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疫情期間廈門拆遷什麼時候開始
擴展閱讀
深圳飛機彩盒有哪些 2025-01-16 00:40:48
廈門最靈的山在哪裡 2025-01-16 00:37:56
陝西空運到杭州需要多久 2025-01-16 00:26:37

疫情期間廈門拆遷什麼時候開始

發布時間: 2024-07-21 03:46:19

A. 網紅台商馬克大叔在廈門的「慢生活」

【僑報特約記者萬淑艷福建廈門報道】在廈門曾厝垵文創村的進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馬克客棧——來自台灣的民宿」和「思明台胞驛站」招牌。

往裡走便是一個溫馨的小院:房檐邊高高掛著一圈紅燈籠,「阿里山姜屋」售賣黑糖薑茶、牛肉麵等台灣飲品和小吃,三個白傘撐起了休息區,綠植爬滿了門廊,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別有一番情調。台胞驛站門口則寫著:「我們在溫暖的驛站等你停靠」。

這都是台商陳清隆在廈門經營的項目。溫馨的氛圍讓客棧大受歡迎,成為網紅客棧,因此他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馬克大叔」。陳清隆已經在廈門生活了16年,2017年,他的兒子陳緯也來到廈門,在客棧負責「阿里山姜屋」。

6月25日,陳清隆在廈門接受采訪。(僑報記者金競時攝)

在廈門找到「想要的生活」

從早年在金門當兵開始,陳清隆就萌生了「到廈門去看看」的念頭。2003年,他被台灣的公司派駐深圳,遇上了SARS,疫情非常嚴重,回不了台灣的他辭職「逃」到了廈門。

廈門給陳清隆的第一印象很像一個花園城市,這里的人生活節奏很慢,悠閑舒適。於是,他便留下來,開始了「慢生活」:調養身體、 汽車 、沖浪、到處走走看看。

他告訴記者,他的前半生都在按部就班地生活:上學、工作、結婚、生子,後半生他希望任性地活著,可以在大海里沖浪,擁有自己的庄園,有時間就去做 社會 服務。

於是,2009年,他在曾厝垵村口租下了一棟房子,用來改造客棧。這里原來是廈門市水上運動中心,剛租下來時,曾厝垵的民俗還不到十家,也還沒有「中國最文藝的漁村」稱號。他從一磚一瓦開始裝潢,1年後變成了「家」的樣子,他的出發點很簡單:朋友來了可以有接待的地方。

馬克客棧是一座 4 層的小樓,面積400 平方米,有14 間客房,每個房間各具特色。這里還開設了餐吧,晚上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吹海風、吃燒烤、看電影、喝茶、聊天。

最初那兩年,傳言曾厝垵可能被拆遷,這讓陳清隆很擔心。直到2012年,曾厝垵村才確定不再拆遷,後來慢慢發展成了「中國最文藝的漁村」,吸引了大批台灣人來到這里創業。

2010年客棧開業以後,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前來入住,悠閑的日子,讓陳清隆感覺到「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從那時起,陳清隆每年都會組織廈門大學的台灣學生來客棧里跨年,每次限定二三十人。他還在暑假、寒假招募學生到客棧做義工,免費提供食宿,讓他們在廈門一邊工作、一邊遊玩,體驗生活的樂趣。

台胞驛站幫扶創業台青

2015年5月,馬克客棧成立了思明區第一個台胞驛站,為台胞個體戶服務,包含青創政策解讀、涉台糾紛調解等,「我想讓來大陸發展的台灣新人不走那麼多彎路。」他說。

陳清隆記得,台胞驛站揭幕那天,舉行了「遇見曾厝垵——台胞青年創業故事分享會」,很多在廈門創業的台灣青年講述了自己到大陸創業的初衷和遇到的問題,台胞驛站盡可能地幫他們解決問題。

陳清隆說,曾厝垵的創業者大都是小商戶,不同於傳統的台商,他們缺乏信息來源和資金支持,使得許多台灣青年錯失發展良機。因此,在他的倡導下,思明區成立了第一個台胞驛站,為在廈台胞提供創業咨詢、生活關懷、政策咨詢、法律咨詢、權益維護等服務。他看到,廈門有許多惠台政策,思明區更是先試先行,但很多台胞對政策並不了解。他希望台胞驛站成為政策普及窗口,幫助台胞更好地在廈門生活和工作。

第一個台胞驛站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目前,思明區已經成立了6個台胞驛站,滿足台胞聯絡感情、創業幫扶的需求。

6月25日,陳清隆的兒子陳緯向記者講述自己到廈門的緣由。(僑報記者金競時攝)

父子傳承 為台胞尋根

在廈門生活多年,每年寒暑假,陳清隆的兒子陳緯都會到廈門跟他一起生活,也逐漸愛上了這里。2017年,高中畢業後,陳緯來到了廈門,和父親一起經營馬克客棧,他負責「阿里山姜屋」項目,售賣黑糖薑茶、燒仙草、清白傳承牛肉麵等台灣小吃。

陳緯說,他的很多同學讀了大學後,依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讀的是什麼。他想過和同學們不一樣的人生,先工作體驗下 社會 這所大學。

隨著廈門越來越多惠台政策的出台,越來越多台灣青年到廈門創業,如何留住他們的心,讓他們在廈門真正擁有「歸屬感」,這是馬克大叔一直思考的問題。

「兩岸同屬一家親。」為了讓像兒子一樣到廈門的台灣青年真正了解大陸,熱愛大陸,祖籍漳州的陳清隆開始著手籌備「台胞尋根」項目,建立檔案館,讓更多台灣青年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裡,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