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2020年廈門年貨節是什麼時候
擴展閱讀
你怎麼看待天津戶口 2025-02-08 10:02:40

2020年廈門年貨節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 2023-07-22 12:18:00

㈠ 廈門春節習俗

廈門春節習俗:

1、臘月十六

平時,閩台地區的不少民眾都會在農歷每月的初二、十六祭祀土地公,尤其是生意人和農民更為注重,俗稱「做牙」。傳統的「尾牙宴」上,老闆會以「雞頭魚尾」方式來決定明年的辭退人員,因此又有「雞頭相對,伙計走開」的儀式,這是老闆要「炒魷魚」的婉轉手法。十二月十六是一年中的最後一次「做牙」,稱為「尾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

2、臘月廿四

農歷臘月二十四是「送神日」。閩南有句諺語:送神風、接神雨。意思是,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恭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這天的天氣有風,就是「一路順風」;正月初四迎接灶王爺下凡,如果有雨,則昭示來年風調雨順。

按照廈門舊俗,只有到臘月二十四送走家裡供的「灶王君」等神後,才能百無禁忌放心做衛生,形成「送神」與「除塵」習俗。廈門人辦年貨,種類很多。春聯、窗花、祭祀用品等必不可少,蜜餞、水果、炸物等也要備齊。

3、年夜飯要「添碗筷」

由於廈門的地緣特色,歷史上許多人過台灣下南洋,回廈門過年要漂洋過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總是有些人不能回來,而這時家裡面仍然要為他留一個位置放一副碗筷,以表示人未回,心已回。

4、除夕「圍爐」合家歡

除夕,閩台兩岸都稱為「年暝」、「二九暝」或「年兜」。廈門本地,家家戶戶都重視圍爐,或在家裡烹飪,或到餐廳訂上一桌。圍爐吃年夜飯,預示來年全家團團圓圓。除夕夜,本地人除了貼春聯,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

此外,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紙扎的「春花」,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年夜飯後就是守歲,在台灣,「守歲」也叫「長壽夜」,象徵晚輩祝願父母長壽。

5、正月初一

正月初一,大早即起,在爆竹聲中迎春接福,換上新裝開始走親訪友,相互拜年祝福。正月初二是「女婿日」、正月初三「不登門拜年」、正月初四「接神日」、正月初五「送窮」,正月初八要准備初九凌晨「拜天公」。

(1)2020年廈門年貨節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春節是一年之歲首,農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在歷史發展及傳承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掃塵、貼春聯、祭祖、拜歲、點爆竹、拜年等等。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燃放爆竹。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㈡ 年貨節是幾月幾號

年貨節的時間:2021年1月20日~2021年1月25日

淘寶年貨節活動節奏:活動預熱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19日;活動時間2021年1月20日~2021年1月25日。

2015年1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宣布首屆阿里年貨節啟動,馬雲表示,這也是阿里巴巴基於雙十一、雙十二以後再次開拓的第三個節日,為農民打造一個年貨節。

(2)2020年廈門年貨節是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年貨節的目的非常簡單,讓辛苦一年的農民朋友年底有個好收入,讓城裡人能夠買一 份家鄉的土特產,解一份鄉愁,也讓快遞員腰包鼓鼓回家過年,讓城裡的年味濃起來,讓陝北的小米、大棗、煙台的蘋果、貴州的臘肉等這些東西在互聯網上,讓城市人消費起來。

2018年1月9日,蘇寧易購召開2018年貨節發布會,急速達服務最快2小時收貨,將推出福氣小鎮、膨脹紅包、狗年舞獅、為城市打call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