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泉州人老愛跑來廈門說閩南語,留在家裡說難道不可以嗎
知道什麼叫包容嗎?廈門這叫包容?廈門的情況只能稱之為,失去了一個城市自己應有的東西而被外物所同化罷了。一座城市如果沒有屬於自己的東西,那何異於一片鋼筋水泥?
閩南語是閩南人的母語,為何要留在家裡跟家人偷偷講?假如你到紐約這種真正的國際大都市去,在公交車上遇到了中國人,你們是會用漢語聊天還是英語?如果你選擇英語,那隻能說你的價值觀已經扭曲了,已經不知道文化是什麼東西了。
廈門在國內的大城市裡面很了不起嗎?跟香港或廣州比比看,香港、廣州至少更有資格稱之為國際城市吧,它們到現在仍是粵語與粵文化的中心,你怎麼不跟香港人或者廣州人說,請說普通話,粵語請留在家裡跟家人講吧。我不信你不會被噴死。廈門跟深圳的情況很像,都是因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春風而從一個小鎮迅速變為一個城市,這樣的城市的市民的心理就跟暴發戶心理一般,雖然物質上很富裕,但精神卻貧瘠得可憐,因為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年裡完成了突變,使得他們只追求物質上的提高而忽視了文化層面的修養。你的想法就是認為:講普通話高等而講閩南語低等。對於你這種想法,建議你多到國內其他本身就是大城市的城市去看看,他們市民都不會有你這種不知道是怎麼來的想法的,不要被廈門這個小島給局限了。按你那樣的說法的廈門,它的美麗充其量只是有華麗的鋼筋水泥而已,而問其內在,則鄙陋不堪。
最後,如果你仍堅持你的觀點而不願自己深入思考思考的話,那我只能說:請講普通話,做你們的文明城市去吧。
B. 為什麼有些泉州人去了廈門就不願意回來泉州
因為廈門比泉州發達的很多,包括在醫療和教育方面也比泉州好,所以為了更好的一個未來,他們就不會再回去了。
C. 現在泉州滴滴能不能去廈門
不能。截止到2022年4月8日,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滴滴網約車平台在泉州暫停城市棚攜跨城訂單,即暫停泉州往返莆田、廈門、漳州等城市跨城業務,防範疫情傳播,並切斷泉侍遲港區與鏈談伏泉州市其他區縣訂單往來。
D. 廈漳泉大都市區是否已走入歷史
我認為閩南大都市區確實走入 歷史 了!
自從泉州市政府喊出淡出閩東南,建設大泉州就將閩南金三角的大都市區砸破了。當然這個本來就是廈門牽頭福建省支持推動下做的事情,一直是不慍不火的發展了十來年。為什麼發展不行,因為廈門當核泉州不願意不支持,而泉州本身自己就沒核更不要說帶動漳州和廈門發展,而漳州是想和廈門同城,可是廈門出不起同城的全部或大部分資本,所以廈門和龍海同城了,但是仍舊是有限的同城。
現在福建喊出了三核心發展!所以泉州一大部分人彈冠相慶了,終於泉州也獲得省級支持了,也是和福州廈門平等的核心城市了。但是幾年之後閩南人會發現現在的三核發展,現在閩南分拆發展有多麼的可笑。過幾年後就可以發現福建的經濟中心由閩南重新回到了福州,而泉州保持二十來年的福建經濟總量第一變成了福州。廈門在福建的經濟份量更低了,而漳州中心更加靠近廈門了但是仍舊在福建無感。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福州有更強大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本身政治地位高。而廈門沒擴大轄地,而且還限制人口流入,雖然政策仍有但是限制發展,其實已經被棄。而泉州就會給口頭的名號而已,真正的支持還只是讓泉州自己靠自己,而且還不能與廈門融合,也不讓泉州內縣市改區自己內部融合。幾年之後福州自然而然脫穎而出,這樣福建省內才能有城市參與到國內的大城市競爭中。這樣的猜想其實在2017已經露出端倪:泉州給了個核心城的名號,但是沒給政策也沒給資金也沒有單獨的國家級重點項目。而福州這幾年的政策支持已經非常明顯了,特別是經濟上也開始發力了,與泉州經濟總量的差距也明顯的縮小了。
不過這也不能說福州或者省府怎樣!給了閩南三市十來年時間,一直沒有實質性提升融合,而區域內內斗明顯,誰都不服誰,區域融合連口頭上都難以統一更不要說實質性做到。福建處於長三角和珠三角之間不能有效的積聚財富和政策,繼續等只能讓福建慢慢連中部地區都比不上,沒辦法只能造一個真核來參與國內的區域競爭。選誰?泉州經濟總量有但是散而無核,沒有強有力的中心城區,一直以來政治地位低,要提拔到國家中心城的地位困難極大成功機率低。而廈門地小人少,轄地調整擴大涉及面太大,風險大成功率仍舊比較低,而且已經給廈門10來年的機會了,整合不起閩南只能棄!所以三核心,真正支持和有機會發展起來參與國內中心城市競爭的就剩福州啦。而全力支持福州就只能打壓廈門忽悠泉州,讓閩南同城化破局,這樣才能讓福州脫穎而出。
希望閩南人能認清形勢,助力福州參與國內競爭,不要壞事,整省沉淪對自己無益!
筆者集美土著人!
廈門、漳州和泉州的同城化,建立廈漳泉大都市區,這是一個老命題
廈門、漳州、泉州,人們稱它們為:閩南金三角。構建廈漳泉大都市區是福建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而三城合一對 共同拓展發展空間、擴大發展機遇,在更大平台上集聚競爭優勢、打造引領跨越發展的強大區域增長極,具有重要意義。屆時 海峽東岸有台北都會區,海峽西岸則有廈漳泉大都市區。
被稱為閩南「金三角」的廈漳泉,語言、文化、習俗等相近,經濟交往、人員往來更是頻繁,要素的密集度、發展的繁榮度、聯系的緊密度,堪稱全省之最,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因應形勢而生。 廈門無疑扮演主要角色,它將以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絕對龍頭老大地位,左右兩翼對接漳州和泉州,形成一個位居長三角與珠三角之間的東南沿海具有千萬人口的大都市區,這或許就是未來大廈門的藍圖。 隨著廈門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福廈動車的開通、輕軌項目的啟動,特別是翔安隧道、翔安大道、廈漳大橋的接連開通,廈門正從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迅速轉型,並形成以廈門—泉州—漳州為中心城市的價值高地。
規劃方向 ;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准備規劃形成「一核、三帶、兩軸」的空間格局。所謂的「一核」指廈漳泉大都市核心區。「三帶」指:廈漳泉三市沿海地區的沿海產業城鎮聚集帶.「兩軸」,即廈漳龍贛發展軸和廈泉-三明-撫州發展軸。
具體措施 :都市區城市將開通軌道交通, 讓邊界學生三市享同等待遇, 建立社保信息及服務共享, 推出「都市區市民一卡通」, 實現門診病歷「一本通」, 建設對台離岸金融結算中心。種種互動措施共同促進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
現狀問題 :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的最大問題就是三城誰主誰輔的問題:泉州經濟總量領先,經濟活力突出。廈門知名度高, 旅遊 名片突出,人均GDP全省第一。漳州生態名城,全國現代農業基地,經濟潛力大。三城都對以己為主有想法。
發展方向 : 求同存異 共同發展,就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自身而言,廈門有魅力,泉州有活力,漳州有潛力,「合則三利,分則三傷。」不管最後由誰主導,有利於城市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是王道。
這本就是十幾年的偽命題,首先,廈門沒有力量,也沒意願犧牲自已去發展泉漳!廈門一畝三分地都搞不好,還帶動了誰?但廈門的眼光放得遠!拒絕引進污染,勞動力密集型企業,PX海滄遷到漳州古雷,兩叄千億化工集群GDP棄之如履,若不是如此,廈門早破萬億了!但也為廈門成為高 科技 ,金融服務中心奠定牢靠基礎,後勁十足。泉州轉型艱難,本想晉華晶圓做為突破囗,可惜被川建國破壞,如今技術,資金轉圓難上加難!漳州有人有地,但缺人才,缺資金,缺城市美譽度,引資引大企業目前不可能!三城僵持著,破局主看廈門,泉州如晉華能突破西方封鎖,當存有與廈門爭龍頭一線機會,若再拖個五到八年,泉州唯有困成廈門外圍城市,而下南安,晉江,石獅,安溪將不保,很有可能被廈門吞並!僅剩東北方向的惠安,德化,永春,和仙游莆田被泉州兼並,依然可維持萬億城市虛名。這樣,福建將擁有福州,泉州,廈門三個萬億城市。但在台灣未統一之前,國資不會巨量進入福廈,前景在統一之後,金門將並入廈門市,鑒於統一前期台灣本土治安與供電穩定問題,台灣高 科技 企業將湧入廈金,成為國家半導體發展高地!廈門前景無比輝煌!
感謝網友信任暨邀請回答:「廈漳泉大都市區是否走入 歷史 」這一問題,個人觀點如下:
①廈漳泉大都市區格局由福建省戰略演變為國家級戰略「海西經濟區」,屬於承前啟後式的定位轉變並提升綜合定位及規格。
②廈漳泉指廈門、漳州、泉州。三市2018年經濟總量占據福建近一半,在省內的綜合實力一直高居不下,為了起到更大的帶動作用,廈漳泉一體化進程上升至國家層面整體規劃,被列入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核心組成部分。
經常關注經濟發展的朋友應該也注意到,廈漳泉一體化盡管在東南沿海地帶有著巨大影響力,但終歸僅限於福建省內。
海峽西岸經濟區一經面世就引起不同凡響,從區域級城市群一躍而起至國家級城市群,我認為這是一種進步。而且海西經濟區戰略同樣包括廈漳泉一體化的規劃,意味著廈漳泉不僅沒有走向 歷史 ,還迎來了春天!
據悉,海峽西岸經濟區幅況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四省,海西經濟區具備成為中國第六大城市群的潛質,未來的發展格局得到全面規劃,潛力無限。況且海西經濟區的中心正是廈漳泉和福州。
一、地處閩南金三角東翼的廈門,是福建唯一的國家副省級計劃單列市與經濟特區,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與風景 旅遊 城市。廈門是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峽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中國東南沿海國際航運中心城市。廈門面積1699平方公里,人口401萬人/下轄六區,GDP產值4351億元(全省居三),人均產值108504元,居全省之首。 二、地處閩南金三角北翼的泉州擁有面積11085平方公里,人口865萬人(福建居首)/下轄四區、五縣三市,GDP產值7548億元(全省居首),人均產值87942元(全省九地市居三)。泉州是福建民企最發達的地區,是福建的品牌之都。泉州擁有晉江、石獅、南安、惠安四個全國百強縣(市),其中晉江GDP產值1981億元,超過泉州四區1759億元,是典型的縣(市)強而市區弱的城市。 三、地處閩南金三角南翼的漳州擁有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505萬人(福建居三)/下轄二區八縣一市,GDP產值3563億元(全省居四),人均產值70564元(全省第七位)。漳州是著名的"漁米花果之鄉",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的平原。漳州是廈深鐵路、龍廈鐵路、鷹廈鐵路、福廈高鐵的交通樞紐城市。 閩南強則福建強。閩南寄託著福建太多的期望。廈漳泉一體化顯然更加有利於閩南更快更好發展,是 歷史 發展的必然, 歷史 潮流不可逆,任何個人阻擋不了 歷史 發展的步伐…
泉廈漳同城化是個偽命題,因為發展方向不一樣,不可能走到一起,廈門自己的發展已走入死胡同,小島意思非常嚴重,大家看看同安就一清二楚了,廈門房價奇高,人口流失十分嚴重,這幾年 旅遊 業也不行了,漳州主要以農業花卉為主,掙不了多少錢,只有泉州的各行各業的發展如日中天,泉州有154個著名商標,有眾多的實體產業,泉州的口號是淡出閩東南,發展大泉州。
說的好像廈門真能帶動周邊一樣,三地合一塊,漳州就是廈門的農場,泉州就是廈門的工廠,世界人民都來我大廈門玩,來花錢,都說泉州不想搞大都市是泉州自私,你們知道廈門當年提這個沒有點花花腸子?
現在廈漳泉大都市區已經根本沒有意義了!「廈漳泉」閩南金三角提出來時應該是前十年左右,那時中國各區域還不是很成熟,如果聯合出一個閩南區還是有影響力的,但是現在上有長三角,下有珠三角,在提廈漳泉已經沒點影響力了,已經浙江提出杭州灣大區,廣東提出廣深港澳大灣區……!這些都是世界級的了。
福建今後要從世界的角度來規劃,必須放棄原有的福寧莆,廈漳泉的區塊。應該是聯合台灣,江西,浙江南部,粵東區域,規劃出一個世界級的經濟帶,統稱「台海大灣區」
看看就好了,大都市區這個提法本身就不對,福建這地方能出什麼大都市,廈漳泉城市群才是確切的,廈門島內稍大,泉州市區漳州市區次之,周邊環繞廈門島外的集美海滄幾個新城,加上南安晉江石獅龍海這幾個強縣級市區,再次之有安海水頭角美這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強鎮,形成一個廈漳泉城市集群。
我覺得並沒有走入 歷史 。一者,廈漳泉三地還沒達成共識還沒一條心。二者,目前機遇還沒成熟。
怎麼講呢?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請聽我細細道來。
先說廈門,福建計劃單列市廈門完全就是一座「小而美」的城市,其2017年GDP僅為4351億元,在全國城市中連前40名都排不進去。廈門作為福建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島內高度發達,而島外至今還有大面積的土地沒有開發,2018年被中央巡視組點名「引領帶動作用不夠」,存在明顯的「小島意識」。
泉州雖然經濟總量全省最大,但以傳統工業為主,而且大量依賴下面的晉江、石獅、南安等強縣,自身中心城區體量不夠,屬於典型的「縣強市弱」。
再說漳州,所謂的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廈漳泉一體化)實際上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協調。第一,對於廈門和漳州。廈門地少人多,漳州地廣、經濟較差,兩地毗鄰、各取所需、共同發展,同城化進程本應順風順水,但結果卻不如人意。廈漳海底隧道(R3線),早在2011年就確定為同城化項目,但是至今仍未開工。該隧道暫定在廈門島與漳州最接近處進行連接。如果按原方案建成,則漳州開發區可以直達廈門島內,比目前廈門島外的翔安區、同安區離廈門島還近、通勤更方面。換句話說,如果R3線建成,最大的受益者是漳州開發區。然而,廈門自已的翔安區、同安區都還沒開發好,哪有空管漳州開發區。所以,對於R3線,廈門是不願意做的,廈漳同城化仍然任重道遠。
總之,對於廈門和泉州。廈泉兩市一體化難以進行,主要原因在於廈泉兩地誰都想做老大。在 歷史 上,泉州才是真正的 歷史 名城,而廈門一直都是泉州府下的一個小小的里,如今反而要讓曾經的小弟做老大,不僅泉州很難接受這個事實,廈門也很難承擔起這個重擔。
E. 為什麼在泉州發展起來的大公司總部要搬去廈門呢
泉州發展起來,大公子是搬到廈門,可能是因為廈門的經濟比較好。
F. 為什麼有些泉州人去了廈門就不願意回來泉州
泉州和廈門都是非常好的城市,這兩個城市離得比較近,但是它們兩個的發展卻大有不同。廈門從發展開始就受到了很多政府的優惠,廈門發展特別的快,泉州市卻沒有享受這種優惠政策。現在的廈門市發展越來越好,它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城市,然而泉州和廈門相比實在是不太起眼。
泉州的中產階級特別的多,而且這里有許多的富豪,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還是比較高的。我覺得廈門的旅遊業發展的也非常不錯,而且廈門的傳統文化保存的也比較好,很多外地遊客都會選擇來廈門旅行。總而言之,廈門是一個相當有發展潛力的城市。
G. 在封建明清時期廈門是不是歸泉州府管轄呢以前廈門是不是歸泉州呢誰有以前封建的地圖網站
不是的,不要聽泉州人放屁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明清以來中國歷代行政區域變革頻繁,但是考據充分,記載詳實。
在清朝以前,泉州從南安郡開始發展起來,一直到泉州府,到這個時期,廈門島內大致叫嘉禾里,隸屬於同安縣,屬於泉州府管理
但是到了清朝,廈門逐漸開始脫離了泉州的管轄。標志性有兩件事,一個是康熙年成立台廈兵備道統領台灣和廈門兩地政務,廈門首次成為直管之地,隨後制度化的是雍正5年,興泉永道(即後來改名為福建南路道、廈門道)的道台治所遷到了廈門。 道台最初只負責軍政,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形成了省下府上的實質政府。按到今天來說,就是福建省下面設立了一個廈門大區,而這個大區管理廈門,泉州,莆田等地區,先後加上了永春大田等縣,從而泉州正式進入廈門管轄時代,先後200多年,歷任100多任道台都在廈門,一直到1925年。後廈門道撤銷,廈門建市由福建省管轄,從此和泉州切割。而泉州在後來還一度完全撤銷
興泉永道的道台駐地就在今天中山公園邊上的少兒圖書館,後來又成為廈門市府的辦公用地,一直到了1980年代湖濱北路的新市府建好才結束百餘年的歷史使命
同安擺脫泉州的時間較為後面,同安縣長時間屬於泉州府管理,到了清末府的權力縮小,同安縣逐漸向廈門直接匯報。後來廈門建市以後同安等縣又幾經變化。建國後屬於第五專區一度成為泉州的上級,後來劃歸晉江專區也不再歸於泉州管轄。隨後同安的管轄土地逐漸分割歸給廈門,一直到1958年同安縣由廈門管轄,加上從漳州龍海劃過來的海滄,從此廈門的區域穩定下來。
所以從歷史上看,在明朝以前,廈門可以說屬於泉州,但是清朝以後,泉州很長時間是歸廈門管理,到了民國以後,廈門就走上獨立成市的階段,而泉州成為市還是在1950年代晉江專區時代以後。
從這個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少部分自大的泉州人實際上對自己家鄉的歷史都不了解,純粹是在膨風。。。。。。
------------
小常識:從興泉永道到廈門道
道一級機構從清朝順治開始逐漸產生完善並擴張,從原來的巡視機構逐漸形成了一級實權政府,位於省下府上。
大致上說,道分為兩類,一類並不是地方政府,而是省級派出機構,專門督導辦理某類事務的,比如兵備道等,你可以理解為現在的省府駐某地的專門辦事機構。另外一類道是地方政府,通常一個道領2-4個府。而後一種道又分兩種:分守道和分巡道,開始的時候分守道是常駐某一個地方,注重錢糧事務,而分巡道是駐一個地方巡視周邊,注重軍政。後來逐漸統一道分巡道,類似於後來的地區專員公署
興泉道原來是興化+泉州兩個府,雍正年遷道廈門後逐漸擴大,永春直隸州並入,成為興泉永道,維持近200年。興泉永道是地方分巡道,兼專門的負責郵政,海洋事務的專門事務道,乾隆年間又加上兵備道。所以興泉永道是不折不扣的地方一級主管機構
同安縣令是正七品,永春直隸州知州是正五品,泉州知府是從四品,而興泉永道的道員是正四品,甚至很多道員是正三品從三品,極端發生過從二品兼任道員的,道員離任以後很容易跳過從三品直接接任正三品的按察使。所以道員的權力遠遠大於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