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建同安有什麼民風民俗
炸 棗
廈門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為同安三寶(馬蹄酥、封肉、炸棗)之一。
作法:原料分為皮、餡。皮一般為上好地瓜,米磨(碾)成粉,餡一般為花生、豌豆、芝麻餡,也可用蔬菜。把餡包在皮里,放在沸騰的油鍋炸,口感甚佳。
馬蹄酥
廈門同安傳統特產,盛行於同安。用麵粉制皮加香油作為進香的供品,所以俗稱香餅。
作法:用精麵粉、白糖、精生油、麥芽糖、花生仁和白芝麻,分皮、酥、餡三道製作工序。
封 肉
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將豬肉(前腿肉)切成方塊,約二斤左右,用方形紗布包紮,放在干凈的鐵鍋,倒上熟豬油,加熱,把整塊豬肉放到鍋內熱炒,加上醬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蝦仁、壕乾等佐料,放在鍋里燜上兩個半小時即可。
碗仔果
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主要原料是硬米,把經水泡過的大米放在石磨磨成漿,配上肉泥、油蔥等佐料,經過蒸炊便可。
番薯粉果
廈門同安傳統小吃,盛行於同安新店鎮一帶。
作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爛,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後加水,稠稀中,再放到鐵鍋里煎成一張一張的薄餅皮,切成兩厘米寬的粉條,涼在「敢壺」里。煮的時候,下足豬油,加上海蠣、海蟶、小蝦等海味,面上撒些蔥花或芹菜。
進士芋
同安汀溪褒美的檳榔芋,久負盛名。有「褒美進士芋」的美稱。
甘 蔗
同安大同鎮田洋村的甘蔗,久負盛名。由於田洋村土壤、氣候等原因,種出來的甘蔗甜份多,味道足。
文昌魚
廈門同安區特產。這種魚沒有頭,也無鰭無鱗無脊根,甚至連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都沒有,心臟是一個能跳動的腹血管,血無色,全身半透明,除口和咽喉外,就是一條直腸和肛門,構造較簡單。
魚皮花生
廈門同安素有盛譽特產之一,因表皮裹有魚肉而故名。
作法:採用花生仁、糕粉、白砂糖和精白麵粉混合烘製而成。具有香郁酥糖、咸中帶甜的獨特風格。
燒肉粽
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以上等糯米、香菇、蝦仁、栗子、豬肉(或雞肉)為主,精工烹制。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經黃閃亮,再配上沙茶醬、蒜絨、辣醬、蕪菜等調料,更加美味可口。
桔紅糕
同安傳統食品。外觀光滑如玉,潤澤細膩。入口松軟耐嚼,清香爽口。產品暢銷各地,馳名海內外。
龍 眼
同安一大特產。現有多個品味,具有粒大、皮薄、汁多、味美等特點。龍眼曾為上奉帝王的貢品。
黃金桂
廈門同安名茶,又名黃 ,是烏龍茶中的珍貴品種,曾獲全國優質名茶之冠。黃金桂具有萌芽早,採制早,上市早,外形細、勾黃,肉質香、醇、鮮的特點,使其成為烏龍茶中的珍品。
米 酒
廈門同安傳統名酒,產於竹壩酒廠。選用清純甘甜的石壠泉水和優質上乘的糧食、酒麴釀造的,工藝原始淳樸,釀出米酒、沉缸老酒、桂圓大補酒三個系列10多種酒。其中竹壩38度米酒曾被拿到法國波爾多試驗室去檢測,發現米酒各項指標均屬上乘。
印尼風味小吃
廈門同安竹壩華僑農場最具特色的東南亞美食。最常見的有黃飯、咖喱雞、海蠣片、什菜湯、印尼肉串、印尼春卷、美果魚絲、加多加多、土豆肉丸、豆腐肉丸、酸甜牛百、椰城牛肉、萬隆粉絲、巴東牛肉、苦瓜肉丸、海南白斬雞、索托牛肉湯等。每一款均帶有濃烈的東南亞蕉風椰海風情,熱辣辣地挑逗客人的味蕾。
百味果酒
產於廈門同安竹壩百味果酒庄。該酒庄聘請著名釀酒專家熱拉爾?高林先生擔任總技師,同時引進全套發醇設備和醋化設備。生產出高品質的果酒、果醋系列產品。其中部分產品經過法國有關部門檢測,完全達到法國同類產品標准,並獲注冊登記。竹壩百味果酒把高品味的法國飲食文化奉獻給遊人。
壕
壕的書名叫牡蠣。它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干肉中含有45-75%的蛋白質,7-11%的脂肪,19-38%的糖和多種維生素,被譽為「海中牛奶」,同安壕的產地主要有大嶝鎮的陽塘、小嶝、新店的歐厝、馬巷的瓊頭、西柯的後田、丙州等地。
壕仔煎
廈門同安最具家鄉風味的小吃。原料主要用韭菜、海蠣、拌點地瓜粉、油放到鍋里煎即可。
B. 廈門同安工業區有哪些公司
同安工業集中區的裡面分為三個園,分別是:同安園,思明園和湖裡園。其中湖裡園應該是最小的,也有100多幢樓房,所以湖裡園的公司肯定高於100家。另外兩個園區的,那就更不用說了,總共估計肯定超過500家。知名企業都有:喬丹,迅揚電子,易安居。。。等等。
C. 廈門市同安工業集中區在哪個鎮上
同安工業集中區在同安區新民鎮上。
新民鎮是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城郊西南側,區位優勢明顯,交通路網發達,福廈高速鐵路、瀋海高速公路、324國道(新民大道)、廈安快速路、白雲大道、同集路、同蓮路穿鎮而過。
新民鎮主動對接市、區總體規劃布局,積極承接島內產業轉移升級,大力發展工業經濟,轄區內已建成同安工業集中區、廈門食品輕工業園區、城南工業區以及華誠工業片區,形成了多產業兼容的綜合性產業基地,有力助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新民鎮還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服務工業園區,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金融、餐飲、休閑、旅遊等第三產業,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烏塗商業街、梧侶商業城、前埔商業網點已成為配套工業園區的核心商圈。
旅遊資源規劃加快整合,積極打造小西山城市休閑公園和山地生態旅遊基地,為工業區提供休閑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