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同安岳口在哪個地方
擴展閱讀
杭州哪裡的春茶最好喝 2025-02-06 17:47:26
北京智能技術咨詢怎麼樣 2025-02-06 17:46:38
深圳哪裡可以喚起你回憶 2025-02-06 17:42:25

廈門同安岳口在哪個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8-10 03:34:35

1. 廈門同安區的BRT全線路程和每個站點名稱

您的目的是想從同安區乘坐BRT到鎮海路。最佳的乘車方案是先坐BRT快2路,然後在文灶站下車,通過換乘通道轉乘廈門地鐵1號線,直達鎮海路,也就是廈門婦幼保健院。

還有一種選擇就是乘坐659路公交車,同安起點站是岳口小區,659公交可在鎮海路口站或者第一醫院站下車。

個人建議,不需要了解同安區BRT經過的所有站點,直接拿出手機地區,搜索一下BRT,就可以自動顯示附近最近的BRT站點。

廈門659路公交

2. 求廈門同安明朝抗倭戰爭資料。

明朝嘉靖年間,倭寇猖狂,常侵擾我國沿海地區,地處同安縣是倭寇常來騷擾的地方。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是年,大股倭寇襲擾同安縣蓮河、霞浯、珩厝、東園等沿海鄉明碧村,因無官兵抵抗,倭寇深入鴻漸山一帶,將藏於一大山洞內的千餘難民用濃煙熏死。後人為記住這一民族恨,稱該山洞為「千人洞」。
明嘉靖三十六年十一月,一批倭船屯泊廈門港外浯嶼島,分別劫掠同安、南安、惠安等縣。嘉靖三十七年,倭寇火燒浯嶼寨,攻同安縣城,知縣徐宗奭率領軍民上城抵禦,以銃擊傷倭酋後,倭眾始退走。同年十一月,盤踞浙江柯梅(舟山北部)的倭寇3000餘人,在海盜謝老、洪老(即謝策、洪迪珍)的導引下移巢浯嶼。自此,倭寇不斷劫掠廈門南北沿海諸縣。
明嘉靖三十八年夏,浯嶼的倭寇和大批新來的倭寇,南掠龍溪、漳浦、詔安、長泰等縣,北圍泉州府城,並分股攻掠南安、同安等地。倭寇攻同安縣城時,正值「久雨城圮」,同知李時芳帶領軍民「植木柵捍蔽」,縣學教官吳金率諸生丁壯死守,倭寇久攻不下,遂轉而焚掠郊外,居民房舍被焚數千家,梵天名剎雨華堂亦遭焚毀。倭賊從祥芝、石湖、烏潯等地分道出海,參將王麟率領舟師追擊。
明嘉靖三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倭寇自料羅登岸,焚掠同安浯洲(今金門島),受害最慘的是官澳。當時官澳巡檢司城內有難民萬餘人,他們推舉楊克紹為首組織丁壯4000餘人守城。因城高缺水,於四月初九日組織突圍時城破。倭寇縱火屠城,城內外屍橫遍地,婦女相攜投海者不計其數,僅先頭突圍的200餘人倖免被害。五月,倭寇攻後浦,後浦雖築城未就,但民眾早已結社練兵,協力防守,倭攻不入。後同安知縣譚維鼎率鄉兵渡海來援,城內自衛武裝配合援兵夾擊倭賊,終將倭眾擊潰,擒獲倭酋阿士機、安罩槐配尾達等7人。浯洲倭患「始終凡五十日,村社為虛」。不久,屯駐月港的3000餘名倭寇移舟出港,官兵於海滄、白石、鎮海、井尾等處伏擊,每戰皆勝;參將王麟、把總鄧一貴又追倭於鼓浪嶼、刺嶼尾海面,擊沉倭舟數十艘,俘斬數百人,啞哩國王孫上鍵、勾結倭寇的賊首徐老就擒,倭眾大部墜海溺死。屯駐浯嶼的殘倭遂遷往南澳。
此後,俞大猷、戚繼光分別率軍橫掃流竄廣東、福建的殘倭。至嘉靖四十五年,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消除。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冬十一月倭寇盤踞浯嶼,騷擾同安。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冬盤踞浯嶼的倭寇攻同安縣城,知縣徐宗奭率眾將其擊退。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倭寇又攻同安縣城,指揮白震、同知李時芳率軍民固守。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正月倭寇屯踞海滄。
四月屯踞浯嶼的倭寇攻陷浯洲,大肆殺戮。同安知縣譚維鼎率兵救援。
五月參將王麟、把總鄧一貴追擊倭寇於鼓浪嶼及刺嶼尾,擊沉倭船數十隻,擊斃倭寇數百名。
嘉靖四十年(1561年)
岳口「走康王公」
同安縣岳口村在城南門外,是倭寇經常撓襲的地方,知縣譚維鼎先後在同安三魁出米岩、縣城南門擊敗倭寇。
1561年初,倭寇又一次竄擾岳口,鄉兵立即奮起抵抗。但由於倭寇強弩利箭,十分利害,鄉兵武備低劣,漸漸抵敵不住。鄉民們就求神托佛,希望保佑平安。有人觸景生情,見本村奉祀的康府元帥,俗稱康王公的大佛像,頭如巴斗,眼若銅鈴,頭戴「戽桶」(王冠)、身穿『黑蟒」(黑戰袍),坐輦約有一丈四方,輦上插著五營旗,十分威武,就心思一計物指,利用佛像作擋箭牌。這一倡議,得到大家贊成。就在四月初一日傍晚,將康王佛像裝上木輪,推出去上陣,武裝鄉民緊跟輦後,搖旗吶喊,沖向倭營。倭寇不知底細,匆忙應戰,拚命開弓射箭,鄉兵憑借佛像擋箭,奮勇沖殺。倭寇在天色朦朧中,分不清是非真假,只見利箭射不倒大將軍,以為天兵天將下凡,似潮水般涌來,眼見營柵被沖垮,一時陣腳大亂,加上城內軍民,聞訊趕來支援,鄰村鄉兵,四麵包抄,就一舉全殲來犯的倭寇,大獲全勝。

當天晚上,大家抬著「康王公」佛像,敲鑼打鼓,奔騰歡呼,遊行全境,慶祝勝利,俗稱「走康王公」。為了紀念這次抗倭勝利,慶幸百姓免遭災難,從此,岳口每年四月初一晚上,都要舉行一次「走康王公」活動,寄託驅邪逐魔,消災滅禍的願望,成為當地的民俗。

明嘉靖四十一年十月,從南澳來的倭寇與在福清牛田(今龍田)被戚繼光擊潰的殘倭合股,再次圍攻同安城未克,繼而攻陷福全所城。嘉靖四十三年正月,在仙游縣城外被戚繼光擊潰南逃的倭寇圍攻安平(今安海),聞戚軍將至,繼續南竄至同安。二月初五日,戚軍追至王倉坪,斬倭百餘人,倭眾墜崖死者無數,余倭潰逃漳浦一帶。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二月初五日名將戚繼光追擊倭寇於同安王倉坪,斬倭寇數百人,墜崖倭寇無數。
隆慶三年(1569年)
四月指揮張奇峰擒獲侵擾同安沿海的倭寇,倭患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