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電子卡有哪些用途
擴展閱讀
從杭州寄信到新疆要多久 2025-02-04 00:44:16
杭州取環多少錢 2025-02-04 00:42:54

廈門電子卡有哪些用途

發布時間: 2023-09-04 02:52:49

㈠ 使用福建廈門市民卡主要功能有什麼功能

福建廈門原發行的是一代社保卡,只有社會保障應用功能,需插卡才可以使用。實體市民卡具有社會保障、金融、交通等應用功能,採用非接觸技術,使用時與讀卡器接觸即可,不用插卡。
除具備社會保障、金融、交通三大應用功能外,還可用於圖書借閱(圖書證)及輪渡購票,今後將不斷拓展旅遊、工會、公積金、養老、殘聯、優撫等其他行業應用。
社會保障應用:主要應用於社保業務經辦、自助機辦理社保業務、醫保業務經辦、醫院就醫、葯店購葯等。
金融應用:具有金融Ⅰ類賬戶儲蓄卡功能。
溫馨提醒:已領取養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員更換市民卡(社會保障卡)的次月起,系統自動將養老金待遇發放到本人的市民卡(社會保障卡)金融賬戶。
交通應用:即e通卡功能,充值後可以在公交、BRT、地鐵、渡輪、計程車、公共自行車等廈門公共交通全領域一卡通用,同時具備e通卡的電子錢包、小額支付功能。
圖書借閱:可持市民卡(社會保障卡)在市圖書館借閱圖書。
輪渡購票:可持市民卡(社會保障卡)在輪渡公司市民通道購票,享受市民待遇。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㈡ 關於廈門e卡通辦理與使用

辦理之後不能退卡,廈門e卡通只能用於廈門的公交和地鐵,辦理要准備的東西:

  1. 身份證,學生證,以及身份證和學生證的復印件各一張(學生證的只要印有照片的攤開的那兩張就好),一張1寸彩色照片。

  2. 辦理地方:文灶帝豪大廈1層E通卡服務中心和東渡E通卡服務中心

  3. 收費指南:新辦公交卡按原標准收取押金30元/張;新辦學生卡也是收取押金30塊。新辦老人卡、勞模卡及烈屬卡等專用E通卡20元/張;各類專用E通卡(優惠卡)丟失補辦費20元/張;人為損壞的專用E通卡(優惠卡)故障換卡費20元/張。

(2)廈門電子卡有哪些用途擴展閱讀:

e通卡是一張具有小額支付功能的IC卡(電子錢包),可在廈門全市、漳州薌城區、龍岩新羅區、泉州安溪、泉州南安、泉州晉江安裝e通卡POS機的交通及其相關領域、旅遊、公用事業及其它小額消費等領域使用。本卡分普通卡、專用e通卡(包括學生卡、老人卡、關愛卡、勞模卡、烈屬卡以及保障卡等)、紀念卡及個性化卡。

㈢ 廈門電子醫保卡怎麼用

廈門電子醫保卡的使用方法如下。
1、打開支付寶,在搜索框肢槐中搜索「醫保電子憑證」,進啟飢橋入搜索結果,或者已激活過該憑證,在支付寶首頁卡包、證件、醫保電子憑證也可進入。
2、在醫保憑證首頁點擊預約掛號。
3、選擇按醫院掛號。
4、在醫院列表悄猛頁找到想就診的醫院點進去,或者在搜索框中搜索醫院名稱進入。
5、在官方掛號平台處,點擊立即預約。
6、授權醫院獲得許可權,點擊確認授權。
7、點擊綁定就診人,填寫就診人信息,填寫完成後顯示就診人就診卡號,點擊完成。
8、選擇需要去該醫院就診的科室,選擇掛號日期和醫生。
9、選擇一個就診時段,有剩餘名額的才可以掛上,確認後即可掛號成功。

㈣ 廈門e通卡怎麼使用

610的刷一次五塊,其他的說是說一塊,一般都會八折九折

㈤ 廈門市民卡有什麼用

廈門的市民卡具備社會保障、金融、交通這三個功能,市民還可用市民卡來借圖書或購買輪渡票。
廈門市民卡APP是廈門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也是全國首個推出的、以信用服務模式、按全市統一的二維碼技術規范建設的手機應用客戶端。
廈門市民卡APP專注於大眾的生活服務領域,融合了醫(社)保卡、健康卡、銀行卡、旅遊年卡、圖書借閱證、工會卡、公積金卡、養老卡等十餘種實體卡功能,通過「虛卡實用」,可享受出行、就醫、文娛、消費等各項服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將社會保險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險資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社會保險事業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
國家通過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社會保險事業。第六條 國家對社會保險基金實行嚴格監管。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保障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有效運行。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第二十二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