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區域怎麼劃分
廈門下轄地區: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全市共有31個街道、8個鎮、379個社區、147個村。
廈門市位於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在中國東南沿海,福建省南部,與漳州、泉州相連。
地處閩南金三角中部。廈門市由廈門島、鼓浪嶼及其眾多小島嶼、島礁和同安、集美、海滄、翔安、杏林灣、馬鑾灣、同安灣等組成,陸地面積1700.6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390多平方千米。
思明區簡介:
思明區(SimingDistrict),隸屬福建省廈門市(古屬泉州府同安縣),位於廈門(廈門島)南部,地處北緯24°26′~24°28′,東經118°03′~118°13′之間,由廈門島南部與鼓浪嶼全嶼組成,北與湖裡區連接,東、西、南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隔海相望,總面積84平方千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
2. 廈門市有哪些小鎮
蓮花鎮
,
西柯鎮
,
新圩鎮
,
新店鎮
等等,主要集中在同安和
翔安
兩區。
3. 廈門市六大區分別有哪些鎮請知道的朋友詳細解答!謝謝!
一、思明區:下轄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濱海街道、鷺江街道、開元街道、梧村街道、篔簹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
二、湖裡區:下轄湖裡街道、殿前街道、禾山街道、江頭街道、金山街道。
三、集美區:下轄集美街道、僑英街道、杏林街道、杏濱街道、灌口鎮、後溪鎮。
四、海滄區:下轄海滄街道、新陽街道、東孚鎮。
五、同安區:下轄大同街道、祥平街道、洪塘鎮、五顯鎮、汀溪鎮、新民鎮、西柯鎮、蓮花鎮。
六、翔安區:下轄大嶝街道、馬巷鎮、新圩鎮、新店鎮、內厝鎮。
4. 同安區下屬有幾個鎮
截止2019年1月,同安區下轄蓮花鎮、新民鎮、洪塘鎮、西柯鎮、汀溪鎮、五顯鎮6個鎮。
1、蓮花鎮,位於廈門市同安區西北部,東鄰同安區汀溪鎮,南通集美區,北鄰安溪縣,處於多縣區交界處。
2、新民鎮,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城郊西南側。
3、洪塘鎮,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廈門市同安區東南部。面積35.94平方千米。
4、汀溪鎮,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北部。
5、五顯鎮,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廈門市同安區東北隅,北鄰汀溪鎮、南安,南鄰洪塘鎮,東連翔安新圩鎮,西接大同城區。
5. 廈門有幾個
廈門市有6個市轄區,26個街道、12個鎮, 361個社區、147個村。
1、思明區轄10個街道、99個社區。
2、湖裡區轄5個街道、53個社區。
3、海滄區轄4個街道、23個社區、15個村。
4、集美區轄4個街道、2個鎮、42個社區、21個村。
5、同安區轄2個街道、6個鎮、55個社區、81個村。
6、翔安區轄1個街道、4個鎮、89個社區、30個村。
(5)福建省廈門市都有哪些鎮擴展閱讀
廈門市位於台灣海峽西岸中部、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至24°54′、東經117°52′至118°26′之間。東與大小金門島、南與龍海市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
廈門市境域由福建省東南部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和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
廈門海域包括廈門港、外港區、馬鑾灣、同安灣、九龍江河口區和東側水道。廈門港外有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橫列,內有廈門島、鼓浪嶼等島嶼屏障,是天然的避風良港。
廈門有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各類海洋生物近2000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常見魚類157種、軟體動物89種、甲殼類動物127種、藻類139種。廈門海域內的文昌魚和中華白海豚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鱟為福建省重點保護的珍奇動物。
信息來源:廈門市政府官網-走進廈門-廈門概況
6. 廈門翔安區有幾個鎮
截止2019年11月,翔安區轄1個街道、4個鎮:大嶝街道、新店鎮、新圩鎮、馬巷鎮、內厝鎮。
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廈、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廈門市位於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端,東與金門縣、南與龍海市、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海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漳州台商投資區接壤。
(6)福建省廈門市都有哪些鎮擴展閱讀:
廈門屬於淡水資源匱乏的海島型城市,城市日常用水80%取自九龍江,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12.4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513立方米。
已發現的溫泉或地熱異常點有14處,地熱點水溫一般為50攝氏度~60攝氏度,最高達90攝氏度,總允許開采量為33002立方米/天。
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氫、偏硅酸、氟、溴、氡等化學成分,具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價值。
7. 廈門市分那幾個區那個區是市中心
1、廈門分為同安區、翔安區(轄原同安區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鎮)、集美區(增轄杏林街道辦和杏林鎮)、海滄區(由杏林區更名)、湖裡區、思明區(由思明、鼓浪嶼和開元三區合並),其中思明區是市中心。
2、廈門市簡介
廈門,福建省省轄市,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是國務院批復的中國 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1]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市土地面積1699.39平方公里,轄6個市轄區,常住人口392萬(2016年末)[2]。
相傳遠古時為白鷺棲息之地,故又稱「鷺島」。 元屬泉州路;明屬泉州府。1650年,鄭成功駐兵廈門,成為日後收復台灣本島的重要基地。 晚清時期因《望廈條約》的執行,迫使廈門地區成為半封建半殖民的公共租界,1949年10月,廈門解放。直至1979年,國防部部長徐向前發表了《停止炮擊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聲明》,歷時21年的金門炮擊,劃上了句號[3]。
廈門通行閩南語,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著名景點有:鼓浪嶼、萬石植物園、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曾厝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