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天竺山爬到山頂需要多久
擴展閱讀
杭州哪裡有特色服裝店 2025-01-28 02:41:57
杭州西餐培訓去哪裡 2025-01-28 02:34:08

廈門天竺山爬到山頂需要多久

發布時間: 2023-11-17 19:21:41

⑴ 廈門的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1、鼓浪嶼AAAAA

推薦1

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植物園林,不僅有多樣的植物景觀,還有自然而成的山岩景觀。遊客可以觀萬石風情,賞名花奇樹,品歷史典故,思古人之游興。萬石植物園建於1960年,俗稱萬石植物園,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根據科研和游覽需要,園內依次安排了松杉園、玫瑰園、棕櫚園、蔭棚、引種植物區、葯用植物園、大型仙人掌園、百花廳、蘭花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栽培了3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被人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有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杉,以及名貴的仙人掌等奇花異木,是一座秀麗多姿、四季飄香的游覽園林。Tips:·推薦西門出入,離中山路、將軍祠、中山公園等景點近,園區內有觀光車,可搭乘前往各園區。·園區較大,且有砂石地和噴霧區,請穿著合適的鞋子;夏天日照強烈,注意防曬。·雨林世界噴霧時最適合拍照,提前查好時間前往,霧氣蒙蒙的特別有感覺。·……[詳細]

⑵ 廈門天竺山好玩不

天竺山是山陽縣境內最高的一座山,也是我平生第一次抽出時間專程游歷的一座山。
我家就在天竺山腳下,然而真正要走進山中卻有80多里的路程。初中時候,知道了天竺是古印度的別名,心裡一直忐忑,不明白家鄉的一座普通的大山為什麼要冠上這么一個洋名,既新奇又很有意味。雖然離天竺山很近,雖然我從小嚮往新奇刺激的游歷生活,卻從來沒有去玩過,一是因為天竺山對於幼時的我來說太高太遠,實在耗費力氣;二是我一直處在求學之中,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學,一直沒有閑暇時間,即便在寒暑假,我還要幫父母幹些農活家務;三是聽說天竺山上遍布原始森林,是莽獸棲息出沒之地,單人獨行,危險異常,家人不放心。
直到1993年,也就是我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第二年,才在「五一」假期邀友同行,了卻了平生所願。臨行前,我們做好了各種准備,帶上了新買的短呢子大衣,買了雪碧、火腿、方便麵等食物,滿滿一大包的東西,因為聽說天竺山五月飛雪,冷得很。
一大早,我們從縣城出發,坐班車到過風樓,又走了二十多里的鄉村公路,中間求過路的拖拉機捎乘一段路程,到了天竺山下的板倉鄉,幾經打聽,才尋到登山的路。從山下向上望去,天竺山直插雲外,纏在山腰的雲彩被太陽照耀得通明透亮,風從山上吹下,剛才走得汗津津的身子被涼風一吹,剎時透著絲絲寒意。我們坐在路邊歇了一會兒,開始登山,山路崎嶇,寬僅尺余,兩旁怪石嶙峋,芳草從石縫鑽出,不知名的野花擠在一起晃著小腦袋,象在招手,又象嘲笑我們的勇氣。我們鼓勇而上,山裡長大的孩子走慣了山路,見慣了雄山峻峰,自信能把眾人談而色變的天竺山踩在腳下。路上空寂無人,只有我和同伴在奮力攀登,偶爾遇見形影孑然的和尚在山路上蠕行,急忙攆上攀談,才知曉是從四川峨眉來的,我問他一路行來要花多少路費,他說出家人在外身上不帶分文,數千里的路程全靠徒步,沿路遇廟參佛,化緣而至。我感嘆到底是世外高人,不畏艱險,暗自為剛才望山生出的怯意而羞愧。
登山走了三百多米,有一岔路,我們不知所往,躊佇了一會兒,隨意選了一條走去,竟爾來到了幾間房子前,原來是一座道觀,門額無匾,問觀內道士,說是葯王廟,道觀稱廟在我是第一次所見。進內參觀,並無香客遊人,正中供奉的神像便是葯王,香火繚繞,肅穆空寂。道士引我們拐到房後,進入一條狹窄的石洞內,裡面竟有一座葯王天然石像,頭身臂腿俱全,昂首端坐石凳上。石像外罩紅布,腳下炮屑香灰厚厚一層,道士說葯王極其靈驗,四周村落的農民逢年過節都要上山參拜,看樣子果真如此。從葯王廟折回,繼續攀登。山越登越高,路越走越險,古木越來越多。向外望去,鄰山緊貼,突兀眼前,整個山體就是渾然一體的巨石,壁立千仞,如刀削斧砍一般,山上寸草不生,只在山腰斜生出一二枝古松,松蓋如傘,蛇一樣扭曲著身子,竭力地承光接露。我們進入古木深林之中,到處是橫斜的斷木枯枝,樹木全是水桶粗細,純一色的松樹,只在樹下有一些灌雜木,開著紫藍色花。古木向山下一側枝長葉茂,靠山頂一側卻枝葉稀薄。山路越發的陡峭,幾乎直上直下,窄得僅能容腳,路上濕漉漉的,盡是枯草碎石,滑溜異常。我們的體力開始透支,雙腳不聽使喚,由不敢懈怠,只得攀石附草奮力攀登,幾乎每走一步都因腳滑摔個大跟頭,弄得渾身是傷,泥草沾滿衣襟,所幸樹木阻攔,加上事先抓住路邊細枝,說不定會摔入山下,命喪黃泉。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艱苦努力,我們終於攀上山頂,穿行在波濤如海的松林之中。樹木更加擁擠,密密麻麻的,全是碗口粗細,枝葉交叉,不見天日,山風呼呼地吹著,松濤如吼,長嘯不止,松針簌簌直下,如雨如雪,地面不見寸土,全是厚厚的松針,踩在上面如踏雲登霧一般軟和,空氣濕重,薄霧緩流,細碎的霧滴彌漫四周。順著山樑在密林中行進了約莫半個小時,我們來到天竺山最高峰——大頂,迎面是一座龐大的金碧輝煌的道觀,佔住了整個山頂。望著這座道觀,回想來時的陡路,心裡暗自驚奇,這么宏偉的建築當初是怎麼建成的。道士延我們入內,正中三間大殿,四圍一排排低矮的房舍,大殿里供奉的是太上老祖,四壁彩畫著道教里的故事。我們虔誠膜拜,焚香許願,道士在一旁敲罄念經,肅穆的氣氛令人悠然有世外之感。我們每人上了十元香火錢後,從大殿出來,立覺天氣奇冷,牙齒不住的打顫,渾身不由自主地直打哆嗦,趕緊穿上隨身帶來的毛衣和短大衣,才略感暖意。我們拐過殿後,發現大殿建在萬丈絕壁之上,探身下望,雲靄無際,斜暉鑲邊,遠處群山臣服,淹沒在波濤翻滾的雲海之中。山風勁吹,人無法站立,幾次險把裹在身外的大衣剝去,打在臉上如刀割一般硬痛。
晚上,我們寄宿在道觀里。道士特意炒了幾個小菜,一碟水泡干蘿卜絲、一碟淹豇豆、一碟陳年野菜、一碟酸菜,主食是野菜包穀糊湯,擺了滿滿一桌,我們肚子確實餓了,端碗就吃,發覺菜里不但沒油,鹽也放得極輕,一點味道沒有,好歹吃了一碗後放下,道士殷勤勸飯,我們婉言辭謝,發現他們吃得十分香甜,這才暗嘆出家人的清苦。吃飯途中,有幾個道姑背著大木桶回來,細問才知道他們從山下洗衣服歸來。原來山上沒有水源,他們每天的飲食洗嗽用水全是山腰處一個山泉背回來的,五月的山下穿單衣還嫌熱,而山上的山窪里卻在結冰,於是破冰取水,供一山之用。道士騰出一個空床,床寬不足一米,我和同伴擠在一起,雙腳伸直才勉強睡下,睡在外側的人半個身子尚懸在床外。
第二天早晨,我們謝絕道士的挽留,順原路折回,翻過另一面坡,下行二百多米,來到山腰的鐵瓦寺。鐵瓦寺所處是一大塊空地,也是一座道觀,泥牆青瓦,只在場院邊上看到幾塊銹蝕的鐵瓦。道士解釋到,山高風大,常把屋瓦掀落,只有鐵瓦方保無虞,此地道觀原來確是鐵瓦覆頂,幾經戰火淪落,早已毀滅無影,現今整個天竺山上的道觀都是一個姓周的道長歷經數十年募捐化緣重建而成。這時有兩個二十齣頭的小道士進山砍柴,一邊蹦蹦跳跳地走著,一邊歡快地唱著歌兒,快活至極,我問天竺山遍地樹木枯枝,割柴應當很容易,答曰道長吩咐對方圓左近的古樹不許亂砍濫伐,割柴要到四五里外的荒山上弄些灌木青草。從道士嘴裡知道周姓道長是省道教協會理事,道行高深,前兩天回來,正在屋裡休息。於是經過通報,我們拜訪了周道長。一個小道童領我們上了一個小木樓,道長寬坐在裡面,長得慈眉善目,須眉皆白,精神得很,正在用飯。道長吃的是稀泮湯,沒有一菜佐飯,飯後道長用開水涮碗,連殘汁飲下,而給我們上的是一小碗白糖水。道長細問了我們的來歷,攀談中給我們講了天竺山道教的興衰更替,講了他募捐建觀的來由經過,講了世間萬物的大道理,最後送我們一人一本修身向善的書。我們雖虔誠受教,卻愚頑懵懂,聽後似是而非,最後求道長派一道士領我去鐵鍾坪等其他幾處遊玩。道長極力勸阻,說另外幾處古跡路途遙遠,險阻異常,前幾年有幾個上海人慕名上山遊玩,在經過橫跨兩峽之間的獨木橋時失足摔入萬丈澗底,屍骨無存。說出門在外,安全為上,爹娘養我們長大,耗費多少精力心血,人在世間要立志孝順爹娘和報效國家,若為一時興致而冒奇險,實在不值。說若心中向善,則處處都可為善,若心中有佛,則時時皆有佛在。聽了道長一席話,心中似有一道亮光劃過,但見其意決,遂作罷。
從天竺山歸來,心中一直揣揣,久久不能平息。古人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我頗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