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集體戶入學報名時要帶什麼
擴展閱讀
深圳戶籍隨遷如何查詢 2025-01-21 01:45:15

廈門集體戶入學報名時要帶什麼

發布時間: 2024-03-16 12:47:07

❶ 同安集體戶小升初怎麼報名

學生持戶口簿原件向畢業學校報名,填寫《廈門市同安區二_二一年初中招生報名表》,繳交戶口簿原件(供學校核對)與近期正面半身免冠1寸照片2張。
戶籍在同安一中招生片區的學生還應繳交戶口簿復印件(落戶截止日期為2021年5月30日,學校核驗,原件復印)。
要求「捆綁派位」或不參加電腦派位的學生,其監護人應於規定時間向同安區教育局提出書面申請。

❷ 集體戶口孩子怎麼上學

集體戶口孩子怎麼上學

集體戶口孩子怎麼上學,很多人在同一個戶口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集體戶口,大部分有單位或學校為了方便而辦理的,與正常戶口享有同等的國家政策,而集體戶口孩子怎麼上學也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閱讀本篇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集體戶口孩子怎麼上學1

集體戶口不影響孩子的入學。

集體戶孩子上學所需材料:

1、集體戶孩子入學報名需要准備的證件:

集體戶報名應該拿的證件是戶口本(戶主+孩子的雙方父母都要原件和復印件)、出生證、預防接種證、無房證明;如果是單位集體戶需要開單位證明,另外如果是單位的集資房,那麼需要拿上相關的購房合同之類的。集體戶主頁+你孩子的那頁復印件,原件都要。

2、集體戶報名的地址:

集體戶要麼按照戶口對應小學報名,要麼按照居住地小學報名。如果這兩種情況都不接收報名的話,只能去教育局登記。

集體戶口居民生的孩子如何申報戶口

集體戶口居民生的.孩子申報戶口有一下三種情況:

1、夫妻雙方一方為家庭戶口、一方為單位集體戶口的,所生子女應當隨家庭戶口一方申報出生登記。

2、對夫妻雙方均為單位集體戶口的,應當將戶口遷至合法固定住所後,再辦理子女出生登記;無合法固定住所的,所生子女可以隨父或者母單位集體戶口申報出生登記,並隨父或者母戶口遷出時一並遷出。

3、普通高等院校已婚學生夫妻雙方戶口均為學生集體戶口的,在校期間所生子女的戶口,可以在徵得該子女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意後,隨該子女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申報出生登記。待夫妻一方或者雙方畢業並辦理戶口遷移後,再辦理該子女戶口遷移。

集體戶口孩子怎麼上學2

集體戶口應該怎麼領結婚證

一、集體戶口領結婚證材料

1、雙方當事人的身份證

2、再婚的需要攜帶當前婚姻狀況證明或離婚的相關證明材料。

3、集體戶口需要攜帶《常住人口登記卡》。沒有登記卡的當事人需要先到戶籍地的派出所開具戶籍證明,然後攜帶戶籍證明去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

二、集體戶口辦理結婚證程序

1、申請

結婚雙方需要填寫結婚申請。

2、審查

填寫好結婚申請以後,將表格以及所攜帶的證件交給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進行審核,必要時還會制定兩人醫學上的鑒定。

3、予以登記

當工作人員審核無誤之後,會認定兩人具有領證的資格,予以雙方結婚登記,並頒發結婚證給領證雙方,結婚登記完成。

三、領證注意事項

1、辦理結婚登記需要在民政部門上班的時間辦理,一般民政局上班時間為周一到周五。

2、辦理結婚登記的新人需要攜帶好領證所需證件,到其中一方戶籍所在地的民政局結婚登記,不能異地辦理。

3、結婚登記照可以自帶,也可以在民政局當場拍攝,大小為兩寸,需要3張。

4、因故不能提交身份證的可以出具有效的臨時身份證。

❸ 廈門人才子女入學政策

廈門集體戶入學實施積分政策,同時,無積分可以入學私立學校。廈門積分入學是針對非廈門戶籍的學生幼升小,若不滿足廈門積分入學基本條件或分數較低,可以選擇非積分入學方式。廈門有部分私立學校無需積分也可入學。
引進人才獲得本地戶口後,其子女入托、就讀,享有杭州市城市居民於女同等待遇。戶口所在地的區教育局負責辦理入托和小學、初中的入學、轉學手續:市教委中教處負責辦理高中學生的轉學手續。入托、入學不受居住時間長短限制,轉學手續隨到隨辦。辦理所需證件:
(一)在有效期內的居住證原件及復印件。
(二)居住證持有人及其隨遷子女的居民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
(三)居住證持有人及其隨遷子女在我區合法居所的證明。
目前天津是這樣的,我不知道您在哪個城市,但一般都是這樣的資料的。
在我市初中就讀的以下四類非本市戶籍考生,可憑相關證明材料,報考我市普通高中:
(1)持香港、澳門身份證件學生;
(2)華僑學生以及持有外國護照的學生;
(3)持台灣身份證件的學生;
(4)戶籍不在廈門的來廈創業留學人員子女和享受我市市民待遇的人才子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二十八條國家鼓勵城市人才向鄉村流動,建立健全城鄉、區域、校地之間人才培養合作與交流機制。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鼓勵各類人才參與鄉村建設的激勵機制,搭建社會工作和鄉村建設志願服務平台,支持和引導各類人才通過多種方式服務鄉村振興。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為返鄉入鄉人員和各類人才提供必要的生產生活服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供相關的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