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媽祖廟在哪裡圖片
擴展閱讀
上海什麼閘路 2025-02-01 17:39:45
天津快速升降門有哪些 2025-02-01 17:39:43
上海聯創設計怎麼樣 2025-02-01 17:38:18

廈門媽祖廟在哪裡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9-30 18:48:19

1. 請問一下大家!廈門媽祖廟在那裡

廈門的媽祖廟是何厝東澳媽祖廟,位於廈門市的東北角,具體位置在何厝香山段的何厝小學附近,本地人可以乘坐公交5路、512路、529路至何厝小學站。

其東面是一個海灣,可以停泊船隻,赴台灣的商船可在這里避泊,北面是一個更大的港灣,被稱為五通港,歷史上是廈門島通往同安縣與泉州港的主要港口。


(1)廈門媽祖廟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廈門島四面環海,居民與外來往必是水路為唯一通道,而東澳位於廈門島對外聯系的杻紐。為之創建媽祖廟最理想的地方。

據《同安縣志》載:「媽祖宮,在東澳社,祀天後。三月中,鄉例慶天後誕,先數日,廈之諸廟必造其地,名曰清香。」所謂「清香」,是廈門的許多媽祖廟一種習俗。廈門許多媽祖廟大都至東澳順濟廟來「請香」,舉行儀式十分隆重。

東澳的順濟宮娘媽廟,也稱「媽祖宮」。東澳的媽祖宮在廈門島上民間中稱為廈門媽祖的祖廟。

2. 廈門的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1、鼓浪嶼AAAAA

推薦1

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植物園林,不僅有多樣的植物景觀,還有自然而成的山岩景觀。遊客可以觀萬石風情,賞名花奇樹,品歷史典故,思古人之游興。萬石植物園建於1960年,俗稱萬石植物園,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根據科研和游覽需要,園內依次安排了松杉園、玫瑰園、棕櫚園、蔭棚、引種植物區、葯用植物園、大型仙人掌園、百花廳、蘭花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栽培了3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被人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有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杉,以及名貴的仙人掌等奇花異木,是一座秀麗多姿、四季飄香的游覽園林。Tips:·推薦西門出入,離中山路、將軍祠、中山公園等景點近,園區內有觀光車,可搭乘前往各園區。·園區較大,且有砂石地和噴霧區,請穿著合適的鞋子;夏天日照強烈,注意防曬。·雨林世界噴霧時最適合拍照,提前查好時間前往,霧氣蒙蒙的特別有感覺。·……[詳細]

3. 廈門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廈門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鼓浪嶼、中山路步行街、胡里山炮台、南普陀寺、華僑博物院、廈門園林植物園、環島路、廈門大學、曾厝垵、菽庄花園。

1、鼓浪嶼原名「圓沙洲,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餘科,1000餘種。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等。

4. 世界三大媽祖廟都分別坐落在什麼地方

世界上三大媽祖廟分別是: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天津天後宮、台灣北港朝天宮。

1、湄洲媽祖祖廟

坐落在「媽祖信俗遺產地」莆田市湄洲島。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媽祖林默的廟宇,其建設年代為世界之最。建造於999年的還保存完好的莆田平海天後宮,是世界上第一座祭祀媽祖的分靈宮廟。

1992年10月,湄洲島被辟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湄洲島還與媽祖的名字連在一起。 2006年05月25日,媽祖祖廟和祖廟的「媽祖祭典」分別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一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2、天津天後宮

始建於元朝泰定三年(一三二六年)比天津設衛建城還早七十八年,所以有「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城」一說。

3、台灣雲林的北港朝天宮

是台灣規模最大、香火最盛的媽祖廟,也是全台媽祖信徒的聖地。

(4)廈門媽祖廟在哪裡圖片擴展閱讀

媽祖廟的祖廟:

湄洲媽祖廟是全世界二千多座媽祖廟(宮)的祖廟。經過千百年的分靈傳播,隨著信眾走出國門,媽祖也從湄洲逐漸走向世界,成為一尊跨越國界的國際性神祇。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媽祖廟(宮)2500多座。根據1987年台灣報刊統計的數字,台灣省的媽祖廟(宮)有800多座;香港、澳門地區有57座。

國外有135座,分布在日本、韓國、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印度、菲律賓、美國、法國、丹麥、巴西、阿根廷等17個國家。全世界媽祖信眾約有2億人,單台灣省就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信奉媽祖。

媽祖傳說:

傳說媽祖每次在海上救難後,都要給每位遇險者一碗熱氣騰騰,芳香撲鼻的興化壽面,吃後不但會驅寒暖身,而且能逢凶化吉.久而久之,興化壽面即被稱為「媽祖平安面」。

且聞名遐邇,成為保佑平安吉祥的首選食品.每逢親友來訪,壽誕喜慶,逢年遇節,家人團聚,都要吃「媽祖平安面」,以求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農歷三月十五日是台灣的醫神保生大帝誕辰。保生大帝台灣民間俗稱「大道公」,宋代福建同安縣白礁鄉人,因其精通醫術、救人無數,被尊奉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