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廈門首次記錄到黃嘴角鴞,這種鳥的叫聲與普通鳥類有何不同
門市觀鳥協會觀察員在集美區灌口鎮雙龍潭水庫附近區域進行夜間觀察時,在靠近路邊的低矮枝幹上發現一隻黃嘴角鴞。這是黃嘴角鴞首次在廈門被觀測到,刷新了廈門野生鳥類鳥種記錄。據介紹,黃嘴角鴞在福建山區記錄較多,由於是夜行性的鳥類,一般站在又高又隱秘的高枝上,往往只聞其聲難尋其蹤跡。黃嘴角鴞的叫聲很有魔性,似噓、噓-噓、噓的雙音節哨音,穿透力很強,能響徹山谷。
在食物短缺季節,為數量較少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提供食物。對野生動物的搶救應採取個體化人工搶救,對流浪、受傷、感染、體弱的野生動物採取人工搶救、恢復健康、野外放歸等措施,通過搬遷的方式,保持和擴大野生動物的數量,尤其是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㈡ 廈門的美稱是什麼
廈門相傳古時有白鷺棲息,故有「鷺島」之稱。
廈門是中國東南沿海一座美麗的濱海城市。優美的環境、豐富的食物,吸引了大量的白鷺來此棲息,故又稱「鷺島」。
由於白鷺是廈門的象徵,因此廈門的許多地 名含有「鷺」字,許多招牌,店名都喜歡用「鷺」字命名, 乃至於廈門的人名也常常取「鷺」字。
拓展資料:
廈門市是我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現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和翔安6個區,通行閩南方言。
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西接漳州台商投資區,北鄰南安,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
廈門是中國海濱城市,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三片區之一,也是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
㈢ 為什麼白鷺會是廈門的市鳥
白鷺,鸛形目鷺科白鷺屬。通常也叫小白鷺(Little Egret),是廈門的市鳥,重要的濕地鳥類,是廈門數量最多的鷺科鳥類。由於其對環境的要求較高,是環境質量的指標。是最具魅力的濕地觀賞鳥類之一。
繁殖前期
白鷺到繁殖期會換上美麗的繁殖羽。繁殖羽出現於春夏時節所以也叫夏羽。此時白鷺頭上長出2枚辮羽,頸背長出細長飾羽,背及胸還有蓑狀羽。臉部裸露皮膚會由黃綠色變成粉紅色。
巢區選擇
鷺類巢區的功能主要供棲息交尾、做巢和喂雛等行為活動之用。選擇的築巢區一般位於濕地的附近,人為干擾不大的植被覆蓋較好的樹林、竹林或灌木林。島嶼較好的符合了以上的條件,所以廈門很多島嶼是白鷺的繁殖場所。廈門是海濱城市,經常有台風過境,島嶼上的風力較大。白鷺選擇的巢區還必須具有避特點,以防颱風將蛋或者雛鳥吹落巢下。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就能夠安心的生兒育女繁衍後代了。白鷺進入繁殖地之前,會對營巢地進行察訪。先是少數白鷺多次飛到島上察訪營巢地,它們常常在往年營巢地樹林上空盤旋後折回,有時也在樹梢上停留一會兒,然後歇息於灘塗的所有白鷺全飛到樹林上空盤旋。這樣持續幾天後,少數白鷺棲息於繁殖地上的小片樹林中。但隨即又換一處甚至多處樹林最終才定居繁殖隨後別的白鷺成批陸續遷來。白鷺喜歡聚群繁殖,種群大小從數百隻到上萬只不等,也可與其他鷺類一起營巢繁殖,廈門多為白鷺、夜鷺、池鷺和牛背鷺一同營巢繁殖。
㈣ 白鷺和廈門市的故事
摘要 廈門有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說:很早以前,這里寸草不生,荒無人煙,一群白鷺南歸飛到這里,停在岸邊歇息,領頭的大白鷺,發現水裡魚蝦成群,有充足的食物,而且既沒有毒蛇猛獸的威脅,也不見獵人弓箭的騷擾,於是它鼓上了這個小島,便率領這群白鷺定居下來。白鷺們也隨之著手打扮自己的家園。一些白鷺用嘴啄利爪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開鑿了許多泉眼,清澈的泉水嘩嘩地流淌下來;另一些白鷺,則從大陸上銜來各種花籽、草籽,播撒在島上,島上便百花齊放,綠草蔥蔥。山明水秀,花團錦簇引來許多鳥兒築巢;蜜蜂、蝴蝶也來採集花粉,頓時小島變得熱鬧非凡,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