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人為什麼喜歡中秋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廈門人為什麼喜歡中秋

發布時間: 2023-09-07 17:32:17

❶ 廈門有什麼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有什麼習俗

博餅,是廈門人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廈門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
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兵士氣而發明的。於是,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成了如今廈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起初,我一直以為博餅的「博」該是「搏」,有戰斗的意味,後來一查字典,方知道,用「博」字自有其道理,在古代,「博」是一種棋戲,後泛指賭博運動。當然,沿襲到現在,博餅不再有賭博的意味,而是成為廈門人中秋聚會的保留節目。當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發出叮叮當當的清脆響聲,當歡聲笑語從人們的心地飄出,各個眼底洋溢著快樂的微笑時,那種其樂融融的感覺總是特別溫馨。
中秋博餅,講究的就是一個開心,是博一個好兆頭,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運氣總是會特別好,這當然是因為博餅活動里傾注了人們的感情寄託。所以,廈門人總是對中秋節格外重視,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的說法。

❷ 廈門中秋節博餅的來歷

中秋,是廈門最隆重最熱鬧最有特色的一個節日,就是春節也無法和中秋相比。在廈門,甚至有"小春節、大中秋"之說。中秋的大,源於中秋有一個民俗活動――博餅。說到博餅,那話就多了。

先說它的起源。傳說是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驅逐荷夷收復台灣。鄭成功的士兵基本上來自福建、廣東各地,到中秋節前後,士兵們思念親人。鄭成功的部將洪旭,為了撫慰士兵離鄉背井、思親想家之念,激勵士兵先國後家,克敵制勝的鬥志,便與兵部衙堂的屬員,經過一番籌謀,巧設"中秋會餅", 通過"擲骰子"活動讓士兵們賞月玩餅、品茗談天。

中秋會餅每會有63塊餅,隱含七九六十三之數,因為三、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會餅模仿科舉制,設狀元l個,直徑20厘米,宛似一輪明月,餅上雕印有"嫦娥奔月"、"桂樹玉兔"等圖案;對堂(榜眼)2個,直徑13厘米左右;另外還有三紅(探花)4個,四進(進士)8個,二舉(舉人)16個,一秀(秀才)32個,會餅的直徑依次減少,最小的大約1.7厘米。它們分別代表文或武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由於博狀元寓教於樂,活潑有趣,所以鄭成功特別批准從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軍中按單雙日分批輪流賞月博餅。

每當中秋佳節,明月高懸,海風習習,濤聲陣陣,勇士們就圍著中秋會餅博狀元。後來,這種游戲從軍旅傳入民間,成為廈門特有的民間習俗,流傳至今。
雖說中秋是農歷的八月十五,但八月初五以後,廈門的大街小巷"克啷啷"的擲骰子聲,就日復一日地喧鬧起來。到了八月十五前後,不用任何人發動、組織、宣傳,也不在乎是拜上帝的、信佛祖的,家家戶戶都在博餅。可以說博餅在廈門是中秋節家庭團圓、友人相聚的一種休閑娛樂活動。
現在就來說說博餅到底有哪些規則。
博餅的瓷碗一個,越大越好;骰子六粒。推薦一位長者用兩粒骰子擲出第一位投擲者,然後大家依次向碗中投擲。
四粒紅四點,二粒紅一點,叫狀元插金花;五粒紅四點,叫五王;五粒一點(或二點、三點、五點、六點),叫五子;四粒紅四點,叫狀元。以上四種都可以得狀元,就看誰擲的大。狀元插金花是最最大的,很少見,後面三種依次大小。如果是同一種,比如都是五王或五子或四個紅四,就看誰的另外的骰子加起來的點數大。如果點數相同,先擲出的得狀元。有時會有人擲出六粒六點(或二點、三點、五點),叫勃黑六,這時會餅有大家平分或哄搶。風俗認為這是不好的數字。同時出現一、二、三、四、五、六點,叫對堂;三粒紅四點,叫三紅;四粒一點(或二點、三點、五點、六點),叫四進;兩粒紅四點,叫二舉;一粒紅四點,叫一秀。
如果沒有出現上述排列組合中的任何一種情形,則投擲者什麼也得不到;如果投擲過程中有骰子溢出瓷碗,則投擲者不僅什麼也得不到,下一輪還要輪空。
博的過程中,一秀、二舉、四進、狀元插金花,誰先博到誰先拿,直到拿完為止。三紅、對堂分配完後,後面博出的三紅、對堂可依次追繳前面的三紅、對堂。不過,這個追繳規則現在很少用了,基本上是誰先誰得,少了幾分熱鬧,多了幾分人情味。不過,狀元的爭奪還是很激烈的。只要東西沒博完,誰的狀元都不算數。只要後面的狀元超過你,狀元就是別人的了。有時,會有人博出幾個狀元,那就看你最後那個狀元了。有可能比前面的大,也有可能比前面的小,狀元也是搖擺不定的。
博餅也可以兼得,當五子得主的另1粒骰子是紅四點時,他還可以得一秀一個;當四進得主的另2粒骰子均為紅四點時,他還可以得二舉一個;當四進得主的另2粒骰子中只有一粒紅四點時,他還可以得一秀一個;如果一個排列組合可以符合多種情形時,按最大者算。如兩粒紅四點,得二舉一個,而不能得一秀兩個。如果狀元是狀元插金花,則可以兼得對堂。一般不追繳,只把沒有博走的對堂拿去。
中秋博餅,博的是一個開心,博的是一個好兆頭,大多數人都願意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運氣總是會特別好。即使博出狀元沒有拿到,也說明你一年的運氣不會很差。現在這種游戲活動不僅深受廈門人的喜愛,周邊地區也深受影響,逐漸開拓出閩南人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會餅中的月餅早就被其它的物品所取代。比如:牙膏、香皂、洗發水、沐浴露、床罩什麼的,只是基本規則沒有改變。

❸ 廈門中秋節的特色是什麼

廈門中秋節的特色是「博中秋餅」、「博會餅」。

  1. 在福建廈門,每逢中秋佳節臨近,大街小巷便會傳出博餅時骰子撞碰瓷碗的悅耳叮當聲。廈門的「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

  2. 這一風俗的形成與民族英雄鄭成功有關。

  3. 據傳是300多年前,鄭成功屯兵廈門,每到8月15日月圓之時,將士們難免有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和寬慰士兵佳節思念家鄉親人之苦,鄭成功的部下洪旭發明了一種博餅游戲,讓士兵賞月博餅。

  4. 這獨特的游戲,後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