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抗日時期廈門怎麼樣了
擴展閱讀
廈門打胎要什麼證件嗎 2025-01-03 06:59:42

抗日時期廈門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 2024-04-02 22:00:26

『壹』 廈門在被日軍佔領之後都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

歷史上,一個國家侵犯另一個國家的事情並不少見,但若是得到後肆意虐殺當地百姓,卻會受到輿論譴責與人道打擊。20世紀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日軍發動的侵華戰爭就是一場違反人道主義的戰爭。只不過他們自欺欺人,常常用一些小恩小惠或是假象來粉飾太平。就拿日軍佔領廈門後拍攝的宣傳照來說,歡呼整潔的街道背後,是無盡的慘案。

『貳』 廈門五通有一處「萬人坑」紀念碑,它記錄著哪些殘酷的歷史事實呢

在廈門島內的東北角,有一座五通燈塔公園,這是一座以燈塔為主題的特色公園。在這座公園內有一處「萬人坑」紀念碑,而紀念碑直線距離400米處,就是廈門五通「萬人坑」原址。

在解放初期,廈門五通鳳頭海灘上挖掘出一個萬人坑,裡面累累白骨,整個場面令人觸目驚心,這里是日軍殘暴罪行的鐵證。

歷史時刻自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

2019年的中國,百姓都過著和平安定的日子。而這世界並不太平,只是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

感恩烈士的流血犧牲,感謝祖國的繁榮昌盛。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叄』 抗日戰爭時中國大城市淪陷時間

自1937年——1945年中,抗日戰爭時中國大城市淪陷時間如下:

1、1937年7月29日,北平失陷。30日,天津失陷。

2、1937年11月8日 太原陷落。

3、1937年11月20日,上海淪陷。

4、1937年12月13日,首都南京陷落。

5、1938年5月19日,日軍佔領徐州。

6、1938年6月6日佔領河南省會開封。

7、1938年10月21日,在大亞灣登陸的日軍佔領廣州。

8、1938年10月25日,湖北重鎮武漢三鎮相繼陷落。

9、1938年11月24日南寧陷落。

10、1938年10月下旬廣州、武漢失守以後,全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鑒於戰線過長、兵力不足,被迫調整侵華政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

(3)抗日時期廈門怎麼樣了擴展閱讀:

武漢保衛戰:

武漢是平漢,粵漢兩鐵路的銜接點,又是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南京失守後,這里成了全國政治,軍事和經濟,文化的中心。日本侵略者妄圖攻佔武漢,控制中原,進而支配整個中國。

1938年6月後,中日雙方在武漢外圍展開大戰。日軍以華中派譴軍司令畑俊六為總指揮,分兵5路進犯,另派波田支隊及海軍陸戰隊協同海軍第3艦隊沿長江西上。

我軍為保衛武漢,由第9戰區司令陳誠指揮,依託幕阜山,九宮山,廬山等山脈構築陸地防守;在江北,由第5戰區司令李宗仁指揮,依託大別山,富金山等山脈構築陸地防守;並在馬當,湖口,武穴和田家鎮等江防要塞設防.

1938年6月11日,日軍溯長江西上,進攻安慶,拉開了武漢會戰的序幕。7月26日,日軍攻陷九江,我軍第29軍團退守廬山兩側,全殲日軍第145聯隊。10月上旬,薛岳兵團又殲敵4個聯隊,挫敗日軍突破南潯路的企圖。

在長江以南,長江沿線和長江以北地帶,皖西及豫東南等各戰場,我軍官兵英勇抵抗,在馬當,瑞昌,萬家嶺,馬頭鎮,田家鎮,固始等戰斗中,將士浴血奮戰。但由於我方單純防禦,逐次使用兵力,防線一再被攻破。我軍於10月25日撤出武漢。

武漢會戰歷時4個半月,戰線大到皖,豫,贛,鄂4省數千里地,雙方投入兵力之多,戰線之長,時間之久,規模之大,是抗戰中任何戰役所不能比擬的。會戰後,日軍由於戰線延長,兵力與資源不足,不得不放棄"速戰速決"的企圖,抗日戰爭逐漸進入相持階段。

『肆』 廈門每年的5月10日15時,全市都會試鳴防空警報,這是為什麼呢

在廈門淪陷日這天,廈門都會想起防空警報。

在廈門島內的東北角,有一座五通燈塔公園,這是一座以燈塔為主題的特色公園。在這座公園內有一處「萬人坑」紀念碑,而紀念碑直線距離400米處,就是廈門五通「萬人坑」原址。

歷史時刻自提醒著我們

現在百姓都過著和平安定的日子。而這世界並不太平,只是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感恩烈士的流血犧牲,感謝祖國的繁榮昌盛。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伍』 廈門被哪國統治

你好,准確的說:廈門是被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向區政府施壓、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然後列強們得寸進尺,又逐步將其變成了公共租界。
所以,當時廈門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公共租界,與抗日戰爭前的上海是一樣的。

鴉片戰爭之後的20年間,外國列強勢力對廈門和鼓浪嶼的侵略已全面展開,且迅速地擴展和深化。在此期間,西班牙、荷蘭、挪威、法國繼英、美兩國之後,也在廈門設立領事並在鼓浪嶼建造領事館。外國洋行和公司越辦越多,外國商人不滿足於通過轉手投機買賣攫取暴利,開始在廈門創辦工廠企業,直接利用當地的資源。英商廈門船塢公司和設在鼓浪嶼的英商廈門機器工程公司就是其中較大的外國公司。為了進一步操縱中國的市場,外國勢力培植了一批買辦為它們效勞。航運公司、銀行、電報局也同時相繼興辦起來。緊跟在美國歸正教會後面,倫敦差會於1844年在鼓浪嶼成立教會,大英長老會也於1850年在鼓浪嶼扎住腳跟。1848年,美國歸正教會的"中華第一聖堂"建造在廈門新街仔。15年後,英國教會也在鼓浪嶼建造了專供外國人祈禱的"協和禮拜堂"(在今第二醫院內)。一批培養中國牧師、傳道士的"聖道學教",宣傳宗教的教會學校在廈門,特別是在鼓浪嶼,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為了進一步掌握東南門戶一一廈門的經濟命脈,控制廈門海關和港口管理大權被視為關鍵的措施。1862年3月30日,外國列強根據《天津條約》的附約《通商章程善後條約》,在廈門設立海關稅務司。同年,設立廈門口理船廳。清初以來就已存在的中國海關變?quot;常關",被降作對內航運貿易的關卡。到了1901年,根據《辛丑條約》,連這一點點權利都被剝奪掉。海關稅務司和廈門口理船廳的設立,使清政府喪失了廈門海關和港務的管理大權,廈門從此進一步落入半殖民地的深淵。奧地利、德國、日本等國看到廈門門戶大開,有利可圖,趕緊蜂擁而入。德國和日本甚至有後來居上之勢。1862年以後,列強勢力越發強大。1870年海關稅務司休士(George Hughes)統計廈門有洋行14家,其中英國7家,印度3家,德國2家,美國和英屬新加坡各1家。1882年,副稅務司勞思(W·B·Russell)統計,洋行已增至23家。

1880年,廈門已有匯豐等外資銀行24家。有的洋行也代理輪船、保險業務甚至銀行,可謂財大氣粗。1866年外商為打擊中國傳統的農肥(豆餅)業,專門從海外免稅進口鳥糞二萬擔,屯集在鼓浪嶼倉庫。對此嚴重污染,地方政府竟無可奈何。

鴉片戰爭以來,鼓浪嶼陸續被列強國家佔地建造領事館、領事公館、教堂和教會機構。洋行和公司以及銀行等也先後在鼓浪嶼建起貨棧、碼頭和公館,甚至做起地皮生意。海關稅務司更是貪婪地在鼓浪嶼大刮地皮。從1865年起,稅務司便在島上大造公館樓房,諸如海關稅務司公館、副稅務司公館、海關同人俱樂部、理船廳公所、"幫辦"樓、緝私艦艦長宿舍、巡燈司公館和一大批海關職員宿舍。日本還在領事館旁增建警察署和宿舍樓,1896年未得任何人許可,強購"五個牌"山坡一大片地做日本人墓地。鼓浪嶼成了洋人的天下,在"工部局"成立之前,1.78平方公里的小島幾乎已被搶空。

19世紀60年代,德國已蓄謀侵佔廈門,以後多次派兵艦前來窺探,遂認定鼓浪嶼是建立海軍基地最理想的地方。狂妄的德皇威廉二世曾按捺不住地叫嚷"先用武力佔領,再談判"。只是由於外國列強之間存在矛盾,互相制肘,俾斯麥政府才不敢貿然下手。日本早也關注廈門,曾多次派遣兵艦闖來觀測地形,甚至出兵演習,虎視眈眈。1896年,繼《馬關條約》之後,日本又脅逼清政府簽?quot;公立文憑",提出要在廈門設立"日本專管租界"。日本領事上野專一擅自派人在廈門和鼓浪嶼兩處丈量和繪圖。廈門虎頭山一帶,鼓浪嶼從燕仔尾山到"五個牌"(今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場),包括海面,"必須遵照兩處丈量定界為是"。日本帝國主義的野蠻行為激怒了廈、鼓人民。其它外國列強也都心懷匠測。在這種形勢下,1899年曾提出要求"將鼓浪嶼內日本未請之地作為美國租界"的美國領事巴詹聲在"門戶開放"的幌子下,改口建議把鼓浪嶼開辟為"萬國公地"。1902年1月10日,清政府廈門當局與10個列強國家的領事、代領事在日本領事館簽訂了《廈門鼓浪嶼公共地界章程》和《續訂公地章程》。1903年1月,鼓浪嶼成立了工部局(municipal council),"專理界內應辦事宜"。從此,鼓浪嶼淪為殖民地。

鼓浪嶼淪為外國帝國主義者共同統治長達40年。"工部局"由各國領事組成的領事團選定領袖領事行使"領導"權,設置巡捕。巡捕長即"工部局"的正局長,對該島實行警察統治。更嚴重的是同時設立所謂的"會審公堂",擴大了列強的領事裁判權,粗暴地干涉中國內政,把鼓浪嶼的中國人置於外國領事的統治之下。"工部局"一再頒布"律例"和法規,並且橫征暴斂苛捐雜稅,稅收和罰金名目花樣繁多,稅金罰款逐年加重。抗日戰爭爆發之前的30餘年中,稅收前後相比加重了近30倍。

"工部局"設立以來,列強勢力有恃元恐,在鼓浪嶼佔地建房之風有增無減。"工部局"規定,凡界內居民需要新建或修理房屋,事先都必須辦理手續,繳納費用,才能領取建築執照,"工部局"從中攫獲利益。本世紀二三十年代,廈門市政建設正處高潮,許多海外華僑和僑眷由於害怕當時內地的匪患兵災,都紛紛到鼓浪嶼建房置宅。近20年間,僅華僑就在島上投資興建房屋1074幢,其它屬於外國人和本地人新建的房屋也很多。據不完全統計,1924年至1936年期間,"工部局"頒發了970份建築執照,其中華僑和僑眷佔75%。早在1878年,列強勢力就已擅自組織"鼓浪嶼道路基地基金委員會"。根據他們的樓房館舍和道路規劃建成的道路彎彎曲曲。"工部局"統治時期繼續按照外國人的需要修築道路,設置路燈,鋪設排水溝。就建築的整體布局和風貌而言,至遲在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的前夕,鼓浪嶼的特色已經基本形成。

"工部局"統治期間,鼓浪嶼人民不甘心屈辱為亡國奴,多次起來抗爭,利用各種形式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奴役。1938年5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了廈門。此後,鼓浪嶼"工部局"的統治權實際上已操縱在日本人手裡。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同一天,日寇立即武裝登陸鼓浪嶼,實現了其獨占該島的美夢,對鼓島人民施行殘酷血腥的法西期統治。1943年5月26日,還導演了一出"收回鼓浪嶼公共租界"的丑劇。直到抗戰勝利,鼓浪嶼才掙脫外國帝國主義列強的桎梏。

『陸』 關於廈門1938年5.10資料

34年前我們調查了五通屠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3:34 海峽網-廈門晚報

尋找日寇侵略廈門死難者
編前:
本報開展日本侵華期間廈門死難者調查的消息見報後,許多調查者紛紛來稿,講述他們在過去調查中所了解的日寇的獸行,龔潔先生此文是其中之一。我們歡迎大家繼續提供包
括調查經歷在內的線索。1971年6月,市革委會宣傳組一行14人,在五通社調查日寇殺人的經過,記錄如下:1938年5月10日,日寇海軍山岡、志賀、福島三支部隊,分乘13艘艦艇,在飛機掩護下,在五通社登陸。日寇見人就殺,見房就燒,1000多人的五通社就被殺死116人,燒毀房屋100多座,幾百間。其中,東宅70多人中被殺死24人、傷10人;鳳頭100人中被殺死19人,泥金被殺死40多人。東宅21座房屋被燒毀9座,鳳頭被燒42座,耕牛、糧食、雞鴨、地瓜干、芋頭等無所不搶!東宅林烏目一家6口,3個兒子、女兒和他5口人被殺死,烏目妻子被砍傷頭部,未死。林水浸一家3口全被鬼子殺死。坂美石練子一家3人4命(媳婦懷孕)被活活燒死。泥金孫美仔祖孫三代全被殺死,林馬達下海抓魚被鬼子發現,被槍把打死。最慘絕人寰的是把孩子從母親的懷里奪走,用刺刀捅進孩子的肚子,扛在肩上作樂後,把孩子扔進水塘,再把母親砍死。5月12日一天就殘殺40多人。張金釵老母親把一家8人藏在家裡。鬼子砸門未開,就澆汽油燒房子,張金釵老母親沖出去就被鬼子砍倒。懷孕的黃招治背著剛滿2歲的女兒往外跑,鬼子用刺刀刺死了招治,背上的女兒嚇得大哭,鬼子一腳踢去,當場踢死了她。張金釵老母親驚醒,掙扎著站起來,對著鬼子怒罵「夭壽兵」,鬼子朝她連開兩槍。8個人中6人被殺害,2人受傷!黃水龍的叔叔牽著牛上山鋤花生,被鬼子發現,水龍的叔叔准備與鬼子拚死,鬼子立即開槍把他打死!每年這個悲慘的日子,五通社都要祭祀被日寇殺害的村民,稱之為「日本祭」,五通人民永遠記住這血仇深似海的日子。龔潔(廈門晚報)
向那不屈的身影致敬

他們名字不被人知

他們的功績永世長存

60年前,狼煙四起,國破家亡

一場全民紓難的抗戰全線鋪開

他們縱橫八閩大地

用簡陋的武器

把敵人趕出燒焦的家園

用無數的血肉、精魂

鑄就一座抗戰的豐碑

歷史,永遠不能遺忘他們

福建

中國八年抗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我們的策劃

從一幅《八閩抗戰地圖》起步

探訪昔日戰場的濃烈硝煙

聆聽親歷老兵的血色追憶

揭示國難當頭的民族精神

一路追尋八閩救國魂

剝開層層歷史戰霧

還原那場決定民族命運轉折的抗爭

給你最貼近最真實的八閩英豪

在有風有雲的日子

更懷念那些不屈的身影

1938年5月10日,五通村,日軍在這里把廈門撕開一個血口,標志著日軍開始全面入侵福建,福建抗戰就此全面展開。

時至今日,當年日軍的登陸點,只留下4株鬱郁蔥蔥的榕樹;當年的萬人坑,只留下一片平靜的海灘……我們從五通村洪文深老人的童謠里,從廈大博士生導師孔永松的分析中,從抗日義士江發土的斷語中,探尋三天保衛戰的慘烈,七年淪陷期的堅持。

鐵血廈門目擊

排長死了,老婆撿起機關槍

「滾滾滾,大家起來拍(打)日本!阿兄做先鋒,小弟做後盾,拍甲(打得)日本鬼仔變做番薯粉。」

五通村,位於廈門島東北部,隔海和同安、金門相望,由泥金、鳳頭、浦口等自然村組成。5月18日下午,年近九旬的洪文深老人,用閩南話給我們唱著兒時的童謠,「67年前,日本鬼仔就是從這里打進廈門的,仗打得太激烈了,海水都被染紅了」。

67年前,洪文深只有10多歲。1938年5月9日晚,出海的大人回來說,又在海上看到幾艘拋錨的日本大軍艦。誰都沒把這事放在心上,自打金門淪陷,日軍的軍艦就經常出沒五通海域,偵察機也頻頻光顧村子上空。

5月10日凌晨3時許,一片漆黑,一片寂靜,突然傳來猛烈的炮聲,接著是「日本鬼仔打進來了」的驚呼聲,還有密集的槍聲……房屋燃起大火,大人拖起孩子就往外面沖……

大批日軍乘著汽艇上岸,駐扎鳳頭的是國民黨七十五師的一個排,只有幾十人,守在岸邊拚命反擊,「100多個日本兵剛沖上岸,一下子就被打死好幾個」。

最終敵眾我寡,這個排全部戰死,「排長大喊著,舉起機關槍朝著日本兵掃射,被打死了。他老婆沖了過來,拾起機關槍接著掃射,也被打死了……」

日軍的飛機開始低空攻擊,看到人就瘋狂掃射,路邊的溝渠里都是血水。

每年農歷四月十一,是鳳頭村的祭日,家家戶戶都要擺出水果香燭,祭奠1938年5月10日遇難的族人,「那天家毀了,人死了,後人要永遠記得這種痛」。

鐵血廈門探訪

扒開沙子,底下就是萬人坑

五通是廈門淪陷期間遭受蹂躪最慘重的地方之一,偏僻的鳳頭沙灘留下了「萬人坑」。

表面看起來,鳳頭沙灘再平常不過。五通村民周天福說,這里到處都是大大小小埋人的坑,前幾年還能找到人骨,走在上面會突然陷進坑裡。

海灘邊有座小廟,附近村民把撿到的骨頭都擱置在裡面。每逢清明、冬至,都會來這里燒些紙錢,祭慰亡魂。廟的旁邊立著一塊石碑:

「1938年5月至1945年8月,廈門淪陷時期,侵廈日軍為鞏固血腥統治,秘密或公開將我人民群眾、抗日誌士以及盟國人士數百人屠殺於五通海灘,至今白骨累累……」

一次撿螃蟹時,洪文深曾目睹日軍在鳳頭沙灘的暴行:日本兵運來一卡車的人,在海灘上挖出一個大坑,讓卡車上的人在坑邊一字排開,然後舉起軍刀,一個一個砍頭,推進坑裡,如果碰上小孩就直接扔進坑裡,海灘上一片慘叫聲……

農歷八月廿一,是附近泥金村的祭日。1942年的這一天,廈門的抗日誌士在中山公園,向偽廈門特別市政府成立3周年紀念會的主席台投擲手榴彈。日軍懷疑是泥金村的人乾的,一下子抓走30多個村民,在那年農歷八月廿一,把其中16個村民殺害了,就埋在鳳頭沙灘的「萬人坑」里。

「只要把沙稍稍挖開,就能看見幾具白骨,骨頭上都帶著傷痕,不少頭骨還保持著張嘴呼叫的模樣」,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導師孔永松,曾在1969年參與「萬人坑」的挖掘。

鐵血廈門•大事記

18萬人剩1.3萬

5月10日凌晨3時在艦炮和飛機的掩護下,日軍海軍陸戰隊約700餘人,從泥金、五通一帶強行登陸。守軍四四六團二營當即迎戰,營副和第五連連長陣亡,陣地被突破。隨後,四四五團三營奮起抗敵,將登陸之敵一部包圍於江頭一帶。午後,日軍組織力量不斷向守軍發起攻擊,四四五團三營傷亡過半,被迫撤到雲頂山、金雞岩一帶。

5月11日日軍一部突入市區,守軍退路被截,大部重返前線死戰,一部進入市區。義勇壯丁、保安隊與敵展開巷戰。

5月12日日軍後續部隊1500多人相繼登陸、佔領全市。當晚廈門守軍撤往大陸。

5月13日廈門全島陷落。

在廈門保衛戰三天中,守軍打死、打傷日軍500人左右,而守軍四四五團1500人中,陣亡800餘人,三營副營長和四個連長全部陣亡,全營僅生存6人。廈門保安隊、各炮台守軍全部殉難,民眾在戰火中死傷多達三四千人。

廈門原有約18萬人口,戰爭中大量市民逃難,至淪陷時已驟降到1.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