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特色巷子在哪裡
擴展閱讀
深圳人口是多少 2025-02-07 17:02:11
北京竹竿胡同屬於哪個區 2025-02-07 17:02:03

廈門特色巷子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7-30 05:09:43

❶ 廈門特色美食有哪些


思明區:中山路:炸肉串:中山路東海華聯旁的一條巷子。營業時間是下午4點到晚上8點。黃河:中山路華聯對面。特色:花生湯,韭菜盒子,年糕。沙爹面:巴黎中山路,春天,對面巷子里。特色:沙爹面、麵糊、素鴨粥:走進中山路李寧巷約50米。特色:鴨肉粥不太辣:中山路李寧巷,150米左右。串燒:在思明西路。炒生蚝:在四明西路,莒口街盡頭對面。營業時間:下午4點左右,售完為止。
四下里茶燒烤:思明西路上,儂儂的原婚紗就在奧斯卡旁邊。沙茶有兩個燒烤,是兄弟。特色:沙茶燒烤、烤雞腿、肉夾饃:巨口街,唯一一家東北風味的肉夾饃。雞蛋漢堡:在巨口街的巷子里,躲在肉夾饃後面。營業時間:下午3點左右,售完為止。個人覺得這個雞蛋漢堡最好吃,Q又脆。花蓮生蚝炒:巨口街有一條很小的巷子。
特色:蚝煎、豬腳面、巨口街面:巨口街有一條很小的巷子,緊挨著花蓮蚝煎。營業時間:下午5點至深夜撲粉。特色:春卷有面、稿氏扁食、面、冬鴨、鴨湯:居口街第一家春卷,近口山路,每次生意都超級好!但我個人覺得味道一般就是炸魷魚須:巨口街入口,特色:炸魷魚須,甘蔗汁炒紅薯:巨口街入口,特色:甘蔗汁,炸豆腐乾,炸黃瓜。馬四:中山路上,莒口街入口對面工行門口,營業時間:下午4點到晚上,灌糖灌餅:中山路上推車,莒口街入口。
特色:糖糕、凍筍、關東煮:中山路巨口街門口對面,從工行這條小街進去,太平路上一排賣關東煮。請自便!伏燒仙草:在中山路旁邊的巷子里(不好找),民客隆原址對面。八婆婆燒草:巨口對面,太平路上。中山路通往虎城。特色:燒草,三角餅,古冰棍:巨口街對面,太平路上,中山路到虎城。霞邊市:霞西市場邊上,安德森隔壁。特色:扁食、拌面1980沙爹面:上來中山路原文化宮特色:沙爹面、肉餡餃子、花生湯:去了大同與四明路交界處的老花生湯店,開了很多年了。
特色:韭菜盒子,炒糯米,炒棗子,花生湯米粥:老花生湯店旁邊,有一家晚上的白粥店,裡面居然有我小時候最愛吃的包子,還賣花生燙。特色:童年麵包、花生湯、米粥五仔田小吃店:從渡口海關鍾樓出來的路特色:芋頭包子、肉粽、油蔥果、扁食、五香豬肉、叉燒、大肉包子、咸年糕、夏新蝦面:五仔田旁邊的巷子里有個小牌子,上面寫著夏新蝦面。店面很小,但是蝦面好厚。特色:蝦面扁食:廬江電影院附近有個扁食攤,是最早的扁食大嫂。
特色:扁食、拌面岳華沙茶麵:在李玟小學附近,鎮浜路上。金寶洋蔥水果店:仁美宮,第二城附近。特色:油、蔥、果、芝麻、雙宏麵糊:豆仔味路在湖濱南路的盡頭附近。特色:西門面點和凍筍:中山公園西門旁。特色:凍筍、章魚浮島鴨粥:廈禾路174號,大同小學對面路上,老宋扁食:大同小學對面路上,五湯沙爹面:南普陀外貿宿舍民族路附近的椰子餅,好厚好豐盛的包子:博物館,海鮮樓,去夜市,原來是雙石中學旁邊的那家。特色:油蔥果饅頭:檳榔市場有一個,味道不錯。
小李鮮包坊:湖園路11號特色:鮮肉包子、花生湯、阿玲麵糊:去公園第二城附近路邊的花市。特點:麵糊、後面條
特色:煎包。絕對好吃!我吃過酸辣桂林米粉,很好吃。位置:後埭西路黃達大廈對面,湖濱南路這一頭附近,地邊桂林米粉。原台山口扁食:白松公園斜對面的一家扁食店。特點:肉燕、扁食、拌面。綠源桂林米粉:後埭西路黃達大廈對面,湖濱南路這一頭附近。
泉州牛肉:一家在濱南附近的斗西路。特色:咸飯牛雜湯.味道很濃郁。蘭州拉麵:蘭州拉麵,在斗仔尾菜市場邊上,號稱廈門第一拉麵。湯頭很不錯。集美區:(Bt小築提供)1:湯浦路,財困銀經側門的沙爹面。味道好辣!3個樣品5元!砂鍋一般!2:大社菜市場,在進市場的路上,自行車修理對面,沙爹面很好吃,不辣,學生那麼多,幾乎是學校食堂,阿姨人也很好!趁早吃吧。一點多就沒了。它只在晚上營業!3個樣品6元!3:成毅橋下,章魚小丸子不錯,用料很足!老婆愛吃,我也愛吃,一份3.5人民幣,一共汪敬宴四份。
提前幾步施捨蛋糕也是好的!兩個1.5人民幣!4:石鼓路,過了郵局,景賢公園左側。金夫小吃的咸飯和五香湯都不錯,但是沙爹面很爛,面條很爛~!嘉庚路5號,景榮花園左側,我喜歡台灣黑輪鹵肉飯。有家的味道!青島餛飩(好像)也不錯!6:龍舟池在青少年宮對面,在拉麵的北面,扎江面永遠好吃!7:中央花園,大門左側,鼓浪嶼老式魚丸,魚丸一般,肉餡餃子味道很不錯。雖然它們的價格是5元5角,但是味道很好!餃子也不錯。餃子餡也是用香油拌的。
熱的時候很好吃!8:在中央花園大門的左邊,還有一家美味的面條,一碗5元的,裡面有蝦和肉,挺真實的!9:湯浦路盡頭(就在老人活動中心旁邊)有一家刀削麵的店(門口的招牌好像是砂鍋什麼的)那裡的炒飯味道不錯,砂鍋味道也不錯(讓老闆多加點醬)而且價格便宜!10:如果你是北方人,應該會喜歡專門做餃子和東北菜的店。老闆是地道的北方人,菜也是地道的北方菜。好吃,我喜歡鍋里的豬肉!老闆人很好!位置在菜市場的斜坡中間,華視眼鏡去哪裡!11:手抓餅。
個人比較喜歡吃商品街盡頭的飯團小販做的手抓餅!很好吃。沙拉番茄醬的味道剛剛好~雞蛋最好加,因為蛋糕好吃!記住一件事。一定要指定那個短發的高個子來做。因為另一個味道一般。而且材料加的很少!上次說要加肉鬆。結果。我沒看到任何牙線。12:大榕樹工行前面通往圖書館的路,有賣瘦肉湯的生意不錯,味道也不錯。只是普通的。為什麼麵粉團都叫瘦肉湯?13:奶茶喜歡喝木吉他,茶味重的可以喝辣的。成橋下的普京。
個人認為奶茶。是集美最差的。(不介意喜歡的人,個人看法!)14:吃了所有的紅糖才覺得烤翅好吃!地點在學生街盡頭,學苑網吧樓上!樓上的樓梯在靠近列印店的那一邊,不是從網吧的樓梯上去的!鼓浪嶼美味小吃:龍頭魚丸:龍頭路183號特色:魚丸、金香肉鬆:龍頭路95號特色:肉鬆、肉乾、葉氏肚:金香對面、手推車。北仔餅:龍頭路302號,菜市場旁邊。特色:貢糖配貝仔糕派:泉州路林氏魚丸:泉州路帶院子的那家。碗餅:海壇路31號碗餅麵糊:龍頭菜市場,日向_廣場對面。

❷ 廈門夜市小吃一條街在哪裡

廈門小吃一條街主要位於老人路、廈門島、鼓浪嶼和中山路。

拓展資料:

1.台灣美食街:台灣美食街位於老路人和路上(人和路在廈門輪渡碼頭的馬路正對面,也即去鼓浪嶼的碼頭正對面)。廈門離我國的台灣很近,它們隔海相望。因為距離很近,在廈門的輪渡附近有一條台灣的美食街,那裡匯聚了台灣的種各樣的美食。只要是在台灣夜市出現的小吃,在這里,統統都可以找到,能讓你吃到原汁原味的台灣風味。

❸ 廈門最有文化的一條街,看完我笑了

說到廈門的 文化脈搏、特色建築 ,很多人不知道去哪裡找尋,懂小姐向大家推薦中華片區的幾條老街巷,來一場 小眾 、 有深度 的旅行。

推薦深度路線 : 鹽溪街→橋亭街→四仙街→外清巷→本部巷→草埔巷→蘇厝街

行程 :半天,中午時段小學放學,生活氣息更加濃郁

公交 :3、8、19A、19B、86、123、959路等到第一醫院站下

從第一醫院站下,站牌對面便是鹽溪街。巷子不長,有明確的路牌,重要的地標都會標記出來。

不寬的小巷子的兩旁,有各式老舊的古厝、別墅,裡面有數十位文化名人的故居或許在你跟前的便是一處。

文化名人聚集地李禧故居

李禧,民國元年至22年(1912~1933年),任廈門競存小學校長、廈門(思明縣)教育會副會長,廈門著名書法家、詩人、謎家、教育家。 著作 有《紫燕金魚室筆記》

地址:鹽溪街15號

歐陽楨故居

歐陽楨字少椿,號騁聿,廈門人,清末庠生,名書法家、金石家。曾任廈門大學國文講師。攻書法篆刻,擅長行楷,晚年攻魏碑。該房屋建設於清代嘉慶年間。

地址:鹽溪街12號

陳桂琛故居

陳桂琛,字丹初,號漱石山人,廈門人,畢生從事教育工作達40年。陳桂琛精文史、工詩詞、擅書法、有著作《鴻爪集》、《菲島竹枝詞》、《漱石山房筆記》等。

地址:鹽溪街18號

圖片來源@知味悠然

這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鹽溪街、石壁街上還有眾多清代、民國時期的文化名人故居。現在大多數有私人居住,大門緊閉,要進去瞻仰一番的話需要經由主人的同意。多數的古厝,保留著原始的味道,院子內綠意央然,清閑幽靜,文化氣息濃郁!

其他名人故居

鹽溪街29號:華僑詩人、謎家 沈觀格 故居

鹽溪街30號:著名書法家 柯伯行 故居

鹽溪街32號:愛國人士、社會活動家 林采之 故居

鹽溪街98號:著名書法金石家 呂世宜 故居

石壁街10號,清末廈門中學堂發起人,民國初思明中學校長,台灣舉人 王仁驥 故居

除了文化名人故居之外,在不遠處的 草埔埕9號 ,在鴉片戰爭中壯烈犧牲的民族英雄 陳化成的故居 ,全國文化保護單位。

一座不小的大厝,沿著窄門進去便是故居所在地,圍牆外是銅質的浮雕。院子外停放小攤用的推車,院子里堆放著很多雜物,比較臟亂。作為一個文化保護單位,這樣的場面也確實讓人嘆息。

「拜拜」的民俗文化

這幾條老街巷有眾多文化名流的故居之外,還能體會到很多民俗、歷史的痕跡。閩南人比較注重「拜拜( 求神拜佛 )」在四仙街上有四仙石,草埔巷「石獅公」神龕、石頂巷石獅王廟、延壽寺等祭拜的地方。

四仙石

據說是清代廈門患大水,漂來一女子神像,在此建了一個四面是佛的塔,這塊神石就是其中的一塊。原在路邊,後來廟宇重建,形成現在的規模。

石獅公神龕

草埔巷路邊的一座神龕,現今只剩下一個獅頭和小半個上身在地面。依舊有眾多信眾來上香。

石獅王廟

石頂巷的石獅王廟是島內唯一供奉石獅的小廟,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石獅公又叫風獅爺,主要分布在閩南文化圈沿海地區,是海峽兩岸共同的民間信仰。有避邪、鎮鬼,為百姓造福的說法。如果在這幾條街道上認真尋找的話,還會有石敢當石雕的印記。

觀賞各式建築

木製紅磚的晚清風格的古厝、氣勢恢宏民國中西結合的別墅,夾雜在其中的也有別致一格的小洋房,各種年代的建築拼湊在這個小小的片區中。

民居古厝

這種晚清風格的古厝建築,現今在島內保留比較少。古色古香的木門、精緻的雕刻、院子內巧妙的布局,濃郁的書香之氣,讓老廈門人一下子就能回到少年時代。

外清巷22號

曾是 高級洋行買辦 邱廷樞 的公館,一座緊閉的大鐵門卻關不住它的豪華氣派,牆壁上、石柱面精緻的雕花,都彰顯著以往的奢華。

現在這里租給務工人員,院子的環境以及對建築的保護只能令人嘆息。

大宅門口還有一口井叫 蚶殼井 ,由於井口底部嵌著貝殼,因此被稱為蚶殼井。廈門島內原本是非常缺少淡水資源的,以往的居民用水基本上都是依靠它。

蘇厝街45號

印尼華僑 陳江海 建於清末的中西結合的兩層建築。樓頂是閩南特色的紅瓦,牆體結合西式的構建,雖然僅有兩層,但整體恢弘。

宅子的門緊閉,無法進去觀賞,透過門往裡看,精緻小院子擺放眾多花草,有大戶的氣魄,也有小家的細膩!

本部巷18號

民國時期的西式紅磚房,建築風格同樣氣派,院子後有一個挺拔的榕樹。現今,同樣租給務工人員居住。

隨著城市的建設這片老城從市中心、文人雅士的聚居地,變成普通社區。作為廈門最有文化底蘊的老城區,雖沒有瑰麗的風光,但還是值得一去!令人感到嘆息的是,其中很多老式建築缺乏正規的保護,環境臟亂著實讓人心疼。

❹ 最全廈門特色小吃篇

廈門這個富含浪漫的地域風情和文藝氣息的城市,豐富的海鮮大餐,久負盛名的風味特色小吃,都是廈門特色所在的象徵。下面飲食文化為大家介紹廈門都有哪些風味特色小吃, 地址都在哪?

一、中山路附近

1、中山路的肉棕。

2、九市的鹵面。

3、大同鴨肉粥。

4、烏糖的沙茶麵(民族路醬油廠)。

5、定安對面廣州小食里的叉燒褒仔。

6、銀行中心五樓及國際銀行四樓的日式咖喱—-雅子,咖喱的口味剎是純正

7、輪渡地下通道的「快可立」珍珠奶茶

8、中山路來雅六樓冰吧的紅豆牛奶冰,十元好大一盤

9、中山路「天利和」木瓜牛奶。

10、鷺江賓館的晚茶

11、幸福路「小眼鏡」排擋,專做醬油水。記得要下午6點以前去,不然不是沒位子就是沒料了

12、在輪渡「春天」的拐角處的台灣小吃店:棺材板–台灣的名小吃

13、吃正宗的蝦面只要在吳再添往輪渡方向走第一個小巷子左傳就是了。推薦蝦面、豬腳面

14、九市(定安夜市,路口,第一個巷口)的麻糍應該也是鼓浪嶼葉氏麻糍15、銀行中心附近有家海鮮大排擋,名字一時想不起來了,不過這家做的絲丁魚餅,涼拌騾肚,涼拌騾腸實在是極品16、局口街從中山路這邊走過的第一個賣春卷也很棒17、民立小學對面的「月華」的沙茶麵和肉棕,特別時沙茶麵,現在還是由80歲的月華阿婆親自配料。

18、鎮邦路有條很小的巷子,里頭有戶人家做點沙茶麵、燉罐的小生意,豬心罐、烏雞罐、番鴨罐都加了不知道什麼葯材,口味絕對勝過「寶貴」之流。

19、西門的土筍凍

二、湖濱東西南北

1、濱北的「寶貴」八寶飯(燉罐特別好)

2、四里的沙茶麵

3、福聯的自助茶

4、市府大道邊巷子里的阿發醬油水-新鮮好吃又便宜只是在路邊環境不是很好

5、湖濱舊貨市場對面的好再來川菜館

6、湖明路瀟湘湘菜館

7、湖濱南老知青的纖絲驢肉

8、白鷺洲大酒店的雞軟骨、還有種海苔加著怎麼去做的對蝦

9、歡樂園的鴉片魚頭還有那小菜里的雞爪

10、亞珠餐廳的白灼章魚和芡實煲,亞珠的-小鮑撈飯

11、福滿樓的多寶魚、鯊魚骨湯、黃金炒飯

12、濱南路北方人獨一處的烤養小腿,味道很正哦

13、柄豆乾:在胡濱四里菜市場的南段除了柄豆乾之外還可以柄魚、蝦等等

14、廈門六中的牛肉更,現已經遷到阿朱餐廳隔壁

15、濱北挨近市政府處的巴西烤肉(近二十種肉)

16、濱北中行後頭的客家菜(怎麼也記不得店名)

17、振業大廈對面的西安小吃:涼皮很好

18、百味鮮的-水煮桂花魚

三、禾祥東西路

1、糊塗火鍋的青椒雞(繁榮廣場)

2、好好啃大骨頭是在湖濱南建行紅樓邊上的路口進去

3、逍遙津徽菜(國貿廣場和匯禾新城之間)

4、魚樵耕讀里頭的鋦飯

5、小城故事附近的山裡人家閩北菜館的大田螺

6、奔馬飲食店的醬排套餐,8元/份,可以和無錫醬排相比美

7、禾祥路上海湯包的湯包配剁骨肉湯8、和祥東二娃的水煮活魚

9、禾祥東奔馬對面的客家菜

10、金永福的醬海螺肉、蟹虎串燒

四、文灶

1、鑫安賓館後面的榮記深海魚(魚皮熬粥20元/份,註:深海魚油很有營養)

2、榮記深海魚一旁的牛慶牛肉,里頭的牛肉和溪魚都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