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50噸叉裝車公司有哪些
擴展閱讀
杭州戴陳弄學區屬於哪裡 2025-04-16 16:24:20
不了深圳市什麼 2025-04-16 16:23:53

廈門50噸叉裝車公司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8-05 18:49:48

A. 中國叉車十大品牌

中國叉車十大品牌:杭叉、柳工、廈工、威瑪、合力、諾力、佳力、江淮、龍工、東方紅。

1、杭叉

一拖(洛陽)搬運機械有限公司憑借中國一拖集團先進的生產經驗、成熟的工藝水平、雄厚的技術實力,立足時代比較先進的製造技術,為物流運輸發展提供優質產品。

B. 什麼牌子的內燃叉車好 十大內燃叉車品牌排名

內燃叉車是指使用柴油,汽油或者液化石油氣為燃料,由發動機提供動力的叉車。內燃叉車品牌有哪些呢?下面物通網給大家介紹內燃叉車十大品牌!
內燃叉車十大品牌
合力HELI
合力(HELI)產地安徽,企業主營業務為工業車輛、工程機械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製造與銷售,目前是我國規模大,產業鏈條完整,綜合實力與經濟效益好的工業車輛研發、製造和出口基地,自1991年以來,主要經濟指標已經連續25年保持全國同行業龍頭地位。2009年位居世界工業車輛八強,成為唯一入選全球十強的中國企業。
杭叉HANGCHA
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叉車十大品牌,始於1956年,浙江著名商標,浙江名牌產品,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叉車業排頭兵企業,世界物料搬運設備製造領先企業。
Linde林德
林德物料搬運集團,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叉車十大品牌,福建省名牌,始於1879年,在物料搬運、工業氣體和配套工程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世界上將靜壓傳動技術大規模應用於工業車輛的製造商。
龍工
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創立於1993年,福建省著名商標,福建省名牌產品,主要從事裝載機/叉車/壓路機/挖掘機等工程機械研發生產的大型機械製造企業。
柳工LiuGong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團旗下,始於1958年,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知名品牌,以裝載機/挖掘機系列工程機械著稱,國內挖掘機行業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
TOYOTA豐田叉車
豐田自動織機株式會社,豐田產業車輛(上海)有限公司,豐田產業車輛集團旗下,叉車十大品牌,1926年創立於日本,以生產自動織布機起家,全球領先的叉車供應商。
大連叉車
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叉車十大品牌,始建於1946年,國內較早的叉車製造商,以中/大噸位級為主導的叉車專業生產基地。
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大連叉車總廠始建於1946年,為國有大二型企業。1958年,中國第一台5噸內燃叉車在這里誕生。大連,成為「中國叉車搖籃」,並由此開創了中國叉車製造業史。
Hyster海斯特
上海海斯特叉車製造有限公司,叉車十大品牌,1929年創立於美國,以輪式起重機起家,1935開始生產叉車,全球著名的經典叉車品牌,全球領先的全系列叉車製造商,美州地區較大的叉車生產商。
諾力NOBLIFT
浙江諾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叉車十大品牌,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名牌,浙江省出口名牌,浙江省知名商號,高新技術企業,國內專業資深的倉儲物流搬運設備製造企業。
廈工XGMA
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始於1951年,著名工程機械品牌,福建省著名商標,福建名牌,上市公司,國家重點骨幹大型一類企業,中國大型的工程機械製造基地。

C. 誰勇提供廈門100強企業的名稱和地址和電話呢

[06-11]2008年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

1戴爾(中國)有限公司

2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

3廈門國貿控股有限公司

4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

5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廈門夏商集團有限公司

7翔鷺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8明發集團有限公司

9廈門航空有限公司

10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1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2廈門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13廈門輕工集團有限公司

14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

15廈門正新橡膠工業有限公司

16廈門市路橋工程物資公司

17廈門海滄投資總公司

18廈門翔鷺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19聯想移動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21明達實業(廈門)有限公司

22廈門多威電子有限公司

23廈門TDK有限公司

24廈門禹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5廈門市嘉晟對外貿易有限公司

26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

27廈門市中信隆進出口有限公司

28廈門銀鷺集團有限公司

29福建省煙草公司廈門分公司

30聯發集團有限公司

31廈門源昌集團有限公司

32廈門寶龍集團發展有限公司

33廈門國際航空港集團有限公司

34廈門建松電器有限公司

35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

36中鐵十七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37廈門嘉聯恆進出口有限公司

38廈門正新海燕輪胎有限公司

39廈門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

40廈門經濟特區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41廈門華融集團有限公司

42廈門海翼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43利勝電光源(廈門)有限公司

44廈門市建安集團有限公司

45鑫東森集團有限公司

46明達玻璃(廈門)有限公司

47廈門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48廈門中鐵建設有限公司

49廈門海澳集團有限公司

50廈門銀祥集團有限公司

51鷺燕(福建)集團有限公司

52廈門新景地集團有限公司

53廈門ABB低壓電器設備有限公司

54廈門協力五金礦產進出口有限公司

55廈門公交集團有限公司

56廈門眾達鋼鐵有限公司

57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58廈門住宅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59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60廈門蒙發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1廈門大洲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62廈門中盛糧油企業有限公司

63廈門中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64廈門中禾實業有限公司

65鈦積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66廈門電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67廈門三峽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68廈門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69廈門宏發電聲有限公司

70廈門富士電氣化學有限公司

71廈門華特集團有限公司

72廈門七匹狼服裝營銷有限公司

73廈門育哲進出口有限公司

74福建省廈門醫葯采購供應站

75廈門太平貨櫃製造有限公司

76廈門嘉鷺金屬工業公司

77廈門海滄土地開發有限公司

78廈門華誠實業有限公司

79銳珂(廈門)醫療器材有限公司

80廈門萬里石有限公司

81廈門市恆達昌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82廈門興海龍石油有限公司

83廈門市鷺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84廈門青島啤酒東南營銷有限公司

85廈門協力糧油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86廈門群鑫機械工業有限公司

87住重中駿(廈門)建機有限公司

88廈門福隆置業集團有限公司

89廈門思總建設有限公司

90廈門火炬集團有限公司

91福建四海建設有限公司

92廈門遠洋運輸公司

93廈門東綸股份有限公司

94廈門中宸集團有限公司

95廈門金都特房置業有限公司

96高時(廈門)石業有限公司

97廈門法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98廈門大統皮革製品有限公司

99廈門好聚合進出口有限公司

100廈門百穗行實業有限公司

補充一下,原文如下:

「本報(《廈門日報》)參與主辦。2008年廈門企業百強揭曉。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昨日發布「2008廈門企業100強」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08廈門企業100強」的排序結果,突顯了我市大企業發展五大趨勢和特點:老百強企業發展穩健快速,新百強企業迅速崛起;國企外企私企協同發展在市場競爭中並駕齊驅;工業企業居主導地位,各行各業協同發展;百強企業營銷增勢強勁,經營與資產規模進一步壯大;企業經濟效益普遍顯著,對社會的貢獻突出。

昨日(2008-06-10),廈門企聯發布了「2008廈門企業100強」分析報告,廈門企聯常務副會長黃萬永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2008廈門企業100強」的排序結果,突顯了我市大企業發展具有五大趨勢和特點。

"2008年廈門企業100強"分析報告昨日發布

2008年廈門企業百強揭曉。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昨日發布「2008廈門企業100強」分析報告。報告指出,「2008廈門企業100強」的排序結果,突顯了我市大企業發展五大趨勢和特點:老百強企業發展穩健快速,新百強企業迅速崛起;國企外企私企協同發展在市場競爭中並駕齊驅;工業企業居主導地位,各行各業協同發展;百強企業營銷增勢強勁,經營與資產規模進一步壯大;企業經濟效益普遍顯著,對社會的貢獻突出。

昨日,廈門企聯發布了「2008廈門企業100強」分析報告,廈門企聯常務副會長黃萬永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2008廈門企業100強」的排序結果,突顯了我市大企業發展具有五大趨勢和特點。

1.老百強發展穩健新百強迅速崛起

一是2007榜老百強企業發展穩健,穩居2008榜百強企業主導地位。

首先從所佔比例來看,在2007榜老百強企業中,扣除數家企業被以集團名義合並申報因素後,仍有75家企業再次榮登「2008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並在前70名企業中佔了64席。

再從前十強名次來看,2007百強榜的前10家企業繼續保持了2008百強榜中前十強的地位。其中,戴爾、建發、國貿繼續蟬聯前三強。

再從名次穩定性情況來看,在再次登2008百強榜75家企業中,與2007百強榜相比,位次前移的企業有48家,位次不變的企業8家,名次穩定率達7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位次前移的企業中,有16家企業的位次向前跨進10位以上,如特區房地產集團跨前35位,省三建跨前34位,建安集團跨前33位,船舶重工跨前32位,大洲房地產集團跨前26位,鷺燕集團跨前25位、宏發公司跨前24位,利勝公司跨前23位,蒙發利公司跨前21位,表明這9家企業在2007年度取得了長足快速的發展。

二是一批「黑馬」企業迅速崛起,躋身2008百強企業排行榜。在2008百強企業的排行榜中,出現了25個新面孔。這些迅速崛起的企業,猶如幾匹「黑馬」,均以驕人的業績闖進了「2008廈門企業100強」。輕工集團、建發房地產、禹洲集團、海翼國貿、明達玻璃等5家企業還一鳴驚人,進入了前50強。

2.國企發展態勢良好民營企業異軍突起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發展態勢良好。國有企業是我市經濟的基礎。在改革開放、創辦廈門經濟特區的過程中,國有企業對廈門經濟的發展功不可沒。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有企業由於體制方面的原因和歷史包袱的影響,企業的發展遇到了許多新的問題,有的企業還步履艱難。為此,前幾年社會上有不少人對我市國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存在許多疑慮,更有甚者還把國企當成是經濟發展的包袱,認為均應一賣了之、一關了之。然而,三年來「廈門100強企業」的排序結果顯示,我市的國有企業經過改革開放浪潮的洗禮,通過改制重組、自主創新和科學管理,正在經歷一個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過程,發展態勢良好。在2008百強企業榜單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34家,與前兩年一樣佔三分之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前10強企業中,有6家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此外,在市管十大國有企業集團中,有9家(其中有的集團是以其所屬主體企業參排)上榜並居前列,由管委會及區政府管理的三家國有企業集團全部上榜。

外資企業舉足輕重。自創辦廈門經濟特區以來,通過堅持不懈地引進外資,我市的外商投資企業得到了蓬勃發展,現已成為我市的主要產業大軍,對我市經濟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作出了重要貢獻。在2008百強企業榜單中,外資和港台澳企業均佔32家,與前兩年一樣,佔三分之一。其中,戴爾公司連續三年名列榜首,成為我市企業中一顆最耀眼的明星。此外,翔鷺石化、明發集團和廈華電子進入前十強。

民營企業異軍突起。在計劃經濟時代,民營企業是沒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間的,我市民營企業的興起完全是得益於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我市民營企業普遍規模偏小、後勁缺乏。但連續三年的「廈門企業100強」榜單充分顯示,近幾年來我市的民營企業勇於拼搏,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我市產業大軍中的一支生力軍。在2008百強企業榜單中,民營企業達到32家,比2006百強企業榜增加了6家。其中,禹洲集團、嘉晟外貿、中信隆、銀鷺集團和源昌集團等私企異軍突起,並居重要位置。

3.工業企業位居主導房地產業勢頭強勁

根據國務院廈門經濟特區要以工業為主兼營商貿旅遊房地產業的要求,我市經過27年的努力,產業結構正在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的格局。在2008榜百強企業中,工業企業有戴爾公司、金龍汽車、翔鷺石化等46家企業(同比減少5家)上榜,商貿企業有建發股份、國貿控股、夏商集團等25家企業(同比持平)上榜,房地產業有明發集團、海滄投總、建發房地產等15家企業(同比增加6家)上榜,建築企業有路橋工程、中鐵十七局六公司、建安集團等9家企業(同比增加3家)上榜,交通物流企業有廈航公司、航空港集團和公交集團等4家企業上榜,其他企業1家。表明在2007年裡,我市的房地產業與建築業的發展勢頭強勁。

4.企業營銷增長快速競爭實力日益增強

入圍門檻每年遞增,企業整體實力逐年增強:2007年的入圍門檻為營銷收入5.0億元,比2006年提高1億元,今年的入圍門檻為營銷收入5.5億元,比2007年又提高了5000萬元。今年符合入圍條件的企業有150多家,最後進入2008百強企業榜的第100名企業的營銷收入達到5.64億元,比入圍標准增加1400萬元,比上年第100名企業高出6400萬元,表明我市大企業的經營實力在逐年增強。

銷售收入總額劇增,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再度提升:2008榜百強企業2007年度的銷售收入總額達到3087.47億元,同比凈增598億元,增長24%,對拉動全市GDP的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企業銷售增長快速,運行態勢整體良好:在2008榜百強企業中,有92家企業2007年的銷售收入均高於2006年,同比增加7家。其中,銷售收入增長率增幅在10%以上的企業73家,增幅在20%以上的企業近60家,增幅在50%以上的企業有33家,增幅在100%以上的企業有12家(如:建發房地產、海翼國貿、宸鴻科技、中聯建設、七匹狼服裝、華特集團、恆達昌房地產、銳珂醫療器材、協辦糧油、火炬集團、多威電子、銀鷺集團等)。

企業經營規模和資產總額進一步壯大,競爭實力日益增強:首先,從企業經營規模來看,2008榜百強企業2007年度銷售收入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達到67家(同比增加了14家)。其中,銷售收入在10億至100億的企業有60家(同比增加10家),銷售收入上百億元的企業7家(同比增加3家)。

其次從企業資產總額來看,2008榜百強企業2007年度的資產總額達到2584.81億元(同比凈增638.74億元),增長32.82%。其中,資產總額在1.6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94家,資產總額在5億元以上的企業有74家,資產總額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1家,資產總額在5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8家,資產總額在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家(如戴爾公司、建發股份、國貿控股)。

再次從總資產凈增額來看,2008榜百強企業2007年度的資產凈增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66家,資產總額凈增額在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0家(其中,建發股份凈增62億元,國貿控股凈增59億元,特房公司、火炬集團、寶龍集團、建發房產、源昌集團、廈工股份、聯發集團也分別凈增了20億元—30億元)。

5.企業經濟效益顯著對社會的貢獻突出

利潤增長情況喜人,企業效益顯著:

首先從凈利潤總額來看,百強企業2007年實現的凈利潤總額共達169.43億元,同比凈增55.61億元,增長48.86%。

其次從各上榜企業2007年實現的凈利潤額來看,在100家企業中有91家企業盈利。其中,凈利潤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5家(同比增加11家),凈利潤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50家(同比增加11家),凈利潤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75家(同比增加14家)。在高盈利的企業中,戴爾公司和明發集團的凈利潤達到10億元以上的,建發股份、煙草工業、建發房地產、寶龍集團、禹洲集團、太古飛機、國貿控股、新景地集團、廈航公司、正新橡膠、省煙草廈門分公司、源昌集團等企業的凈利潤也高達數億元。

再從各上榜企業2007年凈利潤增長額情況來看,100家企業中有80家企業的凈利潤呈增長態勢。其中,同比凈增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2家,同比凈增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53家。其中,戴爾公司和寶龍集團分別凈增10億元和5.5億元,建發房地產、禹洲集團、廈航公司、恆達昌房地產、建發股份、正新橡膠、煙草工業等家企業均凈增數億元。此外,值得指出的是,正新海燕由2006年虧損5600萬元轉為2007年盈利8900萬元,凈增1.45億元,廈華電子則由2006年虧損5.46億元轉為2007年虧損3.90億元,減虧1.56億元。

企業納稅額再創新高,對社會的貢獻度進一步加大:

首先從納稅總額來看,百強企業2007年的納稅總額共達139.80億元,占同年全市財政總收入的40%,同比凈增37.26億元,增長36.34%。其次從各上榜企業2007年納稅額來看,納稅額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79家(同比增加13家)。其中納稅額在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8家,納稅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4家(同比增加9家)。納稅大戶有:煙草工業公司和建發股份公司納稅分別高達29.31億元和13.84億元,廈航公司、象嶼集團、戴爾公司、國貿控股、明發集團、特區房地產、金龍汽車、正新橡膠、建發房地產、寶龍集團、海滄投總、鎢業股份、翔鷺石化、夏商集團、廈工股份和輕工集團等企業納稅均在2億元以上,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佔72%。再從各上榜企業2007年納稅增長額來看,100家企業中納稅增長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9家,其中凈增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3家。增幅最大的企業有煙草工業公司和建發股份公司、廈航公司、建發房地產、戴爾公司、寶龍集團和特區房地產等。

吸納大量員工就業,為構建和諧社會盡責:

上榜的百強企業不僅共吸納了23.27萬員工就業,而且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勞務關系和諧,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戴爾建發國貿繼續穩居前三位

在眾人的翹首期待中,由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廈門日報社聯合打造的「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於昨日新鮮出爐,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廈門建發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仍然穩居排行榜前三位,其中,蟬聯榜首的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再創新高,2006年營業收入達到387.46億元,遙遙領先。

「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序活動自5月12日正式啟動以後,得到了廣大企業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本次排序遵循企業自報和部門與行業推薦,公正、公開、公平、不向申報企業收取費用的原則來進行,以企業2006年度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為主要依據,入圍門檻為5億元以上(含5億元)。經過企業申報、部門和行業推薦,共有120家企業遞交申報表角逐百強,昨日下午,「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序審定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對申報企業的數據和初步排序進行審核,並最終確定「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名單。

與去年相比,廈門本土企業有了較大的發展,有80家企業再次榮登「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一些去年未上榜的企業,在經過一年的發展後,規模日漸擴大,銷售收入迅速攀升,有20家去年未「露臉」的企業今年躋身「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

廈企聯會長李秀記表示,在完成「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序的基礎上,廈企聯將從中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參加「中國企業500強」和「福建省百強企業」排序。

據介紹,6月下旬主辦方將舉辦百強企業論壇及授牌儀式,「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序結果將於近日在廈門日報公布。

鏈接

「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黑馬頻出20家企業首次闖入百強行列

「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於昨日揭開面紗,廈企聯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黃萬永分析說,從「2007廈門企業100強」的排序情況來看,2006年度我市大企業發展穩健快速,運行態勢良好。

老百強企業發展穩健

從排序結果顯示,「2006廈門企業100強」中的絕大多數企業在2006年度發展穩健、表現良好,在「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中穩居主導地位。有80家企業再次榮登「2007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並在排行榜的前70名企業中佔了65席。另外20家企業則由於各種原因,與排行榜無緣。

從前十強名次來看,有9家企業保持了前十強的地位。與「2006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的位次相比,戴爾(中國)公司、廈門建發股份公司、廈門國貿集團股份公司和廈門金龍汽車集團股份公司繼續穩坐第一、二、三、四把交椅,象嶼集團、翔鷺石化、廈華電子、夏商集團和廈航公司等5家企業也繼續保持了前十名的地位,明發集團則以顯著的業績擠進了前十(由原來的49位前移到第9位)。

在再次登榜的80家企業中,與「2006廈門企業100強」排行榜相比,除前十強外,位次前移的企業有34家,名次穩定率達76%。

一批「黑馬」闖入百強

新企業迅速崛起,一批「黑馬」闖入百強。不少企業2006年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呈現大幅度增長,有的甚至是成倍或數倍增長,20家沒有進入「2006廈門企業100強」的企業,2006年度發展異常迅速,它們猶如一匹匹「黑馬」、大顯鋒芒,以驕人的業績闖進了「2007廈門企業100強」。

企業營業收入大幅上升

百強企業經營態勢良好,規模進一步壯大。從營業收入總額增長來看,「2007廈門企業100強」2006年度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2618.5億元,比2005年凈增553億元,增長26.78%;從企業的營業收入增長來看,100家企業中有85家企業2006年的營業收入均高於2005年。有10家企業持平或基本持平,明顯下降的企業僅5家;從經營規模來看,大部分企業進一步壯大。名列榜首的戴爾(中國)有限公司再創新高,2006年營業收入達到387.46億元,比2005年凈增近39億元,增長11%。在另99家企業中,2006年營業收入超過及接近100億元的企業比2005年增加2家;營業收入在80-90億元的企業也比2005年增加2家。

國企外企私企三分天下

在「2007廈門企業100強」中,國企、外企、私企三分天下,並駕齊驅,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38家,外資及台港澳企業30家,私營企業32家,與「2006廈門企業100強」相比,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2家,外資及台港澳企業減少3家,私營企業增加8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市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及私營企業的發展態勢良好,特別是私營企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的一支強大力量。

工業企業的主導地位不變

我市堅持不懈地發展工業,使廈門的經濟連續多年保持著快速、穩定、健康的發展態勢,在「2007廈門企業100強」中,工業企業51家,貿易企業25家,房地產企業9家,建築企業6家,交通物流企業5家,其他企業4家。很顯然,與「2006廈門企業100強」一樣,工業企業佔了「半壁江山」,起到了主導作用。

後附:2006廈門製造業企業100強(圖)

D. 廈門有那些規模稍大點的機械類製造企業

廈門市集美區機械廠

廈門市集美區飛豪機械廠

景力(廈門)切削五金有限公司 精沖模標准件、合金沖頭、鑽頭 獨資
集美區僑英街道同集路316號

全興交通器材(廈門)有限公司 摩托車座墊、交通器材產品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百鼎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汽機車高壓點火線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孫坂南路50?52#

廈門成宇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汽機車五金沖壓零件、防撞擋桿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恆耀金屬有限公司 螺絲、螺帽及其它金屬製品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宏明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汽機車排氣管、鈑金零件、模具治具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吉達精密金屬有限公司 各種計算機、電器、鍾表儀表儀器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天鳳路123號

廈門健秀鏡業有限公司 車輛照後鏡及零件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天安路95?99號

廈門勁亨五金工業有限公司 各種螺絲、螺母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開發減震器有限公司 機車減震器及零組件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隆山元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汽機車機械五金零組件及鋼制傢俱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三申機械有限公司 機車零件、機械五金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士禮機械有限公司 汽機車交通器材的零件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廈門信源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汽車摩托車及工業濾清器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宜和昌機械(廈門)有限公司 機械鍛造件、圓盤針織機及其零配件 獨資
集美區灌口鎮灌南工業區

裕興螺絲(廈門)有限公司 精密螺絲、螺母、小五金 獨資
集美區北部工業區

朗力(廈門)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生產各類電器設備機箱、電控機箱,不銹鋼板金件和鋁合金板金件、各類金屬管件及實心材料製品、各類碳素纖維 獨資 廈門市集美區杏林杏北路25號

廈門馬事多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製造加工液壓破碎器、液壓剪、液壓鑽機、快速連接器及相關零部件。 獨資
集美杏林日新路23號

來自:集美企業網 http://www.jimei.gov.cn/jmj/navigation/tjfl.jsp?tjid=12&tjsoftname=%C1%E3%B2%BF%BC%FE&page=2

建議公子去yahoo上搜索一些資料,我也搜索來的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E. 海斯特叉車公司如何他和林德,永恆力怎麼樣

林德的銷售待遇是外資叉車企業裡面最少的。

試用期 正式(底薪+交通電話補貼)
林德 2500+1500 1500+1500 初級銷售
2000+1500 高級銷售
3000+1500 銷售主任
海斯特 3000+1500
永恆力 4000+2000 初級銷售

就提成來說,永恆力最好,其次:海斯特,豐田,林德接上:要注意的還有,如果離職時候傭金沒有拿全,哪個公司基本上都要扣了

如果你每年賣50台叉車,總收入應該在10萬-13萬左右(稅後)

裡面的人際關系:在林德工作3年以上的人都去海斯特和永恆力,OM了。
海斯特的銷售總監是林德原上海的銷售總監
永恆力的銷售總監是林德原蘇州的銷售員
林德的銷售精英基本上都走了,海斯特裡面精英不多,永恆力多些。
OM就是林德旗下的另一個品牌,其副總是原林德銷售部長。

弄來弄去就是這幫人,如果你不想淌水,就趕快走吧

F. 廈門比較好的公司有哪些

國企: 海翼集團、建發集團、聯發集團、輕工集團、中遠物流、中郵普泰、廈門船舶重工
外企: 林德叉車、瑞聲達聽力技術(中國)有限公司、中駿置業、太古飛機
民企: 福信集團、福隆集團、三達膜科技、柒牌集團、中軟海晟、科華恆盛、安踏中國
台企: 宸鴻科技、翔鷺集團、路達工業、友達光電、建霖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