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旗盛在哪裡
擴展閱讀
上海服務中心是干什麼 2025-02-11 16:43:26
廈門機場開車接人怎麼走 2025-02-11 16:27:26

廈門旗盛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7-07 16:08:58

Ⅰ 廈華電子公司的旗下公司

廈門廈華新技術有限公司
廈門廈華新技術有限公司是廈華集團控股的專業生產車載電子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從事車載視聽行業已有10年的歷史......
廈門海盛模具有限公司
廈門海盛模具有限公司(原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廠)經過十幾年發展,已成為一家集產品外觀設計、結構設計、模具設計製造的專業生產廠家......
廈門廈華德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廈華德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廈華德茂)是由全國電子行業百強企業—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廈門高科技風險投資公司—廈門誠信德風險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高新技術公司......
廈門廈華華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廈華華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廈門華僑電子企業有限公司與香港溢佳有限公司合資興辦的中外合資企業,公司專門從事通信產品......
廈華稅控產品部
廈華稅控產品部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稅控產品領域的研發與攻關,現已成功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產權的稅控收款機、外掛稅控器......
廈門聯創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聯創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廈門微電子集成技術研究中心(XMIT)與廈華、夏新等電子龍頭企業於1999年12月聯合創建的高新科技研發型企業......
廈華村島照明電器有限公司
廈華村島照明電器有限公司位於廈門火炬高科技園區廈華電子工業城內,系廈華集團在相關產業進行多元化經營的又一成功合資公司......
廈門廈華樂穗電子有限公司
廈華樂穗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為CRT高清電視等離子、液晶平板電視等高檔視聽產品提供配套的專業公司,公司成立於1985年8月,目前主要產品為電源插頭線......
廈門廈華金格佳電子有限公司
廈門廈華金格佳電子有限公司是廈華集團下屬的一家專業製造五金件的獨立核算的緊密層企業。公司成立於1999年10月,目前注冊資本為330萬元......

Ⅱ 北京西三旗在哪兒是哪三旗

在北京市海淀區清河鎮北,有西三旗、西二旗兩個村莊;在昌平區東南部北七家鎮,還有東三旗、東二旗兩個村。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蓬勃發展和城區的急劇膨脹,這幾個村莊已非舊日的鄉村面貌,樓房別墅拔地而起,居民小區星羅棋布。因而這幾個村莊名稱知名度也越來越高,特別是西三旗,在八達嶺高速公路的路標中,就赫然見到它的名字。

村莊以「旗」稱名,人們很容易聯想到清代的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上三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下五旗)這八旗軍,甚至認為這幾個村莊是因為清代的八旗軍駐地而形成。其實,西三旗等村莊的形成和得名,與清代八旗軍並無關系。

西三旗、西二旗、東三旗、東二旗幾個村莊的形成與得名,是明代有部分軍隊在這一帶牧馬的結果。明代的軍制是在一些要害之地設置衛或所,以盡保家衛國之責。一般地說,一個衛有五千六百人,一個千戶所有一千一百二十人,一個百戶所有一百一十二人。每個所統領兩個總旗,十個小旗。每個小旗有十名兵卒,每個總旗有五十名兵卒。可見,明代軍隊的編制,最基層單位也稱為「旗」,猶如今天的「班」。明代為了抗禦蒙古勢力卷土重來,在大規模修築長城的同時,還在長城沿線設置九個鎮,也稱「九邊」,統領大批衛所官兵保衛邊防。為了供給沿邊駐軍所需的戰馬,在內地設立了許多牧馬草場和馬房,抽調部分官兵專門牧馬養馬,甚至民間也承擔繁重的為官府養馬的任務。有明一代,北京地區的牧馬草場和馬房很多,其中在西三旗東邊的黃土店就有一處,稱為黃土店馬房。那時候,在黃土店周圍沒有幾個村莊,到處是青草茂盛的空曠之地,被分派到黃土店馬房牧馬養馬的官軍,按照所編的小旗散布其間牧馬。西三旗、西二旗、東三旗、東二旗等村莊就是明代牧馬的各小旗官軍的駐地,後來演變成村落,並以當時小旗的編號和所處方位命名。在今清河鎮東邊、清河北岸有個村莊名為「馬房」,則是明代清河馬房的遺存。而在昌平小湯山的南邊、溫榆河北岸也有一個「馬房」村,則是屬於小湯山馬房的范圍了。明代北京地區馬房之多,由此可見一斑。

在北京郊區,因清代八旗軍的駐防而形成並得名的村莊是有的,那就是圓明園周圍和香山左右。

清初,無論是滿洲八旗還是蒙古、漢軍八旗官兵,都居住在北京內城。鑲黃旗居安定門內,正白旗居東直門內,鑲白旗居朝陽門內,正藍旗居崇文門內,該四旗稱為「左翼」。正黃旗居德勝門內,正紅旗居西直門內,鑲紅旗居阜成門內,鑲藍旗居宣武門內,該四旗稱為「右翼」。當時,分居於北京內城的清八旗官兵,形成明顯的但不甚規則的圈層結構,其中滿洲八旗分居於皇城四周,為最內一圈層,其外為蒙古八旗,再外為漢軍八旗。這種狀態反映了清朝統治者對不同族屬的官兵信任程度的差異。

康熙年間,清室開始營建北京西郊的皇家園林。先是在已荒廢的明武清侯李偉的清華園基礎上興建起暢春園(在北大校園西邊),作為康熙皇帝和皇太後避暑休閑的場所。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又在暢春園北修建圓明園,並賜予皇四子胤禛。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駕崩後,雍親王胤禛繼位,建元雍正。此後以至乾隆年間,又大規模地擴建圓明園,並在東側水磨村增建長春園,又將圓明園東南牆外的以交輝園為主的幾家私園歸並改造,改名為綺春園。這樣一來,由緊相毗聯的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就構成有「萬園之園」盛譽的優美輝煌的皇家離宮——圓明三園。自雍正以後,歷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幾朝皇帝,每年都要在圓明園居住幾個月,並上朝理政,圓明園遂成為紫禁城之外的另一座皇宮。為了護衛圓明園的安全,於雍正二年(1724年)始設圓明園八旗護軍營,在圓明園周圍修建營房八所,每所營房建有官房一千五百餘間,並有垣牆圍繞,從北京城內的滿洲八旗中挑選部分官兵前往駐扎。其中,鑲黃旗營房在圓明園後樹村西,正白旗營房在樹村東,鑲白旗營房在長春園東北,正黃旗營房在圓明園西北角外的蕭家河村北,正紅旗營房在北安河橋西北,鑲紅旗營房在玉泉山東北,正藍旗營房在海淀東,鑲藍旗營房在清漪園(頤和園)南藍靛廠。除正白旗另有一處小營房外,其他各旗都集中駐扎一處。每處營房駐有官兵四五百名,按照軍職高低分配住房,多者十三間,少者三兩間。清朝滅亡之後,這些圓明園八旗營房都無一例外地演變成村落民居,散布於圓明園遺址周圍 ,只有藍旗營、鑲白旗、正黃旗、鑲紅旗等地名宣示著這些村莊的來歷。

乾隆十四年(1749年),於香山設立一營「特種兵」,專門訓練官兵爬雲梯、攻城池的技藝戰法,名為健銳雲梯營。健銳雲梯營的官兵都是此前征剿大小金川戰役中的精銳之旅,驍勇善戰。當時有八旗官兵千餘名,分為左右兩翼,左翼有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右翼有正黃、正紅、鑲藍、鑲紅四旗。左翼建有四層碉樓十四座,三層碉樓十八座;右翼建有五層碉樓二座,四層碉樓十座,三層碉樓二十四座,供訓練官兵爬雲梯、登城頭的技能使用。健銳雲梯八旗官兵後又增加千餘名。乾隆十五年(1750年)到香山靜宜園時,專門賜健銳雲梯營軍士飯食,以示犒賞和關懷。後來,乾隆皇帝多次到香山健銳營檢閱練兵狀況,並大加贊揚。如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御制閱武詩》寫道:「八旗子弟兵,健銳此居營。聚處無他誘,勤操自致精。一時看斫陣,異日待干城。亦已收明效,西師頗著名。」由此可知,在乾隆平定新疆回部時,健銳雲梯營的官兵發揮了威力,「所至奮勇先登,屢奏攻堅陷陣之捷,遂成大功。」(乾隆皇帝語)而香山健銳雲梯營八旗的營房就散布在香山東麓。這就是今香山公園前為什麼有團城、閱武樓和有鑲黃北營、鑲黃西營、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等村莊與地名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