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目前,不管世界教育還是中國教育、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資源分布極其不平等和不均衡,有了MOOCs帶來的新的技術手段與新的教育思想,人類知識生產力、知識傳播力及人類智力都得到了解放,校園的圍牆被推倒,貧富的藩籬被拆除,時空的界限被消融,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能免費或廉價得到公平教育的機會,真正實現了人學機會的均等以及師生關系、教育活動、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的民主。
2.重構了高等教育基於技術的結構性生態架構
經過兩年的發展,MOOCs完善、優越的生態環境初步顯現。MOOCs已經形成了由「社會環境」(教育引領與社會參與)、「技術環境」(學習支持與技術支持)以及「教學環境」(學習模式與教學研究)等三套馬車協同驅動的結構性生態架構(王萍,2013;18)。
3.從「push」到「pull」的學習模式的演變
MOOCs具有自主性強、可重復和強調學習體驗與互動等基本特點,強調一個「學」字,反映的是以「學」(pull)為本的教學價值取向,這些都從根本上沖擊了現行課堂以「授」(push)(鄒景平b,2013:54)為主的教學模式及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絕對話語權。在「pull」學習模式引發下,基於自主性強、可重復的特性,學習者可以自主安排學習活動,根據自身興趣和需求選擇課程,通過有計劃或重復的視頻觀看、指導性的自覺閱讀、針對性的系統練習和個體參與互動帶來的思考,完成課程的學習過程(王萍,2013),有效地避免了現行課堂模式的滿堂灌;同樣,體驗和互動的教學取向強調的也是學生的學習。
4.社會化學習環境的形成和交互的常態化
基於操作性條件反射學習理論,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Banra(1975)把社會因素引進了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提出了「交互決定論」,即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人的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交互作用。Gorge Siemens多次在公開演講中強調MOOCs所必備的社會屬性,即有效的學習需進入並藉助特定圈子,通過與小夥伴們交流探討,分享並獲取知識。MOOCs的聚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當了「圈子」的角色,它匯攏一批有共同興趣的學習者,共同開展系統化的學習。學習從一個人變成了一群人,學習環境中因為有了學伴而不再寂寞和乏味,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課程的完成提供了黏性。更有意義的是,社會化學習環境還是學習交互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之一。
5.妙招不斷的教學設計
經過考察,我們發現MOOCs的教學設計可以說是創新不斷,西方一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常常會巧思不斷,且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MOOCs課程設計原理是將授課內容與交互分開,使內容順從碎片化的學習要求,交互則由社會化學習環境來完成。具體設計步驟一般包括內容設計、互動設計和作業設計三個主要環節。教學內容一般不多,視頻按知識點切割,通常不超過10分鍾,每周累計不超過一個小時,且拍攝、製作精良,教師大都善於取捨,只教「need to know ",而非"nice to know」的內容;互動設計無時無處不在,課前、課中、課後、視頻、社區討論和作業均有互動環節;作業構思則強調「做中學」及完成後的「成就感」和「自信感」。
6.大數據突破了個性化教學的難題
大規模、長期地測量、記錄、存儲、統計、分析這些數據,所獲得的海量數據就是大數據(big data)。基於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綜合技術背景下的MOOCs,可以利用平台上產生的海量的學習過程數據進行分析,從而發現學習者個體真實的學習規律和學習行為及其之間的邏輯關系,教育不再是一個靠理念和經驗傳承的社會科學,而是數據支撐的實實在在的實證科學。在大數據的幫助下,我們可以監控、跟蹤、記錄學習者的學習軌跡,即他們在哪個階段遇到困難以及花費時間較長、重復訪問的頁面、偏愛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效果最佳的時間段等,並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為每個學生行為建模,判斷他們在未來學習上的能力及可能遇到的困難,進而提出針對性的導學和建議,從而突破個性化、差異化教學的難題,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這一古老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陳冰冰,MOOCs課程模式:貢獻和困境,外語電化教學,2014,(2):38-43。
新教育範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MOOCs環境下的「翻轉課堂」等新型教育形式,對英語教師是挑戰,也應該是機遇。要想跟上時代步伐,英語教師就應該改變教學理念,提高外語教育技術素養,提升新範式下進行外語教學、課程設計和教學管理的能力。
1. "翻轉」自我,改變觀念,認識到自己已經不是權威的知識源,網路已經成了學生們的知識外存空間。
2.「翻轉」角色,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導學者、助學者、促學者、評學者,將傳統的指令性教學變成建設性的學習服務。
一是導學者角色。翻轉課堂是一個構建深度知識的課堂,學生便是這個課堂的主角。翻轉課堂突出面對面的學習與線上學習的結合。翻轉課堂要求學生課前先在網上學習教師授課的內容,而課堂則用於提問、進行互動討論。教師應該對教學活動進行重新設計,通過讓學生完成真實的任務來建構知識。因為授課時間的減少,就可以更多地參與學生的互動,或解答提問,或參與討論,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實現個別化指導。
二是助學者角色。翻轉課堂意味著教師要將課堂時間充分用來幫助學生內化知識,當學生需要指導的時候,教師便會向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翻轉課堂形成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學習一發現問題一教師引導解決問題」要求教師要成為適時幫助解決問題的助學者。
三是促學者角色。學習是人類最有價值的活動之一,時間是所有學習活動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時間與高效率的學習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因素。翻轉課堂通過將「預習時間」最大化來完成對教與學時間的延長,其關鍵之處在於教師需要認真考慮如何利用課堂中的時間,來完成「課堂時間」的高效化。此外,教師角色轉變的直接結果是促進學生角色的轉變。在技術支持下的協作學習環境中,學生需要根據學習內容反復地與同學、教師進行交互,以擴展和創造深度的知識。
四是評學者角色。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後,教師要檢查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給予及時的反饋,使學生清楚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時的評測還便於教師對課堂活動的設計做出及時調整,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教師在進行基於績效的評價時,課堂中的交互性就會變得更加有效。根據教師的評價反饋,學生將更加客觀地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學習。
參考文獻:程雲艷,直面挑戰 翻轉自我——新教育範式下大學外語教師的挑戰與機遇,2014,(2):44-47。
依託MOOCs理念,重構我國大學英語課程體系
❻ 易班是什麼
易班是一個融合新聞、論壇、博客、微博、社交等功能的綜合性實名制網路平台。
該網站由上海開放大學下屬之上海易班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其目標用戶群體為中國大陸高校的師生。
功能
易班融合了新聞、SNS、微博、博客、相冊、論壇、網盤等功能。在注冊賬號並通過校園認證之後,用戶即可獲取本校新聞動態,與自己所在學校、學院、班級等各級組織和自己的老師同學進行交流,收看慕課、講座等。
各級組織也可以通過易班發布資訊,例如公告、教學資源等,便於進行思想教育、解決日常事務、以及開展各種活動等。
(6)廈門市慕課教與學平台怎麼注冊擴展閱讀:
歷史
2007年8月,上海市教委開始設想建設一個名為「易班」的上海市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網路平台。2009年,易班基於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上海大學生在線」網站上一個欄目「E-class」重新開發,成為獨立網站。
200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等4所高校試點建設「易班」網路社區。
同年開始逐步擴大試點。2012年9月,易班實現了上海高校的全覆蓋,並開始在廈門大學、西華大學進行試點。
❼ 誰能解釋下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區別
所謂"慕課"(MOOC),顧名思義,"M"代表Massive(大規模)慕課,與傳統課程只有幾十個或幾百個學生不同,一門MOOCs課程動輒上萬人,最多達16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開放),以興趣導向,凡是想學習的,都可以進來學,不分國籍,只需一個郵箱,就可注冊參與;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在線),學習在網上完成,無需旅行,不受時空限制;第四個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課程的意思。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視頻一般為5至10分鍾。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內的寶貴時間,學生能夠更專注於主動的基於項目的學習,共同研究解決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戰以及其他現實世界面臨的問題,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不再佔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這些信息需要學生在課後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路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在課後,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則採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翻轉課堂模式是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它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和工具在含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互聯網時代,學生通過互聯網學習豐富的在線課程,不必一定要到學校接受教師講授。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催生"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式"是對基於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
從它們的定義可以看出,這三者之間的受眾范圍是不同的,慕課范圍更大,微課是零散性的知識點。而課堂翻轉,主要面對的是在校學生,讓他們更自主的來規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