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比西塘靜謐,比烏鎮原生態,福建這7個古村落你知道嗎
福建從來不缺味道濃郁的地方
文藝青年心中的「白月光」——廈門
風景獨好的「魚米花果之鄉」——漳州
「滿城盡帶閩南紅」的文化古城——泉州
……
如果這些聞名遐邇的地方你都走遍了
那不妨去看看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古村落
它們散發著獨特的風情
靜靜地等待你的發現
01
龍岩·培田村
‖ 豪放而優雅的客家祖地 ‖
培田客家古村位於龍岩市連城縣,至今已有500多年 歷史 。這里濃郁的客家人文氣息,堪與永定土樓相媲美,是客家建築文化的經典之作,人稱「福建民居第一村」。
via.憶路有你
村內藏有明、清時期建築群,古樸卻精緻。比起人滿為患的「彩雲之南」,培田的美有過之而無不及。
via.漢風
走在培田,直接的感觸是無處不在的水。流水靜靜地流淌,為這座古樸的村莊平添了一種寧靜的美好。
讓人欣喜的是,盡管這里是一個風景名勝區,但村民們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多影響。在這里,依然能看到最原汁原味的客家人的生活場景。
這里也不乏有文藝的小店,可愛的手作、好看的明信片……每一樣都可以當做紀念。
穿過熙攘人群,那些隱秘的小巷也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密密匝匝的鵝卵石鋪就的地面如一部厚重的史書。
via.憶路有你
▍地址: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培田古村
02
三明·桂峰村
‖ 古寺鍾聲下的雲霞仙境 ‖
via.@愛看書的sjd
桂峰村四周群山環抱,雲霧縈繞, 歷史 上曾被譽為「雲霞仙境」。遠遠望去,深沉的黛瓦、層層疊疊的大厝,相互映襯又各有特色。
走進桂峰村,入眼的便是滿村的石徑巷道。走在細雨飄渺的曲徑通幽處,感覺所有的煩惱都能拋向腦後。
via.@Jesse陌煙
via.@阿巧423
漫步村中,除了能感受到古樸的 歷史 文化,巷中掛著的俏皮可愛的紅燈籠和典雅的雨傘,將粉牆黛瓦的建築點綴得猶如一幅水墨畫。
via.@愛看書的sjd
via.@喬大叔的旅行
秋天的時候,除了豐收的喜悅,還有頗受大家歡迎的「曬秋」。紅火的辣椒、金黃的玉米……鋪滿了屋頂、空地,形成了一場轟轟轟烈烈的色彩撞擊。
via.@阿巧423
「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水鄉的美景也不外乎就是這樣了吧。
via.@Jesse陌煙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
03
南平·寶珠村
‖ 藏在桂花百合中的寶珠 ‖
via.淺淺
寶珠村地處南平茫盪山風景區的西側,被5座大山所包圍。海拔近千米,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30度。
廊橋是寶珠村的一大特色,村口的四座廊橋都有古樹相伴。
via.蘇
via.@木舸
阡陌交錯,雞犬相聞,這里跟《桃花源記》里的場景居然分毫不差。
via.蘇
三峰橋外側是一條人工湖,盤在半山腰上,湖水清澈,無論白天黑夜,看上去都像是一條玉帶,所以命名為玉帶湖。緩緩行駛小船,猶如深處仙境。
寶珠的山頂經常可以看到雲海。炎炎夏日,泡一壺清茶,靜坐在寶珠村的廊橋里,什麼也不想,就是發呆,都會是絕美享受。
via.@木舸
via.蘇
▍地址:福建省南平市蒲城縣寶珠村
04
廈門·西坑村
‖ 廈門的「小西藏」 ‖
西坑村在廈門同安的西北最角上,與西藏在中國版圖的位置極其相似,號稱廈門的「西藏」。
這里綿延層層梯田、茶園疊翠,整個村落呈一字型,分布在峽谷山間。
沿著盤山公路而上,移步換景。一座座青山映入眼簾,彷彿置身於綠野仙蹤,忍不住想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漫步在山村古道,一棟棟古民居散落在村中,這座美麗的鄉村,帶著它淳樸的民風,綻放它獨特的魅力。
在喧囂的城市待久了想要逃離,這樣的「世外桃源」無疑是最佳選擇。
via.漢風
▍地址:廈門市同安村蓮花鎮西坑村
05
泉州·樟腳村
‖ 油畫中村莊 ‖
via.林下清風
位於泉港區的樟腳村,村裡全是石頭壘砌成的房屋群。
走近古民居,全貌盡收眼底:一堵堵牆上的石卵石塊,都是鐵紅色的風化石。卵石砌成的狹窄、幽靜的石巷,經過雨水的沖刷,石樑上留下古老的印記。
這里巷道連著巷道,岔道連著岔道,曲徑通幽,頗有迷宮的神秘。紅褐、灰白、藏青色的石牆在陽光的照射下,那麼絢麗、繽紛,儼然一幅油彩畫。
via.石瞞芋
村裡的每個小角落,都能遇到驚喜。文藝清新、古樸神秘,在這里都能找到。
via.丁susu
▍地址: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樟腳村
06
泉州·觀山村
‖ 建築「博物館」 ‖
南安觀山村,它是2014年「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入選村之一,村裡隨處可見閩南特色的紅磚瓦房。
via.@許啟勝
全村保存較完整的百年古大厝20多座,最早的一座有200多年的 歷史 ,常年吸引畫家、攝影家來此創作。
via.@Lu瘦瘦
這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小村落,有些落後,但又有其獨有的 歷史 文化積淀和秀美自然風光。
via.@慢調拾光
正如一位到觀山村寫生作畫的畫家所說:觀山的美,美在於變化,美在於沉靜,可以說是移步換景,步步入畫。
via.@Lu瘦瘦
▍地址:泉州市南安市眉山鄉觀山村
07
泉州·丁榮村
‖ 深山裡的秋天童話 ‖
德化有一個藏在山中的「銀杏之鄉」——丁榮村。每年,這里都會用一場盛大的銀杏雨,迎接泉州的秋天。
金燦燦的銀杏自成一色。低頭,一地金黃紛飛斑斕。與黑白相間的瓦房長廊、悠長的小路石階,美得震撼人心。
這里的秋天,除了灑滿一地的銀杏葉,還有那一排排用山間竹子搭成的曬台上的果實。
大山深處自有它的迷人之處。空氣清新,山林紅黃綠錯雜,看著眼前的天空、流雲與高山,心也跟著沉靜了下來。
晨露霧靄中,古老的村莊緩緩醒
在這些淳樸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
沒有遊客的摩肩接踵
可以輕松地漫步於街頭巷尾
感受片刻的寧靜,領略它無與倫比的美麗
✏編輯 | 關關
⑵ 福建有哪些古鎮風景區
古城古村這里有著許多美麗的風景還有許多歷史人文古跡,非常值得我們一起去懷念。在福建有著許多的小鎮村落,他它們都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福建有著超高人氣的古村落吧~
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
培田村,位於福建省龍岩市連城縣西部的宣和鄉,距縣城40公里,面積13.412平方公里。培田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村落內遍布著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築,古民居、古大宅、古祠堂、古書院應有盡有。
或許是因為培田開基始祖是從北方南遷的「客家人」,因此這些古建築的風格融合了京、皖、粵、贛、閩等地的建築模式和風格,最終呈現出這樣獨特的客家民居建築。
培田村不僅有高堂華屋,沿邊的小道與田野、池塘等又形成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讓人眼前一亮。
龍岩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
中心村,位於福建省龍岩市新羅區適中鎮中部,是新羅區最大的行政村。中心村的人文景觀頗具特色,這里遍布上百座三層以上的方形土樓,既有明清的建築風格,也有宮廷文化和儒家文化雜糅其亮塌中,是明、清的民居瑰寶。
其中古豐樓和典常樓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豐樓是福建現備鍵指存最古老的土樓之一,而典常樓是目前福建最華麗的方形土樓。
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
田螺坑村,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因村落的形狀很像田螺,又屬於中間低四周高的地形,所以就給取了個很形象的名字——田螺坑。
這是一個著名的土樓村落,是南靖土樓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由1座方形、3座圓形和1座橢圓形共5座土樓組成,從高處俯瞰,四座圓樓簇擁著一座方樓,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絕倫,不過也有人戲稱是"四菜一湯"。
廈門小嶝村
小嶝村,位於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大嶝鎮,是廈門最美的漁村之一。這里距離金門只有3600米,金門風光近在咫尺,這里可游大海、臨海風,看海天一線,這里還可以品嘗美味的海鮮,來到小嶝村就是一種享受。
作為當年炮轟金門的最前沿陣地,小嶝島上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戰地的遺址。當然,小嶝島上還有許多人文和自然景觀,這其中包括八閩鐵樹王、獨木成林、美人井、閩南古民居群、邱氏宗祠等。
武夷山市下梅村
下梅村,位於武夷山市東部,距武夷山風景區8公里,始建於隋朝,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村落;現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築30多座,是集磚雕、石雕、木雕藝術於一體的古仿配民居建築群。
如果有去下梅村,你會誤以為自己到了江南水鄉;這里不是烏鎮、不是周庄,卻很有江南水鄉的影子。人工運河穿村而過,古建築、古街道、古涼亭以及青石板路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江南水鄉景緻。
⑶ 廈門周邊鄉村游
其實廈門的鄉村和你想像的不太一樣。廈門的村莊都是旅遊景點。我們去看看廈門有哪些可以去的村落吧。我們現在去看看他們吧。
翔安小嶝島
小丁島位於翔安區大嶝鎮,與金門隔海相望,從空中俯瞰小丁島,頭枕一座青山,足以抵碧波,形似美人魚。
島上慧帆絕沒有喧囂,以閩南建築為主,充滿民俗風情。你可以走在海邊,看著遠處的金門。
推薦玩
1.島嶼捕魚
小地島周圍海域遼闊,海水清澈,盛產石斑魚和對蝦。這是一個天然的釣魚場所,在這里你可以享受釣魚和吃前姿海鮮。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選擇去小迪島休閑漁村,泡「美人海」試試其他一些水上設施,不過需要額外付費~
2.人民防空場所
小堤島經歷了戰火的洗禮,現在地面上還有原來的明碉堡、戰壕和原來的對台廣播站。
小迪島的地下有一條縱橫交錯的隧道,一條1000多米長的秘道貫穿全島,蜿蜒如迷宮。這條隧道也是小迪島的主要景點之一。
3.八閩蘇鐵大王
這棵蘇鐵樹已經600多歲了,它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每年都會開花。鐵樹開花代表好運,所以村裡的人把它視為吉祥物。要去玩的朋友,記得要交好運哦~
交通指南
【公交】從島內乘坐756路公交車,在【大嶝汽車站】下車。沿環登北路步行約800米至大登碼頭,再乘船至小登島。
【自駕】走翔安隧道,往瀋海高速方向。出了收費站,注意看「大登島方向」的標志,按提示右轉,直行到大登碼頭,那裡有停車場,然後轎櫻坐船到小登島。
翔安呂塘社區
香山腳下,九溪河邊
有這樣一個集山丘和田園風光於一體的村莊。
是呂塘村。
成排的石牆、紅瓦、古宅、燕尾、屋脊,令人嘆為觀止。明朝時,當地居民為了紀念朱,在香山岩寺附近修建了「回國文廟」。
推薦玩
人們常說蘆塘有「三寶」。
到底是什麼?
1.古樹
相傳,蘆塘古松種植於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古松柏林村,佔地近100畝。這里曾經有260多棵古老的松柏樹,也是福建南部古松現存較大的柏林之一。
2.古厝
除了古松。
蘆塘村的古厝建築
也很有特色。
這里的古宅都是具有閩南古建築特色的「九家厝」。走在村裡,看著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古宅,彷彿回到了過去。
3.古代戲曲
蘆塘村的戲劇史也值得一提。
這里有該省唯一的私立民間戲曲學校。
呂堂戲曲學校
1995年由當地李源家村民洪金生創辦。自成立以來,它為世界各地的民間業余戲劇團體培養了許多演員。
4.香山油菜花
逛完蘆塘三寶,有空還可以去香山的油菜花田逛逛~
交通指南
【公交】從島內乘坐753路到【新店站】,再轉714路到【蘆塘站】下車。可以走900多米到村裡。
【自駕】走翔安隧道出島,按導航行駛。全程約45分鍾。
同安造水村
群山環繞,景色迷人,位於汀溪水庫上游的同安早水村,曾獲「福建省生態村」美譽。走在製造水的鄉間田野,感受不一樣的綠色心情。
推薦玩
來棗水村吧。
你一定不能錯過漫天櫻花~
櫻花屬於北方花樹,在閩南很難見到。因為同安谷自然條件優越,溫度比廈門低,空氣比廈門好,所以可以種植。
櫻花隨著春風飛舞,溪水繞著古宅緩緩流淌。
綠色宜人
每個都開著
【自駕】同安汀溪水庫後,往南安,到汀溪五峰村路標處,再走50米。可以看到一個造水的小路牌。向右轉,沿著那條山路往前走。你會看到一個寺廟亭,你可以在那裡停車。
海滄新_村
新村,位於文普山腳下,古民居群相對集中,不僅匯聚了建築藝術的精華,歷史上還是海外企業家的住所。
推薦玩
如果你想來新的村莊,你不會錯過任何東西。
必須有「古厝」和「五祖拳」!
1.紅磚房
新村是海滄古民居較多的地方。從空中往下看,古民居的龍頭和紅瓦屋頂非常醒目。
你走得越遠,那股古雅的味道就會撲面而來。安靜的老房子與外面的噪音形成鮮明的對比。它讓人感覺安靜祥和。
2.五祖拳
此外,新坤村是廈門唯一的武化村。五祖拳於民國初年傳入新昆,逐漸成為閩南本土文化。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老師的指導下,在新區隨處可見的古老紅磚房裡練拳。
交通指南
【公交】從島內乘坐958路公交車到【石室廟站】,再轉834路公交車到【新陽站】下車。你可以步行大約700米到那個村莊。
【自駕】走海滄大橋出島,按導航行駛。全程約25分鍾。
同安荇後村
在同安雲頂山腳下,有一個廈門海拔最高的村莊,——後後村。80米的海拔賦予了廈門後後村「香格里拉」的名字。
高海拔不僅造就了當地石頭村獨特的建築風格,還以岩蔥、杜鵑花等特產聞名。
推薦玩
1.石頭房子
由於高海拔交通不便,當地人就地用石頭建房,磚後村就成了石頭山村,青石砌成的石屋構成了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杜鵑花
磚後村邊上的雲頂山是廈門的最高峰。雲頂山上的杜鵑花,在磚後村一帶的山頭分布最為密集。一簇簇杜鵑花在陽光下燦爛迷人。
雲頂山上有許多種類的杜鵑花。每年三四月份,各種顏色的杜鵑花沿著雲頂山的山壁盛開,遍地開花,宛如仙境。
現在是雲頂山最美的時候。
小夥伴們,不要錯過花期~
交通指南
【公交】目前沒有公交線路。
【自駕】走廈門大橋出島,按導航行駛。全程約1小時45分鍾。
010到1010,走進蘇厝村。蘇大廟古樸莊重,屋頂陡峻,屋檐高挑,斗拱疊砌,呈現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
同安歷史名人蘇頌是傑出的政治家、天文學家、機械製造商和葯理學家。蘇頌的家訓至今影響著後人。
交通指南
【公交】從島內乘坐656路,在【蘇厝路站】下車。你可以步行大約950小時到那個村莊。
【自駕】走集美大橋出島,按導航行駛。全程約45分鍾。
同安蘇厝村
青龍寨景區青山環繞,水清屋小。村裡的建築都是竹木結構,裡面有石磨、手搖扶禾器、石臼等農具。在農場,你可以從長計議。在這里,你可以吃農家菜,爬山,參觀花園,在亭子里打牌。摘水果、滑草皮、捉山兔、釣魚、自助烤肉、釣魚、喝茶、劃船、檯球、乒乓球、過棧道等。
門票:青龍寨對步行進去和乘車進去的收取10元門票,開車進去的不需要門票。收票員一般5點半左右下班。
地址:海滄區東孚工業區獅山
運輸:
從廈門火車站出發:1。從起點到連岳路2號。連岳路3號。仙岳路4號。海大立交5。喬佛里大街6號。翁角路7號。富聯路到底。
高崎機場出發:1。從起點到長安路2。長安路3號。星前路終點。
廈門北站出發:1。從一開始
青龍寨
八尺門,從福建省福鼎市出發,在福鼎走鐵強大道,不到20分鍾就能到。在古代,成群的白鷺經常聚集在八尺門口,稱為白鷺門;俯瞰海港,猶如百尺之外,又稱百尺門。八尺門南側有一石亭子,長八尺,寬八尺,高八尺。百尺門是八尺門。清光緒《福鼎縣鄉土志》載《八尺門渡口》。渡口北側現屬桐城管轄,南側現屬柏林管轄。兩個渡口之間有專門的航運服務,騰宇島南側由唐興人掌舵,北側由夏星人掌舵。輪渡一直持續到高速公路開通,輪渡費從新中國成立後的5毛錢到最後的5元錢。在古代,由於渡船的存在,銅山與柏林、殿下、秦嶼、南鎮之間設置了交通,方便了行人。
一樓八尺門圍網
從福鼎市區往南到海邊,福寧高速旁邊就是江邊村。如果走福鼎高速出口,大概八公里就可以到了。村子不大。它位於一個半圓形海灣的邊緣。這里有一大片綠色、青色和黃色的不規則圓形圍網。附近的攝影師稱之為「八尺門圍網」,實際上應該是「江邊村圍網」更合適。
圍網最初是海邊漁民撒網捕魚的一種方式,現在逐漸成為一種旅遊景觀。根據大海的潮汐,海邊的漁民經常用竹竿撐起網,在家門口的海邊圍成一圈,養魚養蟹。這種傳統的圍網現在正在慢慢消失,這樣一種消失的作業方式突然變成了一個熱門的旅遊攝影項目。
江邊村有黃綠相間的柵欄,一灣都是養殖的柵欄。其實周圍並沒有天然的制高點。最好的拍攝地點是在一棟居民樓的四樓樓頂,業主在那裡焊接了一個鐵架,每次可以供十個人站立拍攝。
2F八尺門日落
夕陽西下,漫步八尺大門,將身影倒映在海面上,借著夕陽的光芒,形成一個剪影,天空隨著夕陽的落山,形成不同的顏色。橙粉色紫色的天空就像一幅畫卷,這種美也許只有在這里才能感受到。
八尺門
雲霄縣白石村作為矗立在火田鎮西北的最高山莊,距離市區約半小時車程。山路九曲十八彎,山美、水美、人美。
野生茶樹群
白石寨的野生茶樹分布在海拔1080米的大茅山次生林中,總面積約3000畝。據考證,白石寨自清代嘉慶年間開始種茶,最老的野生茶樹有600多棵。這些廢棄的古茶園作為福建省最早、最大、最古老的茶樹群落,是雲霄縣茶葉生產歷史的活證據。
這里家家種茶,村裡茶香,生活閑適。「茶干壺滿日月。」以好茶為友的閩南人,往往三五好友,圍坐在桌前,品茶談心。喝一口茶,你會累得死去活來,唇齒留香,幸福得眉開眼笑。
古代建築
白石寨有四座古老的「圓樓」。土木結構,瓦頂,簡約風格。保存完好的「店子圍屋」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房子看起來像是煙雨蒙蒙,平添了幾分古韻和寧靜。
原始古樹群落
白石寨半月樓後面,是一片綠色的「海」,滿眼翠綠,微風吹過,碧波盪漾,層層盪漾。
白石寨作為秋楓的一個自然保護區,有一個原始的古樹群落,很像《綠野仙蹤》電影中的拍攝場景。然而,這里沒有小女孩多蘿西,沒有女巫,也沒有巫師。這里有佔地108畝的珍稀古重陽樹,裝點山川,物化歷史。樹木最大樹齡450年,年輪層層疊疊,盡顯「古樹」魅力,彷彿
在山腳下,梯田是
炊煙裊裊的白石寨,有很多特色美食。說到白石的美味,就不得不提「地葉果」和「白石老酒」。清明節,必吃的「地葉果」,又叫白石人的清明果。地葉果的青綠色,賦予清明果春天的綠色。白石人取其嫩芽,用石勺蘸米漿,反復搗碎,揉成糯米皮,用棗泥、豆沙、蘿卜絲等揉成團。作為填料。它的形狀簡單,它的味道Q嫩。
讓長壽郭
白石老酒的釀造工藝從明清時期就流傳下來了。獨特的古井眼泉和四季分明的高山氣候,為白石老酒提供了天然純凈的生態釀造環境。手指一碰香味就持久。難怪「白石老酒」這么好喝,濃郁醇厚,口感醇厚,清爽可口。
「雲深處,有幻境,香蕉橘子誘人品嘗。」白石香蕉是這個村子種植的主要水果之一。因為地處大山深處,氣候溫暖,這里種植的香蕉雖然比其他地方晚熟一個多月,但果肉更飽滿,口感更甜。因為品質好,產量有限,白石村的香蕉橙每年都供不應求。
尤白石村到處都是樹木花草,小河和縱橫交錯的溝渠在村裡流過。千畝茶園一望無際,時而茶農在鬱郁蔥蔥的綠蔭中採茶,自得其樂;村裡有十多間古老的土房和古樸自然的農家樂,干凈漂亮,充滿濃郁的鄉土風情。白石寨的風景都讓我著迷,你呢?
雲霄白石村
白溪村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寧德市古田縣楊珊鎮北部。而這樣一個「藏在閨房裡卻不為人知」的村莊,擁有總面積達24000多畝的天然草地。常年被溫帶海洋性氣候浸潤的千年古村落,四季分明,風景秀麗,草參天,景色優美。
從山上抬頭望去,山巒起伏,雲霧繚繞,田野、溪流、山石、人工湖構成了一道美麗的南國風景。在草原上仰望,可以看到萬畝草原的壯觀景色,讓人心曠神怡,有「南方草原」的美譽。
春天,草原上杜鵑花盛開,漫山遍野火紅的杜鵑花熱情地裝點著萬畝草原;夏天,草原上野草瘋長,綠油油的,一派「風吹草原見牛羊」的景象;秋冬,天藍色和草黃色相映成趣。
柏溪草原以其美麗獨特的自然景觀,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光。與古田麒麟山、彭家村古木涼傘、寧德第一旗山、土耳嶺相連,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附近有許多其他景點可以參觀。
藍天書院
藍田書院由開寶元年於仁春創建,朱曾兩次在此講學,留下了珍貴的手抄詩句,培養了眾多理學聖賢,奠定了千年文化古鎮的文化底蘊和根基。聖人道德文章等。代代相傳,使得閩東文脈得以傳承。書院屢遭戰亂破壞,近年由鄉賢重修。仿宋代風格,大殿雖不大,但雅緻細致,是讀書、修身、悟道的好地方。
寧德市古田縣楊珊鎮北一公里
古瓷堂
古祠堂是楊珊鎮一道亮麗的風景。李的寺、彭的景宮寺、俞的禪林寺、林的寺在古道旁,相映成趣。
寧德市古田縣楊珊鎮
古城牆
古田縣楊珊鎮的古城牆是由石頭砌成的。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清咸豐年間重建。這座城市有八個城門,每個城門的長寬都超過380米。有bu
古田翠屏湖位於福建省會福州的「後花園」古田縣東郊。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也是福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因該湖背靠翠屏山,故名「翠屏湖」。四面環山,山多,四季如春。該湖煙波浩渺,空氣清新,水質清澈,被譽為「福建的太湖」、「福建的千島湖」。
寧德市古田縣東郊
⑷ 廈門周邊村莊遊玩攻略
其實廈門的村莊和你們想的村莊不是一樣的,廈門的村莊都是一個個的旅遊景點,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關於廈門的一些可以去旅遊的村莊吧,現在就一起去看看。談衫
翔安小嶝島
小嶝島位於翔安區大嶝鎮,和金門隔海相望,從空中俯瞰小嶝島,頭枕青山,足抵碧波,形似美人魚。
島上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以閩南建築為主,很有民俗風情,你可以在海邊走走,遙望金門。
遊玩推薦
1.海島垂釣
小嶝島四周水域遼闊,大海瑩澈,盛產石斑魚、對蝦等,是個天然的垂釣場所,你可以來此享受垂釣的樂趣和或者吃海鮮。
有興趣的還可以選擇去小嶝島休閑漁村,泡泡「美人海」,嘗試一些其他水上設施,不過需要額外收費哦~
2.人防遺址
小嶝島曾經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如今地面上還有原始狀態的明碉暗堡、戰壕以及對台廣播原址。
小嶝島的地底下有條縱橫交錯的坑道,一千多米長的秘密坑道橫貫小嶝全島,蜿蜒曲折如迷宮,這條地道也是小嶝島的主要景點之一。
3.八閩鐵樹王
這棵鐵樹已經有六百多年樹齡,最具特色的是它每年都開花,鐵樹開花代表了吉祥,所以村裡的人都把它當成了吉祥物。去遊玩的小夥伴,記得去沾沾好運哦~
交通指南
【公交】從島內坐756路到【大嶝公交場站】下,沿環嶝北路步行800米左右即可到達大嶝碼頭,再坐船到小嶝島。
【自駕】走翔安隧道,往瀋海高速方向,出了收費站以後注意路牌指示往「大嶝島方向」,按提示右拐,一直開到大嶝,到大嶝碼頭,有停車場,再坐船到小嶝島。
翔安呂塘社區
香山腳下、九溪之畔
有這樣一個集丘陵田園風光連為一體的村落
它就是呂塘村
一排排石牆紅瓦古厝,燕尾翹脊,讓人驚喜。為了紀念朱熹,明代年間,當地居民在香山岩寺附近建有「徽國文公祠」。
遊玩推薦
常聽人說呂塘有「三寶」
到底是什麼呢?
1.古樹
呂塘的古松,相傳是從明朝年間種植下的,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村子裡的古松柏林,佔地面積近百畝,曾經有260多棵的古松柏,也是閩南地區現存的面積較大的古松柏林之一。
2.古厝
除了古松
呂塘村的古含神腔厝建築
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這里的古厝建築都為閩南古建特色的「九架厝」。走在村子裡,看著一排排整齊有序的古厝,彷彿回到了從前。
3.古戲
呂塘村的戲曲歷史也是值得一提的
這里有全省唯一的民辦民間戲曲學校
呂塘戲校
是當地村民梨園世家洪金盛於1995年創辦的。創辦以來,為各地的民間業余戲劇團培養了不少的演員。
4.香山油菜花
游覽完呂塘三寶,有時間還可以順路去逛逛香山油菜花田哦~
交通指南
【公交】從島內出發坐753路到【新店站】轉714路到【呂塘站】下車,步行900多米即可到達村莊。
【自駕】走翔安隧道出島,根據導航行駛即可,全程45分鍾左右。
同安造水村
四面環山,風光迷人,地處汀溪水庫上游的同安造水村,曾榮獲「福建省生態村」的美譽。行走在造水的鄉間田野,感受別樣綠色心情。
遊玩推薦
來到造水村
你一定不能錯過那漫天櫻花~
櫻花本屬北方花樹,閩南一帶難以得見,因同安山谷自然條件優越,比廈門溫度低,空氣好,所以得以種植。
櫻花伴春風紛紛飛溪水繞古厝緩緩流
生態綠色怡人
每張都是唯美大片!
交通指南
【公交】乘坐622路公交(同安汽車站-造水村),到達造水村,或者616路(同安汽車站-五峰站),從五峰再坐摩的或者走路便可到造水村。
【自駕】經過同安汀溪水庫,往南安方向,到汀溪的五峰村路標再往前走50米,可以看到造水的小路牌,右拐進去,沿著那條山路繼續走,會看到一個廟亭,車子就可以停在那裡。
海滄新_村
坐落在文圃山下的新_村,擁有相對集中的古民居群,它們不僅薈萃了建築藝術的精華,更是歷史上出洋創業者的居住地。
遊玩推薦
要說來到新_村不能錯過什麼
那一定少不了「古厝」和「五祖拳」!
1.紅磚古厝
新_村是海滄古民居較多的地方,從高空往下俯瞰,古民居的龍首紅瓦頂十分醒目。
越往裡走,古樸的氣息就撲面而來。安靜的老房子和外面的喧囂形成強烈對比。讓人感到瞎扒寧靜與平和。
2.五祖拳
除此之外,新_村還是廈門惟一的尚武村落,五祖拳民國初年傳入新_,逐步成為閩南地區的本土文化。
一群孩子在老師傅的帶領下,在紅磚古厝里練拳的場景,在新_隨處可見。
交通指南
【公交】從島內出發坐958路到【石室禪院站】轉834路到【新陽站】下車,步行700米左右即可到達村莊。
【自駕】走海滄大橋出島,根據導航行駛即可,全程25分鍾左右。
同安荇後村
同安雲頂山腳下,坐落著一個廈門海拔最高的村莊——荇後村。850米的海拔高度讓荇後村得名廈門「香格里拉」。
高海拔不僅造就了當地獨特的石頭村建築風貌,這里出產的岩蔥、杜鵑花等特產更是聞名遐邇。
遊玩推薦
1.石頭屋
因為海拔高運輸不便,當地人就地取石建房,荇後村成為了一座石頭壘起來的山村,一座座用青石構成的石頭屋,構成了村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杜鵑花
荇後村邊的雲頂山是廈門第一高峰,雲頂山的杜鵑花,以荇後村周圍的山頭分布最為密集,一簇簇的杜鵑花,迎著陽光開得燦爛妖嬈。
雲頂山上的杜鵑種類繁多,每年三、四月間,各色杜鵑花沿著雲頂山山壁競相開放,開得漫山遍野都是,仿如仙境一般。
現在正是雲頂山最漂亮的時候
小夥伴們不要錯過花期哦~
交通指南
【公交】目前暫無公交線路。
【自駕】走廈門大橋出島,根據導航行駛即可,全程1小時45分鍾左右。
同安蘇厝村
走進蘇厝村,蘇氏大宗廟古樸莊重,陡斜的屋頂、高高翹起的屋檐、層層疊加的斗拱,呈現出典型的閩南建築風格。
同安歷史名人蘇頌,是傑出的政治家、天文學家、機械製造家、葯物學家。蘇頌留下的家風家訓,至今仍影響著後世子孫。
交通指南
【公交】從島內出發坐656路到【蘇厝路口站】下車,步行950左右即可到達村莊。
【自駕】走集美大橋出島,根據導航行駛即可,全程45分鍾左右。
青龍寨
青龍寨景區內青山環抱,碧水潺潺,木屋小巧。寨中建築全部用竹木搭建,裡面擺有石磨、手搖揚谷機、石臼等農具。在農庄內可登高望遠,在這里可以吃農家菜,登山觀景,游園,在涼亭打牌休息;採摘水果、滑草皮、捉山兔、還可垂釣、自助燒烤、摸魚、品茶劃船、檯球、乒乓球、過棧道等。
門票:青龍寨對於步行進去和騎車進去的要收10元門票,開車進去的就不用門票。收門票的一般在5點半左右下班。
地址:海滄區東孚工業區詩山
交通:
從廈門火車站出發:1.從起點到蓮岳路2.蓮岳路3.仙岳路4.海大立交5.霞飛路6.翁角路7.孚蓮路到終點
高崎機場出發:1.從起點到長岸路2.長岸路3.杏前路到終點
廈門北站出發:1.從起點到瀋海高速公路2.廈蓉高速公路3.浦頭路4.詩山路
八尺門
八尺門,從福建省福鼎城區出發由福鼎鐵鏘大道走,不到20分鍾即可到達。古時成群白鷺經常聚集八尺門,稱白鷺門;遠眺港口似百尺之距又名百尺門。在八尺門南側有石亭一座,長八尺、寬八尺、高八尺,百尺門衍為八尺門。清光緒《福鼎縣鄉土志》中載有「八尺門渡」,渡的北側今屬桐城轄區,南側今屬白琳轄區。兩渡之間就有專門的船司職運輸,南側由藤嶼湯姓族人掌舵,北側由夏姓族人掌舵,渡船一直延續至高速公路開通之前,渡船酬金從新中國成立後的5分錢到最後的5元錢。古時由於有渡船存在,架起了桐山與白琳、店下、秦嶼、南鎮的交通,方便了行人。
1F八尺門圍網
從福鼎市區出來,往南開到海邊,在福寧高速的旁邊就是江邊村。如果是從福鼎高速出口下來大概八公里左右就能到達。村子不大,坐落在一個半圓形的海灣邊,這里有一大片綠色,青色,黃色的不規則圓形圍網,附近的攝影愛好者把它稱為「八尺門圍網」,其實更貼切的應該是「江邊村圍網」。
圍網原本是海邊漁民網魚的一種方式,如今漸漸成為了一道旅遊風景線。海邊的漁民,根據大海的潮汐,常常在家門口的海邊,用竹竿撐起網兜圍成圈,養魚螃蟹等在裡面。這種傳統的圍網如今正在慢慢消失,這樣一種快要消失的勞作方式,突然成了一個熱門的旅遊攝影項目。
江邊村的圍網有黃有綠,一個灣裡面全是養殖圍網,其實四周沒有天然制高點,最佳拍攝地是在一棟四樓民居的屋頂,主人在四樓上焊接了鐵架,每次可以供十個人站立拍攝。
2F八尺門日落
夕陽西下,漫步八尺門,將身影倒映在海面,借著日落的光線形成剪影,天空隨著太陽的落下形成了不同的顏色,橘色、粉色、紫色漸變的天空如同畫卷,此番美景也許只有在此才能感受。
雲霄白石村
雲霄縣白石村,作為佇立在火田鎮西北部海拔最高的山莊,距離城區車程約半小時左右,山路九曲十八彎,山美、水美、人更美。
野生茶樹群
白石村的野生茶樹群分布在海拔1080米的大茂山次生林中,總面積約3000畝。據考證,白石村在清朝嘉慶年間就開始種茶,野生茶樹年齡最大者六百有餘,這些拋荒的古茶園,作為福建省迄今為止最早、最大、最多的古茶樹群落,是雲霄縣茶葉生產史的活證據。
這里家家種茶、茶香滿村、生活閑適。「茶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好以茶會友的閩南人,時常三五好友,圍桌而坐,呷茶配話。飲一口茶水,疲乏頓逝,唇齒留香,幸福喜上眉梢。
古樸建築
白石村有四座年代久遠的「圓樓」。土木結構,瓦頂,作風古樸。保存較好的「店仔圓樓」,有上百年的歷史。
屋舍儼然,煙雨朦朧中,更增添了幾分古韻和寧靜。
原始古樹群落
在白石村半月樓背後,分布著一片碧綠的「海洋」,這滿眼的綠,蒼翠欲滴,微風拂過,碧波盪漾,泛起一層層漣漪。
白石村作為秋楓自然保護小區,有著一片原始古樹群落,像極了《綠野仙蹤》電影里的拍攝場景,但這里沒有小女孩桃樂茜、沒有女巫、更沒有魔法師,這里有著佔地108畝的珍稀古重陽木,裝點江山,物化歷史,最大樹齡達450年,層層疊疊的年輪,煥發「古樹」的魅力,彷彿在訴說著白石村的動人故事。
山上山下,梯田層疊似明鏡,老農和老黃牛配合默契地在田裡耕作,犁了個五穀豐登,耕出了豐衣足食。
特色美食
裊裊炊煙的白石村,藏有許多特色美食。說起白石的美味,不得不提「地葉_」和「白石老酒」。在清明節必吃的「地葉_」也稱白石人的清明_,地葉菜的青綠色賦予清明_以春天的綠意,白石人取其嫩芽用石舀滲入米漿內反反復復搗爛壓泥揉成_皮,以棗泥、豆沙、蘿卜絲等為餡捏制,造型簡單,口感Q嫩,外甜里咸,蘊涵著濃厚的白石地方文化色彩。
製作長壽_
而白石老酒的釀造工藝自明清以來相傳至今,得天獨厚的古井岩泉加上四季分明的高山氣候,為白石老酒提供天然純粹的生態釀造環境。手指沾一點便香氣經久不退,難怪「白石老酒」那麼好喝,濃馥醇香,滋味醇厚,爽口鮮美,滋味綿延。
「雲霧深處夢幻境,蕉柑掛枝誘人嘗。」白石蕉柑是本村種植的主要水果之一,因為地處高山深處,氣候溫潤,這里種植的蕉柑雖然比別的地方推遲一個多月成熟,果肉卻更加飽滿,滋味也更加香甜。正是品質好,且產量有限,白石村的蕉柑年年都是供不應求。
悠遊白石村,綠樹成蔭,花開遍野,穿村而過的小河、縱橫交錯的溝渠清流潺潺;千畝茶園一望無際,時有茶農隱於蔥蘢綠意間採茶,怡然自得;村內十餘座古香古色的土樓民居、一處處古樸自然的農家小院干凈優美,充溢著濃濃的鄉土風情。我被白石村莊這一切的景色迷住了,你呢?
寧德白溪村
白溪村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北部。而這樣一個「藏在深閨人未識」的村子,擁有著天然草場,總面積2.4萬多畝。常年浸潤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千年古村四季分明,風光迤邐,芳草連天,景色秀麗。
登上山崗舉目望去,群山起伏,雲霧繚繞,田野、溪流、山岩、人工湖,匯成了一幅幅南國風光的秀麗佳景。在草場上抬頭遠眺,萬畝草場壯觀景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有「南國草原」之美譽。
春天,草場上杜鵑花盛開,漫山遍野的火紅的杜鵑花,熱情地裝扮著萬畝草場;夏天,草場上牧草瘋長,觸目皆綠,有「風吹草地見牛羊」的景象;秋冬時節,天藍草黃,相互映襯。
白溪草場以優美獨特的自然景觀每年都吸引了不少旅遊和攝影愛好者觀光采風。與古田麒麟山,彭家村涼傘古樹,寧德第一旗山,兔耳嶺相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附近,也有不少其他的景點可以遊玩。
藍田書院
藍田書院是由余仁椿創建於宋太祖開寶元年,朱熹曾兩度到此講學,留下寶貴的字跡詩句墨寶,培養了許多理學賢人,奠定了千年文化古鎮的文化基礎與底蘊。聖賢道德文章等,薪火相傳,使得閩東文脈,傳承有自。書院曾屢次毀於兵火,近幾年由鄉賢集資重建。仿宋代風格,雖堂廡不大,然清雅細致,一方靜地,是讀書,養心,悟道的好地方......
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北一公里處
古祠堂
古祠堂是杉洋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李氏鳳林祠、彭氏金宮總祠、余氏蟬林祠和林氏聯注祠,翠岩古道旁,四祠並峙,交相輝映。
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
古城牆
古城牆位於古田縣杉洋鎮內,是石頭砌成,始築於明弘治年間,清咸豐年間重修,城設八門,縱橫各380多米,城上有樓,置炮台五座,護以女牆。古城牆遺址雖然只剩殘垣斷壁,但還是能讓人深刻的感受到它深厚的歷史底蘊。
漫步在村子裡,可以看到許多古色古香的建築。鵝卵石鋪成的巷子更是給小鎮增添了不少韻味。
在杉洋僅存的一小段古城牆遺址上,有一座門楹上掛著「余為亨故居」匾額的清代建築,房屋是兩進結構,堂屋內楹聯琳琅滿目,古色古香。
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
翠屏湖
古田翠屏湖位於福建省會福州的「後花園」古田縣城東郊,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也是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這里四周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四季如春;湖面煙波浩淼,空氣清新,水質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島湖」之美譽。
寧德市古田縣城東郊
⑸ 廈門的古厝簡介要短的!
林安泰古厝
位於秀水鄉馬興村益源巷,又稱陳四裕古厝或馬鳴山古厝,為彰化縣內最大的古宅,建於清道光26年,已有百餘年歷史。古厝佔地近1萬平方米,規模僅次於板橋林宅和霧峰林宅。 據記載,當年陳家曾派人到大陸采購福建武夷山杉木作為建築材料,聘請大陸設計師、建築師和名工巧匠到台設計建造,因此,古厝結構全是大陸傳統式建築,被人稱為「中華民族傳統建築」、「唐山巧匠精心傑作」。古厝採取三進式,用紅色磚牆、青綠色瓷窗、灰色石牖砌築而成,盡管歷經百年,但由其建築規模的龐大,仍可想見其當年輝煌的景象,與中國傳統庄園的古典之美。門樓即頗有名氣的「積善樓」,頂層有一間空房,燕尾式屋檐,使用筒仔瓦及乘簾瓦,塑有花草,裝上鏡片,雕梁畫柱,構成整個建築中最精彩的部分。底層三間,中間為通路正面懸掛「積善樓」匾額。積善樓樓內有很深的庭園,園里各有榕樹,環境優雅。西厝住宅部分的廳堂前有軒亭,布局相稱,古樸悅目。外護龍為高大堂皇、馬背型的屋檐,圍牆上圖案精巧。整個古厝建築匠心獨具,令人贊嘆不已,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