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福建的廈門最終被雅化為什麼
擴展閱讀
一個人在北京怎麼玩 2025-01-15 13:47:10

福建的廈門最終被雅化為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2-18 01:16:55

① 廈門及鼓浪嶼簡介

廈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新一線城市 [1],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2],十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3]、東南國際航運中心[3]、大陸對台貿易中心[3]、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位於福建東南端,南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金門島隔海相望。公元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1933年設市。[4]
廈門由廈門島、鼓浪嶼、內陸九龍江北岸的沿海部分地區以及同安等組成,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廈門的主體——廈門島南北長13.7公里,東西寬12.5公里,面積約128.14平方公里。
廈門也是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擁有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5]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稱贊廈門為「東方夏威夷」。廈門國際馬拉松賽連續6年被國際田聯評為「國際田聯路跑金牌賽事」。

鼓浪嶼,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位於福建省廈門市西南隅,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於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築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龍頭路商業街還有張三瘋奶茶、趙小姐店鋪、三老肉脯乾等諸多火熱商鋪,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② 下門最終被雅化為什麼

「廈」與「下」,在閩南話無論文讀或白讀,話音的聲、韻、調都是一致。因此,廈門的「廈門」是由「下」演變的;由「下門」變為「廈門」,是文人雅化的。


一、地名來歷:


江河入海處有山崖的地方,古時船戶、漁民形象化地稱為門。 如:「海門」在九龍江進入廈門港海域之間;「濠門」在海門的東北,按照方位,就是現在嶼仔尾一帶。那地方有個村落叫「石後」,即現在廈門到嶼仔尾客輪的終點站。


「後」字閩南話叫「戶」或「護」,《辭海》給「濠」字解釋為「護城河」。這樣「護」字的話音就還有「濠」字的痕跡以及「戶」字的諧音。而「海門」往下到鼓浪嶼和廈門島,是海潮進出的通道,像護城河河水進出的門,也就是「濠門」。「濠門」以下的一個門叫「下門」。


(2)福建的廈門最終被雅化為什麼擴展閱讀:


二、風景名勝:



7、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東南端海岬突出部,靠近廈門大學,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產物,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炮台總面積7萬多平方米,城堡面積1.3萬多平方米,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內開砌暗道,築造護牆、彈葯庫、兵房、官廳、山頂瞭望亭等。炮台結構為半地堡式、半城垣式,具有歐洲和中國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

③ 下門最終被雅化為什麼

廈門。

「廈」與「下」,在閩南話無論文讀或白讀,話音的聲、韻、調都是一致。因此,廈門的「廈門」是由「下」演變的;由「下門」變為「廈門」,是文人雅化的。

廈門概述:

福建省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 西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通行閩南方言,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④ 廈門為什麼叫廈門

廈門為什麼叫廈門
「門」 是地名的通稱。江河入海處有山崖的地方,古時船戶、漁民形象化地叫客觀存在為門。廣東珠江口有「虎門」,行政特區有「澳門」,福建閩江口有「長門」、「五虎門」、漳州九龍江入海處有「海門」、「濠門」,此外還有「金門」、「下門」等。「下門」是「廈門」的最早俗稱。「下」與「虎」、「澳」、「長」、「海」、「金」、「濠」是地我的專稱。其涵義也是形象化。以福建漳夏來說:「海門」在九龍江進入廈門港海域這間;「濠門」在海門的東北(《明史》)。按照方位,該是現在嶼仔尾一帶。那地方有個村落叫「石後」,即現在廈門到嶼仔尾客輪的終點站。「後」字閩南話叫「戶」或「護」,《辭海》給「濠」字解釋為「護城河」。這樣「護」字的話音就還有「濠」字的痕跡以及 「戶」字的諧間。而「海門:往下到鼓浪嶼和廈門島,是海潮進出的通道,像護域河河水進出的門,也就是「濠門」。「濠門」以下的一個門叫「下門」。海門、濠門,這兩個門不是明代才命名,而廈門也是明初命名,皆在明洪武二十七年建城之前。清道允《廈門志·序文》說:「廈門處泉漳之交,扼台灣之要,為東南門戶……」《廈門志·形勢》說:「金廈尢為險要,門戶之防也。」都說廈門是「門戶」。「廈」與「下」,在閩南話無論文讀或白讀,話音的聲、韻、調都是一致。因此,廈門的「廈門」是由「下」演變的;由「下門」變為「廈門」,是文人雅化的。人們習慣地把北部叫「上」,南部叫「下」;閩南人還習慣把北方人叫「北頂(上)人」;把南方人叫「下南人」。連接「門」為門戶來說,可謂「廈門」是「福建南部的海上門戶」,比之泛稱「大廈之門」或「華夏之門」,更有具體、確切的釋義。總之,「下門」雅化為「廈門」,早在明初命名,而非洪武末年才有。周德興建城,不過是沿用而已

⑤ 廈門發展歷史

看下廈門島的歷史沿革跟島內的發展你就懂了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廈門島設嘉禾里,隸屬泉州南安縣。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防禦倭寇,移泉州永寧衛中、左二所於廈門島,兵額1204名,兵船20艘。廈門故稱中左所。
其餘不多述,總之清代以前的廈門島一直都屬於泉州府轄區。
泉州與廈門一府雙中心時期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泉州人鄭成功在中左所置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官,分理軍政各事。三月鄭成功改中左所為思明州。
順治十四年(1657年)六月台灣荷蘭殖民者派何斌來思明州請求通商,鄭成功以荷蘭當局每年輸餉5000兩、箭坯10萬枝、硫磺千擔為條件許之。之後鄭經又於康熙二年(1663年)將州改制為縣,設縣署,有知縣等職。是為「思明縣」之名首次出現。康熙十九年二月,泉州人萬正色帶領清軍大舉進攻金廈,鄭經逃往台灣,廈門被清兵佔領。由此,結束了30年之久的鄭氏政權,廈門歸屬清政府統治,並取消思明縣,恢復廈門稱謂,仍歸同安縣管轄,復稱嘉禾里。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水師提督泉州人施琅率師東征台灣,同月攻佔澎湖,鄭克塽降。收復台灣後,在台改承天府為台灣府,屬福建省;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另行建省,才與福建分治。
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移府廈門的首任提督,(康熙元年清廷批准福建專設水師提督,駐海澄,首任提督為施琅)
施琅在廈門城內建提督署,又奏准開放海禁,並在廈門設立海關(清泉州府有海關關所十所,分布於泉州沿海各縣)。自此清政府把廈門作為與台灣聯系的樞紐。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朝廷設立台灣廈門兵備道,統一管理廈門與台灣軍政要務。清政府開放海禁,在廈門設閩海關,凡商船越省及往外洋貿易者,皆由海關辦理,由此開放廈門與台灣鹿耳門為規定的負責運送士兵,軍資與貿易的唯一單口港,但商民經常無視這一指定航線,"其貪時之迅速者,俱從各處直走外洋,不由廈門出入」,後大勢所趨又開放石獅蚶江等港與台灣對渡(八月,施琅在泉州人萬正色題請未准後再次上書康熙帝請封媽祖。康熙恩准敕封媽祖為天後,次年欽差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致祭。)。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泉州府海防同知從泉州改駐廈門(稱為泉州府廈門海防分府)。
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國(今菲律賓)派泉州籍華僑龔廷彩為正使,率領官員12人,華僑舵工,水手31人,前來中國朝貢,於7月25日抵達泉州灣的日湖港(今蚶江的石湖港)。
雍正五年(1727年),取消台廈兵備道,而將原設泉州的興泉兵備道衙門移駐廈門。朝廷命令解除「南洋禁航令」,但仍禁止華僑出入國。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增劃永春直隸州歸興泉道,並改稱分守巡海興泉永兵備道。屬於監察區級別。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加兵備銜,稱福建分巡興泉永海防兵備道,共管轄二府一州。其職能為管理海口,稽查商役、洋船、驛務,監發兵餉、監造戰船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晉江蚶江港(今石獅)與台灣鹿港對渡貿易。設海防通判駐蚶江。泉州附屬各港口航行於台灣的船舶均要到蚶江關口掛驗,方准出海。清乾隆五十七年又准許蚶江與台灣八里岔對渡。蚶江港興盛時期,每日有300餘艘船舶進出港口。嘉慶十年(1805年)蚶江海防通判鄭鍷建造蚶江海防官署。 《台灣史》(台北版)載:道光四年(1824年)台灣又開放海豐與蚶江通航。稱為「泉州總口」的蚶江,成為大陸與台灣通商貿易的中心碼頭。清政府在蚶江設立泉州蚶江海防官署(屬正五品衙門),下設海關、厘金(稅務)、營盤、海陸訊,統管泉州一府五縣(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的對台貿易達110年之久。

廈門獨立出泉州府時期

直至鴉片戰爭後廈門開放為通商口岸,租界,成為閩南對外中心。這段特殊時期不屬於泉州府管轄范圍,在這之前廈門島都是屬於泉州府的一部分。
動盪的民國時期廈門島正式獨立出泉州。
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後時局穩定,廈門設立特區,泉廈分治成為定局。
自廈門島建制開始直至清代之前都一直屬於泉州管轄范圍,泉州府的廈門島自清代開始發展,成為泉州以外的另一個中心其實是泉州人一手推出的,明末鄭成功開始,到清初的施琅都是主導廈門島地位的直接推手,奠定了廈門的地位。近代廈門剛獨立出"泉州府「的發展也是一樣,1933年初廈門市政籌備處成立,並改為思明市政籌備處,由泉州晉江人許友超任處長,許友超在《思明市政籌備處匯刊》說:「思明為閩南要埠,政務煩劇,治理實難。......」申請設市。1933年12月1日廈門市政府成立,廈門獨立設市始於此,泉州晉江人許友超成為廈門歷史上的首任市長。新中國建國後廈門首任市長是泉州永春人梁靈光。從官方到民間泉州對廈門的推動可謂"名正言順「,清末民國時期最初廈門島獨立出泉州的近現代發展中,泉州民間對廈門的推動:如最早開發了大半個廈門島的泉州人黃奕住、李清泉、黃仲訓等等他們開發了大半個鼓浪嶼的別墅,開發了廈門最早的商業區中山路一帶的商住樓,廈門最初的水電、馬路、電話通訊等等基礎設施建設都與他們有關,清末至民國鼓浪嶼上的富商別墅最多數的是泉州人在住,(即使是廈門本土最著名的陳嘉庚在捐建廈門教育方面也沒少得到他女婿泉州人李光前的大力幫助,特別是在1934年陳嘉庚的企業破產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到了現在自不用再說了,看看廈門十大富豪大多是哪裡的就知道了,大多是泉州人;廈門其實就是靠泉州府的人自己推動發展起來的,這股力量貫穿了整個廈門島的發展史。

⑥ 廈門為什麼取名為"廈門" 以前聽人說北京有天安門.下面要一個取名叫"下門"真的嗎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
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
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意寓國家大廈之門,「廈門」之名自此列入史冊。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 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民國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至此,廈門市轄鼓浪嶼、思明、開元、杏林、湖裡、集美、同安7區。

2003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同意廈門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思明區、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合並為思明區,原三區的行政區域劃歸思明區管轄。二、將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三、設立翔安區,將同安區所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劃歸翔安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廈門市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

⑦ 廈門的歷史!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後並入南安縣。唐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升為同安縣,屬泉州。宋屬清源軍、平海軍、泉州。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始築廈門城,清順治七年(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十二年(1650年)置思明州;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二十三年(1884年)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台灣府治(雍正六年即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自泉州移駐廈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廈門鼓浪嶼淪為「公共租界」,國民元年(1912年)4月析同安縣嘉禾里(廈門)及金門、大小嶝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1915年分出金門、大小嶝設金門縣,同年置南路道(1914年改名廈門道,1925年廢)。
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別市,旋廢。1934年同安、思明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有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1938年5月至1945年9月淪陷,10月恢復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廈門市解放,同安縣屬第五專區(1950年改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廈門為省轄市,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1953年同安縣集美鎮歸廈門市轄,1958年1月撤禾山區,改設郊區,8月同安縣由晉江專區劃屬廈門市。1966年8月開元、思明區更名東風、向陽區(1979年10月復原名),1970年2月同安縣劃屬晉江專區(地區),1973年6月再歸廈門市。1978年9月設杏林區。1987年增設湖裡區,郊區改名集美區。1997年同安撤縣設區。

⑧ 福建最低調的城市是哪裡為什麼被稱為第二個廈門

自從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首次開放了沿海的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城市作為經濟特區,而經過經濟特區的設立,讓我國有機會獲取到國外技術、管理和知識,打開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可以說經濟特區的設立,為我國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奠定了基調,也讓我國很多城市經濟被帶動了起來。

⑨ 廈門的由來

廈門的由來,眾說紛紜,根據史書記載和傳說,歸納起來有五說:
築城說:—根據志書記載,「廈門城在嘉禾嶼,明洪武二十七江夏候周德興」的「築城說」。
村名說:—是說嘉禾嶼西南海邊有個「廈門村」,城建在村附近而得名。它是根據明萬曆《泉州府志》卷十一載:「同安縣寨十有四,西南曰廈門」。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載:「二十三都其地為蓮坂、毫灶、吳倉,廈門……」,據此而推斷的「村名說」。清初廢中左所,「廈門」才統稱全島,曰廈門島。
上下說:—有兩說:一據《廈門地名錄》稱,「廈門處於九龍江口外側,與內側的海門相對而言,是在下的出海口,人們俗稱『下門』,『廈門』似系『下門』的諧音雅化而來」的「上下說」。另一說是:「門」是島的稱謂,如浙江沈家門等。廈門島地處大陸的下端,「下門」即下面島嶼之意,雅化而成為「廈門」。
門戶說:—由其地理位置在我國東南沿海而得來的。清乾隆《鷺江志》的作者薛起鳳在「總論」里說,「鷺島者,泉東南島也,以其為泉之門戶,故曰門也」。「鷺島四面環海,為漳泉之咽喉,台澎之門戶。」清乾隆《廈門志》作者周凱在序文里則說:「廈門處漳之交,扼台灣之要,為東南之門戶。」從歷史事實看,築城起即為海防禦敵人之門,後又為鄭成功「通洋裕國」之門,再後成為進出口、華僑進出之門,如今又有說「祖國大廈之門」。
領土說:—築城取名廈門,意為「華夏之士」不容倭寇侵攏。東晉楊衍之《洛陽伽覽記》寫道:「太和十七年後魏高祖造宮室,洛陽依魏晉舊城門,東西有三門……,北有二門,西頭曰大夏,漢曰夏門,魏晉曰大廈門……」。
「夏」與「廈」,古字相通。所謂「大廈門」、「廈門」,在當時是作為象徵性城名。因為,中國在古代稱為「夏」。張行孚在《說文發疑》中按《說文》說:「夏,中國之人也。所謂中國者,以天下言之,則中原為中國,以列國言之,則王都為中國。」屈原《楚辭·九辯》中有「君子之門九重」,就是說天子有九個城門,天子威儀中國之意。所以說,「大廈門」、「夏門」是表示所鎮的土地是中國區域,或中國領土。再從當年修築「海上長城」來看,金門原名浯洲,又名浯將,周德興在島上築城時,借用「金城湯池」之意將浯洲改為金門,以示「固若金湯」島嶼之內涵。廈門原名嘉禾嶼,又名鷺島,別稱鷺江,借用「華夏之士」而將嘉禾嶼改名廈門,以示廈門是「中國島嶼」。

⑩ 為什麼提起福建,總會想到廈門而非省會福州

福建,位於東海之濱,歷史上南海絲綢之路的起點,歷史非常的悠久,福建二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開元二十一年,當時為加強軍事力量而設置福建經略軍使,名字為福州、建州兩州首字。福建的旅遊資源非常豐富,不過每次提起福建,大家最先想到的一般是廈門,廈門鼓浪嶼世界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