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福建省廈門市有哪幾個區
截至2021年5月,廈門市下轄6個市轄區: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
廈門,簡稱「廈」或「鷺」,別稱鷺島,是福建省轄地級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廈門地形以濱海平原、台地和丘陵為主。廈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勢地貌構成類型多樣,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灘塗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於同安與安溪交界處的雲頂山海拔1175.2米,為全市最高的山峰。從西北往東南,依次分布著高丘、低丘、階地、海積平原和灘塗,南面是廈門島和鼓浪嶼。雲頂山為廈門市最高峰,雲頂岩為廈門島最高峰,日光岩為鼓浪嶼最高峰。
廈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風力一般3~4級,常向主導風力為東北風。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的關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風的影響,且多集中在7~9月份。
Ⅱ 廈門市中心在哪裡
廈門市中心在思明區。
思明區隸屬福建省廈門市,是廈門市的中心城區,由廈門薯圓島南部與鼓浪嶼全嶼組成,北與湖裡區連接,東,西,南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隔海相望,總面積84平方千米。
思明區是廈門市所轄六區之一,是廈門市最早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於廈門東南端,包括廈門本島東南部及鼓浪嶼,西北面與廈門本島的湖裡區毗鄰,三面臨海。
思明區的歌舞藝術:
宋江陣源於明代抗倭斗爭中的軍旅步戰武術陣法和鄉團訓練,明末清初鄭成功的抗清斗爭將此軍事訓練方法普及推廣,逐漸演化成一種民俗活動,宋江陣的演武內容主要有行陣,單練與對練,群體演練,收陣四部分,行陣,指群體演繹軍旅武術步戰陣法。
單練與對練主要是表演兵器和拳術套路,群體演練主要操演八卦陣,收陣以環螺陣收尾,演武時以行陣,八卦陣和收場的環螺陣最為激烈,演練的兵器數迅塌有雙短斧,九尺棍,月牙鏟,藤牌刀,鉤鐮棍,雙鐵鞭等。
蜈蚣閣是流傳於廈門的民間陣頭表演,屬於藝閣的一種,又叫裝閣,龍閣,鳳閣,蜈蚣閣以多節閣棚連成,每節閣棚飾以祥禽瑞獸,奇花異草圖形,上坐裝扮戲曲人物之兒昌並童,因裝飾閣棚,妝扮人物,花費相當精力,財力,故叫裝閣。
每一閣棚由兩個或四個甚至八個成年男子扛抬,幾十節閣棚相連,便宛如百足蜈蚣,故稱蜈蚣閣,用於迎神賽會的化裝遊行,廣泛流傳於廈門,泉州,漳州及台灣,金門地區。
Ⅲ 廈門哪些屬於城區,哪些屬於郊區
廈門所講的城區,一般指的是廈門島島內,包括思明區和湖裡區。除此之外的集美、海滄、同安、翔安都可以算郊區。
Ⅳ 廈門市分那幾個區那個區是市中心
1、廈門分為同安區、翔安區(轄原同安區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鎮)、集美區(增轄杏林街道辦和杏林鎮)、海滄區(由杏林區更名)、湖裡區、思明區(由思明、鼓浪嶼和開元三區合並),其中思明區是市中心。
2、廈門市簡介
廈門,福建省省轄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是國務院批復的中國 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1]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轄6個市轄區,常住人口392萬(2016年末)[2]。
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成為日後收復台灣本島的重要基地。 晚清時期因《望廈條約》的執行,迫使廈門地區成為半封建半殖民的公共租界,1949年10月,廈門解放。直至1979年,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了《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炮擊,劃上了句號[3]。
廈門通行閩南語,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著名景點有:鼓浪嶼、萬石植物園、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曾厝垵等。
Ⅳ 廈門市有多少個區
1、湖裡區
湖裡區位於廈門島北部,三面環海,成立於1987年11月,是廈門特區發祥地;湖裡區是國家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的中心,集裝箱吞吐量居全國第六位,是中國十大港口之一,是廈門島對外交通的重要樞紐,2019年全區常住人口102.6萬人、戶籍人口36.59萬人。
2、思明區
思明區位於廈門島南部,由廈門島南部與鼓浪嶼全嶼組成,是廈門市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廈門大學、南普陀寺是思明區的「三張名片」,2019年全區常住人口102.3萬人、戶籍人口85.05萬人。
3、集美區
集美區位於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是廈門重要的工業區、文教區和新城區,也是著名的僑鄉和風景旅遊區,2018年全區常住人口70萬人、戶籍人口31.17萬人。
4、同安區
同安區是廈門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境內的環東海域是廈門市政府新規劃的北部市級中心,2018年全區常住人口61.1萬人、戶籍人口38.96萬人。
5、海滄區
海滄區全境位於海滄半島,與廈門島隔海相望,位於閩南廈漳泉金三角地區的突出部位,福建南部拓海貿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國大陸主要的國家級台商投資區,2019年全區常住人口41.6萬人、戶籍人口20.54萬人(2018年)。
6、翔安區
翔安區成立於2003年,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最前沿,位於廈門市東部,居廈漳泉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2018年全區常住人口37.8萬人、戶籍人口35.9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