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如何發展經濟
擴展閱讀
怎麼看北京老年卡卡號 2025-02-10 09:59:17
恆大物業在深圳哪個區 2025-02-10 09:54:24
廈門航空怎麼升艙 2025-02-10 09:49:23

廈門如何發展經濟

發布時間: 2023-07-10 21:38:20

1. 廈門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最重要的經濟支柱是工業,主要是湖裡區。

當時鄧掌大權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湖裡的工業才成為經濟特區的。

全年著力重點培育的13條產業鏈共完成產值1786.14億元,其中有6條實現增長,計算機與通訊設備、平板顯示、 汽車 、農副產品與食品加工這4條產業鏈已超百億元,工程機械、現代照明和太陽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這3條產業鏈接近百億規模;電子、機械、化工三大支柱行業全年共完成產值2049.59億元,比上年下降7.2%,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73.6%。

分享一篇文章:迷失的城市,中國負面城市典型——廈門, 旅遊 城市熱度下的理性

一、袖珍城市

廈門,小清新眼中的聖地。 廈門城市很小,但是名頭很大。 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再加上海西經濟區和福建自貿區,可以說廈門幾乎站在了每一個變革的風口之上,沒有錯過任何一次發展機遇。

可惜的是,現實中的廈門始終都長著一張袖珍的娃娃臉。 2015年廈門的GDP僅為3466億,在所有副省級城市及計劃單列市裡排名倒數第一。 即便是排名倒數第二的長春,深陷在東北經濟崩塌的坑裡,GDP也還有5530億呢,比廈門的經濟規模大了足足60%。福州被視為中國經濟最差的代表性省會,2015年的GDP也有5618億。在經濟體量問題上,廈門袖珍得恨不得可以被忽略不計。

經濟體量小,增速同樣很低。廈門2000年GDP為501億,2015年的GDP規模是2000年GDP規模的6.9倍,低於全國平均的7.6倍,僅略高於福建省平均的6.6倍。近年來,廈門的經濟增速越來越弱。2013年至2015年,廈門GDP的名義增長率分別為7.1%、8.4%、5.9%;全國為9.5%、11.9%、6.3%;福建為10.4%、10.6%、8.0%。這么對比來看,廈門的經濟增速顯著低於全國和福建全省,真是難看得要命。拿到了這個國家幾乎所有扶持政策的廈門,在經濟建設上交出了一份不及格的成績單,而且成績越來越差。這種成績,無疑給了迷信所謂的優惠政策能救城市的經濟磚家們一記響亮的耳光。現在我們的問題是:是什麼導致了廈門的現狀?廈門經濟在哪裡出了問題?

二、蕭條的產業

我們先來看看廈門的產業經濟數據。雖然外表看來是個小清新 旅遊 城市,但是 廈門其實算得上是一個工業城市 ,2015年廈門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509億,佔GDP的比值為43.5%,第三產業增加值1933億,佔比55.8%。第三產業並沒有取得明顯的優勢地位。當然了,2015年第二產業的比值較低,只不過是因為近5年來廈門的製造產業蕭條所致,往前看到2011年,第二產業增加值1304億,佔GDP的比值為51.4%,第三產業增加值1207億,佔比47.6%,工業還占據了優勢地位呢。

2015年廈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030億,相對於2011年的4464億,總增幅僅為12.7%,年均增幅只有可憐的3.1%,這恨不得還沒趕上通脹率。2015年的廈門工業企業利潤181億,較2014年的229億下滑21%。 2015年的企業虧損面24%, 比全國13%的平均水平高出差不多一倍。每四家廈門的製造企業,就有一家入不敷出。

工業產量數據也不容樂觀,2015年彩電下滑7%,PC下降19%,行動電話下滑55%,筆記本下降4%,軟飲料下降7%,要不是顯示屏模組等電子配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增長,整個廈門的產量數據可以說是一片狼藉。就連港口城市引以為傲的進出口數據,也已經連續兩年萎縮。2014年廈門外貿進出口總值下降了0.6%,2015年又下降了0.2%。最關鍵的是,作為對台經濟合作的窗口城市,廈門的 對台貿易額出現了大幅度下降 。2014年對台貿易額下降了13%,2015年又繼續下降了6%。我大中國人民與台灣人民罵架不斷的同時,相互之間的貿易紐帶關系也在逐步減弱。

廈門的支柱產業是電子和機械,以前還干過化工。細述起來包括通訊設備,交通設備,平板顯示, 汽車 汽配,食品加工,石油石化,工程機械,生物醫葯等等等等,看起來一應俱全,但是實際上, 在任何一個產業門類上,廈門都沒能形成規模化生產, 更像是看什麼熱門就摻和一把的節奏。

縱觀廈門產業發展史,90年代初台灣石化大王王永慶的「海滄計劃」流產;1994年自由港計劃無疾而終;引來柯達、戴爾、泰古飛機,卻突遭遠華案,城市發展被迫停滯,項目中止。直到07年,廈門的小清新市民用腳投票拒絕PX,並將整個城市的石化產業趕上絕路。產業資本一次又一次的帶著希望而來,然後失望而去。而廈門也就在一次又一次的站上發展的風口,然後又無奈的墜落。 拒絕產業進入的結果,就是拒絕了經濟增長。廈門經濟近年來喪失了增長性,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在廈門的各項統計數據中,最耀眼的就是稅收數據。2015年,在產業經濟日益蕭條,企業普遍虧損之際,廈門的政府收入竟然還實現了10%的增長。2 015年廈門政府 一般預算總收入(包含了上繳中央財政部分)1001億,占當年度GDP3466億的的比值高達29%, 比值排名幾乎是全國第一。我們現在都已經知道了,GDP大致就等於全 社會 所有經營主體的稅前利潤之和。這部分毛利的3成,都被廈門政府收走了,這種宏觀稅負水平真是讓人目瞪口呆。這個數據需要對比,才能讓大家明白有多麼荒謬。福建省會福州市政府2015年一般預算總收入(包含上繳省財政及中央財政部分)848億,只佔當年度5618億GDP的 15% 。泉州政府2015年一般預算總收入804億,占當年度6137億GDP的比值僅為 13% 。而全國的平均水平也只是22%罷了。廈門的經濟體量小得可憐,相對於福州和泉州的GDP規模來說簡直就是腰斬,但1001億的財政收入規模,竟然顯著超過了這兩個城市800來億的水平。 而這種全國排名第一的稅負水平,當然也是廈門的產業經濟始終發展不起來的另一個原因。

最後,說說房地產,廈門2015年商品房銷售均價16121元,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高居第五名。這算是廈門政府有意引導的結果。在數據上,06年至2015年,廈門固定資產總投資額為11681億元,其中工業投資合計為2343億元,佔比20%;而房地產開發投資合計為4534億元,佔比39%。 房地產投資是工業投資的兩倍! 而廈門小清新聖地的名聲,也令其地產市場具有相對強大的對外吸引力,購房客戶的外地戶籍比例高達 七成 。這種純粹由外地客戶支撐的市場,在全國范圍內還有一個,海南就是。不過現在海南的房地產市場現在處於全面萎縮之中,廈門還能撐多久,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好吧,以上就是廈門, 它的實業近年來日益蕭條,還承擔著驚人的高稅負,並表現出明顯的地產依賴症狀,這三種經營城市的致命傷,竟然全都發生在了廈門身上。 廈門,也算是負面城市的典型了。這樣的城市當然沒什麼前途可言。我們在前面講過泉州,堅守傳統的製造業,艱難的維持住了經濟的穩定發展。而廈門,卻在執著的吹泡泡。這兩種城市發展之路,或許,分別是通向天堂和地獄的吧。

工業已經嚴重衰退,大部分工業已經開始搬撤廈門。從2013、2014年開始,房地產已經成為廈門的支柱,Zf開始賣地發財,開發商使勁忽悠,把漳州周邊的房產也是帶動了起來,從2016開始,人才開始慢慢流失,特別是2017年金磚的影響,周邊200公里以內,很多企業整頓停產,工人無工能打,80後開始面對上有老下有小已經清醒,反思廈門是否安居樂業的城市,所以今年去年廈門除了房地產、城市綠化業、公路建設以外,真正農民工只能領到一天1-200元,最後發財的是誰,大家心裡清楚。其他產業已經開始蕭條,比如我們小公司公司今年會虧本300萬,老闆七省八省,依然省不了Zf公關費,具體大家懂的

要不是在觀音山用地換取了周邊城市龍岩、漳州、泉州的大企業進駐所謂的CBD,爭取了一些沒在廈設廠卻能大量開票貢獻GDP的總部企業,相信數據會更難看。在廈門生活久了發現政府懶政,只想短平快,而壟斷土地資源,拉高房價就是條捷徑,但最終卻是讓人才流失、實業越走越遠,真是讓人痛心!小清新廈門再也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全國每個城市都雷同的高樓大廈。

房地產是廈門的經濟支柱。

為了穩住房地產,城市需要擴容,快速大幅增加常駐人口。增加人口,就需要增加城市綜合服務能力,於是brt,地鐵,機場,各個大通道加速投資建設。這樣帶動就業和拉動投資消費,房地產有效支撐。

我是廈門本地人做過農業服務業也嘗試過工業,除了小飯店賺點生活費其他都虧得一塌糊塗。拚死拼活幾十年不及鄰里蓋幾棟房子出租或者拆遷賠償的收入,現在也老了沒力氣再去拼搏、正准備回鄉下蓋房子養老,因為無業可創!

一、廈門是地處東南沿海,海峽西岸中最美麗的海島城市,是東南沿海地區的中心城市,是中國的四大經濟特區,中國五個富省級計劃單列市,是中國充滿煩惱爭議而依然在繼續發展成長著的港口城市。 二、在中國的四大經濟特區中,深圳擁有中國獨一無二的臨港優勢,應該可以說,沒有香港這座高度國際化的的大都市,就沒有今日深圳的輝煌!珠海對面是澳門,廈門對面是金門,汕頭對面是海峽東岸。除了深圳外的三個經濟特區中,廈門應該屬於優秀吧! 三、廈門是中國少有的海島型城市,在廈門島132.5平方土地中,有機場、火車站、大學、黨政機關、港口與會展中心等大量公共設施,居住著200萬居民。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達15094人,應該是人口密度極大的地區吧,在寸土寸金的廈門島,物以稀為貴,極其有限的土地資源與巨大的市場需求,是導致廈門島內房價居高不下的根源之所在,之必然。 四、廈門應該說是歷經挫折的城市,遠華事件使廈門遭到重大傷害,PS事件使廈門再遭挫折。廈門作為國家計劃單列市,卻只有1699平方公裡面積,是中國面積最小的副省級城市,極大影響了廈門的發展空間,國家應該為廈門經濟的騰飛發展,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

廈門靠吸血產業。它是的代名詞就是吸血。全國人民都知道。把附近的公司總部吸過去,留工廠在泉章。整天想泉漳廈整合。用炒高房子把福建資金吸血過去。因為一個特區的名字國家大力扶持。小島卻整天談一線城市。島內就相當於一個鎮的大小。不要想著大城市。人家澳門比你好十倍,但是沒做你這些鳥事。發展自己就行不要整天吸血想合並

近幾年當然是靠商品房和 旅遊 了,沒什麼講的!計劃就是搞金融和 旅遊 城市,其他實體經濟已經嚴重衰老,從企業的工資收入就可以看出來,已是全國最低水平。國家一直再扶植廈門,希望走出商品房的綁架!

我個人覺得廈門呢工業時代已經過了,房地產時代開始進入泡沫了, 旅遊 呢雖然來的人多,但是消費不起來所以也不能靠 旅遊 了!那到底靠什麼呢就是互聯網了,廈門已經有三個軟體園了,你知道嗎一個軟體園一年可以帶動多少價值答案是幾百億!前幾天因為一款 游戲 王者榮耀市值突破一百多億,你想互聯網的價值和潛力有多大!所以馬雲說這個十年這個十年你的觀念不改變一定會被淘汰!我想也是的如今出門都不帶一分現金就走,就一部手機就夠了,所以說廈門的經濟支柱慢慢會轉為互聯網!房地產呢也是重要的因為現在樓價太高了,但是它不能稱為未來永久支柱!

廈門是福建省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 旅遊 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在我看來它就是一個適合居住和 旅遊 的濱海城市。

談到經濟支柱,首先我們的了解什麼是支柱產業?支柱產業值得是它在經濟中生產發展速度較快,對整個經濟起引導和推動作用的先導性產業。支柱產業具有較強的連鎖效應,誘導新產業崛起;對為其提供生產資料的各部門、所處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發展變化,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結合廈門自身的特點、支柱的定義以及我對數據的整理。廈門的經濟支柱主要是:工業、金融、房地產以及 旅遊 業。

目前來看廈門的產業結構比例是: 0.9 : 47.5 : 51.6,顯然是第二和第三產業佔主導。第二產業主要集中在「電子行業、機械行業」。第三產業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險、房地產、 旅遊 業等營利性服務業」。

希望對您有幫助……

2. 廈門經濟如何主要生產什麼工業

廈門經濟產業主要分別為石化、電子、機械和建築為主。產業布局中確立了石化、電子、機械、建築在廈門產業結構中的龍頭地位。
石化:帶動整個經濟
調查表明,「化學工業」的總產出占「石化」總產出的99.14%,形成了以翔鷺石化PTA為龍頭,向上、下游延伸的石油化工芳烴系列產品和以柯達彩色感光材料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品兩個優勢領域。主要企業有:翔鷺石化、翔鷺紡纖、柯達感光、正新輪胎、明達塑膠等。目前,廈門PTA的產能世界第一;彩色感光材料(膠卷、相紙)全國第一;翔鷺紡纖的聚合能力(年產36萬噸)全國第三。醫葯行業有星鯊集團、鼎爐實業、金達威維生素、金日制葯、特寶生物工程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金達威公司生產的醫葯中間體(維生素A、D)產量在全國同行中排名第一。「石化」對其他產業部門及整個經濟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決定著廈門在全國經濟中的地位。所以,「石化」應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
電子:利稅總額第一
「電子(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的「綜合排名」在第二產業中處於第5位,是技術含量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形成了戴爾、廈華、夏新、松下、歌樂、建松等一批知名整機企業和TDK、FDK、NEC等一批國際知名元器件生產企業;擁有了以計算機、手機、視聽產品為主導的投資類電子產品;以彩電、收錄音機、汽車音響、DVD為主導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微電機、電容器、光電器件、半導體集成電路引線框架、變壓器、繼電器、磁性材料為主導的基礎元器件電子產品。其中,汽車音響、收錄音機、薄膜電容、小家電產量位居全國第一。「電子」的利稅總額占所有產業部門利稅總額的10.25%,位居第一,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應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
機械:形成產業集群
「機械」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的綜合發展能力最強,在第二產業中居於首位。「機械」已形成了以廈工、廈汽、太古、廈船重工、群鑫機械、裝載機、廈門工程機械制動器廠等大中型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因而,必須將「機械」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來發展。
建築:大量吸納勞力
而「建築業」的產業綜合發展能力在第二產業中的排名處於第3名,具有較高的輻射性和制約性,對供求雙方都起著較大的作用,能夠帶動冶金、化工、木材等關聯產業的發展,既服務於生產由服務於生活。而且,「建築業」的就業吸納系數僅次於「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大量吸收城鄉勞動力。綜合而論,「建築業」也應作為廈門市的主導產業。因此,綜合定量和定性的計算分析,課題組篩選出廈門市主導產業為「石化」、「電子」、「機械」、「建築」。這一結論涵蓋了廈門市三大主導產業(「石化」、「電子」、「機械」)的傳統觀點,同時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把建築業也納入廈門市的主導產業群,供政府決策部門參考。投入產出課題調查:為國家統計局開展的調查,一般是省一級統計局做,每5年進行一次。由於系統龐大,數據錯綜復雜,目前福建省還只有廈門做過。該課題可為廈門「十一五」期間的產業發展規劃提供決策參考。主導產業:一般是指在某一經濟體中的某個階段,能對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起著導向性和帶動性作用,並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技術創新能力的產業。這些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龍頭」,在產業結構中佔有較大的比重。
此外,航空運輸、港口運輸也是廈門的經濟增長點。
從今後來看,從廈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看,應著重選擇如下5個產業。
(一)電子信息技術產業。世界上的資源有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和信息資源三種。對信息資源的收集、處理、傳遞、存儲和利用的程度是現代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特徵。電子信息技術是當代高新技術的主導技術,其領域十分廣闊,主要有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和光纖通信等。
(二)新材料技術產業。新型材料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物質基礎,它的廣泛應用將促進作為生產力主要組成部分的勞動工具和勞動資料的革新和突破。因此,被稱為新產業革命的重要特徵之一。目前,列為新材料有幾十萬種,最主要有五大類: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有機合成材料、新型金屬材料、高性能組合材料等。
(三)機電一體化技術產業。這是新型的機械與微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技術,主要由機械、電腦、儀器三部分組成的。其產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用電子技術來代替機械主要功能的產品;另一類是機械與電子相結合的產品。這個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推動廈門的機械、化工、輕工等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
(四)生物技術產業。這是70年代出現的一項新生物技術,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農業、食品工業、醫療與醫葯、精細化工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廈門在上述幾個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水平,應發揮優勢,重點扶植,開發出一批「拳頭」產品。
(五)海洋技術產業。海洋是一個新興的,有戰略意義的開發領域。海洋產業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海洋產業如海洋漁業、海洋運輸、船舶製造業、海洋化工、海洋養殖、海濱旅遊和水上運動;另一類是新興海洋產業如海上石油開采、海洋能發電、海洋水下工程、海水淡化以及海洋綜合開發利用。

3. 你覺得廈門經濟特區可以從哪幾個方面發展

我個人認為所有的城市,不只是廈門經濟特區,發展都包括生態環境,環境治理,人文文化,就是老百姓的業餘生活,經濟建設,就是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醫療,教育等等,當然區域不一樣發展的方向可能不一樣,像廈門屬於閩南地區,可能文化方面有歌仔戲,高甲戲,又和台灣隔海相望所以有台灣的飲食文化等等,同時廈門是一個島嶼,海島旅遊,海鮮飲食應該比別的地方更有優勢,僅為個人看法

4. 廈門市翔安區的發展前景如何

短期之內翔安區很難有所突破!

島內的兩個大區的實力無所質疑,因為廈門大學本部就在島內。就算有分校等設施的建成,處於心理原因很多人認為師資力量不如本部來的好。這個可能會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所在學院都由本部分出而成,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

翔安區現在處於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地鐵3號線到5號線才能滿足翔安區的交通問題。眾所周知目前1號線才剛剛完工,大量的配套項目建設仍然還在的緊張的進行當中。

就島內寸土寸金的房價趨勢,也需要其他區來分攤平衡!

這已經是短期內可以看到形勢了,不管是在交通上,教育上,生活配套上面。各個區都在逐漸完善當中。島內總有一天處於一個飽和的狀態,各個大區自然會輪到建設發展當中。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比較擔心的還是企業發展、招商引資、就業崗位等等問題。沒有這些的經濟支持。很難完成這么美麗的藍圖!


翔安是未來廈門跨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打造以科教研發、航空工業、保稅物流加工為主導,配套完善居住功能的綜合型空港配套片區,未來其東部新區的發展向上向好。

從基礎設施建設來看,翔安機場,東部 體育 會展新城等重點項目正緊鑼密布進行,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工程動工開建,預計2022年投用;與其配套的翔安機場高速公路北段(瀋海高速-翔安南路)、廈門翔安機場快速路南段(翔安南路-大嶝段)等多個項目立項,福建省市重點項目濱海東大道(翔安東路-蓮河段)工程開工建建設,力爭2021年底建成通車。「要想先致富,定要先修通路」,這些基礎設施的落地勢必將翔安推向改革發展的快車道。

從地理位置來看,它與台灣隔海相望,臨近廈門本島、泉州兩個全省經濟最發達的區域,這些經濟發展資源會為翔安經濟發展注入十足的活力,帶來強大的動力。未來入住翔安的居民獨占便利交通,可享休閑 娛樂 的美麗花園海—東山,出省、出國方便便利。

從文化生活看,翔安區 歷史 悠久,人文薈萃。馬巷鎮洋古民居群、大嶝島紅磚古厝群、新圩鎮烏山村的古民居群等古遺跡見證著彼時翔安紅紅火火的發展面貌。當下,這里的大嶝小鎮有國內唯一的對台免稅公園;還有大宅濕地公園、以南音為主題的公園——歐厝帶狀公園,以及廈門市首個由市、區兩級國企特房集團和翔投集團共同牽頭建設的大型休閑農業項目——大帽山境•寨仔尾里田園綜合體一期,這些將掀起翔安人居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毗鄰廈門大學翔安校區正在建設以「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為目標的「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其它配套的學校,購物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宜居、商業設施即將完善。翔安人居生活幸福指數的提升,未來指日可待。

1.翔安大嶝島的國際新機場的投入使用,島內到新機場的機場大道也在同步施工。

2.地鐵3和4號線的也將在未來2到3年內建成使用

3.翔安的文教區匯聚廈門眾多院校,特別是廈大翔安校區的吸引作用。

4.島內名校的翔安分校,已知的 科技 中學今年開始招生,雙十中學的分校也在建設。

5.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也在今年投入使用

6.翔安新城的新規劃生活園區和翔安大道左側的物流園區也在陸續開發

7.島內工廠的搬遷至翔安和同安兩大區域其中翔安匯聚了ABB工業園和天馬微電子等一批大型企業

以上為筆者的見解,作為新的翔安人讓我們一起期待翔安的發展。

談翔安機場,機場對廈門市意義深遠,翔安的基礎交通也會因此更加完善,長遠角度是利好的,但是目前不是最緊迫的,就算現在建成了,配套都還沒起來,反而起到副作用,就像煮餃子,餡包再好也要等餃子浮起來了才能吃。

建議翔安要走自己獨特的路,不要學海滄集美同安的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高端會展是一個方向,但目前要考慮國內的競爭有三亞,杭州等,會展方向只能是錦上添花,而不能一錘定音,搞 旅遊 沒有底蘊不適合,打鐵還是自身要硬。金門不是香港,它帶不動翔安經濟,反而金門希望依託我們,通水通電通網,對台我們是強者,要做好大哥才能帶小弟,翔安應該找到自己優勢的光電行業,做強做大,培養幾個獨角獸出來,像深圳華為,騰訊,杭州阿里巴巴這種企業,發展才是第一生產力,形象工程可以少做,扶持引導實體才是王道!

在前幾年的廈門市城市建設規劃會議中,政府已經有明確方向;要把翔安建設成為類似上海的「小浦東新區」,而且現在縱觀整個廈門,有地地區只有翔安了,島內已經日趨飽和,好多政府職能部門五年前後都會搬往翔安(前提是機場和地鐵線包括今年8月要動工的翔安大橋,這些都是為接下來翔安發展做鋪墊,很簡單的一句話:現在廈門那個地方開車,有在翔安大道上開的舒暢?翔安以後的發展肯定超越其他島外區域

一、2005年廈門及翔安區發展概況:

一)廈門面積1609平方公里。1.同安658。2.翔安352。3.集美276。4.海滄176。5.思明75。6.湖裡72。

•廈門島外面積1462平方公里(占廈門面積的90.86%)。翔安占廈門面積的21.88%。

二)、廈門人口225萬人。1.思明區76.8。2.湖裡47.4。3.同安33.9。4.集美31.2。5.翔安25.5。6.海滄10.2。

廈門島外人口100.8萬人(占廈門人口的44.8%)。翔安占廈門人口的11.33%。

三)、GDP產值1029.55億元。1.思明319.11。2.湖裡301.56。3.海滄164.1。4.集美132.87。5.同安73.92。6.翔安38。

廈門島外GDP產值408.89億元(占廈GDP產值的39.7%)。翔安GDP占廈門的3.69%。

四)、廈門人均GDP45758元。1.海滄16.088萬元。2.湖裡63620元。//3.集美42537元。4.思明41551元。5.同安21805元。6.翔安16889元。

翔安人均GDP為廈門人均GDP的36.91%而墊底

二、2019年廈門及翔安發展狀況:

一)、廈門人口429萬人(為2005年人口的190.1%)。1.湖裡102.6(為2005年的海滄216.46%)。2.思明102.3(為2005年的133.2%)。3.集美74.8(為2005年的239.7%)。4.同安66.3(為2005年的195.6%)。5.海滄41.6(為2005年的407.8%)。6.翔安41.4(為2005年的162.4%)。

廈門島外人口224.1萬人,已經超過廈門島內的人口(占廈門總人口的52.24%)。海滄人口快速增長。翔安人口占廈門人口的9.79%而墊底。

二)、GDP產值5995.04億元(為2005年的5.82倍)。1.思明1896.46億元(5.94倍)。2.湖裡1297.29億元(4.3倍)。3.海滄796.87億元(4.86倍)。4.集美789.37億元(5.94倍)。5.翔安663.83億元(17.47倍)。6.同安551.23億元(7.46倍)。

廈門島外的GDP產值2801.3億元(6.85倍)。遠遠快於島內的經濟增長速度。島外經濟佔比由2005年的39.7%升居至46.37%。而翔安經濟在"快速騰飛"。

三)、廈門人均GDP13.97萬元(為2005年的3.05倍)。1.海滄19.16萬元(為2005的1.2倍)。2.思明18.54萬元(2.91倍)。3.翔安16.03萬元(9.49倍)。4.湖裡12.64萬元(1.99倍)。5.集美10.55萬元(2.48倍)。6.同安83142元(3.81倍)。

翔安的人均GDP已經躋身於廈門市前列。

四)、廈門建成區面積475.5平方公里。1.集美105.5。2.同安95.5。3.海滄85.2。4.翔安74.5。5.湖裡58.6。6.思明51.7。

地處閩南金三角地區的翔安,是正在建設中的廈門新國際機場所在地。翔安三面環海,是廈門市的副區域中心和閩南金三角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2018年翔安躋身全國百強區,翔安正在展翅騰飛…

.

前景看上去很好,但現實確實在打臉:1.人口太少,地方太大,撒胡椒面式的開發,沒有核心區,目前看起來非常像農村,話說他建區時間也不短了;2.到處是斷頭路,區政府和行政服務中心附近也是;3.新城發展緩慢,沒有人氣 大量斷頭路;4.新規劃的學校醫院等設施,都非常偏僻,難以帶動附近的發展;5.因城建落後,難以吸引到人才,外來人口大多學歷低,從事流水線工作。希望新機場能給翔安帶來新氣象

政府慢作為的思維模式如果改變了,改進了,那麼翔安發展前景絕對是下一個上海浦東!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廈門翔安區發展前景不錯,未來可期。

翔安區作為全市「島外大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力軍」,正以此為契機,搶抓機遇、奮力奔跑,實現經濟 社會 跨越式發展: 11項對標全省指標10項達標,6項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今年以來,翔安區更是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 近500個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超1000億元,「三高」企業數量增長率全市第一。

上半年,翔安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5.17億元,增長17.1%,總量、增速均為全市第一。 今年6月份翔安區還創下了 一天完成3億元投資 的「翔安速度」。

日前,廈門新機場航站區中央地塊最新藍圖曝光。

站在廈門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新風口」的翔安, 正在著力建設航空新城、東部 體育 會展新城、環東海域新城、同翔高新產業新城等「四座新城」,加快打造平板顯示、臨空產業、文旅會展等5條區級千億產業鏈, 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翔安獨有的「硬核支撐」。

廈門翔安區加大力度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產業,不再是以前荒蕪的一片了。不僅如此,翔安區也和多所學校合作。在9日在翔安區舉辦的教育大會暨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上,翔安區教育局與 雙十中學、 科技 中學、五緣實驗學校進行了現場簽約新一輪合作辦學即將展開!

翔安區的教育資源也會越來越優質豐富,趁著目前房價較島內的低,大夥盡早選好房源買房上車比較好。

此外在今年廈洽會期間, 翔安區共對接推動項目55個,投資總額達907億元!

近日,2020廈洽會廈門團市級專場招商項目簽約儀式順利舉行。其中, 8日當天翔安區總計有45個項目完成簽約,總投資額637億元。 涵蓋央企、總部結算、金融 科技 在線經濟、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生物醫葯及建築產業等行業。

廈門翔安區會發展得越來好的,隨著大型企業紛紛入駐,吸金能力強,越來越多的人也會湧入這座新城,將會帶來住房需求的增長,因此,該區域發展勢頭好,得提前購房才是明智之舉。

目前來說島內已經飽和了,只有往島外發展,個人感覺海滄發展比較好,其次是集美,同安以前是工業區,翔安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發展,翔安全是比較落後的,翔安隧道開通後,翔安的房價一路高歌的漲,交通還是需要認真的規劃一下。感覺翔安發展潛力大

5. 廈門經濟是如何做到一年時間GDP增加上千億趕超廣州的

說起廈門,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作為福建副省級市,它同樣還擁有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身份,且在旅遊業日益興盛的趨勢下,順利成為熱門風景旅遊城市,多次榮獲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最浪漫休閑城市等稱號。


所以近些年選擇“逃離”的人群並不少,可一個人走了,接下來還會再來兩個人、三個人,對當地經濟也造不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