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如何看待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
擴展閱讀
上海到孝義快遞用多久 2025-02-02 09:44:46
上海扇牌洗衣皂怎麼樣 2025-02-02 09:33:28

如何看待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

發布時間: 2023-09-13 11:03:06

㈠ 廈門市翔安區的發展前景如何

短期之內翔安區很難有所突破!

島內的兩個大區的實力無所質疑,因為廈門大學本部就在島內。就算有分校等設施的建成,處於心理原因很多人認為師資力量不如本部來的好。這個可能會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所在學院都由本部分出而成,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

翔安區現在處於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地鐵3號線到5號線才能滿足翔安區的交通問題。眾所周知目前1號線才剛剛完工,大量的配套項目建設仍然還在的緊張的進行當中。

就島內寸土寸金的房價趨勢,也需要其他區來分攤平衡!

這已經是短期內可以看到形勢了,不管是在交通上,教育上,生活配套上面。各個區都在逐漸完善當中。島內總有一天處於一個飽和的狀態,各個大區自然會輪到建設發展當中。只是時間的問題。

我比較擔心的還是企業發展、招商引資、就業崗位等等問題。沒有這些的經濟支持。很難完成這么美麗的藍圖!


翔安是未來廈門跨島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打造以科教研發、航空工業、保稅物流加工為主導,配套完善居住功能的綜合型空港配套片區,未來其東部新區的發展向上向好。

從基礎設施建設來看,翔安機場,東部 體育 會展新城等重點項目正緊鑼密布進行,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工程動工開建,預計2022年投用;與其配套的翔安機場高速公路北段(瀋海高速-翔安南路)、廈門翔安機場快速路南段(翔安南路-大嶝段)等多個項目立項,福建省市重點項目濱海東大道(翔安東路-蓮河段)工程開工建建設,力爭2021年底建成通車。「要想先致富,定要先修通路」,這些基礎設施的落地勢必將翔安推向改革發展的快車道。

從地理位置來看,它與台灣隔海相望,臨近廈門本島、泉州兩個全省經濟最發達的區域,這些經濟發展資源會為翔安經濟發展注入十足的活力,帶來強大的動力。未來入住翔安的居民獨占便利交通,可享休閑 娛樂 的美麗花園海—東山,出省、出國方便便利。

從文化生活看,翔安區 歷史 悠久,人文薈萃。馬巷鎮洋古民居群、大嶝島紅磚古厝群、新圩鎮烏山村的古民居群等古遺跡見證著彼時翔安紅紅火火的發展面貌。當下,這里的大嶝小鎮有國內唯一的對台免稅公園;還有大宅濕地公園、以南音為主題的公園——歐厝帶狀公園,以及廈門市首個由市、區兩級國企特房集團和翔投集團共同牽頭建設的大型休閑農業項目——大帽山境•寨仔尾里田園綜合體一期,這些將掀起翔安人居環境翻天覆地的變化。毗鄰廈門大學翔安校區正在建設以「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為目標的「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其它配套的學校,購物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宜居、商業設施即將完善。翔安人居生活幸福指數的提升,未來指日可待。

1.翔安大嶝島的國際新機場的投入使用,島內到新機場的機場大道也在同步施工。

2.地鐵3和4號線的也將在未來2到3年內建成使用

3.翔安的文教區匯聚廈門眾多院校,特別是廈大翔安校區的吸引作用。

4.島內名校的翔安分校,已知的 科技 中學今年開始招生,雙十中學的分校也在建設。

5.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也在今年投入使用

6.翔安新城的新規劃生活園區和翔安大道左側的物流園區也在陸續開發

7.島內工廠的搬遷至翔安和同安兩大區域其中翔安匯聚了ABB工業園和天馬微電子等一批大型企業

以上為筆者的見解,作為新的翔安人讓我們一起期待翔安的發展。

談翔安機場,機場對廈門市意義深遠,翔安的基礎交通也會因此更加完善,長遠角度是利好的,但是目前不是最緊迫的,就算現在建成了,配套都還沒起來,反而起到副作用,就像煮餃子,餡包再好也要等餃子浮起來了才能吃。

建議翔安要走自己獨特的路,不要學海滄集美同安的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高端會展是一個方向,但目前要考慮國內的競爭有三亞,杭州等,會展方向只能是錦上添花,而不能一錘定音,搞 旅遊 沒有底蘊不適合,打鐵還是自身要硬。金門不是香港,它帶不動翔安經濟,反而金門希望依託我們,通水通電通網,對台我們是強者,要做好大哥才能帶小弟,翔安應該找到自己優勢的光電行業,做強做大,培養幾個獨角獸出來,像深圳華為,騰訊,杭州阿里巴巴這種企業,發展才是第一生產力,形象工程可以少做,扶持引導實體才是王道!

在前幾年的廈門市城市建設規劃會議中,政府已經有明確方向;要把翔安建設成為類似上海的「小浦東新區」,而且現在縱觀整個廈門,有地地區只有翔安了,島內已經日趨飽和,好多政府職能部門五年前後都會搬往翔安(前提是機場和地鐵線包括今年8月要動工的翔安大橋,這些都是為接下來翔安發展做鋪墊,很簡單的一句話:現在廈門那個地方開車,有在翔安大道上開的舒暢?翔安以後的發展肯定超越其他島外區域

一、2005年廈門及翔安區發展概況:

一)廈門面積1609平方公里。1.同安658。2.翔安352。3.集美276。4.海滄176。5.思明75。6.湖裡72。

•廈門島外面積1462平方公里(占廈門面積的90.86%)。翔安占廈門面積的21.88%。

二)、廈門人口225萬人。1.思明區76.8。2.湖裡47.4。3.同安33.9。4.集美31.2。5.翔安25.5。6.海滄10.2。

廈門島外人口100.8萬人(占廈門人口的44.8%)。翔安占廈門人口的11.33%。

三)、GDP產值1029.55億元。1.思明319.11。2.湖裡301.56。3.海滄164.1。4.集美132.87。5.同安73.92。6.翔安38。

廈門島外GDP產值408.89億元(占廈GDP產值的39.7%)。翔安GDP占廈門的3.69%。

四)、廈門人均GDP45758元。1.海滄16.088萬元。2.湖裡63620元。//3.集美42537元。4.思明41551元。5.同安21805元。6.翔安16889元。

翔安人均GDP為廈門人均GDP的36.91%而墊底

二、2019年廈門及翔安發展狀況:

一)、廈門人口429萬人(為2005年人口的190.1%)。1.湖裡102.6(為2005年的海滄216.46%)。2.思明102.3(為2005年的133.2%)。3.集美74.8(為2005年的239.7%)。4.同安66.3(為2005年的195.6%)。5.海滄41.6(為2005年的407.8%)。6.翔安41.4(為2005年的162.4%)。

廈門島外人口224.1萬人,已經超過廈門島內的人口(占廈門總人口的52.24%)。海滄人口快速增長。翔安人口占廈門人口的9.79%而墊底。

二)、GDP產值5995.04億元(為2005年的5.82倍)。1.思明1896.46億元(5.94倍)。2.湖裡1297.29億元(4.3倍)。3.海滄796.87億元(4.86倍)。4.集美789.37億元(5.94倍)。5.翔安663.83億元(17.47倍)。6.同安551.23億元(7.46倍)。

廈門島外的GDP產值2801.3億元(6.85倍)。遠遠快於島內的經濟增長速度。島外經濟佔比由2005年的39.7%升居至46.37%。而翔安經濟在"快速騰飛"。

三)、廈門人均GDP13.97萬元(為2005年的3.05倍)。1.海滄19.16萬元(為2005的1.2倍)。2.思明18.54萬元(2.91倍)。3.翔安16.03萬元(9.49倍)。4.湖裡12.64萬元(1.99倍)。5.集美10.55萬元(2.48倍)。6.同安83142元(3.81倍)。

翔安的人均GDP已經躋身於廈門市前列。

四)、廈門建成區面積475.5平方公里。1.集美105.5。2.同安95.5。3.海滄85.2。4.翔安74.5。5.湖裡58.6。6.思明51.7。

地處閩南金三角地區的翔安,是正在建設中的廈門新國際機場所在地。翔安三面環海,是廈門市的副區域中心和閩南金三角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2018年翔安躋身全國百強區,翔安正在展翅騰飛…

.

前景看上去很好,但現實確實在打臉:1.人口太少,地方太大,撒胡椒面式的開發,沒有核心區,目前看起來非常像農村,話說他建區時間也不短了;2.到處是斷頭路,區政府和行政服務中心附近也是;3.新城發展緩慢,沒有人氣 大量斷頭路;4.新規劃的學校醫院等設施,都非常偏僻,難以帶動附近的發展;5.因城建落後,難以吸引到人才,外來人口大多學歷低,從事流水線工作。希望新機場能給翔安帶來新氣象

政府慢作為的思維模式如果改變了,改進了,那麼翔安發展前景絕對是下一個上海浦東!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廈門翔安區發展前景不錯,未來可期。

翔安區作為全市「島外大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力軍」,正以此為契機,搶抓機遇、奮力奔跑,實現經濟 社會 跨越式發展: 11項對標全省指標10項達標,6項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今年以來,翔安區更是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 近500個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超1000億元,「三高」企業數量增長率全市第一。

上半年,翔安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5.17億元,增長17.1%,總量、增速均為全市第一。 今年6月份翔安區還創下了 一天完成3億元投資 的「翔安速度」。

日前,廈門新機場航站區中央地塊最新藍圖曝光。

站在廈門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新風口」的翔安, 正在著力建設航空新城、東部 體育 會展新城、環東海域新城、同翔高新產業新城等「四座新城」,加快打造平板顯示、臨空產業、文旅會展等5條區級千億產業鏈, 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翔安獨有的「硬核支撐」。

廈門翔安區加大力度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產業,不再是以前荒蕪的一片了。不僅如此,翔安區也和多所學校合作。在9日在翔安區舉辦的教育大會暨教師節慶祝表彰大會上,翔安區教育局與 雙十中學、 科技 中學、五緣實驗學校進行了現場簽約新一輪合作辦學即將展開!

翔安區的教育資源也會越來越優質豐富,趁著目前房價較島內的低,大夥盡早選好房源買房上車比較好。

此外在今年廈洽會期間, 翔安區共對接推動項目55個,投資總額達907億元!

近日,2020廈洽會廈門團市級專場招商項目簽約儀式順利舉行。其中, 8日當天翔安區總計有45個項目完成簽約,總投資額637億元。 涵蓋央企、總部結算、金融 科技 在線經濟、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生物醫葯及建築產業等行業。

廈門翔安區會發展得越來好的,隨著大型企業紛紛入駐,吸金能力強,越來越多的人也會湧入這座新城,將會帶來住房需求的增長,因此,該區域發展勢頭好,得提前購房才是明智之舉。

目前來說島內已經飽和了,只有往島外發展,個人感覺海滄發展比較好,其次是集美,同安以前是工業區,翔安是最近幾年才開始發展,翔安全是比較落後的,翔安隧道開通後,翔安的房價一路高歌的漲,交通還是需要認真的規劃一下。感覺翔安發展潛力大

㈡ 廈門大學翔安醫院是三甲醫院嗎

開業不久,還沒評級,目前是三級醫院。評完級就是三甲醫院了。

㈢ 廈門28家醫療機構近7000名醫護人員再次集結 助力全市六區核酸檢測工作

為助力全市六區核酸檢測工作,昨日凌晨,廈門28家醫療機構的近7000名醫護人員再次集結,並提前到達點位開展核酸采樣。他們分別來自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市中醫院、態慧豎復旦中山帆大廈門醫院、川大華西廈門醫院、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同安院區、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仙岳醫院、市海滄醫院、廈大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市兒童醫院、市第五醫院、廈大附屬翔安醫院、廈門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廈門弘愛醫院、廈門長庚醫院、廈大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廈門前埔醫院、廈門蓮花醫院等。

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部副護士長 艾美花

保證樣本准確 她大小事都操心

不敢睡熟,生怕錯過通知,耽誤了疫情防控工作。抗疫,我們使命在心、責任在肩。

昨日上午6點半,五一廣場的核酸“早市”已碧笑開始,“大白”們在高溫熱浪的裹挾下,開啟了他們的采樣工作,汗水浸透了防護服。為了保證每個樣本的准確,醫護人員們對市民耐心引導、暖心服務,取管、消毒、采樣、封存,認真細致工作,一刻不停。現場,篔簹街道准備了電風扇、冰塊、飲料等防暑物資。采樣間隙,有醫護人員將手靠近電風扇吹風,還有人把裝著冰塊的塑料袋握在手上降溫。

“第一批6點半開始,現在基本輪換休息了。第二批7點10分上台,准備輪換……”上午9點半,五一廣場靠工人體育館一側的采樣大棚內,廈大附屬第一醫院急診部副護士長艾美花正拿著紙筆,梳理醫護人員情況。她說,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出動了兩支隊伍、近70名醫護人員,在這里開展核酸采樣工作。上午6點半,第一批醫護人員就已“上台”。

她是名副其實的“小管家”——小到醫護人員喝沒喝水、鞋是否舒適合腳,大到人員調度、台數控制、現場溝通等事宜,她都得操心。一旦有突發情況發生或人手緊缺時,艾美花還得當“救火隊員”“上台”采樣。

支援前夜,艾美花只淺淺地睡了兩個小時。“不敢睡熟,生怕錯過通知,耽誤了疫情防控工作。抗疫,我們使命在心、責任在肩。”艾美花說。

廈大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醫生 林琪鳴

與病毒賽跑 她犧牲休息時間

面對疫情,全市各界都在行動。作為醫護人員,我們更應該能上就上!

昨日上午10點45分,五一廣場靠博物館一側核酸采樣點,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醫生林琪鳴剛結束采樣工作。脫下防護服,她的短袖T恤濕透了,短發也像剛洗過一樣,發尾一綹一綹的。

前日晚,得知林琪鳴要去一線,丈夫開始嘮叨“注意身體,頂不住的時候要說。”同事們也很貼心,把時間最早、氣溫相對低的那班崗留給她。其實,大家都挺心疼和佩服林琪鳴的——此前,她曾接受手術,休了近一年病假,去年9月才返崗。日常工作之餘參與抗疫,對林琪鳴來說是個挑戰。

不過,她扛住了。本輪疫情發生後,林琪鳴已參與了三次全員核酸采樣工作。昨天上午5點40分,她又早早出發,從鎮海路家中趕往五一廣場。“面對疫情,全市各界都在行動。作為醫護人員,我們更應該能上就上!”林琪鳴說。

據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幹部保健二科副主任、五一廣場靠博物館一側核酸采樣點負責人陳良樹介紹,為加強全員核酸采樣工作,不少醫護人員犧牲了休息時間。他們之中,甚至有在病房剛值完班就趕往核酸檢測現場的。

“希望市民能支持和理解核酸采樣工作,在規定時間內來做核酸。”陳良樹說。如此一來,不僅能加快廈門和病毒賽跑的步伐,也能為一線抗疫工作者和醫護人員爭取更多的休整、准備時間。 (廈門日報記者 陳蒓 羅子泓)

㈣ 廈門和福州差距好大

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推進城市化進程。這幾年,隨著福州和廈門經濟的快速發展,福廈原有的城市地域空間已難以滿足城市發展需要,造新城,成為擴大城市空間的必然選擇。其實,造新城,在全國其他城市早就已經興起,比如鄭州的鄭東新城,北京的副中心,雄安新區等等。而福建動作太慢了,近10年福建改區寥寥無幾,只有福州2017年長樂改區成功,而去年廈門被中央批評後,才取消進出島車輛通行費,真正推動跨島發展。

總體來看,福廈未來發展格局:福州向東向南,由盆地走向濱海,廈門向西向北,逐漸往島外,由海島到內陸。福州未來看濱海新城,廈門未來看島外。

福州未來的發展是沿江向海,東擴南進,當前福州發展重點已經由市區轉至福州長樂濱海新城,正舉全市之力建設福州濱海新城。

福州長樂濱海新城位於長樂沿海地區,首石山、董奉山、南陽山三山環抱,面積188平方公里,北含國際航空港,南接松下港,面向東海,規劃人口130萬,其中核心區面積86平方公里。



而廈門要突破小島思維,必須要向島外發展,廈門翔安新區是突圍方向之一。

翔安2017-2035總體規劃:到2035年的常住人口是140萬,城市開發邊界范圍是205平方公里,其中城鎮建設用地面積是151平方公里。



之所以拿長樂濱海新城和廈門翔安比較主要是兩地布局相近,都有機場,都是剛開發新區,那麼這兩個新城未來5年,誰領風騷?

我們來全方位比較兩個城市新城,從新城定位、GDP、常住人口、鐵路、城際鐵路、地鐵、高速公路、機場、醫療、高校、中學、企業、房價等16個項目來對兩個新城進行全方位對比。


下面我們來逐項比較。

1、新城定位

福州濱海新城是國家級新區,福州唯一副中心。

廈門翔安新城定位是廈門城市副中心之一。

從定位上看,福州濱海新城更勝一籌。

2、GDP

去年長樂區950億,而翔安663億,翔安目前只有長樂70%。

3、常住人口

長樂常住人口去年達73.9萬,而翔安34.4萬人口,翔安人口不到長樂區一半。

4、鐵路

福州濱海新城福平鐵路長樂東站年底即將開通,而廈門翔安東站目前只是遠期規劃。

5、城際鐵路

福州濱海新城規劃(F2、F3)在長樂東站與福平鐵路換乘。廈門翔安規劃(R1)經過。

F2/F3和R1都未正式批准開工建設,預計5年內大概率無法建成通車。

6、地鐵

福州機場地鐵線F1(在建),今年動工,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地鐵6號線(在建) 預計明年通車。

廈門翔安地鐵3號線(在建)、地鐵4號線(在建),新機場部分線路,與機場同步建設,建成通車時間未知。

7、高速公路

福州濱海新城附近高速公路,有長福高速(長樂到福清)、福平高速(福州到平潭)、機場高速、沿海四環高速、瀋海高速。

廈門翔安新城目前周邊只有瀋海高速。

8、機場

福州機場二期(在建),昨天已經動工建設,一期吞吐量規劃3600萬,預計2022年建成。廈門翔安新機場,一期吞吐量規劃5000萬,計劃2023年建成,但是翔安新機場至今工可未批復,建成時間無法估計,最樂觀估計也要幾年後。

9、醫療

福州長樂濱海新城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上海華山醫院福建分院(三甲)年底開始試運營,該醫院是福州市人民政府、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和福建醫大附一醫院三方合作共同管理,省級醫院管理,實力雄厚,而廈門翔安新城配套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醫療配套也是遠遠弱於福州。

10、高校

福州濱海新城規劃:1.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在建);2.規劃福建職教城(13所);3.福州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已經搬至長樂)等,而廈門翔安有廈門大學翔安校區。

11、中學

福州濱海新城附近有福州第三中學濱海校區、長樂一中,而廈門翔安有翔安一中,廈門雙十中學翔安校區

12、企業(民營500強)

福州長樂有福建民營500強企業10+,廈門翔安民營500強企業不到3家。

13、CBD



福州濱海新城規劃CBD,金茂CBD新城(在建)

福州長樂濱海新城的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已注冊企業358家,注冊總資本達384億元。園區建成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和省級「政務雲」「商務雲」等一批大數據產業基礎設施,引進了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家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等國家級平台,一批信息技術、醫療健康領域的龍頭企業入駐。

翔安新城CBD商務中心區總佔地面積約1000畝,總建築面積約246萬平方米。截至目前,翔安新城CBD商務中心片區已成功出讓 21宗地塊(34個子地塊),全面動工建設,部分項目業主已陸續搬入。


14、房價

長樂濱海新城房價1-2萬,廈門翔安新城房價2-3萬,福州房價更具性價比。

15、產業

長樂有福建民營500強10多家,而翔安不超過3家。長樂製造業,特別是紡織業、冶金業發達,而且還有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區,數字經濟也開始迅猛發展,產業有優勢。

展望未來5年
總體來看,福州濱海新城占據很大優勢,無論是經濟、人口、交通還是產業等等,福州濱海新城都比廈門翔安新區更具競爭力,再過五年時間,福州長樂機場二期、福平鐵路、城際鐵路、地鐵基本成型。而廈門最主要的是要依賴於翔安新機場的開工批復,如果遲遲無法批復,那麼上面很多配套基建就無法實施,造新城也只能停留在紙面上,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福州濱海新城不斷壯大了。

㈤ 廈門翔安:凝心聚力促發展 奮力建設「五個翔安」

6月16日,由中共 廈門市 委宣傳部主辦的“牢記使命奮斗為民”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翔安區專場舉帆虧行。廈門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上官軍主持;翔安區委書記黃鶴麟,翔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佳鍛,翔安區副區長顏莉莉出席並發布了翔安區推動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關情況。

翔安區以拓荒牛的姿態,艱苦創業、團結拼搏,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努力為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2021年全區GDP為781.79億元,位列全省各縣(市、區)第21名;固定資產投資總量777.65億元,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各縣(市、區)第一;居民可支配收入達40062元……

青春翔安、風勁帆滿。明年,翔安將迎來建區20周年。翔安區將繼續牢牢把握廈門市縱深推進“跨島發展”戰略機遇,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在服務跨島發展大局中創造高品質生活,加快建設創新、繁榮、生態、活力、幸態掘神福“五個翔安”,努力將翔安建成宜居宜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國際化產城人融合新標桿,為全市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翔安更大貢獻。

產城融合篇

產業強區以產興城新城崛起以城促產

十年間,隨著天馬、中創新航等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引進,電氣硝子、ABB、聯芯等投產擴產,翔安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到434.5億元,年均增長7.7%。

翔安優化新城空間布局,提升新城功能品質。

經過建區19年來的跨越發展,翔安區工業建成面積達18.7平方公里,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76家,工業總產值達到1700億元,形成了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機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重點產業鏈群。這其中,平板顯示產業產值778.4億元、佔全市的48.5%,半散纖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產值233.6億元,佔全市的48.6%——這兩條產業鏈均占據了全市的“半壁江山”。

此外,翔安區大力發展生物醫葯、健康醫療、海洋經濟、人工智慧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文化創意等現代高端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佔比超過30%。

作為因應“跨島發展”戰略而生的新區,翔安區始終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新動能和競爭力。

創新驅動更加凸顯。近幾年來,翔安區積極融入廈門科學城、廈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金磚國家創新基地的建設,並大力推進了一大批創新平台落戶翔安,比如:全省唯一的海洋高新產業園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廈大嘉庚創新實驗室等。同時,翔安區還注重培育和引導企業增強創新意識,目前翔安區已有“三高”企業42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09家、“專精特新”企業66家、重點實驗室23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去年,翔安區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已超過50%。

優質項目更加聚集。翔安區歷來都高度重視“招商引資、招大引強”,組建區招商集團,完善“一站式”招商機制,拓展靶向招商、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等模式,不斷提高招商質效。目前該區有百億級以上企業7家,十億級以上企業80家,稅收達500萬元以上企業365家。

營商環境更加優化。翔安區建立了區領導掛鉤企業、企業吹哨部門報到等機制,全力做好企業生命周期各階段的要素保障工作,從“項目、平台、政策、人才、服務”五個維度強化與企業的黏性。翔安區還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全省唯一的區級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工作,推動 283個事項實現集中審批,“一趟不用跑”事項實現100%。這兩年營商環境考評均位列全市第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與進步,翔安通過匯聚創新元素、聚集優質項目、優化營商環境等各項有力舉措,已成為廈門重要的先進製造業產業基地、全省最大的光電產業基地。

以產興城,更要以城促產。作為廈門跨島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翔安區大開發大建設如火如荼,119個省市重點項目快速推進,多座新城快速崛起。十年間,翔安區發揮後發優勢,著力優化空間布局,提升功能品質,塑造特色與生態,提升管理效能,扎實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區發展形成了全新骨架。

十年間,翔安正在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地點:廈門新機場計劃2026年建成運營,新體育中心、新會展中心將於2023年全面建成,廈門第二東通道預計明年春節前建成通車,第三東通道爭取今年年底開工……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活力翔安吸引著更多的目光。

翔安秉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治理創新篇

山清水秀好生態開放包容有活力

在大開發大建設的背景下,發展與生態如何兼容,齊頭並進?

翔安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提升環境質量,全面完成15.3萬畝海域退養;依法清退洗砂廠、機磚廠等落後產能,小光山礦區等一批歷史環境頑疾得到解決;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三大流域水質達標率均達100%……山清水秀的生態翔安,成為轄區居民最大的幸福感所在。

發展的持續推進離不開社會治理的現代化。翔安區創新建立農村基層組織“1152”工作機制,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規范整合村居各類專兼職人員,建立了一支有700多名網格員的隊伍,推行網格化管理,獲評省級“平安區”;深化推廣“近鄰”黨建模式,完善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打通服務群眾“最後100米”,打造“清風促進會”、鄉賢理事會等基層治理品牌,推動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提升鄉村文明水平,蓮塘村獲評“國家級鄉村治理示範村”。

同時,翔安區堅持文明創建和社會治理相結合,去年省級文明城區考評全省第五,創歷史最好成績。翔安區很清楚,以文明創建為抓手推動社會治理,必須深化創建為民、惠民、靠民的理念。

強化整治。翔安區全面開展“六個專項整治”行動,以媒體曝光、檢查通報及群眾反映的問題為突破口,緊盯農貿市場、村居環境、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重點部位,推行“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工作模式,清理亂堆亂放、拆除亂搭亂蓋、規范交通秩序、改造公共設施、治理空中纜線,大力整治不文明現象,以問題整改帶動城區形象提升。

機制帶動。翔安區在完善路長制、片長制等網路化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大城管”管理機制,健全“一把掃帚掃到底”的環衛保潔辦法,充分運用智能化手段,推廣社區“電子哨兵”,固化創建成果,促進習慣養成;強化“曬比問”工作機制,探索“城中村”治理模式,實行“村居吹哨、部門報到”,切實解決環境臟亂、公共設施破損等突出問題,在全區營造全民參與、比學趕超、奮力爭先的創建氛圍。

引領發動。翔安區開展“美化環境 提升治理”行動,通過區直機關幹部下沉村居創建一線,引領帶動村居群眾共同參與,推動區、鎮街、村居、國企、群眾“五方聯動”,實現共謀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陣地作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開展“潔凈家園”“美麗庭院”評比、“金點子”徵集、尋找“身邊好人、公益達人”等活動,培育志願服務組織,激發群眾“家園情懷”,增強新老市民對文明廈門的歸屬感、認同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翔安區堅持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在推進城市化進程的同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生態休閑農業,推動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如意情、興盛等18家農業龍頭企業產值年均增長超25%,打造了大宅火龍果等“一村一品”和“大帽山境”等生態旅遊特色亮點,全區共接待遊客超3000萬人次,年增長保持17%以上;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整治行動,實現全區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完成“平改坡”2515棟、裸房整治1962棟,實現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95%,村容村貌得到較大提升;“三水聯治”、農村建房“四統”模式、垃圾分類“二三四”模式和農房整治“三立三破”等創新做法獲國家和省市點贊推廣。

翔安引名師,建名校,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民生品質篇

打造高品質生活為人民謀幸福

“人民至上”始終是翔安區發展的關鍵詞——傾情傾智辦好惠民實事,是每一位翔安奮斗者的唯一標尺。

結合轄區建設發展的特點,翔安區突出抓好被征地退養農漁民等重點群體就業,出台轉產就業創業系列政策,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8萬人次,促進被征地退養農漁民轉移就業超2.5萬人,培育超1.2萬名“致富能手”;大力推進“黨建富民強村”工程,帶動全區106個村居集體經濟收入均超過20萬元,其中13個村居超100萬元,全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48%,高於GDP增速;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動態消除農村“五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問題,全市首創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零負擔參保”模式,基本實現參保全覆蓋。

教育方面,翔安區引“名師”、建“名校”,成立全省首個區屬普惠性教育集團,新增各類學位7萬余個,實驗小學、雙十中學、科技中學等一批名校落地辦學,建成30個市級名師工作室,引進高層次教師35名。

醫療方面,同民醫院更名“市第五醫院”並晉升三級醫院,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建成運營,醫療保障水平顯著提升,設立全市首家老年康養醫學中心和首個福利性托育園,“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基礎設施方面,相繼打通舫山東二路、祥福一路等一批斷頭路,新建283條市政道路、長度200公里,新增公共停車位2000餘個,增設優化公交線路28條、地鐵接駁線10條,新裝市政路燈18000多盞,做到“修好市民腳下的路、點亮百姓門前的燈”。

文體設施方面,建設公共體育場館及體育設施738個,社區15分鍾健身圈覆蓋率達98%,建設鄰里書屋及流動圖書站49家,群眾精神文化更富足。

城市綠化方面,建成道路綠地235條、街頭綠地19個,新增公園、廣場26座,打造了下潭尾濕地公園等“網紅打卡點”,綠化面積達到460公頃,讓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生活垃圾分類方面,設置1099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和397個生活垃圾錯峰直運接駁點,新建40座小區環保垃圾屋,實現分類投放、收運系統全覆蓋,推進85個雨污水管網改造項目,新建改造污水管道122公里,進一步改善新城水環境,提高群眾生活品質。

(來源:南早網)

㈥ 廈門大學的醫學院排名如何

廈門大學的醫學院在國內排名不怎麼樣,廈門大學很強,但是它的醫學比較弱,在國內排名很不靠前。

廈門大學醫學院是廈門大學的二級教學單位,1996年10月1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廈門大學醫學院宣告成立。

截至2018年9月,學院設有基礎醫學部、臨床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口腔醫學系、眼視光學系、器官移植研究所、消化疾病研究所、眼科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抗癌研究中心等64個教學與科研機構,開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護理學、MBBS(臨床醫學)等5個本科專業,有教師隊伍76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455人。

歷史沿革:

1996年6月14日,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復同意進行廈門大學醫學院的籌建工作。10月11日,醫學院及醫學院董事會成立,院址暫設於基金樓。

1997年5月13日,廈門市人民政府決定廈門中山醫院為醫學院教學醫院。

2001年1月3日,廈門市人民政府同意廈門中山醫院加掛廈門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牌子。

2001年6月13日,廈門市人民政府明確廈門中山醫院為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