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廈門有什麼特產
鼓浪嶼廈門有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葯酒、海產干貨等。
廈門珠綉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工藝品。褲大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廈門珠綉產品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均採用閃亮奪目,五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針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清新悅目。珠綉掛圖《廈門海堤》、《南京長江大橋》、《龍鳳戲珠》等,構圖清新,設色柔和,景物逼真,層次分明,參加過全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為禮品贈送國際友人。珠綉拖鞋,綉工考究,樣式大方,品種多樣,穿著舒適。有的鞋明首面純系玻璃珠子綉成,有的則在絲絨面上用彩珠綉成珍禽花卉等各色的圖案,絢麗多彩,柔軟舒適,尤其是夜間穿用,在燈光照射下,熠熠閃爍,光彩耀人。廈門珍珠拖鞋,以其設計新穎,造型別致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受到國內外客商好評。
漆線雕是廈門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民間工藝品。自唐代彩塑興盛以來,漆線雕便被應用於佛像裝飾。早在幾百年前漆線雕像就馳譽中外,遠銷激純數東南亞各國。漆線雕是以精細的漆線經特殊的製作方法纏繞出各種金碧輝煌的人物及動物形象,尤以民間傳統題材,如龍鳳、麒麟、雲水、纏枝蓮等為多。過去,漆線雕大都只限於木本,漆籃和戲劇道具上。近年來,已發展到裝飾在盤、瓶、爐等瓷器和玻璃器皿上,琳琅滿目。目前,廈門工藝美術廠把漆線雕與陶瓷結合起來,創作、生產了線條陶瓷作品。如線條瓷塑《鄭成功》,參加了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送到日本展出,獲得好評。小件漆線雕工藝品用綾緞製成盒子包裝,小巧玲瓏,便於攜帶,是旅遊紀念、饋贈親友的佳品。
特產介紹
廈門盛產花生、水果;沿海多產魚、蝦、蜊、蟹、魷魚、文昌魚。是我國文昌魚故鄉之一。主要特產有各種亞熱帶瓜果、魚皮花生、花生酥、菩提丸、青津果、餡餅、文昌魚、香菇肉醬、海產干貨等。
文昌魚 :是廈門的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主要產地在廈門同安瀏五店。文昌魚體形小,頂多五六厘米長。全身半透明,頭尾兩頭尖,是高級魚品,其肉質鮮嫩,味道清津甜美,製成干品,有一二年的保存期,是理想的旅遊購物佳品。
青津果 :以橄欖為原料,配以甘草、糖水製作而成,甜酸適度,鹹淡可口,芳香四溢,有消積解脹,醒酒去膩,止暈抑吐,爽身養脾之效。
菩提丸 :是將橄欖與砂仁、豆蔻、肉桂、沉香等多種名貴中葯和糖水一起熬制而成,吃來香甜可口,而且有增進食慾,止吐散滯,消除腹痛之功效。
香菇肉醬 :廈門罐頭廠生產的水仙花牌香菇肉醬罐頭,配方採用新鮮豬肉、上等豆、香菇、辣椒、蔥頭、蒜頭等 12 種原料和輔助材料,在製作過程中,嚴格按照配方和配製時間的要求,逐鍋逐鍋地計量下料,認真掌握火候,加工迅速,裝罐及時,使各種原料保持各自固有的風味。
廈門餡餅 :廈門餡餅分兩種。甜餅是以綠豆沙為餡,加豬油,白糖烘得。咸餅是以肉丁為餡,加豬油白糖所制。皮酥餡靚用來形容廈門餡餅,毫不誇張。
魚皮花生 :是選用特級麵粉、白糖和其他優質配料為表皮、內包上等花生滾合烘製而成,它選料嚴格,工藝講究,具有得香郁酥脆、咸中帶甜的風味,為上等菜料。
肉鬆 :鼓浪嶼的 「 黃金香 」 肉鬆、肉脯,絕對算得上是廈門的知名特產。老人和幼兒因牙齒不齊,用肉鬆肉脯下稀飯是再好不過了。肉鬆的特點是明擺著的:金黃色,香噴噴,條條肉絲,團團簇簇,送到嘴裡,無需多咀嚼,立馬柔軟散化,滿口香甜。而肉脯更是一遇到口水,還來不及嚼一下,早已化成糊狀。因此,人們往往用它們來給幼兒下稀飯。
花生酥 :又名 「 貢糖 」 。主要原料是花生仁和砂糖,製作時先將花生仁炒熟去膜,和糖煮過,然後搗碾成酥,軋拉成型後,切成小塊。食用時,應小心剝去包裝紙,輕輕放入口內,入口即化,甜而不膩,香可噴頰,除呷茶時品嘗,亦可作咸光餅面點的夾心料,產品遠銷國內外。
龍眼乾 :是同安的特產,粒大、皮薄、肉厚、清甜爽口。過去是上奉封建帝王的貢品,現在是中外遊客競相爭購的佳果。同安是全國六大龍眼產地縣之一,生產的龍眼乾遠銷國內外。
廈門景色中,鼓浪嶼的名氣最大,素以 " 海上花園 " 的美稱享譽中外,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島上崗巒起伏,錯落有致,最高峰日光岩是廈門的象徵。說鼓浪嶼是 " 萬國建築博覽 " 一點也不為過,在彈丸之地的小島上薈萃了上千座風格各異、中西合壁的中外建築。在你飽了眼福之外,一定還想飽飽口福。那就說說廈門的特產吧,廈門著名的生產廠家都是百年老店,當然,還沒機會來廈門品嘗特產或者對廈門特產留戀的朋友.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7243770.html
㈡ 廈門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
拍胸舞、車鼓弄、踩高蹺、蓮花褒歌、中秋博餅、大道公信仰、送王船習俗、答嘴鼓、漆線雕技藝、南音、歌仔戲、高甲戲、五祖拳、廈金宋江陣、廈門方言講古、廈港民習俗、池王爺習俗、蜈蚣閣、歌仔說唱、閩南童謠、春仔花習俗、廈金風獅爺信仰、廈門皮影戲、廈門青草葯、松筠堂葯酒製作工藝、嘉庚瓦製作工藝、廈門珠綉手工技藝、
㈢ 廈門的建築風格
以下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的關於廈門的建築風格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傳統閩南建築風格的積淀——四落大厝
在廈門開埠之前,鼓浪嶼島上的永久性建築除了少量寺廟、祠堂等祠廟類建築外,主要是富有閩南特色的被稱為「紅磚厝」的傳統院落式住宅建築。採用具有海洋文化特徵的紅磚材料及工藝區別於中國中原地區合院式民居,其中代表建築是「四落大厝」。
殖民地外廊式建築的傳播——日本領事館舊址
19世紀中葉,外國人進入鼓浪嶼島後,最初租用民房,之後開始自己建設領事館、禮拜堂、公館、洋行和住宅、學校、醫院等,這一時期外國人建造的建築,除了協和禮拜堂等少數幾座例外,基本上都是殖民地外廊式建築,這是一種具有功能外廊空間的建築樣式。
日本領事館,建於1897年,現編門牌鹿礁路24號至28號,離英國領事館僅一箭之地,翼角可望。該建築四周設有連拱券柱式外廊,雙柱桁架,樓頂女兒牆與外廊護欄,採用的卻是本土燒制的紅陶寶瓶狀透空欄桿,這是維多利亞時代英式建築的堂皇高軒,與中國式古消伍朴典雅的折中。1928年,日本領事館在其館側又建造兩幢紅磚樓,以做日本警署及其公寓所用,其中28號樓為典型的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和式現代建築。
此建築典型特徵就是全部用清水紅磚飾面,牆體厚實,窗戶窄長,封閉性強,這樣的設計顯然有利於保暖禦寒,成為東洋建築在鼓浪嶼建築中獨一無二的類型。
華僑建築的早期發展——番婆樓
番婆樓,現編安海路36號,是福建晉江籍菲律賓華僑許經權為孝敬母親而建造的,建成於1927年。兒女們爭相孝敬母親,給她買來金銀首飾、高級服裝,她穿戴枯判得儼如「南洋富婆」,街坊鄰居稱她為「番婆」,此樓故名。
該樓色彩鮮麗,造型別致,某些洛可可特點與中國的傳統工藝結合得非常和諧巧妙,這在鼓浪嶼別墅群里是不多見的。
多元建築風格的引入——八卦樓
八卦樓坐落於筆架山東北的一塊台地上拿敗或,隔鷺江與廈門本島遙相互望,四圍坡地低伏,綠叢葳蕤,現編門牌鼓新路43號,原主人乃台灣板橋林本源家族三房林維德之次子林鶴壽,即菽庄花園園主林爾嘉的堂兄弟。
始建於1907年的八卦樓,因其紅色圓頂有八道棱線,頂窗八面朝向,又坐落於八邊形的平台上,所以稱為「八卦樓」,造型典雅大方,中西合璧,是廈門近代建築的代表。借鑒巴勒斯坦、希臘、義大利和中國的一些經典建築風格,設計出這幢融東西方建築文化於一體的獨特的仿古建築。
中西建築的藝術特質與風格——海天堂構
海天堂構,現編門牌為福建路38號至42號。穿過門樓,眼前由近及遠赫然呈現一大片中庭式廣場與四周的一大片建築,甚為壯觀。海天堂構大院內,一共有五幢三層式樓房,始建於1921年,佔地面積約6500平方米。整個建築群沿中軸線對稱分布:以中軸線上約700平方米左右的中庭為中心,正上方是中樓,中樓左右各有一樓,中庭前方左右各一樓;左右兩側樓房皆為西式,唯有中樓市仿古式中西合璧,形成後三前兩夾一中庭的布局。
五幢樓各具中西建築的藝術特質與風格,十分精美。但從所處左右簇擁的居中位置來看,中樓無疑使視點中心也是建築重點。而中樓的建築也的確不負其名其位,主人黃秀烺的傾心傾力傾資,完美地將其打造成「海天堂構」建築群中不二樓選的形象代表。
鼓浪嶼華僑建築——廈門裝飾風格
20世紀初工部局成立以後,特別是20世紀20至30年代,隨著大批閩、台富紳、華僑富商到鼓浪嶼定居,鼓浪嶼華人洋樓的建設逐漸增多。
在大量的華僑洋樓建設中,體現出一些新風尚:一方面,立面上採用紅磚牆與少量白色線條對比的手法蔚然成風,延續了閩南紅磚厝紅磚白石的裝飾傳統;另一方面,以裝飾藝術風格為代表的裝飾元素逐漸流行,並融合常見的傳統裝飾題材及西方古典裝飾元素。
在華僑洋樓新風尚的基礎上,一種華美的建築風格由此前本土化的外廊式華僑洋樓中發展而來,形成一種注重現代裝飾表現,並結合民族性、地方性裝飾題材及西方古典裝飾元素的獨特外廊建築風格——「廈門裝飾風格」在鼓浪嶼華僑洋樓建築中迅速風靡開來。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㈣ 福建民間藝術有哪些
1、泉州木偶
造型優美,彩繪生動,性格鮮明,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地方色彩。木偶頭的雕刻以江加走大師的製品為極品,其遺作280多種,被作為國家一級文物保管。泉州木偶分為提線木偶(頭像較大,叫作「傀儡戲」)和掌中木偶(頭像較小,叫「布袋戲」)二種;表現者以提線的方法或以手指撥弄。
㈤ 廈門民間藝術有幾種
廈門民間藝術
廈門文化從西晉"衣冠南渡"開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了。可謂歷史悠久,絢麗多彩。就民間藝術而言,它有一定局限性,大多採用當地的方言、民俗、道德規范融化、改造而成。廈門的民間藝術,這里只介紹其演唱的表演藝術,它最大特徵是用廈門方言即閩南方言演唱的。
--南曲:
南曲,也稱做"南音"、"南樂"、"南管"和"弦管",它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南曲"是唐朝末期閩王王審知兄弟入閩時帶來的樂種,也有說是唐末韓偓入閩時帶來的。清康熙年間,五少芳晉京入宮演奏南曲,"官弦齊鳴,音調諧和,婉轉幽揚,沁人心肺",康熙大喜,賜於五少芳"御庭清客"之譽,南曲被稱為"御前清曲"。過去,演奏南曲,還要撐把彩傘,因它是康熙帝所賜,以表榮譽。東南亞國家和台灣省也流行南曲,凡是閩南方言可流通的地區就有南曲,故世人又稱它是"福建的國際歌"。
南曲作為一個古老的樂種,它和唐元明等明代的音樂有關聯,受到了元曲、崑曲、戈陽腔、佛曲和地方戲曲的影響,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比如南曲的主要樂器之一琵琶,稱為南琶,是橫抱彈秦的,這種演秦姿勢,只能從古畫和出土的唐陶俑中可看到。南曲還保留"漢宮秋"、"三台令"等唐宋古曲名稱,南琶的"橫抱"與白居易《琵琶行》的"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豎抱",形成鮮明對照,說明其古老。
南曲是由"指"、"譜"、"曲"三大部分組成的。"指",也叫"指套",它是由幾個,有一定戲劇內容的曲聯綴而成的音樂套曲,每一節都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指套"雖有詞,但較少可演唱的唱詞,大多由樂器演奏來完成。
"譜",器樂曲,沒有唱詞,專供樂器演奏。比較出名的有十三套稱為"南譜十三腔",內容大致是四季景色、花鳥、昆蟲以及駿馬賓士,最著名有"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和"百鳥歸"等套。
"曲",即散曲,帶有唱詞,用來演唱的。由於散曲簡短易懂,善於抒發感情。過去,工余飯後,三五成群,自彈自唱自娛,頗有"家傳戶唱"的程度。
--錦歌:
錦歌是閩南地區一種民間說唱音樂。隨著鄭成功驅荷而傳入台灣和南洋群島,並在那裡紮根開花。在台胞努力之下,錦歌在台灣還發展成為歌仔戲。
據地方史志記載,錦歌是宋、元年代閩南地區性民歌、民謠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戲曲、南曲、南詞的養分,經過民間藝人揉融而成,流傳於閩南廣大農村地區。在舊社會,農村蕭條,農民流入城市,錦歌也跟著流進城市;錦歌藝人像乞丐一樣沿街賣唱,所以有人說它是"乞丐歌"。解放後,錦歌也獲得新生。
錦歌的唱腔風格大致要分為堂、亭兩大流派。堂派主要流傳在農村中,唱腔粗獷有力,曲調接受民間歌謠,擅長唱"雜念調",旋律靈活,變化多樣,每句後面都有落尾。亭派流行在城市,唱腔比較幽雅、細致,咬字分明,採用南曲的曲調比較多,使用的樂器和指法比較近南曲。
錦歌的曲調大體可分為四類。一類叫"雜念仔"、"雜咀仔";一類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調"或"丹田調";一類叫"花調"、"雜調";一類是"順樂曲"。錦歌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兩人對答,三、四接著唱念,也有自唱樂隊伴秦的。漳州市坐的彈唱多,廈門有許多節目是站著演唱,並藉助動作來表現。
錦歌使用的樂器有月琴、二弦、洞簫、南三弦、拍板等,也有以琵琶代替月琴,用品簫代表洞簫的,有的還加上嗩吶。廈門地區演唱時,有用木魚代替拍板的。
--答嘴鼓:
它是閩南方言或說閩台兩地一種幽默風趣的地方曲藝,很受人們歡迎,有"閩台相聲"之稱。
答嘴鼓,原名叫"觸(da)嘴古",台灣人民現在還這樣稱呼。"觸",是抵觸、頂撞的意思;"觸嘴",是鬥嘴,或說舌戰之意;"古",就是故事。廈門方言"講古",即講故事。"觸嘴古",就是兩人在輕松氣氛中互相戲謔,講完一個完整的故事。因之,有人把"觸嘴古"稱為"拍嘴鼓"漳州地區人民因其對話語言節奏性強,稱"答嘴鼓"為"答嘴歌"。解放後,才統一稱為"答嘴鼓"。
答嘴鼓是由"念四句"發展起來的,大約在宋元時代就有了。它與相聲有其相同之處,也有其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兩者均是語言藝術。不同之處有:(1)相聲除了對口,還有單口和多口相聲,答嘴喜只有對口;(2)相聲的文字體載屬於散文體,答嘴鼓則一律是韻文,它嚴格要求句句押韻;(3)相聲要靠語言構成"包袱",引人發笑。答嘴鼓則是靠風趣的語言和押韻來吸引聽眾。
因之說,答嘴鼓是"用押韻的對話為形式,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閩南方言或語言的基礎上構成包袱為手段,去達到一定目的的地方曲藝。"
--高甲戲:
高甲戲是福建五大地方劇種之一。它源於泉州一帶農村。相傳二百年前,泉州府沿海農村,每逢迎神賽會,都有舞獅隊表演。農民崇拜梁山英雄,往往扮做宋江、李逵、林沖、魯智深等人物,結隊遊行。遇到廟會表演時,就在武打基礎上,表演水滸故事,因之人們又稱之其為"宋江戲"。後來,它吸收了梨園戲和傀儡戲、布袋戲的劇目,曲調與表演技術,發展成為文武合演的"合興戲"。清代中葉,它又受徽班、江西弋陽腔和京劇等劇種等影響,逐漸形成"高甲戲"。
高甲戲的行當分為生、旦、丑、北(凈)、雜角五大類。音樂以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為主。器樂過去主要是嗩吶,現在是琵琶。
--薌劇:
薌劇,台灣叫做歌仔戲。台灣歌仔的"雜念調"和薌劇的"雜碎調",都源於"錦歌雜念調"。薌劇的曲調來自民間,過去是流散街頭、茶室的曲調,唱詞是群眾的語言,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地方劇種。
薌劇有的曲調,用不同唱法,可以表現為喜、怒、哀、樂等不同情緒。如常用的"七字仔調"、"雜碎仔調"等。歌詞的長短可以機動應用。如"雜碎仔"調原來是七字一句,可壓縮為三字也延伸至十多字。為了突出唱詞,樂器只拉過門。音樂不斷吸收其他劇種、曲種和民歌時調養分來豐富自己。
樂器和其他戲曲一樣,分為文場和武場戲。武場戲的樂器同京劇差不多,有通鼓、豎板、板鼓、木魚、小鈸、大鈸、小鑼、銅鈴,還有小叫、柳盞等。文場樂器早期主要有殼仔弦、大廣弦、月琴、台灣笛,後來又採用二胡、洞簫、鴨母笛、嗩吶,此外,也有採用琵琶、大哨吶,還有西洋樂器參與伴奏。
--同安車鼓:
它也叫"弄車鼓"或"車鼓弄",源於宋元而興於明清。表演的形式、道具、器樂都較簡單。演員只有車鼓公和車鼓婆兩人,相傳從前同安新圩有對開豆腐店的老公婆,夜夜磨豆腐閑悶,自編歌詞逗趣,後傳至村裡,經藝人加工而成的。
表演時,在鼓公頭戴瓜帽,身穿長實用馬褂,手持特製會轉動的長煙桿。車公婆上穿開襟紅衣,下系黑色綢緞裙,右手拿摺扇,左手捻手帕。兩人抬著一個敞口向上、上面用紅綢布結朵大紅花遮蓋的篾斗籃,斗籃中間綁著兩根用色紙纏裹的細竹桿,演員把系在竹桿兩端的紅帶子掛在身上,抬起用蔑籃裝飾還會上下顫動的"鼓",時常在轉身子,做"三步進三步退"的表演動作。表演者風趣的唱詞,伴著由殼仔弦、大廣弦、嗩吶、笛子和拍板、鑼鼓組成的樂隊、既歌又唱,有的歌舞結合,使車鼓弄推陳出新,甚受群眾喜愛。
㈥ 美麗的廈門珠綉
可能內容顯得枯燥,但是這些珠綉作品真的很好看呀,
這是我公眾號上的文章啦!!!
可能不會有人看,但是我還是想發一下。 廈門珠綉 這些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真的很有韻味。
珠綉是廈門市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它吸收了中國傳統四大名綉的優點及表現手法,十分講究它在絲絨面上,用玻璃珠和電光膠片綉出不同圖案密不容針,經光線折射珠光璀璨,色調明快。
珠綉掛圖《廈門海堤》、《南京長江大橋》、《龍鳳戲珠》等,構圖清新,設色柔和,景物逼真,層次分明,參加過全省、全國工藝美術展覽,並被選為禮品贈送國際友人。珠綉拖鞋,綉工考究,樣式大方,品種多樣,穿著舒適。有的鞋面純系玻璃珠子綉成,有的則在絲絨面上用彩珠綉成珍禽花卉等各色圖案,絢麗多彩,柔軟舒適,尤其是夜間穿用,在燈光照射下,熠熠閃爍,光彩耀人。廈門珍珠拖鞋,以其設計新穎,造型別致,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受到國內外客商的好評。
珠綉工藝是在專用的米格布上根據抽象圖案或幾何圖案,把多種色彩的珠粒,經過專業綉工純手工精製而成。珠綉主要有珍珠綉、玻璃珠綉等。
珠綉是在中國著名的刺綉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既有時尚、潮流的歐美浪漫風格,又有典雅、底蘊深醇的東方文化和民族魅力。珠綉起源於唐朝,鼎盛於明清時期,解放後工藝逐漸失傳。
珠綉主要是用針穿引珍珠、玻璃珠、寶石珠,在紡織品上組成圖案的刺綉。珠綉具有珠光燦爛、絢麗多彩、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的藝術特色。用針穿引珍珠、玻璃珠、寶石珠,在紡織品上組成圖案的刺綉。珠綉具有珠光燦爛、絢麗多彩、層次清晰、立體感強的藝術特色。
珠綉主要有珍珠綉、玻璃珠綉等。珍珠綉始見於隋唐。據《通典》記載,隋代京城游樂場里的藝人「盛飾衣服,皆用珠翠」。唐代《杜陽雜編》記載,宮廷有珠綉被面,以小米粒般的珍珠等綉成鴛鴦、花卉圖案,五色輝映。宋代珠綉更為突出。
珠綉綉工藝是在專用的米格布上根據自主設計的抽象圖案或幾何圖案,把多種色彩的珠粒,經過專業綉工純手工精製而成。珠綉藝術特點是珠光寶氣,晶瑩華麗,色彩明快協調,經光線折射又有浮雕效果,是現代生活理想的高檔時尚裝飾品、室內裝飾品。
廈門珠綉是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裝飾性工藝品。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廈門珠綉以新穎別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有珠拖鞋、珠掛圖,珠綉包等一-百 多個品種。這些產品均採用閃亮奪目,五彩繽紛的玻璃珠子和電光膠片,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針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清新悅目。
廈門珠綉工藝的歷史有近百年,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期,一些華僑從海外 帶回一些玻璃珠點綴的綉花拖鞋,廈門民間製鞋藝人看了愛不釋手,從中受到啟發,設法從日本、南洋一帶捎回一些玻璃珠子,開始嘗試在鞋面上綉出各種花烏圖案。於是,廈門珠拖便開始流行開了。
上世紀20年代,大同路幾乎成了珠拖一條街, 活源皮行從海外進口絲絨、玻璃珠等材料,雇請一些民間藝人製作各式拖鞋,除內銷外,還開始出口到東南亞一帶。 到了上世紀50年代,廈門將民間藝人集中起來,組建廈門珠綉拖鞋廠,專門生產珠綉和珠拖鞋。
廈門珠綉拖鞋廠生產的珠綉拖鞋出口到亞、歐、 美的50多個國家或地區。在1989年7月舉行的首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該廠生產的水晶牌珍珠拖鞋榮獲金牌獎。珠綉主要原材料為玻璃珠、電光膠片和絲絨。其工藝是運用凸綉、平綉、串綉、粒綉、亂針綉、豎直綉、疊片綉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綉制出淺浮雕式圖案。
珠綉拖鞋,綉工考究,樣式大方,品種多樣,穿著舒適。有的鞋面純系玻璃珠子綉成,有的則在絲絨面上用彩珠綉成珍禽花卉等各色圖案,絢麗多彩,柔軟舒適,尤其是夜間穿用,在燈光照射下,熠熠閃爍,光彩耀人。廈門珍珠拖鞋,以其設計新穎,造型別致,工藝精細,風格獨特,受到國內外客商的好評。
但是珠綉的發展也面臨著巨大的難題。上世紀八十年代,廈門珠綉迎來發展的頂峰,隨後在90年代,因人工成本的升高和歷史原因,謝麗瑜所在的工廠也遭遇了停產、關門。當時這門手藝鮮有人問津、幾乎瀕臨失傳,謝麗瑜卻對珠綉有種割捨不斷的情懷,她覺得冥冥中跟廈門珠綉有難以割捨的淵源,有責任重振廈門珠綉的榮光。
一直到2008年,廈門珠綉工藝被列入第一批省級非遺名錄。
十年過去了,謝麗瑜為首的工匠們已年過半百,她們懷揣著傳承的使命帶著復興珠綉的夢想再次聚集到了一起。舍棄,意味著技藝必然消失傳承;堅持,起碼還有一線希望,哪怕給自己「挖了個坑」謝麗瑜和手藝人們仍然堅持了整整十年
十年時間,藝術作品層出不窮,孔雀、牡丹、香爐、圖騰、宮廷器皿。中國傳統元素與廈珠綉的結合如此渾然天成,天衣無縫但技藝的傳承依舊舉步維艱。
廈門珠綉,
在這個念舊的時代,
瀕臨失傳,又期待新生。
被稱作"日本手工匠傾聽者」的鹽野米松曾說,沒有手工業之後,才知道原來那些經過人與人之間磨合與溝通之後製作出來的產品,使用起來是那麼的適合自己的身體,還因為它們是經過手工藝一下下地做起來,所以它們 珠子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海外,像義大利、捷克這些先進的玻璃珠產地,作品的構圖也有著幾何圖案等西方元素,但作品體現的卻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不同的文化交織在一起,使廈門珠綉的作品別具一格,帶有東西方文化交融的印記,體現廣集博採的廈門精神。
一直到2007年,廈門珠綉被認定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省級項目,並經謝麗瑜老師等人十多年來的堅守與傳承,廈門珠綉藝術才開始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國家重視傳統文化產業,2007年, 廈門珠綉重新引發社會關注,並於當年被列入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時已退休的謝麗瑜被政府相關部門找到,幾經周折,她又找到原來廠里的同事,並租了房間,數人一起為恢復珠綉藝術的傳承、發展而努力。用謝麗瑜的話來說,不管過去還是現在,珠綉都可說是廈門響當當的「城市名片」。她告訴記者,2009年,她受邀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非遺大展上,一位從新疆地質礦產學院退休回到北京的87歲的老奶奶,當她看到攤上展出的廈門珠綉作品,非常激動,原來老奶奶是廈門人,對珠綉情有獨鍾,看到熟悉的物件,勾起了她的家鄉記憶。
重拾珠綉技藝十餘年來,如今珠綉,已經與其他行業有緊密結合,從珠綉拖鞋,到精美掛圖,從服飾包包,到文創產品,全新的珠綉藝術作品層出不窮,獎項接踵而至。一針針,一線線,雖無法縫補珠綉往日輝煌,卻都傾注了守藝人的熱愛與不舍。
我不得不佩服民家手藝人的精益求精,和堅持不懈。也不得不感嘆這些作品的美倫美幻。
但鮮花與掌聲的背後,依舊是技藝傳承的舉步維艱。如今謝麗瑜老師一方面趁著眼睛尚佳,多留些作品,同時也在悉心地培養傳承人,希望有更多人能為這門工藝靜下心來。此外,要真正使珠綉工藝發揚光大,不是個人力量所及,需要政府部門和人們給予珠綉更多關注和適當投入。
關於傳統民間手工藝術品的傳承確實是一個很深刻的長期性的問題。我挑選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放上圖片。就調查數據而言,可以看出傳統民間手工藝術品的繼承和發展任重而道遠。
在此之前,我也不了解傳統民間手工藝術。但是查閱一些資料後真的感覺非常美。當然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也會呈現地域性。
我相信傳統手工藝術品與現代藝術必能相結合,就像廈門珠綉從珠綉拖鞋到其他各種各樣形式的手工藝術品一樣,突破瓶頸,從煥新生。更好的走進大眾的生活。
廈門珠綉,在這個念舊的時代瀕臨失傳,又期待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