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廈門寺廟眾多,在思明區思明南路上除了有南普陀寺,還有哪些寺廟呢
廈門本島劃分為湖裡區和思明區,而思明區有一條思明南路,這是一條老城區里的有歷史韻味的街道,街道兩側有很多老廈門的痕跡。今天介紹一下這條道路上的5座寺廟。
盤點思明南路上的5座寺廟1、南普陀寺
始建時間:寺建於明萬曆年間(另有一說建自南北朝)
地理位置:鴻山寺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305號(靠近廈門地鐵1號線鎮海路站)
建築格局:幾百年間,鴻山寺歷經數次翻建。現在的新鴻山寺是2014年投入使用的。
經過五年的改造,工程將結合鴻山公園景觀改造和思明南路鴻山路段道路拓寬工程進行整體修繕,工程包括山門、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樓、禪堂、法堂、鍾鼓樓、功德堂、齋堂、僧寮、圖書館及停車場等配套項目。
鴻山寺現任主持為法雲法師。
一座廟見證一座城的發展在中國,佛教文化濃厚,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崇尚科學,不信神佛,但是我們大都喜歡到各個寺廟里走走看看。一座寺廟,見證了一座城的發展,也是這座城市發展史的真實寫照。
『貳』 廈門風景區旅遊景點有哪些
廈門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擁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和風景區。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景點:
鼓浪嶼:鼓棚扮散浪鏈氏嶼是廈門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有著美麗的海灘、歐式建築、浪漫的夕陽和美食。
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市西南部的南普陀寺是寺廟建築的代表,被譽為「海上第一禪林」。
曾厝垵:曾厝垵是一條古老的漁村,有著紅磚石牆、青瓦木屋和迷人的夜景。
廈門大學:廈門大學是一所著名的高等教育機構,校園建築格調優美,有著濃郁的文化氛圍。
福建土樓:福建土樓是福建特有的傳統建築,具有獨特的結構和建築風格,堪稱東方建築藝術的珍品。
蓮花山:蓮花山是廈門的市區公園,有著美麗的花園、風景如畫的湖泊和壯觀的觀景台。
島外古鎮:廈門市郊區有許多古老的海濱村莊,如銅盤村、黃厝村和東浦村等,可以體驗古色古香的海濱生活。
皓月園:皓月園是廈門的文化景點,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台灣文化博物館之一,展示了台灣民間美食、文化和手工藝術。
以上這些都是廈門著名的景點缺讓和風景區,每一個景點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是遊客了解福建文化和歷史的好地方。
『叄』 廈門有哪些著名的寺廟值得去的十大寺廟
廈門有許多著名的寺院。下面就為朋友們詳細介紹一下。想去廈門寺廟遊玩的朋友快來了解一下有哪些寺廟旅遊景點值得推薦!詳見下文。
1、南普陀寺——廈門著名古剎
南普陀寺始建於唐末五代。因供奉觀音菩薩而得名「南普陀寺」,類似於浙江普陀山、普陀山以南的觀音道場。普陀寺規模宏大,氣勢庄嚴。其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閣。在寺廟的前面,有一個娛樂池。近年來,寺後新建了「太虛大師紀念塔」。整個寺廟雄偉壯觀,秩序井然。寺後五峰屹立於屏,名曰「五老凌霄」,為廈八景之一。
大悲堂,八角三角形飛檐,中間有個沉箱,由斗拱層疊而成。它沒有用一顆釘子就建成了,它的結構極其精巧。大殿正中供奉觀音菩薩,兩側為四十八臂觀音,造型優美,姿態各異。
開放時間:08:00-17:00
票價:免費
地址:福建省廈門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
2、鴻山寺——廈門八大景之一
鴻山寺始建於南朝,位於廈門思明南路中段,在鴻山公園廣場,即鴻山南麓,故名「鴻山寺」。該寺原位於紅山與虎山之間的山坡上,雄偉庄嚴。它是廈門島內第二座寺廟。在兩座山和風景之間,四面通風。每到雨季,風吹雨打,雨聲如織。所以才有了廈門八景之一的「洪山織雨」奇觀。
紅山寺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五百羅漢殿、藏經樓、素食館等。三寶大佛和三十三觀音的雕像是用緬甸白玉雕刻而成的。
開放時間:08:00-17:00
票價:免費
地址:福建省廈門思明區思明南路515號
3、虎溪岩寺——廈門大八景之一
湖西石窟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北角的玉屏山腳下。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又名玉屏寺。湖西石窟寺是南禪林佶教黃渤派的祠堂。在石灣植物園附近,據說有一個隱藏在岩石下的老虎洞,所以它被稱為「老虎洞」。從洞中流下的泉水匯聚成一條小溪,故稱「虎溪」。山上樹木蔥郁,岩石嶙峋,泉水清澈,岩谷幽深。老虎洞洞口朝東的嶺洞是第一個看到洞內月色照在羅漢和胡塗身上的地方。它的形狀是現實的,它的風景是安靜的。它被稱為「虎溪夜月」,被列為廈門八景之一。
開放時間:08:00-17:00
票價:免費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湖西洞路5號
4、天界寺——廈門小八景之一
天街寺,位於萬石岩西側的醉仙岩(古人說像神仙睡醉了,所以叫醉仙岩)。山頂的大石頭,形狀像一隻蹲伏的駱駝,被稱為「駱駝峰」),並有一個由宋岳和尚在清初建造的天壇。在過去,僧侶和尼姑在早上敲鍾108次,所以他們笑毀很有名。因此,它們被稱為「天堂之鍾」,是廈門八大小景點之一。在靠近頂部的地方,還有一個名為「長笑洞」的洞穴。洞壁上有明代萬曆年間平沃將軍史德政的詠詩。
開放時間:06:30-18:00
門票:30元(石灣植物園門票)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石灣植物園
5、仙岳土地廟——廈門市仙岳山上
廈門仙岳地宮始建於宋代,俗稱「岩仔內地宮」,香火鼎盛。從山腳到寺廟修山階,遠近信眾歷升辯膜拜。經過多次重建,宮廟已成為廈門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匯集了閩南優秀傳統建築技藝和根雕、繪畫、木雕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豐富多彩。
外科手術
6、天竺岩寺——傳統閩南風格建築
日光岩寺位於福建省廈門市鼓浪嶼日光岩。太陽岩,又名「黃岩」,俗稱「龍頭山」,是鼓浪嶼的最高峰,高92.6米。太陽岩寺是一座精緻玲瓏的寺廟,全國唯一,大雄寶殿和彌勒殿集於一身。岩頂蒼穹,風浩浩盪盪,極目遠眺,海茫茫,波濤洶涌,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貴嶼、清嶼盡收眼底。
開放時間:07:00-18:00
票價:60元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黃岩路56-64號
7、日光岩寺——又稱「晃岩」
廈門石獅禪寺位於海滄肢缺區新陽街道下洋村玳瑁山腳下。它創建於唐朝,是葯劑師的佛教道場。據《海澄縣志》年的記載,建於後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而根據現存的古石碑記載,相傳開山於唐二年(公元686年),是閩南千年古剎之一。石禪廟坐北朝南,廟後山上的「油城古村」和「尖山古村」是明代戚繼光的抗日遺跡。
開放時間:08:00-17:00
票價:免費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陽順路8號
8、石室禪院——閩南千年古剎一
梵天寺,福建省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是與福州鼓山湧泉寺、莆田廣化寺、泉州開元寺、漳州南山寺齊名的福建沿海名寺。廈門和南普陀寺都是閩南著名的佛教寺廟。梵天寺始建於隋黃凱元年(公元581年),比廈門的南普陀寺和泉州的開元寺早300多年。它是八閩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原名興教寺,共有72座寺廟。宋熙寧二年(1069年)並入一區,定名為「梵天寺」。
開放時間:06:00-19:00
票價:免費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鎮大倫山山侖路
9、梵天禪寺——閩南著名的佛寺建築
梅山寺始建於隋代,與夏玲黃佛寺、山侖梵天寺並列隋代同安三大古剎。這座寺廟建在山上。寺南麓的岩壁上,有宋代朱用硃砂書寫的「銅山」二字摩崖石刻,字跡蒼勁飄逸。在梅山寺的聖雄寶殿里,供奉著中國最大的玉佛釋迦牟尼佛像,重達65噸,高5.65米,寬4米,厚3米。造價470多萬元,是緬甸最大的白玉佛像。
開放時間:07:30-17:00
票價:免費
地址: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鎮碧月村梅山西麓
『肆』 廈門旅遊攻略
1、廈門: 可以說是非常適合自助旅遊的成市之一,自助旅遊由於其靈活性、自助性、臨時性、體驗性較強的旅遊方式,可以說是近年發展最快的旅遊方式之一。下面對廈門自助旅遊給大家一些建議吧.
2、建議人數: 2人以上,這樣彼此之間在旅遊過程中有個照應。(不過我們也接待過不少的一人成行的旅遊愛好者,看個愛好了,其實廈門太浪漫了,踩著海沙、聽著MP3、吹著海風……各位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廈門屬於你了)。旅行准備:替換梁棗洞衣服(廈門夏季可准備游泳衣{大家注意安全,到指定的游泳場去,有相關安全措施,安全第一 )、常用葯品、身份證等證件。廈門夏季氣溫高,一件襯衣即可,女士們同理。冬天廈門氣溫晚間最冷為8度。二件秋衣就好了,白天一般最冷在15度以上.
3、預備費用: 還是看個人的經濟了。(不會吧,沒帶錢,那帶好銀行卡吧,廈門各大銀行都是互通的, ATM全天24小時可取,每張卡每天最多取5000元),旅遊過程中現金不要太多。卡安全.
4、宿: 到廈門一定要體驗一下海韻,建議住鼓浪嶼或離海近的酒店,酒店從二星至四星都有,價格從120—3000都有。廈門五一、十一、春節為旺季,房間比較緊張。但廈門的賓館酒店如果直接入住會比較貴,建議先在信譽度好的規模較大的訂房網站上預訂好房間,一般會是門市價的2~7折,而且在網上預訂不需要先付任何現金,只要屆時准時到達酒店前台用剛才免費注冊的卡號或訂單號再付款就行了。對於自助游來講,提前預訂好房間有至少三大好處:像E龍等大網站上提供的賓館酒店都是正規安全衛生的、價格比直接入住便宜、到達廈門後不用再考慮當晚住宿的問題了,可以盡興的遊玩了!
5、交通工具: 如何抵達:廈門有火車、民航、汽船與客車直達,具體時刻車次,見本站「交通相關欄目」如果你火車未能直達廈門,可到江西鷹潭轉車。全國各地省級(部份市級)城市基 本都有飛機直達廈門,福建省周邊省份都有客車直達廈門,自駕車參見「本網站自駕車游廈門」。旅遊交通:廈門市內公交非常發達,坐公交車可到廈門相關景點,市內公交車通票1元(空調車是2元/人)。火車站坐公交車就可直達輪渡(19路鼓浪嶼、17路南普陀、17路萬石植物園、19路(會展中心)環島路、1路終點站轉5路B湖裡山炮台、801路集美。廈門機場全天有TAX,另出站可坐公交27路到市區。(經過火車站)其它可參見本站「出行參考」相關廈門公交車線路。
6.建議行程: 廈門常規旅遊景點共7個:鼓浪嶼、南普陀、湖裡山炮台、環島橡枯路、萬石植物園、海滄大橋、集美鰲園. 一般鼓浪嶼走一天方可結束其行程。特別是日光岩,是廈門第一勝景,來廈旅遊者必去之地。有「到廈門不登日光岩,等於沒到廈門」之說。登上日光岩,廈門近景、遠景全收入眼底,海風徐徐吹來,定可達到忘我的境地。在鼓浪嶼上你可看到中西文化合壁的古建築,體驗「萬國建築」稱號的另一個鼓浪嶼。鄭成功屯兵處、水操台、雕像等,夢回民族英雄當岩譽年的情景。在島上還可參觀具有閩南風俗文化的「閩俗村」,觀賞海底魚類的「廈門海底世界」。來廈門的朋友,有一部份人不去「廈門植物園」,我覺得不提倡,其實廈門植物園景區內含相當不錯,能在園內欣賞到:原生於非州的 植物、以及變味果、變色草等神奇植物啊,如果拼團到10人的情況下,小編我一定親自為大家導游一翻。 廈門的寺廟:南普陀是相當出名的了,其它的寺廟:如廈門翔安區的梵天寺、海滄區的清礁滋濟也可一看。廈門環島路也是不可少的廈門旅遊景點,這條旅遊線路從游湖裡山炮台開 始,觀世界最大的海岸古戰炮,環島路上觀中國最長的石雕五線普(曲名為:鼓浪嶼之波)。更多請點擊本站「廈門二十名景」
7.建議行程安排(僅供參考): 廈門精華二日旅遊:第一天:上午:鼓浪嶼(日光岩、閩俗春、港仔後沙灘、菽庄花園), 下午:皓月園、萬國建築博覽線、海底世界。 第二天:上午:萬石植物園、南普陀寺, 下午:湖裡山炮台、環島路、會展中心、集美鰲園。
8.用餐相關: 廈門飲食海鮮居多,但不是太貴,著名的餐廳有:廈門的好清香、佳麗海鮮。中檔的有:南海魚村。一般的廈門大排檔的海鮮也不錯,在廈門街頭常見。著名的菜我個人認為:南普陀素菜、土筍冰(小吃)不錯,也很有名。其它的海鮮在其它地方也能吃到.
9.小吃:廈門的小吃太多,沙茶麵、黃則和花生湯、薄餅、海蠣煎、廈門炒麵線、春卷、麻糍、扁食等。小編我數不下去了。想方便的話,玩了鼓浪嶼到廈門輪渡, 到中山路上黃則和小吃就可吃到了.
10.旅遊紀念物: 購 物: 廈門的主要特產是鼓浪嶼餡餅(種類好多)、黃金香肉鬆、海產品、乾果、茶葉(烏龍茶)等。最好貨比三家哪 紀念物:< 石雕,特別是影雕值得一購啊。在鼓浪嶼上有許多紀念品小店,可進去選上一二件,說不定有你喜歡的。提醒:多看多問,貨比三家,切莫跟風,切莫貪圖小利. 到廈門旅遊購物注意事項 到廈門旅遊景點購物,特別是到鼓浪嶼旅遊購物。沿街叫賣的商家此起彼伏,購買者初來乍道不知買哪家好,買什麼好?跟我來。。。。 到廈門購買的「基本」特產為:鼓浪嶼餡餅(正宗品牌:日光岩系列產品、陳記系列產品)、肉製品(黃金香系列肉鬆、正宗的只一家位於龍頭路的小小的店鋪,門口掛著中華老字型大小的牌子,這家小店的產品有100多年有歷史,海鮮產品、珍珠、則各家均可,就看你的眼力了,不過小編正在考查一兩家信譽好的店家與其簽訂合同後推薦給大家。影雕也是不錯的產品,也可購買。至於街邊10元錢一盒的茶葉還是算了吧,不要買了。龍眼乾多是加麵粉與糖一起做成,也不推薦購買,小編就沒買到過好的(暈)。詳細的可見本站的特產介紹(不個在收資料集中)。友情提醒:多看,多選,貨比 廈門小吃全攻略 廈門的風味小吃久負盛名,發展至今已有200餘種。其中尤以鹹食的燒肉粽、魚丸湯、蝦面、薄餅、芋包、韭菜盒、土筍凍、沙茶麵、油蔥稞、炒稞條,甜食的花生湯、圓仔湯、貢糖夾餅、炸麻花、炸棗、炸蒜、麵茶等最為長盛不衰。 而且,不少具有傳統特色的小吃名點,逐漸演進為精製、小型、高檔、多樣化的菜餚而躍上正規宴席,登上大雅之堂。 春卷——廈門習慣稱其"薄餅"。相傳明朝同安人蔡復一,總督雲貴湖廣軍務,經常整日批閱公文,忙得無暇吃飯,蔡夫人擔心長此以來,丈夫會餓壞身體,遂想出一個辦法:用麵皮包著菜餚,讓蔡公右手執筆,左手取食,邊吃邊寫,十分方便。 這種吃法,後逐漸流傳開來,在閩南便成了家常名品了。逢年過節,家家戶戶有吃薄餅的習慣,特別是清明節尤為普遍。 廈門薄餅、以筍、豌豆、豆芽、粉絲、豆乾、魚、蝦仁、肉丁、海蠣、紅羅卜等為主料,至於諸般佐料,則酌量搭配,但很重視用扁魚干油酥調味,吃起來脆嫩甘美,醇香可口。 油蔥果——中秋節俗稱"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舊民俗。傳說一戶人家在蒸制這種供品時,孩子揭開蒸簧w一看那咸仔果半生半熟,嫌它"白淡無滋味",遂隨手把一碗肉餚倒進果中,被大人發現後,已"生米蒸成熟果"了。不過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於是,人們競相仿製,歷經演變,由咸蔥果變為油蔥果。其做法是:將肉絲、孛薺丁、炸過碾碎的扁魚或蝦皮、米醬、白糖、地瓜粉、蔥白、五香粉、食鹽製成團狀,放進碗里的米漿蒸煮而成。 吃時要切開,放些沙茶醬、桔汁、蒜泥、蘿卜酸吃起來柔韌芳香,美味可口。 土筍凍——系用生長在海灘泥中的一種俗名"土筍",狀似陸上的蚯蚓的星蟲,壓破洗凈熬煮,然後連同富有膠侃Φ臏 b入小酒盞,冷卻凍成小圓塊。吃時,以醬油、香醋、辣椒醬、花生醬、芥辣、蒜泥為作料,醮著吃。 河南人周亮工清初在福建為官時,曾在其所著《閩小記》一書中贊賞過這一其貌不揚但食之美味無窮的"土筍"。 海蠣煎——海蠣煎選用海蠣中的上品"珠蚝"為主要原料,把雞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調勻,然後用適量的豬油在鍋里煎至兩面酥黃。吃時,以蒜泥、沙茶醬、芫荽等為作料,方能達到香脆細膩、美味可口之功效。 燒肉粽——粽子各地都有,但廈門獨具風味,它以糯米、豬肉、香菇、蝦米、栗子為原料,經過油拌,用竹葉包成菱形,放在湯中燜制而成,吃時,以沙茶醬為佐料,入口不膩,清香味美。 韭菜盒——韭菜盒系用麵粉拌豬油做皮,以豬腿肉、蝦仁、扁魚、孛薺、韭菜、香菇做餡,包成一個個像小盒子一樣的餅,邊沿捏成波浪形放進油鍋炸熟,食之餡鮮美,皮香脆。 炒麵線——廈門獨特名菜,系原"全福樓"、"雙全酒家"所創。烹制的方法是選用上等面線放在七成熱的油鍋里炸至赤黃色,撈上盤後用開水去油膩待用,以瘦肉、冬筍、香菇為配料,切成絲炒過,和以扁魚、蝦瀝,酌加紹興酒,然後再把炒過的面線拌配料再炒。吃時以沙茶醬、紅辣醬為佐料。 芋包——芋包夏秋季節小吃。系將檳榔芋削皮洗凈搗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澱粉、精鹽、攪拌均勻,在碗的內壁塗上一層油,放進預先准備好的豬肉、蝦仁、香菇、冬筍、孛薺等片絲餡料,再蓋上一層芋泥。輕輕倒扣取出放在蒸煥鎿舸抖 傘J秤脮r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醬等,味道更好。 炸五香——系將瘦肉配上青蔥、扁魚、孛薺、鴨蛋、味精、上等醬油、白糖、五香粉。攪拌均勻,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鍋炸熟。切成小塊,食用時配上沙茶醬。紅辣醬、芥辣、蘿卜酸、芫荽、甜醬等佐料,味道更加鮮美。 花生湯——廈門花生湯系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滾湯開水浸泡後去膜,加水置砂鍋中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始能放糖,續熬使花生仁爛透為止。此時,花生一分為二,上浮水面,顆爛而不溶,汁液溶而水不濁,不油不膩,芳香撲鼻。 廈門的"黃則和花生湯"是廈門花生湯的代表品種,馳名於港、澳、台 面線糊——面線糊系以蝦、蚝、烯Α⒌ 說任睹蕾│鮮的海產品熬湯,與面線煮成糊。煮時要掌握好火候,達到糊而不亂,糊得清楚。 面線糊,除了海鮮作配料外,還可加鴨血或豬血或以一大串豬大腸放入面線糊中煮燉,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腸也爛熟,再配上油條,炸蔥花、胡椒末作為調味,氣味更濃烈可口。三家,不選貴的只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