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閩南地區的閩南美食
炸棗:廈門同安著名的古老小吃,為同安五寶(馬蹄酥、封肉、炸棗、炸五香、碗仔粿)之一。作法:原料分為皮、餡。皮一般為上好地瓜,米磨(碾)成粉,餡一般為花生、豌豆、芝麻餡,也可用蔬菜。把餡包在皮里,放在沸騰的油鍋炸,口感甚佳。
(炸五香)五香條:「五香」是廈門同安傳統小吃。長期以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辦喜事必備的五香配酒是最美味的佳餚之一,所以拿來招待親朋好友是最好不過,這已成了廈門同安的傳統風俗之一。「色澤赤褐色,鮮香酥脆,餡潤滑甜美,熱食味道尤佳,佐酒甚宜。五香條作法:豆腐皮【豆膜】、豬瘦肉、澱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干扁魚、馬蹄、花生油。
馬蹄酥:廈門同安傳統特產,盛行於同安。用麵粉制皮加香油作為進香的供品,所以俗稱香餅。作法:用精麵粉、白糖、精生油、麥芽糖、花生仁和白芝麻,分皮、酥、餡三道製作工序。
封肉:廈門同安傳統小吃。作法:將豬肉(前腿肉)切成方塊,約二斤左右,用方形紗布包紮,放在干凈的鐵鍋,倒上熟豬油,森行模加熱,把整塊豬肉放到鍋內熱炒,加上醬油、白糖、味精、米酒、八角香料等,再配上香菇、板栗、蝦仁、壕乾等佐料,放在鍋里燜上兩個半小時即可。
碗仔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主要原料是硬米,把經水泡過的大米放在石磨磨成漿,配上肉泥、油蔥等佐料,經過蒸炊便可。
番薯粉粿:廈門同安傳統小吃,盛行於同安新店鎮一帶。
作法: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爛,使大米和地瓜粉揉合一起,然後加水,稠稀中,再放到鐵鍋里煎成一張一張的薄餅皮,切成兩厘米寬的粉條,涼在「敢壺」里。煮的時候,下足豬油,加上海蠣、海蟶、小蝦等海味,面上撒些蔥花或芹菜。
進士芋:廈門同安汀溪褒美的檳榔芋,久負盛名。有「褒美進士芋」的美稱。
文昌魚:廈門同安區特產。這種魚沒有頭,也無鰭無鱗無脊根,甚至連眼睛、耳朵、鼻子等感官都沒有,心臟是一個能跳動的腹血管,血無色,全身半透明,除口和咽喉外,就是一條直腸和肛門,構造較簡單。
魚皮花生:廈門同安素有盛譽
特產之一,因表皮裹有魚肉而故名。
作法:採用花生仁、糕粉、白砂糖和精白麵粉混合烘製而成。具有香郁酥糖、咸中帶甜的獨特風格。
燒肉粽:廈門同安傳統小吃。
作法:以上等q、香菇、蝦仁、栗子、豬肉(或雞肉)為主,精工烹制。味道香甜、油潤不膩,色澤金黃閃亮,再配上沙茶醬、蒜絨、辣醬、蕪菜等調料,更加美味可口。
桔紅糕:廈門同安傳統食品。外觀光滑如玉,潤澤細膩。入口松軟耐嚼,清香爽口。產品暢銷各地,馳名海內外。
龍眼:廈門同安一大特產。現有多個品味,具有粒大、皮薄、汁多、味美等特點。龍眼曾為上奉帝王的貢品。
黃金桂:廈門同安名茶,又名黃,是烏龍茶中的珍貴品種,曾獲全國優質名茶之冠。黃金桂具有萌芽早,採制早,上市早,外形細、勾黃,肉質香、醇、鮮的特點,使其成為烏龍茶中的珍品。
米酒:廈門同安傳統名酒,產於竹壩酒廠。選帶備用清純甘甜的石壠泉水和優質上乘的糧食、酒麴釀造的,工藝原始淳樸,釀出米酒、沉缸老酒、桂圓大補酒三個系列10多種酒。其中竹壩38度米酒曾被拿到法國波爾多試驗室去檢測,發現米酒各項指標均屬上乘。
印尼風味小吃:廈門同安竹壩華僑農場最具特色的東南亞美食。最常見的有黃飯、咖喱雞、海蠣片、什菜湯、印尼肉串、印尼春卷、美果魚絲、加多加多、土豆肉丸、豆腐肉丸、酸甜牛百、椰城牛肉、萬隆粉絲、巴東牛肉、苦瓜肉丸、海南白斬雞、索托牛肉湯等。每一款均帶有濃烈的東南亞蕉風椰海風情,熱辣辣地挑逗客人的味蕾。
百味果酒:產於廈門同安竹壩百味果酒庄。該酒庄聘請著名釀酒專家熱拉爾?高林先生擔任總技師,同時引進全套發醇設備和醋化設備。生產出高品質的果酒、果醋系列產品。其中部分產品經過法國有關部門檢測,完全達到法國同類產品標准,並獲注冊登記。竹壩百味果酒把高品味的法國飲食文化奉獻給遊人。
壕:壕的書名叫牡蠣。它的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干肉中含有45-75%的蛋白質,7-11%的脂肪,19-38%的糖和多種維生素,被譽為「海中牛奶」,同安壕的產地主要有大嶝鎮的陽塘、小嶝、新店的歐厝、馬巷的瓊頭、西柯的後田、丙州等地。
壕仔煎:廈門同安最具家鄉風味的小吃。原料主要用韭菜、海蠣、拌點地瓜粉、油放到鍋里煎即可。 特色主食:咸飯,蘿卜飯,芥菜飯,花菜飯,鹵肉飯,芋仔飯,壺仔飯,泉州炒飯 ,魚仔粥,鴨仔粥,鹵面,面線糊,湖頭米粉,豆簽,浮果,粉團,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此緩粿條,澳茄粿,酸菜雞絲面。
特色湯類:貢丸,魚丸(深滬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鴨湯,黑豆龍骨湯,苦菜大腸湯,馬加羹,墨魚梗,香菇豆豬舌湯,灌腸仔湯,石獅牛肉羹,藕段排骨湯,蘿卜排骨湯,玉米排骨湯,水豆腐湯,七彩干貝湯,肉燕湯,豬血湯
特色包子:水晶包,肉夾包,東方包,菜包,水煎包。
特色素菜:安溪水瓮菜,潤餅菜,窖菜,德化淮山,涼拌苦瓜,辣油筍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帶。
特色葷菜:洪瀨雞爪,土筍凍,崇武魚卷,西街田螺,薑母鴨,烘豬腳,燜豬肘,牛排(有別於西餐牛排),水門巷燉羊肉,豬血小腸,蚵仔煎(東石蚝)(潯埔蚝),清蒸金槍魚,文蛤蒸蛋,醬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蟶,炒大頭螺,沙魚凍,芥菜炒蝦皮,十香全鴨,香芋燜鴨。
特色甜品:石花膏,茜草粿(仙草蜜),桔紅糕,綠豆餅,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龜,碗糕,花生湯,豆沙餅,石獅塘頭甜粿,石獅芋圓,芋餅,芋蓉(芋泥),柿餅,菜頭酸,糖醋蓮藕片,貢糖,椰子餅,雪拉膏,四果湯。 【漳州市區及龍海】
絹、漆器和首飾為著名工藝品。片仔黃、八寶印泥、漳紗、漳絨是歷代貢品。漳南文旦柚、園山水仙花為名產。其他還有漳州蘆柑、天寶香蕉、福建砂仁、龍文區雲洞岩鹽雞、白水貢糖、金定鴨、八卦蘆柑、八月荔枝、文旦柚、玳瑁烏龍茶、白礁牡蠣、角美縊蟶、宜春水仙花、本港魷魚、土筍凍、麥芽糖等。
【平和縣】
輝綠石石雕、琯溪蜜柚、九峰白芽奇蘭茶、南勝麻棗、蘆溪曬煙、鹹菜、大芹烏龍茶、香蕉餅、白皮餅、黃皮果、平和香蕉等各種特殊美食。
【南靖縣】
巴戟、靖城夏橙、肉園荔枝、船場冬筍、薇菜乾、梧宅鼎等。
【詔安縣】
詔安咸金棗、太平菠蘿、走馬塘蘆柑、走馬柑橘、雙華李、烏葉荔枝、汀洋柿、厚徑菠蘿、脂眼鯡、沈嘗興咸金棗、八仙茶、白葉柿餅、紫羽毛筆等。
【漳浦縣】
沙西紅鱘、烏葉荔枝、深土紫菜、剪紙工藝品、「狀元紅」(俗稱貢荔)、麥芽糖、杜潯酥糖、十二月龍眼等。
【華安縣】
珍山烏龍茶、鐵觀音、文旦柚、坪山柚、烏皮豆腐、「中國四大名玉」之一華安玉。
【長泰縣】
砂仁、明姜、香茅油、長泰蘆柑、龍須菜等。
【雲霄縣】
福建泥蚶、「將軍山」梔子等。
【東山縣】
柑橘、鮑魚、龍蝦、石斑魚、魷魚等。 小吃 有四果湯、榜山豆皮和豆枝、石碼肉粽、長泰砂仁、香菇肉粥、長泰鹵面、手抓面、粉粿、牛肉火鍋、大腸鹹菜火鍋、沙鍋粥、麥熟、貓仔粥、當歸鴨面線、鹼粽、鹹肉粽等。
B. 如何做五香條竅門
五香條,一種閩南小吃。它是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味道香、酥、脆、鮮。五香條在福建各地都有,但最為出名的,要屬廈門和漳州龍海石碼的五香條。
五香條,一種閩南小吃。它是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味道香、酥、脆、鮮。五香條在福建各地都有,但最為出名的,要屬廈門和漳州龍海石碼的五香條。
中文名
五香條
外文名
wu xiang tiao
分 類
小吃
地 域
閩南
主 料
豆皮
最佳口味
石碼五香
製作工藝
油炸
製作難度
普通
收起
五香條
五香條,它用一種專門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薺、蔥等,包成如春餅的一條條,再放
五香條
下油鍋炸成焦黃,切成幾段,蘸佐料進食,香、酥、脆、鮮,妙不可言。五香條在福建各地都有,但最為出名的,要屬廈門和漳州龍海石碼的五香條。
做法
(1)廈門五香條做法:
原料:三層肉250克,蔥白120克,馬蹄(荸薺)100克,雞蛋2個。
調料:地瓜粉50克,鹽少許,味精10克,五香粉少許,豆皮3張。
製法:1、三層肉洗凈切成丁,蔥白切丁,馬蹄。
2、取圓盤一個,把上述配料放在盆中,下味精、鹽、雞蛋、五香粉拌勻。
3、豆皮去掉邊角,平放砧板上,放入拌好的配料,捲成圓形。
4、放蒸籠蒸15-20分鍾,出籠冷卻。
五香條
5、將鍋燒熱,下清油,待油溫六成熱時,放入蒸好的五香卷,炸至呈金黃色熟透時撈起瀝干油,然後切掉頭尾,再切成5厘米左右長的小段,擺入盤中,(配辣椒醬)即可上桌。
特點:香酥適口,外焦里嫩。
(2)石碼五香條做法:
「石碼五香」是漳州龍海地區的傳統名小吃。長期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必備鹵面,配以五香條來招待親朋好友,這已成了石碼的傳統民俗。
「石碼五香」的主要原料是:豬瘦肉、澱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等。
石碼五香具體做法是:先把豬瘦肉切成小塊,加上適量澱粉、蔥花、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等,用適量的水調製成焰,以豆腐衣為外皮,裹成直徑約2至3厘米的長條狀的「五香生坯」。食用時,先在油鍋中放入適量油,中火至油五成熱後,放入「五香生坯」炸3-5分鍾,待五香條成為金黃色浮上後,即可取出,切成若干小段,配上蕃茄汁或辣椒醬、酸蘿卜片等,趁熱食之,外酥內嫩、醇香可口、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