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粽子裡麵包什麼比較好吃
依據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的口味也是千差萬別的,北方粽子多以蜜棗、豆沙和花生甜餡為主,而南方粽子則多以偏鹹味的肉粽為主,其配料也不盡相同,有鹹蛋黃、蝦仁和香菇等,但主體卻是固定的,不是糯米就是姜米。
包粽子的輔料很多:果品有赤豆、紅棗、綠豆、花生、百合、蓮子、栗子或鮮果等;肉類有火腿、鮮肉等。反正凡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加到裡面。以下是製作粽子的部分材料:
1、糯米:糯米跟稻米的營養價值基本上是一樣的,含豐富澱粉質和維他命B,只不過糯米粘性較高,較難消化。然而,少量糯米能補益內臟和暖胃,適合寒底的人食用,多吃有礙消化和血氣運行。
2、花生:含蛋白質,維他命B和維他命E,但含油量高,多吃易肥胖。
3、綠豆和紅豆:綠豆和紅豆含高蛋白質、澱粉質,礦鐵物質、磷、鋅、鎂、鈣和鉀質,但不含脂肪。綠豆清熱解毒和涼血,多吃太寒涼,紅豆有助脾胃和消化。
4、鹹蛋黃:營養價值相當高,含豐富蛋白質、維他命B2;其膽固醇含量相當高,估計約含280至300毫克的膽固醇。鹹蛋黃雖可降火,卻屬腌制食物,鹽分過高,會影響心臟機能,故不宜多吃。
(1)廈門肉粽配什麼好吃擴展閱讀:
製作禁忌:
包粽子時,最好選用符合「三少一多」(少油、少鹼、少糖、多纖維)素材,增加粽子的纖維質,或將糯米混加普通大米,增加粽子的纖維;
另製作豆沙粽時,建議以「植物油」取代豬油,可降低粽子的熱量。裸粽熱量較一般粽子少,每個熱量約含210至250大卡;鹼粽也因體積小,相對熱量較小,熱量在未沾糖前約為100至120卡,沾糖後則含120至150大卡。
注重高纖: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葯、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於健康。
少油低熱量: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