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廈門會把角美規劃進廈門嗎
很有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廈門海滄和角美現在幾乎就是連接了的,現在的交通也非常發達,角美也從龍海市獨立了出來,行政也從漳州分離出來了,這可能也是為了下一步合並所做的前期工作,同樣廈門六百萬常住人口的目標,離了角美,也是無法實現的,要成為大廈門,遲早得合並角美的。
❷ 安溪並入廈門
不可能,以前也流傳說漳州要並入廈門,都是謠傳,福建省內的行政區域、地域合並還沒有方案,不要聽信謠傳。
❸ 長泰和龍海並入市區後,漳州是否有可能成為像福廈泉一樣的強市
我認為長泰和龍海並入漳州市區後非常有可能推動漳州成為福廈泉一樣的強市[加油]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漳州落後的現狀是由於當初漳州市確立了農業立市的總方針,幾乎所有縣都朝著農業方向發展。長泰的蘆柑,南靖的香蕉,平和的柚子,詔安的青梅,雲霄的枇杷,還有龍海的食品加工。可惜的是,農業立市並沒有給漳州帶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因為大部分農作物的種植是低附加值的初級階段,只有龍海的食品加工附加值稍微高一些。因此這幾十年漳州的發展一直滯後。
再看現在,漳州已經轉變了發展觀念,早早提出「抓大工業,大抓工業」的口號,各個縣區都引進了大量的工業企業,近幾年漳州市的GDP增速也一直名列前茅。
再者,以往漳州市區的吸引力不夠,人才和企業容易被附近城市虹吸,原因就在於市區太小,沒有構建強有力的市區。如今將長泰和龍海納入市區版圖,面積、人口和財政大增,有更多的能力統籌建設200百萬人口的城市新格局,這樣才能吸引很多的人才和企業留在漳州,推高GDP的增長,然後又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業進駐,以此良性循環[加油]
不可能。相反如果龍海長泰並入廈門不但可以做大做強廈門更能快速提升龍海長泰兩縣市的經濟大發展。俗話說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
漳州,當年失去了機場這一大機遇,讓廈門得了大便宜。現在擴大市區,是保身,也是立命,希望能補回失去的,好好發展,畢竟,這方土地,浪費了可惜!
我的預測是該怎樣還怎樣。
理由一:這兩區以前就隸屬漳州。兩區雖然並入市區,在教育、醫療、交通方面會有顯著變化,留有想像空間的就是房地產。已經有很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開始講故事,因為區劃調整,因這兩個區緊鄰廈門,讓漳州城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廈門後花園。廈門位居全國第四的高房價,已經越來越成為有錢人的天堂,退而求其次,選擇在漳州買房,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問題是,長泰和角美都已經過渡開發,漳州港房價已腰斬,角美房價也在跌價,難道龍海和長泰變區之後就能宜居了?龍文區經過10多年建設,實驗中學也在龍文,住慣了薌城區的人還是不習慣住龍文啊!還是因為冷清。
理由二:漳州是以農業為支柱的城市。財政沒錢,2020年稅收減收36億,以280億跌至全省第五,減幅11.3%,退居龍岩之後。福建各市與其他省最大的不同就是單打獨斗,這與他們不斷遷徙有關。福州這些年打造數字福州、海上福州、平台福州,成為經濟新亮點。泉州以民營經濟為特色,廈門以國有企業為龍頭,發展一帶一路、影視基地,藉助金雞百花獎長期落戶廈門為契機,立志把廈門打造成中國戛納電影節。漳州呢?除了農業,現在依託石化產業群。這……,一言難盡啊!
原本就是漳州轄區下面的縣市,無非改個名字而已,長泰區,龍海區,對漳州市區而言,顯然是區域面積擴大,經濟收入增加,但是對整個漳州地區來說,效果似乎沒那麼明顯吧!別的不說,看看福廈泉的外來人口有多少,再看看漳州的外來者人口又有多少,吸引不來一定數量的外來人口,想說經濟有多發達的,可信度太低!發展經濟,需要招商引資,或者發展地域經濟,有強的產業鏈條,而發展這些東西,就必須有良好乾凈的創就業環境……
想要趕上福廈泉,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引進新的項目,如果不解決根本問題,那麼即使把其它八縣全部列入漳州市區,那又能強多少呢?更不用說趕上福廈泉了……
漳州能不能成為強市跟長泰和龍海變成區有什麼關系?漳州想效仿福州,擴大城區城區面積,但是一沒有福州的政策、二沒有福州的產業體系,更要命的是漳州的發展意識,加上廈門的虹吸效應,個人覺得變化不會太大。
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把長泰讓給廈門。廈門對漳州的帶動效應是顯而易見的,角美、龍海這些和廈門接壤的地區就是證明。長泰如果劃入廈門,廈門藉助特區優勢,縱深發展,這樣加大了漳州和廈門的接壤面積,和廈門的融合也會進一步向縱深發展,對漳州的帶動自然也顯而易見。
片子癀總市值超過2000億了,正朝三千億五千億前進,漳州市ZF控股超50%,接下來古雷化工雲霄核電也很快投產,漳州超過廈門是很容易的,廈門現在要考慮能不能保住第四位,畢竟寧德發展太快了,十年內可能也會超過廈門,那就尷尬了。
有可呢能!現在要做的事是做強做大中心城市,加快城區道路互聯互通,經濟財政有古雷的工業雲霄的核電加持,十年內肯定能有質的飛躍!第二步合並薌城龍文為單獨一個區,成立角美區可劃紫泥鎮和靠龍文的一小部分榜山鎮(江東部分),這樣就形成連片的城市發展帶。未來可期!個人見解。大家有更合適的想法來評論區討論留言。謝謝![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福建只有一種未來:
做強廈門,推進閩南一體化,建成一線都市圈,抵抗北上廣深虹吸,避免全盤邊緣化。
除此以外的任何未來都是笑話。
如果沒有廈門,漳州泉州就是第二個潮汕。
做強盆地,那叫捨本逐末!
超過廈門是必然的,福泉太難了。起碼十年沒希望。
❹ 龍海未來會並入廈門嗎
廈門迫切希望龍海並入廈門,龍海搖擺不定,漳州很不情願。廈漳泉同城化喊了這么多年,效果有但卻不明顯,反而廈漳兩城在融合方面走的更超前,於是介於廈漳之間的龍海便成了擺在眼前的肥肉,饞的是廈門,傷的是漳州。
為什麼廈門一心想吃掉龍海:
廈門在地理上,剛好介於漳泉之間,越是靠近現代文明社會,廈門的海洋地理優勢便越明顯。廈門的獨立建市,是一個自然過渡的過程,雖說是不漳不泉,但廈門卻本是完全的泉州派。
有人會說,海滄不就是漳州派的嗎?此話不假,但海滄的歸入,卻是當年的同安以犧牲龍池和角美鎮區換來的,廈門在人口和地域面積上仍然保持著當年同安縣的范疇。作為閩南未來的代表,廈門急需漳州元素的注入,以達到真實可靠的漳泉濫,這是文化上的需要。
另一方面,廈門以港立市,而今日統合後的廈門港卻仍有一半行政權落在龍海身上,廈門灣區遲遲無法實現其真正價值。
拿下龍海,廈門的優勢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保生大帝文化將成為廈門的獨有信仰文化名牌,足以和媽祖文化相匹敵。
海絲文化的重要節點,月港將徹底地成為廈門海洋貿易歷史傳承的直接源頭。
古代的漳州河今日的九龍江將成為廈門的內河,環九龍江入海口將成為廈門灣經濟圈的成員,廈門由海島經濟晉升為灣區經濟。
廈門的可靠歷史將隨龍海及龍溪上溯至南北朝,超越晉江成為與南安並列的歷史新高度。
獲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腹地,經濟發展潛力無限。
此後,廈門將不再是那個受人詬病的後生晚輩,而是和古代泉州平起平坐的文化體,加上今日廈門的經濟,行政地位,足以成為閩南金三角的中心。
為什麼漳州不肯放:
漳州,盡管在人口,經濟方面不如泉州,但其作為閩南的二元組成之一是毋庸置疑的。
而造就漳州今日之地位,源頭有二,一為漳州初創時的漳浦,二為千百年來一直作為漳州府駐地的龍溪縣,即今日龍海的前身。
龍海作為漳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來源,先後貢獻了諸多漳州經濟亮點,如薌城區、龍文區、中銀開發區以及新近成立的台商投資區,無不是由龍海腹地演變升級而成。
龍海幾乎是一隻成長良好的綿羊,時時等待著漳州去收割羊毛,而漳州與龍海本就是相互依存的共同體,一榮俱榮,也不存在所謂的敵對關系,畢竟二者除了從屬關系外,龍海是可以全市轉化為漳州市區的,只是要與不要而已。
失去了龍海,漳州將真正失去九龍江出海口,徹底淪為無關緊要之地,屆時,閩南再被談起時,漳州將不是那二元文化的代表,反而成了最弱第三極,這是及其恐怖的。
顯然,漳州不可能放棄整個龍海,否則就是自廢武功任人宰割。而漳州現有的策略正是急於自保,如將與廈門連接的角美變成市轄區,就是想斷了廈門的念頭。
❺ 龍海市真的會被廈門劃走嗎
行政區劃調整的悸動對行政區劃調整這幾個字眼,某些人特別的興奮。嗯,就是屁屁上扎一針嗎啡,幸福好多天的那種。
且不說就領導講幾句話里帶個「行政區劃調整」字眼的,我們現在看看福建省,已經成文或正在實施申請,俺就列個表吧:
一、福州市閩侯、長樂改區。這個,福州市人大大概兩年前就已經通過了吧。報到省里,省里也過了。已經報到國務院了。按省里規劃,這個行政調整,是2009年的計劃。現在,還是一點風聲都沒有。
二、三明市沙縣改區。這個是省里2010年的計劃。這個行政區劃調整,大概是因為所謂的綜合樞紐建設的需要。向莆鐵路和福銀高速那幾年造就的機會。當然, 京福高鐵立項後,這個綜合樞紐是強烈弱化了。話題回來。說明,交通區位的改變,是行政區劃調整的一個重要誘因,這是行政條例也提到的。興田和夏道,都有這 樣的機會。沙縣改區計劃,2005年就甚囂塵上了。當時的三明市政府是否搬遷沙縣的討論,現在餘波猶在。只是,目前看,應該不可能搬遷了。三明遷府論,其 實也是沒有明文,領導或許說說吧。尤其是綜合樞紐的實質弱化,沙縣改區的聲勢,在下坡路上奮勇向前。
三、泉州市 的晉江、石獅改區。這個是省里2011年的計劃。把泉州市的區劃調整擺在三明市之後,明顯地透露出省里對泉州壓抑的意思。因為泉州的晉江、石獅,快連成片 了,而沙縣遠在三明市區三十公里之外。泉州的改區阻力,是強大的晉江勢力,尤其是私人勢力的運作結果。隨著這種來自下面的阻力的逐漸麻木,泉州的行政區劃 調整,今後或有曲折,但比較光明。
四、龍岩市永定縣改區。這個也是2005年後出現的。龍岩市在規劃圖上,已經把永定區明目張膽標出來了。但,顯然,永定改區,或在龍岩人大已經有共識,但肯定沒有到省里。所以,屬於不確定計劃表的,不在本屆省政府工作計劃范圍內。
五、漳州市龍海市改區。龍海市的經濟實力,已經凌駕漳州本級了。漳州原先就對龍海有很多運作,結果,第一步運作出龍文區。第二部是漳州港區,就是招商區, 肢解完龍海,再考慮龍海整體轉區。否則,來自龍海的壓力太大。顯然,漳州雖然已經在運作,可是龍海改區,仍然是本級人大都吵不完的事兒。也屬於不確定計劃 表的。但是,漳州的龍海改區具有極其嚴峻的迫切性。因為,廈門港整合完,漳州港已經不存在,招商區與廈門海滄的漳廈大橋已經開工,廈門島到招商區的隧道已 開始規劃,那塊寶地面臨被廈門劃走的高度威脅,漳州市政府實在是很著急啊。可是從全省大局看,根本不急。那塊地劃歸廈門,利遠大於弊。
六、莆田市仙游縣改區。莆田市仙游改區,純粹出自城市化的業績,尤其在廈門不帶縣以後,刺激莆田的慾望。能成為一個完成城市化的表象,無論如何,是一個可 以在莆田歷史上記錄一筆的政績。所以,仙游改區的內在動機很醜陋,外部操作很無力。仙游改區的口號,也就是最近才出來放個風向氣球罷了。
七、寧德市。寧德市東部的新市區、石化項目,催生了行政區劃調整的需求,可惜,地盤是不小,但寧德中心城市人口不足,城區人口尤其不夠,分區難度確實比較大。變數是,可能按照泉港模式,切割鄰近縣市部分縣域,設區。而寧德也早就做這項工作了。
八、南平市。南平市行政區劃調整論調,也才出現一個月。老實說,該有這個聲音了,別的地市除了廈門全部改區完畢,就剩南平沒有說話了。會喊的孩子才有奶喝,南平如果不提行政區劃調整,那就是不正常了。但是,有人對這個行政區劃調整特別敏感,啥天塌地陷的感覺都有。
憑心而論,南平市的行政區劃該不該調?太該調了。迫切程度僅次於泉州。不管是規劃確定的夏道還是正在規劃的興田,行政區劃調整,都是一記及時雨。可是,如 果從調整行政區劃的標准看,無論人口還是經濟實力,卻是以上八個地市裡,最沒有資本大聲說話的。論壇上討論很多了。我不嘮叨。
最後說一下,南平市的行政區劃調整是一定會做的。但,從和諧穩定的角度看,從國家2000年以後對行政區劃調整一貫的謹慎態度看,2020年閩北行政區劃能調整,就算是好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