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古樓路在哪個街道
擴展閱讀
天津哪裡有動車 2025-02-08 11:42:11
廈門湖裡婦幼怎麼預約 2025-02-08 11:25:43
天津裝備店什麼時候開業 2025-02-08 11:08:48

廈門古樓路在哪個街道

發布時間: 2023-07-21 16:00:41

1. 松江區古樓公路1858弄183號屬於哪個街道辦管轄

沈磚公路往北屬泗涇,所以古樓公路地段應屬於泗涇鎮街道辦管轄。

2. 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位於哪裡

屬於: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
郵編:361026代碼:350205區號:0592拼音:Haicang Qu
海滄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與廈門島隔海相望。總面積173.6平方千米。2004年末,戶籍人口93855人
區人民0駐海滄街道,全區轄2個街道、1個鎮:海滄街道、新陽街道、東孚鎮
地貌主要由丘陵、台地、平原組成,地勢平坦。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1℃,最高月均氣溫28.5℃,最低月均氣溫12.5℃,極端最低氣溫2℃,極端最高氣溫38.5℃,年均日照時間2233.5小時,年均降水量1143.5毫米。
歷史沿革
2000年,杏林區轄1個街道、3個鎮:杏林街道、杏林鎮、海滄鎮、東孚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27007人,其中各街道、鎮人口(人): 杏林街道 56433 杏林鎮 84092 東孚鎮 27434 海滄鎮 59048
2002年,調整杏林區部分行政區劃:劃出杏林鎮新杏村、霞陽村和東孚鎮祥露村歸海滄鎮管轄(福建省人民02002年9月 日批復 閩政文[2002]269號)。
2003年4月26日,國務院批准:將廈門市杏林區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劃歸廈門市集美區管轄,杏林區更名為海滄區。區人民0駐地由杏林南路29號遷至海滄鎮。行政區劃調整前:杏林區面積219平方千米,人口14萬,區人民0駐地由杏林南路29號,郵政編碼361022。
2003年,海滄區轄2個鎮:海滄鎮、東孚鎮
2004年,海滄區轄海滄、東孚兩鎮,共28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142966人,其中戶籍人口93855人,流動人口49111人。
海滄鎮面積100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12233人。轄2個社區、16個村委會:海滄、海發;吳冠、石塘、鍾山、東嶼、漸美、溫厝、_瑤、海滄、青礁、後井、錦里、貞庵、古樓、新_、霞陽、祥露。
東孚鎮面積73.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30733人。轄12個村委會:東埔、山邊、寨後、過坂、東瑤、鼎美、後柯、芸尾、鳳山、貞岱則虧、蓮花、洪塘
2006年1月25日,福建省人民0《關於同意廈門市海滄區撤銷海滄鎮建制設立海滄、新陽兩個街道辦事處的批復》(閩政文[2006]53號):同意撤銷海滄區海滄鎮建制,設立海滄、新陽2個街道辦事處。各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如下:
海滄街道辦事處轄海滄、敖冠、鍾山、溫厝、海發等5個社區居委會和海滄、石塘、東嶼、貞庵、漸美、後井、錦里、**瑤、青礁等9個村委會,街道辦事處駐新大街29號。
新陽街道辦事處轄祥露、霞陽等2個社區居委會和新_1個村委會,街道辦事處駐翁角路616號。
海滄街道
辦事處駐新大街29號,轄海滄、敖冠、鍾山、溫厝、海發等5個社區居委會和海滄、石塘、東嶼、貞庵、漸美、後井、錦里、**瑤、青礁等9個村委會。
新陽街道
辦事處駐翁角路616號,轄祥露、霞陽等2個社區居委會和新_1個村委會。
附:原海滄鎮代碼350205102。轄1個社區、16個村委會:~001_海滄社區、~201_吳冠村委會、~202_石塘村委會、~203_鍾山村委會、~204_東嶼村委會、~205_漸美村委會、~206_溫厝村委會、~207__瑤村委會、~208_海滄村委會、~209_青礁村委會、~210_後井村委會、~211_錦里村委會、~212_貞庵村委會、~213_古樓村委會、~214_新安村委會、~215_霞陽村委會、~216_祥露村委會、~501_*海滄古樓農場、~502_*國有養殖場。2004年,面積100平方千米陪辯,戶籍人口112233人。蘆盯缺轄2個社區、16個村委會:海滄、海發;吳冠、石塘、鍾山、東嶼、漸美、溫厝、_瑤、海滄、青礁、後井、錦里、貞庵、古樓、新_、霞陽、祥露。
東孚鎮代碼350205103
轄12個村委會:~201_東埔村、~202_山邊村、~203_寨後村、~204_過坂村、~205_東瑤村、~206_鼎美村、~207_後柯村、~209_芸尾村、~210_鳳山村、~211_貞岱村、~212_蓮花村、~213_洪塘村、~501_*東孚果林場。
*第一農場代碼350205401
*海滄農場代碼350205402
*天竺山林場代碼350205403
*杏林馬鑾灣代碼350205404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城市名單出爐,海滄區上榜。
2017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海滄區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