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灌口湧泉工業園有哪些廠
廈門灌口湧泉工業園有3個廠。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廈門高迪克電子工業有限公司位於廈門市集美區灌口湧泉工業園(J3廠房)一樓東側,生產,銷售:電子產品,五金交電,儀隱猛器儀表,電器及配件,橡膠製品,塑料製品,廈門金翌制衣有限公司位於廈門市集美區灌口鎮湧泉工業園8號樓二樓東側,主要經營范圍是服飾製造,機織服裝製造,針織或鉤針編織服裝製造,服裝批發,鞋帽批發,紡織品,針織品及原料批發,三花棉業有限公司位於廈門市集美區灌口湧泉工業園三樓灶寬橋,巧陵從事服裝,毛巾,床上用品,襪子,紗線,布等針紡織品的生產等服務。
2. 廈門島內有哪些廠房會搬到島外
這個太多了
枋湖工業區
蔡塘工業區
都已拆遷
高崎
鍾宅等很多也已搬遷
湖裡火炬園的也多也搬了,如麥克奧迪電氣搬到翔安
島外多集中於同安工業集中區
翔安火炬園和集美機械集中區等
大多為新的公司
3. 廈門同安工業集中區的概況
2005年09月15日上午,廈門市同安工業集中區湖裡園、思明園、同安園相繼舉行隆重的開工典禮,加上正在建設中的火炬(同集)產業區也納入集中區,標志著同安工業集中區拉開了大開發、大建設、大發展的序幕。 截至2007年05月,同安工業集中區已建成標准通用廠房318棟近300萬平方米、引進企業500餘家,建成「金邊」工程30餘萬平方米,整個集中區已粗具規模。 在工業集中區又好又快建設的同時,與之相適應的各項配套設施也逐步完善,新星小學昌財教學樓建成;同安公交公司也正式在同安城區和同安工業集中區之間開通了第一條公交線路。 為盡快解決失地農民的出路問題,同安工業集中區建設過程中,同步實施了具有創新意義的「金包銀」工程建設。同安工業集中區的整個「金包銀」工程涉及7個行政村31個自然村,總人口約2萬人。 整個「金包銀」項目規劃范圍為379.22公頃,規劃金邊用地面積3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可提供店面面積24萬平方米、公寓面積51萬平方米;銀里部分現有7個行政村,村民住宅總面積約95.3萬平方米,可用於出租的面積約45萬平方米,可吸收外來員工4萬—6萬人。 「金包銀」工程建成後,各村成立股份合作經濟組織作為經營主體統一經營,村民以15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屬入股分紅。「金面」建成後按成本價出讓給擁有股權的村民;村民無力購買的,可以15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權屬作為抵押,向銀行貸款,經營收益首先用於還本付息。 同安工業集中區的連片開發,提高了土地使用率,推動了優勢產業聚集,提高了引資質量。原本在島內的一大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相繼遷出,廈門市工業布局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同安已成為最具潛力的工業發展區。同安工業區開發建設規模由2003年的不到8平方公里增至2006年的18.6平方公里。一座現代化的工業新城正在海峽西岸崛起。
4. 廈門同安工業集中區的簡介
廈門同安工業集中區 建設規模:總規劃佔地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實際可開發用地7.88平方公里。同安工業集中區,是廈門乃至福建省規模最大的通用廠房建設項目。它位於國道324線以南,同集路以西。總規劃佔地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實際可開發用地7.88平方公里,建設通用廠房總面積480多萬平方米。建成區可吸納勞動人口6萬至8萬人。 該集中區由思明園、湖裡園、同安園、火炬園四個園區組成,以發展機械電子、服裝鞋帽、皮革化纖、有色金屬、運動器械、塑料製品等符合產業導向的勞動力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綜合性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