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廈門經濟如何主要生產什麼工業
廈門經濟產業主要分別為石化、電子、機械和建築為主。產業布局中確立了石化、電子、機械、建築在廈門產業結構中的龍頭地位。x0dx0a石化:帶動整個經濟 x0dx0a調查表明,「化學工業」的總產出占「石化」總產出的99.14%,形成了以翔鷺石化PTA為龍頭,向上、下游延伸的石油化工芳烴系列產品和以柯達彩色感光材料為代表的精細化工產品兩個優勢領域。主要企業有:翔鷺石化、翔鷺紡纖、柯達感光、正新輪胎、明達塑膠等。目前,廈門PTA的產能世界第一;彩色感光材料(膠卷、相紙)全國第一;翔鷺紡纖的聚合能力(年產36萬噸)全國第三。醫葯行業有星鯊集團、鼎爐實業、金達威維生素、金日制葯、特寶生物工程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金達威公司生產的醫葯中間體(維生素A、D)產量在全國同行中排名第一。「石化」對其他產業部門及整個經濟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決定著廈門在全國經濟中的地位。所以,「石化」應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x0dx0a電子:利稅總額第一 x0dx0a「電子(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的「綜合排名」在第二產業中處於第5位,是技術含量最高、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形成了戴爾、廈華、夏新、松下、歌樂、建松等一批知名整機企業和TDK、FDK、NEC等一批國際知名元器件生產企業;擁有了以計算機、手機、視聽產品為主導的投資類電子產品;以彩電、收錄音機、汽車音響、DVD為主導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以微電機、電容器、光電器件、半導體集成電路引線框架、變壓器、繼電器、磁性材料為主導的基礎元器件電子產品。其中,汽車音響、收錄音機、薄膜電容、小家電產量位居全國第一。「電子」的利稅總額占所有產業部門利稅總額的10.25%,位居第一,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應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x0dx0a機械:形成產業集群 x0dx0a「機械」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的綜合發展能力最強,在第二產業中居於首位。「機械」已形成了以廈工、廈汽、太古、廈船重工、群鑫機械、裝載機、廈門工程機械制動器廠等大中型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因而,必須將「機械」作為廈門的主導產業來發展。x0dx0a建築:大量吸納勞力 x0dx0a而「建築業」的產業綜合發展能力在第二產業中的排名處於第3名,具有較高的輻射性和制約性,對供求雙方都起著較大的作用,能夠帶動冶金、化工、木材等關聯產業的發展,既服務於生產由服務於生活。而且,「建築業」的就業吸納系數僅次於「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大量吸收城鄉勞動力。綜合而論,「建築業」也應作為廈門市的主導產業。因此,綜合定量和定性的計算分析,課題組篩選出廈門市主導產業為「石化」、「電子」、「機械」、「建築」。這一結論涵蓋了廈門市三大主導產業(「石化」、「電子」、「機械」)的傳統觀點,同時經過大量的數據分析,把建築業也納入廈門市的主導產業群,供政府決策部門參考。投入產出課題調查:為國家統計局開展的調查,一般是省一級統計局做,每5年進行一次。由於系統龐大,數據錯綜復雜,目前福建省還只有廈門做過。該課題可為廈門「十一五」期間的產業發展規劃提供決策參考。主導產業:一般是指在某一經濟體中的某個階段,能對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起著導向性和帶動性作用,並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技術創新能力的產業。這些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龍頭」,在產業結構中佔有較大的比重。x0dx0a 此外,航空運輸、港口運輸也是廈門的經濟增長點。x0dx0a 從今後來看,從廈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看,應著重選擇如下5個產業。 x0dx0a(一)電子信息技術產業。世界上的資源有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和信息資源三種。對信息資源的收集、處理、傳遞、存儲和利用的程度是現代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特徵。電子信息技術是當代高新技術的主導技術,其領域十分廣闊,主要有微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和光纖通信等。 x0dx0a(二)新材料技術產業。新型材料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物質基礎,它的廣泛應用將促進作為生產力主要組成部分的勞動工具和勞動資料的革新和突破。因此,被稱為新產業革命的重要特徵之一。目前,列為新材料有幾十萬種,最主要有五大類:信息材料、能源材料、高分子有機合成材料、新型金屬材料、高性能組合材料等。 x0dx0a(三)機電一體化技術產業。這是新型的機械與微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技術,主要由機械、電腦、儀器三部分組成的。其產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用電子技術來代替機械主要功能的產品;另一類是機械與電子相結合的產品。這個產業的發展有利於推動廈門的機械、化工、輕工等傳統工業的技術改造。 x0dx0a(四)生物技術產業。這是70年代出現的一項新生物技術,包括微生物工程、酶工程、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目前已廣泛應用於農業、食品工業、醫療與醫葯、精細化工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廈門在上述幾個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和水平,應發揮優勢,重點扶植,開發出一批「拳頭」產品。 x0dx0a(五)海洋技術產業。海洋是一個新興的,有戰略意義的開發領域。海洋產業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海洋產業如海洋漁業、海洋運輸、船舶製造業、海洋化工、海洋養殖、海濱旅遊和水上運動;另一類是新興海洋產業如海上石油開采、海洋能發電、海洋水下工程、海水淡化以及海洋綜合開發利用。
⑵ 廈門的GDP真的只是靠旅遊和房地產嗎
可以這樣說,廈門的GDP是靠旅遊和房地產,廈門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旅遊業是廈門最重要的行業之一。2018年廈門全年接待遊客8900萬人次,旅遊收入1402.12億元,佔到了廈門總GDP的29.26%。旅遊業對廈門來說太重要了。廈門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地方,教育也比較發達。廈門有廈門大學、集美大學、廈門理工學院、華僑大學(廈門校區)、廈門醫學院等院校。
⑶ 廈門經濟是如何做到一年時間GDP增加上千億趕超廣州的
說起廈門,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作為福建副省級市,它同樣還擁有計劃單列市、經濟特區身份,且在旅遊業日益興盛的趨勢下,順利成為熱門風景旅遊城市,多次榮獲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最浪漫休閑城市等稱號。
所以近些年選擇“逃離”的人群並不少,可一個人走了,接下來還會再來兩個人、三個人,對當地經濟也造不成影響。
⑷ 為什麼廈門GDP不高但發展這么牛是否存在被高估的情況
廈門也是靠其地位和城市環境決定了它的價值。「城在海上,海在城中」,海岸線貫穿廈門整個城市,每一條路的盡頭都是海,街頭繁花似錦,讓其有花園城市的美稱,來到廈門的人,都被廈門漂亮的城市環境征服,自然而然喜歡上這個城市。
在福建省內,廈門經濟不是最強的,它在福建只排在泉州、福州之後,只能當老三。當然,這老三跟老二、老大之間差距還是很大的,廈門GDP只有6000多億,而泉州、福州已經是上萬億了,你有沒有高估了廈門呢?拋去經濟不說,從另一方面來說,廈門可以說是福建的「老大」。
在廈門有一條環島路,全長30多公里,路旁有馬拉松塑像,紅色道路的部分只限行人通行。從廈門大學到前埔的一段路長約9公里,是最美的路線,藍天、大海、沙灘、綠地,隨時可見美景,在環島路騎自行車,散步,聆聽海浪,吹海風,是一種享受。
浪漫的邂逅地鼓浪嶼、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廈門大學,曾厝垵、南普陀寺,都是廈門有名的景點,也是遊客必到的打卡地。廈門沒有強大的經濟,但是,對它影響不大,它總有吸引人的地方,這是廈門的魅力,這個城市沒有被高估,畢竟它有這個資本,誰也不能忽視它。
⑸ 廈門的發展就是中國什麼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廈門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所走過歷程的一個縮影。
40年前,一聲開山炮響,昔日的海島小城廈門叩開改革之門、開放之門。自此,「大廈之門」越開越大,道路越走越寬,如今崛起於世界現代化國際都市行列。
40年間,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廈門敢闖先試,源源不斷地引入「改革活水」,先後歷經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島,設立台商投資區、保稅區,實行計劃單列,建設保稅港區,實施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開展自貿片區改革試驗等,實現一系列精彩嬗變。
40年來,廈門經濟總量從個億級向千億級跨越,經濟發展從高速度到高質量。經濟外向度大幅提升,外貿進出口總額從1980年的1.41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6915.77億元,年均增長18.0%,占福建全省比重49.3%;外貿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百強城市第6位。
在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的賀信中指出,40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廈門經濟特區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各項事業實現歷史性跨越,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在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中發揮了獨特作用。
⑹ 廈門的經濟總量只排全省第三,為什麼能夠成為全省的核心
一個省份的核心城市應該是哪些城市呢?很多人肯定會說,那必須是省會城市呀。但在我國各地區的不同發展中,有很多省會遜色與兄弟城市的。這些城市基本都位於沿海地區,這些超越省會的城市基本都是屬於計劃單列市。目前,我國計劃單列市有大連、青島、寧波、廈門和深圳共5個城市,擁有每個省一級的經濟許可權,等同於省會許可權。如果單論經濟對比的話,那這個五個城市都有與省會城市較量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