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福建廈門那裡的氣候條件怎麼樣多台風等氣候災害嗎
廈門屬於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和多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平均氣溫為21度,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常向主導風為東北風。 由於太平洋溫差氣流關系,廈門每年平均受台風影響5-6次,且多集中在7-9月。
廈門氣候特徵:
高溫期長,氣溫變化小,秋春相連
熱濕同季,水熱配合好,氣候濕潤
季風環流季節更替明顯
一月份天氣一般是寒冷乾燥,是一年中氣溫僅次於二月的較低月,歷年10'C 以下的日最低氣溫有2/3出現在本月的下旬。1月平均水汽壓是全年中最低的月,日照較多,雲霧較少,風速較大,天氣穩定。
二月的天氣與一月相似,但年平均氣溫最低、而極端最低氣溫也出現在二月,平均氣溫12度左右,極端最低溫度2度左右;二月東北季風有明顯變化,一般是速度減低,並且風向從NE轉變為ENE方向。同時也是極地大陸氣團入侵減弱的月份。二月由於大氣擾動次數增加,是一年中降雨開始的月份,雨量雖不多,但是表明乾季的結束。
三月的天氣,氣溫增高,相對濕度也增大。三月是一年中鋒面最活躍的時間,雲量是全年最大的-個月份,平均日照僅次於最低的二月。霧日是一年中最多的月份。
四月,東北季風後退並逐漸消失,東南季風開始出現並逐漸發展,一般環流幾乎停止,造成某些重要的後果:
第一:地面急劇增溫、增溫幅度為一年中最大,平均上升4.3度;
第二:地方風增強並支配著環流,強大的海風,幾乎連續不斷地吹著。局部對流相當活躍。
四月也是歷年中冰雹出現較多的月份。
五月,東南季風進一步發展。五月是雨季,平均開始日期為上旬,約5月5日前後。雨季持續到六月,結束日期為六月下旬,約6月25曰。平均相對濕度,在一年中僅次於六月,達84%。五月是真正夏季的開始,氣溫和雨量持續增加,是一年中雨量變化最大的一個月份。是台風出現最早的月份。
六月,是一年中雨量最多的一個月份,也是日降雨量大於50mm的暴雨最多的月,主要發生於梅雨期。暴雨曰數佔全年暴雨日數的40%左右。本月平均相對濕度為全年最大,達86%,可是風速最小,平均風速2.9M/S,也是大於8級風日數最少的一個月,平均1.2日。由於多雨,故平均氣溫曰較差也是全年最小,僅5.8度。
七月,太陽總輻射量最多, 是一年中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個月。主要是在亞熱帶副高壓控制下,天氣多晴熱,易旱。但有時亞熱帶副高壓減弱或東撤,潮濕的海洋氣流才能入侵。由於午後強烈的熱力對流作用或高空氣流的輻合作用,常發生雷雨或陣雨。台風在本月出現頻度增加。同時平均水汽壓為全年最大的月份。
八月,與七月天氣相似,氣溫最高,平均氣溫28度左右,極端最高溫度38度左右。同時八月是台風次數最高的一個月份,也是歷史上出現台風級數最大的月份。
九月,天氣重新向東北季風轉化。東南季風後撤並終了,東北季風出現並發展。氣溫略有下降,降水量明顯地減少。
十月,冬季風盛行、氣溫下降幅度較大,降雨與十一月都是最少的月,因此,晴天大大增多,雲量降到全年最低值,空氣通常是乾燥的。但平均風速是全年最高值,為4.2M/S。
十一月,與十月一樣,冬季風完全盛行,氣溫進一步下降,月終的氣溫比月初低4C。從十一月第3候起,氣溫已經下降到20度以下。十一月降水量和日降水量都是全年最低值,僅25.5與0.7mm。但平均風速很高,僅次於十月,為4M/S。
十二月,氣溫繼續下降,但最低溫還在14度。由於降水少,無降水天數僅次於十一月,達26天,其它方面和十一月份相似。
B. 廈門為什麼叫安全島
這是因為廈門位於環太平洋地震上,是一個地震多發區,由於廈門島作為被活動斷裂所包圍的菱形斷塊,地殼能量釋放主要在外圍斷裂帶上進行,而斷塊內部則相對較穩定,這種現象稱為地震帶內的「安全島」。
安全島是指構造活動區內或活動性構造帶之間存在的相對穩定地塊,並將其作為選擇工程建設基地的主要對象。其穩定程度決定於地塊所處構造部位、形狀、介質性質、結構特徵、發育歷史(尤挽近地質時期演化史)和現今構造應力場等。
廈門歷史上未見災害性地震
距離廈門最近的地震帶為環太平洋地震帶,台灣島就處於該地震帶上。廈門雖然位於該地震帶邊緣,但隔著台灣海峽,距離台灣地震帶有300多公里,即使鄰區發生地震,對廈門也不會造成強烈的破壞度。
另外,廈門雖處於九龍江斷裂帶上,但廈門歷史上未見災害性地震。從歷史角度看,自明代到解放前歷經數百年,廈門史上有資料可查的地震有幾十次,甚至多達上百次,但都沒有破壞性地震的記錄。對廈門威脅最大的震害主要來自鄰區及海域的強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