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曲藝中心什麼時候開始
擴展閱讀
天津所羅門在哪裡什麼區 2025-01-11 12:36:12
深圳寄平信到北京要多久 2025-01-11 12:29:19

廈門曲藝中心什麼時候開始

發布時間: 2024-10-19 19:04:22

㈠ 廈門文化館的單位簡介

廈門市文化館(美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人民政府設立的公益性文化事業機構,是向群眾開放、為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場所和廣大群眾終身教育的課堂,是承擔政府公共文化事業,繁榮我市群眾文化和美術事業、承擔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主導性業務單位。
廈門市文化館前身是廈門市群眾藝術館,於2006年4月30日經中共廈門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更名為廈門市文化館,更名後的廈門市文化館與原由廈門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管理的廈門市美術館(劃歸廈門市文化局管理)合署辦公。2007年10月,加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
廈門市文化館(美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新館位於廈門文化藝術中心(體育路95號),於2007年3月正式開館,館舍建築面積27563平方米,設有劇場3個,老年活動室、青少年兒童活動室及音樂、舞蹈、戲劇、曲藝、美術、書法、攝影活動室、琴房等排練廳、教室36間,並設有大型現代藝術展廳、平面藝術展廳、精品展廳和多媒體展廳等展覽廳7間,其中大型現代藝術展廳面積近4000平方米,層高近10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專業藝術展廳。
文化館的職能
(一)豐富和活躍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
(二)普及科學文化藝術知識;
(三)指導社會文化活動的普及與提高;
(四)開展社會宣傳教育。
文化館的工作任務
(一)承辦政府主辦的各類社會文化藝術活動,組織開展各類社會文化藝術活動,包括常設陣地活動和社區、鄉鎮、廣場等文化活動。
(二)為群眾提供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務。
(三)組織群眾文藝作品創作。
(四)輔導、培訓文藝骨乾和社會文藝團體。
(五)搜集、整理、研究、開發民族民間優秀文化,挖掘、保護和繼承民間文化遺產。
(六)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理論研究。
(七)輔導本行政區域內下一級文化館、文化站(中心)開展群眾文化工作。
(八)開展對外社會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
美術館的職能
(一)收藏美術精品
(二)開展學術研究
(三)舉辦陳列展覽
(四)普及審美教育
美術館的工作任務
(一)通過收購、專題徵集、接收捐贈和調撥等方式徵集古今中外美術作品,以及與美術有關的實物、資料等。
(二)負責美術館的展品、藏品的保管、修復、安全保衛工作。
(三)圍繞美術館的性質和任務,開展美術館學的研究,美術史論、美術思潮的研究、審美教育的研究,藏品及其作品和收藏對象的研究,展覽、陳列藝術的研究和保管、陳列有關的科學研究等。
(四)編輯、出版館藏作品選集和圖錄,出版館刊、年鑒或有關刊物。
(五)館藏作品和其他美術館交換藏品的陳列、展覽。
(六)開展對外美術交流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職能
1、組織指導、實施開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2、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普查
3、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體系
4、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研究、認定、保存和存檔
5、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及傳承人的培訓
6、參與《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
7、開展與兄弟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交流活動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工作任務
1、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加強非物質文化保護宣傳
2、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普查
3、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展示廳、演示團、網站
4、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傳承人與活動基地
5、組織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論研討與學術交流
6、指導各區及有關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7、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的收集、出版、整理工作

㈡ 廈門民間藝人有嗎

廈門民間藝術

廈門文化從西晉"衣冠南渡"開始,至今已有1700多年了。可謂歷史悠久,絢麗多彩。就民間藝術而言,它有一定局限性,大多採用當地的方言、民俗、道德規范融化、改造而成。廈門的民間藝術,這里只介紹其演唱的表演藝術,它最大特徵是用廈門方言即閩南方言演唱的。
--南曲:
南曲,也稱做"南音"、"南樂"、"南管"和"弦管",它有悠久的歷史。相傳,"南曲"是唐朝末期閩王王審知兄弟入閩時帶來的樂種,也有說是唐末韓偓入閩時帶來的。清康熙年間,五少芳晉京入宮演奏南曲,"官弦齊鳴,音調諧和,婉轉幽揚,沁人心肺",康熙大喜,賜於五少芳"御庭清客"之譽,南曲被稱為"御前清曲"。過去,演奏南曲,還要撐把彩傘,因它是康熙帝所賜,以表榮譽。東南亞國家和台灣省也流行南曲,凡是閩南方言可流通的地區就有南曲,故世人又稱它是"福建的國際歌"。
南曲作為一個古老的樂種,它和唐元明等明代的音樂有關聯,受到了元曲、崑曲、戈陽腔、佛曲和地方戲曲的影響,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比如南曲的主要樂器之一琵琶,稱為南琶,是橫抱彈秦的,這種演秦姿勢,只能從古畫和出土的唐陶俑中可看到。南曲還保留"漢宮秋"、"三台令"等唐宋古曲名稱,南琶的"橫抱"與白居易《琵琶行》的"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豎抱",形成鮮明對照,說明其古老。
南曲是由"指"、"譜"、"曲"三大部分組成的。"指",也叫"指套",它是由幾個,有一定戲劇內容的曲聯綴而成的音樂套曲,每一節都是一首完整的歌曲。"指套"雖有詞,但較少可演唱的唱詞,大多由樂器演奏來完成。
"譜",器樂曲,沒有唱詞,專供樂器演奏。比較出名的有十三套稱為"南譜十三腔",內容大致是四季景色、花鳥、昆蟲以及駿馬賓士,最著名有"四時景"、"梅花操"、"八駿馬"和"百鳥歸"等套。
"曲",即散曲,帶有唱詞,用來演唱的。由於散曲簡短易懂,善於抒發感情。過去,工余飯後,三五成群,自彈自唱自娛,頗有"家傳戶唱"的程度。
--錦歌:
錦歌是閩南地區一種民間說唱音樂。隨著鄭成功驅荷而傳入台灣和南洋群島,並在那裡紮根開花。在台胞努力之下,錦歌在台灣還發展成為歌仔戲。
據地方史志記載,錦歌是宋、元年代閩南地區性民歌、民謠基礎上形成,吸收了戲曲、南曲、南詞的養分,經過民間藝人揉融而成,流傳於閩南廣大農村地區。在舊社會,農村蕭條,農民流入城市,錦歌也跟著流進城市;錦歌藝人像乞丐一樣沿街賣唱,所以有人說它是"乞丐歌"。解放後,錦歌也獲得新生。
錦歌的唱腔風格大致要分為堂、亭兩大流派。堂派主要流傳在農村中,唱腔粗獷有力,曲調接受民間歌謠,擅長唱"雜念調",旋律靈活,變化多樣,每句後面都有落尾。亭派流行在城市,唱腔比較幽雅、細致,咬字分明,採用南曲的曲調比較多,使用的樂器和指法比較近南曲。
錦歌的曲調大體可分為四類。一類叫"雜念仔"、"雜咀仔";一類是"四腔仔"、"五腔仔",也叫"七字仔"、"大調"或"丹田調";一類叫"花調"、"雜調";一類是"順樂曲"。錦歌演唱形式有一人唱念,兩人對答,三、四接著唱念,也有自唱樂隊伴秦的。漳州市坐的彈唱多,廈門有許多節目是站著演唱,並藉助動作來表現。
錦歌使用的樂器有月琴、二弦、洞簫、南三弦、拍板等,也有以琵琶代替月琴,用品簫代表洞簫的,有的還加上嗩吶。廈門地區演唱時,有用木魚代替拍板的。
--答嘴鼓:
它是閩南方言或說閩台兩地一種幽默風趣的地方曲藝,很受人們歡迎,有"閩台相聲"之稱。
答嘴鼓,原名叫"觸(da)嘴古",台灣人民現在還這樣稱呼。"觸",是抵觸、頂撞的意思;"觸嘴",是鬥嘴,或說舌戰之意;"古",就是故事。廈門方言"講古",即講故事。"觸嘴古",就是兩人在輕松氣氛中互相戲謔,講完一個完整的故事。因之,有人把"觸嘴古"稱為"拍嘴鼓"漳州地區人民因其對話語言節奏性強,稱"答嘴鼓"為"答嘴歌"。解放後,才統一稱為"答嘴鼓"。
答嘴鼓是由"念四句"發展起來的,大約在宋元時代就有了。它與相聲有其相同之處,也有其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兩者均是語言藝術。不同之處有:(1)相聲除了對口,還有單口和多口相聲,答嘴喜只有對口;(2)相聲的文字體載屬於散文體,答嘴鼓則一律是韻文,它嚴格要求句句押韻;(3)相聲要靠語言構成"包袱",引人發笑。答嘴鼓則是靠風趣的語言和押韻來吸引聽眾。
因之說,答嘴鼓是"用押韻的對話為形式,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閩南方言或語言的基礎上構成包袱為手段,去達到一定目的的地方曲藝。"
--高甲戲:
高甲戲是福建五大地方劇種之一。它源於泉州一帶農村。相傳二百年前,泉州府沿海農村,每逢迎神賽會,都有舞獅隊表演。農民崇拜梁山英雄,往往扮做宋江、李逵、林沖、魯智深等人物,結隊遊行。遇到廟會表演時,就在武打基礎上,表演水滸故事,因之人們又稱之其為"宋江戲"。後來,它吸收了梨園戲和傀儡戲、布袋戲的劇目,曲調與表演技術,發展成為文武合演的"合興戲"。清代中葉,它又受徽班、江西弋陽腔和京劇等劇種等影響,逐漸形成"高甲戲"。
高甲戲的行當分為生、旦、丑、北(凈)、雜角五大類。音樂以南曲、傀儡調和民間小調為主。器樂過去主要是嗩吶,現在是琵琶。
--薌劇:
薌劇,台灣叫做歌仔戲。台灣歌仔的"雜念調"和薌劇的"雜碎調",都源於"錦歌雜念調"。薌劇的曲調來自民間,過去是流散街頭、茶室的曲調,唱詞是群眾的語言,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地方劇種。
薌劇有的曲調,用不同唱法,可以表現為喜、怒、哀、樂等不同情緒。如常用的"七字仔調"、"雜碎仔調"等。歌詞的長短可以機動應用。如"雜碎仔"調原來是七字一句,可壓縮為三字也延伸至十多字。為了突出唱詞,樂器只拉過門。音樂不斷吸收其他劇種、曲種和民歌時調養分來豐富自己。
樂器和其他戲曲一樣,分為文場和武場戲。武場戲的樂器同京劇差不多,有通鼓、豎板、板鼓、木魚、小鈸、大鈸、小鑼、銅鈴,還有小叫、柳盞等。文場樂器早期主要有殼仔弦、大廣弦、月琴、台灣笛,後來又採用二胡、洞簫、鴨母笛、嗩吶,此外,也有採用琵琶、大哨吶,還有西洋樂器參與伴奏。
--同安車鼓:
它也叫"弄車鼓"或"車鼓弄",源於宋元而興於明清。表演的形式、道具、器樂都較簡單。演員只有車鼓公和車鼓婆兩人,相傳從前同安新圩有對開豆腐店的老公婆,夜夜磨豆腐閑悶,自編歌詞逗趣,後傳至村裡,經藝人加工而成的。
表演時,在鼓公頭戴瓜帽,身穿長實用馬褂,手持特製會轉動的長煙桿。車公婆上穿開襟紅衣,下系黑色綢緞裙,右手拿摺扇,左手捻手帕。兩人抬著一個敞口向上、上面用紅綢布結朵大紅花遮蓋的篾斗籃,斗籃中間綁著兩根用色紙纏裹的細竹桿,演員把系在竹桿兩端的紅帶子掛在身上,抬起用蔑籃裝飾還會上下顫動的"鼓",時常在轉身子,做"三步進三步退"的表演動作。表演者風趣的唱詞,伴著由殼仔弦、大廣弦、嗩吶、笛子和拍板、鑼鼓組成的樂隊、既歌又唱,有的歌舞結合,使車鼓弄推陳出新,甚受群眾喜愛。

㈢ 廈門的民俗文化

http://ke..com/view/7614.htm#15
歌 仔 戲

是流行於閩南、台灣和南洋華人聚居地的戲曲劇種,它的曲調來自民間,唱詞通俗易懂,故為群眾喜聞樂見。

公元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閩南民間藝術流行台灣,其中用閩南方言演唱的錦歌,頗為台灣民眾喜愛。他們自發組織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清代,在台灣有人以錦歌為基礎,揉合車鼓、採茶產生了表演程式比較簡單的「採茶戲」。至清末,這些民間表演藝術,又吸收了亂彈的鑼鼓科白,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歌仔戲」,又因其多在廣場上演出,故又稱「落地掃」。近代,歌仔戲向四平戲、京劇學習借鑒,有了較完整的唱、念、做、打的表演程式,逐步豐富劇目,從廣場走向舞台成為台灣劇壇的主要劇種。

1928年,台灣「三樂軒」歌仔戲班回龍海白礁慈濟宮祭祖進香,途經廈門,上演歌仔戲。由於語言相同,曲調相似,劇中唱、白全能聽懂唱腔旋律和語調緊密結合,悅耳動聽。因此,一時風靡廈門。此後,每年都有台灣劇團來演出,歌仔戲也隨之流行於閩南。廈門、漳州、泉州等地相繼成立許多歌仔戲班,隨著閩 南人民僑居南洋各地,歌仔戲又流傳到南洋。

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包括《七字調》、《哭詞》、《雜念調》唱腔道白則是以廈門、漳州方言合成的台灣腔。唱詞視情節而定,可 長可短。

歌仔戲樂器和其他戲曲一樣,分文場戲和武場戲,武場戲的樂器同京劇相似,有通鼓、豎權、板鼓、木魚、小鈸、大鈸、大鑼、小鑼、銅鈴,還加上小叫、柳盞等。文場戲樂器,早期以殼仔弦、大廣弦月琴、台灣笛為主,後來又採用二胡、洞蕭、鴨母笛、嗩吶;近年又有以琵琶、大嗩吶及西洋樂器參與伴奏的。

歌仔戲的代表劇目有《三家福》、《安安認母》、《加令記》、《火燒樓》等,此外,還創作了不少新劇目。

中秋節搏狀元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佳節,花紅月圓,是人們合家團聚或加倍思念遠方親友的日子。廈門人對中秋節特別重視,許多旅居海外的鄉親以及港、澳台同胞,屆時都紛紛踏上歸途,與家人好友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暢敘別後情誼。廈門一帶除了全國共有的賞月,吃月餅以外,還有一種玩會餅搏狀元的民俗活動,最為吸引人。

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驅逐荷夷收復台灣,鄭成功的士兵來自福建、廣東各地,到中秋節前後,士兵們更加思念親人鄭成功的部將洪旭,為了寬慰士兵離鄉背井、思親想家之念,激勵士兵先國後家,克敵制勝的鬥志,便與兵部衙經過一番籌謀,巧設「中秋會餅」讓士兵們賞月玩餅、品茗談天。

中秋會餅每會63塊餅,隱含七九六十三之數,因為三九是我國民間的吉利數。會餅設狀元一個,直徑約6寸,宛似一輪明月,餅上印有「媒娥奔月」、「桂樹玉兔」等圖案,對堂兩個,直徑4寸左右;三紅四個,直徑2至3寸;四進八個,直徑1寸半左右;二舉十六個,直徑約1寸;一秀三十二個,直徑半寸有餘,它們分別代表文、武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博狀元」的工具很簡單,只需六個骰子和一隻碗,每人輪流擲股子,根據投到碗里的股子的紅豆的多寡,可中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如果六骰相同,可囊括桌上全部月餅。

由於搏狀元,寓教於樂,活潑有趣,所以鄭成功親自批准,從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前後六夜,軍中按單雙口分批輪流賞月搏 餅。

這種中秋節玩會餅搏狀元的習俗,三百多年來一直在廈門民間流傳。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有這種充滿樂趣的活動。廈門的餅店餅廠在中秋節前後大量生產會餅上市供應,有餡餅,廣東餅、餅乾式或三者綜合。近年來,包裝越發精美,成為送禮佳品。

http://www.welao.com/18/index9.htm
另外一個
【兒童飲食的禁忌】
廈門兒童飲食的禁忌似乎比大人還要多一些,這或許是因為對孩子的希望更多,寄望更大,才帶來更多的禁忌。
廈門俗話"吃飯皇帝大",因此禁忌在吃飯時打罵孩子。這一民俗使孩子安心吃飯,不致消化不良,也使父母安心吃飯,合家歡樂。
小孩吃飯時雖可免去父母的打罵,但許多食物卻是被禁忌而不準吃的。吃雞時,雞腳、雞翅膀、雞腸子,小孩不能吃。據說小孩吃了雞腳,將來手會發抖,寫不好字,而已手指會如雞爪一樣抓破書 。同時,廈門人吃雞時本來就有一奇怪的說法,認為吃雞腳和雞翅要兩支一起吃,若家裡兩個人各吃一支,那就會互相打起架來。大約是看見雞相互攻擊時都用腳和翅當武器而引起的聯想吧 。但為什麼變成分吃一隻雞的兩只腳或兩個翅膀會導致互相打架,實在令人費解。也許,這只不過是哪位對雞翅和雞腳特別嗜好的家長為了避免孩子與自己爭食所發明的?
雞腸則因其彎彎扭扭纏在一起,使大人們因害怕自己的孩子纏哭不休,而禁止小孩吃。
豬蹄同樣也與孩子無緣。因為豬蹄是用來走路的,小孩若吃了,將來長大,婚事就有走掉的可能。這種說法當然是極為可笑的 。推測只是小孩啃豬蹄總是吃不幹凈,人人難逃暴珍天物之咎,乾脆就不讓孩子吃算了。
魚卵也是不準孩子吃的,據說吃了將來就不會計算 。這大約是因為一塊魚卵包含千萬粒小卵,在無從算起的情況下,有一種莫名的恐懼,不數為宜,進而引為不吃為宜。

【蓋屋禁忌】
舊時的大厝建造之時,禁忌很多。要先蓋內後蓋外,忌先蓋外後蓋內。房間一定要單數,不能雙數。前邊的房子一定要比後邊的低。屋脊上要安放碗、缽或土偶,據說可以壓邪 。住宅的門口忌諱對沖著路口巷口,據說容易招來鬼魅。若無法變動,那就要在大門口高懸"八卦鏡",或在門旁立"石敢當"。不過最大的忌諱當是被人暗中埋下崇物 。祟物可以是各種各樣,甚至在廁所灰漿未乾時按上一個手掌印.據說也會今主人家不得安寧 。能安放祟物的當然主要是工匠師傅,因此,蓋房時對師傅是極為恭謙尊重的。
房屋的坐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忌朝北和朝東。尤其是店鋪,廈門的俗語:"朝南,賺錢一世人(一輩子);朝東,剝空空;朝北,蝕本又脫殼;朝西,賺錢沒人知 。"有這么幾句,可知朝向之重要了。

【忌滿斟茶酒】
"七分茶、八分酒"是廈門民間的一句俗語,謂斟酒斟茶不可斟滿,讓客人不好端,溢出了酒水茶水,不但浪費,也總會燙著客人的手或撤潑到衣服上,令人尷尬 。因此,斟酒斟茶以七八分為宜,太多或太少都會被認為不識禮數。

【忌留碗底】
民以食為天",而作為閩南人主食的大米,更被十分珍惜,乃至敬重。糟踏糧食,被視為暴珍天物,不但父母兄弟,連鄰居路人都會加以遣責。因此,小孩如果吃飯時不將碗底的飯吃十凈,大人便要督促他,並警告說,留碗底會娶"貓某",嫁"貓丈夫"。即是說將來討的老婆或嫁的丈夫一定會是麻臉 。這當然是騙孩子的話,但其用心卻是教育兒童自幼養成珍惜糧食的習慣。不僅小孩,大人也是如此。倘若去作客吃飯留碗底,那一定會被斥為"歹樣"。
但在作客時,對於每一道菜看卻是要留碗底,不能把菜吃得精光 。這不但因為吃光會使人產生是否菜太少的疑問,而且因為舊時廈門習慣,男人上桌,女人下廚,廚房裡的人還等著這些剩菜吃呢。

【忌將核子插在飯碗中央】
由於將筷子插在飯碗中央,同喪俗"拜腳尾飯"時白飯中間插一雙筷子的情形一樣,因而是非常忌諱的 。小孩子這么做,一定會招來大人的喝斤,而如果客人這么做,則一定會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快。

【忌吃飯時以筷子敲碗】
廈門人認為,只有乞丐才敲著空碗,挨家挨戶乞討。因此,小孩子如果在吃飯時或開飯前以筷敲碗,作父母的就一定會嚴加喝斥 。大人就更不必說了,一時興起,敲碗作樂,總要惹起老人的不快。
講究一點的人家,拿筷子甚至不允許執筷頭或筷尾,必須恰在適中 。據說,著執筷頭(底部)吃飯,將來婚嫁對象就在近鄰;而若執筷尾(頂部),則對象遠在天邊。
另外,端碗的手勢也有講究,大拇指一定要擱在碗沿,若是五個手指都托在碗底,也是要被斥為"乞丐相"。

【忌進餐中收拾碗筷殘渣】
舊時廈門民間宴客,不是像現在一道菜吃完再上另一道菜,而是一道緊接著一道上,把桌子擺得滿滿盪盪,那才算熱烈豐盛。而每個人吃剩的雞鴨魚骨頭等,也必須棄在自己面前的桌上 。當客人尚未起身離席,如果去打掃他面前的殘渣骨頭,那無異於趕客離席,更不用說把他的碗筷收起了。如果只收拾自己的,則又好像是催促未吃飽的其他人 。因此,一直到現在,許多人家仍然忌諱在進餐中收拾碗筷殘渣。但是有些餐館,客人還未起立付賬,服務員就忙不送過來一股腦兒將碗筷收走,有的還要弄出很大的聲響 。即使再好的美食,此時也會反胃。

【忌辦喜事煮鹹粥】
鹹粥本是廈門人所喜愛的,好吃又省事。辦喪事的時候,孝男孝女只負責哭泣,幫忙的人很多,三餐又無法正常,往往煮鹹粥來招待,無形中鹹粥便成為喪事必備的項目之一 。現今大生里火葬場也有專門煮鹹粥來供應守靈的人。這樣一來,辦喜事時,當然就視鹹粥為大忌了。

【忌補冬時吃蘿卜、白菜】
廈門人極重食補,尤其在秋冬之際,總要吃些壯氣養神補血益腎的食物。這些食物自然是以熱性為主,如鰻、雞等。同時,還要加上參茸等中葯補劑,也都是熱性 。而蘿卜、白菜被認為是冷性食物,吃了當然會使這些補品的功效大打折扣。

【忌食物相剋中毒】
廈門民間有許多關於同時吃某兩樣食物相剋中毒的傳說,有的甚至還有人物故事,那些人物還有姓名有地址,不由你不信。傳說最多的是,酒和柿子不能一起吃,牛肉和橄欖不能一起吃,生蛇和紅糖不能一起吃,南瓜和蝦不能一起吃,番薯和石榴不能一起吃,鱔魚和紅棗不能一起吃,莧萊和鱉不能一起吃等等,大約有四五十種 。其中恐怕有真有假,並不太可靠,也未聽說科學家們曾加以化驗論證。但世人"小心不蝕本",有誰願以命相試?至今依然禁忌。

【忌孕婦吃薑吃蟹吃兔】
據說孕婦吃薑,嬰兒會生出十一支手指頭來;如果吃蟹,嬰兒會喜抓撓他人;如果吃兔子,生子會缺唇。這大約是由於姜尾多歧如指,螃蟹多腳橫走,而兔子則豁唇所引起的聯想 。只是雞照吃,卻不怕孩子生出來頭上長雞冠;魚照吃,也不怕孩子生出來沒有手腳。

【忌蒸?時有人在一旁說話】
過年過節蒸發?,忌諱孩子或其他人在灶旁指指點點,大聲說話或猜測發與不發。如果萬一不發,那就一定要遷怒於這些人;即使發了,也要怪說發得不夠 。如果是發得很好,那就慶幸剛才及時地趕走了這些"幫敗鬼"。

【忌祝壽時用筷子夾斷線面】
老人作壽都要吃面條或線面。當這一盤壽面上來時,大家就要一起舉筷,夾起面條或線面,一邊嘴裡還要念"給某某抽壽了"。這面條越抽越長,那主人才越高興 。如果此時哪位用筷子去夾斷面條,不但敗興,而且也大不知趣了。

【忌反穿衣】
廈門舊時喪葬中有"接外客"和"套衫"之俗。所謂"接外客",也稱"接外家",即家中女眷去世,人殮前必須迎接女眷娘家的舅舅前來審視 。這時,喪家預先放置一桌於門口,桌圍需反面而結,桌上排燭台、香爐,但均不燃,專候女眷娘家之人。所謂"套衫",即替死者套上"壽衣"。"壽衣"有三層、五層、七層不等,必須先反穿在孝男身上,再脫下穿在死者身上 。由於有這些緣故,反穿衣,形同當孝男,是大不吉利的事。

【忌衣服晾乾後未擺好就直接穿著】
曬衣晾衣有許多禁忌。比如夜間露天不可曬衣服,恐沖犯夜遊神煞;竹尾不能晾衣服。因像喪事所舉的旗幡;禁將女人的裙褲晾曬在行走之處,忌男人從晾曬的女裙褲下經過 。若衣服曬干,則必須先從竹竿上收下摺疊妥當,然後才可抖開來穿上,否則就不吉利。這當然都是些無稽之談,只是要化解人們不祥的聯想。

【忌把衣服穿在身上縫補】
過去有一種巫術,做個小人,穿上衣服,寫上仇人的名字,然後用針刺在小人的心窩或頭上。據說這樣一來,仇人就會得病死亡。因此若把衣服穿在身上縫補,不僅穿針引線不便,失手有刺戳之虞,而且令人聯想到這種巫術,心裡總是有些發毛 。所以,縫補衣服是一定要脫下來的。

【忌在庭院植香蕉】
這主要是由於香蕉無籽,無籽即"無子",因此廈門人家的庭院是絕不種香蕉的。

【忌用字紙漆屁股】
字紙即寫著或印著字的紙。舊時廈門人相當注重教育,兒孫好壞,首先看他讀書如何。尊師重教,乃引申到對書、對字紙的敬重。如果將這令人敬重的字紙拿來擦屁股,簡直是糟踏文明禮數 。這一禁忌雖然同樣是牽強附會的臆想,卻應該說是挺好的風俗。

【忌養白蹄或白尾貓】
在廈門話里"白腳蹄"是專指"幫敗鬼"、"掃帚星",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如果是帶來好運氣的人,則稱之為"好腳蹄"。因此養白蹄的貓,等於是給自己招致厄運,是非常忌諱的 。白尾貓卻是因"白"總讓人想起喪事。白尾,便是沒有好結尾,不得善終。因此,不獨白尾貓,所有白尾巴的家畜都十分忌諱 。不過如果全身都是白的倒問題不大。

【忌鳥糞落在人頭上】
鳥飛空中,或歇枝頭,人從其下過,偏偏有鳥糞不偏不倚落在頭上,那實在是非常倒霉的事。人當然會聯想自己一定有什麼壞運氣了。因此若遭此不幸,必須趕快改運消災 。改運的辦法就是吃一碗豬腳線面消災 。所以運氣雖然不好,卻可大快朵頤,可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以致有些小孩反而期盼"鳥糞運",總在大樹下留連忘返。

【忌亂送禮物】
廈門人待人熱情,好客誠摯,朋友往來之間自然彼此會有饋贈 。但是廈門人對禮物卻是有許多的忌諱,如果亂送禮,不但一番好意沒人領,反而會引起誤會。
忌以手巾、扇子、剪刀贈人。廈門話"巾"和『根"同音,俗話有"送巾現斷根",有斷交之意。直至今日,廈門喪事完畢後都要送手巾給吊喪者,用意在於讓吊喪者與死者"斷絕"往來,魂魄不找生前友好 。因此如平時贈人手巾,也是要令人不禁想起不吉利的喪事或斷交之意。
扇子則只在夏季扇涼,一到深秋就棄之不用,是一時之交,用後即棄 。若是交友如此,豈不讓人傷心?廈門話"扇"和"見"又偕音,俗話有"送扇,無相見",大有斷交之意,所以也是禁忌作為禮物的。
至於剪刀,總是讓人想起"一刀兩斷"、"一剪兩斷",在贈予者與受贈者之間不但有斷交之意,而且有威脅之意,似要強行斷絕,更是萬不能作為禮物。
北方有的地方因"鍾"、"終"同音,禁忌送鍾。廈門卻反而沒有此忌。過去人家結婚時,還往往把別人送的時鍾擺在相當顯眼的地方 。除了手巾、扇子、剪刀,雨傘也是不宜作為禮物的。廈門話"傘"、"散"同音,而且"雨"和"給"也同音,而"給"在廈門話里又有"讓"、"使"的意思,"雨傘"豈不就是"使"之"散"的意思嗎?

【忌晚間去看望病人】
日落後陽氣衰退,陰氣漸長。對病人來說,也是處在陽氣漸衰,陰氣漸侵之時。探視病人若在白天,好似帶去陽氣,而在晚間卻如帶去陰氣,有可能使病人病情加重 。同時,前人認為病乃鬼煞作祟所致,晚間鬼最活躍,探望者有可能也被病者的鬼煞所侵。因此,不宜晚間探望病人。

【忌將信封折角】
舊時民間報喪的訃聞信函,例有折角之俗。因此,一般人寄信絕對忌諱任意折角。同時,訃聞所用信函,例用全自,不得摻雜半絲紅色字體或畫線 。因此,普通人寫信,也忌諱用全白的信封。

【忌穿紅衣、花衣參加喪禮】
友人或友人親屬之喪,本是極為悲哀之事,如果穿紅的、花的或色彩艷麗的衣裳,不但不能表達自己沉痛的心情,而且會令人誤為幸災樂禍,是非常禁忌之事。

【忌以鴨子贈產婦】
親友有生育之喜,禮當祝賀,一般要送補品食物為產婦做月子,廈門話叫"做月內",產婦稱"月內人"。"月內人"宜吃麻油雞、豬肝、豬腰等熱性的食物 。而廈門人認為鴨子卻是冷性的食物,不補,因此"月內人"不宜吃。如果送鴨子就犯了懇。

【忌在店鋪前的桌櫃上坐卧】
店鋪為生意場所,銀錢出入之地,財運至關重要。生意好壞,除了自身的勤謹精明,經營有方,還要有點運氣。可是運氣這東西實際上是一種機遇,完全是偶然性的,捉摸不定,來去無蹤,便使店主講究起"彩頭"。廈門所謂"彩頭",即是運氣的徵兆 。好運將至,便稱好彩頭;壞運將至,便稱壞彩頭。好像聽見喜鵲叫就高興,聽見烏鴉叫就倒霉一樣。
店鋪前的桌櫃有如人之臉面,倘若讓人放肆地坐卧,喧聲吵鬧,豈不是"壞彩頭"嗎?

【忌早上第一位客人不成交而去】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位客人若成交,叫開市吉利,這一天自然就得心應手。而且常常是有人來買,其他人看見了才會圍攏過來,於是生意就熱鬧起來了 。所以店主或攤主總是竭力招呼第一位客人,力求成交。若不成交,新一天的希望一下子落空,心情總是不好,當然是很壞的"彩頭"。因此,有時甚至情願降價以求成交。

【忌匠人工作時手受傷的血濺到器物上】
不論桶匠、木匠、藤匠、席匠、鞋匠、鐵匠、衣匠,都十分忌諱工作不小心,手受傷,血沾到器物上。據說若忘了擦乾凈這些血跡,那器物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精魅祟人 。自古以來,血被視為生命的象徵,人活靠血,血干則死。器物沾了血、獲得血當然也就會有生命,但又不是人。有生命而非人,自然就是妖精鬼魅了 。這完全是原始時期對血的恐懼和神秘之感的積淀。

【忌藝人花臉入睡】
這一禁忌不但是藝人,就是一般人,尤其是小孩子,睡前臉都要洗得乾乾凈凈。古人認為人人睡,靈魂就出竅去游盪,早上才又回到身體。若入睡前塗抹臉孔,恐怕靈魂認不得自己的身軀,回不來,那就會一覺不醒 。梨園子弟天天晚上要演戲,而且常常要演到三更半夜,年輕的易偷懶,不洗油彩,倒頭便睡。據說不但自己的靈魂回不來,而且著畫曹操扮相者,還會遭曹操鬼魂的糾纏和追逐 。如果是扮李逵者,那隻怕會被李逵的鬼魂當作又一個李鬼,一斧劈掉。因此,絕對禁忌睡前不洗臉。

【門檻禁忌】
廈門話將門檻叫"戶磴』。在俗信中,不但門有門神,門檻也有"戶磴神"。偏偏小孩又最喜歡會踩踏或蹲坐在門檻上,因此往往被大人不斷訓斥 。不準其踩門檻。商店的門檻,更忌踩踏,無論有意或無心,被店主看到,總要皺起眉頭,好似一天的買賣就此給砸了一般。

【掃帚的禁忌】
掃帚在廈門民間被視為具有靈力的東西,關於掃帚的忌諱就特別多。幫倒忙的人往往被罵為"掃帚星",沒人願意與之合作共事 。當然,也有很多時候,被指為"掃帚星"的人,其實只是失敗之後眾人的替死鬼罷了。
掃帚的禁忌,最要緊的是忌用竹掃帚打掃客廳房1司。一般的習慣,竹掃帚用來打掃庭院馬路,只有在家中喪事時,才用它在放靈樞的廳里象徵性地掃幾下 。既然是只在喪事時才用,那平時自然是非常忌諱用竹掃帚掃廳房了。
客人來了,不準掃地.即使掃一半,也得停下來。因為掃地象徵著掃地出門,頗有驅趕客人的含意,是絕不允許的。而市井裡潑婦爭吵,也往往揚言要用掃帚驅趕對手 。因此客人來,是萬萬不宜動掃帚的。
有些殷實人家更講究。打掃客廳時,必從廳外掃到廳內 。據說,這樣就會把外邊的"金仔粉"掃人自家區內;反之,當然就有財氣外泄的意思,是絕對不行的了。

【葯店、棺材店忌對顧客說「扎閣來」】
廈門話"扎閣來"就是再來、再見的意思,一般店主在顧客告別時無不以此為招呼,期盼顧客再光臨。但是葯店、棺材店豈好一再光顧?除非病人不愈,死人不斷,極不吉利 。葯店、棺材店的老闆若這么招呼顧客,豈不等於咒人生病死亡嗎?那是要跟顧客吵架的,所以是絕對禁忌的。

【漁人之忌】
如果到廈門港的漁人之家作客,吃飯時則忌將盤中魚翻過來。因為一翻則令人聯想到船翻了。同樣,如果不慎打破了湯匙碗盤,也不能講"破了",只能說"掉了"。"破了"之語,難免想起"船破了"。