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10日起廈門公交恢復運營
廈門公交從今天起慢慢開始恢復運營,計劃出行的兄夥伴們可以看看恢復的具體信息,平時還是不建議大喊彎沖家隨意外出的,如果要外出記得帶上口罩,回家記得消毒。
公交
廈門常規公交和快速公交全部恢復運營!
廈門公交集團,2月10日起,廈門公交集團將全面恢復常規公交和快速公交的線路運營。(除城際公交線路、旅遊線路、服務校區的線路外,其他線路全部恢復運營。)同時,首末班時間依舊保持不變。市民朋友如想了解任何關於具體線路的信息情況,請撥打咨詢熱線968828。廈門公交集團還將繼續對所有投入運營的車輛進行嚴格消毒、通風及保潔工作,請市民朋友放心乘坐。另外,根據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第2號通告,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健康,請務必全程規范佩戴口罩,並協助適當開窗,保持車廂通風。
出租
坐巡遊計程車實名登記
專用二維碼張貼在巡遊計程車後排右側車窗
廈門市交通運輸局聯合美團,開發巡遊出租汽車乘客實名制登記系統:
多人同乘,可由一人統一登記。
老人、兒童等未攜帶手機或手機使用不便的乘客乘車時,可由鄭殲駕駛員代為錄入聯系方式。代錄入人員選擇「填寫其他手機號」,將乘客聯系方式填寫即可。
該登記系統操作簡便,無需下載安裝任何程序,完成初次登記後,再次乘車3秒搞定,無需手動輸入信息。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人士表示,對乘客信息將嚴格保密,僅用於排查疫情時使用。通過線上登記,可有效減少因手工登記帶來的接觸風險,請廣大市民在乘坐出租汽車時積極配合,有序開展掃碼登記工作,以保障自身的健康和安全。
具體操作:
1.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2.自動進入小程序,點擊「授權登記微信手機號」按鈕。
3.點擊「允許」按鈕。
4.將手機簡訊驗證碼填入。(僅第一次使用時,之後無需驗證)
5.提示完成信息登記。
火車
廈門火車站嚴格執行「外防輸入」措施
隨著近期返廈客流增加,廈門火車站嚴格執行「外防輸入」措施。9日上午,廈門火車站專門召開專題研討會,制訂從站台到出站電梯,再到出站口直至完成體溫測量、身份信息錄入與核驗等全流程方案,從列車接發股道運用、站台控流、電梯防護、出站各環節人員安排等方面,將終到廈門的旅客出站、身份信息錄入、體溫測量、出站信息核驗、湖北籍旅客引導臨時集中等作業融為一體,並重新調整廈門站、廈門北站出站口的旅客出站流線,同時聯系市安保部門加大人員投入,確保出站口不發生排長隊、擁堵等情況。
此外,在經停、終到廈門站、廈門北站的列車上,將粘貼「入廈健康登記」二維碼,並安排各次列車在到達廈門前30分鍾對入廈健康登記事宜進行滾動廣播,提前組織旅客做好入廈健康登記,避免在出站口臨時扎堆登記,方便旅客到達後快速出站。
自駕
入廈檢查站車流較大提前「入廈登記」
角美往廈門方向,青礁檢查站路段,車多緩行。
請提前進行入廈人員登記,盡量錯峰出行,安全文明駕駛。遇有交通檢疫,請提前准備好駕駛證、行駛證、身份證,戴好口罩、關閉空調、打開車窗,聽從指揮,有序排隊,耐心鬧盯待檢。
2. 廈門公交卡可以在泉州市區刷卡嗎
廈門公交卡可以在泉州市區刷卡。
市民持「交通聯合」標志的e通卡,除了可在廈門乘坐公共交通之外,還可在北京、上海、福建等全國190個已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的城市刷卡乘車。
一卡通覆蓋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長江經濟帶等多個重點區域卡。比如,市民持「互聯互通」卡可在北京、天津、貴陽、西安、昆明等地乘坐公交和地鐵,可在廣州、烏魯木齊、重慶等地乘坐部分公交線路,也可在成都、拉薩等地乘坐全部公交線路。
(2)廈門公交怎麼實名登記擴展閱讀
廈門公交卡辦理須知:
1、辦理賬戶卡每張收費30元和0.5元/月的後台賬戶管理費;
2、每月1日收取當月後台賬戶管理費用,使用不足1月按1個月收取。優惠期內暫不收賬戶管理費。
3、個人辦理賬戶卡需出示本人身份證原件並提交正反面復印件,提供個人相關信息(包括姓名、有效身份證件、聯系方式、生日、工作單位地址等)進行實名登記且不得由他人代為辦理。
3. 廈門公交卡在哪裡辦理
法律分析:
一,廈門學生辦公交車卡流程及所需證件
1、辦卡申請:除學校統一辦理情況外,用戶需自行攜帶身份證(或戶口簿)和學生證原件至e通卡客戶服務中心辦理,並繳交其復印件各1張,以及一寸彩色證件照1張。
2、辦卡費用 :辦卡需收取15元工本費,辦卡時直接收取,辦卡周期為20個工作日。
二、廈門同安辦公交卡地點
同安政務客服 地址:同安區銀湖路8號行政服務中心一樓16號窗口。
法律依據: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條例》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多種措施,鼓勵和引導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服務,並保障其合法權益。
第五條 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實際需要,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能源、新裝備,加強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設,推進信息技術在城市公共交通運營服務和安全管理方面的應用。
第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城鄉居民出行需要,優化配置城鄉公共交通資源,統籌協調城鄉公共交通發展,逐步擴展公共交通服務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