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描寫廈門是哪些書
擴展閱讀
天津到蘇卅多少公里 2025-02-12 14:30:43
上海哪裡有寶石加工廠 2025-02-12 14:30:41
在廈門住宿怎麼選擇 2025-02-12 14:25:02

描寫廈門是哪些書

發布時間: 2023-07-01 03:41:03

⑴ 關於廈門的著名詩句

1. 描寫廈門的古詩

這些詩都是近代的:

1.七絕廈門八景

虎溪夜月日觀洪,五老凌霄萬壽中。

白鹿含煙雞曉唱,員當鼓浪洞天隆。

2.七律廈門行(六首)

題記:辛未春到此,庚寅秋重遊,時過二十年矣。

又見廈門

步履秋髙蒞廈門,幾曾圓夢海天存。嘗聞漁火添新盞,今見森榕續舊根。 花落花開終有意,潮來潮去了無痕。一灣碧水知多少,不盡鄉思欲斷魂。

重訪集美

一幟飄揚映五洲,星輝集聚照千秋。望鄉不忍丸旗舞,去國何堪片瓦愁。 立教非惟興鷺島,蓋棺猶未占鰲頭。寸心還念歸來事,晝夜門前獨自留。

再登鼓浪嶼

記得當年草綠深,日光岩上聽潮音。近聞浪鼓聲穿石,遙念澎湖淚沾襟。 舊館無人琴可待,新風有韻海當吟。遠峰搖曳霜濤外,今又登高滿目尋。

泛舟廈門海

天高海闊水無垠,浮玉明珠滿目陳。望眼金門終不遠,回身鷺島已成鄰。 雲舟破浪翻新頁,鷗鳥飛身引故人。一片霞光鋪兩岸,千帆競發接新晨。

觀胡里山炮台

鎖鑰東南胡里山,百年堅守廈門關。但聞巨炮三聲響,堪笑強徒八腳還。 何嘆銀花簪鐵壁,應悲玉璞飾風鬟。宜將數碼爭高攝,此景須知不可刪。

走進永定土樓

山抱人家水抱幽,客家尋夢客家樓。炊煙猶識甘和苦,天井應藏喜與憂。 圓缺空浮塵世外,悲歡夯實土牆頭。和風莫道春才有,此地由然四季留。

3.廈門鼓浪嶼

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兵今古同。

當年故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

4.鼓浪嶼便條

於堅(雲南)

在這里我慢下來,在這里我准備抒情,在這里我接受浪漫主義,在這里我跟著巡邏出海,像十九世紀的騎士,吟詠在古宅與沙灘之間,歌頌玫瑰 贊美夜鶯。

又一台鋼琴死去了,大海繼續演奏。

打傘的陌生人站在海岸,牽著一條霧做的狗。

海娃把黃拖鞋扔在沙灘,我們以為是船,撈珍珠的大姐,認識舒婷女士,她了解的當代詩歌,比陳仲義深。

一群貓佔領了老宅,繼承者貴族風度,流浪者遠走他鄉,成為謙卑的文盲。

藍頭發剛剛理順,白頭發翻捲起來,貝多芬隨著暴風雨謝幕,肖邦披著月光上台。

開屏者在大海中尖叫,我隱約想起孔雀,因此沉默了。

2. 描寫廈門的古詩

這些詩都是近代的: 1.七絕廈門八景 虎溪夜月日觀洪,五老凌霄萬壽中。

白鹿含煙雞曉唱,員當鼓浪洞天隆。 2.七律廈門行(六首) 題記:辛未春到此,庚寅秋重遊,時過二十年矣。

又見廈門 步履秋髙蒞廈門,幾曾圓夢海天存。嘗聞漁火添新盞,今見森榕續舊根。

花落花開終有意,潮來潮去了無痕。一灣碧水知多少,不盡鄉思欲斷魂。

重訪集美 一幟飄揚映五洲,星輝集聚照千秋。望鄉不忍丸旗舞,去國何堪片瓦愁。

立教非惟興鷺島,蓋棺猶未占鰲頭。寸心還念歸來事,晝夜門前獨自留。

再登鼓浪嶼 記得當年草綠深,日光岩上聽潮音。近聞浪鼓聲穿石,遙念澎湖淚沾襟。

舊館無人琴可待,新風有韻海當吟。遠峰搖曳霜濤外,今又登高滿目尋。

泛舟廈門海 天高海闊水無垠,浮玉明珠滿目陳。望眼金門終不遠,回身鷺島已成鄰。

雲舟破浪翻新頁,鷗鳥飛身引故人。一片霞光鋪兩岸,千帆競發接新晨。

觀胡里山炮台 鎖鑰東南胡里山,百年堅守廈門關。但聞巨炮三聲響,堪笑強徒八腳還。

何嘆銀花簪鐵壁,應悲玉璞飾風鬟。宜將數碼爭高攝,此景須知不可刪。

走進永定土樓 山抱人家水抱幽,客家尋夢客家樓。炊煙猶識甘和苦,天井應藏喜與憂。

圓缺空浮塵世外,悲歡夯實土牆頭。和風莫道春才有,此地由然四季留。

3.廈門鼓浪嶼 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兵今古同。 當年故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

4.鼓浪嶼便條 於堅(雲南) 在這里我慢下來,在這里我准備抒情,在這里我接受浪漫主義,在這里我跟著巡邏出海,像十九世紀的騎士,吟詠在古宅與沙灘之間,歌頌玫瑰 贊美夜鶯e79fa5e9819331333431343133。 又一台鋼琴死去了,大海繼續演奏。

打傘的陌生人站在海岸,牽著一條霧做的狗。海娃把黃拖鞋扔在沙灘,我們以為是船,撈珍珠的大姐,認識舒婷女士,她了解的當代詩歌,比陳仲義深。

一群貓佔領了老宅,繼承者貴族風度,流浪者遠走他鄉,成為謙卑的文盲。 藍頭發剛剛理順,白頭發翻捲起來,貝多芬隨著暴風雨謝幕,肖邦披著月光上台。

開屏者在大海中尖叫,我隱約想起孔雀,因此沉默了。

3. 求贊美廈門風景的詩句~最好是出名一點的詩人寫的

一、琴島詩韻 置一架鋼琴於海上 琴就成了島 我的彈奏是擂鼓的波浪 琴聲如訴 訴曲曲彎彎的海岸綴滿珍珠 琴音回盪 盪來來往往的渡輪編織陽光 攤一葉詩歌在水面 詩就成了島 我的朗誦是古榕的吟唱 詩篇似畫 畫綠樹掩映的別墅紅瓦 詩情激揚 揚歷史人文的瀟灑臂膀 呵,琴之嶼,愛之島 詩之嶼,夢之島 我的內心花園在潮聲中開放 文字與音樂相依相戀 璀璨成生命交響青春永恆的 華彩樂章二、鼓浪懷鄉 被海含成一枚精美的珠貝 相思是擠在牙縫里的痛 我是一名遠方的遊子 一塊不大的石頭 一條條幽幽的街巷 以及不經意 從巷子牆頭 悄然繽紛的三角梅 在我五十年歲月的流離中 凝成一幕幕 夜夜笙歌的夢魂火紅的叢花滿枝頭 綠陰深處隱小樓,是誰 從斜坡樹影中下來 帶花香匆匆經過 是誰養在深街小巷 體態纖美修長 縱使今夏少雨 她依然溫潤如玉,難怪 路遇便一見難忘 從此相思紅線長系 柔心弱骨的鳳凰花 盛夏炎陽發光華,從此 琴島時現夢中 總在輕聲提醒我 樓前綠陰輕步聲 那份謙和與嫻靜在鼓浪嶼聽琴 人不想成仙都難 海水一涌再涌 在一排浪的階梯上敲出的聲音 將平生的疲勞隔遠 面對一架十八世紀的鋼琴 遙想琴王的手指 從這里伸向海中 黑鍵白鍵,時間與空間 誰的裙裾從石梯上緩緩步下來 這島嶼是個迷夢 海水正從綠滑向更深的綠 無需高山無需流水無需知音 有石頭 有海水 有琴聲 當有人從沙灘上拾得宋瓷的碎片 我已認不出自己是哪個世紀的女子是天帝寄在這里的皇冠 是飛天留下備用的花籃,海水 像忠實的衛士,拒絕了塵世的喧囂 只允許白晝運來慕名者的呼吸 躺在大海的襁褓里,催眠的波浪 像五線譜也像詩行,難怪 在鼓浪嶼,只要你隨便伸出手去 都能抓到一把音符與詩行 如果不是曾來過這里 你不會知道海上確有仙境 如果不是已離開此地 你不會害怕自己的夢想將無處棲息有浪鼓來,此一嶼 今晚,我在夢中 聽浪與嶼的交談,聽瀟瀟夜雨 音樂會才散,旋律還未散去 鋼琴前,還靈動著暖色的少女 這是端午節前夕 海內海外許多感傷的詩行 在小島相聚 無車馬喧囂,無紅燈曖昧,無陰謀雲集 只有幽徑,通向絕塵 只有清風、白鷺與天籟聯袂來棲 海天盡頭,此一隅 面對廣袤的貪婪和浮躁 是躲避,是逃亡,還是負隅頑抗呢 今生,我與鼓浪嶼有緣了 一百年,一千年以後,我還會重來的 或許,化作一疊海波 來叩問她的無恙 或許,化作一聲鵑啼 來訴說我的皈依走進鼓浪嶼,才發現 大海的波浪 與分行的詩句 是那麼驚人的相似 摘一朵三角梅投進大海 一陣雨正好落下 肩上的鳥鳴 引領內心的潮汐 輕輕地 輕輕地 拍打著雙桅船的航跡 當音樂漫過一個人的身體 我終於學會了 呼吸掬來的鼓浪從指逢間漏掉 浪尖中的島嶼與我有關 瀏覽你的時候 就慚愧想像早已凝滯 面朝大海的日子裡 以為你就是不散的海市 終日守望並反復登臨 你迷濛著一對伊人的眼 讓堅冰的心也夢繞魂牽 無論風無論樹也無論海 解不開你那如水的隱喻 任憑雙腳在你琴鍵的巷道徜徉 每一步都踩著你悠閑自在的鼓浪 你彎彎曲曲的老路上鼓浪嶼便條 (雲南)於堅。

4. 描寫廈門的古詩有哪些

1.鼓浪嶼便條

於堅

在這里我慢下來

在這里我准備抒情

在這里我接受浪漫主義

在這里我跟著巡邏出海

像十九世紀的騎士

吟詠在古宅與沙灘之間

歌頌玫瑰 贊美夜鶯

又一台鋼琴死去了

大海繼續演奏

打傘的陌生人站在海岸

牽著一條霧做的狗

海娃把黃拖鞋扔在沙灘

我們以為是船

撈珍珠的大姐

認識舒婷女士

她了解的當代詩歌

比陳仲義深

一群貓佔領了老宅

繼承者貴族風度

流浪者遠走他鄉

成為謙卑的文盲

藍頭發剛剛理順

白頭發翻捲起來

貝多芬隨著暴風雨謝幕

肖邦披著月光上台

開屏者在大海中尖叫

我隱約想起孔雀

因此沉默了

2.日光岩下憶英雄

蔡元培

叱吒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

八閩屯兵今古同,正氣觥觥不可淘廈門鼓浪嶼,

心存只手補天工。

當年故壘依然在。蟲沙猿鶴有時盡。

5. 贊美鼓浪嶼的詩句,廈門的

鼓浪行

近代:王心鑒

世外有鷺嶼,巉岩鎮海門。

碧波連碧空,白帆載白雲。

片瓦曰古寺,只榕若重林。

撫琴思國士,竹影拭劍痕。

登鼓浪嶼日光岩

近現代:陳仁德

一葉輕舟破霧霾,波濤滾滾此登台。

日光岩上憑欄望,隔岸清風過海來。

譯文:一葉小舟沖破霧霾,在滾滾的波濤中登上鼓浪嶼。站在日光岩上倚靠著欄桿,眺望遠處,對岸的清風穿過大海吹過來。

鼓浪嶼(英文:Kulangsu) 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

因島西南方海灘上有一塊兩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

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1)描寫廈門是哪些書擴展閱讀

文化遺產

自鼓浪嶼被評為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後,鼓浪嶼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已經被提上議程。

相關部門將著手啟動鼓浪嶼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申遺主題確定為:社會變革中的歷史見證。

2011年05月13日上午,鼓浪嶼—萬石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負責人介紹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相關情況表示,鼓浪嶼申遺,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2016年2月1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處函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推薦「福建鼓浪嶼」作為2017年文化遺產項目。

2017年7月2日至1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波蘭歷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舉辦,包括中國鼓浪嶼在內的各國申遺項目,將在大會上審議。

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鼓浪嶼

6. 關於廈門的詩詞,美文和歌曲

詩詞:

蔡廷鍇 ------- 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屯兵今古同。當年故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蔡元培--------叱吒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鄭成功----------禮樂衣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開壽域,東海釀流霞。

美文:

廈門!有機會我會去再看您…… 作者 塗湘奇(塗相奇)

廈門中國歷史悠久城市古代與台灣連成一體的孿生兄弟鄭成功在此以金門為基地反荷抗清打敗荷蘭殖民者造福台灣百姓

廈門!中國飽受侵略城市!《南京條約》您最早被強迫開放,

《望廈條約》美國無須戰爭清政府怎敢不簽定?

廈門!新中國改革開放最早城市!賴昌星紅樓至今聳立,反腐倡廉任重道遠,讓多少人感慨多少人遐思!

廈門!您是中國美麗城市!海風徐徐濤聲陣陣,鼓浪嶼音樂是天籟之聲,陳嘉庚鄧廷楨……構成了一道道靚麗風景!

廈門!您有太多故事!廈門您現在好嗎?廈門!有機會我會去再看您……

歌曲:

《廈門之夏》

《鼓浪嶼之波》

希望你能滿意~^-^

⑵ 廈門的歷史簡介

歷史簡介:廈門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先秦時期,廈門屬百越之地;《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屬晉安郡,不久裁撤,並入南安縣,直到600多年後才再次設縣建制:閩國933年龍啟元年時升為同安縣,再次設縣,屬泉州,州駐地在晉江縣 。

唐朝,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縣西南部置大同場,唐光啟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為刺史,至947年,南唐滅閩國,同安地為王潮和閩國治地,歷時61年。

王潮、王審知兄弟先後為威武軍節度使,同安為其治地,閩國開平元年(909年),王審知為閩王,立閩國,都福州,大同場為其轄地。 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漳州)。

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軍為平海軍,以陳洪進為節度使,同安縣屬平海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納土於宋,同安縣始隨平海軍納人宋土。同年,宋復平海軍為泉州。宋屬平海軍、泉州。

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廈門也是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擁有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鼓浪嶼。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贊美廈門為「東方夏威夷」。 

(2)描寫廈門是哪些書擴展閱讀

廈門市位於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廈門市由廈門本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等組成。

陸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公里。其中廈門島面積約為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嶼),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島嶼,全島海岸線約為234公里。

廈門地形以濱海平原、台地和丘陵為主。廈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地貌構成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灘塗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於同安與安溪交界處的雲頂山海拔1175.2米,為全市最高的山峰。

從西北往東南,依次分布著高丘、低丘、階地、海積平原和灘塗,南面是廈門島和鼓浪嶼。雲頂山為廈門市最高峰,雲頂岩為廈門島最高峰,日光岩為鼓浪嶼最高峰。

廈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9月份。

⑶ 有什麼書專門介紹廈門大學的人文。風景之類的。。

今年廈門大學校慶的時候,
廈門大學出版社出了一套書紀念廈大的,
你可以到廈門大學出版社去看看,
有好多本:
如:《中國最美的大學——廈門大學》叢書分為《我的大學》、《廈大往事》、《廈門大學嘉庚建築》、《美麗廈大 廈門大學風光油畫》等四分冊

《鳳凰樹下——我的廈大學生時代》
《魅力廈大》《南強記憶——老廈大的故事》
《在緬懷陳嘉庚先生的日子裡》
《廈門大學90年》
《廈門大學大事記(1991—2010)》
《芙蓉湖畔憶「三林」——林文慶、林語堂、林惠祥的廈大歲月》
具體見廈大出版社網站:
http://www.xmupress.com/featured/featured.aspx?id=5
購買的話,
網購吧!

⑷ 為什麼廈門又稱鷺島

廈門有「鷺島」之稱,一般介紹廈門的文章書籍都會記載這么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廈門是一個荒島,一群白鷺從遠方銜來草、樹、稻種撒落在島上,並趕走了盤踞在島上的毒蛇,終於使荒島變得花草茂盛、田沃糧豐,人們安居樂業,美麗的白鷺也在島上棲息下來。後來人們就把廈門稱為「鷺島」,白鷺也成為廈門的象徵。 傳說是美麗的。但這是否就是「鷺島」名稱的由來呢?目前已發現的廈門最早的地方誌是清朝乾隆年間薛起鳳編纂的《鷺江志》,書中並沒有提到「鷺島」名稱的由來。在書中介紹廈門鳥類的「禽之屬」一節中,介紹了雞、鵝、鴨、鴿、燕、白頭翁、斑鳩、麻雀、黃鸝、喜鵲、烏鴉、鴝鴣、伯勞、鷦鴣、布穀、鵪鶉等 18 種鳥類,卻沒有提到白鷺(或鷺鷥),是編者的遺漏,還是當時廈門島上很少有白鷺?在書中有數十首描寫廈門風光的詩,僅有兩句有「鷺」字。廈門島早期的地名中與鳥有關的只有「鳳凰山」、「金雞亭」、「白鶴岩」和「鷓鴣嶺」,有「鷺」字的只有「鷺江」。早期的二十四景中也沒有與白鷺有關的,這未免令人懷疑當時的廈門島上是否真有白鷺。 有人指出,「鷺島」一名在宋代就已出現,宋朝的張翥在其《嘉禾風物志》中就提到:「銀城,鷺島民物富庶,山海雄奇」,但以「鷺島」作為廈門的別稱卻較多地出現在明朝,除了「鷺島」外,還有「鷺門」、「鷺嶼」、「鷺江」等稱法,如明朝中期的傅鑰就自號「鷺門山人」 , 清朝道光 19 年的《廈門志》寫到了廈門島上一些地方有白鷺棲息的情景,但關於「鷺島」一名的由來,書中卻寫了這么一句:「《談史紀要》作『夏門』,一名『鷺嶼』。《同安縣志》:『廈門』,一名『鷺門』。《鷺江志》作『鷺江』。二字之義,未知所本。」這「未知所本」四字就說明了編者對於「白鷺」的傳說並不以為然,民國時期的《廈門志》同樣對此也沒有作出解釋。 從廈門島的地理位置和白鷺的生活習性來看,廈門島具有白鷺棲息生活的優越條件,廈門周圍的小島也有白鷺棲息,福建沿海有不少島嶼也因有白鷺生活而以「鷺」為名,如霞浦的「白鷺嶼」、平潭的「鷺鷥島」等。從大量前人的記載和老一輩的敘述中可以獲知,廈門島的確生活過大量白鷺,那麼廈門島是否就因此被稱為「鷺島」呢?或許,關於「白鷺」的美麗傳說,有識之士應考證其起源。 關於「鷺島」一名的由來還有一個說法:從廈門島的最高點——洪濟山的雲頂岩俯瞰廈門島,會發現廈門島的形狀像一隻白鷺。福建沿海也有一些島礁因形狀像鷺鳥而以「鷺」為名,如福鼎縣和平潭縣各有一個鷺鷥礁。明朝詩人池顯方在《登洪濟山》詩中有「洲形果小如飛鷺」一句,從「果、如」兩字看來,當時確實有人認為廈門島的形狀像「鷺鳥」,可能廈門島就真的因此而被稱為「鷺島」。不過從《鷺江志》、《廈門志》等古代方誌中的一些地圖(盡管很不準確)來看,廈門島的形狀與白鷺相差甚遠。因而「形狀」一說並未獲得廣泛認同。 廈門大學的黃鳴奮先生在《廈門海防文化》一書中提出一個看法:白鷺與毒蛇的爭斗也許反映了廈門島早期分別以「鷺鳥」和「毒蛇」為圖騰的兩個部落的戰爭,這場戰爭以前者的獲勝而告終。這確實是一個新鮮有趣的觀點,尚需要史料和考古方面的證據。 至於「白鷺女神」的傳說,是現代文藝工作者的藝術創作,雖然故事情節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點,但決不能將其等同於原始的民間傳說,否則「似有志異之嫌」。

⑸ 描述廈門遠華集團的一本書《紅樓》有人知道作者叫什麼么

當代「紅樓夢」-一位大學校花在廈門遠華「紅樓」的日子 劉一純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